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真伪鉴别

合集下载

白术真伪鉴别

白术真伪鉴别

白术真伪鉴别(2-79)药材鉴别白术别名于术、冬术、炒白术、焦白术、土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主产地在浙江、湖南、江西等地。

有的药商以菊三七块根冒充白术,伪品的特征是断面无朱砂点。

把握这一点即可识别。

1.1 正品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其外形呈肥厚拳状团块,下部两侧彭大,长3~13 cm,直径1.5~7 cm。

顶端有残留茎基或芽痕。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油点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白术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2 伪品以同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冒充较多。

菊三七根茎的外形和色泽都很似白术,但其断面色泽与白术断面色泽有较大差别,菊三七断面呈灰棕黄色,因此,菊三七往往以未经切片的生药个子冒充或经炒制后充炒白术。

用个子伪充者,切开断面即可辨识,用炒片冒充则须仔细辨识,白术虽经炒制,但其色泽并不完全均匀变色,有些地方未炒匀仍带原色或接近原色,折断面,中心色泽更浅于表面或接近于原色。

而菊三七无论生品或炒品里外色泽均深于白术生品或炒品。

 性状鉴别 1、原药材形状:呈肥拳状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颜色及表面: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烘术断面淡黄白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浅棕色。

表面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断续的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

下部二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向上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术腿”。

断面: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微显油性。

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气味: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2、饮片 (1)白术片:呈不规则片状,长3-4cm,厚约3mm,表面灰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有棕色环纹,中心有菊花纹、棕色小点以及破裂空隙。

周边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有抽缩皱纹,间有弯曲深缺裂,可见有瘤状突起。

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识别正宗的白术

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识别正宗的白术

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识别正宗的白术中药材辨别技巧:如何识别正宗的白术中草药在中医药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对于中药材的辨别则是确保使用正确药材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如何准确识别和辨别正宗的白术,以帮助读者更有效地使用中药材。

一、了解白术的特点和产地白术是中医传统中的一种重要草药,主要用于消化不良、脾胃虚弱以及湿热等病症的治疗。

它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和独特的药效,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

白术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尤以福建、江苏、安徽等地的白术品质较佳。

在购买和辨别白术时,了解其特点和产地对于判断其正宗与否非常重要。

二、观察外观特征1. 色泽:正宗的白术通常呈浅黄色或黄白色,外观干燥,无异味。

如果颜色过于深或呈现其他颜色,可能是次品或掺杂其他药材。

2. 形态:正宗白术的形状多为均匀的圆柱状,表面有明显的纵向皱纹。

若出现明显的破碎或颗粒状,可能是加工不当或含有杂质。

3. 纤维:白术横截面呈现典型的二维纤维形状,有明显的纤维束。

若无纤维束或纤维呈现平面状,可能是其他植物的替代品。

4. 洗净反应:将白术浸泡在水中,正宗的白术会均匀地吸水,外观不发生明显变化。

若出现片状剥离、水渍或水变黄,则可能是掺入了其他植物或添加了色素。

三、闻香辨别1. 香气:正宗的白术具有浓郁的特殊香气,类似松香和清香的混合味道。

若无香气或香气异常,可能是质量较差或掺杂其他杂质。

2. 辨别与其他草药的香气:与其他草药相比,白术具有独特的香气,不易混淆。

在购买时,建议携带其他常见的草药用于对比,以更好地辨别白术的真假。

四、研磨辨别将白术进行研磨,观察其颗粒的细腻程度和颜色,可以初步判断其质量。

1. 细腻度:正宗的白术经过研磨后,颗粒应该细腻均匀,无颗粒状或杂质。

若出现颗粒状或其它纤维杂质,可能是掺杂了其他植物的粉末。

2. 颜色:白术的研磨粉末应该是白色或略带黄色。

若出现过重的颜色或其他颜色,可能是加工不当,或者掺入了其他植物粉末。

五、辅助鉴别方法除了以上的主要辨别方法,还可以借助专业设备和技术来进行更准确的辨别。

白术的鉴别要点

白术的鉴别要点

白术的鉴别要点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在进行鉴别时,有一些要点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识别白术。

下面将就白术的鉴别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我们可以从外观特征来进行初步鉴别。

白术的外观呈现为圆柱形,长约20-30厘米,直径为1-2厘米。

表面呈灰白色,有的还带有红褐色的斑点。

质地坚实,不易折断,有时可见纵向皱纹。

另外,白术的表面有时会有一层灰白色或暗褐色的栓皮,这也是其辨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白术的气味也是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宗的白术具有独特的气味,呈浓郁的香气,有时带有一些苦味。

如果白术的气味不浓郁或者呈腐败的气味,则可能是假冒伪劣品。

第三,我们还可以通过白术的切面来进行鉴别。

白术的切面呈白色,有时还带有一些红褐色的细纹。

切面上有时还可以看到黄白色的木质部,这也是鉴别白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们还可以通过白术的口感来进行初步鉴别。

白术的口感较为坚实,咀嚼时有一种微甜的感觉。

如果口感过于松散或者呈现苦涩的感觉,则可能是假冒的白术。

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方法来进行鉴别。

例如,可以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观察白术的细胞结构和组织形态,以确定其真伪。

此外,还可以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检测白术中是否含有特定的有效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鉴别要点只是初步的参考,对于不确定的情况,最好还是请专业人士进行鉴别。

