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03
应用领域:基 因工程、生物 制药、环境保
护等领域
04
发展趋势:定 向进化与优化 将成为工具酶 研究的重要方 向,推动基因 工程领域的发
展。
工具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与前景
工具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作用:作为构建基因电路的关键元件,实现对基因的精确调控 工具酶的发展趋势:更高效、更精确、更稳定的工具酶不断被开发出来 工具酶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前景:利用工具酶进行药物设计和生产,提高药物疗效和降低成本 工具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利用工具酶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工具酶在基因治疗和生物医学中的未来发展
01
基因治疗:工具酶在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02
生物医学:工具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03
未来发展:工具酶在个性化医疗和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04
展望:工具酶在基因治疗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THANK YOU
YOUR LOGO
04
应用:基因工 程、DNA测序 、基因治疗等
领域
DNA连接酶
功能:连接 DNA片段,形 成重组DNA
特点:高效、 特异性强、稳 定性好
应用:基因克 隆、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调控 等
类型:T4 DNA连接酶、 T7 DNA连接 酶等
聚合酶
01
功能:在基因工程中,聚合酶用于切割和连 接DNA,以实现基因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工具酶:基因工程工具酶是指 在基因工程中用于切割、连接 和修饰DNA的酶
12
34
应用:在基因突变的研究中,
实例:例如,使用限制性内切
基因工程工具酶可以用来诱导
酶切割DNA,然后使用DNA连
第三章 基因工程工具酶
(3)牛血清蛋白 (BSA)
BSA 是酶稳定剂,可避免热、表面张力、化学品导致 是酶稳定剂,可避免热、表面张力、 的酶变性。过量 BSA 会引起电泳拖尾。 的酶变性。 会引起电泳拖尾。
Ⅱ类 R-M 系统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甲基化酶两 种酶分子组成。大多数限制酶都已分离出相应的甲 基化酶。 甲基化酶也称修饰酶 (modification enzyme),用 来修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在该序列位点的胞嘧啶 (C)5- 氨基上加一个甲基,使得该序列可以被限 制性内切酶识别而免于切割。
甲基化酶分两类: 甲基化酶分两类:
第三章 基因工程工具酶
基因工程工具酶
基因工程的操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基因工程的操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操作, 是依赖一些酶(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 是依赖一些酶 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 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聚合酶等 作为工具对基因进行人工切割, 聚合酶等)作为工具对基因进行人工切割 聚合酶等 作为工具对基因进行人工切割, 拼接和扩增等操作。所以把这些酶称之为“ 拼接和扩增等操作。所以把这些酶称之为“工 具酶” 工具酶是对野生菌株( 具酶”。工具酶是对野生菌株(或真核生物如 酵母)进行改造、优化、 酵母)进行改造、优化、而产生的生物工程产 品。
DNA连接酶(ligase) 连接酶( 连接酶 )
能够催化 DNA 中相邻的 3’-羟基和 5’-磷酸 基末端之间形成3′,5′-磷酸二酯键; T4DNA 连接酶 可连接带匹配粘性末端的 DNA 分子,也可 使平端的双链 DNA 分子相互连接。 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 只能连接带匹配粘末端的 DNA 分子.
