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酸碱平衡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酸碱平衡》习题答案1. 计算pH=5.00时,0.10mol·L -1的HAc 溶液中各型体的分布系数及平衡浓度。
解:()36.01076.11010][][500.500.5=×+=+=−−−++θδa r r K H H HAc ()()()1036.036.010.0−⋅=×=⋅=L mol HAc c HAc c r δ()()64.036.0111=−=−=−HAc Ac δδ()()()11064.064.010.0−−−⋅=×=⋅=L mol Ac c Ac c r δ2. 计算0.10mol·L -1的HCOONH 4溶液的pH 。
解:由于HCOO -和NH 4+分别为弱碱和弱酸,此溶液为两性溶液体系,其中:()()()5143441077.110/1077.1−−+−×==×=NH K K NHK HCOOH K b w a aθθθ所以,根据两性物质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可得:()()500.6 1077.1101077.1lg lg 51444=×××−=−=−−−+NH K HCOOH K pH a aθθ* 两性物质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中涉及到的两个平衡常数均是酸的解离常数。
* 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本题计算结果需要保留有效数字三位,也就是6.500。
3. 欲配置pH=5.00的缓冲溶液,现有0.1mol·L -1的HAc 溶液100mL ,应加0.1mol·L -1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解:设需要加0.1mol·L -1的NaOH 溶液x mL , 则根据缓冲溶液体系pH 计算公式可得:()()()()()()()()()00.5 101.0101001.0101.0lg1076.1lg lg lg ][][lg3335=××−××××+×−=−+=+=+=−−−−−−x x NaOH V NaOH c HAc V HAc c NaOH V NaOH c pK HA n A n pK HA A pK pH r r r a a rr a θθθ解方程得到:()()mL mL x 2106.064×≈=4. 取50mL0.10mol·L -1的某一元弱酸溶液,与20mL0.10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稀释到100mL ,测得此溶液的pH=5.25,求此一元弱酸的θa K 。
无机化学练习酸碱平衡,答案
无机化学练习(二)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答案)学号 姓名 得分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 . 强酸性水溶液中不含 OH , 强碱性水溶液中不含 H + o------------------------------------ (X )2 .将pH 值等于的盐酸溶液冲稀 1000倍,溶液的pH 值等于(X )3 . 使 甲 基 橙 显 黄 色 的 溶 液一定 是 碱 性 的。
---------------------------------------------- (X )4 . 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 pH 值,水的离子积不变。
(,)5 . 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随电解质浓度的降低而增大。
(,)6 .在 mol ? L -1的稀 HPO 溶液中,H +的浓度为 mol ? L -1。
----------------------------(X )7 .将 HAc 和 HCl 溶液各加水稀释一倍,则两种溶液中[H +]浓度均减小为原来的1/2。
(X )8 .在H 3PO 溶液中,由于第一步解离出较多的 H +,抑制了第二,第三步解离,使 K oa2、K a3较小。
一 (^ )9 . AgCl 水溶液导电性很弱,所以 AgCl 是弱电解质。
------------------------------------ (X )10 .用水稀释含BaSO 固体的水溶液时,BaSO 的溶度积不变,浓度也不变。
--------------------- (V)11 . 分别中和 pH=的 HCl 和 HAc , 所用 NaOH 的量是不同的。
----------------------------- (,)12 .在HAc 溶液中加入HCl,由于同离子效应,HAc 的解离度减小,使溶液的 pH 值增加。
---------------- ()13 .将适量的NaHC 印口 NaCO 两种盐溶液混合后组成的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正常体液中酸(H+)的主要来源是A.食物摄入的酸B.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碳酸C.蛋白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D.糖代谢产生的甘油酸、丙酮酸、乳酸和三羧酸E.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2.下列缓冲系统不能缓冲挥发酸的是A.HCO3-/H2CO3B.HPO42-/H2PO4-C.Pr-/HPrD.Hb-/HHbE.HbO2-/HHbO23.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A.pHB.CO2CPC.PaCO2D.ABE.BE4.反映血浆中HCO3-实际含量的指标是A.SBB.BBC.BED.ABE.AG5.抽取的血液标本,如未与空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将受影响?A.SBB.BBC.AGD.BEE.AB6.反映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A.SBB.ABC.BBD.BEE.AG7.反映全血或血浆中碱过多或碱缺失的指标是A.BEB.ABC.PaCO2D.SBE.BB8.所谓阴离子间隙是指A.细胞内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B.细胞外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C.细胞内外的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D.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之差E.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与未测定的阴离子之差9.完全代偿性酸或碱中毒时,血浆中HCO3-/H2CO3的比值应为A.30/1B.25/1C.20/1D.15/1E.10/110.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休克B.幽门梗阻C.肾功能衰竭D.心力衰竭E.糖尿病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糖尿病B.CO中毒C.严重饥饿D.肠瘘E.水杨酸中毒12.AG正常型代谢型酸中毒常见于A.腹泻B.幽门梗阻C.严重肾功能衰竭D.重度高钾血症E.严重贫血13.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改变是A.HCO3-降低B.SB、AB、BB均降低,AB<SB,BE负值增大C.pH下降D.PaCO2降低E.以上都是1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A.颅脑损伤B.重度低钾血症C.呼吸道阻塞D.低张性缺氧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15.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A.PaCO2增高B.pH降低C.SB、AB、BB均升高,AB>SBD.BE正值增大E.以上都是16.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缓冲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1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A.剧烈呕吐B.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C.醛固酮分泌过多D.低钾血症E.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18.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A.血浆HCO3-浓度升高B.pH增高C.SB、AB、BB均升高,AB>SB,BE正值增大D.PaCO2升高E.以上都是19.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B.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C.呼吸加深加快D.血浆游离钙降低E.低钾血症2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低张性低氧血症B.癔病发作C.氨中毒D.G-杆菌败血症E.严重低钾血症21.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为A.PaCO2降低B.SB、AB、BB均降低,AB<SBC.BE负值增大D.pH升高E.以上都是2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ARDSB.心跳呼吸骤停C.严重低钾血症D.颅脑损伤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3.下列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pH明显降低B.HCO3-减少和PaCO2增高,二者不能相互代偿C.SB、AB、BB变化不大,AB<SBD.血K+升高E.AG增大24.