白术的鉴别要点包括外观特征、气味、切面、口感以及辅助方法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要点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判断出白术的真伪,确保使用的药材质量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了解白术的鉴别有所帮助。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术与茯苓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术与茯苓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术与茯苓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需求不断增加,中药材的市场也越来越繁荣。

在众多中药材中,白术和茯苓是常见的药材之一,它们在功效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然而,对于不熟悉中药材的人来说,很容易混淆这两种药材。

本文旨在为读者介绍如何准确鉴别白术和茯苓,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这两种中药材。

一、外观特征白术和茯苓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差异,通过观察其外观特征可以初步辨别它们。

1.白术:白术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华北、西北等地区。

它的根茎较粗壮,黄白色,其中含有不少于5%的油脂。

白术的茎叶呈卵形或披针形,颜色较为鲜绿,具有明显的芳香气味。

白术的花期在夏季,花序呈蓝紫色。

2.茯苓:茯苓是一种菌类植物,生长在亚热带或温带地区。

茯苓的菌盖呈黄色,质地坚硬,具有棕色线条纹。

茯苓的菌褶较密集,颜色为淡黄色至浅棕色。

茯苓的柄长约2-7厘米,中央部分较宽,向下逐渐变窄。

二、药材特性除了外观特征,白术和茯苓在药材特性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

对于想要更准确区分它们的人来说,掌握这些特性非常重要。

1.白术:白术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黏液质,味道苦涩微甘,性质温和。

白术具有健脾止泻、益气补中的功效。

通常用于治疗脾胃不好、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2.茯苓:茯苓的特点是含有多种草酸和茯苓酸。

它的性味甘淡、涩微寒。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常用于治疗水肿、腹胀、失眠等症状。

三、药材应用除了外观和特性,了解白术和茯苓的主要应用领域也是鉴别它们的重要依据。

1.白术的应用:白术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脾胃湿困、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白术还可以用于疗肺痿、天行渎证等状况。

通常以煎服或作为配方中的一部分使用。

2.茯苓的应用:茯苓主要用于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

在中医中,茯苓常被用于治疗水肿、腹胀、失眠等症状。

茯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草药搭配使用。

总结:通过对白术和茯苓的外观特征、药材特性和应用领域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两种常见的中药材,并准确地进行鉴别。

白术鉴定实验报告

白术鉴定实验报告

白术鉴定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的形态特征、理化性质以及显微特征的观察和鉴定,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白术可通过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显微特征进行准确的鉴定,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理化性质特征。

本实验结果可为白术及其相关成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引言白术,又名白塞,是菊科植物白术的块茎。

它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理气、健脾、胃痛、降逆、益气等功效。

鉴定白术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理化性质和显微特征等方面。

本实验通过对白术的鉴定研究,将对其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2. 实验方法2.1 材料和仪器•白术样品•显微镜•电子天平•碱性橙溶液•乙醇•水浴锅•称量瓶2.2 实验步骤1.形态特征鉴定:–外观特征:观察白术的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和大小等。

–横切面特征:将白术切成较薄的横切片,观察其断面特征。

2.理化性质鉴定:–水分含量:称取一定数量的白术样品,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恒定重量,计算水分含量。

–灰分含量:称取一定数量的白术样品,置于烘箱中进行灼烧,计算灰分含量。

–挥发油含量:称取一定数量的白术样品,使用乙醇进行提取,通过回流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计算其含量。

3.显微特征鉴定:–石细胞:观察白术中的石细胞,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鉴定。

4.记录观察结果,并统计数据。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形态特征鉴定通过对白术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形态特征: - 外观特征:白术呈圆柱状,表面黄褐色,具有纵向皱纹和疏松的质地。

- 横切面特征:白术的断面呈白色,纤维束整齐排列,中空。

3.2 理化性质鉴定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以下理化性质数据: - 水分含量:白术的水分含量为21.5%。

- 灰分含量:白术的灰分含量为2.6%。

- 挥发油含量:白术的挥发油含量为0.8%。

3.3 显微特征鉴定通过显微镜的观察,我们发现白术中含有丰富的石细胞。

白术的鉴别、分类及常用配药

白术的鉴别、分类及常用配药

白术的鉴别、分类及常用配药中药白术是多年生草本,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

中医认为,它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可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等症。

关于它的功效,民间流传着一些传说。

传说故事《神仙传》载:“有一次,汉武帝东巡狩猎,见一老人头发乌锃发光,精神抖擞,十分惊奇,故问其老人日常生活情况。

老人答日:“85岁以前头发曾已发白,牙齿已脱落,后遇一位道人,教食白术,从此就坚持长期服用,后来居然精神就日益好起来了,白发转黑,齿落更生,现已180岁,能日行300里,身体好得很!”《抱朴子》也载有类似一则故事:“南阳文氏,汉末逃难壶山中,饥困欲死,有人教食术,遂不饥。

数十年乃还乡里,颜色更少,气力转胜。

”这些都是文学作品,难免会有夸张之嫌,不可全信。

但由此可以说明,白术在人们的心目中,确是有医疗保健价值的。

来源与产地品种鉴别白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

产于我国浙江、湖南、安徽、河北等省。

浙江正品白术特点是,断面散有黄棕色点状油室(菊花心)香气较浓,市场价约为35元/公斤;湖南正品白术特点是,断面有朱砂点,有香气,市场价约为28元/公斤;安徽白术特点是,断面少有裂隙,香气较淡,市场价约为25元/公斤;河北正品白术特点是,个头偏小,常有较喜芦头,香气较淡,市场价约为16元/公斤。

