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组织发展
文献综述的特点及作用
文献综述的特点及作用1、文献综述的特点(1)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向比较。
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更有逻辑性,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2)评述性:是指专门、全面、深入、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
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观点,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3)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综述不应是材料的罗列,而是对亲自阅读和收集的材料加以归纳、总结,做出评价,并由提供的文献资料引出重要结论。
一篇好的综述,应当是既有观点,又有事实,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
由于综述是三次文献,不同于原始论文(一次文献),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实验结果、未发表或待发表的新成果。
有些学者认为科技文献综述应述而少评、述而不评,重点在“综”。
只是浓缩性地介绍己经获得科技成果的信息,在文章中不加上编写者的见解和评论,但这不等于作者不能有自己的观点,作者的立场、观点、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对原始材料的选择和组织上,即用别人的资料和观点来表明自己的想法。
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见解寓意其中,贯穿于内。
如果文章中加上编写者的观点就变成了述评。
述评的特点是“评”,即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为读者献计献策。
述评也可以看作综述的一种。
2、文献综述的作用①在科研伊始阶段,综述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课题的历史现状、当前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的情报资料,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全面了解本领域的情况,从而选定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②综述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进行知识更新。
综述能让我们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对某种专题的内容、意义、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个较完整、系统、明确的认识。
关于组织行为学的文献综述
关于组织行为学的文献综述标题:组织行为学文献综述摘要: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
本文献综述旨在对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总结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讨论了该学科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一、引言组织行为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关注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组织中的人类行为,可以深入了解组织的运作方式、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如何提高组织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二、发展历程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早期的管理思想和人际关系研究。
20 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霍桑实验为组织行为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组织行为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三、研究方法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质性研究等。
其中,实证研究是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和建立理论。
案例研究和质性研究则更注重深入了解特定组织或情境中的行为。
四、主要研究领域1.领导行为:研究领导风格、领导力发展和有效领导的特征。
2.团队合作:探讨团队的形成、发展和绩效,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
3.员工激励:研究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投入度。
4.组织文化:关注组织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对员工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5.决策行为:研究个人和群体在决策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效果。
五、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当前,组织行为学研究更加关注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的组织行为。
同时,跨学科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未来,组织行为学可能更加关注数字化时代的组织行为、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等议题。
六、结论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关注组织中人类行为的学科,对于理解和改善组织运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我们了解了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领域。
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索组织行为学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
企业发展能力文献综述
企业发展能力文献综述企业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它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组织运作和战略实施的综合体现,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战略能力四个方面综述企业发展能力的相关文献。
组织能力是指企业有效整合和利用内部资源的能力。
研究表明,组织能力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张云博等(2015)的研究发现,组织能力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产生正向影响。
另外,杨洪涛(2017)的研究发现,组织能力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因此,企业应该重视组织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内部协作和提高管理效能,提高组织能力水平。
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方面的能力。
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研究发现,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例如,王琛等(2016)的研究发现,创新能力对企业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此外,王天等(2017)的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加强技术研发、提升员工创新意识和激励创新活动。
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获取和维持顾客满意度的能力。
市场营销能力是企业与市场互动的重要方式,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市场营销能力对企业市场绩效和竞争优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例如,李晓峰等(2014)的研究发现,市场导向和市场敏锐度是影响企业市场绩效的重要因素。
此外,刘晓峰等(2016)的研究还发现,市场营销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提升市场营销能力,通过市场导向、顾客关系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手段,提高市场竞争力。
战略能力是企业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方面的能力。
战略能力是企业成功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实现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
研究发现,战略能力对企业绩效和生存能力具有显著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发展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MIS)已经成为了企业、组织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支柱。
