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疟疾培训资料

疟疾培训资料

强化监测
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提高疟疾防治水平。
科技创新
疟疾培训课程设计
05
总体目标
提高学员对疟疾防治工作的认识、技能和知识水平,降低疟疾发病率和死亡率。
培训对象
各级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基层卫生工作者等。
培训目标与对象
疟疾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措施、预防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涂片染色检查、抗原检测、核酸检测等,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发热、寒战、头痛、乏力等典型症状,结合流行病学史、病例接触史等进行初步诊断。
诊断流程
一般先进行临床诊断,再进行实验室诊断,根据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是否确诊为疟疾。
诊断方法与流程
青蒿琥酯、氯喹、咯萘啶等。
疟疾社会影响与政策
04
医疗负担
疟疾治疗费用增加医疗支出,给国家财政带来负担。
劳动力损失
疟疾导致劳动力丧失,影响经济发展和减贫进程。
贸易与投资
疟疾影响国家形象和投资环境,制约国际贸易和区域合作。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制定《全球疟疾控制战略》和《实现无疟疾世界》等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政策
国家疟疾防治规划
多边合作机制
接种计划
疫苗有效性可达到约40%左右,并能够减少疟疾死亡风险。
接种效果
使用蚊帐及在卧室内放置清凉油、驱蚊喷雾、蚊香等物品来驱蚊。
穿着长袖长裤等避免蚊虫叮咬的防护措施,并保持皮肤清洁。
在高发区域,尽量避免夜间出行或暴露在户外。
防蚊虫叮咬与个人防护
加强病例报告和个案调查
开展预测和预警
实施干预措施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的传播途径
雌性按蚊叮咬是疟疾的主要传播途径,通常在夜间活动。 输血、母婴传播等也可以导致疟疾传播。
疟疾的症状
疟疾的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寒战、头痛、出汗等,通常在 4-8周的潜伏期后出现。
疟疾的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只出现轻微症状, 而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
02
疟疾的预防措施
的衣服。
水源选择
03
在选择水源时,尽量选择经过处理和检验的水源,如自来水或
经过过滤的水。
03
疟疾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
对于疟疾感染,通常采用特效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 可以杀死寄生在红细胞中的疟原虫,从而减轻症状并防 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抗疟药
抗疟药是治疗疟疾的关键药物,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对经济的影响
农业和旅游业
疟疾对农业和旅游业的影响较大,由于劳动力减少和游客减少,导致这两个 行业的经济效益下降。
经济发展
疟疾的流行还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阻碍了投资和贸易的发展,降低 了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05
疟疾的监测和控制措施
监测措施
媒介监测
通过定期检查和统计媒介(如蚊子)的数量、种类和分布情况,了解疟疾传播媒介的动态 变化,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大纲
2023-10-26
目录
• 疟疾概述 • 疟疾的预防措施 • 疟疾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 疟疾的危害和影响 • 疟疾的监测和控制措施
01
疟疾概述
疟疾的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由雌性按蚊叮咬 传播。
疟疾的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寒战、头痛、出汗等,通常在 4-8周的潜伏期后出现。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的重要性
02
全球疟疾现状与挑战
全球疟疾病例数居高不下
尽管全球在减少疟疾病例方面取得了 一些进展,但每年仍有数亿人感染疟 疾,导致数百万人死亡。
抗药性疟疾的威胁
地理分布广泛
疟疾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南美 洲等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和热 带雨林地区。
部分地区的疟疾已经对一些抗疟药物 产生抗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
疟疾的传播方式
01
02
03
媒介传播
疟疾通过雌性按蚊等媒介 昆虫叮咬人体传播。
血液传播
疟原虫在血液中繁殖,通 过输血或共用注射器等途 径传播。
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疟疾后,疟原虫 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疟疾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发热、头痛、寒战、出汗、乏力、厌 食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和休克。
危害
疟疾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可导 致死亡,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疟疾还 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疟疾对公共卫生的影响
降低劳动生产率
疟疾导致患者身体虚弱, 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影响 劳动生产率。
加重家庭负担
疟疾治疗费用较高,给家 庭带来经济负担。
社会不稳定因素
疟疾在贫困地区高发,可 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安全 问题。
疟疾防治的紧迫性
减少病例和死亡
通过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疟疾 病例数和死亡数,提高人民健康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疟疾概述 • 疟疾防治的重要性 • 疟疾防治知识 • 疟疾防治实践与案例 • 结论与展望
疟疾概述
01
疟疾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 虫病,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疟疾预防知识培训相关资料