白术分类由于白术采集多在初冬季节,故又名冬术。

白术分野生与栽培两种,但野生者不易得。

白术以个大、体长、无空心、皮细、断面无硬筋者为上品。

经过加工的白术,因制法不同,处方用名分别称为生白术、炒白术、焦白术和制白术。

中医常用配伍白术为补脾要药。

脾喜燥而恶湿,白术甘温益脾胃之阳气,能燥脾胃之寒湿。

常与党参、枳壳同用以治疗脾胃虚弱的食后腹胀,消痞强胃,增进食欲;与人参、干姜、甘草组成,治疗脾胃虚寒泄泻,呕吐等症。

《神农本草经》说,白术“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白术配合党参、当归、茯苓等组成“四君子汤”、“八珍汤”和“人参养荣汤”,系补养气血的传统名方。

白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检索

白术及其混伪品的鉴别检索
Ab ta tObet eT ruhieti t no t c l e arc hl n s ee d lrn , ecm idteidxf m sr c : jci hog nic i f r to s c e a a di vnaut at w o pl e o v d fao aa y d m o p a ts e s e h n r
自术 为常用 中药, 源于 菊科 植 物 白术 Arc oe m 0 ( hn . D . 根 茎 、 苍 术 Arc l e cies ( C . K iz 来 t t ds 伽r一 T u b ) C 的 af l 北 t t o s hnni D ) od ay d s c h l K iz的干燥根茎 。具有健 脾益气 、 e aa od. p 燥湿利水 、 止汗 、 安胎 的 根茎 、 苍 术 Arc l ejpnc o ze im 的 根 以及 毛 茛 关 t to sao i ki xkt ayd a d a 的功能 。用于脾虚食 少 , 腹胀泄泻 , 痰饮 眩悸 , 水肿 , 自汗 , 动不 科 植 物 芍药 P en at oa Pl 的 根 茎 假 充 自 术 药用 的 情 胎 aoi l i r a . a cf l 1 安 …等症 。市 场 上经 常 有 以 菊 科植 物 菊 三 七 C  ̄r  ̄e m 况 。为 区别真伪 , 确用 药 , . ua s t y u 正 现将 以上 8种植 物 的性状 特征 ( or ) r 的根 茎 、 L u. Mer . 菊科 植 物土 木 香 Iuahl im L 的 根 、 nl e nu . e 木 和粉末特征经归纳 比较 , 分两部分编制成检索表 , 以利于简便 、 快 香 A cln i Lp a B n e 的 根 、茅 苍 术 Ar tl e a ca 速 、 uk da ap e c a t c o s ne a y d l 准确地 鉴定 品种 。

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白术的质量

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白术的质量

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白术的质量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白术的质量白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节脾胃、补气健脾的功效。

由于市场上白术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学会辨别白术的质量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判断白术质量的方法和技巧。

一、外观特征白术的外观特征是判断其质量的第一步。

优质的白术应具有以下特点:1.表皮光泽:良好的白术表皮应光滑而有光泽,没有明显的皱纹或裂缝。

2.色泽鲜亮:高质量的白术通常呈现出乳白色或微黄色,鲜艳而均匀的颜色。

3.体态饱满:在摸触白术时,手感应该很重,质地紧实而饱满,而不是松散或干瘪。

二、气味辨别白术品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其气味。

正常情况下,白术的气味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香气浓郁:好白术应具有独特的香气,清香而持久,在闻起来时令人感到愉悦。

2.无异味:若白术散发出任何异味或腥臭味,可能表明其质量不佳,可能存在霉变、虫蛀等问题。

三、口感试验口感试验可以进一步辨别白术的质量。

可选用以下方法:1.咀嚼:将适量的白术放入口中轻咀嚼数次,优质的白术会有较强的香味和棉花糖般的嚼劲。

2.润湿性:将白术放入口中,用舌头润湿后,如果白术表面有较强的润湿感,说明白术品质较好。

四、研磨试验研磨试验可以通过细粉的颜色、细度和质地来判断白术的质量。

1.颜色:用研钵将白术研磨成粉末后,观察其颜色。

一般而言,优质的白术粉末应呈乳白色或微黄色。

2.细度:用手指感触白术粉末,质地较为细腻,细粉的颗粒应该均匀,没有明显的颗粒状。

3.质地:用手指揉搓白术粉末,观察质地的软硬程度。

优质的白术应该柔软而细腻,不粗糙或坚硬。

五、煮制试验煮制试验可以进一步检验白术品质的好坏。

1.煮汤:将白术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煮沸,优质的白术煮汤后应有明显的香气散发出来。

2.出渣:粗筛白术煮汤后,观察渣滓的颜色和质地。

优质白术渣滓一般为乳白色或微黄色,细腻且少有草根等杂质。

六、参考资料及专业指导白术质量判断的上述方法仅供参考,若需要更准确的判断结果,建议结合相关的参考资料和专业指导。

白术基源鉴别及鉴别炮制

白术基源鉴别及鉴别炮制

白术BaizhuATRACTYLODISMACROCEPHALAE RHIZOMA一、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

