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语修辞特色的语用分析探究

合集下载

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研究

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研究

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已经成为商业宣传和消费者购买的重要途径。

无论是电视、报纸、杂志还是网络,各种形式的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让消费者无法避免。

而广告的目的就是要吸引人们,让他们关注、记住并购买所宣传的商品或服务。

为此,广告需要借助修辞手法来进行情感的操纵和语言上的艺术运用。

研究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广告的本质和目的,还能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广告策划能力。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广告语言中的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运用摹拟、类比等手段来表达事物或概念之间相似性质的修辞手法。

广告中的比喻,通常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慷慨激昂的词句,将产品或服务与各种元素相比较,并用比喻手法强调其相似之处,进而激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比如,“喝了某品牌牛奶,感觉就像妈妈的爱一样浓厚”;“此项服务就像你的私人管家,快速而安全地解决你的一切问题”等等。

这些广告语言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让人们感受到产品或服务与自己的亲切关联,让人们感到温馨和安全。

二、修辞问答修辞问答是广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

其基本模式是: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回答这个问题,以此来引入广告内容,促使受众对广告产生兴趣。

例如,“你是否常常感到头发干枯无光?脸色暗沉无色?那是因为你一直使用的不是专业的护肤品。

现在,有了某产品,一切问题迎刃而解!”修辞问答不仅能够让人们产生共鸣,还能让广告形式更加灵活和吸引人。

三、夸张夸张是一种像诙谐小品一样煞有介事地夸大其词,制造出一种出格的效果的修辞方式。

在广告中,夸张可以使受众感受更直观、更有趣味性。

比如,某品牌的饮料广告曾经喊出“这可是真正的天使之泪,比以前的都甜!”的口号。

这样的夸张,让消费者感受到了饮料的美味,更加引人注目。

四、排比排比是通过反复使用类似的结构与语言重复呈现某个概念或事物的修辞手法,可以让广告内容更加高潮迭起,令人印象深刻。

例如,“此机能厚重、外形精美、外接屏幕大,价格合理、配置丰富、更加坚固。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与效果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与效果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与效果广告语是商家宣传和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而修辞手法则是提高广告语吸引力和说服力的有效工具。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与效果,并分析不同修辞手法对读者的影响。

一、夸张手法夸张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非常常见,通过夸张的表述和场景渲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其购买欲望。

例如,“这是史上最好吃的巧克力”,通过强调巧克力的独特口感,进而引发读者对该产品的好奇和渴望。

夸张手法能够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将产品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分开来。

然而,夸张的程度需要恰到好处,过度夸张可能导致消费者的反感和不信任。

二、比喻手法比喻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产品形象化,使其更加易于消费者理解和接受。

例如,“这款化妆品就像一面镜子,让你每天都能看到最美的自己”。

通过将化妆品与镜子进行比喻,强调其提升形象的效果,并与读者的真实需求相呼应。

比喻手法在广告语中能够打造独特的形象和品牌个性,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然而,比喻手法的使用需要遵循广告主题和产品特性,不能过于生硬和牵强。

三、反问手法反问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

通过提出一个具有冲击力的问题,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从而展现产品的独特价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怎样才能拥有一头被无数人羡慕的秀发?答案就在这瓶洗发水里。

”反问手法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好奇心,引起对产品的兴趣和关注。

然而,反问手法不宜过多使用,过多的反问问题可能会让读者感到疲惫和厌烦。

四、排比手法排比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让广告语更具有诗意和吸引力。

例如,“买一送一,赠品多多,好礼不断”。

通过重复的“买一送一”和“赠品多多”等词语,强调购买产品能够获得多种优惠和礼品,进而激发读者的购买欲望。

排比手法的使用能够提高广告语的可读性和记忆性,让读者更容易记住和传播广告内容。

然而,排比手法的使用需要注意避免过多重复和机械感。

总结: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突出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引发消费者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浅谈广告语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浅谈广告语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浅谈广告语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修辞是恰当地选用和安排各种语言材料及表达手段,以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言艺术化手法。

它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会经常出现。

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人们对产品广告的制作煞费苦心,力求使广告的形式多种多样、语言丰富多彩。

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当前的许多广告语中巧妙地运用了修辞手法。

这样做,既增强了广告的语言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又引起了受众消费者的注意,激起他们的购买欲。

下面就对广告语中运用的一些修辞手法作一下分析论述。

一、比喻比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运用这种手法,可以把抽象陌生的事物表现得形象亲切,化平淡无奇为生动有趣,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加深受众的印象,实现广告的目的。

例:像母亲的手一样柔软。

(台湾某儿童鞋广告)这则运用了明喻的儿童鞋广告贴切生动,情感真挚,准确地表述了这一品牌儿童鞋的特点,即柔软。

喻体“母亲的手”使人产生温馨的联想,因为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是最细心、最体贴的。

这种形象的比喻所唤起的深厚的亲情,会使受众对此产品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排比排比是广告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是一种连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式,以加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在语气上形成了逼人的气势,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被吸引。

例:天天呼吸,空气不可污染!日日饮用,水源不可污染!餐餐进食,蔬菜不可污染!(某环保公益广告)这则广告中,相同的句式、相同的语意铺排在一起,以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给受众以警醒、以震撼,让受众强烈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对偶对偶是一种可以增强广告语的艺术性和趣味性的修辞手法。

它通过把两组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近的语句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同、相关或相反的含义。

