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4
马克思主义基础概念知识总结名词解释(4)
唯物主义: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将唯物主义彻底地贯彻到一切领域,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史上的伟大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实践经验和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新成果,继承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特别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而创立的。
最早使用“辩证唯物主义”一词的是德国工人哲学家J.狄慈根。
他在1886年出版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中的漫游》一书中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
普列汉诺夫也有这样的表述。
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著作中多次使用这一术语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既坚持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又坚持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贯彻到包括社会历史在内的一切领域,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看整个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辩证的唯物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辩证唯物主义阐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用唯物而又辩证的观点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从根本上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
它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是与形而上学相对立的发展观和思维方法。
它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其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对立统一规律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名词解释.4
名词解释Ecological Balance:生态平衡;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的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况即为生态平衡。
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的能量比例。
生产效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量的百分比。
生态效率(林德曼效率):n+1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之比。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产量:生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的生物量。
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总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空间内,包括生产者呼吸消耗掉的有机物质在内的所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净初级生产力:在单位时间和空间内,去掉呼吸所消耗的有机物质之后生产者积累有机物质的量。
群落净生产力:单位时间和空间内,生产者被消耗者消耗后,积累的有机物质的量。
流通率:物质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移动量。
生物学的放大作用:又叫食物链的浓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
自养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来源中,日光能的输入量大于有机物质的输入量则属于自养生态系统。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4)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说解字义、字形、字音的字典,并首创了部首检字法,分540部首,共收字9353个和1163个重文。
对后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影响十分深远。
《说文》四大家:清代以研究《说文解字》著称的四位学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的《说文解字注》阐发了蕴藏于《说文解字》内的体例,使简奥的原本呈现出清晰的脉络,有利于后人学习、研究。
在考求字义时,注重形、音、义的互相推求,综合分析,于许慎析义的基础上,大加扩展,旁征博引,所引之书达226 种之多。
所以本书在语言学、文字学、词汇学、词义学等方面的成就是卓著的。
《说文通训定声》:清代朱骏声著。
该书对每个字的解释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说文”,列出许书的说解,有时作补充或订正;二是“通训”,朱氏称为“转注”与“假借”,“转注”其实是词义引申,“假借”其实是古音通假;三是“定声”,是以《诗经》、《楚辞》的用韵说明词的古韵,所列“古韵”是指同韵相押,“转音”是指邻韵相押。