MIS旨在通过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以支持组织的管理决策和运营。
本文将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探讨,并从文献的角度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进行综述。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企业的信息管理主要依赖于手工操作,数据的处理速度慢,精度低。
2、计算机辅助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数据的手工处理逐渐被计算机辅助的系统所取代。
3、信息系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始集成化,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4、知识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知识管理成为MIS的重要发展方向,强调知识的创新、共享和应用。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综述近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云计算在MIS中的应用:云计算技术为MIS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企业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2、大数据与MIS: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使得MIS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3、人工智能在MIS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自动化决策过程,提高决策的效率和准确性。
4、物联网与MIS:物联网技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相连接,使MIS 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四、结论随着科技的发展,MIS正在不断演变和升级。
未来的MIS将更加注重数据的处理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MIS将会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组织,帮助它们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五、展望未来,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通过这些技术,MIS将能够更深入地挖掘数据中的价值,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更精确的支持。
我国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特征、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的视角
我国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功能特征、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献综述的视角作者:石晓天来源:《理论导刊》 2015年第5期石晓天(南华工商学院劳动关系研究所,广州510507)摘要: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政府认定的社会组织,是中国特有的一类社会组织实践形态,具有代表性、排他性、整合性、服务性和过渡性特征。
经过几年的探索,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构建了具有各地特色的枢纽型社会组织体系。
着眼未来,政府应该建立完善枢纽型社会组织认定、管理、监督、评估的工作机制,枢纽型社会组织也应该完成由政府认定到社会认可的支持性社会组织的转型。
关键词:枢纽型社会组织;功能;特征;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C9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85-04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建设——以广东省工会组织为例”(GD12XGL2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石晓天(1962-),女,湖南岳阳人,南华工商学院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教授,研究方向:劳动关系、工会工作。
一、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提出背景、概念界定及作用意义(一)提出背景2006年,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出现“社会组织”的提法,其后,各地民政部门陆续将原来的民间组织管理局更名为社会组织管理局,在行政上将称为民间组织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三类组织改称为社会组织。
各地还新设置了由同级党委或党委与政府共同负责的下设工作机构——社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社工委)。
2008年,北京市社工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与发展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的概念,并于2009年认定首批工青妇等10家社会团体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认定了四批枢纽型社会组织,其目的是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让枢纽型社会组织在社会组织发展、服务和管理中充分发挥其枢纽职能(崔玉开,2010),通过改变治理主体的方式来推动治理方式的改进,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工作体系(高勇,2013)。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范文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确保土木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规划文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我对施工组织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
1. 项目顺利开展的蓝图。
土木工程施工涉及到众多的工序、工种、材料和设备等复杂因素。
就像一场大型音乐会,需要有一份详细的乐谱指挥着各个乐手(不同的施工环节)在合适的时间入场、演奏(施工操作)。
施工组织设计就是这样一份“乐谱”,它规划了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序、资源分配、时间安排等。
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如果没有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能会出现基础施工还未完成就开始上部结构施工的混乱局面,导致工程质量无法保证,安全事故频发。
2. 成本控制的关键手段。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降低成本。
比如说,在材料采购方面,如果没有提前规划好,可能会造成材料的积压或者短缺。
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如果没有列清单(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材料计划),就可能会多买很多不必要的东西(材料积压),或者忘记买一些关键的物品(材料短缺),这都会增加开支。
而且,在人员和设备的调度上,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够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减少闲置时间,这也是降低成本的重要因素。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 (一)工程概况。
这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开篇部分,就像介绍一个新朋友一样,要把工程的基本情况说清楚。
包括工程的地理位置、规模大小、结构类型、工程特点等。
例如一个位于山区的桥梁工程,它的工程概况就要提到山区的地形地貌对工程的影响,比如可能会面临复杂的地质条件、交通不便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后续的施工方案制定产生重要影响。
# (二)施工方案。
1. 施工方法的选择。
这就像是选择走路还是坐车去目的地。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不同的施工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比如在基础施工中,是选择桩基础还是筏板基础,这要根据工程的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的荷载等多种因素来决定。
如果地质比较松软,桩基础可能更合适,因为它能够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更深的地层中,就像给房子的基础打了一根根深深的“钉子”,让房子更稳固。
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文献综述
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分析了社会组织研究的现状及热点问题,并介绍了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