在广告语中恰当地运用对偶,可以创作出对仗工整、整齐匀称、音韵和谐的佳作,更具艺术性和可读性,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便于传诵。

例:总裁为您服务,领袖由我安排。

典型广告语的修辞技巧分析

典型广告语的修辞技巧分析

典型广告语的修辞技巧分析广告语是推销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中的修辞技巧在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发购买欲望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对典型广告语使用的修辞技巧进行分析,以揭示其背后的营销心理和艺术。

1. 夸张手法夸张是广告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夸大产品或服务的优点、效果或特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无敌快递,飞一般的速度!”这句广告语中的“飞一般的速度”通过夸张的表达方式,将快递的速度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2. 反问手法反问是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设置反问句,让消费者在思考的过程中参与到广告信息的传递中,增加与广告的互动性。

例如,“你不想拥有一辆足够酷炫的跑车吗?”这句广告语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消费者对于拥有跑车的渴望和向往。

3. 比拟手法比拟是广告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将产品或服务与另一种事物进行比较,突显出其独特的优点和价值。

例如,“这款神奇的面霜,如同一股清泉,让您的肌肤充满活力!”这句广告语通过将面霜与清泉进行比较,有效地传达了面霜的清爽和滋润的特点。

4. 使用名人效应名人效应是广告中常见的修辞技巧之一。

通过邀请知名人士或明星代言产品或服务,借助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公众认可度,提升产品或服务的形象和销售力。

例如,“世界大师级大厨推荐,品味正宗地道的美食!”这句广告语利用知名大厨的影响力,为产品树立了权威形象,并增加了消费者的信任感。

5. 利用情感诉求情感诉求是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运用渴望、自豪、幸福等情感词语,触动消费者的情感需求,让其产生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积极情绪和体验。

例如,“只有爱,比尔吉斯!”这句广告语利用“爱”这一高度情感化的词语,与产品相结合,既突出了产品的品质,又引发了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典型广告语使用了多种修辞技巧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激发其购买欲望。

夸张、反问、比拟、名人效应以及情感诉求等手法在广告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广告语分析分析广告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广告语分析分析广告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广告语分析分析广告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广告语分析:分析广告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广告语是广告营销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宣传手段,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能够有效吸引目标受众,并唤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本文将分析广告语的特点以及常见的表达方式,并探讨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广告语的特点1. 简洁明了:广告语通常以简洁的字数、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核心信息,力求一瞬间抓住受众的注意力。

2. 强调亮点:广告语往往聚焦于产品或服务的独特卖点,通过凸显亮点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3. 魅力促销:广告语常运用夸张、幽默、激励等手法,以社会精神或道德观念为依据,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

4. 情感共鸣:广告语会利用情感因素,触动消费者的情感,引发共鸣,让消费者产生情感依恋。

5. 特色鲜明:广告语的语言特色需要突出,使受众一听到就能够迅速辨别出是哪种品牌的广告。

二、广告语的表达方式1. 修辞手法的应用:广告语常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 形象化的描述:广告语借助生动具体的形象和场景,通过描述产品的外观、特点和性能等来吸引消费者。

3. 动词的运用:广告语中的动词常用强调性和感染力较强的词语,以达到刺激消费欲望的目的。

4. 问句的引导:广告语常使用问句来引导读者思考,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5. 即时互动:现代广告语利用新媒体的发展,通过即时互动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参与进来。

三、广告语在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1. 特色传播:广告语作为品牌形象和旗帜,能够让消费者迅速确定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提高品牌知名度。

2. 情感引导:广告语借助语言和形象,能够激起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品牌的追随中。

3. 销售增长:精心设计的广告语能够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达到销售目标,带来商业利益的增长。

4. 品牌塑造:广告语承载着品牌的核心理念,能够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观,为企业建立良好声誉。

5. 社会影响力:广告语通过大量传播,不仅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还能对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和引导。

广告文案写作的修辞特点探微

广告文案写作的修辞特点探微

广告文案写作的修辞特点探微一、常用修辞技法所谓修辞,广义的修辞是指文章的用词、造句以及谋篇布局的斟酌和推敲;狭义的修辞是研究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技能。

精心、恰当地运用修辞技法,对于力戒陈词滥调,创作出新颖独特、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广告文案,对于增强广告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比喻古人称之为“比”。

它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地表现,把陌生的概念变成熟悉的事物,将平淡表现为生动。

以“皮肤”喻牛仔裤,暗示商品贴身舒适;把“雨衣”比做雨天中的“云彩”,描绘出千姿百态的花色品种,都能浮想联翩。

比喻有三大要素:本体——说明或描述的对象,喻体——用作比喻的事物,喻词——用来连接本体、喻体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根据三大要素的有无,人们将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

明喻是将本体、喻体用喻词明显地连接起来的句式,将比喻化抽象为形象的表达功能表现得较为突出,我们运用它,能使文案达到特殊的效果。

暗喻是指在本体和喻体之间,不出现喻词的比喻句式。

借喻,是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方式。

与明喻和暗喻相比,借喻的形式简洁、用喻最为隐秘,而喻体则更醒目,具有形式简洁、结构紧凑、文字洗炼的特点。

(案例8-8:美加净防护霜广告)2.双关是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借助语音或词意的联系,故意使语言关联到两种事物,使语句构成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

