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

1.xx水是地球水最主要部分。

2.我们平常说的淡水资源是指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流水。

3.水大部分以液态的形式存在,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以固态存在,空气中以气态存在。

4.水母的含水量最高。

5.水的循环图的过程:蒸发,降水,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等等;水的循环包括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三大循环。

6.水体的更新周期:冰川最长,大气水最短。

7.我们平常说的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8.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

9.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10.水循环的意义:是地球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大地,哺育生命。

11.电解水的过程中,两极出现气泡,液面下降,

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氢气的方法是直接点燃,现象是产生(淡)蓝色火焰。

1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3.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14.电解水的实验中,阴极产生的气体(氢气)体积:阳极产生的气体(氧气)=2:1。15.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沸点:100℃、气味:无味、凝固点:0℃、状态:常温下呈液态、

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体积最小)

16.单位提及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7.密度公式:ρ=m/V

18.水的密度为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质量是千克.读法是千克每立方米。

19.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外界条件不变的时候,同种物质密度一定。

20. 1.0x103千克/米3=1克/米3

21.常见物质密度:

纯水:千克/米3汞:千克/米3冰、石蜡:千克/米3

纯铁:千克/米3酒精、煤油:千克/米3

22.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产生原因:物体之间相互挤压。

特点: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

作用效果:使受力物体表面产生凹陷。

23.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支承面上静止不动时,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24.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5.压强公式:P=密度*g*h

26.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xx=1牛/米2

28.压强的单位是牛/米2,它的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29.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不作要求)

30.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与液体的多少和容器的形状无关。31.称重法:F 浮=F空-F液

32. F浮= G排液= ρ液gV排液。ρ液是液体密度,V排液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34.把物体渐渐压入水中,ρ液不变,V排水增大→F浮增大,感觉浮力渐渐变大;当物体完全浸入(浸没)后,V排水=V物不变→F浮不变,再往下压不会感觉到更吃力。

35.把物体浸入不同液体,当V排液相同时,ρ液越大→F浮越大。

36. G物和F浮的大小决定物体的浮沉。

上浮:F浮>G物下沉:F浮

悬浮、漂浮:F浮= G物

37.根据ρ液和ρ物大小来判断物体的浮沉。

上浮:ρ物<ρ液下沉:ρ物> ρ液

悬浮:ρ物=ρ液

38.密度计的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下大上小,刻度不均匀。

39.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浅.

40.轮船由江河驶入海里:重力不变,浮力不变,由于液体的密度增大,使得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船将上浮一些.

41.潜水艇在水面下无论沉、浮,受到的浮力不变,只有压强变化。靠改变自身重力(向水舱充水或排水)来实现沉浮.

4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混合物。

43.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

44.判断溶质和溶剂:(一般前质后剂)

a溶质可以是三态(固液气)

b固、气+液时,固、气是溶质,液是溶剂.

c液+液,量多的是溶剂,量少是溶质

d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都把水看作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45.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所得到的物质(均一、稳定)。

46.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固(不溶)+液

47.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液+液(不相溶)

48.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本质区别是在水里颗粒的大小不同。

49.溶液:清凉饮料、糖水、酱油、醋、白酒等;

悬浊液:血液、“服用摇匀”的药液、“钡餐”等;

乳浊液:牛奶、肥皂水等。

50.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5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最大区别是:在该条件下能否继续溶解溶质。

52.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5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54.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含义是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蔗糖。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55.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1)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2)温度(外因)

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等,表现为曲线陡直;

b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增大,如氯化钠表现为曲线平缓;

c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57.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58.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59.固体分为晶体(食盐、明矾、水晶、金属等,形状规则,固定熔点。)和非晶体(玻璃、橡胶、塑料、蜡烛、松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