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鲁教版必修三
鲁教版必修3高中地理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一课时【能力训练】1.西欧北海沿岸适宜种植牧草、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很少种植谷物。
其原因是A.生产习惯B.国家政策C.气候条件D.科技发展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
X以北为陆地,Y以南为陆地,X、Y之间为海洋,读图回答2~5题:2.图中四地,年太阳有效辐射量最大的是A.X地B.Y地C.P地D.Q地3.P地附近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A.雨水B.冷凝水C.冰雪融水D.河流水4.生活在Y地附近的居民,大多信仰A.基督教B.佛教C.犹太教D.伊斯兰教5.当江南丘陵地区收割早稻的时候,X、Y两地A.出现炎热干燥天气B.Y地干燥,X地多雨C.都普遍吹偏西风D.正是甜菜收获季节6.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②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③灌溉农业为本区的特色,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④内蒙古高原东部的草原为我国最好的草原之一,我国著名的三河马、三河牛就生长在这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经纬网图,回答7~9题:7.该图表示的海域是A.北半球大西洋B.北半球太平洋C.北半球印度洋D.南半球大西洋8.图中①~④点盐度,由大到小排列为A.①③②④B.④②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④①③9.关于图中⑤地和⑥地气候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⑤地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⑤地年平均气温较高,风向季节转变明显C.⑥地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终年湿润,冬雨较多D.⑥地夏季炎热干旱,冬季暖湿多雨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色昏暗。
强劲的东风刺骨寒冷,气温在零下40度以下。
这季节,在我的家乡是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
据此回答10~12题:10.日记中记叙的这天早晨,王教授在A.漠河B.喜马拉雅山C.北极地区D.南极地区11.王教授家乡的自然土壤是A.灰化土B.棕壤C.红壤D.砖红壤12.下列果树,适宜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是A.芒果B.荔枝C.龙眼D.柑橘13.下面关于欧洲西部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欧洲西部气候深受大西洋影响,具有温和湿润的气候特征②欧洲西部气候具有季风性特征③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④欧洲西部气候自西向东由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读西欧部分地区图,回答14~18题:14.甲是世界最大港口,它是A.鹿特丹B.阿姆斯特丹C.汉堡D.马赛15.港口所在地区属A.地中海气候区B.海洋性气候区C.东欧平原D.墨累-达令盆地16.甲港通过乙河及铁路、公路同欧洲广大地区有联系,乙河是A.多瑙河B.伏尔加河C.莱茵河D.顿河17.到甲港的第二条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的铁路线是A.京包线、包兰线B.陇海线、兰新线C.兰青线、包兰线D.哈大线、京哈线18.通过乙河可以连接A.巴黎工业区B.鲁尔工业区C.英国中部工业区D.意大利东北部工业区【能力拓展】19.读日本图,回答。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_2_1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地区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地区差别(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联合事例,明确地区差别的原由及表现。
2.以日本和英国为例,经过比较两个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别,熟习区域差别的剖析方法。
【学习要点与难点】比较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别,并商讨其原由【学习过程】讲堂活动1:一.地区差别(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思虑下列问题)1.地区差别形成原由纬度地点、海陆地点及地形因素。
2.差别性的表现讲堂活动2:二.地区差别比较——日本和英国(比较对象)(一)自然环境的比较阅读课本P10— 11,联合日本和英国地图,达成以下要求:1.自然因素相像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处于北温带,天气都比较暖和润湿。
都有世界有名的渔场。
2. 差别性:( 合作展现 ) 表现:自然因素日本英国地形地形曲折,以山地、丘陵为主高原、低山、丘陵、平原交织。
天气季民风候(南北差别)温带大海性天气植被丛林覆盖率高,种类多样丛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水文河流短促,水能丰富河网密布,航运价值高矿产困穷煤、石油、铁矿3.产生的原由: ( 合作展现 ) 日本、英国天气差别形成原由(主假如海陆地点的差别,其次是纬度纬度地点的差别)(二)经济发展的比较阅读课本P12 英国、日本工业散布图,并联合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别,达成以下问题:1.相像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 差别性( 合作展现 )表现:人文因素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大国、工业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高新技术家产地位突出传统家产曾风靡全世界工业布局“临海型”工业布局“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栽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浓密,城市众多,多散布在太平洋沿岸人口浓密、城市化水平高3.产生的原由:( 合作展现 )(1)日本、英国工业布局特色产生的原由日本——临海型——日本国内资源困穷,绝大部分靠入口。
英国——资源型——英国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主要散布在煤炭产地。
高中地理 1.2.1《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 鲁教版必修3

第2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重点)2. 以英国和日本为例,了解区域差异的比较。
(重、难点)学习过程【自主学习】知识点一、区域差异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表现:(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问题探究】如何进行区域差异比较?知识点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相似性: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湿润。
差异性:日本英国地形地表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北部为气候,南部为气候是典型的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占领土森林覆盖率占领土1|9水文水力资源但不利于航行航运便利,河流之间大多有相通矿产常规的矿产资源多常规的矿产资源,如、、等【问题探究】1.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两国的气候特征怎样?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生原因有哪些?2.经济发展的比较(1)农业生产的比较相似性:日本和英国的农业在经济结构中都不占重要地位,都比较丰富。
差异性:(2)工业发展的比较日本英国农业部门种植业畜牧业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的优势。
差异性: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世界上工业化最的国家工业及其分布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突出。
“”型布局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的为突出,有“”之称。