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二、基源鉴定:1、白术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白术2、附白术的代用品及误用品a、菊三七(菊科植物菊三七的干燥根茎)性状:本品呈团块状,长3-6厘米,直径3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有多个瘤状突起及断续的沟纹,顶端有茎基或芽痕,下端有细根断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棕黄色。

气微,味甘淡,后微苦。

菊三七b、白芍根头片(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根头部的切片)性状:本品多呈纵切的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有的具分叉,表面黄棕色,常被有棕褐色的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

断面不平坦,类白色。

气微,味微苦酸。

白芍根头片c、土木香片(菊科植物土木香根的切片)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片状,直径1.5-2厘米表面棕褐色,质脆,易折断,断面可见深褐色的油状斑点。

气香,味苦而辣。

土木香片品名性状白术菊三七白芍根头片土木香片形状不规则的肥厚团块呈团块状呈纵切的不规则片状不规则片状大小(厘米)长3-13,直径1.5-7长3-6,直径3 大小不一直径1.5-2色泽灰黄色或灰棕色灰棕色或棕黄色黄棕色,常被有棕褐色的外皮棕褐色外表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有多个瘤状突起及断续的沟纹有的具分叉顶端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顶端有茎基或芽痕质地质坚硬不易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质坚实,不易折断质脆,易折断断面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断面灰棕黄色断面不平坦,类白色断面可见深褐色的油状斑点气味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中药材辨别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材辨别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中药材辨别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中药材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益气健脾、止血化痰等功效。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许多假冒伪劣的白术,这给消费者购买真正的白术带来了困扰。

为了帮助消费者正确辨别真假白术,本文将介绍一些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外观特征辨别真正的白术外观呈现为圆筒形,通常较长,并有不规则的凹凸纹路。

其外皮粗糙,质地坚实,颜色为浅黄色或浅棕色。

而假冒的白术通常质地较轻,外观较为光滑,颜色较淡或过于黯淡。

二、气味辨别真正的白术具有独特的气味,呈现为芳香而清新的味道。

如果闻到的白术具有刺鼻或腐臭的气味,很可能是假冒的白术。

三、质地辨别真正的白术质地坚实、肉质丰满,手感紧实。

可以将白术切开,观察其切口,真正的白术切口横截面呈现均匀的白色或黄白色,纹理分明。

而假冒的白术常常质地较松软,切口呈现水浸样或不规则的纹理。

四、水浸试验可以将一小块白术放入清水中,正常的白术会沉入水底,并缓慢散发出白色乳汁,而假冒的白术则会漂浮于水面,乳汁不显或显得较为稀薄。

五、破壁试验破壁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辨别真假白术的方法。

将白术磨成细粉,加入酒精或水中,如果发现混浊的悬浮物,则很可能是假冒的白术,真正的白术通常不会产生悬浮物。

在辨别真假白术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选购正规渠道尽可能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药材市场购买白术,以确保购买到的是高品质的中药材。

2.了解品牌信誉消费者在选购白术时可以了解一下药材品牌的信誉情况,选择有良好口碑的品牌进行购买。

3.审查生产信息购买白术时可以仔细查看包装上的生产企业名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确保产品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4.咨询专业人士如果对白术的辨别仍存在困惑,可以咨询相关的中药药师或中医医生的意见,以获取专业的建议。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选购白术时需要注意外观特征、气味、质地等方面的辨别方法,并遵循选购正规渠道、了解品牌信誉、审查生产信息和咨询专业人士的注意事项,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白术,同时保证自身的用药安全和疗效。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芍与白术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芍与白术

中药材辨别如何鉴别白芍与白术中药材辨别:白芍与白术的鉴别
导语:中药材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正确辨别中药材的质量
和真实性对保证中药疗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准确鉴别白
芍与白术两种中药材。

一、外观特征
1. 白芍
白芍,又称白芍药,为毛茛科植物白芍的根。

外观呈现灰白色或微
黄色的块状,表面有皱纹,略带黑色斑点。

质地松软,易折断。

2. 白术
白术,又称阿术、地朮,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块茎。

外观呈现黄
白色或灰黄色的块状,表面光滑,有分叉芽苏,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二、气味鉴别
1. 白芍
白芍的气味呈香气,具有独特的芍药香味。

2. 白术
白术的气味较为特殊,具有辛香的气味。

三、质地与断面特征
1. 白芍
白芍质地松软,易折断。

断面呈现黄白色或灰白色,根中心韧皮束明显。

2. 白术
白术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呈现黄白色或灰黄色,有条纹、孔隙等特征。

四、水浸出物鉴别
1. 白芍
将白芍用水浸泡,取出浸泡液观察,浸泡液呈黄色,有明显的芍药香味。

2. 白术
将白术用水浸泡,取出浸泡液观察,浸泡液呈黄色,无明显香味。

五、药理活性
1. 白芍
白芍具有止血、清热、镇痛、抗炎等功效。

2. 白术
白术具有健脾胃、提神醒脑、止呕止泻等功效。

结论:通过外观特征、气味、质地与断面特征、水浸出物以及药理活性等多个方面对白芍与白术进行综合鉴别,可以准确判别这两种中药材的差异,确保中药配伍的正确性及药效的发挥。

2020版药典白术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药典白术检验操作规程

白术检验操作规程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程:1【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2【鉴别】2.1鉴别(1)2.1.1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玻片。

