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搜集送别诗再来读一读,背一背; 3、还可以把这首古诗改编成一篇小故事。
执教人:何璟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他的诗想象奇特,飘逸洒 脱,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有“诗仙”之称,是唐朝 写诗最多的诗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被称为三大名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 李白
西
东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
眼看帆远去,心逐江水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译文及注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李白寓居安陆期间,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并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对照翻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
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翻译及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诗翻译及赏析【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意思翻译:阳春三月,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与李白辞别,顺江而下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色天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全诗赏析: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
“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
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
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
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
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
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
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
“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译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译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译文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有他特殊的感情色调,表现的是充满诗意的离别,以下是由小编为您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注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赏析一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顺着长江而下,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
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课文原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
老朋友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我告别,他要在繁花似锦的三月去往扬州。
他的船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只留下长江水滚滚东流,流向天边。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的渭城细雨湿润了路上的轻尘,旅店周围柳树的新绿分外清新。
我劝你再饮下这杯离别的酒,因为你向西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遇不到像我这样的老朋友了。
【赏析】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描绘离别情景的七言绝句。
诗中以“烟花三月”、“孤帆远影”等意象,既表现了对友人孟浩然美好前程的祝福,又寓含着深深的离愁别绪。
尤其是那“长江天际流”的画面,把离别时的哀而不伤、深情厚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而又深沉的艺术风格。
2. 《送元二使安西》是王维的五言绝句,通过对渭城早晨雨后清新景色的描绘,以及与友人临别时劝酒的情景刻画,抒发了诗人对即将远行的友人的深深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既是现实场景的再现,又是情感的升华,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深沉的人生哲理。
这两首古诗都以其生动鲜明的意境、深挚诚恳的情感,成为我国古代送别诗的经典之作,传承至今仍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颂。
古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古诗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朝: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孟浩然向我频频挥手,一起在那告别了黄鹤楼,他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将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着天边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座“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翻译“老朋友向往辞别离开了黄鹤楼,在这烟花三月乘船去扬州,只见朋友的船越来越远消失在天边,只剩下长江边上的流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课文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在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峻工于1985年。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碧空尽:在碧蓝的天际消失。
尽:没了,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
天际:天边。
辞:辞别。
译文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
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情味。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这首诗,表现的是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他给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赠孟浩然》诗中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这次离别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季节是烟花三月、春意最浓的时候,从黄鹤楼到扬州,这一路都是繁花似锦。
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
李白是那样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所以这次离别完全是在很浓郁的畅想曲和抒情诗的气氛里进行的。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译文、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②,烟花三月下扬州③。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④。
[ 作者简介]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附近)。
少居蜀中,读书学道。
25 岁出川远游,客居鲁郡。
游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
至天宝初,春诏入京,供奉翰林。
不久便被谗出京,漫游各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李?军幕;及永王为肃宗所杀,因受牵连,身陷囹圄,流放夜郎。
后遇赦东归,客死当涂令李阳冰所。
唐朝另一诗人白居易诗“但是诗人最薄命,就中沦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凉身世的写照。
但他以富于浪漫主义的诗歌反映现实,描画山川,抒发壮志,吟咏象情,因而成为光照千古的伟大诗人。
[注释]①黄鹤楼:旧址原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上,传说三国时费文?在此楼乘黄鹤登仙而去。
广陵:今江苏扬州市。
②故人:指孟浩然。
辞:告别。
因黄鹤楼在广陵之西,所以说西辞”③烟花:指繁花盛幵的景色。
④孤帆:一只帆船。
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目送友人乘坐的孤帆”远去,最后唯见浩浩江水,流向天边。
[说明] 这首诗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扬州所作。
它通过对别离时候长江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挚感情。
[译诗]知心朋友孟浩然辞别了黄鹤楼,在这暮春三月时他要东去扬州。
他乘着一叶小舟影子随碧空而尽,只见那滚滚长江向天边奔流。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
孟浩然从湖北到广陵去,李白在黄鹤楼给他送行,作了这首诗时间应当在李白出蜀漫游以后。
李白从27 岁到35 岁的将近十年之间,虽然也到处漫游,但却比较固定的居住在今湖北安陆境外,这时,他认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他大11 岁,本是襄阳(今属湖北省)人,隐居鹿山门,常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
这时他正想出游吴、越一带,两位大诗人在黄鹤楼分别,留下著名诗篇。
诗题中“之广陵”的“之”就是至的意思。
诗中的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意思是老朋友要告别黄鹤楼向东远行了。
小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小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小学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
小编这里为大家整理了这首作品的全诗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唐代】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是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最新一次修葺黄鹤楼,竣工于1985年。
2、故人: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3、之:往,去。
4、广陵:扬州的旧名。
5、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空:一作“碧山”。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6、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7、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8、下:沿江顺流而下。
9、尽:消失。
10、唯见:只能见到。
11、天际:天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春天去古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写作背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
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
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传说中 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也是两位诗人分 别之所。 之:到,去 释题: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到广陵 去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老朋友 辞: 告别。黄鹤楼在扬州的西边, 从黄鹤楼到扬州去叫西辞。 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 像浮动的烟雾。
[注释]a.罢:完了;完毕。B柴扉:柴门.