疟疾预防知识培训相关资料

疟疾预防知识培训相关资料为了能够更有效的预防疟疾,进行疟疾知识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下文是疟疾培训资料,欢迎阅读!疟疾培训:检查1.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血液涂片(薄片或厚片)染色查疟原虫。

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

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现已应用的有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

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

疟疾培训:临床表现1.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一般间日疟、卵形疟14天,恶性疟12天,三日疟30天。

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人体免疫力的差异,感染方式的不同均可造成不同的潜伏期。

温带地区有所谓长潜伏期虫株,可长达8~14个月。

输血感染潜伏期7~10天。

胎传疟疾,潜伏期就更短。

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发冷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

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

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3.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发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高热患者痛苦难忍。

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

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

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

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

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4.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疟疾培训资料

疟疾培训资料

疟疾培训资料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

该病主要通过感染雌性按蚊叮咬而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给人们的生活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相关的培训资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疟疾的病因、症状、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有关疟疾的培训资料。

第一部分:疟疾的病因和症状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该病原虫通过感染母蚊传播给人类。

人类感染疟疾后,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寒战、头痛、乏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疼痛等。

这些症状通常会出现周期性发作,严重时可导致贫血、呼吸困难和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

第二部分:疟疾的传播途径疟疾主要通过感染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当感染疟原虫的蚊子叮咬人体时,会将病原虫注入血液中,进而导致人类感染疟疾。

此外,疟疾还可以通过输血或器官移植等途径传播,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第三部分: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人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1. 避免蚊虫叮咬:居住在疟疾高发地区的人们,应尽量避免蚊虫叮咬。

他们可以在室内安装纱窗、使用蚊帐、穿长袖长裤等措施来阻止蚊虫的叮咬。

2. 做好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周围的积水并将其清空,破坏蚊虫产卵的环境来减少蚊虫的繁殖。

3. 使用防蚊剂:可以使用一些含有驱蚊成分的防蚊剂来阻止蚊虫的叮咬,如涂抹身体的暴露部位、喷洒在衣物上等。

4. 进行疾病筛查:对于生活在疟疾流行地区的人们,定期进行疾病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发现感染疟疾,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第四部分:疟疾的治疗方法在治疗疟疾方面,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抗疟药物进行治疗。

根据病情的不同,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药物,并给予规范、持久的治疗。

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休息和补充充足的营养,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第五部分:疟疾的全球防治进展疟疾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各国和国际组织一直致力于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传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xx年xx月xx日•疟疾的基本知识•疟疾的预防措施•疟疾的药物治疗•疟疾的监测与控制目•疟疾防治的社会参与•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录01疟疾的基本知识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寄生虫感染,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

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南美洲和北美洲部分地区没有疟疾流行。

起源疟疾通过蚊子的叮咬进入人体,在人体内发育和繁殖,从而导致感染。

蚊子分为按蚊、库蚊和伊蚊三种,其中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传播途径疟疾的起源和传播症状疟疾感染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严重情况下可出现昏迷、休克等。

危害疟疾对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特别是对于孕妇、儿童和老人等免疫力较弱的人群,危害更为严重。

疟疾可导致贫血、肝脾肿大、脑膜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疟疾的症状与危害诊断疟疾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包括血涂片检查、血清学检查和聚合酶链反应等。

治疗对于疟疾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抗疟药物和对症治疗两种方法。

常用的抗疟药物包括氯喹、青蒿素类等,对症治疗则包括纠正贫血、控制高热、抗感染等。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02疟疾的预防措施防蚊叮咬避免在黄昏和黎明时暴露在户外黄昏和黎明是蚊子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应尽量避免在这段时间暴露在户外。

使用蚊帐及在卧室内放置清凉油、驱蚊液、蚊香…蚊帐和清凉油、驱蚊液、蚊香等驱蚊物品可以帮助减少蚊虫叮咬。

穿着长袖长裤在户外活动时,应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接种疟疾疫苗部分地区有疟疾疫苗可供接种,可咨询当地卫生部门了解是否有疫苗接种计划和疫苗接种点。