在文案写作中,主要的双关运用是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对象双关。

谐音双关是利用词语的谐音(音同或音近)所构成的双关,语义双关是利用词语的多义构成的,而对象双关是指一句话(或几句话)涉及到两个对象的双关。

如:“几多风华在蜂花”(蜂花洗发精广告)、“京华音响,世界之精华”(京华音响广告)。

双关的运用可以使文案含蓄、幽默、风趣、委婉、形象、生动。

3.飞白将词语故意写错或读错,并有意地仿效。

飞白可以达到趣味性的效果,其形式有字形飞白、字音飞白、语义飞白三种。

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精选五篇)

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精选五篇)

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精选五篇)第一篇: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修辞学角度下的广告语探究摘要:在商品社会中,一条优秀的广告可以成就一家企业。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广告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它以它独特的魅力,征服着观众或读者,也俘获了消费者的“芳心”。

而一条好的广告有哪些特点呢?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修辞学的视角下,对一条广告的优劣一探究竟。

关键词:修辞学广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一.语言形式角度下的广告与探究首先,让我们从形式角度来分析一下广告用语。

从形式上看,广告用语使用的修辞手段,有押韵与诗化,叠声重复和语言风格差异等几类。

我们注意到,在有声广告中,比如电台与电视广告,广告制作者尤其会通过使用押韵与诗化等语音修辞手段来加强宣传效果。

例如“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这条广告。

我想这句话在中国的流传程度,绝不仅仅是这10个字所能概括的。

这简简单单10个字,不仅清晰明了的描述了产品良好的效果,通过使用押尾韵的修辞手法使广告听起来具有了音韵美,而两句并列的五字短语,仿佛成为了五言诗。

假如我们把这条广告,用白话的形式改造一下,我想,他的效果应该要逊色许多,可能会是这样:早上和晚间都使用大宝,可以使您的皮肤变好。

我们发现在原有的形式被修改之后,效果也一下就打了折扣。

这是为什么呢?它的意义简单明确,把这种简单的意义套入简洁的形式中,也就是搭配诗的韵律和节奏感,达到了1+1大于2的效果,比平铺直叙的广告词更具吸引力。

押韵不仅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美感, 还可以产生一种节奏感,以达到加强意义的目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当所推介的产品类型,定位的不同时,广告所采用的语言形式也是相距甚远。

比如,以食品为例,康师傅方便面的广告语:就是这个味儿。

就是很直接直白的口语。

而德芙巧克力广告: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这条广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人有一种细腻,柔和的体验,语言的格调也相对高雅。

比如“味道好极了”与“滴滴香浓,意犹未尽”。

浅析广告语中修辞的应用

浅析广告语中修辞的应用

浅析广告语中修辞的应用当你看到“晶晶亮,透心凉”,“万家乐,乐万家”等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时,是否感到很亲切呢?想必大家的感受和他们一样,亲切而难忘,追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些广告语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修辞格。

它能修饰、调整语言,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难怪运用了修辞格的广告语形象、生动、让人过目、过耳均不忘呢?那么,广告语主要采取的是哪些修辞格呢?具体的效果又如何呢?我们先广泛收集广告语,然后进行分类整理,认真研究,发现其常用的修辞手法有:双关、顶真、押韵、回文、比喻等,具体的运用效果将作如下分析:1.双关。

在特定语境中,借助语音或语意的联系,使语句同时关联两种事物。

例如:①聪明不必绝顶,慧根长留。

(治脱发药水)②玉环牌热水器,让您随心所欲。

分析:两句都是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

第一句中“绝顶”在此语意双关。

一层意特别聪明,另一层意思是头顶无发。

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含蓄幽默,使所述产品形象、耐人寻味。

第二句中的“欲”字为谐音双关,音同“浴”,即说明了此热水器称心如意,又突出了它的功效。

2.顶真。

前一语句的后面部分做成后一语段的开头。

例如:①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②骆驼进万家,万家欢乐多。

③丽华快餐,快餐精华。

分析:这类广告语构思巧妙,使人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第一句是日本丰田车的广告语,运用顶真的修辞方法使得上下句语势连贯、前后逻辑严密,让人难忘,且说明了丰田车在世界上的销路之广,音接、含蓄地表明了其质高性优的特点。

又如第二句,强调产品进入万家后的带来的欢乐,其销售面之广与受惠面之大完全相同,那么其功效不言自喻,真可谓“一辞格值千金”啊!第三句是一家饭店的广告语,突出“快餐”、“精华”两个词,前后衔接紧密,在强调“快”、不必久等的同时,“精”的特点也突现了出来。

总之,这些广告语之所以深入人心,顶真辞格自是“功”不可没。

3.押韵。

在句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例如:①晶晶亮,透心凉。

广告语的语言特点与分析

广告语的语言特点与分析

广告语的语言特点与分析广告作为商业宣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所采用的语言方式和特点直接关系到广告的效果。

本文将分析广告语的语言特点,并探讨其背后的分析原因。

一、简洁明了广告语通常力求简洁明了,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短小精悍的广告语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传递主要信息,增加记忆点,引起潜在消费者的兴趣。

例如,“品质保证”、“放心购物”等简洁的广告语直接表达了产品的优势和信誉,使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该品牌或产品。

二、生动形象广告语常常通过形象化、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产品特点具象化,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认知。

例如,“酣畅淋漓,尽情挥洒”、“轻薄便携,引领潮流”的广告语,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使消费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优势和特点。