甲骨文:又称卜辞、殷墟文字等,主要是指商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又称钟鼎文、铜器铭文等,是古代铸在青铜器物上的文字。
在青铜器上铸文,始于夏商,盛于两周,延续至秦汉。
作为一个时代独具风格的字体,这里主要是指鼎盛时期的西周金文。
小篆:指秦统一六国后,由李斯等整理大篆和六国文字而确立的秦国官方文字,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也称秦篆。
六书:指中国古代分析汉字构型而总结出来的的六种条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般认为后两种是用字方法。
异体字: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音义完全相同,记词职能也完全一样,只是形体不同的字。
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分化字:由于词义的引申和文字的假借等原因,一个字往往承担着多项记词职能或承担着一个词的多个义项,于是人们使用更多的字形来分担文字的记词职能,其中用来分担汉字记录职能的字形被称为分化字,原有兼多个记录职能的字被称为源字。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4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4)田氏代齐公元前391年,田成子的曾孙田和废掉齐康公。
公元前386年,放逐齐康公于海滨,自立为国君。
同年,周天子(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
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姜氏齐国的历史就此结束。
田氏完全取代了姜氏的政权,不过仍然保留「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
围魏驹辉公元前354年,魏惠王率宋、卫伐赵,并于次年攻破了赵都邯郸。
赵国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
孙膑认为魏国的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于是使用了「围魏驹辉」的战术,引兵攻打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然后在魏军回军救大梁的途中,趁其疲惫于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南)进行截击,大败魏军。
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攻韩,齐威王又派田忌、孙膑率军救韩。
魏惠王派将军庞涓、太子申以十万大军迎战。
孙膑利用魏军骄傲轻敌,采用了退军减灶、诱敌深入的战术。
齐军逐曰减少营地军灶数目,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
魏军中计,只以精锐部队轻装兼程追赶,于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进入齐军包围圈。
「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溃,太子申被擒,庞涓自杀。
此战齐歼魏军十万,魏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赵为了争夺韩的上党郡,发生了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之战。
赵将廉颇采用坚壁清野、以逸代劳、消耗秦军的战术,双方僵持了三年。
后来赵王听信秦的反间计,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为将。
公元前260年,赵括改守为攻,全线出击。
秦将白起兵分二路,一方面佯败引诱赵军深入,一方面切断赵军退路,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
赵括战死,四十余万降军被全部活埋。
商鞅变法商鞅即卫国公孙鞅,姓公孙氏,名鞅,也称卫鞅。
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家臣。
后来公叔痤去世,公元前359年,卫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续修穆公之业,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先以帝道说之,孝公时时瞌睡;次以王道说之,然而犹未中旨;最后以霸道说之,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强国主张,孝公大悦,任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4
鲁迅 : 鲁迅(1881~1936), 本名周樟寿, 后改名为周树人, 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辛弃疾:(1140年1207)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主张坚决抗金,遭到主和派打击,历任闲职多年,后闲居农村20年之久,终抑郁而卒。其词作慷慨悲壮,无论是收复失地的爱国呼号,还是壮志难酬的悲愤长啸,以及对偏安王朝投降政策的揭露批判,都能扣动人心。作品收于《稼轩长短句》中。
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人文主义文学杰出代表,他有37部剧作流传下来,其中以《罗蜜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亨利四世》以及被誉为四大悲剧的《哈姆雷特》、《奥塞罗》、《李耳王》《麦克白》最为著名,这些作品都以情节的丰富性、语言的生动性而\超越时代\,成为不可企及的戏剧典范。莎士比亚的创作标志着近代戏剧的成熟。
再别康桥》原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描述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隽永。后被后人改编成同名歌曲、对联翻唱。
所谓“哀郢”,即哀悼楚国郢都被秦国攻陷、楚怀王受辱于秦,百姓流离失所之事。此诗采用了倒叙法,先从九年前秦军进攻楚国之时自己被放逐,随流亡百姓一起东行的情况每层三节(四句一节)。
4的名词解释
4的名词解释一、数学中的4在数学中,4是一个自然数,也是一个整数。