常用工具酶
1962年,W.Arber提出一个假设来解释上述现象,就是细菌的 限制(限制酶)-修饰(甲基化酶)系统。
当λ(k)噬菌体侵染E.coliB时,由于其DNA中有EcoB核酸酶特异 识别的碱基序列,被降解掉。而E.coliB的DNA中虽然也存在 这种特异序列,但可在EcoB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催化S-腺苷 甲硫氨酸(SAM)将甲基转移给限制酶识别序列的特定碱基 ,使之甲基化。 EcoB核酸酶不能识别已甲基化的序列。
CCG GGCTATCGGA Pol I + Mg2+ CCG AT AGCCT GGCTATCGGA CCGATAGCCT GGCTATCGGA Pol I + Mg2+ CCGATAGCCT GGCTATCGGA CCGATAGCCT GGCTA Pol I + Mg2+ CCGATAGCCT T GGCTA
4.识别位点在DNA分子上出现的频率
推测酶切割位点出现的频率对于推断DNA酶切片段大小很有 用。假定4种核苷酸在DNA分子上出现的频率相同,那么靶 序列为6个核苷酸的内切酶在每46(=4096)个核苷酸中酶 切位点就有一次出现机会。据此推算,一条49000bp长的 DNA中有12个6核苷酸识别序列的酶切位点(49000/4096) 。但事实上并非真正如此,因为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出现 频率并不均等。
二、连接酶的类型
大肠杆菌DNA连接酶:由大肠杆菌基因组DNA编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NAD+作为能源辅助因子; T4 DNA连接酶:由大肠杆菌T4噬菌体DNA编码,以 ATP作为能源辅助因子,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连 接酶。
三、DNA连接反应的条件
连接反应最佳温度为37℃,但是此时粘性末端间氢键结合 不够稳定,而且酶活性也会迅速降低。比如,EcoRI 粘性 末端连接部位只有4个碱基对,很容易断开,所以通常在 4-15℃连接。
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
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医学领域
基因工程被用于治疗遗传性疾 病、癌症、感染性疾病等,以 及制备疫苗和单克隆抗体。
工业领域
基因工程被用于生产高价值的化 学品、生物燃料和生物材料等, 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
基础研究
基因工程被用于研究基因的结构 和功能、蛋白质的表达和调控等
常见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包括EcoRI、BamHI、HindIII等。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是催化DNA复制过程中 DNA聚合反应的酶。
常见的DNA聚合酶包括Taq酶和T7噬 菌体DNA聚合酶等。
DNA聚合酶具有合成DNA的功能,可以在 模板DNA的指导下,将脱氧单核苷酸逐个加 到引物RNA的3'-OH末端,形成新的互补链 。
,促进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02 基因工程常用的工具酶概 述
工具酶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工具酶是指用于基因工程操作的一类 酶,能够催化DNA或RNA的切割、连 接、修饰等反应,是基因工程实验中 必不可少的工具。
分类
根据功能的不同,工具酶可以分为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聚合酶、反转 录酶、T4核酸连接酶等。
工具酶在生物制药和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基因工程的抗体药物、疫
苗、农作物改良等领域,能够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工具酶的来源与生产
来源
工具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植物和动 物等生物体,其中微生物来源的酶是 最常用的。
生产
工具酶的生产通常采用基因工程技术 ,通过克隆和表达酶的基因来获得相 应的酶蛋白,再经过纯化和复性等步 骤得到高活性的工具酶。
VS
转录激活因子
激活特定基因的表达,实现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工具酶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工具酶及其应用基因工程工具酶,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用来“操作”基因的那些“利器”,就像是高科技的“剪刀”和“胶水”,专门用来“修修补补”DNA的。
