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记叙文教案篇一【训练目的】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述方法。
【写作指导】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资料。
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好处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述。
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
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述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个性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述,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述。
决定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
“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
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
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
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述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
描述行动,尊个性注意动词的选取。
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
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
作者不仅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个性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透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务必透过行动来表现。
”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是否有典型性。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掌握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3.培养学生积累素材、构思故事情节、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3.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记叙文的素材积累和构思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篇记叙文的开头,引出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
2.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是叙述一个故事、事件或经历的文体,力求真实可信,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
详细讲解记叙文的特点:(1)真实性:记叙文要求真实可信,给读者以真实的感受;(2)时间性:记叙文以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为主线,通过时间的流逝展示故事情节;(3)情节性:记叙文通过情节展示故事的发展和转折;(4)细节性:记叙文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形象和场景。
3.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15分钟)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开头、事件发展和转折、结尾。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主题、人物、场景、情节。
4.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10分钟)(1)抓住开头,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阅读兴趣;(2)运用描写和对话,展示人物形象;(3)合理安排故事情节,保持叙述的连贯性和流畅性;(4)运用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艺术效果。
5.教师示范写作(10分钟)教师根据给定的话题进行写作示范,展示记叙文的写作过程和技巧。
6.学生实践操作(2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进行记叙文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注意写作结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7.小结(5分钟)总结记叙文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回顾教学内容。
四、教学设计理念1.通过展示记叙文的开头,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思考和兴趣。
2.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使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3.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写作结构和基本要素,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的构思和写作。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提炼主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写作方法、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融入记叙文中,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与学生分享一篇经典的记叙文,让学生初步感受记叙文的魅力。
引导学生关注记叙文的特点,如:真实、生动、有趣等。
2.知识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介绍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如:顺叙、倒叙、插叙等。
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安排,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
3.写作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提炼主题。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记叙文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4.佳作欣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点评。
分析优秀记叙文的特点,如:选材新颖、语言生动、结构清晰等。
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6.课后作业让学生选取一个生活场景,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记叙文。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写作实践成果。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写作欲望?2.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是否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课后作业的质量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记叙文的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也希望学生在观察生活、提炼主题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写作方法、结构安排和语言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融入记叙文中,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教师展示一篇经典记叙文,如《背影》。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篇记叙文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对,细节描写让文章生动起来。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
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优秀4篇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记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2、学会列作文提纲。
教学重点确定写作材料,列好作文提纲。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习作要求:按事情发展顺序列提纲、作文,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
2、懂得作文的步骤。
3、确定要写的一件事,能列好作文提纲。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同学们,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一定发生过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
那么,哪些事情使你难忘呢?2、交流,适当板书。
二、确定材料1、比较事情,哪一件更难忘?(1)没听妈妈的劝告,把钱放在浅兜里,结果跑丢了。
(2)不听爸爸的话,在火车站乱跑,与爸爸失散,急得爸爸差点犯了心脏病。
(3)不遵守交通规则,骑车闯红灯,被警察批评。
(4)不遵守交通规则,翻跃隔离栏杆,后背被铁签子划破,缝合了十几针,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
