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合集下载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水系的国家,其中一些水系的水质在全国范围内享有盛誉。

本文将为您介绍全国十大水系的水质情况。

1. 长江水系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水系涵盖了中国的南方地区。

长江沿岸有许多大城市和农田,因此水质对人们的生活影响重大。

近年来,由于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的治理,长江水质不断改善。

不过,由于经济发展的压力,一些污染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治理。

2. 黄河水系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河水系。

黄河流经的地区多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水资源非常宝贵。

随着水资源管理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加强,黄河水质有所改善,但仍有污染问题需要解决。

3. 长白山水系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座重要山脉,其水系包括松花江和图们江。

这两条江河贯穿东北地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长白山地区环境相对较为原始,水质状况良好。

但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增加,水质问题也日益引起关注。

4. 长江三角洲水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工业基地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苏州河、黄浦江等。

由于经济活动的集中和人口密度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水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治理水质问题,但仍需要长期的努力。

5. 珠江水系珠江是中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河流,其水系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区。

近年来,珠江水系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管理有了重要进展。

但由于珠江流域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水质问题仍然存在,需要继续加强治理。

6.西南水系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省份,其水系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的水质因为地理和人口分布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一些地区的水质较好,但也有一些地区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影响而出现污染问题。

西南地区的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来改善水质,但仍需要进一步努力。

7.华北水系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等城市,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水系主要包括海河和黄河。

全国污染水体大概分布

全国污染水体大概分布

1、全国水污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数、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2、全国十大流域中,污染较重的为淮河流域、其次是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浙闽片河流为轻度污染,珠江流域、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在少许区域有污染。

3、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

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云南、湖北、四川、江苏。

长江水系主要支流水质总体良好,其中:螳螂川、外秦淮河、府河、釜溪河和绵远河为重度污染;涢水为中度污染;沱江、滁河、黄浦江和唐白河为轻度污染。

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涉及的水体中污染较重的河段是:螳螂川云南昆明市段、外秦淮河江苏南京市段、府河四川成都市段和釜溪河四川自贡市段。

4、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

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内蒙古、山西、陕西。

黄河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其中大黑河、三川河、汾河和涑水河为重度污染;总排干和窟野河为中度污染;无定河、渭河和北洛河为轻度污染。

黄河流域省界断面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污染较重的省界断面是:晋-晋、陕汾河河津大桥断面和晋-晋、陕涑水河张留庄断面。

黄河流域国控断面涉及的河段中,污染较重的河段是:大黑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段,三川河山西吕梁市段,汾河山西太原市段、临汾市段、运城市段,涑水河山西运城市段,渭河陕西咸阳市段。

5、珠江流域珠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污染较重的是深圳河广东深圳河段,练江为中度污染。

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广东。

6、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其中阿什河和伊通河为重度污染;安邦河、洮儿河、饮马河、辉发河和讷谟尔河为中度污染;嫩江、拉林河、呼兰河、倭肯河、梧桐河、汤旺河和诺敏河为轻度污染。

黑龙江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

其中: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海拉尔河为轻度污染。

乌苏里江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

中国水质分类

中国水质分类

中国水质分类水质是指水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衡量水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国的水质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地表水质量标准地表水是指地表流动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中国对地表水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五类。

其中,Ⅰ类水质最好,Ⅴ类水质最差。

Ⅰ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要求。

水质清澈,无色无味,无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15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mg/L,总大肠菌群≤3个/100mL。

Ⅱ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市政供水等要求较高的地方。

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或有轻微异味,无可见杂质,化学需氧量(CODMn)≤3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5mg/L,总大肠菌群≤100个/100mL。

Ⅲ类水质:适用于农田灌溉、渔业、景观水等。

水质较好,有轻微混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4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6mg/L,总大肠菌群≤1000个/100mL。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农田灌溉等。

水质较差,有明显混浊度,化学需氧量(CODMn)≤6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0mg/L,总大肠菌群≤4000个/100mL。

Ⅴ类水质:适用于污染物排放口附近、工业循环冷却等。

水质极差,有浑浊度和臭味,化学需氧量(CODMn)≥1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5mg/L,总大肠菌群≥20000个/100mL。