“”型布局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沿岸地带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曾向海外大量【问题探究】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课堂反馈】1.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景观的决定性因素是()A. 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2.下列关于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产值的园艺业在农业中占主体B.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C.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D.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居世界首位3.西欧北海沿岸适宜种植牧草、甜菜、马铃薯等作物,很少种植谷物。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鲁教版必修教案

地理: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第一课时区域差异【课堂互动】知识点一、区域差异自主学习1 •形成原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 ______ 、______ 不同,加上_______ 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 ____ 、_______ 、_______ 、、等方面的差异。
2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等万面具有不同特点。
知识点二、区域差异比较- ――以日本和英国为例自主学习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两者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
(2)区域差异:由于海陆位置、地形, 特别是气候方面的不同,自然环境差异非常显着。
典例感悟例1 •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当地自然环境规律的是(( )A •到埃及旅游,应带防晒霜,着短袖衬衫B •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四国户外的文化生活以冬半年为少,夏半年为多C.赤道附近的一些平原地区的露天市场中午繁荣,早晚冷清D .为发展旅游业,广州举行大型冰雕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地的气候条件。
埃及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光照很强,因此埃及人多着白色长袍,戴白色头巾;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四国均位于北欧地区,属于极地气候,冬季酷寒,夏季温暖,因此户外活动多在冬半年;赤道附近地区多属热带雨林气候,中午最炎热,外出的人较少;哈尔滨的冰雕展闻名中外,广州纬度太低。
答案:B例2 .关于日本和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国均是岛国,工业均为“临海型” 布局B. 两国农业均以畜牧业为主C. 两国均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D. 两国能源都能自给解析:两国都是岛国且多优良港湾,但英国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多接近原料产地布局,具有“资源型”特点;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需从国外进口;同时, 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多依赖国际市场,故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形成“临海型”布局格式。
高二地理(鲁教版)必修3教学案设计: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考纲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能叙述出区域之间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比较。
3.能够说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边界和区域差异。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基本方法。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学习,形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认识,并学会用这种认识去全面分析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1.区域差异的比较2.我国的区域差异第 1 课时【基础梳理】一.区域差异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位置、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地貌、水文、土壤、等方面的差异。
(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等方面的差异。
二.区域差异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纬度,气候比较。
(2)区域差异: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国的优势。
(2)区域差异:3.农业生产的比较:(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农业在经济中均 重要地位, 资源比较丰富。
(2)区域差异: 4.工业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工业都比较 (发达或不发达),都能充分利用岛国多 的优势发展本国工业。
(2)区域差异: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洋沿岸,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岛。
英国早期工业多建在产区,20世纪60以来,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检测与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2.英国早期的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工业大都建在()A.煤炭产区 B.铁矿产区 C.石油产区 D.铜矿产区3.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的产业是()A.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B.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D.信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4.下列关于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产值的园艺业在农业中占主体 B.英国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C.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D.英国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二、综合题5.读下面的日本图,回答相关问题。
高中地理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第1课时)学案 鲁教版必修3-鲁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3.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知识梳理】一、区域差异1.形成原因:由于不同区域所处的位置、位置不同,加上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如各个区域在、、、、等方面的差异。
(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①都是国,面积相差;②大部分地处带,气候比较。
【讨论】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讨论】①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②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③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典例精析】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比较两国西部地区的自然环境、开发条件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回答有关问题。
(1)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比较。
(2)开发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比较。