2.1.2操作步骤:按药材(饮片)及成方制剂显微鉴别法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µ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4µm。

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µ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µm。

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

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导管,直径至48µm。

2.2鉴别(2)2.2.1试剂:正己烷、石油醚、醋酸乙酯、5%香草醛硫酸溶液、白术对照药材。

2.2.2仪器与用具:量筒(5ml)、超声仪、烧杯、展开缸、点样管、硅胶G薄层板、电子天平(1/10000)2.2.3操作步骤: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3【检查】3.1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15.0%。

3.2 总灰分:照灰分测定法测定,不得过5.0%。

3.3药屑及杂质不得过3%测定。

中药材辨别怎样鉴别真假白术

中药材辨别怎样鉴别真假白术

中药材辨别怎样鉴别真假白术中药材辨别是中医药学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还对中药市场的正常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其中,白术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其真假辨别尤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鉴别真假白术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中药材的真伪。

一、外观特征鉴别首先,我们可以从白术的外观特征入手进行鉴别。

真正的白术具有以下特点:根茎呈现灰白色或略带黄色,质地疏松,易折断。

而假冒的白术则可能出现颜色过于白亮或黄褐色,质地较硬,不易折断的情况。

此外,真白术的表面常常带有细小的纵向皱纹,而假冒品可能表面较为光滑。

二、气味辨别除了外观特征,气味也是鉴别白术真伪的重要手段之一。

真正的白术通常具有独特的香气,且香气持久。

而假冒的白术则可能没有明显的香气,或者香气很浅薄。

三、煎煮后的鉴别煎煮后的白术也是辨别真假的重要参考依据。

真正的白术在煮沸后,颜色会逐渐变为黄白色,并且散发出特殊的香气。

在煎煮过程中,白术的根茎会逐渐软化,而假冒品则可能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出现颜色异常、质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四、药材的药效鉴别除了外观和气味等特征,药材的药效也是鉴别真假的重要方面。

白术作为一种常用药材,具有健脾养胃、益气固表的作用。

因此,鉴别白术的真伪可以通过观察其对人体的效果来判断。

真正的白术通常能够显著改善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而假冒品则可能没有明显的药效。

五、购买渠道选择最后,购买渠道的选择也对鉴别白术真伪起到一定的影响。

我们应该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者信誉良好的药材供应商购买中药材,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购买时,可以要求出示相关的购销证明和检测报告,确保所购买的白术符合标准。

总结起来,鉴别中药材的真伪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白术这样常用的中药材。

通过观察外观特征、气味、煎煮后的表现、药效以及购买渠道选择等多个方面,我们可以有效地辨别白术的真假,确保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实际使用中药材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选择信誉度高的渠道购买,以免受到假冒伪劣产品的影响。

白术的鉴别方法

白术的鉴别方法

白术的鉴别方法
白术是啥?那可是一味很厉害的中药材呢!咱先说说怎么鉴别白术吧。

嘿,你想想看,要是能准确鉴别白术,那不是超棒的嘛!首先看形状,好的白术一般是不规则的肥厚团块。

就像一块奇形怪状的小宝藏,你说有趣不?然后闻气味,有股淡淡的香味。

这香味就像春天里的一缕微风,轻轻拂过你的鼻尖,让你一下子就能记住。

再尝尝味道,有点甜,还带点微微的苦味。

哎呀,这味道就像生活,有甜也有苦嘛!
鉴别白术的时候有啥注意事项呢?可得小心那些假冒伪劣的家伙。

别被那些长得像白术的东西给骗了。

要仔细观察,多对比。

就像你挑朋友一样,得看准了再交往。

那鉴别过程安全不?稳定不?放心吧!只要你按照正确的方法来,那肯定是安全又稳定的。

这就好比你走在一条平坦的大路上,稳稳当当的,不会有啥危险。

白术的应用场景可多啦!可以用来调理脾胃,还能增强免疫力。

哇塞,这不是超级厉害嘛!它的优势也很明显啊,纯天然的中药材,副作用小。

比起那些化学药品,可让人放心多了。

就像家里做的饭菜,总是比外面的快餐更健康。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人脾胃不好,老是不舒服。

后来用了白术调理,嘿,慢慢就好起来了。

这效果,杠杠的!就像给一辆跑不动的车加了好油,一下子又能飞驰起来了。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白术的鉴别方法很重要哦!大家一定要学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味神奇的中药材。

