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第三章 涡流检测

合集下载

涡流检测-第3章(3.1节)

涡流检测-第3章(3.1节)

金属表面涂层或绝缘覆盖层的厚度。
⑵ 边缘效应 当线圈移近工件的边缘时,涡流流动的路
径发生畸变,产生“边缘效应”干扰信号。
边缘效应信号远大于超过检测信号。
3.1.2 阻抗分析法
3.1.2.6 相似定律和缺陷的阻抗分析
⑴ 影响线圈阻抗的因素
① 与线圈自身有关的因素:线圈的半径R、长度l、匝数N和自感L0。
3.1.2 阻抗分析法
3.1.2.2 穿过式线圈检测金属棒材
⑴ 非铁磁性棒材 当棒材直径d变化时,对线圈阻抗 影响是双重的:
eff的变量f/fg
填充系数 在阻抗图中直径变化和电导率变 化方向是不同的(虚线方向)。
利用相敏技术可以把电导率变化
从直径变化中分离出来。
3.1.2 阻抗分析法
3.1.2.2 穿过式线圈检测金属棒材
称检测线圈的填充系数:
( )2
等于圆棒截面积与测量绕组截面积之比,表示圆棒填充线圈的程度。 (1-+reff)项:乘以“空心”线圈电压V0即得到有圆棒时电压。 当=1时:(1-+reff)=reff ,就是圆棒充满线圈时的情况 (圆棒完全充满线圈是非完全充满的特殊状态)。
3.1.1 涡流及其趋肤效应
⑵ 趋肤效应与涡流透入深度
在渗透深度以下分布的磁场和涡流较小,并非没有磁场和涡流存在。 在涡流探伤中,金属表面的涡流密度最大,检测灵敏度高;深度超过 渗透深度,涡流密度衰减至很小,检测灵敏度低。
3.1.1 涡流及其趋肤效应
⑶ 金属圆棒中的趋肤效应
位于均匀交变磁场H0的金属圆棒中磁场强度和涡流密度的分布曲线。 棒材表面的磁场强度大于中心磁场强度,随频率比f/fg =2 r2f的
涡流检测 第3章 基本原理
钢铁研究总院 范 弘