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特点是A.PaCO2和HCO3-浓度均升高,且超出彼此正常代偿范围B.SB、AB、BB均升高,AB>SBC.BE正值增大D.pH变化不大E.以上都是25.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感染性休克B.肺性脑病C.水杨酸中毒D.糖尿病合并感染E.ARDS26.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30, PaCO24.5kPa (34mmHg), HCO3-16mmol/L , 血Na+140mmol/L,Cl-104mmol/L,K+4.5mmol/L,应诊断为A.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27.某溺水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20,PaCO210.7kPa (80mmHg),HCO3-27mmol/L,可诊断为A.代谢性碱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8.某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33,PaCO29.3kPa(70mmHg), HCO3-36mmol/l,应诊断为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9.某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9 ,PaCO26.4kPa(48mmHg),HCO3-36mmol/L,可诊断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30.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pH7.47,PaCO24.5kPa(26.6mmHg), HCO3-19.3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1. 某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26,PaCO211.4kPa (85.8mmHg), HCO3-32mmol/L ,血Na+140mmol/L,Cl-90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32. 某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休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25,PaCO210.7kPa(80mmHg), BE-4.6mmol/L, SB21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型题A.呼吸代偿B.肾脏代偿C.细胞内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骨骼代偿E.细胞外液缓冲3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3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酸碱平衡正常35.PaCO2原发性增高见于36.PaCO2原发性降低见于37.HCO3-原发性增加见于38.HCO3-原发性降低见于血浆pH血浆H+ 细胞内H+ 尿液H+A.↓ ↑ ↑ ↑B. ↓ ↑ ↓ ↓C. ↑ ↓ ↓ ↓D. ↑ ↓ ↑ ↑E. ↓ ↑ ↑ ↓39.高血钾引起酸碱失衡的特点是40.低血钾引起酸碱失衡的特点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 pH正常说明酸碱平衡正常。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题1.正常体液中酸(H+)的主要来源是A.食物摄入的酸B.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碳酸C.蛋白分解代谢产生的硫酸、磷酸和尿酸D.糖代谢产生的甘油酸、丙酮酸、乳酸和三羧酸E.脂肪代谢产生的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2.下列缓冲系统不能缓冲挥发酸的是A.HCO3-/H2CO3B.HPO42-/H2PO4-C.Pr-/HPrD.Hb-/HHbE.HbO2-/HHbO23.下列指标中哪一项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的重要指标?A.pHB.CO2CPC.PaCO2D.ABE.BE4.反映血浆中HCO3-实际含量的指标是A.SBB.BBC.BED.ABE.AG5.抽取的血液标本,如未与空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的测定结果将受影响?A.SBB.BBC.AGD.BEE.AB6.反映血液中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A.SBB.ABC.BBD.BEE.AG7.反映全血或血浆中碱过多或碱缺失的指标是A.BEB.ABC.PaCO2D.SBE.BB8.所谓阴离子间隙是指A.细胞内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B.细胞外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C.细胞内外的阴离子与阳离子之差D.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与未测定的阳离子之差E.血浆中未测定的阳离子与未测定的阴离子之差9.完全代偿性酸或碱中毒时,血浆中HCO3-/H2CO3的比值应为A.30/1B.25/1C.20/1D.15/1E.10/110.下列哪项不是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休克B.幽门梗阻C.肾功能衰竭D.心力衰竭E.糖尿病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糖尿病B.CO中毒C.严重饥饿D.肠瘘E.水杨酸中毒12.AG正常型代谢型酸中毒常见于A.腹泻B.幽门梗阻C.严重肾功能衰竭D.重度高钾血症E.严重贫血13.代谢性酸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改变是A.HCO3-降低B.SB、AB、BB均降低,AB<SB,BE负值增大C.pH下降D.PaCO2降低E.以上都是1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A.颅脑损伤B.重度低钾血症C.呼吸道阻塞D.低张性缺氧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15.慢性呼吸性酸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A.PaCO2增高B.pH降低C.SB、AB、BB均升高,AB>SBD.BE正值增大E.以上都是16.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代偿的主要方式是A.细胞外液缓冲B.细胞内缓冲C.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1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A.剧烈呕吐B.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C.醛固酮分泌过多D.低钾血症E.大量输入柠檬酸盐抗凝的库存血18.代谢性碱中毒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是A.血浆HCO3-浓度升高B.pH增高C.SB、AB、BB均升高,AB>SB,BE正值增大D.PaCO2升高E.以上都是19.代谢性碱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B.血红蛋白氧离曲线左移C.呼吸加深加快D.血浆游离钙降低E.低钾血症20.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低张性低氧血症B.癔病发作C.氨中毒D.G-杆菌败血症E.严重低钾血症21.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气分析参数的变化为A.PaCO2降低B.SB、AB、BB均降低,AB<SBC.BE负值增大D.pH升高E.以上都是2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A.ARDSB.心跳呼吸骤停C.严重低钾血症D.颅脑损伤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23.下列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特点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pH明显降低B.HCO3-减少和PaCO2增高,二者不能相互代偿C.SB、AB、BB变化不大,AB<SBD.血K+升高E.AG增大24.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特点是A.PaCO2和HCO3-浓度均升高,且超出彼此正常代偿范围B.SB、AB、BB均升高,AB>SBC.BE正值增大D.pH变化不大E.以上都是25.下列哪项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感染性休克B.肺性脑病C.水杨酸中毒D.糖尿病合并感染E.ARDS26.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30, PaCO24.5kPa (34mmHg), HCO3-16mmol/L , 血Na+140mmol/L,Cl-104mmol/L,K+4.5mmol/L,应诊断为A.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D.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AG正常性代谢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27.