白术及其伪品的真伪鉴别分析

白术及其伪品的真伪鉴别分析
也, 热者灸之 , 引郁热之气外发” 。 艾灸是通过刺激于外 , 调节于 内, 使灸 火的热力作用 于特定 的腧 穴或部位 , 通过 经络 的传 导 以起 到温通作用 , 从而达到通则不痛 的 目的。
2 . 1 白芍根头
本 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 根头 , 与白
术 的主要 区别 : 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柱状 。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 有 明显突起 的根痕 。 断面有的中空 , 无点状油室 , 放射状纹理不 明显 。气微 , 味微 苦、 酸。
规则 的厚 片状 ,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 , 有明显突起的根痕。断面
针刺膝关节所在部位及邻近穴位 , 应用针刺“ 腧 穴所 在 , 主 治所 在” 的近治作用 , 使经络通 畅 , 营养输布膝 关节 , 筋骨得 以 濡润 , 关 节得 以通 利 , 并于针柄上加用艾条燃烧 , 通过 “ 温” 的刺
散在 。烘干者断面角质样 , 色泽深或有裂 隙。气清香 , 味甘 、 微
版社 , 1 9 9 4 : 3 0 .
【 3 】 朱汉章. 针刀医学原理[ M】 . 北京: 人民卫 生出版社 , 2 0 0 2 : l 5 2 . ( 收稿 E l 期: 2 0 l 5 一 ( ) 5 — 2 8 )
髓, 髓养 骨 , 肾气盛 , 精 髓充足 , 则骨骼发育正 常而强 健有力 ; 肾
膝关 节推拿治疗 , 于局部应用点穴 、 揉捏 、 拿膝、 分筋 、 屈伸
膝关节手法 , 解除膝关节 周 围软组 织粘连 , 消 除膝关节周 围肌 肉、 韧带 的痉挛状态 , 重建膝关节 内外静力性和动力性平衡 , 维 护膝关节稳定 , 促进 局部动脉血供 , 改善 关节 的血液循环及 淋 巴循环 , 降低膝关节 周围骨 内压力 , 促 进受损组 织及下肢 水肿 的消退。从而增大关节活动度 , 减轻疼 痛症 状 , 具有舒筋通络 ,

别再上当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假白术

别再上当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假白术

别再上当中药材辨别如何识别假白术中药材辨别: 如何识别假白术中药材一直以来都是人们重要的健康保障之一。

然而,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也在逐渐增多,迷惑消费者。

其中,假白术的情况更为常见。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准确识别假白术,以保证我们购买的中药材质量纯正。

一、观察外观白术,又名蒲公英、藏白术,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白术的外观特征来辨别其真伪。

真正的白术外观呈现棕色至灰白色,颗粒均匀,表面需明显带有亮光。

而假白术在颜色和质地上与真货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呈现明显的颜色不均匀或发黄的情况。

二、嗅觉辨别除了外观特征,我们还可以通过嗅觉来判断白术的真假。

真正的白术具有独特的香气和苦味。

如果你嗅到的白术没有香味或者气味异样,那可能就是假货。

此外,假白术还常常添加香精等物质,为其赋予香气,但这种香气与真正的白术味道有较大差别。

三、水浸法还有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水浸法来辨别真伪。

将一小块白术放入清水中,真正的白术会慢慢浸泡并渐渐变软;而假白术可能会浸泡后迅速溶解或者不溶于水。

这是因为真正的白术含有一定的淀粉质,而假白术中常添加淀粉的替代物。

四、研究成分分析当然,要准确识别白术的真伪还可以通过对其成分进行分析。

真正的白术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萜类化合物等成分,而假白术中则可能掺杂着其他成分。

可以通过送样检测的方式,利用科学分析手段确定白术的真假。

五、选择可信渠道除了以上的识别方法,我们在购买中药材时也应该选择可信赖的渠道。

正规的中药材市场或者指定药店可以提供真实的中药材,减少假冒产品的风险。

此外,网络上也有一些专业的中药材平台,提供优质的中药材供应。

结论对于保证中药材质量的重要性,识别假白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外观、嗅觉辨别、水浸法、成分分析和选择可信渠道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检验白术的真伪。

同时,加强对中药材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将有助于我们在购买中药材时作出正确的选择,保障我们的健康与安全。

白术及其伪品的真伪鉴别分析

白术及其伪品的真伪鉴别分析

白术及其伪品的真伪鉴别分析摘要:白术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中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以及安胎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在药材市场上流通较广。

随着白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其伪品及易混淆品也随之增多。

从表面上观察与正品相似,但其性状、来源、色泽、质地以及用药位置均存在较大差别。

为了能够纠正临床错用误用的现象,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本文对白术及其伪品进行真伪鉴别。

关键词:白术;中药;真伪鉴别;伪品白术属于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主要分布于中国江苏、四川、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湖南以及湖北等地,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以及安胎的作用,主要被用于腹胀泄泻、水肿、胎动不安、脾虚食少、痰饮眩悸等治疗中,取得过较高的临床价值。

近几年,我国对中药材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其伪品数量明显增加[1]。

相关报道中显示[2],近年来市场上发现了白术的伪品,经过鉴定分析,发现其中一种是菊科植物菊三七的干燥根茎;而另一种是菊科植物关苍术的根茎。

虽然表面上正品与伪品具有一定相似性,但其功效明显不同,直接影响临床用药的准确性,甚至威胁患者用药安全[3]。

因此本文对白术及其伪品进行性状、显微以及薄层鉴定分析,以准确区分真伪,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现作出如下报道:1 性状鉴别白术:呈不规则肥厚的团块或者拳状团块,长度约为3-12cm左右,直径有1.5-7.0cm。