2、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以上所举四个事例,都可以称得上难忘,但是比较起来就可以发现:1、2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听家长的话,但所犯错误造成的结果不同,程度不同。
所以2要比1难忘。
3、4虽然事出原因都是不遵守交通规则,但一个只是被警察批评,另一个是以“血”换教训,显然,后者比前者令人难忘。
3、从材料中选择最难忘的,而且是真实的写在草稿本上。
三、列提纲、指导方法1、要想把文章写得清楚、明白,应该按一定的顺序写。
可采用倒叙、顺序、插序的手法,先编写提纲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2、自学习作提示,初步列好作文提纲。
3、交流,及时指正不足。
4、学习范文《阿姨送我上医院》,列出提纲。
5、对照课文,查漏补缺。
(经过部分的提纲要列具体一些)提纲只是一个框架,要想写得好,还要注意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尤其要抓住它们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与此同时,如果再能抓住其中一种事物作为线索,那么文章将更精彩。
例如:有一个小同学写雪天骑车带人造成了表哥骨折这件难忘的事,就抓住了看车、骑车、推车、撞车这个线索,同时又抓住了高兴、得意、难过这些情感的变化,使文章有声有色,富有感染力。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3.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丰富记叙文写作4. 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4. 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5.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在记叙文中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特点、结构与要素3. 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素材,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4. 指导: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个性化指导,提出改进意见5. 分享: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学习四、教学评价1. 学生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高2. 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3.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灵活性4. 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与创新性五、教学资源1. 优秀记叙文作品示例2. 写作素材库3.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参考资料4. 写作指导书籍与文章5. 课堂讨论与分享的环境创设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欣赏经典记叙文目的:激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理解记叙文的特点。
方法:阅读和讨论经典记叙文,分析其结构和表达手法。
步骤:选择几篇经典的记叙文,如《荷塘月色》、《背影》等,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其特点。
2. 活动二:生活观察与素材积累目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积累写作素材。
方法: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记录有意义的事物和情感。
步骤: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鼓励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记录下有感触的事物和情感。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同伴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写作,提高写作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6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6篇)【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学生的A卷基础习题;2.阅读讲解:阅读之表达技巧。
【教学内容】考点解读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知识回顾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比喻: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修辞手法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映象。
对偶: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为补充。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象征(托物言志)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内容,情节更生动感人。
衬托手法:正衬/反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景物来表达其中一种情感。
表达技巧直接抒情表现手法间接抒情动静结合渲染用典虚实结合描写记叙表达方式议论说明【例题剖析】亲亲麦子(节选)张佐香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
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
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
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
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
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
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
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
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
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
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
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描绘场景、塑造人物、展现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培养学生注重观察生活,提炼生活中的素材,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3.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4. 记叙文的修改与润色5. 记叙文写作的实践与提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以及修改与润色。
2. 难点: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使记叙文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结构、要素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作品,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 实践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实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和学习。
五、教学进程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使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2. 第二课时:讲解记叙文的结构与要素,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框架。
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节描绘。
5. 第五课时:进行记叙文写作实践,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
后续章节将继续深入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方法以及实践与提高,敬请期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以了解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写作实践评估:对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进行评估,关注其结构、内容、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表现,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3. 学生互评评估: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优点,发现不足,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案例分析1. 案例一:《难忘的那一天》分析: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特殊的日子。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篇一:高中记叙文写作教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1、什么是记叙的顺序?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
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
