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开放性学习实践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学习动手实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学习动手实践(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学习动手实践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学习动手实践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生物学作为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初中生物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而且强调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理论、实践策略、评价体系等方面,详细探讨初中生物学习中的动手实践环节。

理论基础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

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生物学习中,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更好的理解和建构生物知识。

2. 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该发生在具体的、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

生物实验和观察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生物学知识。

实践策略1. 课前准备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时,可以让学生种植绿豆,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课堂实施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在植物种植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3. 课后总结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将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例如,在植物种植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植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并引导学生将讨论结果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对比和总结。

评价体系在动手实践活动中,评价体系应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终结评价则主要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动手实践是初中生物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注重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初中生物开放性考查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开放性考查的实践研究

小组 , 帮助他们制定考查计 划 , 进行小 组分工等 , 并将每一 阶段 的 : 研究结果与老师相互讨论 。 这种开放性考查方式 , 目的不在于学生 ・
2 . 激发学生 的内趋力 , 推动学生 自主学 习 开放性考查 的内容是由学生 自己确定 , 选择 自己最感兴趣 的 ,
能研究 出什 么新 的规律 , 它 的立足点是把学生的眼睛 、 头脑 、 双手 、: 而且作品的形式不 限, 学生必然是将 自己最好 的一 面展示 出来 , 当 嘴、 空间 、 时间都解放 出来 , 把 自由 、 自主还给学生 , 让学生 自己创 他获得 同伴 的赞 赏时 , 这种学 习就成 了一种享受 、 愉快 的体验 , 客 造 发展 。 2 . 指导学生动手开展生物小 制作 - 观上使学 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 在初 中生物课标 、 教学模式 的不断修 订、 改变 、 发展 的今天 , 教
探 求。
① 时间要最佳 , 在 7点到 8 点吃早餐最合适 。
②吃早餐前应该先喝水 , 因为人睡了一夜 , 从尿 、 皮肤 、 呼吸里
另一方面, 在初 中阶段 , 学生 已经进入了探求理论的实践 阶段 。: 流失了大量 的水和营养 。
正是这种对事物 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望 , 激发 了学 生学习的兴趣 和 + 动机 ,通过动手实践 ,学生对生物界的认识可跳 出书本 的文字架 :
初 中生物开放性考查的实施 , 是落实国家《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 : 的大致过程挂好 , 一个生物标本就做好了。 程 标准( 2 0 1 1 年版 ) 》 提出 的要 培养学生具有社 会责任感 、 创 新精 一 3 指 导学生撰写生物调查报告
神 和实践能力 的课程 目标的重要途径 。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案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案例(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案例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中,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教学背景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丰富,涉及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现象。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生物学缺乏兴趣,认为生物课枯燥无味。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案例以“植物的生长”一课为例,进行教学实践。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片美丽的花园,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过程。

2.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分组观察不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并提出问题:“植物是如何生长的?”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教材内容,讨论植物生长的原因。

4.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温度等。

5.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种植一颗植物,观察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6.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心得,总结植物生长的规律。

五、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学生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同时,学生学会了合作沟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启示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注重知识拓展,拓宽学生视野。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教案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教案
目标: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结构,了解其作用及特点。

材料:显微镜、玻璃片、叶片样本、刀片、贴片、显微镜平台、显微镜光源、实验记录表。

步骤:
1. 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作用,并解释叶片的结构与
功能的关系。

2. 实验准备:学生将根据老师指导制作叶片横切薄片,并放置在显微镜平台上准备观察。

3. 观察叶片结构: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注意观察叶表皮、叶肉、气孔、叶
脉等结构,并记录观察到的特点。

4. 实验记录:学生将观察到的叶片结构及其特点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5. 总结与讨论: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与讨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植物叶片
的结构与功能。

6. 结束:老师对本次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实践活动,增强对生物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记录表,老师可以评估学生对植物叶片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扩展: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进行观察,比较它们的结构差异,加深对植
物叶片的认识。