经过观察白术的性状可以看出,其表面呈现灰色或者灰黄色,并伴有不规则的瘤状、续断的沟纹以及纵皱,同时含有须根横,其顶部存在残存的芽痕与茎基。

质地较为坚硬,不容易折断,断面并不平坦。

生晒术的断面呈现淡棕色或者黄色,伴有浅花纹以及棕黄色油点;而烘术断面呈现角质状,色泽较深,存在裂隙。

另外白术气味清香,味甜微带有辛,嚼之具有黏性[4]。

菊三七:根茎呈现不规则的圆形团块,长度约2.5-8.0cm左右,直径有4.0-7.0cm。

经过性状鉴别可以看出,其表面呈现棕色或者灰黄色,存在瘤状突起,顶部残存茎基。

【doc】十一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

【doc】十一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

十一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r衰2四川觜金牛晨药物的繁外光谱数据儿1㈨aa…0o一,月月红2112062742575.897罗伞2】120526725.84292堵云紫金牛21l2072752554434兜江紫金牛211206274.52574.292l岩白菜索..ezsz43.96十一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黄萍汪海孙(安徽省药品检验所230061)摘要本文以自术药材为对照品,分别栗用二种提取溶媒和二种薄屡展开系统厦显色剂对9批丸药,4批口服液中的白术进行了鉴别和比较.结果表明:鉴别I法具有幢出斑点少.无干扰等特点.但硷出成分的稳定性灵敏度较差.适宜于古自术生药的固体制剂i鉴别玎法具有检出斑点多,提供的信息量大,检出灵敏度高等特点.不仅适宜于含白术生药的固体制剂.而且对液体制剂中的白术成分亦有较好的检出教果白术为常用的中药,具有补脾益气,燥湿和中等功能,其主要成分为苍术醇(Atractylo1),苍术酮(Atroctylon)等.关于成药中自术的薄层鉴别则报道甚少0.本文选用二种薄层鉴别方法对含白术等十一种成药进行了鉴别和比较,为成药中自术的鉴别成术廖r7毒夸斗2g?0提供了依据.一,材料与试药薄层板:硅胶GO.5%cMe—Na(1:3),10x20cm,室温下自然干燥,l10C话化lh,置干燥器中备用.对照药材(s):白术Atractylodesm8.c~o. cephalaKoldz供试样品:A.八珍丸(大蜜丸,山西太原中药厂),B.归脾丸(大蜜丸,山东济南中药厂):B2归脾丸(小蜜丸,安徽屯溪制药厂); G香砂六君丸(水丸,广东江城制药厂);c2. 香砂六君丸(水丸,安澈合肥中药厂);D.健脾丸(小蜜丸,安.觳屯溪制药厂);E.补中益气丸(小蜜丸,安激屯溪制药厂);F.十全大补丸层中药杂志1994年第8卷第l期(水丸,安徽安庆第一制药厂);H.香砂养胃丸(水丸,安徽屯溪制药厂);I.乌鸡调经丸(大蜜丸,安徽合肥中药厂):J十全太补口眼液:K孕康灵口服液;L挂附地黄饮;M.补中益气口服液.二,方法与结果'1.鉴别I法:取样品粉末适量(相当于自术药材O5g),蜘环己烷30ml,回流提取30min,滤过.滤液置水浴上浓缩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粉末0.5g,加环己烷10ml,回流提取30mln,滤过,滤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备10,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为展开剂,上行展开9cm,取出,晾干,喷以香草醛:乙醇:硫酸(0.5:8:2)溶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粉红色斑点, 结果见图1.一][了!_!曼三!二j二三n种成药中自术的薄层鉴别(围1)2鉴别Ⅱ法:取样品粉末适量(相当于自术药材O.5g),加低沸点石油醚30ml,回流提取30mln,滤过,滤液自然挥散至约2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自术对照药材粉末0.5g, 加低沸石油醚10ml,按上法制备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l0l,分别点于同一薄层板上,以环己烷: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上行展开9cm,取出,晾干,喷以硫酸:乙醇(1:1)溶液,置110.C烘5mln,置紫外灯(365m)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蓝色萤光斑点,结果见囤2.c.000c0O000000O00Oo00000000c0OO0}000oO0000O00000Ci下—i0彳:;—r;一lu种成药中白术的薄层鉴别{囝2)三,讨论l在鉴别I法(即文献报道的方法)中,由于检出斑点的化学成分不稳定,放置时间稍长,其检出灵敏度大为降低,所以在实验中要求点样溶液必须新制备,而且应和薄层色谱连续进行,否则当检出成分含量鞍少时,稍加放置即有检不出的可能性.2.在鉴别Ⅱ法中,由于以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显色温度对斑点的检出略有影响,若薄层板正面的荧光斑点不够清晰时,则可观察薄层板背面的荧光斑点.3.鉴别I法可以检出含白术生药的固体制荆中的白术成分,但检出成分的稳定性和检出灵敏度不如Ⅱ法.鉴别Ⅱ法不仅能够检出固体制剂中的自术成分,而且对液体制剂中的白术成分同样有较好的检出效果.4对于难以分散的蜜丸类样品,可加入少量或等量的硅藻土进行研磨,以帮助其分散,并且在提取时相应的增加溶媒量即可.5.液体制剂中自术的检出,由于受制剂工艺的影响,取样量均为30ml.参考文献1.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太辞典(上册).上拇^民出版社. 1977:6702棚德沛.等中成药研究1983:(7):31欢迎订阅欢迎投稿层中药杂志1994年第8卷第1期5?。

白术及其伪品的鉴别

白术及其伪品的鉴别

白术及其伪品的鉴别傅厚道【摘要】对正品白术及其伪品菊三七、关苍术采用性状、显微以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以区别真伪,确保用药安全.【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2(021)018【总页数】1页(P92)【关键词】白术;菊三七;关苍术;鉴别【作者】傅厚道【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浙江宁波 315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5;R282.71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笔者近期在市场上发现了白术的两种混伪品,经鉴定,一种为菊科植物菊三七Gynura segetum(Lour.)Mery的干燥根茎,另一种为菊科植物关苍术 Atra ctylodes japonica Koidz.ez.Kitam的根茎。