(3)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经验,你认为中国西部开发采取的措施是什么?【答案】(1)相同点不同点美国西部中国西部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相近(温带、亚热带)濒临海洋地处内陆地形均以高原、山地为主山脉南北纵列分布山脉东西走向为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西海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缺失大陆西侧的气候类型资源石油、天然气、水能、铜、铅锌等均丰富缺少稀土、铁等矿产有稀土、铁等矿产(2)见下表相同点不同点美国西部中国西部开发条件有利能源、有色金属矿产丰富西濒太平洋,海运便利有第二亚欧大陆桥与国际联系不利多山、气候干旱、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更为脆弱(3)主要措施:①立法管理:加强国土立法,实行科学管理②保护环境方面: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③农业方面:农业走向专业化.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④工业方面:利用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能源、冶金工业⑤交通方面:利用陆上交通优势,促进对外贸易⑥城市方面: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化进程。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2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步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1单元 第2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同步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 3 学习目标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成因 不同区域所处的纬度位置、①海陆位置不同,加上②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表现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③气候、地貌、④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 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⑤经济、社会、⑥文化等方面的差异1.自然环境比较(1)相似性:都是⑦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⑧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区域要素日本 英国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⑨东侧 位于亚欧大陆的⑩西侧地形 地表崎岖,以⑪山地、⑫丘陵为主。
平原狭小,分布零散。
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⑬平原、 ⑭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⑮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⑯亚热带季风气候 受⑰北大西洋暖流及西风带的影响,终年⑱温和多雨,是典型的⑲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 ⑳森林覆盖率高,约占领土面积的2/3,植物种类○21多样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面积的1/9,以○22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23少 水文 河流○24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不利于○25航行,但○26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27较密,流量平稳,各河之间分水岭不高,大多有○28运河相通矿产资源 ○29贫乏 ○30煤、铁、○31石油 (1)相似性:都是○32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33岛国的优势。
区域 要素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34较晚 工业化○35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其布局 ○36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37临海型”布局 ○38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
“○39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 以○40种植业为主 以○41畜牧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 人口○42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43太平洋沿岸地带 人口密集,○44城市化水平高。
曾向海外大量○45移民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区域差异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用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高,植物种类多样
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水文
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瀑布, 不利于航行,但水力资源丰富
河网较密,流量平稳,大多有运河 相通
1
矿产资源
贫乏
煤、铁、石油
2. 经济发展的比较 (1) 相似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 学习目标 ] 1. 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 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
和人类活动的差异, 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3. 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 从地图
上提取信息, 列出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探讨区域内整体性特征
了岛国的优势。 (2) 差异性
要素
区域
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工业化起步较晚
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工业及其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临海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资源型”布局为主
农业
以种植业为主; 畜牧业以畜禽饲养 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种植业中高产值的 园艺作物居于重要地位
人口与城市
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 相似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比较温暖湿润。
(2) 差异性
区域
日本
英国
要素
海陆位置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侧
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多火山、地震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 错分布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学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考试内容与要求】考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重点与难点】◆区域差异比较◆我国的区域差异【考点梳理与拓展】1、区域差异:不同区域所处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个区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也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产生差异。
2、区域差异比较:对于两个不同的区域一般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大方面进行比3、案例分析:(1)日本、英国区域差异比较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较图1 ______,冬季________,年降水量大 稀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____,气候干燥射强,气温日较差大,风力大植被 以____为主,种类繁多 以____为主,部分为草原,生物种类较少 主要是____、荒漠与高山草甸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较肥沃 有机质含量低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水文外流河、湖为主,主要是____补给内流河为主,主要是____ ____补给 西北部属于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 人 类 活 动农业 重要的农耕区,旱作农业、水田农业发达,限制因素为____灾害 ______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____是限制性因素高寒牧业、河谷农业, ____是限制性因素 工业 工业发达,部门众多 工业欠发达,多为能源和原材料工业 工业水平低 人口 稠密 较少稀少城市城市集中,规模较大,数目众多规模小,数目少主要分布在河谷,城市数目很少【经典例题1】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3题。