它是大于3小于5的正整数。
作为一个基本的数字,4具有很多特殊意义。
首先,4是一个偶数,因为它可以被2整除。
它还是一个平方数,因为它可以表示为两个相同的因数相乘得到:2乘以2等于4。
其次,4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因为它的平方根等于2。
在几何学中,4是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是一个具有四条边和四个内角都为直角的四边形。
正方形是一个稳定和坚固的结构,因此常用于建筑和工程中。
此外,在代数中,4也是一个幸运数字。
当四个相等的数相加时,它们的总和将等于4乘以这个数。
例如,4加4等于8,4乘以4等于16。
这种规律被称为“4的倍数规律”或“四倍增长”。
二、物理学中的4在物理学中,4代表了一个基础和重要的概念。
首先,4是四个基本相互作用力之一的代表。
根据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宇宙中的所有相互作用力可以归结为四种基本力:重力、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
这些力量控制了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其次,4也代表着四个维度的概念。
传统的三维空间理论中,我们所熟知的世界是由三个维度组成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然而,在现代物理学中,时间被作为第四个维度加入进来,建立了四维时空的理论。
四维时空理论揭示了时间与空间的紧密关系,对我们理解宇宙的本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4还出现在一些物理常数中。
例如,光速的约定值是每秒30万千米,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地球的大气压强约为1个大气压。
这些物理量中的数值中都包含着数字4,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度量标准。
三、文化和艺术中的4除了数学和物理学之外,4也在文化和艺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与时间、方向和形式等概念相关。
首先,4代表了四季的概念。
在自然界中,四季的交替是一个重要的周期和节奏。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气候和景观,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其次,4与方向有关。
传统上,我们认为有四个主要方向,即东、西、南、北。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4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41.《说⽂解字》东汉许慎著,共15卷,后世简称《说⽂》。
是我国最早的⼀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意的⽂字学著作,第⼀部系统完备的字典。
收字9353个,重⽂1163个,根据形体结构分为540部⾸,每字先列⼩篆,后进⾏说解,先释字义,后说形体结构,有些还注明字⾳。
其确⽴了六书理论,制定了按部⾸编排字书的体例,对古形⾳义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还记载了古代丰富的⽂化资料。
2.说⽂四⼤家清代是对《说⽂》的研究达到了⿍盛时期,其中对《说⽂》进⾏全⾯研究的四⼤家及其作品是:段⽟裁的《说⽂解字注》、桂馥的《说⽂解字义证》、王筠的《说⽂句读》和《说⽂释例》、朱峻声的《说⽂通训定声》。
其中,前三位⽂字学家及作品都是注疏《说⽂》的,旨在探索、阐发许慎的原意,以阐明字的本义为⽬的,紧扣许书,为许声张,代许⽴⾔;⽽朱俊声则专从假借和引申来研究《说⽂》,他打破了许慎的540部⾸的顺序,按照古韵18部排列,全书分为说⽂、通训、定声三部分,另辟稀径。
3.许叔重许叔重即许慎,许慎字叔重,东汉著名经学家,⽂字学家,语⾔学家,中国⽂字学的开拓者。
有“字圣”之称,有“五⾦⽆双许叔重”之誉。
历经21年写成《说⽂解字》,15卷,收字9353个,重⽂1163个,按540个部⾸排列。
是我国第⼀部通过分析字形探求本义的⽂字学著作,推究六经之义,⼗分紧密,是研究上古语⾔汉字⽂化的重要资料。
另著有《五⾦异义》、《淮南鸿烈解诂》等书现已失传。
4.《经传释词》清代学者王引之所著,成书于嘉庆年间,是⼀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特殊⽤法的著作。
全书共释虚词160个,以单⾳虚词为主;在编排上⽤⾳序法中的古声母排列法,按36字母编次;采⽤因声求义的⽅法,不限形体;该书在虚词的特殊⽤法上,引证丰富,解说详备,有不少好的见解。
5.《尔雅》《尔雅》成书于战国末年,全书分19篇,是我国第⼀部通释词义的训诂专著。
该书是春秋战国时期词语和名物的释义汇编,是⽤当代通⽤的语⾔来解释古语词和⽅⾔词。
外科学名词解释4
肾皮质结核:又称病理肾结核,指原发病灶的结核杆菌经过血行入肾,主要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丛中发展为结核病,在双侧肾皮质形成多发性微结核病灶,如病人免疫状况良好,可全部愈合,不引起症状。但尿中可发现结核杆菌,可发展为肾髓质结核,成为临床肾结核
肾和输尿管结石(renal&ureteral calculi)又称上尿路结石,主要症状是疼痛和血尿。其程度与结石部位、大小、活动与否及有无损伤、感染、梗阻等有关。
食管原位癌:早期食管癌变多数限于黏膜表面称~,未见明显肿块,肉眼表现充血糜烂,斑块或乳头状。
前纵膈:近年来将含有很多重要器官纵膈间隙,称为内脏器官纵膈(以往称中纵膈);在气管,心包前面的间隙为前纵膈。
体积压力反应(volume-pressure response, VPR):原有的颅内压增高已超过临界点,释放少量脑脊液即可使颅内压明显下降,若颅内压增高处于代偿的范围之内(临界点以下),释放少量脑脊液仅仅引起微小的压力下降,这一现象称为体积压力反应。
乳腺囊性增生病:简称乳腺病,常见于中年妇女。是乳腺实质的良性增生,其病理形态复杂,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或腺管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乳头状增生,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主要为乳管及腺泡上皮增生。