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
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
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
(4)补叙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
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三)围绕中心选择材料1、什么是作文的材料?作文的材料就是现实生活中和一切原始素材。
2、什么是中心?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
3、中心和材料的关系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
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
中心必须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必须通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
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篇一:高一语文教案——记叙文写作(一)】高一语文教案——记叙文写作〔一〕一、记叙文知识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表达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记叙文一般运用表达、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表达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表达有第一人称表达和第三人称表达之分。
第一人称表达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
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
第三人称表达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表达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
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表达,这其实是第三人称表达,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表达,其实还是第一人称表达。
记叙文教案模板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及写作技巧。
2. 观察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记叙文的表现手法,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2. 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充分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记叙文范文,如《小王子》、《背影》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提问:大家平时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文章?为什么?二、新课讲解1.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a. 顺序性:按照时间、空间或逻辑顺序展开叙述。
b. 真实性:以真实的事件、人物和场景为素材。
c. 情感性:注重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2.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a. 确定主题: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叙述。
b. 选择素材:挑选具有代表性、生动性的素材。
c. 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d. 叙述角度:采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使文章更具亲切感。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篇记叙文范文,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素材、修辞手法等。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选题材,进行记叙文写作练习。
四、课堂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一篇经典记叙文,分析其写作特点,并尝试模仿写作。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技巧?2. 课堂练习环节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掌握程度。
高一语文作文记叙文教案五篇
高一语文作文记叙文教案五篇记叙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体写作手法,但是每个事物存在巅峰便是一种艺术形式,记叙文很常见,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拿捏的恰到好处,需要一定的技巧与熟练度,老师应该首先体会记叙文的独特之处与细腻的表达,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表达给学生。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记叙文作文教案范例,方便大家体会与学习。
语文记叙文作文教案1爸爸常常教导我说:做人要诚实,守信用,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说话做事一是一,二是二,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的。
可是,在我生活的环境中就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说话做事不讲诚信。
有一次,我逛书店买回了几本好书。
一位同学在路上遇到我,翻看了我的书,大感眼谗,就要我借几本给他。
我看他对这几本书爱不释手的样子,也就忍痛割爱,借了他三本,说好一个星期后归还。
十多天的时间过去了,我想想他也已经把书看完了吧,再说期末考试临近,寒假里各奔东西可是碰不到一起的。
那天早上,我对他说了,让他把书还给我。
谁知道他嘴上答应得爽快,就是不见实际行动。
我催逼了他两三次,他却好像得了健忘症一样,说记不起有这么几本书了。
我能怎么办呢?我的手上又没有他的借条,最后只好自我安慰:这几本书就当是送人了。
于是想起这样一件事。
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在菜场口卖菜的是一位老大娘,她卖的菜洗得很干净,新鲜水嫩的蔬菜很惹人喜爱,但是她的生意却很清淡。
我看到她的菜摊上有我最喜欢高山菜,就拉着妈妈的袖子要她买。
可是妈妈绷着脸,硬是拉着我到了另一个摊位买了高山菜。
回来的路上,我问妈妈:“妈,为什么不去老大娘的摊位上买啊?她的菜多好啊!”妈妈说:“好是好,可是她太贪心了,每次卖菜都缺斤短两的,那简直是在坑人啊!”起先,我还不相信,觉得那位老大娘怎么看都像个老实人,怎么会缺斤短两地坑人呢?后来又有几次和妈妈去买菜,无论老大娘摊位上的菜有多好,无论她怎样热情地招呼我们,妈妈总是扭头走开。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菜市场就没有那位卖菜的老大娘的影子了,旁边买菜的人告诉我,她因为生意不好,搬走了。
高一记叙文教案
高一记叙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结构。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写一篇生动精彩的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2. 记叙文结构的组织。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适当的叙事方式和修辞手法,使记叙文更具感染力。
2. 如何在记叙文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语文教科书记叙文篇目。
2. 讲义:记叙文写作技巧讲义。
3. 板书:记叙文的特点和结构。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引起学生对记叙文的好奇心。
2. 老师介绍记叙文的概念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
第二步:讲授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15分钟)1. 教师讲解记叙文的特点,如真实性、时间顺序、人物形象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生动的描写、详略得当的叙述、适度的对话等。
第三步:分析记叙文的结构(15分钟)1. 教师板书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2. 教师讲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要求,帮助学生理解记叙文结构的重要性。
第四步:举例分析记叙文(15分钟)1. 教师选取一篇经典的记叙文,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第五步:写记叙文(3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巧,选择一个自己经历过的或者听说过的故事,写一篇记叙文。
2. 学生可以在草稿纸上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情节,然后用语言表达出来。
3.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第六步: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可以主动选择展示自己的记叙文。
2. 老师和同学可以对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将写好的记叙文整理完善,并交给老师。
2. 鼓励学生多读、多写记叙文,提高写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9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9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能明确记叙文阅读的具体要求,探索试题的呈现方式;并通过本文的解读,提高答题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记叙文阅读考什么?一、根据阅读分析06、07年的试题(《风吹一生》《心灾》)的体会,说出记叙文阅读“考的是什么”(即各对应了《考试说明》上的哪些点)。