三、情感共鸣广告语常常以情感共鸣的方式来触动消费者的内心,引起共鸣和共情。

广告语会着重强调产品的溢价值、品牌的情感价值或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从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例如,“陪伴是最好的礼物”、“与你并肩,我们的未来更精彩”等广告语,借助情感化的表达,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更深层次的认同和好感。

四、刺激购买欲望广告语往往通过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来达到促销的目的。

它们常常采用积极的措辞、有诱惑力的描述,通过煽动人们对于产品的渴望,激发他们去购买。

例如,“限时抢购”、“大促销,惊喜不断”等广告语,通过强调产品的限量性或价格的优惠等,诱使消费者迅速做出购买决策。

五、个性化定位广告语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和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位,以突出品牌或产品的独特性,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消费者。

例如,“只属于你的风格”、“独特创新,独树一帜”等广告语,强调产品的个性化特点,展示品牌的与众不同,让消费者对该产品或品牌产生好奇心和兴趣。

综上所述,广告语具备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情感共鸣、刺激购买欲望和个性化定位等语言特点。

这些特点旨在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传递产品或品牌的优势,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通过熟练运用广告语的语言特点,广告创作者可以更好地实现广告宣传的目标,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业绩。

经典广告语语用修辞分析

经典广告语语用修辞分析

经典广告语语用修辞分析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会话含义理论,以合作原则为纲,就某些经典广告语作语用修辞分析,揭示经典广告语的语言特色,同时也为广告文案设计提供参考。

标签:广告语语用修辞合作原则一、引言广告是有计划地通过媒介体传递商品或劳务的信息,以促进销售的大众传媒手段。

广告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而本质上又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广告语就是沟通广告主与受众的话语形式,在扩大销售、传播理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广告语引起了广告学界、语言学界的浓厚兴趣。

语用学是研究言语交际中话语如何恰当地表达和准确地理解的一门学科[1](P14),既然广告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那么就有必要通过语用学的视角去审视这种交际行为,总结广告语设计的经验与规律。

当代修辞学认为,修辞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言语交际行为[2](P7),广告作为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当然也是修辞学研究对象之一。

也就是说,广告语既是语用学关注的对象,也是修辞学关注的对象,因此,同时从语用学和修辞学的视角研究广告语是可行的。

“会话含义”是语用学研究的核心,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指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谈话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即所谓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格赖斯“合作原则”包括四条准则:一是量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二是质的准则(Maxim of Quality):所说的话力求真实。

不要说自知虚假的话和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三是关系准则(Maxim of Relevance):所说的话是相关的。

四是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要清楚明白。

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洁有条理。

[1](P56)格赖斯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可能不严格遵守这些准则,听话人根据说话人遵守或违背准则的情况,推断出话语的真正含义,其中说话人遵守合作原则的某项准则所产生的含义称为一般含义,因说话人违反某项准则而产生的含义称为特殊含义。

广告语语音修辞手法的探析

广告语语音修辞手法的探析

广告语语音修辞手法的探析广告语是现代商业营销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推广产品或服务、提高消费者购买欲望。

广告语中通常使用了各种语音修辞手法来增强其表现力,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和认同。

这篇文章将探讨广告语中常见的语音修辞手法,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达到最大的营销效应。

1. 韵律韵律是一种常见的语音修辞手法。

广告语的韵律可以提高其吸引力和易记性。

例如,“啪啪脆,爽口又健康”就是一条使用了韵律的广告语。

通过灵活运用字调和语气,这个广告语展现了非常好的韵律感,容易被人们记住和感受到产品的口感。

2. 重复重复是广告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文字或某些短语的重复可以增加广告语的力度、动感和神韵。

例如,“Coca-Cola——让你的世界更加美好”就是一条应用了重复手法的广告语。

通过不断重复Coca-Cola这个品牌名称,强调品牌影响力和使命感,让广告语更加难忘。

3. 对比对比是广告语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在同类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比的效果就更加明显了。

例如,“价廉物美”,“高端大气上档次”等广告语都是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例子,通过明确的对比来突出自己产品的特点和卖点,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为产品的推销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 押韵押韵是广告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广告语中,押韵可以创造流畅且易于记忆的节奏,奏响音符悦耳的旋律。

还可以使广告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在人们脑中留下深刻印象。

如“开口一笑,冷饮夏避暑”这一广告语的押韵手法,完美地兼顾了市场魅力和口感功效,在吸引消费者的同时,也传达了产品服务的重要概念。

5. 反复/倒数反复或倒数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广告语修辞手法。

通过以反复方式展示产品的特点或卖点,以及倒数时间等方式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

例如,“娘娘腔,好听到没朋友”,这句广告语用反复所达到的效果,将产品特点展现在消费者眼前。

总之,广告语的语音修辞手法有很多,它们各有优缺点,使用范围也不同。

不同的广告类型适用的语音修辞手法也会有所差别。

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

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

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广告语言是市场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引导其产生购买行为。

本文将从广告语言的修辞角度出发,对关键词和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广告语言的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一、广告语言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广告语言是指用于宣传和推销产品或服务的语言,其主要目的是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其购买欲望,并引导其采取购买行动。

广告语言的特点包括:语言表达直接简洁、形象生动、富有创意和感染力,同时还需要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和信任。

二、关键词和内容对广告语言的影响1、关键词的重要性在广告语言中,关键词是传递广告信息的重要元素之一。

它们是广告内容的精髓,能够突出产品的特点、优势和价值,同时吸引消费者的。

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应该与广告的目标受众和产品特点相契合,以增加广告的针对性和效果。