神经源性肿瘤(neurogenic tumor):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围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肋脊区内。以单侧多见。一般无明显症状,长大压迫神经干或恶变侵蚀时可发生疼痛。
前列腺增生:是细胞良性增多,尔不是肥大。
TURP综合症:P357TURP术中通常应用冲洗液1-3万毫升,大量的冲洗液被吸收使血容量急剧增加,形成稀释性低钠血症,病人可在术后几小时内出现症状,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抽搐、痉挛、昏睡,严重者可出现肺水肿、脑水肿和心力衰竭的等。
名词解释4
共轴迭加褶皱:由早期等斜到平卧褶皱与晚期直立水平褶皱,在两期褶皱轴或枢纽近于平行叠加情况下形成的褶皱
擦痕:断层两盘岩石被磨碎的岩屑和岩纷在断层面上刻划的结果,擦痕有时表现为一端粗而深,一端细而浅,由粗而深端到细而浅端一般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流线:主要是针状、柱状、长条状矿物(角闪石、辉石、长石等)、长条状析离体和捕掳体等长轴呈定向平行排列称为流线。
断距
地层断距
逆冲推覆构造
碎裂岩
韧性剪切带
S-C组构
追综张节理
共轭剪节理
共轴迭加褶皱
擦痕
流线
断距:岩层高度的垂直变化
地层断距:同一岩层断开后,上下盘之间的垂直距离,即地层缺失或重复的真正厚度。
逆冲推覆构造:是由逆冲断层及其上盘推覆体或逆冲岩席组合而成的构造
碎裂岩:具有碎裂结构或碎斑结构的岩石称为碎裂岩
韧性剪切带:一些断层不见断层面,但可见明显位移,称为韧性断层或韧性剪切带,它们形成于地壳深部层次。
S-C组构:叶理和C叶理构成的构造组合通常称S-C组构
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
鞘褶皱:形态与剑鞘相似的褶皱,常见于韧性剪切带中
构造置换:岩石的一种构造在经过递进变形后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
横跨褶皱:是岩层经受两次以上的褶皱作用,后期褶皱重迭于先存褶皱之上的总体形象。当两期褶皱的轴向垂直或以较大的角度交切时,称为横跨褶皱
追综张节理:承袭和利用共扼剪裂面而形成的,表征张性特点的节理
共轭剪节理:同一,统一构造应力场控制产生的两组相交且彼此切割的剪节理
名词解释4
1 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或称疲惫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于英国的一群松散结合在一起的年轻诗人和作家的集合体。
这一名称最早是由作家杰克·克鲁亚克于1948年前后提出的。
该流派的作家都是性格粗犷豪放、落拓不羁的男女青年,他们生活简单、不修边幅,喜穿奇装异服,厌弃工作和学业,拒绝承担任何社会义务,以浪迹天涯为乐,蔑视社会的法纪秩序,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抵制对外侵略和种族隔离,讨厌机器文明,他们永远寻求新的刺激,寻求绝对自由,纵欲、吸毒、沉沦,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因此被称作垮掉的一代。
代表作家作品有金斯堡的作品《嚎叫》,威廉博罗斯的《裸体午餐》。
2 迷惘的一代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
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
“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杰菲茨拉德,肯明斯等。
4 离岸业务(offshore business)银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用于服务非居民的金融活动。
5 门罗主义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发表于1823年,表明美利坚合众国当时的观点,即欧洲列强不应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国与墨西哥等美洲国家之主权相关事务。
而对于欧洲各国之间的争端,或各国与其美洲殖民地之间的战事,美国保持中立。
相关战事若发生于美洲,美国将视为具敌意之行为。
6 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
一般来说,国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学术,因此也可以称为是国家的文学或学术。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1、七体:枚乘《七发》的主客问答体式和敷陈七事写法为后人竞相仿效,如张衡《七辩》、傅毅《七激》、曹植《七启》、张协《七命》等,萧统《文选》于赋体之外将这些作品单列,命名为“七体”。
2、汉赋四大家:汉赋四大家分别指的是西汉的司马相如、扬雄,东汉的班固、张衡,这四人均为汉大赋的代表性大家,其中以司马相如为杰出代表,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3、建安风骨: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汉魏风骨,指东汉末年建安诗人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所创造的诗歌美学典范。
其基本内涵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
基本特征为爽朗刚健。
风指诗歌风貌清明爽朗,即鲜明生动;骨指语言刚健有力。
代表作家为“三曹”、“七子”。
慷概以使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惟取昭晰之能。
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4、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
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5、建安七子:建安,系汉献帝的年号。
汉末建安时期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均以诗文有名于当时,曹丕《典论•论文》将他们并列予以赞扬,故称。