按照疫苗接种计划接种其他疫苗疫苗接种不仅可以预防疟疾,还可以预防其他传染病,应按照疫苗接种计划按时接种。

疫苗接种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体质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疟疾的风险。

合理饮食合理搭配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洗澡、换洗衣物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病菌的传播。

2024年疟疾培训课件

2024年疟疾培训课件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定期对疟疾防治工作进行评估,总 结经验教训,优化防治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疟疾挑战。
REPORT
03
临床治疗与护理要点
药物治疗选择原则及注意事项
选择原则
根据疟原虫种类、病情轻重以及是否有并发症等因素,合理 选择抗疟药物。同时,注意药物的剂量、疗程和使用方法, 确保治疗效果。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实施应急处理
一旦发生疟疾疫情,迅速启动应急预 案,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救治、 密切接触者培训 和演练,提高应对疟疾疫情的能力。
监测评估体系完善
完善监测体系
建立健全的疟疾监测体系,覆盖 各类人群和地区,及时掌握疫情
动态。
开展效果评估
显微镜镜检查法介绍及操作要点
显微镜镜检查法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形态和数量来进行诊断的方 法。
操作要点包括制备薄血膜和厚血膜,染色后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需要注意的是, 制备血膜时应避免产生气泡和厚薄不均,染色时应控制染色时间和温度。
显微镜镜检查法的优点是直观、可靠,能够同时观察到疟原虫和其他寄生虫。但缺 点是操作繁琐、耗时较长,且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
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内心感受和需求,为制定个性化关 怀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心理状况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及时发 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个性化关怀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等因素,提供个性化的关怀服 务,如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
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患者间互助互信
线上交流
境,减少疟疾传播。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整理课件
14
疟疾的临床症状
脑型
最常见。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 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躁不 安,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 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衰竭 。
肺型
通常出现于恶性疟病程第五天左右,表现为急性肺水肿而致 急性呼吸衰竭,并可出现昏迷,抽搐和尿毒症等表现。
整理课件
11
疟疾的临床症状
恶性疟
起病急缓不一。多数患者仅有畏寒感,但无寒颤,发热时体 温渐升。可表现为弛张热。发热时可伴有剧烈头痛,全身酸痛, 极度衰竭。重者有黄疸和肝功能异常,偶见有口唇疱疹、四肢麻 木等。
整理课件
12
疟疾的临床症状
三日疟
典型发作与前驱期的症状均与间日疟相似。 但起病较缓。不过在起病初期有严格的72小时 一次的周期性发作过程。
医疗机构优先采用镜检。
镜检要求同时涂制厚薄血膜,吉氏染色。
必须认真填写发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登记表,不能有缺 项。
保留镜检过的血片和使用过的快速诊断(RDT)试剂盒, 以备上级抽样复查,经上一级机构同意后方可清洗。
整理课件
16
疟疾的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 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 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整理课件
1
目录
01 疟疾简介
02 疟疾的流行病学
03 疟疾的临床症状
04 疟疾的实验室检查
05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06 蚊媒控制与预防
整理课件
2
疟疾的简介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防治知识培训
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
疟疾在云南俗称“瘴气”、“打摆子”。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25种乙 类传染病中的一种。 疟疾的流行面极广。从全球论,疟疾流行的 态势非常严重,且正在恶化。每年,疟疾引起的 临床病例约有3-5亿,有100万以上的人死于疟 疾。它威胁着约占世界人口40%的23亿人民,逐 渐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家庭的安宁,加大了 儿童生存的危险。
一、疟疾是怎样传染的
疟疾是以按蚊为媒介,由疟原虫引起 的一种传染病。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通过 蚊子叮咬吸血进入人体的。
2.人们是如何感染疟疾的
当蚊子叮咬某个人的时候它吸人的血,如 果这个人是疟疾病人,他(她)血中的疟原虫 将被吸进蚊子体内。疟原虫在蚊子体内增 殖和发育,10-14天后发育成熟,并准备去 传播给其它的人。如果蚊子这时咬了一个 建康人,疟原虫将进入健康人的机体。使 这个健康人变成疟疾病人。
防蚊灭蚊
检查家里盆盆罐罐、地漏、下水道、花盆等有积水处,有盖子的盖 上,能换水的勤换水。地漏、下水道等处防止积水,并时常喷点杀 虫剂,不给蚊子生存环境。 蚊子爱躲在暖气片、床下、桌下、墙角等隐蔽处。可以用蚊香把它 们熏出来,再一一捕杀。 晚上天色渐暗时,蚊子喜欢趴在窗上,这时不要开灯,用苍蝇拍或 灭蚊喷剂捕杀。 注意关好纱窗、纱门,不要门户大开让蚊子长驱直入。 如果到野外夜里怕蚊子叮咬,可以购买蚊不叮等驱避剂涂在身上, 能有效保持4小时左右。 不要把易拉罐、矿泉水瓶、鸡蛋壳等容易积水的垃圾乱扔,减少蚊 子孳生地。 如果出差或长期不居住,把抽水马桶的盖子盖上,把洗手池、水池 里的水放干净,以防蚊子产卵。 现在蚊子很敏感,用苍蝇拍很难打中,可以用灭蚊喷雾剂对准蚊子 喷,很容易消灭它。
二、传疟媒介——按蚊