2、内容对广告语言的影响广告内容是广告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与关键词相互补充、相互呼应。

广告内容应该能够让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兴趣,并激发其购买欲望。

同时,广告内容还应该有足够的细节和信息,让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广告语言的修辞手法1、隐喻隐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广告语言中经常被使用。

它通过将一个事物描述成另一个事物,以突出其相似之处,同时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广告信息。

例如,某化妆品广告中用“皮肤的食物”来形容其产品,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其产品的滋养和保湿作用。

2、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重复相同或相似语句来强调广告信息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让广告信息更加简洁明了,同时增强消费者的记忆效果。

例如,某饮料广告中用“渴了喝一口,累了来一瓶”来形容其产品的便捷和舒适性。

3、夸张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产品或服务的优点来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修辞手法。

它能够让广告信息更加突出和鲜明,同时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例如,某洗衣液广告中用“强效去污,一点不留”来形容其产品的去污效果,让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优势。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广告语作为商业宣传的重要手段之一,既要传递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又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购买欲望。

而修辞手法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广告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一、夸张手法夸张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段。

夸张能够突出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增加营销效果。

例如,“整个城市都在谈论这款新产品”和“无与伦比的口感,让您流连忘返”等广告语都运用了夸张手法,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强烈的兴趣。

二、比喻手法比喻是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来传达信息的一种修辞手法。

在广告语中,比喻手法可以用来形容产品的特点或优势。

例如,“这款手机是精密的时尚艺术品”和“我们的产品如同一颗闪亮的明星”等广告语都采用了比喻手法,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三、反问手法反问手法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增强广告语的说服力。

例如,“你不想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吗?”和“难道你还不知道吗?现在是购买的最佳时机!”等广告语都使用了反问手法,使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产生了好奇心和渴望。

四、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手段,通过相同或类似的排列方式来强调某种意义或特点。

在广告语中,排比手法常用来列举产品的优势或特点。

例如,“舒适、时尚、高品质,这就是我们的产品”和“快速、便捷、安全,让您的生活更美好”等广告语都是利用排比手法,使消费者对产品的优势有直观的了解。

五、双关语手法双关语手法是一种常用于广告语中的修辞手法,通过词语的双重含义来增加广告语的趣味性和记忆性。

例如,“这款产品,用心打造,让你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和“以色列舒缓系列,让你世界与自我完美结合!”等广告语都运用了双关语手法,让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丰富多样,夸张、比喻、反问、排比和双关语等手法的巧妙运用,不仅能增加广告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还能增强消费者的共鸣和购买欲望。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广告语是商业宣传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以简洁、生动的方式传递产品或服务的信息,找出售点、突出特色,以期吸引受众的注意和兴趣。

而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更是将广告语的表达效果发挥到极致。

本文将就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拓宽我们的思维,提高广告语的吸引力与传播效果。

一、比喻手法广告语中常用的比喻手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受众的想象力和共鸣。

比如,某汽车广告语:“它是飞驰在沙漠上的野马,它是战无不胜的勇士。

”通过将汽车比喻为野马和勇士,既突出了速度和力量,又给人一种强烈而震撼的感觉,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和注意。

二、夸张手法夸张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可以突出产品的独特之处,让受众产生强烈的好奇和兴趣。

例如,某化妆品广告语:“只需一瓶,让你瞬间变身女神!”通过夸大产品的功效和效果,将受众的期待值提升到极高的程度,从而吸引他们主动了解和购买产品。

三、排比手法广告语中的排比手法常常用于列举产品的特点和优势,起到强调和加强的作用。

例如,某手机广告语:“智慧、快速、稳定,让你掌握一切!”通过使用并列的形式,突出了手机的三个重要特点,并且让受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这款手机的优点。

四、反问手法反问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常常用于引发受众的思考和共鸣。

例如,某饮料广告语:“你渴了吗?你还在等什么?”通过反问的形式,让受众触发自身的需求与欲望,从而激发购买的冲动。

五、双关语手法双关语手法在广告语中经常用于制造幽默和引发思考。

例如,某保险广告语:“保险,有了它,才能‘保’你一生。

”通过将“保”字双关解读为保险和保护,达到宣传保险的效果,并且给人一种轻松、幽默的感觉,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共鸣和喜爱。

六、感官修辞手法感官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应用,可以刺激受众的感官和情感,增强广告语的吸引力。

例如,某咖啡广告语:“咖啡香气扑鼻,唤醒一天的美好。

”通过运用咖啡的香气刺激受众的嗅觉感受,让他们产生渴望喝咖啡的欲望,并且将咖啡与美好联系在一起,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

对流行广告语的修辞手法的调查报告

对流行广告语的修辞手法的调查报告

对流行广告语的修辞手法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广告语作为营销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越来越丰富多样,受到了广大营销人员的广泛关注。

本文调查了一些常见的流行广告语并分析了它们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期对广告策划中的修辞技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一、问答式广告语——用疑问引起注意“有没有一瓶可以让你抵抗岁月痕迹?”、“你有没有做过最好的自己?”、“生活的小确幸,你需要多少?”这类广告语大多采用了问答式的语言方式,旨在通过对问题的引发来更好的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这种手法往往采用反复的疑问句,使广告效果更为明显,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更深的影响。

二、对比式广告语——突出产品特点“小而不黑,大而不糊”、“更清新,更贴心”、“别让您的风度被白色所掩盖”这类广告语常常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自己产品的特点。