可能你会想,这个听起来是不是太复杂了?其实不然,别看它名字高大上,搞不好你每天吃的菜、喝的牛奶里就藏着它们的身影。
基因工程工具酶,乍一听让人觉得神秘,但它们实际上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在一些药品、疫苗的生产中,都少不了它们的身影。
说白了,它们就是为我们生活提供方便的小助手,做事不露声色,却能起到大作用。
要说的就是“限制性内切酶”,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高深莫测,但它其实是个“拆家伙”。
它们的任务就是识别DNA中的特定序列,然后像个“小剪刀”一样,把DNA在特定的位置剪开。
这就好比你在家里找到了一个搞破坏的小偷偷偷把你家的锁给撬开了,不过呢,这种“撬锁”可不是什么坏事,它反而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基因结构,还能帮我们在实验室里搞“基因拼图”。
比方说,如果你想从一个复杂的基因组里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就能把DNA剪成小片段,再通过其他技术把需要的部分“提取”出来,哎,这可是一项不小的技术活儿。
然后,得说说“连接酶”,你可以把它当作是“超级胶水”。
我们知道,DNA是由一段段的核苷酸组成的,断了的DNA片段就像是没接上的拼图。
这个时候,连接酶就登场了,它们可以把这些断裂的DNA片段粘合在一起。
想象一下,你买的拼图掉了一块,结果就拿来一瓶超级胶水,把它们完美粘合。
就这么简单。
它们的作用可不小哦,如果没有这些“胶水”,那些修补过的基因就根本没办法发挥作用。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拼接”不同的基因片段,来合成新的基因。
这个时候,连接酶就像是一个细心的工匠,把那些“零碎”的DNA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作品”。
再来说说“聚合酶”,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位“幕后英雄”。
如果你做过PCR实验,你一定听说过它。
聚合酶就像一个“复制工厂”,它能在一定条件下,把DNA分子一个接一个地“复制”出来。
03 工具酶
transformation
S3 DNA聚合酶
SAGE(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影响RE活性的因素
1、DNA的纯度 ——DNA制备时的残余物质抑制RE酶活
如:蛋白质、苯酚、氯仿、 乙醇、EDTA、SDS、NaCl等
1)进一步纯化DNA
2)增加酶量 3)延长酶切时间
4)扩大反应体积——稀释抑制因子
影响RE活性的因素
2、DNA的结构
影响用酶量:超螺旋质粒DNA(或病毒DNA)>线 性DNA 有些酶的切割效率受邻近核苷酸成分影响 保护性碱基
03 工具酶
S1 S2 S3 S4 S5 S6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核酸修饰酶 核酸外切酶 单链核酸内切酶
S1 限制性内切酶
工具酶概述 限制与修饰 RE的命名 限制性内切酶(RE)的类型 II型RE的特性 双酶切、完全酶切、部分酶切 RE的影响因素
工具酶概述
同聚物加尾法
衔接物法
双衔接物法
避免DNA分子自我环化 实现定向克隆 便于从载体上切除
接头法
接头法
热稳定的DNA连接酶
DNA连接酶最适温度:37℃
实际操作温度:4-16℃ 热稳定的DNA连接酶(thermostable DNA ligase):85℃ ,94℃
连接酶链式反应(LCR) ——指数级扩增靶序列 寡核苷酸连接测定(OLA) ——检测靶序列中的单碱基取代、插入、缺失
识别序列:非回文序列
切割位点:下游5-20bp
应用:SAGE(基因表达系列分析)
(Series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基因工程3-3基因操作的工具酶
由于核酸酶SI能从DNA片段中切除单链尾巴,因而在 质粒的重建和DNA重组中被广泛使用。 (1) 切除单链粘性末端,产生平末端,再用T4连接酶连接。 (2) 切除cDNA的发夹结构。
26
3.3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 :能够催化脱氧核糖核苷酸连续加到
双链DNA分子引物链的游离3’-OH末端,使核 苷酸发生聚合作用,而不从模板上解离。
反应特点 :
(1) 以四种三磷酸脱氧核糖核苷(dNTP)为底物 (2) 反应需要模板的指导,加入的核苷酸由模板链