6、三张二陆两潘一左:指主要活动于西晋太康、元康年间的八位诗人的并称,他们是张载、张协、张亢兄弟,陆机、陆云兄弟,潘岳及其侄潘尼,还有左思。
7、左思风力:这是对西晋太康诗人左思诗歌风格的形象概括,语出钟嶸《诗品》。
左思代表作《咏史》八首,借咏史抒发寒士之不平及对门阀制度的强烈愤慨,风格雄浑,笔力劲健,与以潘、陆为代表的繁缛雕饰之风迥异,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钟嶸称之为“左思风力”。
名词解释 (4)
名词解释1.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当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
2.互训——即以意义相同之字,相互训释。
3.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说”,一般用于以同义词或近义词作释。
4.读曰——又称“读为”“破字”,即用本字本义来说明假借字。
5.当为——校勘术语,用以直接指明正字以纠正误字。
也称作”。
6、句读:我国古代文章断句的符号和方法的名称,相当于今天标点符号的作用。
7、断章取义:,此赋诗不泥其本义,而借古人的话说自己的意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8、连类并称:指两个字或词的义类相因而牵连之,但所指只取其中一词之义。
9、反义词对举:,则是连用词义对立,矛盾的两个词,但只强调矛盾的一个方面。
10、章句:,汉代注释家解释古书体例,往往在解释词义之外,再串计文章大意,这种解说方法叫章句。
(流传到现在的以“章句”为名的注释书,有后汉赵岐的《孟子章句》和王逸的《楚辞章句》。
11、以形说义:,是指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
通假,就是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取另一个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
道形貌对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进行形象的描绘、说明。
注释工作用现代易知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古代难知难懂的文献语言。
注释工作通常是随文释义的。
纂集工作一种有目的的字、词、义的类聚工作;一是为了集中使用某些材料而编纂;二是集中某些材料之外,还要通过编纂来证实某种理论。
考证工作考释和证明的合称。
考释是指找出已经作出的训释的原始依据;证明是提出有力的证据。
训诂原理从训诂工作和训诂材料中总结出的文献词义理论。
□ 训诂用语言来解释语言的工作与材料。
训诂学以前代训诂材料和前人的训诂工作为研究对象而建立起来的一门科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理论科学。
再度注释所谓再度注释,指的是针对汉代的经注,再作进一步的解释。
《史记三家注》在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的基础上,裴骃作了《史记集解》。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4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独化由中国魏晋时代的哲学家郭象所提出,是郭象注解《庄子》的核心观念。
“独”指个体,一切万事万物的个体,自存、自足、自立、自由、自生、自已的存在状态。
“化”就是形容这种活动的变化。
“独化”就是一个绝对的个体活动变化。
郭象不但肯定万事万物有其个体性,而且他所言的个体性乃一绝对个体,具有完全自足的价值。
认为“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
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而自生耳。
”这样就完全否定了“造物主”观念,也完全否定了“有生于无”的观点。
接着,郭象继续论证,万物自生后,还在不断地自为中,而万物在“自为”的同时,还存在“相因”的关系,通过这种“自为而相因”的关系,就可以到达“玄冥之境”。
一、名词解释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名词解释 (4)
一、名词解释1、绝对高程:绝对高程是指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2、水准点:水准点是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
3、视准轴:视准轴是指望远镜的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4、水准路线:水准路线是由一系列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
5、水平角:水平角是测站点至两个观测目标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夹角。
6、转点:转点就是用于传递高程的点。
7、鞍部:鞍部是指相邻两个山头之间的低凹处形似马鞍状的部分。
8、地物:地物是指地球表面上轮廓明显,具有固定性的物体。
9、方位角:通过测站的子午线与测线间顺时针方向的水平夹角。
16、平板仪测定地面点位的方法有:极坐标法和前方交会。
17、测设的基本工作有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测设和高程测设。
18、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19、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
20、施工高程控制网常采用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首级控制。
21、平面控制网满足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需要,高层控制网满足测设点的高程位置的需要。
22、、圆水准器轴——圆水准器零点(或中点)法线。
2、管水准器轴——管水准器内圆弧零点(或中点)切线。
3、水平角——过地面任意两方向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与水平面在竖直面内的夹角。
5、视差——物像没有成在望远镜十字丝分划板面上,产生的照准或读数误差。