随后,通过对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观察和总结,探讨了近五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特点和成就。
接着,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强调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以期为未来的社会组织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全面综述,详实分析,为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深入推进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思路指引,对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社会组织研究、文献综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发展现状、热点问题、研究成果、未来方向、意义、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五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社会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对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补充。
由于我国社会组织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开展对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的探索和分析,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社会组织的认识,还可以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凸显,成为政府和市民之间的有效沟通桥梁。
加强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深入挖掘社会组织的特点和作用,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1.2 研究意义社会组织是社会中非政府部门的组织形式,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社会组织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通过对社会组织的研究,可以揭示社会组织在不同领域的活动以及其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社会的脉搏和发展方向。
文献综述工作计划范文模板
文献综述工作计划范文模板1. 研究背景与意义本文献综述工作旨在综合梳理已有的相关文献成果,探讨当前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趋势和热点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推动本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研究内容和范围本文献综述工作将主要围绕XXX研究领域进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XXX、XXX、XXX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综述和分析。
其中,XXX将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深入探讨,综合总结相关文献成果,提炼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不足,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3. 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献综述工作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分析的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期刊、会议论文、学术著作等文献资料,梳理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重点、理论观点等内容,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
4. 工作计划阶段一:文献搜索和筛选1)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等;2)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并建立文献库。
阶段二:文献综述和分析1)对选定的文献进行详细阅读和整理;2)总结文献中的研究内容、方法、结论等;3)分析文献的研究问题、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
阶段三:撰写文献综述报告1)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撰写文献综述报告;2)组织报告内容,梳理逻辑,形成完整的综述文档。
5. 预期成果本文献综述工作的预期成果包括对XXX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归纳和分析,揭示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6. 参考文献[1] 作者.题目[J].刊名, 出版年份(期数): 起止页码.[2] 作者.题目[J].刊名, 出版年份(期数): 起止页码.[3] 作者.题目[J].刊名, 出版年份(期数): 起止页码.综上所述,本文献综述工作将通过系统的文献调研和分析,对XXX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全面综述和总结,揭示现有研究的问题和不足,并为未来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持。
同时,本文献综述工作将促进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文献综述法的定义
文献综述法的定义
文献综述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涉及到对某一特定话题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汇总。
文献综述法能够帮助研究者梳理出一个话题的发展历程,将相关文献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组织,从而更清楚地理解该话题的内涵,并有助于归纳出该话题的研究发展趋势。
文献综述的过程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首先,要确定好搜索的范围,根据研究范围筛选出相关文献;其次,要建立一个文献综述的结构,将选定的文献按照逻辑性排列;然后,要对文献进行细致的分析,梳理出文献概要、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最后,要总结出文献综述的主要结论,并对文献综述的结果进行评价,衡量它们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总之,文献综述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梳理出一个话题的发展历程,以有效的方式梳理出相关文献,并以此为基础,深入分析研究该话题,从而更清楚地理解该话题的内涵,并且能够归纳出该话题的研究发展趋势。
因此,文献综述法在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组织变革管理研究进展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组织变革管理研究进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组织变革管理作为管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组织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结构和运营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挑战。
本文将就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组织变革管理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分析当前学术界对于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组织变革管理概述组织变革管理是指组织为了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发展需要,对组织结构、文化、流程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变革和管理的过程。
组织变革管理旨在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灵活性和竞争力,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组织变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方法在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中,学者们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实证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组织变革管理的实践经验,总结成功的案例和失败的教训,为组织变革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三、组织变革管理的关键问题在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中,存在一些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是变革的动力和动机问题,即组织进行变革的原因和动机是什么?其次是变革的过程和方法问题,即组织如何有效地进行变革?再次是变革的评估和反馈问题,即如何评价变革的效果和成果?最后是变革的可持续性问题,即如何确保变革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四、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首先是对变革领导力的研究,强调领导者在组织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其次是对变革沟通的研究,指出有效的沟通是组织变革成功的关键。