注意事项: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正确使用显微镜和刀片,避
免造成伤害。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设计(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设计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践活动设计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我们设计了一次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以《我们身边的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生物知识,提升探究能力。

活动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意义。

2.学会调查和分析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4.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课前准备1.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分配任务,每组选择一个调查地点,如公园、小区、校园等。

3.搜集调查工具,如笔记本、相机、标本夹等。

4.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生物多样性知识手册、调查表格等。

活动过程1.生物多样性知识讲座: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层次及其意义,引导学生认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调查技巧培训:教师教授调查方法、观察技巧和记录方式,确保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能够准确收集信息。

3.分组调查:学生分组前往预设地点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期间需要拍摄照片、制作标本、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和数量。

4.数据分析:学生将调查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分析身边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特点。

5.成果展示:每组学生制作PPT,展示调查过程和分析结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和交流。

6.主题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2.调查报告质量:评估学生的调查报告,包括数据准确性、分析深度等。

3.成果展示效果:评价学生在PPT制作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表达清晰度、逻辑性等。

4.主题讨论成果:总结学生在讨论中的观点和思考,了解他们的认识和思考深度。

活动反思本次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初中生物开放性实验教学

初中生物开放性实验教学

浅析初中生物开放性实验教学1.生物实验的目的和作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了解生命活动规律;能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动手动脑、分析总结的能力,激发他们不断探究的兴趣。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更是强调“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开放性生物实验的特征及意义过程的多样性;结论的非唯一性;实验设计、操作的独立性。

能力。

开放性实验注重探究式学习,这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3.实施开放性生物实验的措施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实验所要探究的具体内容,确立开放性的侧重点。

3.1 设计方案的开放性用后,让学生设计《种子泵》的实验方案,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去考虑:可从生物学科出发,利用种子萌发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原理(还可联系种子萌发的条件);也可从化学知识的角度了解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知识;还可以学习物理学中气体压强的有关知识。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的思路拓宽了,知识间的联系加深了,也就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实验结束后请各组交流实验设计方案。

3.2 操作过程的开放性激发了他们动手做实验的兴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更积极进行实验和探究。

如在学习《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节内容时,除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外,还可让学生准备其它实验材料,尽可能多的观察各种动物组织。

多数同学准备了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活的小鱼、自己的头发丝、活蜘蛛、鸡血、猪小肠等等。

他们兴趣盎然地在显微镜下“乱”做一通。

有的学生很惊奇地发现:“呀,蜘蛛身上有这么多的毛!”“我的头发这么粗”。

有一个同学用解剖针把自己的手指刺破,取出血液来观察(教师发现后及时告诉了他不能这样做的道理)。

通过这样的开放性实验,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带着成功的喜悦又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不断探究新的科学知识。

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生物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嘿,大家好!今天我要分享的是一份专为初中生物课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咱们不搞虚的,直接上手,保证实用、有趣,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活动主题“身边的生物奥秘”三、活动内容1.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让学生们走出教室,去学校附近的公园、绿地或者田野,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

可以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观察对象,如树木、花草、昆虫、鸟类等。

2.拍摄生物微电影每组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生物,编写一个简短的剧本,拍摄一部生物微电影。

要求内容真实、有趣,能够反映出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制作生物手抄报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生物,制作一份生物手抄报。

要求内容包括生物的名称、特点、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版面设计要美观、大方。

4.生物知识问答竞赛组织一场生物知识问答竞赛,题目可以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观察到的生物特点、生态环境等。

比赛可以分组进行,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加。

5.生物实验操作安排一次生物实验,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生物现象。

比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昆虫的发育过程等。

四、活动流程1.准备阶段提前一周通知学生们活动内容和要求,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同时,组织学生们分组,每组确定观察对象和负责人。

2.实施阶段(1)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学生们在规定时间内,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特点和生活习性。