6、真北方向——地面P点真子午面与地球表面交线称为真子午线,真子午线在P点的切线北方向称真北方向。
7、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8、水准面——处处与铅垂线垂直的连续封闭曲面。
9、直线定向——确定地面直线与标准北方向的水平角。
10、直线定线——用钢尺分段丈量直线长度时,使分段点位于待丈量直线上,有目测法与经纬仪法。
11、竖盘指标差——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望远镜置于盘左位置,视准轴水平,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或竖盘指标补偿器工作正常),竖盘读数与标准值(一般为90°)之差为指标差。
世界史名词解释4
世界史名词解释46.古代罗马文明王政时代(约公元前753--公元前510年)是罗马从原始社会的公社制度向国家过渡时期。
相传先后有7个王统治罗马。
王政时代的罗马是一个大的部落联盟,即罗马人公社。
它由3个特里布(部落)组成,每个特里布包括10个库里亚(胞族),每个库里亚又包括10个氏族,共有300个氏族。
王政时代前期,罗马实行军事民主制。
库里亚大会、元老院和勒克斯是其主要的管理机构。
后期王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
第六王塞尔维乌斯进行了改革,完成了罗马由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
库里亚大会王政时代公社的主要机构之一。
由王召集,凡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有权处理公社最重要的问题,如通过或否定法律和审判重大案件,宣战,选举一切公职人员等。
元老院王政时代公社的主要机构之一。
它理论上是为库里亚会议准备议案并作国王的顾问,实际是却能操纵库里亚会议并对国王施加决定性影响,它真正拥有审批或否决库里亚会议决议之权,选举国王亦由其一手包办,元老院在内政外交等一切国家大事上拥有决定权的传统,贯穿于整个罗马历史的大大部分时期。
塞尔维乌斯改革塞尔维乌斯改革王政时代后期,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增强罗马的实力,调整社会内部关系,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传统归于塞尔维乌斯名下的所有改革措施不完全合乎历史真实,但有关这次改革主要内容的记载,符合当时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情况,无可怀疑。
(一)建立新的地域部落,代替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
(二)对公民及其财产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划分为5个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三)创设森都利亚大会,作为新的公民大会。
塞尔维乌斯改革标志着罗马国家的产生。
布匿战争古罗马与迦太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的战争。
迦太基(在今突尼斯)系腓尼基人的殖民地(传说建于公元前814年),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已发展成为西地中海强国。
公元前三世纪初罗马统一意大利,与迦太基形成对峙,卒演成三次大规模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Poeni,据说意为"棕桐之民"),故得名。
心理学名词解释 (4)
1、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2、情感过程:人在认识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如喜、怒、哀、惧等。
3、意志过程:人在活动中为了实现某一目的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4、主观能动的反映: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和经验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6、屏息:在注意紧张时,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等,甚至出现呼吸暂时停歇的现象,即所谓屏息。
7、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
8、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9、小学儿童注意有意性的发展:有意注意在认识地位、作用逐渐提高和注意的有意性由被动到主动。
10、注意的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注意到对象的数量。
11、注意的稳定性:把注意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上时间的长短。
12、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的时候,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或在进行某种活动的时候,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动作。
13、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任务,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14、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5、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
16、知觉的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某一瞬间,人不可能对众多事物进行感知,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与此同时把其他对象则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