涡流检测——精选推荐

涡流检测——精选推荐

第三章!涡流检测第一节!涡流检测技术基础当线圈流过高频交变电流时会在其中产生同频率的交变磁场!如果该磁场靠近金属工件表面!则在工件中能感应出同频率的电流!简称为涡流"涡流的大小与金属材料的导电性#导磁性#几何尺寸及其中的缺陷形态有关"涡流本身也会产生同频率的磁场!其强度取决于涡流的大小!其方向与线圈电流磁场相反!它与线圈磁场叠加后形成线圈的交流阻抗!如图="&所示"涡流磁场变化会引起线圈阻抗的变化"测量出该阻抗变化的幅值与相位即能间接地测量出工件表面与近表面材质异常或缺陷尺寸"图="&!磁场线圈与涡流磁场焊缝涡流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它有很多特点!主要为$ &%单面检测不需要耦合剂!避免了超声检测过程与耦合有关的困难"!%虽然涡流检测多半是针对表面与次表面缺陷!但是低频涡流甚至可检测到@>;;厚不锈钢中的缺陷"=%可检测多层结构"例如!含有油漆层#绝缘层#不锈钢堆焊层等的金属构件"%可进行高温工件的检测!最高温度可达@@>e!如果采用水冷探头检测!温度还可以提高"@%线圈传感器体积小#质量轻#反应速度快!可以实时显示检测结果"一!涡流渗透深度线圈在工件中激发的涡流并不是均匀地分布在其截面上!靠近线圈的工件表面层电流密度最大!远离表面逐渐地减小!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涡流的渗透深度受材料导电与磁导率的影响!两者越高!涡流渗透得越浅"此外!它还受线圈励磁电流频率的影响!频率越高!涡流渗透得也越浅"为了衡量涡流的渗透深度!一般采用其电流密度降至试件表面上密度的=#R的标准渗透深度来度量!如图="!所示"在不同金属材料中涡流频率&&&@!=与渗透深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图="!!涡流电流密度的变化图="=!不同材料的涡流标准渗透深度与频率的关系二!线圈的类型按线圈励磁与接收信号的方式可把线圈划分为"&#只采用单一线圈产生主磁场并探测涡流信号的绝对线圈$如图="?$所示!!#为了消除线圈与工件间隙变化%工件材质与温度改变等对线圈阻抗的影响$采取双线圈反向连接形成有互补功能的差动线圈$如图="?%所示!=#励磁与接收线圈分开的单线圈输出方式$称为双线圈$如图="?3所示!#在励磁与接收分离的双线圈结构中再以差动线圈方式输出的称为差动输出双线圈$如图="?,所示!不同的线圈有不同的功能并适合于对应的检测要求!图="?!涡流探伤的线圈形&&=&=@三!缺陷信号定性分析严格地说!缺陷信号隐含在线圈阻抗值之内!因此只有进行阻抗分析才能对信号进行分析"影响线圈阻抗的主要因素是涡流磁场!它与材料和设备参数有关"其中材料的电导率受其合金成分#硬度#残余应力和温度的影响"材料按导磁特性可分为铁磁材料与非铁磁材料两类!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很高!对线圈阻抗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它参数"尺寸因素表现在工件形状#厚度与缺陷的尺寸上"设备参数主要有线圈类型#尺寸#励磁频率和线圈与工件相邻表面间的距离$0+W."9W W!简称提离%等"线圈的交流阻抗是一个矢量!它由幅值与相位角两部分组成!因此可以采用矢量图进行分析"$&%材料电导率的影响非铁磁材料电导率与线圈工件间的提离对线圈阻抗的影响见图="@"由图中可知!高导电性材料涡流与其磁场强度大!除部分地抵消主磁场外也使损耗增高!于是引起线圈电抗降低!电阻增加"而线圈的提离最初是引起线圈电阻的改变!它与电导引起变化方向之间有一夹角!"$!%线圈励磁频率的影响励磁频率除了对涡流渗透深度产生影响外!还对线圈的阻抗产生影响"如图="A"图="C所示"图="@!材料电导率与提离对线圈阻抗的影响图="A!频率!>P*F对黄铜阻抗的影响从图="A"图="C中可以看出!变换频率可以改变祸流损耗状态与材料的检测工作点"例如对黄铜而言!提高频率$!>P*F"&(*F%!最初涡流损耗增加!电阻增大"继续增加频率!涡流只集中在表面!使损耗下降!最后甚至会出现使线圈提离只影响其电抗的&&&@?=图="#!频率&>>P*F对黄铜阻抗的影响图="C!频率增加到&(*F对黄铜阻抗的影响条件!"=#铁磁材料磁导率的影响当线圈靠近铁磁材料时$线圈磁场使铁磁材料中的磁畴方向逐渐平行于磁场方向$线圈磁通增加"达到@B.Q$@为磁通密度$.为磁导率$Q为磁场强度#从而增加线圈的电抗$见图="D!铁磁材料中的电导率%线圈提离与涡流频率对线圈阻抗的影响与非铁磁材料的规律相似$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提离引起阻抗的变化与非铁磁材料的方向相反!图="D!铁磁材料的磁导率与提离和线圈阻抗的关系"#材料缺陷的影响涡流检测裂纹时采用阻抗图进行定性分析可以提供清晰的信号变化方向!例如在碳素钢上裂纹主要影响涡流强度%磁导率及线圈提离变化引起阻抗改变方向接近垂直$于是在碳素钢上容易检测裂纹$如图="&&所示!反之在非铁磁材料如铝合金上$裂纹信号是&&@&=@图="&>!铁磁材料的电导率与提离和线圈阻抗的关系夹在导电与提离信号之间的!