这种手法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元素进行对比,使受众更加明确地感受到产品的优劣之处,从而达到潜在的品牌宣传目的。

三、情感式广告语——唤起共鸣“让感动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全心全意,一心一意”、“爱,做一个有爱的人”这类广告语往往通过对人类情感进行挖掘,唤起消费者共鸣,引导受众对产品产生情感,使其具有高度的粘性。

这种手法通常运用人类性格、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素材,使广告联想到受众的生活经历,进一步刺激受众的情感系数。

四、夸张式广告语——制造兴趣“最高清,无需后期修图”、“穿上他,从未有过的完美腰线”、“拆掉看看,再送给你一个”这类广告语通常采用夸张的语言手法,夸大了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该手法能够制造出消费者对产品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宣传效果。

“随时想吃就吃,不用打扰别人”、“有女朋友,省心有保障”、“爱生活,却不会妥协”的广告语,利用对立性的修辞手法,将产品的特点与常规的行为方式进行对立,更加凸显了产品的区别与特色,突出了广告宣传中的个性化卖点。

这种手法多采用反讽或讽刺的方式,有很强的话题性和留存性。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

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运用具有特殊效果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广告语中,借助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广告更具吸引力、记忆性和影响力,引起受众的共鸣与兴趣。

本文将探讨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并分析其效果和作用。

一、夸张手法夸张手法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可以突出产品或服务的优点、特色及高于其他竞品的独特之处。

例如:“绝无仅有”、“世界领先”等词语,都通过夸张的方式强调产品或服务的卓越性,产生强烈的信心和吸引力,让消费者愿意选择和信赖。

二、比喻手法比喻手法是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以增强表达的形象力和感染力。

在广告语中,比喻手法常用于描述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效果。

比如:“他是行走的药店”、“犹如身临其境”等表达方式,通过将产品与其他具象的物品或场景相比,使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产品的优点。

三、反问手法反问手法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受众的思考和共鸣,从而产生一种深刻的印象。

在广告语中,反问手法可以用来突出问题的存在和解决方案的重要性。

例如:“你想拥有一台既实用又时尚的电脑吗?”、“你还在为无效广告而烦恼吗?”这些反问句表达了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引发共鸣,进而引导他们去选择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

四、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通过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广告语中,排比手法常被用来列举产品或服务的优点和特性,以便更加生动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

例如:“奢华、舒适、高端,这就是我们的酒店理念”、“快速,便捷,省时,我们为您提供一站式服务”。

五、反复手法反复手法是通过多次重复某个重要的信息或关键词,以加强受众对该信息的记忆和印象。

在广告语中,反复手法常用于强调品牌口号、核心价值和产品优势等。

例如:“因为质量,所以选择”、“让梦想成真”。

六、夸张手法夸张手法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可以通过夸张的语言来突出产品或服务的特别之处或者某个优点,从而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试析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

试析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

试析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一、广告语的作用与特性广告语究竟是什么?什么才算得上优秀的广告语呢?广告语又叫广告词,它是广告中令人记忆深刻、具有特殊位置、特别重要的一句话或一个短语。

它在广告中所起的作用是画龙点睛或是锦上添花。

广告语的作用大致有三点:首先,广告语能够点出产品自身特色或企业文化精髓。

当人们看到这个广告语的时候,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从中理解到其中的经营理念,使人们对这个产品有种信赖感。

就好像著名手机生产商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 ,让人能感受到其产品对于人性的关注,体会到科技给人类带来的方便。

其次,广告语还可增加产品或品牌的附加值。

工厂里生产出来的是产品,而消费者体验的则是品牌。

通过广告塑造品牌,由品牌在消费者心理中的认知作用,可以产生附加值。

所谓附加值,就是产品带给消费者有形实态使用价值以外的无形价值。

它取决于消费者的主观认知和心理感受。

全球著名体育运动休闲品牌NIKE耐克)的广告语“ just doit ”(想做就做),为消费者带来的就是美利坚民族的自由不羁、坚定信念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因此赢得了许多年轻人的青睐。

消费者一想到耐克,就会跟时尚、充满活力挂上钩,无形之中增添了品牌价值。

再次,广告语能够塑造品牌形象。

奥格威说,“每一则广告都是对产品品牌形象的长程投资” 。

二、广告语中的修辞现象(一)修辞的语言手段在广告语中的体现修辞的语言手段主要是通过语音、词汇和语法这三要素来实现的。

首先从语音来说,广告语需要讲究声音的配合。

我们通常看到的广告语大都十分注意音韵协调,让人听起来有种音乐美,念起来能够琅琅上口。

如雪碧的广告语“晶晶亮,透心凉” ,所用的六个字,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也给广告语所介绍的产品一种恰如其分的形容。

虽然只有六个字,却让人听了广告,有一种微风拂面的清爽感觉。

从词汇上来说,我们要加强对词语意义的锤炼。

汉语词汇是异常丰富的,各种类型的词各有特定的表达功能。

有的表义准确,而有的模糊,有的庄重,有的则通俗,这就为完成复杂多样的修辞任务提供了得心应手的材料。

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

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广告语言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力、激发购买欲望而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在广告中,修辞手法被广泛运用,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广告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运用效果。

一、夸张手法夸张是广告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或效果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例如,一则口香糖广告中说:“嚼一口,清新味觉,持续一整天!”这里的夸张手法通过强调口香糖的清新效果,让消费者产生了强烈的购买欲望。