(2)拍摄生物微电影: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生物,编写剧本,拍摄微电影。

(3)制作生物手抄报: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生物,制作手抄报。

(4)生物知识问答竞赛:组织比赛,学生们分组参加。

(5)生物实验操作:学生们在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观察生物现象。

五、活动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拍摄生物微电影、制作生物手抄报等环节,要求学生们全员参与,确保活动效果。

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

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在担任七年级生物教师期间,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对生物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七年级生物教学实践的报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策略1.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将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图片、视频、实验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浓厚兴趣。

例如,在讲解植物生长过程时,我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让他们亲身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例如,在讲解细胞结构时,我让学生自己观察细胞模型,分析细胞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3. 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注重实验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光合作用的原理。

4.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例如,在讲解生物多样性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动物种类,最后汇总成果。

5.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尊重生命。

通过讲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例如,在讲解濒危物种时,我让学生了解濒危物种的生存现状,激发他们关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成果1. 学生的生物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案例摘要:本文以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生物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以人性化的语言,阐述活动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案例;教学设计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的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为此,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场富有教育意义的生物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增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3.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4.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环保观念。

三、活动内容1.植物种植:让学生亲手种植植物,体验生命的成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和习性。

2.生物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生物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生物种类和生存状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实验操作:让学生参与生物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4.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活动方法1.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情境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问题导向: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4.互动评价: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和交流,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认知。

五、活动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活动的成果,包括植物生长情况、生物调查报告、实验操作技能等。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成长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案例(3篇)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光合作用作为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植物生理学的基础,也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为了提高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案例以“植物光合作用探究”为主题,设计了一堂实践活动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掌握光合作用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合作等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张绿色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绿色植物为什么能保持绿色?2. 提出问题: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养料的?(二)新课讲授1. 讲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2. 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3. 讲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二氧化碳、水。

4. 讲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三)实践活动1. 实验一: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

(2)实验材料:绿色植物、不同强度的光源、计时器、测量工具等。

(3)实验步骤:每组选择一种不同强度的光源,照射绿色植物,记录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量。

(4)数据处理:比较不同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2. 实验二:探究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

(2)实验材料:绿色植物、不同温度的容器、计时器、测量工具等。

(3)实验步骤:每组将绿色植物放置在温度不同的容器中,记录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氧气量。

(4)数据处理:比较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

3. 实验三: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人。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3篇)

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生物教研组决定开展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知识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活动内容1. 野外考察(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植物园、动物园、农田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2)开展野外生物调查活动,让学生学习使用工具和方法,观察、记录生物现象。

2. 实验室实验(1)开展常规实验,如制作植物切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等。

(2)进行探究性实验,如探究光合作用、探究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3. 生物科普讲座(1)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生物科普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科普竞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 生物科技制作(1)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生物科技制作,如制作生物模型、制作生物标本等。

(2)鼓励学生参加生物科技制作比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实施1. 组织准备(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

(3)准备必要的活动器材和设备,如显微镜、实验器材、野外考察工具等。

2. 实施过程(1)按照活动方案,有序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

(2)在活动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3. 活动总结(1)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的成果和不足。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3)整理活动资料,形成活动总结报告。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实录(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实录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实录一、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认识,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本学期我们在生物课堂上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对这些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思维。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1.活动一:植物标本制作(1)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标本的制作过程。

(2)实践阶段: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制作,通过采集、整理、压平等步骤,完成植物标本的制作。

(3)总结阶段: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活动二:生态瓶制作(1)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讲解生态瓶的制作原理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生态瓶的制作过程。

(2)实践阶段:学生分组进行生态瓶制作,通过选择合适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总结阶段: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作品进行点评,总结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活动三:校园植物调查(1)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讲解调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调查过程。

(2)实践阶段:学生分组进行校园植物调查,记录植物的种类、生长状况等信息。

(3)总结阶段:学生整理调查数据,制作调查报告,教师对报告进行点评,总结调查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三、活动成果与反思1.活动成果:通过一系列生物实践活动,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2.反思: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四、活动建议与展望1.建议:在今后的生物实践活动中,可以增加更多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设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合作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生物学基本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分类、生态系统的组成等。