某溺水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20,PaCO210.7kPa (80mmHg),HCO3-27mmol/L,可诊断为A.代谢性碱中毒B.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28.某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入院,血气分析结果:pH7.33,PaCO29.3kPa(70mmHg), HCO3-36mmol/l,应诊断为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酸中毒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29.某幽门梗阻患者,因反复呕吐入院,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49 ,PaCO26.4kPa(48mmHg),HCO3-36mmol/L,可诊断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合并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30.某肝性脑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 pH7.47,PaCO24.5kPa(26.6mmHg), HCO3-19.3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31. 某肺心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7.26,PaCO211.4kPa (85.8mmHg), HCO3-32mmol/L ,血Na+140mmol/L,Cl-90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32. 某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休克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如下:pH7.25,PaCO210.7kPa(80mmHg), BE-4.6mmol/L, SB21mmol/L,其酸碱紊乱类型为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B型题A.呼吸代偿B.肾脏代偿C.细胞内缓冲及细胞内外离子交换D.骨骼代偿E.细胞外液缓冲33.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34.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方式是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酸碱平衡正常35.PaCO2原发性增高见于36.PaCO2原发性降低见于37.HCO3-原发性增加见于38.HCO3-原发性降低见于血浆pH血浆H+ 细胞内H+ 尿液H+A.↓ ↑ ↑ ↑B. ↓ ↑ ↓ ↓C. ↑ ↓ ↓ ↓D. ↑ ↓ ↑ ↑E. ↓ ↑ ↑ ↓39.高血钾引起酸碱失衡的特点是40.低血钾引起酸碱失衡的特点是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 pH正常说明酸碱平衡正常。
物理化学答案——第四章_化学平衡习题解答[1]
第四章 化学平衡一、基本公式和内容提要 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反应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反应进度反应进行过程中,A 和B 均各以纯态存在而没有相互混合,则在反应进度为ξ时反应体系的总吉布斯自由能G *为:G * = n A μA * + n B μB * = (1-ξ)μA * +ξμB * = μA * +ξ(μB * -μA *)对于封闭体系在定温定压下在反应实际进行过程中,A 和B 是不可能以纯态存在的。
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因此还存在混合吉布斯自由能△mix G 。
△mix G = RT (n A lnX A + n B lnX B ) = RT [(1-ξ)ln(1-ξ) + ξlnξ](2)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理想气体的化学反应()()()()aA g bB g gG g hH g −−→++←−− bB a A hH gG P P P P P P P P )/()/()/()/(θθθθ= e )--(1θθθθμμμμB A H G b a h g RT-+= 常数 = K θK θ称为标准平衡常数。
(3)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a )对任意反应达平衡时:△r G m θ = -RTlnK θ△r G m θ是指产物和反应物均处于标准态时,产物的吉布斯自由能和反 应物的吉布斯自由能总和之差,称为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b )反应在定温定压条件下△r G m = △r G m θ+ RT ln Q p上式称为范特霍夫(Vait Hoff) 等温方程。
(c )依据吉布斯自由能函数可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RT ln Q a < RTlnK θ Q a <K θ △r G m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 若 RT ln Q a >RTlnK θ Q a >K θ △r G m >0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若 RT ln Q a = RTlnK θ Q a = K θ △r G m =0 反应达平衡 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1)化学反应的△r G m 与△r G m θ(a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为p θ下,任何物质的标准态化学势μi θ都有确定值,所以任何化学反应的△r G m θ都是常数;(b )△r G m 不是常数,在一定T ,p 下,它与各物质的活度(分压、浓度)等有关,即与Q a 有关;(c )在定温定压条件下0W '=时,△r G m 的正负可以指示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在定温下△r G m θ的正负通常不能指示反应进行的方向,根据公式△r G m = △r G m θ+ RT ln Q p ,但当△r G m θ的数值很大时,也可用其值估计反应的方向。
分析化学第五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 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 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答:HAc (Ac -)Ka=×10-5; H 3PO 4(H 2PO 4-)Ka 1=×10-3;NH 3(NH 4+)Ka=×10-10; HCN (CN -)Ka=×10-10 HF (F -)Ka=×10-4; (CH 2)6N ((CH 2)6NH +)Ka=×10-9 HCO 3-(CO 3-)Ka 2=×10-11 酸的强弱顺序:H 3PO 4 > HF > HAc> (CH 2)6N 4H + > HCN > NH 4+ > HCO 3-碱的强弱顺序:CO 3- > NH 3 > CN - >(CH 2)6N 4 >Ac - > F - > H 2PO 4- 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答:(1)NH 4CN [HCN] + [H 3O +] = [NH 3] + [OH -](2)Na 2CO 3 2[H 2CO 3] + [HCO 3-] + [H 3O +] = [OH -](3)(NH 4)2HPO 4 2[H 3PO 4] + [H 2PO 4-] + [H 3O +] = [NH 3] + [OH -]+[PO 43-] (4) (NH 4)3PO 4 3[H 3PO 4] + 2[H 2PO 4-] +[HPO 42-]+[H 3O +] = [NH 3] + [OH -] (5) NH 4H 2PO 4 [H 3PO 4] + [H 3O +] = [NH 3] + [HPO 42-] +2[PO 43-]+[OH -]3. 欲配制pH 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 二氯乙酸()二氯乙酸() 甲酸() 乙酸() 苯酚() 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 ≈pKa=)5. NaOH 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滴定强酸时:(1) 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 ≈4,消耗2mol 强酸,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仍消耗2mol 强酸,基本无影响 ;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pH ≈9,生成NaHCO 3,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只消耗1mol 强酸,有显着影响。
(完整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习题和答案解析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习题4-14.1 下列各种弱酸的p K a已在括号内注明,求它们的共轭碱的pK b;(1)HCN(9.21);(2)HCOOH(3.74);(3)苯酚(9.95);(4)苯甲酸(4.21)。
4.2 已知H3PO4的p K a=2.12,p K a=7.20,p K a=12.36。
求其共轭碱PO43-的pK b1,HPO42-的pKb2.和H2PO4-的p Kb3。