再次是对变革文化的研究,认为组织文化对变革的接受和实施起着重要作用。
最后是对变革学习的研究,强调组织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五、组织变革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未来,组织变革管理的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
首先是要加强理论研究,探讨组织变革管理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其次是要注重实证研究,总结变革管理的最佳实践和成功经验。
企业发展能力文献综述
企业发展能力文献综述一、引言企业发展能力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它涵盖了组织架构、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综述,探讨其在当前商业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二、企业发展能力的定义与分类2.1 定义企业发展能力指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竞争力并持续成长的能力。
2.2 分类根据发展能力的来源和类型,企业发展能力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组织能力:包括企业的组织架构、内部协作与沟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能力。
2. 战略能力:指企业在制定战略、执行战略以及战略调整方面的能力。
3. 营销能力:包括市场调研、品牌建设、产品定价、渠道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4. 创新能力:指企业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能力。
5. 财务能力:包括财务管理、资金筹措、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三、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企业发展能力对企业的成功及长期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以下是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的几个方面:3.1 市场竞争企业发展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通过建立有效的营销能力,并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战略能力,企业能够及时调整产品和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3.2 投资者关系企业发展能力是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
投资者更愿意选择那些具有良好财务能力和稳定发展能力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更能够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回报。
3.3 品牌价值企业发展能力对品牌的建设和维护至关重要。
通过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企业能够在市场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并赢得市场份额。
3.4 人才吸引力具有良好的发展能力的企业更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
这些人才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和竞争优势,并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
四、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因素企业发展能力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重要因素的介绍:4.1 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影响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可能面临不同的市场机会和挑战。
文献综述(范文)_0
文献综述(范文)××××(选题)文献综述一、国内外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世界范围内,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20世纪xx年代早期,以英国《会计学月刊》(Journal of Accounting)19xx年比蒙斯(F .A.Bcams)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19xx年第2期马林(J .T.Marlin)的《污染的会计问题》两篇文章为代表,揭开了环境会计研究的序幕。
xx年代末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每年召开的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会议上都对环境会计进行广泛的讨论。
19xx年召开的第七届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并展开讨论。
19xx年召开的第十三届会议把环境会计问题作为会议的中心议题。
联合国19xx年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
目前,发达国家的会计学界在环境会计研究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在美国,环境会计实践主要从要求披露环境会计信息开始。
涉及环境问题的会计信息披露工作是对环境成本和负债的报告,人们主要是从负债的角度来处理和看待环境问题的。
美国政府颁布的与环境信息相关的会计规范性文件主要有:(1)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第五好准则公告《或有事项会计》。
该文件主要涉及的是或有负债与损失的确认,这一公告同样可以适用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或有负债。
(2)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新兴问题特别工作组鉴于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在如何记录环境支出问题上又先后公布3份状况公告:第89—13号公告《石棉清理成本的会计处理》、第90—8号公告《处理环境污染成本的资产化》和第93—5号公告《环境负债会计》。
前两份公告就某些由环境目的引发的支出是资产化还是列作费用做出了说明;第三份公告就环境负债的估定提出了建议。
(3)美国环保局于19xx年发布了《鼓励与自我监督:发现、披露、改正和防止违法》的政策,该政策通常又被称为《审计政策》。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一、引言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
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国内外学者的文献综述入手,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1. 施工组织设计在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经济等方面,如果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将会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差、安全事故频发、进度滞后和经济效益低下。
2.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1) 以质量为中心: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以质量为中心,尽力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 以安全为重: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施工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以进度为先: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施工进度,尽力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照预定计划完成。
(4) 以节约为本: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注重经济效益,尽力减少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 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1) 系统分析法:施工组织设计应该进行系统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达到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施工组织方案。
(2) 风险分析法:施工组织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应对方案,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3) 优化方案法:施工组织设计应该通过制定多种施工方案,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比较,选取最优方案,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效益。