二、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是指地下岩石裂隙或土层中的含水层中的水体。

中国对地下水的质量标准进行了分类,分为三类。

其中,Ⅰ类地下水质量最好,Ⅲ类地下水质量最差。

Ⅰ类地下水: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地下水。

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异味,无可见杂质,无菌落,化学需氧量(CODMn)≤3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1mg/L。

Ⅱ类地下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市政供水等要求较高的地方。

中国水质最好的城市是哪几个

中国水质最好的城市是哪几个

中国水质最好的城市是哪几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城市内河污染更为突出,水质监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国哪里城市水质最好?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中国水质好的城市排名,一起来看看全国水质最好的城市吧!中国哪里的海最美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论文净水器怎么用才是最好的中国净水器十大品牌排名中国水质好的城市排名1浙江(山清水秀,轻工业对水质污染极少,优等饮用水)2黑龙江(自然环境,寒冷气候极大的净化了气质,优等饮用水)3湖北(千湖之省,中国淡水之都,优等饮用水)4江西(工业很少,森林很高,自然环境基本没有破坏)5西藏(高原地区,人众活动极少,除了自然污染外基本没有外来污染) 中国水质差的城市排名1江苏(全面重金属,化工污染,发病全国最高)2河北(全国重金属污染,发病极高)3山西(煤矿,炼焦,自然风化大污染)4广东(水质全国富营养化)5贵州(自然环境污染,含氟过高,致含氟病而烂牙等各种病极高)全国160多个城市的水质状况一览表一、陕西西安微生物、泥沙超标,属于黄河水质,硬度大延安黄河水质、地下水污染较大,主要是隔超标榆林重金属超标,水硬度大,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物质含量高安康主要是漂白粉味道较大,氟含量超标,水质泥沙较大渭南黄河水质、地下水污染较大,主要是泥沙、铁锈二、北京北京硬度很高,铁锈泥沙多三、天津天津有异味,黄河水泥沙多四、福建莆田浊度、硬度适中厦门大分子有机物,细菌病毒污染较大,漂白粉味道重、硬度适中,有异味福州口感不佳,重金属超标,钙镁离子超标,余氯严重、硬度适中宁德水垢、硬度较重泉州浊度、异味、硬度适中,水垢较重龙岩浊度、水垢、漂白粉味道重、水硬度较高;南平浑浊度、氯气、硬度适中漳州浊度、硬度高五、浙江温州口感不好,居民主要喝大桶水,主要是重金属超标,浑浊度高、余氯严重、硬度适中台州泥沙含量比较多、硬度适中杭州余氯严重,硬度较高温岭泥沙含量比较多、硬度高舟山硬度较大衢州自来水水质比较好六、贵州贵阳硬度适中七、上海上海泥沙,气味、铁锈(自来水有下水道味道,现在已经有改善)、硬度适中八、安徽宿州当地水质含氟较严重芜湖当地水质很好,没有大型污染的事例铜陵主要铁锰超标安庆结垢严重,水中杂质多亳州磷,氮超标泥沙,在有机物合肥少量的泥沙淮南铁猛超标,主要在农村市场九、湖北武汉泥沙,在有机物随州主要是微生物,细菌病毒含量高,污染重孝感工区污水比较多黄石水浑浊十堰硬度高、重金属含量高宜昌浑浊度及硬度高十、江苏苏州微生物含量高、泥沙比较多无锡微生物含量高、泥沙比较多常州微生物含量高、泥沙比较多镇江水质硬度比较大,主要为钙、镁超标扬州主要是微生物,细菌病毒含量高,污染重泥沙多,藻类多盐城市区水质硬度比较大,主要为钙、镁超标南通泥沙含量大点徐州重金属超标,钙镁离子超标,硬度大十一、江西吉安泥沙多,安福县水硬度比较大赣州结垢为普遍现象九江少量的泥沙萍乡水的硬度比较大南昌主要是自来水管网的二次污染宜春铁、锰超标、泥沙比较重新余泥沙多鹰潭泥沙多上饶整体水质比较好,少数地方硬度比较大。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一、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

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

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

北京已成全球最缺水特大城市。

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

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

在46个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

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

1、地表水污染现状2012年6月8日环保部发布的《201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11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