4.3 已知琥珀酸(CH2COOH)2(以H2A表示)的p K al=4.19,p K b1=5.57。
试计算在pH4.88和5.0时H2A、HA-和A2-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
若该酸的总浓度为0.01mol·L-1,求pH=4.88时的三种形式的平衡浓度。
4.4 分别计算H2CO3(p K a1=6.38,pK a2=10.25)在pH=7.10,8.32及9.50时,H2CO3,HCO3-和CO32-的分布系数δ2`δ1和δ。
4.5 已知HOAc的p Ka = 4.74,NH3·H2O的pKb=4.74。
计算下列各溶液的pH值:(1) 0.10 mol·L-1 HOAc ; (2) 0.10 mol·L-1 NH3·H2O;(3) 0.15 mol·L-1 NH4Cl; (4) 0.15 mol·L-1 NaOAc。
4.6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括号内为p Ka)。
(1)苯酚(9.95);(2)丙烯酸(4.25);(3)吡啶的硝酸盐(C5H5NHNO3)(5.23)。
解:(1) 苯酚(9.95)4.7 计算浓度为0.12 mol·L-1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p Ka:见上题)。
(1)苯酚钠;(2)丙烯酸钠;(3)吡啶。
4.8 计算下列溶液的pH:(1)0.1mol·L-1NaH2PO4;(2)0.05 mol·L-1K2HPO4。
《无机化学》第四章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版)
第四章化学平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4解:由2×②-2×①得反应:4H 2(g)+2SO 2(g) == 4H 2O(g) + S 2(g)5解:反应开始时: 平衡时: 即平衡时NOCl 的分压增加了(8.53-6.97)×105=1.56×105(Pa )对于反应: 2NO(g) + Cl 2(g) === 2NOCl(g)平衡分压/Pa (4.18-1.56)×105 (2.79-1/2×1.56)×105 8.53×1058解:(1)2.2710252383142.0)10252383145.0(525=⨯⨯⨯⨯⨯⨯=θKPCl 5的分解率=0.5/0.7×100%=71.4%(2) 加入Cl 2,平衡向左移动,设生成物转化了x mol/LPCl 5 ===== PCl 3 + Cl 2平衡浓度 (0.1+x)×8314×523 (0.25-x)×8314×523 (0.25+0.05-x)×8314×523x= 0.01074(mol/L) PCl 5的分解率=%4.68%10035.0)01074.01.0(35.0=⨯+-平衡向左移动,其分解率减小到68.4%.(3)设生成PCl 3 x mol/LPCl 5 ===== PCl 3 + Cl 2平衡浓度 (0.35-x)×8314×523 x ×8314×523 (0.05+x)×8314×523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x=0.239(mol/L ) PCl 5的分解率=0.239/0.35=68.4%8242121006.5)80.0108.1()(⨯=⨯==θθθK K K 2.27105238314)1.0(105238314)3.0(105238314)25.0(555=⨯⨯+⨯⨯-⋅⨯⨯-=x x x K θ2.27105238314)35.0(105238314)05.0(105238314555=⨯⨯-⨯⨯+⋅⨯⨯=x x x K θ)(1018.40.155038314500.1)()(500Pa V RT NO n NO p ⨯=⨯⨯==)(1079.20.155038314000.1)()(52020PaV RT Cl n Cl p ⨯=⨯⨯==)(1097.60.155038314500.2)()(500PaV RT NOCl n NOCl p ⨯=⨯⨯==)(1053.80.155038314060.3)()(5Pa V RT NOCl n NOCl p ⨯=⨯⨯==)(940.050383140.1510)56.118.4()()(5mol RT V NO p NO n =⨯⨯⨯-==27.5)1/01.2()1/62.2()1/53.8(]/)([]/)([]/)([22222===θθθθp Cl p p NO p p NOCl p K(2)和(3)的情况下PCl 5的分解率相同,说明不论是达到平衡后再加入相同量的Cl 2还是一开始就加入,其分解率不变。
分析化学第五版-第四章-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 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 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答:HAc 〔Ac -〕Ka=1.75×10-5;H 3PO 4〔H 2PO 4-〕Ka 1=7.52×10-3;NH 3〔NH 4+〕Ka=5.7×10-10;HCN 〔CN -〕Ka=6.2×10-10 HF 〔F -〕Ka=6.8×10-4;〔CH 2〕6N 〔〔CH 2〕6NH +〕Ka=1.4×10-9 HCO 3-〔CO 3-〕Ka 2=5.61×10-11 酸的强弱顺序:H 3PO 4>HF >HAc> (CH 2)6N 4H +>HCN> NH 4+> HCO 3-碱的强弱顺序:CO 3->NH 3>CN ->〔CH 2〕6N 4>Ac ->F ->H 2PO 4- 2.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答:(1)NH 4CN [HCN] + [H 3O +] = [NH 3] + [OH -](2)Na 2CO 32[H 2CO 3] + [HCO 3-] + [H 3O +] = [OH -](3)(NH 4)2HPO 4 2[H 3PO 4] + [H 2PO 4-] + [H 3O +]= [NH 3] + [OH -]+[PO 43-] (4) (NH 4)3PO 4 3[H 3PO 4] + 2[H 2PO 4-] +[HPO 42-]+[H 3O +] = [NH 3] + [OH -] (5) NH 4H 2PO 4 [H 3PO 4] + [H 3O +] = [NH 3] + [HPO 42-]+2[PO 43-]+[OH -]3. 欲配制pH 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与其共轭碱二氯乙酸〔1.30〕二氯乙酸〔2.86〕 甲酸〔3.74〕 乙酸〔4.76〕 苯酚〔9.95〕 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 ≈pKa=2.86〕5. NaOH 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 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滴定强酸时:(1) 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 ≈4,消耗2mol 强酸,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仍消耗2mol 强酸,基本无影响 ; 〔2〕若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pH ≈9,生成NaHCO 3,即2molNaOH 与CO 2反应生成1molNaCO 3只消耗1mol 强酸,有显著影响。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一.选择题A型1.正确的酸碱概念是A.凡带有OH-的就是碱B.根据能释放或接受H+而判定酸与碱C.HCO3-和HSO4-都带有H,所以都是酸D.固态的NaOH和KOH都是真正的碱E.蛋白质在体内不是酸也不是碱2.血液的pH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A.HCO3-B.PaCO2C.H2CO3D.HCO3-与H2CO3的比值E.HPO42-与H2PO4-的比值3.有关机体酸碱平衡的概念,哪一个是错的?A.正常生命活动必须体液有适宜的酸碱度B.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pH是相同的C.生理情况下动脉血和静脉血的[H+]有差异D.体内代谢主要产生酸性产物,机体可调节维持pH恒定E.调节酸碱平衡主要有缓冲系统、肺和肾4.下述哪一项不是肾脏对酸碱调节作用的特点?A.作用发生较慢B.重吸收NaHCO3主要在近曲小管C.重吸收与再生HCO3-都需泌H+D.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产氨而从尿排出更多的H+E.可通过增减肾小球滤过率调节酸碱排出5.阴离子间隙是A.血清未测定阴离子和未测定阳离子浓度(毫当量)的差B.HCO3-和Cl-以外的阴离子C.血清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差D.[Na+]-[HCO3-]-[Cl-]E.各类型酸碱平衡紊乱时重要变化指标6.有关酸中毒的分型哪一项是错的?A.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减少型二类B.可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型C.可分为代谢性和呼吸性D.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E.代谢性酸中毒可分为AG增大型和AG正常型7.AG增高(血氯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A.肾小管性酸中毒B.严重腹泻C.糖尿病D.用大量利尿剂时E.醛固酮不足时8.各种原因引起AG增高型代酸是因血浆中A.乳酸增多B.酮体增多C.磷酸增多D.碳酸增多E.固定酸增多9.下列为AG正常型代酸的原因,除了A.肠液丢失B.肾小管性酸中毒C.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D.急性肾小管坏死E.稀释性酸中毒10.代酸时机体可通过代偿调节,下列哪项不准确?A.首先经血浆中缓冲系统缓冲B.呼吸加深变快呼出CO2C.细胞内外K+、H+交换并由细胞内缓冲系缓冲D.肾增加排酸保碱,患者尿液都呈酸性E.骨骼代偿11.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的根本区别为A.