4. 施工组织设计的发展趋势(1) 信息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施工组织设计将会越来越倾向于信息化,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项目管理软件(MIS)等手段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2) 现代化:随着工程管理的不断发展,施工组织设计将会越来越倾向于现代化,结合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现代化。
(3) 精细化:随着施工环境的变化,施工组织设计也将会越来越倾向于精细化,通过对各种施工环境的深入研究,制定更加精细、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实现工程管理的次微化。
2023年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例文(优质7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例文篇一本文的主要任务与目标是根据沃尔玛的经验,旨在研究如何解决我国的连锁零售业目前存在的供应商与零售企业不良冲突,建立和谐的长期的合作关系,进而实现我国连锁零售业能够有所突破,使其发展壮大,做大做强,走向世界。
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论文,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论文写作方向,能独立查找、分析和翻译外文资料;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本文研究的是供应链管理在我国连锁零售业企业中的运用探析,先介绍供应链的基本理论,本文侧重于研究供应商关系管理,并结合沃尔玛在中国零售市场中的供应链实践活动。
本文基本要求贴近实际生活,最后所提出的建议也具有一定的可取性。
论文写作中的基本要求:1、根据论文研究方向,独立进行文献查找和分析文献资料;2、能够独立查找、翻译和分析外文资料;3、参考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成果,独立分析、写作、完成完整的毕业论文。
确定论文题目、收集资料、准备开题报告。
完成开题报告。
准备文献综述、英文翻译。
完成英文翻译。
整理资料,准备文献综述及正文。
完成文献综述及正文。
提交论文初稿。
提交论文修改稿。
完成论文全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例文篇二《浅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的标志性产业。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基于驱动技术的重大升级和转型,是汽车产业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结构升级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将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新兴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面临形势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我国新能源汽车已具备一定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
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子控制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明显进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小规模投放市场。
燃料电池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考核逐步深入。
传统汽车节能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通过实施不断严格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应用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轻量化和优化设计等节能技术,我国汽车平均油耗明显降低。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内研究现状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企业的管理层从外国企业家身上接触到了非常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
从此,中国的战略管理研究逐渐发展起来。
李婧(2007)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分析战略整合要素模型,结合协同理论。
结论是共生性并购后公司想要通过战略整合实现战略协同作用。
在战略整合过程中,他们必须紧密结合协同作用,不断提高核心发展力。
刘乐铮(2012)将通过使用价值链模型分析跨国公司整合的价值链。
通过价值链结构这个工具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公司参与经济活动的过程。
他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为何中国公司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部分。
结论是要克服这一低级困境,公司和政府必须共同努力,公司通过提高创新能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影响力。
林毅夫、陈斌开(2017)认为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的、科学的重大筹划和谋略,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和谋求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
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把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制定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何燕(2017)以YS公司并购SJ公司为例子,从三个方面对合并和收购的整合进行了有效地分析。
结论是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制度整合、资源整合和文化融合,从能最终保障战略实施的成功。
项保华(2017)认为战略就是抓关键、迎机会、避陷阱,必须认清形势,不同情境有不同的做法。
集团战略的重点在于:开放心态、积极探索、扎根市场、专注创新、淡定取舍、与时俱进。
范志刚、吴晓波(2018)指出联合战略具体又可分为横向联合和纵向联合战略。
横向联合战略就是根据中小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与其他企业建立协作关系,改变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弥补资源不足的一种主动性选择,纵向联合战略包括企业进人到产品销售或深加工领域的前向一体化战略和企业进人到原材料供应领域的后向一体化战略。
而中小企业可采用依附型战略,与产品销售领域中的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定向地给大企业提供产品,通过大企业的发展壮大而获得生存和发展。
组织发展历程范文
组织发展历程范文在当代社会中,组织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变化的过程。
组织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挑战。
本文将从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三个方面对组织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创业阶段是组织发展的起点,也是最初的阶段。
这个阶段经常由一群创始人共同开始,他们通常对于市场有一个创新的想法。
在创业阶段,创始人需要找到一个切合实际的商业模式,并寻找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来支持他们的创业项目。
此外,创始人还需要建立团队,为组织的发展确定一个明确的愿景和使命,并为未来的成长做出规划。
成长阶段是组织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开始扩大规模和范围。
它可能会面临人员增加、文化变化、市场竞争等一系列挑战。
在这个阶段,组织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包括岗位职责、决策制度、工作流程等。
此外,组织还需要加强市场营销,提高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成熟阶段是组织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组织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经营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组织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保持创新和进步。
此外,组织还需要注重内部文化和员工发展,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整个组织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力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能够为组织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能够激励团队成员,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管理者则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合理分配资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此外,组织还需要建立良好的外部关系和合作伙伴关系。