所决定 (3) 聚合反应需要有引物存在,且引物要有3’-OH
Klenow聚合酶可以标记DNA片段末端(5’延 伸末端)。
13
14
对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 I切割后形成的5’ 延伸末端可用32PdATP标记:
而BamH I切割后形成的5’延伸末端可用
32PdGTP标记:
15
3.3.3 T4 DNA聚合酶 是从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分离纯化的一
种特殊的DNA聚合酶。 1. T4 DNA聚合酶也是一种多功能酶:
合成的方向移动——缺口平移(Nick
Translation)。 9
应用缺口平移法制备DNA杂交探针,其典型的 反应体系是:在25 l总体积中含有1 g纯化的特 定的DNA片段,并加入适量的DNase I、pol I、 32PdNTP和未标记的dNTP。
脱氧核糖核苷酸酶 I(DNase I)是一种内切酶, 它能够水解单链或双链DNA,形成带有5’-磷酸 末端的单(寡)核苷酸。
解方向有两种: * 从RNA链 5’末端外切:称5’ 3’外切RNA 酶 * 从RNA链 3’末端外切:称3’ 5’外切RNA 酶
分子生物学工具酶
Invitrogen
COMPANY Roche NEB
Stratagene
Promega
Fermentas
1996 2001 1996 2001 1996 2001 1996 2001 1996 2001 1996 2001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ss ds - * - - - - - - - -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X X * - - X - * - - - X - X X - - - - - - X X - - X X X - - - - - - - X X - - - - X X X X - - - - - - - * - - - - X X - - - - - - - - - - - X - - - - - - - - - - - - - X X - - - - - - - - X - X - - - - - X X - - X - X X - - - - X X - - X X - - - - * - - - - - - - - X - - - - X - X - - - X - - - - - X X X X X X - - - - - - - - - - - - - - - - - - X X - - X X - - - * * X - - - - - - * - - - - - - - * - - - X X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 - - - * X X X - - - - - - - - - X - - - - - X - - - - - -
第三章基因工程的工具酶
DNA聚合酶
DNA聚合酶作用的特点: (1)要有底物4种dNTP为前体催化合成DNA; (2)接受模板指导; (3)需要有引物(3’羟基)的存在; (4)不能起始合成新的DNA链; (5)催化dNTP加到生长中的DNA链3’-OH末端; (6)催化DNA的合成方向是5’—3’。
DNA聚合酶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 DNA pol I )
33‘’ … C-G-A-C-T-T-A-A-G-C-T-C …
5’ EcoRⅠ 37 ℃ 5‘ … G-C-T-G-OH
P-A-A-T-T-C-G-A-G …
33’‘ … C-G-A-C-T-T-A-A-P
OH-G-C-T-C … 5’
退火 4-7 ℃
OH P
5‘ … G-C-T-G A-A-T-T-C-G-A-G … 33‘’ … C-G-A-C-T-T-A-A G-C-T-C … 5’
5’
Klenow
P-A-A-T-T-C-G-A-G … OH-G-C-T-C …
dATP dTTP
5‘ … G-C-T-G-A-A-T-T-OH P-A-A-T-T-C-G-A-G … 33’‘ … C-G-A-C-T-T-A-A-P OH-T-T-A-A-G-C-T-C … 5’
DNA聚合酶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 I 大片段( Klenow )
酶活性的正常发挥,是绝对需要二价阳离子, 通常是Mg2+ 。
缓冲液Tris—HCl的作用在于使反应混合物的 pH恒定在酶活性所要求的最佳数值范围之内 。对绝大多数限制酶来说,在pH=7.5的条件下 ,其功能最佳。
巯基试剂对于保持某些内切酶的稳定性是有 用的,但它同样也可能有利于潜在污染杂质的 稳定性。
第二章-1 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9.8
限制性内切酶酶解反应的操作