2024全新疟疾知识培训

2024全新疟疾知识培训
评估指标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综合评估患者康复情 况。
指导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康复指导和建议,促进患者全面 康复。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
01
疟疾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需要
给予心理支持。
心理干预措施
02
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缓解心
2024全新疟疾知识 培训
目录
• 疟疾概述与流行病学 • 疟疾临床表现与诊断 • 疟疾治疗与预防策略 • 并发症处理与康复期管理
目录
• 现场处置与应急预案制定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01
疟疾概述与流行病学
疟疾定义及传播途径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通过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给人类。 疟疾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蚊虫叮咬,按蚊是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
目前已有多种针对疟疾的疫苗处于研发或临床试验阶段,包括RTS,S疫
苗等。
02
接种对象
主要针对疟疾流行区域的儿童、青少年等易感人群进行接种。
03
接种效果
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疟原虫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和减轻病情严
重程度。然而,现有疫苗的保护效果有限,持续时间较短,仍需结合其
他防控措施共同应对疟疾挑战。
实践经验分享
邀请了多位从事疟疾防控工作的专家,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经验和教 训,为学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1 2 3
疟疾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全球范围内,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特别是在一些非洲和亚洲国家,疟疾仍然是主要 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防控措施存在不足
尽管已经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但在实际应用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疫苗研发进展缓慢、 病媒生物控制效果不佳等。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2024版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感染疟疾后, 应选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 物进行治疗。同时,应密切监测 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耐药性问题及解决方案
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疟药物的广泛使用,疟原虫对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解决方案
为了应对耐药性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疟疾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病例;推广 使用复方制剂和联合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加强新药研发和推广使用,为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报告内容要求
报告应包括病例基本情况、诊断依据、治疗情况、流行病学史等相 关信息。
应急处置流程梳理
发现疑似病例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疟疾病例后,应立 即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报告当地 疾控机构。
流行病学调查
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流 行病学调查,了解病例的流行病学史、 接触史等相关信息。
实验室检测
对疑似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诊 是否为疟疾感染。
疟疾培训资料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疟疾概述 •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 • 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 • 监测报告与应急处置流程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疟疾概述
01
定义与传播途径
定义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 病,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给人类。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少数 病例可因输入带有疟原虫的血液或 母婴传播而感染。
病例管理和治疗
对确诊的疟疾病例进行规范的管理和 治疗,防止病情恶化或传播给他人。
相关部门职责划分
01
02
03
04
卫生行政部门
负责制定疟疾监测和应急处置 政策,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开展