呼吸性酸中毒时PaCO2↑代酸时PaCO2变化明显B.呼吸性酸中毒是原发碳酸增加引起,代谢性是原发HCO3-↓引起C.呼酸时血浆Cl-↓,代酸时血Cl-↑D.呼酸时血浆[K+]↑,代酸时不一定E.呼酸不能通过呼吸代偿,代酸可以12.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是A.常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尤其是呼吸性酸中毒B.降低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C.减弱心肌收缩性D.引起高血钾危害机体E.以上都对13.下列有关碱中毒的项目中哪个是错的?A.代谢性碱中毒是原发性HCO3-↑引起B.代碱有一类可用生理盐水治疗有效C.碱中毒需经酸中毒来代偿D.碱中毒常伴低钾血症E.呼吸性碱中毒是因通气过度引起的14.呼碱时机体代偿,哪一项不正确?A.血红蛋白的缓冲调节作用很重要B.可通过抑制呼吸中枢,减少CO2排出来代偿C.急性呼碱常代偿不全D.慢性呼碱时肾脏代偿作用重要E.肾脏减少泌H+和产NH3代偿X型15.全血的缓冲系统中最重要的两对是A.Pr-/HPrB.Hb-/HHbC.HPO42-/H2PO4-D.HCO3-/H2CO3E.HSO4-/H2SO416.酸碱平衡紊乱时呼吸的调节A.是经CO2作用于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B.是经PaO2↓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引起C.PaC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D.通过呼吸加深或变浅起作用E.在呼吸性酸中毒时意义不大17.红细胞对酸碱调节的特点A.主要调节呼吸性酸碱变化B.同时有血氯变化C.由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发挥作用D.血中H+进入红细胞与K+交换是最主要方式E.呼酸时经红细胞调节可增血浆HCO3-18.判断酸碱紊乱的血气指标至少需要A.血液pHB.实际碳酸氢盐C.碱剩余D.AGE.PaCO219.血液pH正常可能是A.呼吸性酸中毒合并呼吸性碱中毒B.正常人C.呼吸性碱中毒取血未隔绝空气D.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代偿性慢性酸碱中毒20.碱中毒时机能代谢变化有/doc/a514428842.html,S兴奋B.神经-肌肉应激性↑C.脑血管收缩D.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E.肾泌氢和NH4+减少21.剧烈呕吐引起代碱可因A.从胃液丢失大量H+B.醛固酮↑C.常伴低钾D.常伴低氯E.食入酸过少22.酸中毒时肾脏调节机制为A.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酸性物排出B.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pH↓或CO2↑,使碳酸酐酶活性↑,NaHCO3重吸收↑C.谷氨酰胺酶活性↑,肾小管上皮产NH3↑,增加H+的排出D.碳酸酐酶活性↑,远端肾单位上皮细胞经H+-ATP酶泵出H+↑,再生HCO3-↑E.恢复HCO3-/H2CO3至正常水平的主要机制23.醛固酮过多可引起A.水钠滞留B.低镁血症C.碱中毒D.低钠血症E.低钾血症B型24.pHHCO3-PaCO2A.正常正常↓B.正常↑↑C.↑↑↓D.↓↓↑E.↓↓↓题①代碱+呼酸,可能的血液变化②代酸+代碱,可能的血液变化③代酸,可能的血液变化④代碱+呼碱,可能的血液变化⑤代酸+呼酸,可能的血液变化⑥代酸+呼碱,可能的血液变化25.pHHCO3-PaCO2AGA.正常范围↑↑↑↑↑B.↓↓↓↑↑↑C.↑↑↑正常D.↑↑↑↓正常E.正常范围↓↓↓↓↑题:下列情况可出现哪种酸碱指标变化?①严重呕吐腹泻②低钾引起呼吸肌无力③肝硬化用利尿剂诱发脑病时④阻塞性通气障碍引起呼衰⑤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6.A.代碱+AG↑型代酸B.代酸+呼碱C.代碱+呼碱D.呼酸+代碱+AG↑型代酸E.以上都不是化验为以下结果的病人各有何酸碱紊乱?pHPaCO2(mmHg)HCO3-(mmol/L)Na+(mmol/L)Cl-(mmol/L)①7.474029.114092②7.613232.814194③7.35663614075二.名词解释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三.问答题1.正常机体如何调节酸碱平衡?各种调节因素作用有何特点?2.测定AG对判断酸碱紊乱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3.感染性疾病因发热严重呕吐致脱水休克,此时可发生哪些酸碱紊乱?此时主要酸碱指标可能发生哪些变化?4.某患者79岁因肺炎5天入院,血pH7.61,PaCO232mmHg,HCO3-32.8mmol/L,PaO237.6mmHg,K+2.9mmol/L,Na+140mmol/L,Cl-94mmol/L,病人除肺炎外还出现了什么情况?其酸碱有何紊乱?5.某肺心病患者血气及电解质检查:pH7.347,PaCO28.78kPa(6mmhg)AB36mmol/L,血Na+146mmol/L,血Cl-75mmol/L,该患者有何酸碱失衡?6.酸碱中毒对机体有何影响?选择题参考答案1.B2.D3.B4.E5.A6.A7.C8.E9.D10.D11.B12.E13.C14.B15.BD16.ACDE17.ABCE18.ABE19.BDE20.ABCDE21.ABCD22.BCDE23.ABCE24.①B②E③E④C⑤D⑥E25.①C②A③D④B⑤E26.①A②C③D。
护理专业病理生理学习题——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含答案)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学习要求】♦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
♦掌握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掌握四型单纯性酸碱中毒的概念、原因、机制以及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熟悉四种单纯性酸碱中毒的代偿调节。
♦熟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及其原因和特点。
♦了解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了解各型酸碱中毒的防治原则。
♦了解酸碱图。
【复习题】一、选择题A型题1.机体的正常代谢必须处于A.弱酸性的体液环境中B.弱碱性的体液环境中C.较强的酸性体液环境中D.较强的碱性体液环境中E.中性的体液环境中2.正常体液中的H+主要来自A.食物中摄入的H+B.碳酸释出的H+C.硫酸释出的H+D.脂肪代谢产生的H+E.糖酵解过程中生成的H+3.碱性物的来源有A.氨基酸脱氨基产生的氨B.肾小管细胞分泌的氨C.蔬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D.水果中含有的有机酸盐E.以上都是4.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碳酸B.硫酸C.乳酸D.三羧酸E.乙酰乙酸5.血液中缓冲固定酸最强的缓冲对是A.Pr-/HPrB. Hb-/HHbC. HCO3¯/H2CO3D. HbO2-/HHbO2E. HPO42-/H2PO4-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A. 血浆HCO3ˉB. 红细胞HCO3ˉC. HbO2及HbD. 磷酸盐E. 血浆蛋白8.血液pH 值主要取决于血浆中A. [Prˉ]/[HPr¯]B. [HCO3¯]/[H2CO3]C. [Hb¯]/[HHb]D. [HbO2¯]/[HHbCO2]E. [HPO42¯]/[H2PO4¯]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A. PaCO2B. 实际碳酸氢盐(AB)C. 标准碳酸氢盐(SB)D. 缓冲碱(BB)E. 碱剩余(BE)10.标准碳酸氢盐小于实际碳酸氢盐(SB<AB)可能有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 呼吸性碱中毒D. 混合性碱中毒E. 高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11.阴离子间隙增高时反映体内发生了A 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B 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C 低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D 正常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E 高血氯性呼吸性酸中毒14.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 细胞外液缓冲B. 细胞内液缓冲C. 呼吸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15.一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分析可见:pH 7.28,PaCO2 3.7kPa(28mmHg),HCO3ˉ1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B. 呼吸性酸中毒C. 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以上都不是17.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首选药物是A. 乳酸钠B. 三羟基氨基甲烷C. 柠檬酸钠D. 磷酸氢二钠E. 碳酸氢钠18.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A. 呼吸中枢抑制B. 肺泡弥散障碍C. 通风不良D. 呼吸道阻塞E 胸廓病变19.下列哪一项不是引起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降低的机制A. 代谢酶活性抑制B. 低钙C. H+竞争性地抑制钙与肌钙蛋白亚单位结合D. H+影响钙内流E. H+影响心肌细胞肌浆网释放钙20.