大部分限制性内切酶反应条件相似:
Tris-HCl 50 mM(pH 7.5)
MgCl2
NaCl DTT Volume
10 mM
0-150 mM 1 mM 20-100l
0-50 mM 低盐酶
100 mM 150 mM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盐酶 高盐酶
TT
37℃ 1-1.5 hr
1U酶活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1hr,完全水解
30、50种。
题2:DNA链上出现1个II型酶识别序列的概率约 为 1/9(20×1/44 + 30×1/45 + 50×1/46 ),即 任 何 1 个DNA分子上,平均每9bp中就会出现1个II型酶 切口。
不同生物的DNA碱基含量不同,限制酶识别序列 出现的频率也不同。
E.coli基因组AT含量占绝对优势,富含AT的识别
1g标准DNA所需的酶量。
单酶切:
底物DNA EcoR I 1g 1U
双酶切:
底物DNA EcoR I 1g 1U
10× Buffer
ddH2O
2l
BamH I
10×共用Buffer
1U
2l
20l 37℃ 1hr
ddH2O 20l 37℃ 2hr
影响限制酶活性的因素 底物DNA分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是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在
合适反应条件下,使每条链一定位点上的磷酸二酯键
断开,产生具3’-OH和5’-P基团的DNA片段的内切
脱氧核糖核酸酶,简称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
5’ … G-C-T-G-A-A-T-T-C-G-A-G … 3’ 3’ … C-G-A-C-T-T-A-A-G-C-T-C … 5’ EcoR I 37℃ 5’ … G-C-T-G-OH 3’ … C-G-A-C-T-T-A-A-P P-A-A-T-T-C-G-A-G … 3’
分子生物学实验常用工具酶总结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手册工具酶基因工程:在人工可以控制条件下,将基因剪切或重新组合,再导入另一生物体内,使这些基因在其中表达并遗传下去的一门技术。
核心:对基因进行人工切割、连接和重新组合,构建重组DNA。
工具酶:在基因工程的重组DNA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酶的统称。
一、限制性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主要功能:对外源性的双链DNA进行切割、水解,不允许外源性DNA存在于细菌自身细胞内。
(这种酶能对在自身细胞内存在的DNA种类给予限制——限制性内切酶)限制-修饰系统:合成限制性内切酶的细胞,其自身的DNA不受酶的切割,这是因为细菌细胞还会合成一种修饰酶,可以对自身DNA进行修饰,即改变DNA 原来具有的可以被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的核酸顺序结构,从而不被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及切割、水解。
保护自身遗传物质稳定的机制。
限制性内切酶:从原核生物中发现的,约600种,可识别108种不同的特定DNA顺序。
以内切方式水解核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产生DNA片段的5’端为P,3’端为- OH。
命名:获得该酶的细菌属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该菌种名的前两个字母(小写)+株系的字母(小写)或数字+罗马数字(同一株菌种不同内切酶的编号)例:细菌属名细菌种名菌株名称限制酶名称Arthrobacter luteus Alu I Escherichia coli RY13Eco R IH Ham H I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Haemophilus influenzae Rd Hin d III (一)三种常用内切酶1. I型限制性内切酶同时兼有切割DNA的功能和修饰酶的修饰功能。
在酶的识别位点上,若DNA两条链菌没有发生甲基化,则行使内切酶的功能,对DNA进行切割,同时转变成ATP酶。
若DNA双链中有一条链已发生甲基化,则此类酶显示修饰酶的作用,对另一条DNA进行甲基化修饰,然后在行切割功能。
核酸外切酶、内切酶、聚合酶、连接酶
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DNA为dNTP,RNA为NTP)。