2.生物学原理:遗传与变异、进化与适应、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

3.生物学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制作玻片、测定空气质量等。

4.生物学探究:调查校园植物、研究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例或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简洁明了地讲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学知识的魅力。

4.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践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5.总结与反思:对本次实践教学进行总结,梳理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如观察、实验、探究等,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终结性评价:通过测试、报告、作品等形式,评价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4.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与交流。

总之,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安排(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安排(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安排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践活动安排一、活动背景与目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制定本活动计划。

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探究和发现,从而提高生物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活动内容与安排1.活动主题:探索生命奥秘,关爱生态环境2.活动时间:(1)第一阶段:2024年9月-2024年10月,筹备与宣传阶段;(2)第二阶段:2024年11月-2024年1月,实践活动阶段;(3)第三阶段:2024年2月-2024年3月,总结与反思阶段。

3.活动地点:学校实验室、校园及周边生态环境4.活动对象: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全体学生5.活动内容:(1)第一阶段:筹备与宣传① 成立生物实践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② 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流程、时间表、责任分配等;③ 利用校园广播、班级群、海报等形式进行活动宣传,提高学生参与热情。

(2)第二阶段:实践活动① 观察与探究: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昆虫等生物,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② 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掌握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如显微镜使用、种子发芽实验等;③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 local biological farms 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reas,了解生物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④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生物课题研究,如调查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探究生物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⑤ 环保主题活动:开展环保知识竞赛、低碳生活宣传周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第三阶段:总结与反思① 学生撰写生物实践活动总结报告,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悟;②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③ 教师对活动进行总结,梳理活动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与实施活动背景与目的在当前教育背景下,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此,我们特策划了一场初中生物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生物学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内容以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生态系统的运作原理。

活动策划1.活动时间:2024年4月10日-2024年4月30日,共计20天。

2.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操场、教室。

3.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全体学生。

4.活动内容:a.生物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实验,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b.户外考察:组织学生前往操场,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c.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进行生物多样性讲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活动安排:a.第1-5天:学生在生物实验室进行植物种植实验,了解植物生长所需条件。

b.第6-10天:学生户外考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c.第11-15天:学生撰写观察日记,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心得。

d.第16-20天:举办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进行生物多样性讲座,总结本次活动。

活动实施1.活动准备:a.提前为学生准备好植物种子、种植工具等实验材料。

b.安排生物实验室、操场等场地,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c.邀请专家进行生物多样性讲座,准备相关教案和PPT。

2.活动开展:a.学生在生物实验室进行植物种植实验,教师现场指导。

b.学生分组户外考察,记录植物种类和生态环境。

c.学生撰写观察日记,分享实践活动心得。

3.活动总结:a.举办主题班会,邀请专家进行生物多样性讲座。

b.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日记,分享实践活动成果。

c.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活动评价本次活动采用以下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教学(3篇)

初中生物课外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课外实践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 观察与记录活动(1)活动名称: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2)活动目标:了解校园内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

(3)活动内容:①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调查校园内一定区域的植物。

②观察: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生长环境等特点。

③记录:指导学生记录植物名称、数量、生长状况等信息。

④总结:各小组汇总调查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2. 实验与探究活动(1)活动名称:植物光合作用实验(2)活动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活动内容:①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实验操作。

②准备实验材料:植物叶片、烧杯、蒸馏水、酒精、滴管等。

③实验步骤:将植物叶片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酒精脱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④讨论与分析:各小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光合作用原理。

3. 野外考察活动(1)活动名称: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考察(2)活动目标:了解生态公园内的生物种类和分布,培养学生的野外考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3)活动内容:①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考察生态公园内一定区域的生物。

②观察:引导学生观察动植物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等特点。

③记录:指导学生记录生物名称、数量、分布等信息。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第一篇范文为了更好地将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特制定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策划。