疟疾培训资料

疟疾培训资料

3.高热后期大汗淋漓,大汗后 体温骤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自觉症状明显缓解,但仍感疲 乏,历时30min~1h。
4.在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间 歇期,症状缓解,可有乏力。初 发时,发热可以不规则,几天后 才呈典型的间歇发作。
间日疟未经治疗者,在疟疾发作 5~7次后,因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发作可自停,但红细胞内尚有疟原 虫。但其免疫力短暂,可在2~3月 后再次发作,称为近期复发。
复发(远期复发) : 间日疟与卵形 疟距初发病后半年以后,由肝细胞 内的迟发型子孢子发育成熟再次侵 入红细胞内引起的发作者称为复发 或远期复发。三日疟与恶性疟无远 期复发。
*三日疟 :其寒热发作与间日疟相同,但为3d发作 一次。周期常较规则,每次发作时间较间日疟稍长。 *卵形疟 :与间日疟相似,多较轻。 *恶性疟 :起病急缓不一,热型多不规则,常先出 现间歇性低热,继以弛张热或持续高热,也可每日 或间日发作,但常无明显的缓解间歇,严重者可致 脑型疟疾。但有的疟疾患者的发作可以不典型。
疟疾 Malaria
******医院 2018年4月23日
一、概述(Definition) 疟疾是疟原虫经雌性按蚊(Anopheles)叮咬 传播的寄生原虫病。疟原虫经血流侵入 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 细胞内繁殖,使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
临床特点: 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以
大汗而缓解。间日疟和卵形疟常 有复发。恶性疟的发热不规则, 可引起脑型疟疾。
七、诊断( Diagnosis) (一)流行病学资料:有在 疟疾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时 居住或旅游史,近年来有疟 疾发作史或近期接受过输血。
脑型疟疾 :最为严重。主要发生于恶性 疟疾,在高疟区与暴发流行区占恶性疟 之2%~8%。偶见于间日疟和三日疟。 发病原因: (1)多见于缺乏免疫力的儿童与初进入 疟区的外来人员; (2)病后未及时诊治者。

疟疾培训资料

疟疾培训资料

疟疾培训资料疟疾是一种由滋养虫媒介传播的热带疾病,其对公共卫生和全球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关于疟疾的认识,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疟疾的传播,培训和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疟疾培训资料,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深入了解该疾病,掌握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一、疟疾概述1. 疟疾的定义和病因-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 疟原虫通过感染滋养虫(蚊子等)叮咬人体传播。

2. 疟疾的传播途径- 蚊子叮咬传播:感染疟原虫的滋养虫叮咬人体,将疟原虫注入人体造成感染。

- 垂直传播:孕妇将疟原虫传给胎儿。

- 输血传播:通过输血感染疟疾病原体。

3. 疟疾的临床症状- 寒战和高热发作:病人会出现周期性高热,伴有剧烈寒战。

- 高热期间的其他症状:头痛、肌肉疼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 恶性疟疾的临床特点:恶性疟疾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二、疟疾的预防和控制1. 疟疾的预防措施- 避免滋养虫叮咬:穿长袖衣物、使用蚊帐、涂抹防蚊剂等。

- 疾病疫苗接种:接种疟疾疫苗可预防疟疾感染。

- 个人防护:避免前往疟疾高发地区、及时诊治疟疾感染等。

2. 疟疾的控制措施- 滋养虫控制:灭蚊剂喷洒、清除滋养虫的栖息地等。

- 疫情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报告疟疾病例,防止病情扩散。

- 感染疫区的旅行者医疗筛查:对来自疟疾疫区的旅行者进行疟疾病原学检测。

三、疟疾的全球现状1. 疟疾的地理分布- 疟疾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 非洲是疟疾的高发地区,疟疾对该地区的影响最为显著。

2. 疟疾的流行趋势- 虽然疟疾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减少,但仍然是全球感染性疾病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 多样化的控制方法和疫苗研发为控制疟疾提供了希望。

3. 疟疾的社会经济影响- 疟疾对人口健康、教育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 疟疾防控对于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疟疾是一种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疾病,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疟疾的培训资料

疟疾的培训资料

疟疾的培训资料要控制和预防疟疾,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

部队进入疟区前,应及时做好流行病学侦察,针对疟疾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进行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

对现症者要尽快控制,并予根治;对带虫者进行休止期治疗或抗复发治疗。

通常在春季或流行高峰前一个月进行。

凡两年内有疟疾病史、血中查到疟原虫或脾大者均应进行治疗,在发病率较高的疫区,可考虑对15岁以下儿童或全体居民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见表。