按作用的特性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和双链的核酸外切酶。
exoⅦ)。
核酸外切酶Ⅶ(exo DNA分子上降解DNA,产生出寡核苷酸短片段,是一种耐受性很强的核酸酶。
核酸外切酶Ⅶ(exoⅦ)可以用来测定基因组DNA中一些特殊的间隔序列和编码序列的位exoⅢ)λexo)以及6核酸外切酶等。
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Ⅲ(exo Ⅲ)可以降解双链DNA分子中的许多类型的磷酸二酯键。
其中主要的催化活性是催化双链DNA按大肠杆菌核酸外切酶Ⅲ(exoⅢ)通过其3′→5′外切酶活性使双链DNA分子产生出单链区,经过这种修饰的DNA再配合使用Klenowλ噬菌体核酸外切酶(λexo)最初是从感染了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细胞中纯化出来的。
这种酶催化双链DNA分子从5′-P末端进行逐步的水解释放出5′-单核苷酸。
但不能降解5′-OH末端。
内切酶(incision enzyme)这是一类能从DNA从而切断双链DNA的核酸水解酶。
它们不同于一般的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它们的切点大多很严格,要求专一的核苷酸顺序识别顺序内切酶主要分成三大类。
酶在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中没有多大用处,无法用于分析DNA结构或克隆基因。
这类酶如EcoB、EcoK等。
此,这种限制性内切酶是DNA重组技术中最常用的工具酶之一。
这种酶识别的专一核苷酸顺序最常见的是4个或6个核苷酸,少数也有识别5个核苷酸以及7个、9个、10个和11个核苷酸的。
如果识别位置在DNA分子中分布是随机的,则识别4个核苷酸的限制性内切酶每隔46(4096)个核苷酸就有一个切点。
人的单倍体基因组据估计为3×199核苷酸,识别4个核苷酸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切点将有(3×109/2.5×102)约107个切点,也就是可被这种酶切成107片段,识别6个核苷酸的限制性内切酶也将有(3×109/4×103)约106个切点。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五、影响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因素 1.DNA的纯度 2. DNA的甲基化 (1)基因工程使用失去甲基化酶的大肠杆菌 (2)研究基因工程DNA的甲基化程度 (3)改变限制酶的识别特性 3.温度 4.分子结构 5.限制酶的缓冲液 星号活性 EcoRⅠ切 GAATTC EcoRⅠ*切 pupuATpypy 或AATT
第一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分子的体外切割第二节dna连接酶和dna分子的体外连接第三节其他工具酶第一节第一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dna分子的体切割分子的体切割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核酸内切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 a b 剪切 b
载体质粒
A 外源DNA片段 A b 引入宿 主细胞 选出含有重 组DNA的细 胞扩增表达
外源DNA插入
第二章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第一节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 分子的体外切割 第二节 DNA连接酶和DNA分子的 体外连接 第三节 其他工具酶
第一节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与DNA 分子的体切割
一、大肠杆菌DNA聚合酶Ⅰ
1.三种活性 (1)5’-3’聚合酶活性(在有dNTP时) (2)3’外切酶活性 (无dNTP时大亚基活性) (3)5’外切核酸酶活性(无dNTP时小亚基活性) 2.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缺口平移标记技术。
二、DNA聚合酶Ⅰ大片段 (Klenow酶)
1.DNA聚合酶活性 (切除小亚基,保留大亚基) 2. 3’外切酶活性(无dNTP时) 3. 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1)标记粘性末端. -32P—dNTP 标记平末端 -32P—dNTP (2)将5’端伸出的末端填平 (3)可用来反转录合成双链cDNA。 (4)补平粘性末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tI