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A.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B.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C. 非碳酸氢盐缓冲系统D. 磷酸盐缓冲系统E. 其它缓冲系统21.慢性呼吸性酸中毒的代偿调节主要靠A 呼吸代偿B. 心脏代偿C. 血液系统代偿D. 肾脏代偿E. 骨骼代偿22.某溺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18,PaCO2 9.9 kPa (75mmHg),HCO3ˉ28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 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23.某肺心病患者,因感冒肺部感染而住院,血气分析为:pH 7.32,PaCO2 9.4 kPa (71mmHg),HCO3ˉ37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B.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C.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 混合性酸中毒E. 代谢性碱中毒26.下列哪一项不是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A. 严重腹泻B. 剧烈呕吐C. 应用利尿剂(速尿,噻嗪类)D. 盐皮质激素过多E. 低钾血症27.某幽门梗阻患者发生反复呕吐,血气分析结果为:pH 7.5,PaCO2 6.6 kPa (50mmHg),HCO3ˉ36mmol/L,最可能的酸碱平衡紊乱类型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性碱中毒30.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A. 吸入气中氧分压过低B. 癔病C. 发热D. 长期处在密闭小室内E. 脑外伤刺激呼吸中枢32.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重要原因是A. 血清K+降低B. 血清Cl-降低C. 血清Ca2+降低D. 血清Na+降低E. 血清Mg2+降低35.休克引起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A.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降低B.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升高C.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升高D.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降低E.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升高B题型血浆HCO3 -血浆H+细胞内H+尿液H+A.↓↑↑↑B.↓↑↓↓C.↑↓↓↓D.↑↓↑↑E.↓↑↑↓12.高血钾症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是13.低血钾症引起酸碱平衡紊乱的特点是X型题1.下列那些属于非挥发性酸A. 硫酸B. 碳酸C. 磷酸D. β-羟丁酸2.下列哪些属于碱性物质A. 草酸盐B. 柠檬酸盐C. NH3D. NH4+3.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可见于A. 肾小管酸中毒B. 糖尿病C. 缺氧D. 呕吐4.AG正常型的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可见于A. 肾小管酸中毒B. 剧烈呕吐C. 严重腹泻D. 休克5.能反映酸碱平衡代谢因素的指标有A. pHB. PaCO2C. BBD. SB6.盐水抵抗性碱中毒主要见于A . 呕吐B. Cushing综合症C. 利尿剂D. 严重低钾7.剧烈呕吐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原因是由于A.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H+B.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K+C.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Cl-D. 胃液中丢失大量的细胞外液8.盐水反应性碱中毒主要见于A. 严重腹泻B. 剧烈呕吐C.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D. 应用利尿剂二、名词解释1. volatile acid2. fixed acid3. anion gap4 base excess5. metabolic acidosis6. respiratory acidosis7. metabolic alkalosis8 respiratory alkalosis9. saline-responsive alkalosis10. saline-resistant alkalosis11. contraction alkalosis12. double acid-base disorders三、填空题1.在疾病状态下,SB与AB可以不相等,AB>SB见于或代偿后的;AB<SB见于或代偿后的。
第四章 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一、多选题A型题1、组织细胞正常得生命活动必须处于A、弱酸性得体液环境中D、较强得碱性体液环境中B、较强得酸性体液环境中E、中性得体液环境中C、弱碱性得体液环境中[答案]C[题解] 组织细胞必须在适宜酸碱度得体液内环境下才能进行正常得代谢活动。
动脉血得pH正常值就是7、35~7、45,静脉血就是7、25~7、35,均为弱碱性得体液环境。
2、下列指标中哪一项就是反映血中H2CO3浓度得最佳指标?A、pH D、SBB、PaCO2 E、ABC、BB[答案]B[题解] CO2分压就是血浆中呈物理溶解状态得CO2分子产生得张力,就是反映血中H2CO3浓度指标,它与肺泡CO2分压相等,可反映呼吸性酸碱平衡紊乱。
3、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最多得酸性物质就是A、含硫氨基产生得硫酸D、糖、脂肪分解代谢产生得乳酸﹑β-羟丁酸B、核蛋白与磷脂水解产生得磷酸E、以上都不就是C、嘌呤类化合物氧化分解产生得尿酸[答案]E[题解]代谢过程中产生得CO2与H2O结合生成碳酸,即挥发酸,就是产生最多得酸性物质,若CO2全部与H2O结合,每天产H+ 15mol左右,远远多于固定酸产生得50~100 m mol H+。
4、碱性物质得主要来源就是A、柠檬酸盐 D、蔬菜与水果中得有机酸盐B、苹果酸盐 E、氨基酸脱氨后生成得氨C、草酸盐[答案]D[题解]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碱性物质,如氨基酸脱氨基所产生得氨,但氨在肝脏合成尿素。
碱性物质主要得来源就是蔬菜与瓜果中所含得有机酸盐,包括柠檬酸盐、苹果酸盐与草酸盐。
5、AG增高反映体内发生了A、高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D、低氯血性呼吸性酸中毒B、正常氯血性代谢性酸中毒E、高氯血性呼吸性碱中毒C、低氯血性代谢性碱中毒[答案]B[题解]AG就是指血浆中未测定得阴离子与未测定得阳离子得差值,AG增高与否可用于判断代谢性酸中毒得类型。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就是指除了含氯以外得任何固定酸得血浆浓度增大时得代谢性酸中毒,如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磷酸与硫酸排泄障碍在体内蓄积与水杨酸中毒等。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4章酸碱平衡
无机化学练习题(含答案)第4章酸碱平衡第4章酸碱平衡4-1: 对于下面两个反应,指出其中的酸和碱,并说明各个过程是配合物的生成过程还是酸碱置换过程。
(a) SO3 + H2SO4→H2S2O7(b) H2S2O7(H2SO4·SO3) + H2O→H2SO4 + H2SO4答:(a) 路易斯酸SO3, 碱H2SO4, 配合物的生成过程;(b) 两个碱: H2O 和H2SO4·SO3 中的H2SO4, 置换过程。
4-2: 给出用HF 腐蚀SiO2 玻璃的反应式,并用路易斯和布朗斯特酸碱理论解释SiO2+ 4HF = SiF4+ 2H2O, 其中,SiO2 和SiF4 为碱,HF 和H2O 为酸。
4-3: 苯甲酸(可用弱酸的通式HA 表示,相对分子质量122)的酸常数Ka= 6.4×10-5,试求:(1)中和1.22g苯甲酸需用0.4 mol·L-1的NaOH 溶液多少毫升?(2)求其共轭碱的碱常数Kb。
(3)已知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6 g·L-1,求饱和溶液的pH 。
4-4: 将下列路易斯酸按照最强酸到最强碱的顺序排序:(a) BF3 , BCl3 , BBr3 ; (b) SiF4 , SiCl4 , SiBr4 , SiI4 ; (c) BeCl2 , BCl3 .请解释。
答:路易斯酸性是表示物种接受电子对能力的强弱。
在上述(a)、(b)两卤化物序列中,卤素原子的电负性越大,中心原子上电荷密度越小,接受外来电子对的能力应该越强,序列(b)符合这种情况。
序列(a)则相反,原因在于BX3 中形成了π键,而B 原子的体积较小,形成的π键比较强,同时卤素原子的体积按F,Cl,Br 的顺序增大,形成的π键依次减弱的缘故。
4-5: 计算下列各种溶液的 pH :(1)10mL 5.0×10-3 mol·L-1 的 NaOH 。
(2)10mL 0.40 mol·L-1 HCl 与10mL 0.10 mol·L-1 NaOH 的混合溶液。
第4章 酸碱理论 电离平衡(习题解)