记叙要素记叙线索记叙顺序记叙人称记叙内容记叙思路中心意思词句的语境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作者情感读者感受、评价、启示教师小结:试题特点:1、取材内容文质兼美,突出一个“情”字,2、试题的内容,紧扣考试说明。
由于题量限于4~5题,所以两年的“异”,只是考点的不同,并非本质的改变。
3、试题的形式,灵活多变,注重情境的创设,但始终紧扣文本。
教师建议:答题时:1、首先要基本读懂文本,千万不要在没理解之前匆忙答题;2、要认真审题,要透过创设的情境看出“考点”所在。
教师过渡:什么叫读懂文本?1、“写的是什么”(记叙文主要从写的什么人、记的什么事、状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等方面来理解),2、“怎样写的”(思路、结构、主要手法等),3、“为什么要这样写”(欣赏角度)。
三、下面,我们就以《能给予就不贫穷》为例,来看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1、学生阅读思考2、交流:写的是作者到山中拜访大自然的朋友怎么写的:采用了拟人手法四、阅读《山中访友》,组织学生解答、讨论、评价老师的题目。
13、为什么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和我说话,和我交流,和我成了好朋友)14、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作者的游踪。
走出门,进山访友——(首访古桥)——(树林奇想)——(山谷俯仰)——(驻足遥想)——(树下凝神)——踏上归途。
15、请根据第③节的内容,品味“德高望重”在文中的含义?(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古老,持久不变的坚韧个性,热爱身边的一切)16、仔细阅读第⑤节,想一想六个称呼是否可以互换?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记叙文教案设计高中
记叙文教案设计高中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叙述技巧进行创作。
3. 学生能够通过写作实践,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 记叙文的定义及分类。
2. 记叙文的结构组成: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3. 记叙文中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的方法。
4. 记叙文的时态、人称使用。
5. 记叙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6. 优秀记叙文作品欣赏与分析。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用于介绍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2. 讨论法:鼓励学生分析优秀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3. 实践法: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升实际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展示一段精彩的记叙文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系统地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结构、特点等。
3. 案例分析:选取一篇优秀记叙文,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方法。
5.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篇记叙文。
6. 作品分享:学生互读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
7. 课堂总结:总结记叙文写作的关键点,强调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业布置
1. 完成一篇记叙文的初稿,要求有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描写。
2. 阅读指定的优秀记叙文作品,学习其写作技巧。
教学反思
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品质量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记叐文写作上取得进步。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积累素材的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记叙文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记叙文六要素的理解与运用。
(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使记叙文生动形象。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有意义的素材。
(2)如何培养学生在记叙文中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2、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记叙文,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3、实践写作法: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些事情让我们开心,有些事情让我们难过,还有些事情让我们感到惊讶或者感动。
这些事情如果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篇记叙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写好记叙文。
(二)记叙文的六要素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吗?2、讲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分别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只有把它们都交代清楚,才能让读者清楚地了解整个事件。
例如:“周末的下午,在公园里,小明和他的朋友们一起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足球比赛。
因为小明他们队的队员配合不够默契,上半场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下半场,他们调整了战术,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赢得了比赛。
”在这个例子中,时间是周末的下午,地点是公园,人物是小明和他的朋友们,起因是进行足球比赛,经过是上半场落后,下半场调整战术并激烈角逐,结果是赢得比赛。
(三)如何选取素材1、引导思考:同学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选择适合写成记叙文的素材呢?2、讲解:首先,要选择自己亲身经历或者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情,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其次,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能够给人以启发或者让人有所感悟。
比如,一次难忘的旅行、一次帮助他人的经历、一次挑战自我的尝试等等。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记叙文的作文篇1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记叙文教案模板高中版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描绘人物、场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语言表达情感、描绘人物、场景的能力。
2. 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创新性写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素材可以写成记叙文?二、课堂讲解1. 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以叙述为主,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场景来表现主题。
2. 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3. 讲解写作技巧:a. 突出人物特点,运用描写手法;b. 生动描绘场景,增强画面感;c. 运用修辞手法,丰富文章表达;d. 合理安排顺序,使文章层次分明。
三、课堂练习1. 学生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进行素材积累和构思。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写作思路。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使学生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交流、讨论,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但在点评环节,部分学生的作品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说明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对学生写作技巧的指导。
教学延伸:1. 课后布置学生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 组织学生参加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3. 定期举办写作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
高一语文记叙文教案
高一语文记叙文教案【篇一:高一语文必修三作文教学教案】《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议论文的立论;2、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多想,找寻立论角度。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发散思维,多思善想,找寻立论角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篇文章,立意的问题是多么重要。