本策划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知识,培养生物素养,提升环保意识。

一、活动背景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特策划一系列初中生物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提升生物素养。

二、活动目标1.提高学生的生物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关爱生物、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三、活动内容1.植物观察与种植:组织学生走进植物园,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亲自动手种植植物,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动物关爱与保护:开展动物关爱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习保护动物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关爱动物意识。

3.生态环境调查: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了解当地生态环境状况,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生物科技创新比赛:举办生物科技创新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5.生物知识讲座:邀请生物专家进行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前沿,拓宽知识视野。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1.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

2.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内容、参与人员等。

3.配备专业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和评价。

4.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如实验室、植物园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平台。

5.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活动评价1.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通过观察、种植、调查等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

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指南(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指南(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指南第一篇范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教育的过程则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更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途径。

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生物实践性教学,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生物学基本概念:如细胞、遗传、进化等。

2.生物学实验:如植物细胞的观察、微生物的培养等。

3.生物学现象的解释: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生物学应用:如生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环境保护等。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或模拟的生物现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的准确性、观察的细致程度等。

2.结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生物学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应用能力,如生物学知识的运用、解题能力的展示等。

3.综合性评价:从知识、能力、态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五、教学实践案例以“植物细胞的观察”为例,具体说明实践性教学的实施过程。

1.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植物细胞样本、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学生预习相关知识。

2.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 step-by-step 进行植物细胞观察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等。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践活动

初中生物课程中的实践活动在初中生物课程中,实践活动如同一道充满活力的风景线,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生命奥秘的机会。

这些活动不仅为课堂教学增添了丰富的体验,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生物课从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为充满动手操作和观察乐趣的过程,让学生在真实的生物现象中获得深刻的理解。

实践活动的核心在于将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具象化,使其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

比如,在学习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可以亲自种植不同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通过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分析不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学生不仅能掌握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还能学会如何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

这种实践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生物实验如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制作生物标本等,也是生物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

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细节,通过亲自观察,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生命的微观世界。

这种亲身体验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科书上的知识,并能够将这些知识与实际观测到的现象相结合。

通过制作生物标本,学生还可以学习到科学观察和记录的技巧,并体会到科学研究中的细致与耐心。

在生物课程中,探究式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形式。

通过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小实验,学生可以深入探究感兴趣的问题,如某种生物体的行为习性、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

这样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还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制定实验计划、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

这种实践活动的经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研究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生物课程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样重要。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植物园或生态保护区,让他们在实际的自然环境中观察和学习。

这类活动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与专家的互动,学生还可以了解到更多前沿的生物学知识和研究动态。

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摘要:本文以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为核心,通过对生物课程内容的研究,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实践探究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文主要包括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和活动反思等五个部分。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生物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开展了这次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物观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植物种植: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包括选种、播种、育苗、移栽等环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条件。

2.动物观察:学生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记录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行为等,了解动物的生态特点。

3.生物技术实验:学生利用生物技术进行实验,如DNA提取、微生物培养等,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

4.环保实践活动:学生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培养环保意识。

四、活动过程1.准备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活动指导和资料,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活动方案。

2.实施阶段:学生按照活动方案进行实践操作,记录观察数据,拍摄照片等。

3.总结阶段:学生分组汇报活动成果,分享心得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反思阶段:学生撰写活动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五、活动反思通过这次初中生物实践探究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知识,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活动中缺乏团队协作精神,少数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不足等。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生物实践探究活动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实践
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一些科学教育专家把探究学习分为五种类型,即:基于实验的探究、基于测量的探究、逻辑推理性探究、技术设计为背景的探究和开放性探究。

开放性探究学习能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和实践的机会。

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必要性
1.二十一世纪是生物世纪,生物科学的发展迅速,信息资料来源广泛,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周期相对较长,开展开放性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了解最新的生物科技知识、发展动态。