第四章 酸碱理论 电离平衡1. 根据质子理论指出下列物种哪些是酸?哪些是碱?哪些是两性物质? H 2S ,HCl ,-42PO H ,NH 3,-23CO ,-2NO ,-24SO ,OH -,OAC - 答:酸 H 2S ,HCl 碱 -23CO,-2NO ,-24SO ,OH -,OAC - 两性物质 -42PO H ,NH 32.指出下列各种酸的共轭碱:+362)O F e (H ,H 2O ,+O H 3,32CO H ,-3HCO ,3NH ,+4NH 答:+362)O Fe(H 共轭碱 +252]O H )()O F e [(H H 2O OH - +O H 3 H 2O32CO H -3H C O-3H C O -23CO3NH -2NH +4NH 3NH3.指出下列各种碱的共轭酸:+](O H )O)Al(H [242,H 2O ,OH -,-24SO ,H -4SO ,-H S ,NH 3,-2NH ,-34PO ,-24HPO答: +](O H )O)Al(H [242 共轭酸 +252](O H )O)Al(H [ H 2O +O H 3 OH - H 2O-24SO H -4SO H -4SO H 2SO 4 -H S H 2S NH 3 +4NH-2NH NH 3-34PO-24H P O -24H P O -42PO H4.指出下列反应中的两组共轭酸碱对:①-++⇔+F NH NH HF 43 ②OH (OH)]O)[Al(H OH]O)[Al(H 2252362+⇔++-+③-++⇔+4242HSOCNH SO H HCN答: ① HF 共轭碱 F - +4NH NH 3② H 2O OH -+362]O)[Al(H +252(O H )]O)[Al(H③ +CN H 2 H C N H 2SO 4 H -4SO5.判断下列物质中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①HAc ,②-2NO ,③2HNO ,④-2NH ,⑤2Br ,⑥+2NO ,⑦4SiCl ,⑧3BF ,⑨3AlCl答:路易斯酸 ⑤2Br ,⑥+2NO ,⑦4SiCl ,⑧3BF ,⑨3AlCl 路易斯碱 ①HAc ,②-2NO ,③2HNO ,④-2NH ,6.计算游5.0mol 30%浓氨水(比重0.89)和45.0ml 水混合配制的稀氨水溶液的OH -离子浓度和电离度α 解: M 57.1)0.50.45(1710%3089.00.5M 3NH 3=+⨯⨯⨯⨯=-查表:O H NH 23⋅ 的51077.1-⨯=θb KO H NH 23⋅ ⇔ +4NH +-2NH400>bK C∴0][C K OH b ⋅=-=5.27×10-3M%34.057.11027.53=⨯=-α7.若把上题中的稀氨水再冲稀至原来体积的1000倍,求此溶液的[OH -]和α 解 M 00157.010)0.50.45(1710%3089.00.5C 330=⨯+⨯⨯⨯⨯=-400<bK CO H NH 23⋅ ⇔ +4NH + -2NH 0.00157-x x x xx x K b -⋅=00157.0θ∴M OH x 41056.1][--⨯== %94.900157.01056.14=⨯=-α8.于100ml 0.10mol/L 氨水中溶解1.07克固体NH 4Cl ,(忽视体积变化),问溶液的[OH -]发生多大的变化? 解: 未溶解NH 4Cl 固体时4000>b K C 0][C K OH b ⋅=-=1.33×10-3pH =11.12 溶解NH 4Cl 固体后 M NH 2.0101005.5307.1][34=⨯=-+此时的溶液可以看成由NH 4Cl 和O H NH 23⋅构成的缓冲溶液 盐碱C C l o g b pK pOH -=pH =8.9517.295.812.11pH ==-∆∴9.50.0ml 0.10mol/L HAc 和25ml 0.10mol/L NaOH 混合,问此溶液中[H +]多大?解:混合瞬间: M1067.60.755010.0]HAc [2-⨯=⨯=M1033.30.752510.0]N a O H [2-⨯=⨯=生成 M 1033.3]NaAc [2-⨯= 余M 1033.3]HAc [2-⨯= 组成一缓冲溶液 M1075.1]H [5-+⨯==NaAcHAc aC C K10.计算下列溶液中的pH 值:①0.010mol/L H 2SO 4(要考虑第二步电离平衡) ②0.010mol/L H 3PO 4 ③0.010mol/L Ba(OH)2④4.0克NaOH 溶于水,配成1升溶液 ⑤mol/L 100.25-⨯ HCl解:(1) -++=442HSO H SO H 0.01+x 0.01-x +-+=-H SO HSO 2440.01-x x 0.01+x2102.101.0)01.0(-⨯=-+xx x精确的解 x =4.52×10-3[H]+=0.01+0.00452=0.0145M pH=1.84(2) 只考虑H3PO4第一级电离,则: 4000<b K C32105.701.0-⨯=-xx精确解x =5.7310-⨯ pH =2.24 (3) Ba(OH)2为强电解质0.001M Ba(OH)2电离出[OH]-=0.020M pH =12.30(4) 所配成[NaOH]==0.1400.40.10MpOH=1.00 pH=13.00(5) [H]+=2.0510-⨯ pH =4.7011.写出下列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及pH 值(设均浓度为0.10mol/L ) ①Cl NH 4, ②23)Mg(NO ,③342)(SO Fe ]20.2pKa )([Fe 3=+aq ,④32CO K , ⑤43PO Na ,⑥CN NH 4解:(1) +++⋅⇔+H O H NH O H NH 2324CK h ⋅=+][H =7.02610-⨯pH=5.15(2) 不水解 pH =7(3)4000<KaC 不能近似计算+++⇔+H Fe(OH)][O H Fe 223+0.2-x x xKa x-0.22=xx=0.000515pH=2.07 (4) ---+⇔+OHHCOO H CO3223[OH -]==⋅KaC Kw 02.1510-⨯MpH=14-pOH=9.33 (5) aw h K K K =4000<hK C 精确计算---+⇔+OHHPO O H PO242340.1-x x xh 2K x-0.1=xx=[OH -]=0.015M pH=14-pOH=12.18(6) O H NH HCN O H NH +CN 2324⋅+⇔++- 101028.5][-+⨯=⋅=KbKa Kw H12.计算下列溶液的pH 值和Ac -离子浓度 ①0.10mol/L HAc 加等体积的0.20mol/L NaAC ②0.10mol/L HAc 加等体积的0.20mol/L HCl解 (1) NaAcHAc a C C pK pH lg-=θ=5.09-++⇔A cH H A c0.05-x x 0.01+x[Ac]-=[H +]+0.01=0.01M (2) -++⇔A c H H A c 0.05-x 0.10+x x05.01076.105.0)1.0(6x x xx x ⋅=⨯=-+-[Ac]-=x =6108.8-⨯ [H]+=0.10M pH =1.0013.求0.10mol/L HNO 2溶液中:①[H +],②[-2NO ],③[2HNO ] (已知Ka =4.6×10-4) 解: 400<bK C+++⇔22NO H HNO 0. 1-x x x ∵4106.41.0-⨯=-⋅xx x 022.0][][===-+NO H x M078.0010.0][2=-=x HNO M14.300ml 0.20mol/L 的HAc 稀释到多大体积才能使其电离度增大1倍? 解: 400>Ka C 用近似计算 CKa =α依题意:`2`C Ka ==ααC`=C ⋅41=0.050MV`=4V=1200ml(400`>Ka C 所以稀释后也可以使用近似公计算)15.25℃时0.0050mol/L HAc 溶液的α=5.86%,0.20mol/L 的HAc 溶液的α=0.94%,分别计算它们的[H +]及Ka ,计算结果说明什么问题? 解:精确计算时 ][][++-=H c H Ka 近似计算时CKa =α Ka=2αC0.0050mol/L HAc-++⇔A c H H A c 0.005(1-α) 0.005α 0.005α [H +]=0.0050%86.5⨯=41093.2-⨯M 精确计算 ][][2++-=H c H Ka =1.82510-⨯近似计算 K=2αC =1.72510-⨯0.20mol/L 的HAc[H +]=0.20%94.0⨯=31088.1-⨯M 精确计算 ][][2++-=H c H Ka =1.77510-⨯近似就算 Ka=2αC =1.77510-⨯答:计算结果说明,弱酸的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用近似计算越不准确16.计算室温下CO 2饱和水溶液(假定浓度为0.040mol/L )中[H +],[-3HCO],][CO23-及溶液的pH 值。
酸碱平衡紊乱(习题)
第四章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1。
机体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最多的酸性物质是A.碳酸B.乳酸C.丙酮酸D。
磷酸E。
硫酸2.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无机磷酸盐缓冲系统C。
有机磷酸盐缓冲系统D.血红蛋白缓冲系统 E.蛋白质缓冲系统3。
对固定酸进行缓冲的主要系统是A.碳酸氢盐缓冲系统B.磷酸盐缓冲系统C。
血浆蛋白缓冲系统D。
还原血红蛋白缓冲系统E。
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4.延髓中枢化学感受器对下述哪些刺激最敏感A.动脉血氧分压B。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C。
动脉血PHD.血浆碳酸氢盐浓度E.脑脊液碳酸氢盐5。
从肾小球滤过的碳酸氢钠被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是A。
近曲小管B。
髓袢C。
致密度D。
远曲小管E。
集合管6.磷酸盐酸化的主要部位是A。
肾小球B。
近曲小管 C.髓袢D。
致密斑E。
远曲小管7.血液PH的高低取决于血浆中A。
NaHCO3浓度B。
PaCO2C。
CO2CP D。
[HCO3-]/[H2CO3]的比值E。
BE8。
判断酸碱平衡紊乱是否为代偿性主要指标是A。
标准碳酸氢盐B。
实际碳酸氢盐C。
PH D。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E。
BE9。
直接反映血浆[HCO3-]的指标是A.PHB.AB C。
PaCO2 D.BB E。
BE10.BE负值增大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D。
急性呼吸性碱中毒E。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11.血浆[HCO3—]原发性增高可见于A。
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12。