17、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18、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经验,对感知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叫知觉的理解性。
中医药名词解释4
中医药名词解释玉竹原名“葳蕤”本品以其形态而得名因“其叶光莹而象竹其根多节故有------玉竹------诸名”甘补指甘味药有补益的作用如人参黄芪补气;熟地当归补血;沙参麦冬补阴;鹿茸肉苁蓉补阳皆为甘味药甘松本品原名“甘松香”因具芳香之气“产于川西松州其味甘故名”后简称为“甘松”甘草本品以味甘而得名又名“国老”因甘味能缓能和“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药性论》)甘润指甘味药质润有润燥的作用如蜂蜜饴糖等甘缓指甘味药有缓急的作用《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说明缓急药和拘急疼痛调和中焦的作用如甘草饴糖等去三虫见杀三虫条去头目风去除头目之风邪治疗因感风邪而致头目疼痛昏眩经久不愈时作时止药如防风菊花白芷等去伏尸治疗“伏尸”病之义伏尸亦称“鬼疰”“劳?”等似为肺结核病治宜清肺降火、化痰、止咳、平喘药如天门冬、沙参、白及等如《本经》谓天门冬:“强骨髓杀三虫去伏尸”去面?去除面部黑色斑点之义面?多因肾虚或气血不足所致治宜补阳益阴药如菟丝子、玉竹等通常多用外治面?如以菟丝子捣汁敷面《本经》曰:“汁去面?”去恶气见辟恶辟秽条去恶肉见浊疮去腐条去积见消积条去脏腑沉寒痼冷沉深沉;痼经久难治的病去脏腑沉寒痼冷意为去除因脏腑阳气不足阴寒之气日深以致久治不愈的阴寒之证去沉寒痼冷的药皆辛热之品能振奋阳气而去阴寒药如附子、肉桂、干姜等去腐除去疮口上腐烂坏死肌肉之义药如升药砒石等去腐药皆有毒性具有腐蚀作用石韦本品以形而得名“蔓延石上生叶如皮故名石韦”(《本草经集注》)(按:曰:“柔皮曰韦”)石膏本品别名“寒水石”以质能及药性而得名“火煅细研醋调封丹灶其固密甚于脂膏此盖兼质与能而得名”(《本草衍义补遗》)“其性大寒如水故名寒水石与凝水石同名异物”龙眼肉本品以形而得名因其有一枚黑色而光泽的种仁形似眼球故曰“龙眼龙目象形也”入药用其肉质的假种皮因而处方上多写“龙眼肉”本草为中药学的古称本草即本源于草之义五代韩保升谓:“按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最多也”故本草多是我国历史上记载中药的著作所通用的名称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平抑肝阳甘味刚脏需阴血以濡养肝阳才不致上亢能抑制肝阳上亢的药物作用谓之平抑肝阳适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等症药如白芍石决明。
名词解释(4)
一.名词解释阳台: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物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的开敞的平台。
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2 . 雨篷:雨篷是建筑物入口处位于外门上部用以遮掛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构件0其作用相近似的部件还有遮阳。
3 . 单向板:楼板只有两端支承,即荷载只朝一个向度传递,为单向板;若楼板不止只有两端支承,当其长边尺寸A与短边尺寸的比值>2时,在荷裁作用下,板基本上只有在A的方向挠曲,而在B方向的挠曲很小,表明荷载主要沿短边的方向传递•也称单向板。
4 . 双向板:同上分析,当板地长边A与短边B<2时,在荷载的作用下,板的两个方向都有挠曲,此类板成为双向板。
5 . 墙体:是建筑物楼盖和楼板与地基的链接部分,起到承重或帀合、保护的作用。
根据其在房屋中所处的位置的不同,有内墙和外墙之分:从受力的情况来看,墙体又有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分:更具墙体建筑材料不同,墙体还可分为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混凝丄墙以及其他用轻质材料制成的墙体。
6 . 构造柱:构造柱一般设在建筑物易于发生形变的部位,如房屋的四角、内外墙交界处、楼梯间电梯间、有错层的部位以及某些较长的墙体中部。
构造柱必须与圈梁及墙体紧密联结。
7 . 过梁: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的砌体所传来的齐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口上设置横梁,该梁称过梁。
圈梁:圈梁是沿着建筑物的全部外墙和部分内墙设置的连续封闭的梁。
设置部位在建筑物的屋盖及楼盖处•9 . 窗台:当室外雨水沿窗扇下淌时,为避免雨水聚枳窗下并侵入强身且窗下槛向室内渗透而设置于窗下靠室外一侧的泻水构件。
10.有框幕墙和隐框幕墙:幕墙与主体建筑之间的链接杆件系统通常会做成框格形式.如果框格全部眾露出来,就称为明框幕墙:如果垂直或者水平两个方向的框格杆件,只有一个方向的眾露出来,就称为隐框幕墙(包括横框式和竖框式):如果框格全部隐藏在而板下面,就称为隐框幕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4
江西诗派名词解释江西诗派的得名始于北宋后期,宋徽宗初年,吕本中在其所作的《江西诗社宗派图》中首先提出了“江西诗社宗派”的名称。
黄庭坚领导的“江西诗派”下陈师道、陈与义等25人,其中有10多人是江西人,而且他们所作诗歌的风格都是相同的,都遵循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所以将他们称为“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的成员众多,影响深远,元代方回编选《瀛奎律髓》时,因为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就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而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了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此时江西诗派正是定型,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流派.