只有当裂纹较深时才容易分辨"一般地说!缺陷信号都具有突变的特征!而材料电导率与磁导率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缓慢"图="&&!表面裂纹对线圈阻抗的影响#@$线圈阻抗的特点线圈与工件的提离对其阻抗影响很大!并且是一种干扰信号!应尽量地抑制它"检验铁磁材料时!线圈阻抗的电抗成分比检验非铁磁材料时线圈电抗大很多!特别是检测含铁素体的不锈钢焊缝与堆焊层时!局部铁素体含量变化对缺陷信号会产生干扰"线圈阻抗与电导率%磁导率%提离和励磁频率等参数间的关系均呈非线性函数的特点"因此!对每种线圈结构都要进行具体的数值分析才能达到提取有效缺陷信号的目的"第二节!缺陷信号的提取一!涡流场的数字模拟由前所述!缺陷信号是隐含在涡流电磁场中的!所以分析涡流场对线圈阻抗的影响是提取缺陷信号与复原缺陷形态的基础"但是除极简单的情况外!导体内电磁场参数间的函数关系还没有解析表达式"因此!目前均采用数字模拟技术来研究线圈阻抗%涡流磁场与缺陷参数间的关系!以达到优化线圈结构!选择合理的涡流频率与解释检验结果等目的"例如图="&!$与%分别是采用二维模拟技术对称平线圈检测=个分层结构工件时得到的阻抗轨迹与两个导电层&&&@A=中的涡流密度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材料电导率与磁导率#间隙距离和线圈提离对阻抗影响的数值关系"以及两个导电层内涡流场的分布!图="&!!二维轴对称平线圈检测带间隙的二层铝板其阻抗与涡流分布数字模拟图例图="&=!检测铁素体工件缺陷时涡流在缺陷两侧分布的数字模拟图="&=是平线圈检测铁素体工件时"采用计算机三维数字模拟技术观察人工缺陷对涡流分布流线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到在缺陷的两侧都有闭合的环流以及涡流沿缺陷表面与深度方向渗入的形态!通过改变材料性能#涡流频率与线圈尺寸等参数还可以观察涡流分布的变化"达到优化提取缺陷信号的目的!图="&?是镍铬合金管中应力腐蚀裂纹$7H H%的双带区有限元分析模型"用来模拟应力腐蚀裂纹中局部导电现象!其中内采用模型计算层导电带的电导率不为零"但是小于材料本身!环带宽3与环带电导率!>与测量确定"其结果见图="&@!由图中可见"其预计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图="&?!应力腐蚀裂纹的双带区有限元分析模型从以上三个例子中可见"利用数字模拟技术研究祸流检测中的物理现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图="&@!计算机数字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二!线圈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目前"利用光刻技术开发微型阵列式线圈与超小型探头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如若对线圈与探头进行优化设计"可对单层或双层线圈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与数值计算!光刻线圈的设计类型与数字模型见表="&!模拟的结果如图="&A 与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得出"双层收发型阵列式线圈结构6与H 对提离不敏感"并且有较好的信号相位分离特性!而单层收发型阵列式线圈除了结构Q =外其它都有较好的性能"可做进一步开发与工程应用!上述例子表明"有限元分析与有限差分法分析同样是研究缺陷信号规律#预测线圈阻抗与优化线圈结构的可靠方法"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工程设计与实际测量中!可以相信"未来甚至会出现功能更强与更加可靠的数字仿真软件来研究与解决涡流检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表="&!光刻线圈的设计类型与数字模型线圈结构线圈类型线圈细节$俯视图%代号收发分离测电压K6H&C @=&&线圈结构线圈类型线圈细节!俯视图"代号!收发分离测电压!单线圈测阻抗图="&A!各种类型线圈对提离干扰降低的比率图图="&#!各种线圈的信号相位分离能力三!信号处理为了更好地辨认与解释缺陷信号#需要对传感器测量到的原始数值作进一步的加工处理#以便于把信号的信噪比提高#能够清晰地反应到二维阻抗平面上或者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绘制出缺陷的投影图形$典型的信号处理过程如图="&C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由相位探测器输出的连续信号波形K!J"经过前置滤波去掉模拟信号中的噪声#再经模数转换器!K%Q"把模拟量变换成数字量K!("#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进行处理后输送数字波形Y!