高中地理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鲁教版必修3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
3.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教学难点】:比较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并探讨其原因。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讲授)一、基础知识(一)区域差异1、形成原因2、表现(二)区域差异比较——日本和英国1、自然环境的比较(1)相似性(2)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2、经济发展的比较(1)相似性(2)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三)我国的区域差异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2、三大自然区的界线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重点解析: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解析: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解析: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提示:英国和日本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
4、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提示: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利用沿海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临海型"的布局形式;但英国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
5、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提示:农业比重都很小,说明农业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高中地理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2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2课时教案鲁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出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讨区内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重点、难点】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方法指导】综合判读、自主学习【知识连接】回忆区域差异分析方法【课堂互动】知识点一、我国的区域差异自主学习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综合、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分成三大自然区,即、和区。
2.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基本特征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以、、为主海拔较高,以、为主海拔 ,主要是、气候气候,夏季普遍温带气候,降水,气候干燥气候,气温较低植被、土壤以为主草原、荒漠主要是土壤多为钙质土,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较 ,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土壤发育程度,土层浅薄水文多河(湖)以河(湖)为主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源头人类活动重要农耕区牧业、农业以业为主图表导读读教材图1-2-8,回答下列问题。
典例感悟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完成1~2题。
1.可以作为甲、乙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A.200mm等降水量线B.1月份0℃等温线C.太行山脉D.大兴安岭2.造成甲、乙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土壤D.市场解析:不同的自然区域有不同的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会带来不同的影响。
甲图反映的是种植我国三大自然区区域差异原因(1)由于海陆分布和地形、地势的差异,形成了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独特的地理格局。
区域环境是一个整体,是由区域内部各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相互影响、密切联系形成的。
区域内一个自然要素的变化,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其他自然要素乃至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2)在东部季风区,地形起伏较小,气候温暖湿润,除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栽培植物广泛分布,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
高中地理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1课时) 鲁教版必修3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1课时)【前课准备】1.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本P9—13,完成【生本对话A】。
2.对【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做出思考。
3.在地图上了解日本和英国的大体轮廓,收集资料对日本和英国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通过比较日本和英国两个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
【生本对话】甲①②3.有关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日本科技发达,对资源的依赖小B.日本气候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畜牧业为主C.日本铁矿、煤炭缺乏,钢铁工业比较落后D.日本工业布局多为“临海型” 4.有关英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英国气候湿润,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B.英国靠近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C.传统工业以“资源型”布局为主D.英国能源匮乏,石油依赖进口 5.影响英国和日本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地形 D.洋流 6.读“日本和英国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是英国最早的钢铁工业中心——伯明翰,其布局方式属于 型;图中②是日本的钢铁工业中心——福山,其布局方式属于 型。
(2)日本石油的供需关系是 ,英国石油主要来源于_________油田。
(3)日本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甲海洋沿岸地区,主要是因为该沿岸地带工业发达。
简述日本重化工业集中分布在该沿岸地带的原因。
(4)英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该国是典型的 气候。
该气候不利于谷物成熟,但有利于 生长;日本农业以 为主,由于地。
高中地理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 鲁教版必修3

1.2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学习目标与要求]1、熟悉区域比较的主要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2、通过对日本和英国区域差异比较的学习,掌握区域比较的基本方法。
3、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内的整体性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复习]区域有哪些特征?。