2.初中生物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地方教材和机动课时,结合教材、教学效果、地方特色、时事、有关节日和个人等实际开展课外活动,从而挖掘出生物教育的新亮点,使生物教育持续、稳定的发展。

3.初中生物教学受中考的限制和影响程度较小,因而教师可以用开放性探究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探究、开展课外小实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更广泛地收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开放性探究学习的两节研究课案例
(所选案例均为河北版七年级《生物》新教材)
1.“学习探究”
课前准备:学生每4人一组观察蚂蚁并采集几只蚂蚁,查阅资料了解蚂蚁的习性等。

课堂教学程序:教师组织教学学生观察蚂蚁→学生提出问题:“蚂蚁爱吃什么食物呢?”→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假设:蚂蚁可能爱吃甜食,可能爱吃软食,可能爱吃小昆虫等→学生针对假设设计实验,如针对蚂蚁爱吃甜食设计了:把蚂蚁放进两端分别放有盐和糖的培养皿中,盖上盖观察→学生按设计完成实验,并反复进行多次→学生得出结论:蚂蚁爱吃甜食。

→学生根据这一探究活动总结探究的方法步骤。

课堂随笔:探究方法的学习内容简单、枯燥,过去书本上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基本步骤,学生没有真正参与。

而本节课采用了开放性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几乎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探究活动,争先恐后,观察时认真仔细,扩大了知识面,掌握了探究的方法知识。

2.“探究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出希望了解的有关食物中有关营养成分的知识问题,适当归类;请学生收集“有关营养成分”的有关资料,也可以做相关实验。

课堂教学程序:展示一些食物:馒头、面包、橘子、鸡蛋、马铃
薯、苹果等激发兴趣→展示同学们的关于食物中的营养提出的问题: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学生交流有关些资料提出假设:含淀粉的有馒头、面包、马铃薯、橘子、苹果,不含淀粉的有鸡蛋→参照小辞典中的淀粉的性质设计实验→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学生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学生对不懂的问题和希望了解的问题进一步质疑→学生回答或教师回答→总结本节课暂时回答不了的问题,回去后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资料。

课堂随笔:本节课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材对哪些食物中含有淀粉以及含量的多少进行专题研究,学生们收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内容涉及面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其他同学不但了解课本上介绍的有关知识,还了解了其他知识及研究的最新动态等,扩大了同学的知识面。

教师在课堂上还留出了时间给学生质疑,有些问题有的学生看过了有关资料回答十分精彩;有些问题虽然教师一时也回答不出来,但它启发师生共同去探讨,甚至于学生们今后去研究。

本节课对听课的教师启发也很大,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同时更能够教学相长。

三、放性探究学习的实践效果
1.研究性课题形式的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每一个过程,除收集资料,学生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各种形式的多媒体演示课件、图片、实验、文字稿等,学习积极性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课前、课堂、课后学生开放性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科学实践等多方面的能力。

讨论、探究等教学过程体现了自然科学教学的科学品质、科学态度、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3.开放性探究形式的学习,扩大了信息的来源,加强了探究过程的教学,学生学到了他们希望了解的东西,弥补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4.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三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四、在初中生物学科开展开放性探究学习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开展开放性探究学习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了。

学生开放性、自主性的学习信息来源广泛、分析问题的思路广泛,教师原来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

以上的两节课例中,学生的问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都给教师带来了一身冷汗,教师不仅仅是一同学习,还要能够及时的分析评价,在科学性等方面把好关。

因而,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同时放下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

2.开展开放性探究形式的学习对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要求更高了。

由于授课时、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要能够突出主题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调控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使学生学有所得。

3.探究课题的选择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以及当地生物信息和资源的情况因地制宜,并注意逐渐积累,形成特色。

4.开展开放性探究学习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的保障,并给他们提供一些获取资源的方法指导。

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开放性探究学习才刚刚起步,效果显著,相信坚持探索和实践下去,必将给生物教学的课堂带来生动活泼的新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