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仍突出。

我国地表水按功能由高至低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劣Ⅴ类水是污染程度已超过Ⅴ类的水。

《公报》称,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十大水系监测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

中国其他水域基本情况

中国其他水域基本情况

中国其他水域基本情况2010年上半年各项监测指标显示,我国治污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全国地表水总体为中度污染。

Ⅳ、Ⅴ类占26.4%,劣Ⅴ类占24.3%。

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七大水系总体水质属轻度污染。

其中,松花江干流为轻度污染,支流为中度污染;淮河干流水质为轻度污染,支流为中度污染;辽河干流为中度污染,支流为重度污染;黄河支流、海河水系为重度污染。

重点湖泊中,太湖为重度污染,轻度富营养,2010年4~6月的91次监测中,发生60次零星性水华;滇池水体为重度污染,重度富营养,2010年4~6月的12次监测中,均出现区域性水华;巢湖水体为中度污染,轻度富营养,2010年4~6月的40次监测中,出现1次区域性水华,6次局部性水华、21次零星性水华。

洱海、博斯腾湖、洞庭湖、南四湖、镜泊湖等大型湖泊为中营养状态,洪泽湖、鄱阳湖为轻度富营养状态,达赉湖、白洋淀为中度富营养状态。

近岸海域水质差于上年同期,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

一、二类海水比例占57.3%,同比降低8.1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30.0%,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其中,黄海、南海水质为良,渤海为中度污染,东海为重度污染。

具体状况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

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浙闽区河流为轻度污染,西北诸河为轻度污染,西南诸河水质良好,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河流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

203条河流408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7.3%、24.3%和18.4%。

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氨氮。

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

长江水系水质总体良好。

103个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类、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87.4%、5.8%、2.9%和3.9%。

2019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2019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

目录一、概况 (1)1主要江河 (2)2重要湖库 (3)二、主要江河 (5)1长江流域 (5)2黄河流域 (7)3珠江流域 (9)4松花江流域 (12)5淮河流域 (15)6海河流域 (17)7辽河流域 (20)8浙闽片河流 (24)9西北诸河 (25)10西南诸河 (26)11南水北调调水干线 (26)12入海河流 (27)三、湖泊和水库 (30)1太湖 (30)2滇池 (31)3巢湖 (31)4重要湖泊 (32)5重要水库 (34)附录 (35)“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共设置1940个地表水国控评价、考核、排名断面(点位)(以下简称“国考断面”),包括: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七大流域,浙闽片河流、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环湖河流等共978条河流的1698个断面;以及太湖、滇池、巢湖等112个(座)重点湖库的242个点位(60个湖泊173个点位,52座水库69个点位)。

“十三五”国家在190条入海河流共设置195个监测断面(其中85个断面包含在国考断面中)。

本月全国共监测180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点位),其中河流断面1603个,湖库点位199个;未监测的国考断面(点位)共有138个。

共监测174个入海河流断面,未监测的入海河流断面21个(其中8个断面包含在国考断面中)。

未监测原因主要由于冰封、断流、交通阻断等。

本月全国地表水总体呈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监测的1802个国考断面(点位)中:Ⅰ类水质断面占8.7%,Ⅱ类占38.1%,Ⅲ类占27.2%,Ⅳ类占13.8%,Ⅴ类占5.4%,劣Ⅴ类占6.9%。

与上月相比,水质无明显变化,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下降0.6个百分点,Ⅱ类下降3.0个百分点,Ⅲ类上升3.4个百分点,Ⅳ类上升0.1个百分点,Ⅴ类上升0.4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0.2个百分点。

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有所好转,其中: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上升2.1个百分点,Ⅱ类上升6.8个百分点,Ⅲ类下降2.0个百分点,Ⅳ类下降1.6个百分点,Ⅴ类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3.1个百分点。