古人云:文以意为先。
古人又云: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所以,我们写议论文一定要先立意,选取议论的角度。
我们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而论点又至关重要,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当然,也可以有几个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
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选取立论的角度。
二、立论的定义:提问: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立论?请同学回答。
明确: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三、举例说明以人物对《鸿门宴》中的项羽评价为例:1、我们学过《鸿门宴》,知道项羽是个有争议性的人物。
请同学们对他进行评价。
2、我们再来看看历史名人、作家如何评价项羽:(多媒体展示)(1)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2)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3)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1)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唐代诗人杜牧(803~852)《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高一语文记叙文教案设计
高一语文记叙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掌握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记叙文的构思、结构安排。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记叙文范文。
3.学生作文素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范文分析1.导入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记叙文。
记叙文是一种最常见的文体,它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讲述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等。
那么,如何写好一篇记叙文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2.范文分析(1)选取一篇经典记叙文,如《背影》。
(2)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3)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
(4)讨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写作技巧讲解与练习1.写作技巧讲解(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3)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4)记叙文的构思与结构安排。
2.练习(1)根据提供的素材,让学生编写一篇记叙文。
(2)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3)教师选取几篇优秀作文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第三课时:学生作文展示与点评1.学生作文展示(1)学生自选一篇作文进行展示。
(2)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做好笔记。
2.点评与修改(1)教师针对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
(2)学生根据教师的建议进行修改。
(3)修改后的作文进行再次展示。
第四课时: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2.作业布置(1)根据本节课所学,编写一篇记叙文。
(2)课后阅读一篇经典记叙文,分析其写作特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范文分析、写作技巧讲解、学生作文展示与点评等方式,让学生对记叙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高一作文】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五部分)
高一记叙文写作专题教案(五部分)专题一: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01-07页)专题二: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写方法。
(08-18页)专题三:了解记叙文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写出事件的波澜。
(19-46页)专题四:了解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
(47-57页)专题五:了解记叙文立意和结构的常见方法。
(58-76页)专题一:训练目的了解记叙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记叙文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1、以写人为主2、以记事为主3、以写景或状物为主三、基本要求(一)写人记事要交待清楚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这六个要素在每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而且表现形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根据实际情况在文章中或直接、或间接地回答出来。
(二)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1、什么是记叙的顺序?写人记事,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就是记叙的顺序。
2、记叙的顺序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
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
要注意顺序不等于文章不分主次地记流水帐。
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比如写《记一次升旗活动》,一般是从旗手擎旗入场开始写到结束,但不等于把参加升旗活动的每一个人及每项步骤写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说,运用顺序的方法时,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
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
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
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记叙文写作教案【篇一:高一语文教案——记叙文写作(一)】高一语文教案——记叙文写作(一)高一语文组刘进喜 2008.09.12一、记叙文知识概要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
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
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记叙文一般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空间的转换等)的述说,重在过程性,时间这一要素是十分突出的。
叙述有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之分。
第一人称叙述有“我”和“我们”,在文章中有的指作者自己(散文最多),有的指文中人物如主人公(如《狂人日记》)、见证人(如《孔乙己》)和线索人物(如《祝福》)。
好处是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思想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不利之处是受到局限,特别是他人的心理不好表达。
第三人称叙述有“他(她)”和“他们”,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来叙述他人,这就自由客观,但缺乏可信度和亲切感。
有的文章,出现第二人称的地方很多,如果全部是第二人称在叙述,这其实是第三人称叙述,如果在众多第二人称中出现一个“我”来叙述,其实还是第一人称叙述。
叙述有多种方式:(1)顺序。
常见。
从前到后,线索清楚,但易于写成流水账。
这就需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2)倒叙。
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再从前到后。
在新闻消息中已经成为套路,叫做“倒金字塔”。
事件最好是时间跨度大的。
侦破和武打的影剧常用。
好处是有悬念,但容易使人反感。
(3)插叙。
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原来的本事来写。
如《水浒》中林冲遇到店小二时插叙了店小二在东京的事。
不可喧宾夺主。
(4)补叙。
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一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
叙述要定好基调,要有起伏跌宕,场面不宜多,语言要生动形象有个性最好口语化。
描写是事物状貌的描绘,重在形象性。
中国小说叙述成分多,而外国小说反之。
(1)人物描写。
a肖像描写。
描写外形——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要抓住特征,以形传神即透过外形揭示出身份、性格和内心。
b语言描写。
要透露内心秘密并显示个性特征。
c行动描写。
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典型的行动描写,如黛玉焚稿、范进发疯、大闹天宫和单刀赴会等。
行动描写要反映人物心理并显示个性特征。
d心理描写。
要注意下意识的心理如幻觉。
还要注意借助外在事物的间接描写。
(2)环境描写。
a自然景物描写,包括时序节令、自然气候、山川湖海、动物植物等描写。