切断传播途径在有蚊季节正确使用蚊帐,户外执勤时使用防蚊剂及防蚊设备。

灭蚊措施除大面积应用灭蚊剂外,量重要的是消除积水、根除蚊子孳生场所。

1.要服用抗疟药据统计,预防性服药发病率30%,不服用者为50%2.刚到疫区,应服用3个月,因刚到时,旅途劳累,水土不服,抵抗力低,难适应,易发病。

3.雨季服药因⑴ 雨季蚊子多,⑵从中医角度说,雨季湿邪重,易困脾、伤阳,且雨季疟疾缠绵难愈易反复。

4.体内有少量的疟原虫,有免疫作用,发病率低5.睡好注意休息,当劳累身体抵抗力低时,易发病。

6.吃好饮食多吃葱姜蒜、辣椒韭菜,蒜头面食等助阳之品,以补充阳气。

7.少吃芒果生湿之品,多吃菠萝,白萝卜,酸奶等化湿开胃之品。

饮食宜忌在雨季尤其重要。

8.注意保暖随时加减衣服,注意适当活动,但不宜大量出汗,受凉和大量出汗都易伤阳气。

忌贪凉饮泠、露天夜卧,应挂蚊帐,注意室内通风干燥,尤其是在雨季。

夏日防治疟疾疟疾俗称“打摆子”。

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原虫在医学上分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四类。

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一日发作一次,叫间日疟。

三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每隔二日发作一次叫三日疟。

恶性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叫恶性疟疾,它发作频繁,无规律,严重时常有抽风、昏迷等症,如不及时治疗,病人可在短期内死亡。

疟疾的传播媒介是按蚊,按蚊吸入疟疾病的血,再叮咬健康的人时,就会把它唾液中的疟原虫带进健康人的血液,使健康人发病。

疟疾知识培训

疟疾知识培训

疟疾知识培训
一:疟原虫生活史
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 p.v)、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 p.m)及蛋形疟原虫( Plasmodium ovale p.o)四种,分别引起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

人疟原虫完成其生活史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

在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繁殖,按蚊是疟原虫的终末宿主;在人体内进行无性增殖,人是疟原虫的中间宿主。

二:疟疾诊断原则和诊断标准(一)诊断原则
根据疟区住宿史,发病时有定期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脾肿大等体征,以及病原学检查、血清免疫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

(二)诊断标准
1 曾于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或有输血史。

2 间歇性定时发作,每天、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

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临床症状。

发作多次可出现脾肿大和贫血。

重症病例出现昏迷等症状(详见附录C)。

3 用抗疟药作假定性治疗,3天内症状得到控制者。

4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详见附录B)。

5 血涂片查见疟原虫。

其种类有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

疑似病例:具备1与2。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防治培训讲义疟疾是由疟原虫通过蚊子传播的寄生虫病,俗称“打摆子”。

疟原虫经血侵入人体,在肝细胞和红细胞内寄生繁殖,使红细胞周期性成批破坏而发病。

其临床特点为周期性、规律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和出汗,严重时可致贫血和脾肿大。

传染源为有成熟配子体的现症病人和带虫者,传播媒介为雌性按蚊,寄生部位是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致病和诊断阶段是红内期疟原虫。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常见的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1.疟原虫生活史疟原虫发育的整个过程,称为生活史。

疟原虫生活史分为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和人体内的无性生殖两大部分。

1.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阶段1.1.1红细胞外期:指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期,间日疟的子孢子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

速发型子孢子随蚊唾液侵入人体血液内,约经半小时,子孢子陆续侵入肝细胞内发育成裂殖体,约经8天后,裂殖体增殖成数千或数万个圆形的裂殖子使肝细胞破裂,逸出大量裂殖子进入血液,一部分裂殖子被吞噬细胞消灭,一部分侵入红细胞成为红细胞内期,引起初发疟疾。

迟发型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后经过一段或长或短的休眠期后再分批完成红外期发育,成为疟疾复发的根源。

恶性疟原虫无迟发型子孢子,所以不引起复发。

1.1.2 红细胞内期:由肝细胞释放出的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红内期)。

1.1.2.1 裂体增殖: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发育成环状体或小滋养体,摄食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其未被利用而剩下的分解产物蓄积在原浆内呈棕色,称为疟色素。