1水质监测基础知识介绍-李红石

1水质监测基础知识介绍-李红石

太湖 发生 蓝藻 爆发 事件
阳宗 海砷 污染 事件
目录
1
• 水环境的现状 • 水污染的总体形势 • 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 水质监测的相关标准
2
3 4
5 6
16
• 水质监测的项目(指标)
• 水样的采集和预处理
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
环境水体
生产生活用水
水污染源
地 表 水
地 下 水
海 水
饮 用 水
瓶 装 水
水质监测基础知识 介绍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李红石 2014年2月
目录
1
• 水环境的现状 • 水污染的总体形势 • 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 水质监测的相关标准
2
3 4
5 6
2
• 水质监测的项目(指标)
• 水样的采集和预处理例
摘自《全国环境统计公 报(2012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8918)
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基本控制项目 A标准 COD 氨氮 pH …… 50 5 一级标准 B标准 60 8 6-9 …… 100 25 120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一级A 标准:回用水、城镇景观用水等。 一级 B标准: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 护区和游泳区除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 封闭水域时。 二级标准排入 GB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 海水三、 四类功能海域。 三级标准: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 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 级标准。
河流型

全国水资源分区

全国水资源分区

计算面积 (万km 2 )
94.25 15.77
4.18 0.43 3.72
5.43 6.17 29.70 6.64 2.09
11.83 5.73 8.96
11.23
3.81 0.46 2.45 0.98
二、工作安排及有关问题的答复
2.1总体安排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
2.2反馈情况
各流域机构—— 3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次
1.1水资源分区的作用
《任务书》审查意见:
同意规划范围。当前应抓紧完善全 国水资源分区的划分工作,规划编制工 作按照统一的分区进行。
《技术大纲》审查意见:
同意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分区成果。 该成果考虑了与以往分区的延续性,保 持了流域分区与行政区域的完整性与组 合性,能够满足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的需 要。
该成果考虑了与以往分区的延续性保持了流域分区与行政区域的完整性与组合性能够满足水资源评价和规划的需水资源评价资源量核算资源利用上限界定资源转换规律与参数开发利用评价开发利用程度开发利用水平与效率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合理配置的可能方案集方案组合节约用水规划潜力估算节水规划的制定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水功能区划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污染物控制指标拟定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开发利用潜力节水污水处理回用及开源潜力与方案需水预测水资源需求态势需求抑制措施和方案减少需求方案污水其它水源开源工程增加供给方案保护资源治理污染合理配置研究各种组合方案供需分析各种方案集比较判别与优化合理配置水量平衡水质平衡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调整结构提高效率节约用水规划实施效果评价总则提出总要求提出总思路提出基本要求水资源分区水资源规划信息系统12全国水资源分区原则与方法水资源分区的重要性在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过程中根据自然地理资源社会经济等特征对区域分区各分区具有基本一致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及开发治理条件

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一、总体情况1—12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9%,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图1 1—12月全国地表水水质类别比例二、主要江河水质状况1—12月,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2%,同比上升3.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4%,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其中,浙闽片河流、长江流域、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和珠江流域水质为优;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水质良好;海河和松花江流域为轻度污染。

图2 1—12月七大流域和西南、西北诸河及浙闽片河流水质类别比例三、重点湖(库)水质状况及营养状态1—12月,监测的210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73.8%,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4.8%,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204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库)中,中度富营养的12个,占5.9%;轻度富营养的49个,占24.0%;其余湖(库)为中营养或贫营养状态。

其中,太湖和巢湖均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滇池为轻度污染、轻度富营养,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洱海和丹江口水库水质均为优、中营养;白洋淀水质良好、中营养。

表1 1—12月6个湖(库)水质及营养状态图3 1—12月6个湖(库)水质及营养状态四、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1—12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柳州、张掖和黔东南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从第1名至第30名),白城、五家渠和石河子等30个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从倒数第1名至倒数第30名),见附表1—附表2。

中国湖泊水质分类

中国湖泊水质分类

中国湖泊水质分类随着中国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种污染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水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为了更加有效的管理水体环境,中国根据各个地区的湖泊水体特点,将湖泊水质分为五类。