1, 2, 4, 7
PvuⅡ
2, 4
SalI
1, 2, 4, 7
ScaI
4 - 6, 8
SstⅡ
2, 4
XbaI
2, 4, 7
a.1:亚乙二醇(45%);2:甘油(12%);3:乙醇(12%);4:高酶/DNA比(>25U/μg);
5:Mn++代替Mg++;6:pH8.5; 7:二甲基亚砜(8%); 8:无NaCl。
辅助因子 ATP Mg2+ SAM
Mg2+
ATP Mg2+ SAM
识别序列 EcoB:TGAN8TGCT 旋转对称序列 EcoP1:AGACC
EcoK:AACN6GTGC
EcoP15:CAGCAG
切割位点 距识别序列1-5kb处 序列内或附近 距识别序列
识别随机性切割 特异性切割 下游24-26bp处
5’-CCC GGG-3’ 3’-GGG CCC-5’
E·coliDNA连接酶
X
2)T4-DNA连接酶
从T4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中分离,由 T4噬菌体DNA上的基因编码,分子量 6.8KD,需要ATP作为辅助因子提供能量。
T4 DNA连接酶 1、特点:只连接ds-DNA分子,要求3’羟基和5’-磷酸基。 2. 用途: A 、互补的粘性末端的连接 B 、平整末端的连节
第3讲 用于核酸操作的工具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二、DNA连接酶 三、DNA聚合酶 四、外切核酸酶 五、核酸修饰酶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
1、限制性内切酶及其特点 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特定序列,并由此 切割DNA双链的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限制酶识别序列长度:4-8bp。
酶切碰到的问题:
DNA 未能切下
⑴ 酶失活确诊:用λDNA同时酶切。 ⑵ 反应条件:盐、酶、温、Buf.、pH和离子强度。 ⑶ DNA不纯。重新纯化。 ⑷ 甲基化:换酶或菌株 ⑸ 其它修饰 ⑹ 不存在识别序列
DNA酶切不完全:
⑴ 酶活性下降 ⑵ 酶稀释不对 ⑶ DNA不纯 ⑷ 甲基化 ⑸ DNA粘在管壁上 ⑹ 反应条件:盐、酶、温、Buf.、pH和离子强度。
表2 具有星反应的限制性内切酶与条件
限制酶
诱发星活性的条件a
识别序列
AvaI
1, 2, 4
BamHI
1 - 5, 8
G GATCN, G PuATCC
BstI
2, 4
BsuI
2, 4, 6
EcoRI
1, 2, 4 - 6
N AATTN
HaeⅢ
2, 4
HhaI
2, 4, 7
HindⅢ
6
HpaI
1, 2, 4
OH-G-C-T-C … 5’
退火 4-7 ℃
5‘ … G-C-T-G A-A-T-T-C-G-A-G … 3’
3‘ … C-G-A-C-T-T-A-A G-C-T-C … 5’
3) 平齐末端
PvuII等产生的平头末端 5‘ … G-C-T-C-A-G-C-T-G-G-A-G … 3’ 3‘ … C-G-A-G-T-C-G-A-C-C-T-C … 5’
表1 对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酶
AvaⅡ BclⅠ ClaⅠ EcoRⅡ HphⅠ MboⅠ NruⅠ Sau96Ⅰ SauFⅠ StuⅠ TagⅠ XbaⅠ
识别序列* GG(A/T)CC(A/T)GG
TGATCA GATCGAT CC(A/T)GG GGTGATC GATC GATCGCGA GGNCC(A/T)GG CC(A/T)GG AGGCCTGG GATCGA TCTAGATC
识别序列呈典型的“回文结构”
EcoR I的切割位点 EcoR I的识别序列
5‘ … G C T G A A T T C G A G … 3’
3‘ … C G A C T T A A G C T C … 5’
回纹结构的两个基本特点: A、能够在中间划一个对称轴,两侧的序列两两 对称互补配对; B、两条互补链的5’—3’的序列组成相同,即将 一条链旋转180度,则两条链重叠。
连接多个平头双链DNA分子:
5‘ … G-C-T-C-A-G-OH 3‘ … C-G-A-G-T-C-P
T4-DNA连接酶
P-C-T-G-G-A-G … 3’ OH-G-A-C-C-T-C … 5’
5‘ … G-C-T-C-A-G-C-T-G-G-A-G … 3’ 3‘ … C-G-A-G-T-C-G-A-C-C-T-C … 5’
(3)基因突变分析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态性。