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组织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进和改进的过程。
尽管每个组织的发展历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在创业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这几个阶段中,组织都需要面对相应的挑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
只有不断学习和改进,才能推动组织不断壮大和发展。
文献综述(范例二)
文献综述近年来,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已经成为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在投资决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明确指出: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
因此做好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是项目成败的先决条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项目立项阶段最重要的核心文件,具有相当大的信息量和工作量,是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公路建设工程决策分析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它是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路网状况进行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环境可容性等多方面提出综合性的研究论证报告,以确定项目是否需要建设、是否可能建设和是否值得建设。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加强可行性研究,可以避免和减少建设项目决策的失误,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提高投资的综合效益。
圣岚路位于岚山区城区南部外围,沟通城市各个分区,联结城市放射线道路,是岚山区城区交通的保护壳,并且是岚山港的重要疏港道路。
本工程建设将极大地配合岚山传统老城的开发建设,并成为岚山区南部的一条重要的东西向主要十道。
工程建成后,将为城区国民经济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岚山区的外延拓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对于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社会经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行性研究阶段在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处于中心地位,该阶段将论证建设项目在技术及经济上是否可行、建设是否必要和可能,并对建设规模、标准及重大技术方案进行多方案比较、推荐最佳方案,估算所需投资,进行经济评价,拟定建设工期等,因此也是一个工作量较大的实质性工作阶段。
作为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将直接影响到各级主管部门对项目决策的正确性,甚至影响到国家、地方经济的格局,可以说,公路建设项目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行性研究的成功与否。
《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2800字
村镇银行发展策略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一、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村镇银行的设立、覆盖面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于村镇银行的作用,马晓青、徐信艳(2010)发现,村镇银行可以有效地调节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
王鹏飞、周立(2019)认为,“多县一行”有利于村镇银行更好地发挥商业作用,实现商业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在公司治理方面,虞飞飞(2015)认为,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存在很多问题,如发行主体定位不明确、股权稳定性差、发展战略偏离支农和小额支出的定位要求等。
他建议规范发行人持股比例,不断优化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加强战略管理。
王曙光、王彬(2019)认为,主发行银行制度严重影响了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导致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主发行银行的控股特征过于突出。
村镇银行不仅难以获得自主发展的机会,而且民间资本的优势也将受到限制。
关于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任常青(2010)认为,市场的发展是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村镇银行应成为农业再融资的重要发行渠道。
王信(2014)从理论上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机制,认为主要发行银行的发展模式对农村银行有很大影响。
如果村镇银行不结合三农金融需求的特点和村镇银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完全照搬主要发行银行,不仅会抑制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还会增加经营成本。
葛永波等(2015)通过对山东省村镇银行各种数据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两个重要结论:一是人才是银行发展的关键;第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村镇银行绩效成反比。
根据近年来村镇银行的发展情况,冯凯(2021)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由于顶层系统设计的缺陷,目前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为帮助农业、农村和农民偏离原有市场的位置。
目前,农业、农村和农田的经营风险远高于大中型企业,在缺乏风险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地方银行追求低风险企业贷款和个人抵押贷款的发展方向很强。
马志远(2021)对农村银行的主要银行进行了研究。
一家大中型商业银行不会在当地建立大量的银行。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的作用及撰写方法
论文中的文献综述部分的作用及撰写方法文献综述部分在论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还能够为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本文将探讨文献综述部分的作用以及撰写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文献综述。
一、文献综述部分的作用文献综述部分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如下:1. 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文献综述部分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当前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筛选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该领域内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研究热点,从而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问题进行准确定位和选择。
2. 明确研究问题的目标和意义文献综述部分可以帮助研究者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的目标和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综合,可以找出已有研究中尚未解决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问题,并说明其研究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3. 提供相关理论和方法支持文献综述部分可以为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了解到已有研究中使用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避免重复研究文献综述部分可以避免研究者重复从事已有的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可以了解到已有研究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和结论,从而避免反复进行相同或类似的研究,节约科研资源和精力。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方法撰写文献综述部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步骤:1. 文献搜索使用合适的文献库和检索工具,如知网、万方等,针对自己的研究问题进行文献搜索。
通过关键词和限定条件的设定,筛选出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将其收集到文献库中。