环状体或小滋养体进行裂体增殖,最后发育为成熟裂殖体,内含一定数量的裂殖子,成熟裂殖体胀破红细胞释放出全部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引起临床症状发作。

释放的裂殖子一部分被吞噬细胞消灭,另一部分侵入其他红细胞重复上述裂体增殖引起周期性临床发作。

各种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周期长短不同,间日疟为48小时,恶性疟为36-48小时,因发作时间亦不相同。

1.1.2.2 配子体的形成:上述红细胞内的裂殖体增殖3-4代以后,其中一部分裂殖子开始有性发育,发育成雌或雄配子体,配子体在人体内可生存60-80日,如被雌按蚊吸入胃内,则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反之则被吞噬或退变而被消灭。

1.2 疟原虫在蚊体内的阶段1.2.1蚊体内的有性生殖:病人血液中的疟原虫被雌蚊吸入胃后,仅雌雄配子体能生存,在适宜的温度下,雄配子体伸出数条鞭毛状细丝,钻入雌配子体内受精,成为园形的合子。

不久,合子变长并能蠕动,称为动合子,动合子穿过胃壁,在弹性纤维膜下发育成园形的囊合子。

1.2.2蚊体内的孢子增殖:囊合子在适宜的温度(25℃左右下),经10日左右的孢子增殖发育成孢子囊,内含数千乃至上万个镰刀状的子孢子,最后孢子囊中的子孢子相继逸出,其大部分进入唾液腺内,当叮咬人时,部分孢子随唾液侵入人体。

2. 临床表现2.1 潜伏期从人体感染疟原虫到发病(口腔温度超过37.8℃),称潜伏期。

潜伏期包括整个红外期和红内期的第一个繁殖周期。

一般间日疟为14天,恶性疟为12天,输血感染者潜伏期为7-10天。

有一定免疫力的人或服过预防药的人,潜伏期可延长。

2.2 间日疟起病急,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

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

典型发作分为三期:2.2.1 发冷期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

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约一小时许,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

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2.2.2 发热期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

高热患者痛苦难忍。

有的辗转不安,呻吟不止;有的谵妄,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

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

多诉说心悸,口喝,欲冷饮。

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

2.2.3 出汗期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

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

一觉醒来,精神轻松,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

此刻进入间歇期。

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

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

多数病例早期发热不规律,可能是因为血内有几批先后发育成熟的疟原虫所致。

部分病人在几次发作后,由于某些批次疟原虫被自然淘汰而变得同步。

数次发作以后患者常有体弱,贫血,肝脾肿大。

发作次数越多,脾大、贫血越显著。

由于免疫力的差异或治疗的不彻底,有的病人可成慢性。

2.3 恶性疟起病缓急不一,临床表现多变,其特点:①起病后多数仅有冷感而无寒战;②体温高,热型不规则。

初期常呈间歇发热,或不规则,后期持续高热,长达20余小时,甚至一次刚结束,接着另一次又发作,不能完全退热;③退热出汗不明显或不出汗;④脾大、贫血严重;⑤可致凶险发作;⑥前驱期血中即可检出疟原虫,无复发。

2.4 凶险型疟疾绝大多数由恶性疟引起,偶可因间日疟或三日疟所致。

在暴发流行时5岁以下的幼儿和外来无免疫力的人群发生率更高;即便当地人群,治疗不及时也可发生。

临床上可观察患者原虫数量作为监测项目,若厚片每视野达300~500个原虫,就可能发生;如每视野600个以上则极易发生。

临床上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

2.4.1 脑型最常见。

其特点:①常在一般寒热发作2~5天后出现,少数突然晕倒起病;②剧烈头痛,恶心呕吐;③意识障碍,可烦燥不安,进而嗜睡,昏迷;④抽搐,半数患者可发生,儿童更多;⑤如治疗不及时,发展成脑水肿,致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⑥查体有脾大,2/3的患者在出现昏迷时肝脾已肿大;贫血、黄疸、皮肤出血点均可见;神经系统检查,脑膜刺激征阳性,可出现病理反射;⑦实验室检查:血涂片可查见疟原虫。