第一类水质是地表自然水,它指的是未受污染的水。

这种水质比较清澈,水中富含氧气和矿物质,适合人类直接饮用,也是湖泊生态环境发展的良好环境。

银苔湖位于黑龙江省,便是中国著名的地表自然水。

第二类水质是适宜生活用水,它指的是水中少量微生物和化学物质含量的水。

这种水质通常需要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如沉淀、过滤等,就可以供人类使用。

太湖是一种典型的适宜生活用水,它经过处理后,可以供周边的居民使用。

第三类水质是一般工业用水,它指的是水中有一定含量化学物质和微生物,但没有明显污染迹象的水。

这种水质通常需要经过一些复杂的处理,如沉淀、过滤、氧化等,才能供工业使用。

洞庭湖是一种典型的一般工业用水。

第四类水质是工业废水,它指的是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化学物质,严重污染水体环境,无法供人类使用。

这种水质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避免水体环境的二次污染。

鄱阳湖是一种典型的工业废水,它需要经过多道环保工艺处理后才能达到排放标准。

第五类水质是特别重要的水,它通常指的是对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水。

这种水质要求特别严格,必须保持清洁无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鄱阳湖以及洞庭湖都是重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系统。

综上所述,中国湖泊水质分类是根据各个地区的湖泊水体特点,将湖泊水质分为五类。

它不仅是 effective 管理湖泊水质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案。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保护水质的计划中,爱护水质,爱护环境。

中国十大河流排行榜

中国十大河流排行榜

中国十大河流排行榜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那么你知道中国十大河流吗?下面就让店铺告诉你吧!第一名:长江长江(the Yangtze River)(Changjiang),亚洲、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403公里(3,978.63英里);它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是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亚马逊河与尼罗河。

水量也是世界第三。

2001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在专家刘少创主持下,利用卫星遥感影像测量计算,测量结果精确到了小数点后。

测出长江长度6211.31公里。

其课题小组利用近40幅覆盖长江干流的卫星影像,卫星影像是由美国地球资源卫星拍摄,分辨率达到30米。

计算方式以沿河道的中心线,对长江正向量测了三遍,又反向量测了三遍,经计算机多次运算和几何纠正后得出结果。

这次研究,以当曲作为长江源头测算的,具体为当曲源头(多朝能)位置:东经94°30′44″,北纬32°36′14″,海拔5170米算起。

当曲(由源头至囊极巴陇)353.3公里、沱沱河343.8公里、通天河787.7公里、金沙江2322.2公里、宜宾以下2740.6公里,我们一般称6300公里或6370千米。

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年平均入海水量约9600余亿立方米。

流域介于北纬24°30′~35°45′,东经90°33′~112°25′,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不包括淮河流域),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

它源远流长,孕育了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华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

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219公里(2,000英里),由北至南966公里(600英里)余。

发源于中国西部,完全或部分流经包括西藏自治区在内的13省区。

第二名:珠江珠江(the Pearl River),旧称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中国境内第三长河流,是中国南方最大河系。

中国十大淡水湖排名中国十大淡水湖有哪些

中国十大淡水湖排名中国十大淡水湖有哪些

中国十大淡水湖排名中国十大淡水湖有哪些
中国的十大淡水湖排名:1、江西鄱阳湖;2、湖南洞庭湖;3、江苏太湖;4、江苏洪泽湖;5、内蒙呼伦湖;6、山东南四湖;7、新疆博斯腾湖;8、江苏高邮湖;9、安徽巢湖;10、西藏羊卓雍错湖。

地球上的水资源非常的丰富,同时水对于地球上任何生物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的版图上有很多的湖泊,而且还将这些湖泊进行了排名。

1、江西鄱阳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上七大重要湿地之一,而且鄱阳湖还有一条著名的水上公路,远远看去像是在水上行走一样。

2、湖南洞庭湖:洞庭湖物产丰富,还有一首关于洞庭湖的民歌《八百里洞庭我的家》。

3、江苏太湖:太湖的形成有着很多的传说,太湖是一个自带神秘气息的湖泊。

4、江苏洪泽湖:洪泽湖有日出斗金的美誉,它航运发达,面积有两千六十九平方公里。

5、内蒙古呼伦湖:呼伦湖被称为草原明珠,它是地壳活动形成的,所以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