是以姓为体
“白体”是北宋人的说法,指宋初诗坛流行的学白居易的诗。
但流行之时并无“白体”之说。
最早提出“白体”或“白乐天体”概念的人是谁尚难断定。
田锡《览韩偓郑谷诗因呈太素》诗云:“顺熟合依元白体,清新堪拟郑韩吟”。
杨亿写过《读史敩白体》诗。
欧阳修《六一诗话》云:“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故其语多行于容易。
”司马光《温公续诗话》称魏野“其诗效白乐天体”。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云:“昉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
晚年与参政李公至为唱和友,而李公诗格亦相类,今世传《二李唱和集》是也。
”可知“白乐天体”之称,在仁宗朝已流行。
“白体”诗的特征是“顺熟”、“容易”、“浅切”。
又惠洪《冷斋夜话》卷一亦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故唐末之诗近于鄙俚”。
然而白诗之特点不止于此。
陈寅恪曾因此辩曰:“若排律一类必为老妪所解始可笔录,则《白氏长庆集》之卷帙当大为削减矣。
其谬妄又何待详论!唯世之治文学史者,犹以元白诗专以易解之故而得盛行,则不得不为辨正耳”
宋初学白诗之风始于太宗朝而盛于真宗朝,至仁宗朝前期余波尚存,后来“西昆体”渐成诗坛主流,“白体”遂寝。
据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所列,“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
即李昉、徐铉、徐锴(徐锴卒于南唐,并未入宋,与“白体”无涉。
方回将其列入“白体”是个失误)、王禹偁、王奇。
方回此说影响甚广,然“白体”诗人远不止于此,如宋太宗就是影响最大的“白体”诗人,仁宗朝“西昆体”诗人中,杨亿、舒雅、刁衎、张咏、晁迥、李维、李宗鄂、张秉等,早年都曾学“白体”。
欧阳修所谓“仁宗朝有数达官以诗知名,常慕白乐天体”,就是指这些人。
北宋人所谓学“白体”,其含义主要有三层。
一是学白居易作唱和诗,切磋诗艺,休闲解颐。
诗歌唱和,本属文人闲情雅趣。
由于其既富文化意蕴,又见才华性情;既可用于歌颂,又可怡情,且俗人不能为之,所以当国家初安,朝政多暇之际,元、白、刘诗歌唱和之举,就很容易成为文人士大夫竞相模仿的艺术休闲范式。
太宗与群臣唱和,李昉与李至唱和,王禹偁与友人唱和,皆有效元、白、刘之意。
二效白诗浅切随意,不求典实的作法。
白居易的诗分类虽多,但浅近易晓确为其共同特色。
这种诗随意随时吟成,不重学问典故,作来比较轻松便捷。
这就很适合休闲唱和,临场发挥。
三效其旷放达观、乐天知足的生活态度,以及借诗谈佛、道义理。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附论(乙)《白乐天之思想行为与佛道之关系》:“乐天之思想,一言以蔽之曰‘知足’。
‘知足’之旨,由老子‘知足不辱’而来。
盖求‘不辱’,必知足而始可也”。
“总而言之,乐天老学者也,其趋向消极,爱好自然,享受闲适,亦与老学有关者也”。
从前述李昉、李至、李宗鄂、王禹偁、晁迥等人的言论和诗作中,皆可见此学白之意。
宋太宗则是于此最用心者。
晚唐体
"晚唐体"是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作为沿用已久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晚唐体是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什么是晚唐体
"晚唐体"是沿用已久却没有明确内涵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通过对其历史渊
源与界定的梳理和辨析,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比较随意,但是"晚唐体"概念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明确指向,即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
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中兴四大诗人,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 位诗人的合称,又称南宋四大家。
他们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影响很大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中兴四大诗人
中国南宋前期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4 位诗人的合称。
又称南宋四大家。
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
尤袤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各有特色。
杨万里一反江西诗派的生硬槎桠,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
杨万里、陆游流传下来的作品,数量之多是惊人的。
中兴四大诗人代表了宋代诗歌第二个最繁荣的时期。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称谓的来历及其演变过程鲜为人知.它首先由南宋诗人杨万里和尤袤提出,最终确立于元方回.在形成过程中,其指称的诗人群体也经历了"尤萧范陆"到"萧杨范陆",最后才确立为"尤杨范陆".南宋"中兴四大诗人"称谓的最终确立,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