血浆[H2CO3]原发性升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C。
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3。
血浆[H2CO3]继发性增高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
代谢性碱中毒 C.慢性呼吸性酸中毒D.慢性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14。
血浆[H2CO3]继发性降低可见于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酸碱平衡习题解答(p138-142)1. 选择正确答案(1)C (2) B (3) C (4) D (5) B (6) B (7) A (8) C (9) C (10) C (11) B (12) C (13) BC (14) B (15)D (16) A (17) C2.在下列空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 (1)已知θa(HCN)K =6.2×10-10,则0.10mol .dm -3NaCN 溶液中[OH -]=__1.3×10-3____ mol .dm -3,[CN -]=__0.10__mol .dm -3,[H +]=_7.9×10-12__mol .dm -3,pOH=__2.89___。
(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H 2PO 4-是_两性物_;其共轭酸是__H 3PO 4_;在水中能够存在的最强碱是__OH -__,最强酸是__H 3O +___。
(3)浓度为0.010mol .dm -3的一元弱碱(K =1.0×10-8)溶液,其pH=_9.00__,此碱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pH=__8.85___。
(4)在液氨中,醋酸是____强__酸,在液态HF 中,醋酸是___碱___,它的共轭__酸___是_CH 3COOH 2+。
(5pH=3.4,今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 ,则甲基橙的理论变色点将_不变_。
(6)NaOH 标准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 2,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它滴定强酸时,对分析结果_____无影响____。
(7)某混合碱液,可能是NaOH,Na 2CO 3,NaHCO 3中的任何二种,各取V 0cm 3碱液,用浓度为c 的HCl 溶液滴定。
第一份用酚酞作指示剂,消耗V 1cm 3HCl 溶液;第二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体积为V 2cm 3,且V 2>2V 1。
则此混合碱组成为___Na 2CO 3和NaHCO 3__。
3.解:(1) ]OH []HAc []H [-+=+(2) ]OH []PO [3]HPO [2]PO H []H [342442----++++=(3) ]OH []CO []NH []CO H []H [23332--+++=+ (4)]OH []NH []BO H []CO H [2]HCO []H [333323--++=+++(5)设NaH 2PO 4浓度为c 1, Na 2HPO 4浓度为c 2。
以-42PO H 为零水准2342443c ]OH []PO [2]HPO []PO H []H [-++=+---+ 以-24HPO 为零水准]OH []PO [c ]PO H [2]PO H []H [3414342---++=-++4.解: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是-24HPO ,其浓度是0.10mol·dm -35.解: 20]H [][H ][CO ][HCO 2211CO HCO 233233====++----θθθθδδa a a a K K K K8.95pH moldm 101.12105.620][H 3911=⨯=⨯⨯=---+6. (1)解: K θb =K θw /K θa =10-14/10-5.13=10-8.87400101.0K /c K 20101.0cK 87.8bw87.8b >÷=>⨯=-θθ-θ所以可用最简式94.487.8b 101.010c K ]OH [--θ-=⨯== mol·dm -3 pH=14-pOH=14-4.94=9.06 (2)解:因为400101.0K /c K 20101.0cK 26.1aw26.1a <÷=>⨯=-θθ-θ所以应用近似式[H +]+10-1.26[H +]-0.1×10-1.26=0 解得 [H +]=10-1.29 mol·dm -3 pH=1.29 (3)解:因为20101.0K /c K 20101.0cK 35.61a w25.102a >÷=>⨯=-θθ-θ所以可用最简式30.825.1035.62a 1a 1010K K ]H [---θθ+===mol·dm -3pH=8.30(4)解:因为11.010102cK K 202.79.131a 2a <<⨯⨯=--θθ所以可按一元酸,又因为cK θa1>20K θw , 400K /c 1a >θ4.01[]10H +-=== mol·dm -3 pH=4.017. 解(1)解:此溶液为0.033 mol·dm -3的H 3PO 4与0.033mol·dm -3的NaH 2PO 4混合溶液因H 3PO 4酸性较强,不能用最简式,可用近似式:]H [c ]H [c K ]H [b a a ++++-= 带入数据得:[H +]2+0.0405[H +]-0.00025=0 解得:[H +]=5.44×10-3mol·dm -3 pH=2.26 (2)解:此溶液为 0.050mol·dm -3的NaH 2PO 4 溶液 因为2004.7101.7/05.0K /c K 201012.31023.605.0cK 31a w982a <=⨯=>>⨯=⨯⨯=-θθ--θ所以 591a 2a 1097.104.711012.3K /c 1cK ]H [--θθ+⨯=+⨯=+=mol·dm -3 pH=4.71(3)解:此溶液为0.020 mol·dm -3的Na 2HPO 4与0.020mol·dm -3的NaH 2PO 4混合溶液用最简式 8ba2a 1023.6c c K ]H [-θ+⨯==mol·dm -3 因为 c a =c b >>[H +] 所以应用最简式正确 pH=7.21(4)解:此溶液为 0.033mol·dm -3的Na 2HPO 4 溶液因为201030.51023.6/033.0K/c K 20104.1105.4033.0cK 582a w14133a >>⨯=⨯=<⨯=⨯⨯=-θθ--θ所以 102a w3a 1013.2K /c K cK ]H [-θθθ+⨯=+=mol·dm -3 pH=9.67 8. 解:因为 b a a c c lgpK pH -=θ带入数据得35.1c cba = 所以 cb =0.010÷1.35=0.0074mol·dm -3六次甲基四胺的加入量为(0.0074+0.010)×0.200×142=4.94克 9. 解:(1) 38.10×0.1022×10-3=1.2150/MM=312.0(2)c HA(始)=1558.000.2510000.3122150.1=⨯ mol·dm -3当pH=4.20时,09325.000.800.2500.81022.000.251558.0c HA =+⨯-⨯=mol·dm -302478.000.800.2500.81022.0c A =+⨯=-mol·dm -3 因为 --=θA HA a c c lgpK pH 所以78.402478.009325.0lg20.4pK a =+=θ51066.1-⨯=θa K或者:HA a A-(38.108.00)8.00c 38.108.00pK =4.20+lg4.20lg 4.78c 8.00NaOHHA NaOHA c c V c c V θ--⨯=⨯=-=+=总总(3)化学计量点时 06173.010.3800.2500.251558.0c A =+⨯=-mol·dm -310514b 1002.61066.1/10K ---θ⨯=⨯= 11b w cK 3.61020K θθ-=⨯>,4001002.6/06173.0K /c 10b >⨯=-θ 610b 10096.61002.606173.0cK ]OH [--θ-⨯=⨯⨯== mol·dm -3 pOH=5.21 pH=8.7910. 解:(1)以酚酞为指示剂3N a O H N a O H cm 40.221134.00.4010001016.0V 1000M m cV =⨯⨯=⇒⨯=(2)以甲基橙为指示剂3N a H C O N a H C ON a O H N a O H cm 59.391134.01000)0.841638.00.401016.0(V 1000)M m M m (cV 33=⨯+=⇒⨯+=11. 解:因为 V 2>2V 1 所以该溶液由H 3PO 4和NaH 2PO 4构成06032.000.2508.15100.0c 43PO H =⨯= mol·dm -303296.000.25)08.15240.38(100.0c 42PO NaH =⨯-⨯= mol·dm -312. 解:因为OH 13NH 2HPO MoO 12OH 24O H MoO 12HPO )NH (24242423424+++=+⋅⋅+---所以:%3537.0%1001000241273.197.30)20.121566.000.501000.0(%P =⨯⨯⨯⨯⨯-⨯=13.解: 由 X + H 2O = HX + OH -可得:Ka hx =0.2 Ka HY =2.0×10-3 Ka HZ =2.0×10-514. 解:P 2O 5 + 6H 2O = 2H 3PO 4c(H 3PO 4)=10×2÷142÷0.5=0.282 mol .dm -3 [H +]=(cKa 1)1/2=0.0447mol .dm -3Ka 1>>Ka 2 [H 2PO 4-]= [H +]=0.0447mol .dm -3 H 2PO 4- = 2H + + PO 43-Ka 3Ka 2= [H +]2×[PO 43-]/ [H 2PO 4-][PO 43-]= Ka 3Ka 2[H 2PO 4-]/ [H +]2=5.63×10-19 mol .dm -3 15. 解:化学计量点时为0.033 mol .dm -3的NH 3[OH -]=(cK b )1/2=7.7×10-4 mol .dm -3 pH=10.89不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也不能选甲基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