2. 文献筛选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剔除与研究问题无关或重复的文献。
首先根据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初步筛选,然后根据全文内容进行深入筛选,留下与研究问题相关且具有较高质量的文献。
3. 文献阅读与总结对选定的文献进行阅读和理解,理清其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之组织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革。
组织变革已经广泛应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用以谋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1962 年美国学者钱德勒在其代表作《战略与结构:美国工商企业成长的若干篇章》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设。
文章首次分析了“环境——战略——组织结构”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企业的经营战略应该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的战略,随着战略变化而变化,即“结构跟随战略”假设。
面对经济全球化,技术快速进步,信息的迅速传播,企业所承受的竞争压力和经营风险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为严峻。
圣吉在1990年出版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组织,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1993 年,美国的钱皮和哈默提出“公司再造”的概念,组织或公司的再造被认为是继财务管理、战略计划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之后的又一场管理革命。
统计表明,90 年代初的几年中,85%的美国公司都投入到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再造活动当中。
这些公司当中,有60%报道说他们并没有获得所希望的生产力,并且有44%的公司声明他们事实上比以前更糟!在80%的公司当中,员工工作满意程度有所降低。
面对这些变革方面的失败,以及新指导方针的缺乏,68%的组织机构在一年之内又不得不重新构建组织。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组织变革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间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失败的比例非常高,但由于它是组织迎接时代挑战,获取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所以通过研究现有的理论,分析实践中的成败,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探讨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关系,用来指导组织变革的实践就显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必需的工作。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如何重建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达到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实现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打造组织核心竞争能力,赢得市场竞争的目的。
通过这些研究主要解决现实组织变革中的两大问题:
1、研究如何通过组织变革使组织增强灵活性与敏捷性,从而有效增强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2、探讨如何通过组织变革实现组织内部运作机制与组织成员的心理、行为方式的协调,使组织增强新的活力,体现出团队优势。
由此可见,组织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企业组织变革的动力、企业组织变革的模式及其选择、企业组织变革的内在逻辑过程与动态演化过程,以及组织变革与环境的适应等问题,分析了组织战略变革、组织结构变革、人员管理变革与组织文化变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规律。
以往的组织变革研究往往是从组织结构变革的角度,本文则从战略、结构、人员管理、文化四个不同的视角并进行整合的高度来研究的,这四者既有区别同时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而我们讨论的核心侧重于整合,牢牢把握组织变革的整体逻辑关系这条主线进行论述。
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国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方面着手讨论。
其次,战略与组织,从战略谈起,由战略管理思想引出组织变革的主题。
第三,分别从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三个不同的组织变革方面进行研究。
三个方面各有侧重而又相互紧密联系、相互关联,我们可以从整体的三个不同视角来进行系统整合的方式来探讨企业组织变革这一复杂过程。
第四,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的核心还是要以人为本。
企业组织变革形成的机制、环境、战略、结构、人员管理方式等的变革还要靠组织文化调动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这就成为组织变革的第四个视角。
它与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和人员管理变革三部分内容一起构成组织变革的四个视角。
最后,“探寻组织变革的逻辑”,用系统逻辑的方法构建出组织变革体系的逻辑关系。
总之,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研究分析,主要揭示了企业组织变革的含义、目的、意义,影响、组织变革的目标、过程、机理以及组织变革的发展规律,从而构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企业组织变革体系架构。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F.德鲁克(PeterF.Drucker)等著,杨开峰译.知识管理[M]. 哈
佛商学院出版社, 1999
[2] 吕廷杰编著.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M].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1999
[3] 李兴山,刘潮主编.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M]. 现代出版社, 1999
[4] 王守安等编著.知识经济与企业变革[M].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
[5] (英)约翰·L.汤普森(JohnL.Thompson)著,王小兰等译.愿景领导[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
[6] (美)F.赫塞尔本(FrancesHesselbein)等主编,胡苏云,储开方译.未来的组织[M].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7] 吴培良等编著.组织理论与设计[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8] 黄顺基主编.走向知识经济时代[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9]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M]. 华夏出版社, 1997
[10] 谭伟东编著.公司文化[M].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7
11] 张德主编.组织行为学[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12] (美)丹尼尔A.雷恩(DanielA.Wren)著,赵睿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3] (美)弗莱蒙特·E.卡斯特(FremontE.Kast),(美)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JamesE.Rosenzweig)著,傅严,李柱流等译.组织与管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14] 王小波等译,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等著.未来组织设计[M]. 新华出版社, 2000
[15] 张金昌等著.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M].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16] [英]罗伯特·赫勒(RobertHeller)著,章震宇译.谋划变革[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17] 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编.跨世纪中国企业改革、管理与发展[M].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18] (美)德博拉夫·安科拉(DeborahAncona)等著,孙非译.组织行为与过程[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19] (美)罗伯特·史雷特(RobertSlater)著,刘爱红,刘承钢译.杰克·韦尔奇与通用之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20] 钱平凡著.组织转型[M].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