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常在50个/ um以下,以淋巴细胞为主;生化检查正常。

2.4.2胃肠型除发冷发热外,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泻水样便或血便,可似痢疾伴里急后重。

有的仅有剧烈腹痛,而无腹泻,常被误为急腹症。

吐泻重者可发生休克、肾衰而死。

2.4.3过高热型疟疾发作时,体温迅速上升,达42℃或更高。

患者气迫,谵妄,抽搐,昏迷,常于数小时后死亡。

2.4.4 黑尿热急性血管溶血,并引起血红蛋白和溶血性黄疸,重者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其原因可能是自身免疫反应,还可能与G-6-P脱氢酶缺乏有关。

临床以骤起、寒战高热、腰痛、酱油色尿、排尿刺痛感,以及严重贫血、黄疸、蛋白、管型尿为特点。

2.5 再燃和复发疟疾发作数次后,由于机体产生的免疫力或经彻底治疗而停发作,血中原虫也被彻底消灭,但迟发性子孢子经过一段休眠期的原虫增殖后再入血流并侵入红细胞,引起发作,称为复发。

复发主要见于间日疟。

再燃指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受到控制,但血中仍有疟原虫残存,当抵抗力下降时,疟原虫增殖,临床症状出现。

再燃多在初发后3个月内。

复发则不一,间日疟复发多在一年内,个别时间较长。

3. 诊断3.1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结果,予以诊断。

3.2 诊断标准:3.2.1 流行病学史:曾于疟疾流行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或近2周内有输血史。

3.2.2 临床症状: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

发作时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

发作多次可出现脾大和贫血。

重症病例可出现昏迷等症状。

3.2.3 实验室检查3.2.3.1 血涂片查找疟原虫是诊断疟疾最可靠的方法,现常用厚薄血膜同一玻片吉氏染色法检查疟原虫。

3.2.3.2 疟原虫免疫学抗原检测结果阳性。

4. 治疗(三)病例治疗1、治疗原则对所有临床诊断和确诊的疟疾病例及带虫者均应进行规范的抗疟疾药物治疗。

(1)间日疟治疗首选磷酸氯喹片(以下简称氯喹)加磷酸伯氨喹片(以下简称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此疗法也适用于卵形疟和三日疟患者的治疗)。

治疗无效时,可选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基础的复方或联合用药的口服剂型(以下简称ACT)进行治疗。

(2)恶性疟治疗采用ACT进行治疗。

包括青蒿琥酯片加阿莫地喹片、双氢青蒿素哌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复方青蒿素片等。

(3)重症疟疾治疗首选青蒿素类药物的注射剂型进行抢救性治疗。

包括:蒿甲醚注射剂、青蒿琥酯注射剂等。

同时给予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以减少并发症和合并感染。

待患者病情缓解并且能够进食后,可选用任意一种ACT,再进行一个疗程的巩固性治疗。

(4)孕妇疟疾治疗孕妇患间日疟可采用氯喹治疗。

孕期在3个月以内的恶性疟患者可选用磷酸哌喹片治疗,孕期在3个月以上的恶性疟患者可采用ACT治疗。

孕妇患重症疟疾应选用蒿甲醚或青蒿琥酯注射剂治疗。

(5)临床诊断疟疾病例的治疗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和发病史等相关信息,判断其可能的感染地点,确定治疗方案。

①感染地为单一间日疟流行区,可采用氯喹加伯氨喹八日疗法进行治疗。

②感染地为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特别是由国外输入的疟疾病例,可直接采用ACT进行治疗;若该病例进一步确诊为恶性疟原虫和其他疟原虫的混合感染,须加服一个疗程(八日疗法)的伯氨喹。

③如无法判断其感染地点,可按照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进行治疗。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见附件1。

(6)疑似病例治疗对不能及时排除的疑似病例,可按临床诊断病例治疗,但在治疗前应采集血涂片和滤纸血或抗凝血送检。

病人明确诊断后,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治疗管理各级医疗机构对发现的所有疟疾病例进行抗疟治疗时,须规范开具病人治疗处方,并提示患者应全程足量服药。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组织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和村医对间日疟治疗对象进行督导服药(填写督导服药表)和登记,做好服药宣传、送药上门、看服到口、服后签名工作,确保全程、足量服药,并密切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