二、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

在广告语言中,比喻手法常用于描述产品的特点或效果。

例如,一则汽车广告中说:“这款汽车就像一只猎豹,瞬间加速,灵活无比。

”这里的比喻手法将汽车与猎豹进行类比,强调了汽车的速度和灵活性,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三、反问手法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思考的修辞手法。

在广告语言中,反问手法常用于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一则美容产品广告中问道:“你是否想拥有年轻、光滑的肌肤?”这里的反问手法让消费者主动思考自己的需求,从而引起购买欲望。

四、排比手法排比是一种将同类事物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

在广告语言中,排比手法常用于强调产品的优点或特色。

例如,一则洗发水广告中说:“柔顺、滋润、光泽,让你的头发焕发生机!”这里的排比手法通过列举多个形容词,强调了洗发水的多重效果,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五、反转手法反转是一种出人意料的修辞手法,通过打破常规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在广告语言中,反转手法常用于突出产品的独特性或与众不同之处。

例如,一则咖啡广告中说:“这款咖啡不仅可以提神,还能让你在繁忙的生活中享受片刻宁静。

”这里的反转手法让消费者对咖啡的效果有了新的认识,引发了购买欲望。

总结广告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在吸引消费者注意、激发购买欲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夸张、比喻、反问、排比和反转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广告语言更加生动、吸引人,并能够深入人心。

修辞方法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

修辞方法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

修辞方法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广告文案是商业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巧妙运用修辞方法,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共鸣,从而达到促销产品或服务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修辞方法在广告文案中的运用,以期帮助广告从业者更好地撰写吸引人的广告文案。

一、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些特点或描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广告文案中,夸张可以用来突出产品或服务的优点,让读者对其产生兴趣。

例如,一则汽车广告可以使用夸张手法来形容汽车的速度:“驾驶这辆车,你将感受到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刺激!”这样的描述会让读者对汽车的速度产生好奇,从而进一步了解产品。

二、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手法,它能够通过将产品或服务与读者熟悉的事物进行对比,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在广告文案中,比喻可以用来形容产品的特点或效果。

例如,一则化妆品广告可以使用比喻手法来形容产品的光滑度:“这款面霜让你的皮肤如丝般柔滑,就像摸着一朵嫩芽。

”这样的比喻让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效果,增加其购买的欲望。

三、排比手法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语句来增强表达力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文案更加有节奏感和吸引力。

在广告文案中,排比可以用来强调产品的多个优点或服务的多个特点。

例如,一则旅游广告可以使用排比手法来描述旅游线路的特色:“品味美食、感受异域风情、体验极限运动,我们为您提供一站式旅游体验!”这样的排比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旅游线路的丰富性,激发其对旅游的兴趣。

四、反问手法反问是一种提出问题但不期望回答的修辞手法,它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在广告文案中,反问可以用来激发读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例如,一则健身广告可以使用反问手法来引起读者对身体健康的关注:“你是不是厌倦了久坐办公室的生活?你是不是希望拥有一个健康有活力的身体?”这样的反问引起了读者对健康的思考,让其意识到自己对健身的需求。