[新知探究]探究主题活动一:区域差异探究主题活动二: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一)英国和日本自然环境的比较读图1-2-3、图1-2-4和P11课文探究并总结填写表1:读图1-2-5和图1-2-7,对问题1——3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然后总结归纳填写表21.英国和日本两国的产业结构现状有何异同? 2.读图1-2-6,说出英国的矿产及工业的分布情况。
3.读图1-2-8,说出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4、根据以上的案例比较,归纳出区域差异比较的一般步骤。
5、P13知识窗“世界经济中心的变化”:三个时代及对应时间和代表性国家或地区分别是什么?探究主题活动三:我国的区域差异读P14“图1—2—9中国三大自然区”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三大自然区的划分指标是____和_____,为什么?2、说出三大自然区名称、分布、界线,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分别分布在哪个自然区?(在课外描绘中国地形空白图,并在图上填出它们的名称)。
3、秦岭—淮河是我国哪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尽可能说出更多的答案)?4、结合P14——15活动完成表3和P15问题表3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基本特征[自我检测与评价]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日本和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英国气候温和多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日本人少地多,农业侧重于精耕细作C.两国均有丰富的渔业资源 D.英国畜牧业发达,种植业以水稻、小麦为主2、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3、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是()A.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4-5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的特点;
2、了解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特点;
3、了解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特点;
4、了解区域再生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或我国的具体城市来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2、播放有关录像,并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或我国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成长阶段的特点
3、提供网上查询的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的”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
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教学重点]
1、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教学难点]
1、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提问学生到过哪些地方,并让学生描述区域特征,引入新课。
(新授)
一、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的含义:
一是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二、区域发展的过程:
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1、初期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3、转型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
4、再生阶段:
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改变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
活动:大庆市的发展问题:
(1)大庆市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重点解析:
1、自然环境区域差异会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哪些方面?
解析: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农业地域类型、生产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居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英国和日本都濒临海洋,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吗?
解析:英国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3、日本和英国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吗?
提示:英国和日本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经济中都不占重要地位,许多农产品都需要进口。
4、日本和英国的工业布局都具有“临海型”的特点吗?
提示:日本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利用沿海多优良港湾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临海型"的布局形式;但英国资源丰富,工业接近原料产地,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
5、根据日本和英国的产业结构图,比较两国产业结构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提示:农业比重都很小,说明农业都不占重要地位,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第二产业次之,说明都是以工业为主的国家,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6、区域自然环境差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提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而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构成不一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
这说明,人类活动的差异也会导致自然环境的差异。
7、日本和英国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产生原因有哪些?
提示:(1)气候:两国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岸,由于处在不同的大气环流形势下,英国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河网较密,流量平稳。
但由于降水较多,日照较少,英国西部不适于粮食作物的生长,而多汁的牧草长得很好,乳畜牧业比较发达。
日本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丰富,冬季较为干燥,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众多,农民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2)地形: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3/4以上是山地和丘陵,只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因此全国大部分地区为森林所覆盖。
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平原狭小使耕地面积很小,农民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并大力发展水利。
丘陵地区多栽培果树和蔬菜。
英国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替分布。
森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植物种类比日本少。
区域比较方法:
(1)区域差异的比较有多种方法,不同区域比较方法是不同的。
(2)比较区域环境主要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方面进行。
(3)区域比较一般从自然环境特征、经济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4)自然地理环境的比较主要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和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
(5)经济发展的比较主要从经济发展特点、工农业生产及其布局、人口与城市等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