作用: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开头,二是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陈设、格局、气度、色调等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志趣、气质和情操等,如《红楼梦》中女儿们的居室小院。
(3)场面描写。
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如《药》中的杀人场面。
(4)细节描写。
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
如阿q画押、严监生竖起两根指头。
起着描绘人物性格、安排线索(如《百合花》中的被子)、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
细节延伸开来就是一篇微型小说。
描写法又可以分为:白描(无比喻修饰,以叙述代替,重在传神)、细描(细腻深刻、修饰较多);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通过旁人的眼睛或者周围事物来描写);主观描写(带感情色彩)和客观描写(不带感情的准确的,如在说明文中)。
抒情是抒发和表现感情。
其中直接抒情多是带有感情的判断句,并有感叹词;间接抒情是指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带有感情色彩。
二、记叙文写作的技巧1.巧设悬念把文章后面将要表现的内容,先在前面作一个提示,但不马上解答,以引起读者的好奇兴趣,产生急于看下去的迫切心情,这样文章的开头,我们称为巧设悬念。
它的好处是能避免结构上的单调,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2.一线串珠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一条线。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实物、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无论采取哪种线索,都必须从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体现各种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灵活巧妙地确定。
3.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以小题材表现大主题的方法。
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了深刻的意义。
“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
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小材料同样能反映深刻的主题。
如《一件珍贵的衬衫》。
4.穿插流动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一些与情节相关的内容,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这种用在谋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动。
穿插流动的手法,是插叙的一种特殊用法。
如吴伯萧的《难老泉》和翦伯赞的《内蒙访古》,前者记叙山西晋祠难老泉的景物时,不时穿插文史资料、传说故事;后者描写内蒙风光和古迹时,插入文献和历史事实。
这些插入,不仅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而且增加可读性。
王安忆的《雨,沙沙沙》记叙一位姑娘在雨夜没搭上末班车而走回家,一路上思绪流动,文章就多次插入这位姑娘心灵深处的意识活动,反映了姑娘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篇文章也是运用了这种手法。
当然,一篇文章中的穿插也不宜大多,过多的穿插也会影响文章本身的连贯性。
5.粗笔勾勒粗笔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几笔重点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征。
采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可以对人物的身材、体型、衣着、容貌、神情、姿态、风度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作简要的勾勒。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肖像要抓住人物的最主要的特征,用朴实的文字简略地写出来,不宜用过多的形容词、过多的比喻。
其次要简练传神,通过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的大致形象。
6.烘托艺术烘托艺术原是中国画的技法名称,是指渲染某一部分,衬托出另一主要部分来。
把这种手法运用到文章的构思中来,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物,又称“衬托法”。
衬托,也叫映衬。
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使主要事物意思更加鲜明突出,从而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
如“红花还须绿叶扶”。
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显得突出,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说明。
1、衬托,可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就是用类似的事物,从正面去陪衬。
烘托主要事物。
如“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
又如“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雪峰”,用蓝天衬雪峰,使雪峰更高大反衬,就是利用同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
如上例中的蓝天的蓝,来衬托雪峰的白,使雪峰更洁白。
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有声衬无声。
2、运用衬托要爱憎分明,要宾主分明,陪衬事物与被陪衬事物,要让人一看便清楚,不能喧宾夺主。
3、衬托和对比的区别: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它与反衬有些相似,但不同。
对比,意在比,突出的对象是双方的,对立两事物无主宾之分。
衬托,意在衬,两事物有主宾之分,突出的是主要一方。
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与“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前句是对比,后句是反衬。
7.画龙点睛画龙点睛是指在适当的时候以一二句议论,点明事物、人物、景物的意义之所在,或揭示作品主题,醒人之耳目,给人以启迪。
点睛之处可以是在篇中,也可在篇末。
8.前后照应前后照应法可以使文章严谨连贯,浑然一体,又突出内容和结构上的内在联系。
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
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题意。
如《背影》,文中多次描写“背影”,既与标题“背影”相照应,又进一步点明题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思念之情。
2、行文中间照应。
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
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体。
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和结尾照应,不但使文章结构显得非常完整,而且使作者的赞美之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9.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中心、主题的手法就叫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题、中心。
恰当运用这种手法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刻性、感染力和结构美,有“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
10.一波三折记叙性文章要避免平铺直叙,记流水账,如能写得波澜起伏,就能引人入胜,耐看。
俄国作家柯罗连科的写景小品《火光》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但从字面上看,数百字的短文,由作者的感受引发了一波三折的景物变化,黑夜泛舟,火光又明又亮,好像就在眼前,这是开头展示的基本景象;船夫不以为然,认为还远着呢,兴起一波;自己从不相信到信服,又兴起一波;由“非常遥远”到“毕竟就在前头”,重要的是“必须加劲划桨”再兴一波“一波三折”,“波折”要入情入理,让读者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感觉,方能做到引人入胜。
而脱离生活,故弄玄虚的“波折”非但不能吸引读者,还会适得其反。
11.欲扬先抑“欲扬先抑”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方法。
采用这种写作手法,要自然合理,切不可牵强生硬。
三、优秀例文一:路是月的痕湖北考生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
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在月光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
路的那头,连着那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
父亲啊,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哀怨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的归来?父亲爱好吹笛。
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一晃一悠。
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
每天的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
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自己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
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
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