五、情感诉求情感诉求是一种通过触动读者的情感来引发共鸣的修辞手法,它可以让读者更加认同广告宣传的产品或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上述理论,笔者接下来摘选一些具体广告实例,对
其进行语用分析。
(一)合作原则与广告语
1、简洁明了的广告语与原则遵守
广告是广告商与受众进行交际的一种活动。人们在进
行交际时,为了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都得遵守一个共同的
基本原则———合作原则。也就是说在交际过程当中得遵守
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准则。广告商要把信息传递给受
上是表达邀请非会员入会的意思。
例9:Simplify your house work with“many-use”Scott Tow-
els.
祈使句型结构间接表示“警告”、“提供”、“妥协”或“让
步”。例9是Scott牌毛巾广告,使用祈使句表达该产品能提
供这种“使你的家务活简单化”的服务。
这则馅饼广告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俗地说,夸张就是
言过其实。正是这种言过其实对听话者传达了说话者态度,
这样的话语更容易被记忆、保留。此广告在形容蔬菜数量多
时没有用“a lot of, much”等,却用“a garden of”更形象、生动。
例6:If people keep telling you to quit smoking cigarettes,
交际总是互相合Leabharlann 的,谈话双方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双
方话语都能相互理解,共同配合。[3]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
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
则。1、量的准则(Quantity Maxim):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
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的
准则(Quality Maxim):努力使你说的话是真实的。不要说自
语情景化模式,是修辞效果获得所必须考虑的方面。[2]因此,
广告语修辞特色的语用分析更具可操作性。
二 广告语修辞格语用分析的理据和原则
修辞的目的按照语言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就是要
进行成功的劝说。因此,修辞格在广告创作中深受广告撰写
人的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上文中提到了修辞活动与语用存
在着高度的统一性,修辞的本质是为了交际语境效果而进行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755(2006)06-0085-03
一 引言
广告这个词是英文“Advertising”的译名,是个外来词。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与新经济中,广告成为
企业开拓市场、赢得公众的重要法宝之一。国内外超一流的
卓越企业,往往得益于超一流的优秀广告。广告已成为公众
大家都知道这句口头语的意思是“别管闲事”。当它被用作
一则招聘广告的标题时,受众很快就能明白它的意识:“to be
your own boss”。由此,我们得知如果广告语言平实、意义简
要明了,广告受众很快能从平淡言辞中领会到其所蕴涵的隽
永之意。其次,由于广告费用的昂贵,广告商也尽可能应用
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广告之意。
感叹。像这一类同义反复句(tautologies)蕴涵了丰富的意义。
例4是一则香烟的电视广告,整个广告就一句这样的广告
词,明显没有给读者足量的信息,违反了量的准则。但是,广
告却产生很好的效果,受众会不停地琢磨该广告是什么广
告,因此广告知名度很快就形成。
(2)违反质的准则
违反质的准则,也就是故意说一些不符合事实的话,让
Dec.2006
广告语修辞特色的语用分析探究
刘 丽 华
(邵阳学院外语系,湖南邵阳422000)
[摘 要] 为了使广告达到劝说目的,广告撰稿人会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策略,修辞手段。文章利用语用学原理剖析广
告语言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制约,从而摸索出一些具有指导性的广告文案创作原则。
[关键词] 广告语; 修辞特色; 语用学
活动,使听话人受到了警告,或者使听话人接受规劝,不去做
某件事。[5]后来,英国哲学家塞尔(Searle)在奥斯汀言语行为
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塞
尔指出,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这个概念,首先要了解“字面用
意”(literal force),即句子本身所表达的“言外之力”,然后从
要的作用。
广告要实现其劝说目的,当然不能忽视“说的艺术”,修
辞格的广泛运用正是其具体体现。何刚认为,修辞活动与语
用存在高度统一性:首先,所谓话语的修辞效果,其实就是话
语在特定语境中产生的对象化、情景化语用效果;第二,语用
解释的对象和修辞学解释的话语建构中的超常搭配,其实也
是一致的;第三,语用方式是成功实现语用者互动目的的话
疑问句型结构间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和“邀
请”等言语行为,根据统计,每三十个广告用语句子中就有一
句疑问句。
例8:How high could your personal spending limit be as an
American Express Card member?
这则美国Express Card会员广告,使用疑问句句型,实际
幽默是生活和艺术中的一种特殊的喜剧因素,又是在生
活和艺术中表达或再现喜剧因素的一种能力。它通过比喻、
夸张、象征、寓意、双关、谐音、谐意等手法,运用机智、风趣、
凝练的语言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或现象作
轻微含蓄的揭露、批评、揶揄和嘲笑,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
定这些事物或现象。
三 实例分析
(2)多用主动句,少用被动句
内行为(locutionary 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言后行
为(perlocutionary 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
身,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
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许多事情,
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即通过言语
多余信息或少量信息。多余的信息看似不必要,却蕴藏着丰
富的内涵,少量信息可以引发读者的关注,更具好奇心理。
例3:Arts will always be arts.
例4:鹤舞白沙,我心飞翔。
例3是一则油画展的广告,从字面上看,这句广告词从
句义角度分析会认为是毫无意义的,但从语用学的角度,人
们不难从中推导出这样的语用含义:艺术就是高雅的,无谓
功能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1、广告语的句法结构表现言语行为
我们知道,陈述句并非都表示“陈述”,疑问句并非都表
示“询问”,祈使句也并非都表示“命令”。说话人经常可以越
过这类“字面用意”,表达一个间接的言语行为。广告语由于
要实现它特殊的功效,因此,也常常通过句型来表现言语行
为。
(1)常用凝问句和祈使句
2、形象生动与原则违反
为了很好传达广告之意,广告撰稿人一般得遵循合作原
则。但有时候他们故意违反准则,实际上是让受众结合语境
推导出超出话语本身的另一层意义,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
果。
(1)违反量的准则
遵守量的准则要求话语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的信息或
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然而广告商有意地、公开地传递
知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Rele-
vantMaxim):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要清楚
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口罗嗦,井井有条。
格赖斯同时指出,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并不是都严格遵守
这些原则的。他在这方面概括了四类:1、说话的一方悄悄
的、不让听话人发觉地违反合作原则,从而将听话者引入歧
购买和消费商品不可缺少的向导,“跟着广告走”也成为现代
人所特有的消费心态。
人们对广告的分类虽然不尽相同,有劝说型广告观、传
播型广告观和促销型广告观等,但都表明了广告的实质仍是
通过设计、文案、图片和实物等诸多媒体,针对消费者心理进
行诉求的一种策略方法。[1]根据统计,受众接受的75%信息
来自广告词,因此,广告语在广告效用实现过程中起到了重
果,非常形象生动,让人浮想翩翩。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广告语
说话人要表达某种言语行为,必须考虑表达方式。广告
要实现其劝说功效,广告语必须传达“示言外之力”的以言行
86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事行为。以言行事和间接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对广告劝说
1、现实基础的原则
消费者不是一个可以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主体,而是一
个具有一定的要求、信念、定势和意向,有着判断是非标准的
积极客体,他们对广告的内容完全是根据自己要求的价值标
准加以摄取或排斥的。所以,说实话、抒真情是广告的生命,
是赢得受众的本质力量,也是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
表现。
2、谐趣幽默的原则
“字面用意”再推断出其间接用意,即句子间接表达的“言外
之力”。例如:Could you do it for me?这句话的“字面用意”是
“询问”,但它实际上并不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能力为说话人做
这件事。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用意”(询问),推断出说话人
要表达的间接用意———“请求”。[6]
(三)广告创作原则
[收稿日期] 2006-08-06
[作者简介] 刘丽华(1970-),女,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第7卷第6期
2006年12月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