由于正伪品功效不同,会影响临床用药的正确性,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现将白术与菊三七、关苍术的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 性状鉴别白术:为不规则肥厚团块或拳状团块,长3~13 cm,直径1.5~7 cm。

表面灰黄色或灰色,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和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生晒术断面淡黄色至淡棕色,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烘术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有裂隙。

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黏性[1]。

菊三七:根茎为不规则圆形团块,长2.5~8 cm,直径4~7 cm。

表面灰黄色或土棕色,有瘤状突起,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有不规则的纤维。

烘干者断面棕色,角质状,无裂痕,无油点。

气特异,味淡、微苦。

关苍术:根茎多为结节状圆柱形。

表面深棕色,有横纹,断面平坦,纤维性强。

有棕红色油点散在。

气特异,味辛,微苦。

2 显微鉴别白术:粉末淡黄棕色。

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聚集于薄壁细胞中。

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术真伪鉴别(2-79)
药材鉴别
白术别名于术、冬术、炒白术、焦白术、土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主产地在浙江、湖南、江西等地。

有的药商以菊三七块根冒充白术,伪品的特征是断面无朱砂点。

把握这一点即可识别。

1.1 正品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

其外形呈肥厚拳状团块,下部两侧彭大,长3~13 cm,直径1.5~7 cm。

顶端有残留茎基或芽痕。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油点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

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白术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色、香气浓者为佳。

1.2 伪品以同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冒充较多。

菊三七根茎的外形和色泽都很似白术,但其断面色泽与白术断面色泽有较大差别,菊三七断面呈灰棕黄色,因此,菊三七往往以未经切片的生药个子冒充或经炒制后充炒白术。

用个子伪充者,切开断面即可辨识,用炒片冒充则须仔细辨识,白术虽经炒制,但其色泽并不完全均匀变色,有些地方未炒匀仍带原色或接近原色,折断面,中心色泽更浅于表面或接近于原色。

而菊三七无论生品或炒品里外色泽均深于白术生品或炒品。

性状鉴别
1、原药材
形状:呈肥拳状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

颜色及表面: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烘术断面淡黄白色,中间木部淡黄色或浅棕色。

表面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断续的皱纹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下陷圆盘状茎基和芽痕。

下部二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向上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术腿”。

断面:略有“菊花纹”及分散的棕黄色油点,微显油性。

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气味:气清香,味甜、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2、饮片
(1)白术片:呈不规则片状,长3-4cm,厚约3mm,表面灰白色或淡黄棕色,粗糙不平,中间有棕色环纹,中心有菊花纹、棕色小点以及破裂空隙。

周边外皮灰黄色或灰棕色,有抽缩皱纹,间有弯曲深缺裂,可见有瘤状突起。

质坚实。

(2)土白术:表面显杏黄土色并附细土末。

(3)焦白术:表面显焦黄色或焦黑色,断面显棕褐色。

质松脆。

微有焦香气,味焦苦。

(4)麸白术:表面显黄棕色或棕褐色,偶见有焦斑,多裂隙及油室小点,偶附着焦麸末。

质坚硬。

有焦香气。

3、质量标志以个大、质坚实、断面色黄白、香气浓者为佳。

理化鉴别
1、荧光检查:取药材新鲜断面置紫外光灯(365nm)下,显粉黄色荧光。

伪品及易混品
1、菊三七为菊科植物菊三七Cynura segetum(Lour.)Merr.的根茎。

呈拳形肥厚团块,长3-6cm,直径3cm。

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
弧状沟纹,突起物顶端常有茎基和芽痕,下部有细根痕。

质坚,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

纵切面有灰黄色筋脉,横切面显菊花心状。

味淡而后微苦。

粉末镜检无草酸钙结晶及石细胞。

2、芍药根头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茎切片。

原植物图见赤芍项下,药材多为不规则纵切片。

外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

断面不平坦,类白色或浅棕色,具放射状纹理。

味微苦、略酸。

镜检可见薄壁细胞中含成行排列的草酸钙簇晶,无石细胞。

3、朝鲜土白术为同属植物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x Kitam 的根茎。

原植物见苍术项下,药材呈结节状圆柱形或不规则团块状。

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瘤状突起及不规则皱纹。

断面纤维性,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裂隙及油点。

气清香,味甘、微苦辛。

新鲜断面置紫外光灯下显银白色荧光。

真品白术:外形呈拳状团块,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长5~8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有浅而细的纵皱纹,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向上则渐细,或留一段地上茎,俗称“白术腿”。

在瘤状突起的顶端,常有茎基残迹或芽痕,须根痕也较明显;断面不平坦,烘术的断面为淡黄白色,角质,中央时有裂隙。

生晒术的断面皮部类白色,木质部淡黄色至黄色,有散在的油点;闻之气味清香,尝之味甜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伪品菊三七根:外形较似真品,但长度比真品短,约在3~6厘米,表面为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断续的沟纹,顶端有茎基,下端有细根断痕;断面的色泽与真品有较大差别,呈灰棕黄色;闻之气微,口尝味甘淡,后味微苦,嚼之无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