1、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2、用本节课尝到的方法自学古诗,并能用 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尝试赏读古诗, 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汇报自己的学习心得。
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译句: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 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 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 孤单 尽: 消失 唯: 只 天际: 天边
诗意:我伫立在江边,目送 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 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 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 际。
全诗意思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 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我伫立在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 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 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写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 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 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 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 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地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10多天。 公元730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 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 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地重逢,各诉思念 之情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 ,惆怅 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全文与注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与注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首诗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开阔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孟浩然离别的不舍之情。
原文如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西辞黄鹤楼”,这句诗开篇点题,写出了友人孟浩然辞别之地——黄鹤楼。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仙人曾乘黄鹤经过此地,这也为这次离别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故人”一词,表现出诗人与孟浩然之间深厚的情谊。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锦、如烟如雾的美景。
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友人要前往扬州。
扬州在当时是繁华的都市,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
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春光的灿烂,也暗示了孟浩然此次行程的美好和令人期待。
“孤帆远影碧空尽”,诗人一直目送着友人所乘的船只渐行渐远,直到那孤帆的影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尽头。
“孤帆”突出了友人的形单影只,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友人的船上,不舍移开。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人目光所及的最后景象,只剩下滚滚长江水向着天边流淌。
这里以景结情,滔滔江水仿佛也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绵延不绝。
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离别的悲伤,而是通过对送别场景和自然景色的描写,将离情别绪融入其中。
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不舍。
从诗歌的艺术手法上来看,“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以绚烂的春景衬托离情,乐景衬哀情,使离别的伤感更加强烈。
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则通过对孤帆、碧空、长江等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阔辽远的意境,让读者在想象中感受到诗人的怅惘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它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首诗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成为了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
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也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所在。
《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全文及解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全文及解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的开篇“故人西辞黄鹤楼”,点出了送别的地点——黄鹤楼。
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仙人曾在此乘鹤升天,这使得黄鹤楼本身就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故人”指的是诗人的好友孟浩然,一个同样在诗坛享有盛名的诗人。
“西辞”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孟浩然离开的方向和姿态,仿佛能看到他与诗人在黄鹤楼前拱手作别,转身踏上西行的旅途。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不仅点明了友人出发的时间——阳春三月,还道出了友人的目的地——扬州。
三月的江南,繁花似锦,如烟似雾,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而扬州,更是当时繁华的都会,以其秀丽的风光和繁华的市井闻名于世。
诗人用“烟花”来形容三月的春色,既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热闹喧嚣。
友人在这样美好的季节前往这样美丽的地方,本该是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对于送别之人来说,心中却难免涌起离别的惆怅。
“孤帆远影碧空尽”,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目送友人的船只渐行渐远。
江面上,只见那一片孤帆在水天相接之处逐渐消失,直到只剩下一个小点,最后完全看不见了。
“孤帆”一词,既突出了友人形单影只的身影,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目光的专注和内心的不舍。
而“远影碧空尽”则写出了诗人长时间凝望的情景,表现出他对友人的牵挂和留恋之情。
“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诗人视线的最终落点。
当友人的船只消失在天际,诗人的眼前只剩下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向着天边流淌。
这奔腾不息的江水,似乎象征着诗人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