6、山东南四湖:南四湖是四个湖泊相连的统称,面积有一千两百六十六平方公里,支撑着周边四省三十二个县的用水。

7、新疆博斯腾湖:物产丰富,水质优良,特别适合鱼类的繁衍,而且盛产鲤鱼。

8、江苏高邮湖:高邮湖是高邮麻鸭的栖息地,而且麻鸭的鸭蛋制作出的食品非常好吃。

9、安徽巢湖:巢湖历史悠久,是安徽最大的湖泊。

10、西藏羊卓雍错湖: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湖面很平静,在阳光下湖水是翠蓝色的。

全国污染水体大概分布

全国污染水体大概分布

1、全国水污染主要污染指标是化学需氧量、高锰酸钾数、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

2、全国十大流域中,污染较重的为淮河流域、其次是辽河、黄河、淮河,松花江流域、长江流域、浙闽片河流为轻度污染,珠江流域、西南诸河、西北诸河在少许区域有污染。

3、长江流域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

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云南、湖北、四川、江苏。

长江水系主要支流水质总体良好,其中:螳螂川、外秦淮河、府河、釜溪河和绵远河为重度污染;涢水为中度污染;沱江、滁河、黄浦江和唐白河为轻度污染。

长江流域国控断面涉及的水体中污染较重的河段是:螳螂川云南昆明市段、外秦淮河江苏南京市段、府河四川成都市段和釜溪河四川自贡市段。

4、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

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内蒙古、山西、陕西。

黄河水系主要支流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其中大黑河、三川河、汾河和涑水河为重度污染;总排干和窟野河为中度污染;无定河、渭河和北洛河为轻度污染。

黄河流域省界断面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污染较重的省界断面是:晋-晋、陕汾河河津大桥断面和晋-晋、陕涑水河张留庄断面。

黄河流域国控断面涉及的河段中,污染较重的河段是:大黑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段,三川河山西吕梁市段,汾河山西太原市段、临汾市段、运城市段,涑水河山西运城市段,渭河陕西咸阳市段。

5、珠江流域珠江流域水质总体为优,污染较重的是深圳河广东深圳河段,练江为中度污染。

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广东。

6、松花江流域松花江流域总体为轻度污染,污染河流涉及省份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其中阿什河和伊通河为重度污染;安邦河、洮儿河、饮马河、辉发河和讷谟尔河为中度污染;嫩江、拉林河、呼兰河、倭肯河、梧桐河、汤旺河和诺敏河为轻度污染。

黑龙江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

其中: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海拉尔河为轻度污染。

乌苏里江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和总磷。

中国各河流水文特征

中国各河流水文特征

中国各河流水文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其突出的特点是数量多、流程长。

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大约有5万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79条。

其中长江和黄河,不仅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巨川。

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长江和黄河分列第三和第五位。

同时,澜沧江、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等也都属于世界大江大河之列。

另外,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就长度而言,也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

如果把中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达4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圈半。

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世界世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

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

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而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

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1577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877亿立方米。

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

中国之最大全之水篇

中国之最大全之水篇

中国之最大全之水篇江河拥有中华水塔——青藏高原的中国,拥有许多大江大河,流向世界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大多河流均流入太平洋,古有江河淮济四渎,现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四大河流,还有东北的辽河、鸭绿江、图们江,华北的滦河、海河、华东的钱塘江、闽江、西南的澜沧江、元江及辽东、胶东、东南、华南沿海独流入海的众多河流;注入印度洋的主要都源自西藏,包括雅鲁藏布江、怒江、独龙江、森格藏布(狮泉河)等;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流域的河流;此外还有西北、内蒙古和藏北高原三大内流区。

中国江河水系分布图1、中国第一长河、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长江。

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重庆市、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上海市共11个省级行政区(八省二市一区),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

全长6300余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亚洲第一长河;流域面积约180万平方千米,位居全国第一;水资源总量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2、中国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流域面积102万平方千米。

全长2179千米(若以最长支流和田河为源,全长2376千米),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为世界第五大内陆河。

3、中国最长的界河:黑龙江。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若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约5498公里。

其中中俄界河长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1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境内流域面积89.1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世界十大河之一。

4、中国(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

华夏母亲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干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共9个省级行政区(8省1区),注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9.24万平方千米(含内流区),是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十长河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6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
水安全问题正在成为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