由于不同基因型中DNA限制性内切酶位点间 的碱基插入、缺失、重组或突变,在用限制性 内切酶消化时,得到的DNA片段的数目和大小 产生差异,电泳后经Southern Blot 分析后产生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影响连接反应的因素: 温度、离子浓度、 DNA末端性质 DNA片段的大小等
平末端的连接速度比粘性末端的低10100倍。
提高平头末端连接效率的方法包括:
• 加大连接酶用量(10倍大于粘性末NA样品的纯度:蛋白质、苯酚、氯
仿、乙 醇、EDTA、SDS、NaCl等 • 加大酶的用量,1µg DNA 用 10U 酶 • 加大反应总体积,以稀释抑制因素 • 延长反应时间 • 重新纯化 B、温度:不同的酶要求的温度不同
C、DNA样品的甲基化程度。 D、缓冲液性质:
PvuII 37 ℃
5‘ … G-C-T-C-A-G-OH 3‘ … C-G-A-G-T-C-P
P-C-T-G-G-A-G … 3’ OH-G-A-C-C-T-C … 5’
SmaI 5’-CCCGGG-3’ 3’-GGGCCC-5’
5’-CCC GGG-3’ 3’-GGG CCC-5’
平末端在连接时效率比粘性末端低。
切割无特异性
甲基位点 识别序列中的A
识别序列中的A
II型酶的发现: H.O.Smith 和K.W.Wilox 于1970年首次
从流感嗜血杆菌(H. influenzae)中发现
并分离到II型酶,至今已开发了2300多 种II型酶。
3、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
由3部分构成:
属名
种名
菌株名
Haemophilus influenzae d 流感嗜血杆菌d株
甲基化酶 dcm dam dam dcm dam dam dam dcm dcm dcm dam dam
*下横线字母表示限制酶识别序列, 蓝色字母表示dam甲基 化酶识别序列,红色字母表示dcm甲基化酶识别序列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类型
主要特性
I型
II 型
III 型
限制修饰
多功能
单功能
双功能
蛋白结构 异源三聚体 同源二聚体 异源二聚体
5、切割频率
A、 定义:切割频率是指限制性内切酶在某 DNA分子中预测的切点数。
B、计算:1/4n n表示限制性酶识别的碱基 数。
如:识别4个碱基的限制酶,其切割频率应 为每256(44)个碱基有一个识别序列和 切点。 5—1024(45);6—4096(46)
6、限制酶的用途: 1) DNA重组 2) 限制酶(物理)图谱绘制 3) 突变分析(RFLP分析) 4)限制酶的部分酶切与完全酶切
1U核酸内切酶的酶活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1小时,
完全水解 1µg pRB322 DNA所需的酶量。
酶切效果检测
星活性(Star Activity):当酶解条件改变 时,酶切反应的专一性降低,导致同种 酶能识别多种序列的现象。 如:EcoRI 识别 5’GAATTC 3’ 在低盐(<50mM)或pH>8和甘油大 量存在(超过5% )时,还可以识别 5’AAATTC 3’、5’GAGTTC 3’ BamHI也会产生星型活性。
1968年分离到I型限制酶。
大肠杆菌细胞中存在两种DNA甲基化酶: 即DNA腺嘌呤甲基化酶(Dam酶):作 用:在5‘GATC3’序列中的腺嘌呤N6位引 入甲基,受其影响的酶有BclI、MboI、 EcoRI等,但BamHI、 BglII、Sau3AI不受 影响。
DNA胞嘧啶甲基化酶(Dcm酶):在 5‘CCAGG 3’或5‘CCTGG3’序列中的胞嘧 啶C5位上引入甲基,受其影响的酶有 EcoRII等。
II 型核酸内切酶的多酶联合酶解: 对盐浓度要求不同的酶,可采取下列方法: 使用较贵的酶的盐浓度,加大便宜酶的用量,同
时酶解 低盐酶先切,然后补加盐,高盐酶再切 一种酶先切,然后更换缓冲液,另一种酶再切
0.1倍体积的 5 M NaAc pH 5.4 2.5倍体积的冰冷乙醇 冰浴 5 分钟、高速冷冻离心10分钟、干燥
5‘ … G-C-T-G-OH
P-A-A-T-T-C-G-A-G …3’
3‘ … C-G-A-C-T-T-A-A-P
OH-G-C-T-C … 5’
NAD+ E·coliDNA连接酶
5‘ … G-C-T-G A-A-T-T-C-G-A-G … 3’ 3‘ … C-G-A-C-T-T-A-A G-C-T-C … 5’
BamHI: 5‘…G G A T C C …3’ 3‘…C C T A G G …5’
BamHI: 5‘…G G A T C C …3’ 3‘…C C T A G G …5’
限制酶切后产生两个末端,末端结构是 5’-P和3’-OH
(2)末端种类:粘性末端 平末端
平末端 粘性末端
粘性末端能与另一个相同的粘连末端相连接, 任何两个具有相同识别位点的DNA分子经限制 酶切割后能够重新连接成新的重组DNA分子。 在进行DNA重组时,应用限制酶同时切割目的 基因和载体DNA,使之产生相对的粘性末端, 然后再将二者连接成重组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