他望着江水,心也随着友人一同远去。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
李白没有过多地描写离别的悲伤,而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离去情景的刻画,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不舍和祝福。
诗中的景色描写,如“烟花三月”“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等,不仅为诗歌营造了优美的氛围,也与诗人的情感相互交融,达到了情景合一的境界。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执教:
对比以下送别诗的诗题: 李 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王 维:《送元二使安西》 王 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黄鹤楼与岳阳楼、 滕王阁并称“三大名 楼”。黄鹤楼故址在 现在的武汉市武昌蛇 山,踞山临江,得形 势之要,登楼八面来 风,凭栏可极目千里, 自古是游览胜地。传 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 而去,故称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_广__陵__。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西
东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江下行 【唐】李白 去年下扬州, 江送黄鹤楼。 眼望帆去远, 心逐江水流。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赠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写下了“劝君更尽一杯酒,
”的诗
句,表达了友人离别之情;高适在送别董大时也
唐诗三百首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通:惟)译文及注释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注释⑴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原楼已毁,现存楼为1985年修葺。
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之:往、到达。
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⑸唯见:只看见。
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边的尽头。
创作背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友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在漫游和飘泊中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足迹遍布中原内外,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李白东游归来,至湖北安陆,年已二十七岁。
他在安陆住了有十年之久,不过很多时候都是以诗酒会友,在外游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也就是寓居安陆期间,李白结识了长他十二岁的孟浩然。
孟浩然对李白非常赞赏,两人很快成了挚友。
开元十八年(730年)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
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
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赏析这首送别诗有它特殊的感情色调。
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
《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译文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原文及译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先来说说这原文的意思哈。
“故人西辞黄鹤楼”,老朋友孟浩然向我辞别,就在这黄鹤楼。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李白站在黄鹤楼上,和孟浩然拱手作别,心里那叫一个不舍呀。
“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孟兄要去扬州啦。
扬州那可是个好地方,风光秀美,物产丰富,就像咱们现在说的旅游胜地。
“孤帆远影碧空尽”,孟兄乘坐的那艘船啊,孤单单的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蓝的天空尽头。
李白就这么一直望着,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
“唯见长江天际流”,最后只看到滚滚长江水向天边流去。
这画面,多让人感慨啊!我记得有一次,我给一群小朋友讲这首诗。
有个小家伙特别有意思,他瞪着大眼睛问我:“老师,李白为啥这么伤心啊?”我笑着告诉他:“因为李白和孟浩然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分开了,当然会舍不得啦。
”那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那他们不能一起去扬州吗?”这问题把大家都逗乐了。
其实这首诗啊,把送别时的那种眷恋和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站在那儿,望着远去的船,心里的千言万语都化在了这景色之中。
就像咱们生活里,和好朋友分别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心里酸酸的,有好多话想说却说不出口?再来说说译文。
“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这译文是不是也挺美的?咱们来仔细琢磨琢磨这首诗。
李白在写的时候,那心情肯定是复杂的。
他既为孟浩然能去扬州游玩感到高兴,又为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难过。
就好像咱们有时候,好朋友有了好机会去发展,咱们一方面替他们开心,一方面又因为不能常见面而失落。
而且啊,这首诗的意境特别美。
你想想,黄鹤楼那么高,李白站在上面,望着长江,江面上一艘船渐行渐远,那画面多有诗意!咱们平时送别朋友,可能就是在车站挥挥手,可李白这送别,多有气势!我还想起有一次出去旅游,在江边看到一艘船慢慢开走,当时就突然想起这首诗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的诗许多是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全诗赏析,欢迎大家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作者: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诗文解释】老朋友在西面的黄鹤楼与我辞别,在三月份烟雾迷漫、繁花似锦的春天去扬州。
孤船的帆影渐渐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长江浩浩荡荡地向天边流去。
【词语解释】1、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属于长江下游地带,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孟浩然:李白的好朋友。
之:到达。
广陵:即扬州。
2、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
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
辞:辞别。
3、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景物。
下:顺流向下而行。
4、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
尽:尽头,消失了。
碧空:一作“碧山”。
陆游的《入蜀记》云:“八月二十八日访黄鹤楼故址,太白登此楼送孟浩然诗云:‘孤帆远映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盖帆樯映远,山尤可观,非江行久不能知也。
”5、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的尽头。
【诗文赏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名篇之一。
这是一首送别诗。
李白十分敬爱孟浩然,此番送别,情自依依。
然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李白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般美好。
比李白大十多岁的孟浩然,这时已经诗名满天下。
诗人送友人远行,对老朋友要去繁华的扬州充满了羡慕,诗中洋溢着欢快的情绪。
诗人在江边极目远送,可见两人友情的深厚。
全诗自然清丽、境界开阔、形象传神。
【讲解】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