新华社记者为此深入调研,从即日起连续两天播发系列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这是红色的警讯——
全国十大水系水质一半污染;国控重点湖泊水质四成污染;31个大型淡水湖泊水质17个污染;9个重要海湾中,辽东湾、渤海湾和胶州湾水质差,长江口、杭州湾、闽江口和珠江口水质极差……
记者近期深入全国多个省市调研后了解到,伴随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受损情况触目惊心,水安全正在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m3
“每天早晨先把水缸、水桶添满,洗菜水不敢倒,留着冲厕所。

”今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温馨家园等多个小区分时段停水,居民刘女士让儿子特意买几个桶专门储水。

水厂表示,今年雨水少,区域内新楼盘入住人口增加,地下水位降低,供水严重不足。

马驹桥的这一幕,是日趋严峻的城市缺水状况的缩影。

“水资源严重短缺、水环境严重污染、水生态严重受损,三者交互影响、彼此叠加。

”环境保护部等七部门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在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调研后,如此评价当前京津冀地区的水安全。

史上,京津冀土肥水美。

而今,呈现在调查者眼中的是怎样的情景呢?
——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

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
——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
——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

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

但2013年调查,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

全国六成地下水水质较差极差
京津冀如此,全国亦然。

《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总体轻度污染,其中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五大水系水质污染,全国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中,约六成水质较差和极差。

再看湖泊。

同一份公报显示,国控重点湖泊中,水质为污染级的占39.3%。

31个大型淡水湖泊中,17个为中度污染或轻度污染,白洋淀、阳澄湖、鄱阳湖、洞庭湖、镜泊湖赫然在列,滇池水质重度污染。

而且,大量天然湖泊消失或大面积缩减,“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和“气蒸云梦泽”的洞庭湖湖面大幅缩小,“水情即省情”的湖北湖泊面积锐减、湿地萎缩。

现实是沉重的——全国657个城市中,有300多个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趋势是严峻的——水污染已由支流向主干延伸,由城市向农村蔓延,由地表水向地下水渗透,由陆地向海域发展。

“目前,全国年用水总量近6200亿立方米,正常年份缺水500多亿立方米。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

”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副司长陈明说。

相关新闻
国家出台规划保护365个水质较好湖泊
据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顾瑞珍)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日前联合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提出为保护湖泊生态环境,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将对365个水质较好湖泊进行保护。

三部委表示,我国将对水质较好湖泊划分为5个自然分布区域进行保护,即东北湖区、东部湖区、云贵湖区、蒙新湖区和青藏湖区。

自“九五”以来,国家对污染严重的太湖、巢湖、滇池开展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初步遏制了“三湖”水质恶化的趋势,但“三湖”治理效果并未达到理想状态。

“随着湖泊流域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种植养殖业、旅游业、采矿业以及沿湖工业和城镇化不断发展,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越来越大。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丙辉博士说。

专家认为,开展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折射出国家湖泊治理的思路有所调整,即既要治劣、更要保优。

此举有利于扭转过去污染越重越能得到重视、越能得到国家财政支持的“逆政策效应”,有助于避免重走太湖、滇池等多个湖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规划明确,将优先选择水质较好、重要饮用水水源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湖泊。

环保部将参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对规划内湖泊水质保护目标进行考核。

短评
正视水安全“新常态”
新华社记者闫祥岭王敏谭畅
古人云,善治国者,必重水利。

水利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涉及民生的头等大事。

然而,在不少地区水情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如海河流域,不仅曾经通航的大运河已经基本无水,其余多条天然河流也长期断流,导致以往多条为消除水患而修建的工程设施使用率不高;在京津冀地区,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在洞庭湖区,一些市县“水窝子里没水喝”的尴尬局面已持续很久。

可以说,水
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甚至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各地严峻的水安全形势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新常态”。

相关部门应时刻紧绷保障水安全这根弦,彻底摸清我国河、湖、地下水等水资源新情况新变化,从长远着眼,在科学调研、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及时启动相关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水安全“新常态”对相关应对措施提出了不同以往的要求。

这要求决策者需要依据最新水情,结合区域内城市发展、人口分布等生产生活需求,及时规划、调整水利工程设施,推动区域内水资源分布空间均衡,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融入科学治水思维,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