("#再经过数模转换器!Q%K"与模拟滤波器得到处理后的波形Y!J"$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有以下优点&&"提高精度!模拟滤波器的精度很难超过&>"=#数字系统的字长为&?位时可达到&>"?的精度$’’&@D=图="&C !涡流信号数字处理过程与波形示意图!!可靠性高!数字系统只有二值电平">与&!#不受温度$噪声与电磁场的影响%=!频域广!可得到极低"’&*F !到极高")&>(*F !频率的滤波功能%!分时复用!现代的处理器速度非常高#一个通道数据的处理时间很短%因此#可以在同步信号的控制下#分时处理多通道的数据#例如个通道以上的数据%四!多频涡流由频率对线圈阻抗影响的定性分析中可知#调整励磁频率可改变线圈阻抗与各参数间的函数关系#以便更好地分离缺陷信号%但是只用单一频率励磁#对于探头扫查过程中不断发生的线圈提离变化与其它参数的改变还是不能很容易地提取出有效的缺陷信号%因此#为了能够从两种以上的干扰信号中把它分离出来#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励磁频率来达到%例如图="&D 中是一个典型的双频率检测系统%主频>>经分频后得到频率为>&与>!的励磁电压#通过功放同时加到差动线圈上%检测的信号经放大后由两个同步相位探测器输出#对应于频率>&得到的阻抗相量分量为K &#K !&对应于>!得到另一阻抗相量分量为K =#K ?%从个已知相量分量中分离出缺陷信号类似于解联立方程%例如#设K &"K ?分量都与缺陷N &$线圈提离N !和铁素体含量N =等独立参数有关#如图="!>所示%于是得出’K &$K N &&K N !&K N =K !$K N &&K N !&K N ="=%&!等等%或写成通式’K 5$/=5$&K <5"=%!!对于各参数的微小变化可以近似地认为线性关系成立#即K N 5B ?N 5N 5#其中?N 5为常数%(>A =&(因此上式可改写为!K 5$/=5$&?<5N 5"=%=#过去上述方程的解是通过电路完成的$目前%缺陷信号的分离处理过程可通过数字计算机更快捷&更精确地得到$图="&D !多频涡流系统原理图图="!>!多频涡流参数分布的相量投影示意图五!脉冲涡流按照脉冲电子学理论%一个窄脉冲电压或电流含有很多不同频率的谐波分量%因此采用脉冲电压励磁线圈就包括了多频涡流检测的功能$另外对脉冲涡流磁场现象的分析是采用时间与信号幅度的方式%比阻抗相量法更容易%因此得到普遍的应用$线圈中的电流脉冲会在工件表面激发起涡流脉冲%该脉冲向工件深度方向传播"渗透#%其强度是时间的函数$类似于雷达波传播的过程%强度也不断衰减且遇到目标时会产生反射$由于脉冲含有多种频率的谐波分量%不同频率的涡流分量其渗透深度不同%衰减也不同%低频成分可渗透到较深的区域%因此在脉冲的波形上能反应出随渗透深度而改变的特点$如果在波形上选择若干特征点作为监测指标%则可以较容易地分离出缺陷信号%如图="!&所示$例如%取时间较早的J &点代表线圈提离%中间点J !既含有提离也包括缺陷的成分%而J =点与线圈提离无关%仅仅是缺陷的特征点等$当然面对一种特定的线圈结构%应当通过分析与试验手段选取特征点%才能达到提取缺陷信号的目的$第三节!焊缝的涡流检测技术目前%焊缝的涡流检测主要采用多频涡流或脉冲涡流检测方法%并且已成功地应用于核反应堆中不锈钢管道焊缝与堆焊层缺陷的检测%同样也应用于海洋采油平台钢结构焊缝疲劳裂纹的检测以及油气输送管道内外壁腐蚀与裂纹的检测$’&A =&’图="!&!脉冲涡流波形与探测的特征一!钢焊缝收发分离式线圈的涡流检测如果采用发射与接收线圈分离的探头结构!因为铁磁材料的磁导率很大!因此可以选取两个线圈的间距M满足常状态下两者之间耦合很小的条件!见图="!!"但是当长而深的裂纹在探头的下面通过时!涡流环路会发生变形!涡流磁场强度也发生变化!促使两线圈之间通过涡流场增大耦合!从而增加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分离线圈的信号图="!!!收发分离式线圈涡流探头检测钢制件裂纹的示意图当频率为&>>P*F时!分离式线圈的裂纹信号与提离信号的相位差接近D>T"裂纹信号主要是因电阻性涡流损耗的改变而引起的!信号幅度只与裂纹的深度和长度有关!几乎不发生相位角的变化"反之!线圈提离信号却逆时针旋转接近D>T!如图="!=$所示"当收发线圈中心距M较大时!对深而长的表面裂纹非常灵敏!但对&;;左右的提离变化并不敏感!因此适合于检验带余高焊缝的表面裂纹"在不同线圈中心距的条件下!裂纹信号幅度与其深度和长度间的关系见图="!=%与图="!=3"由图中可见!线圈中心距与裂纹长度间存在一个最佳信号幅值区!例如M为&!;;时!对深度=;;的缺陷最大信号幅度出现在缺陷长度为&@;;左右"裂纹信号还与线圈轴线和裂纹方向间的夹角(有关!见图="!=,"当夹角(增大时!信号幅度很快下降"#!$收发分离式线圈的阻抗图由于分离式线圈的缺陷信号是接收线圈的输出电压!因此其阻抗图是按照归一化电压绘制的"图="!?表示检测碳素钢件时!接收线圈输出电压与频率和提离的关系!随着频率的提高!线圈输出电压的电抗成分下降!在&>>P*F左右最佳"经研究得出!可以采用无因次特征值N来表示线圈输出与各参数之间的关系!见式#="?$"其中线圈中心距-值影响最大!可见双线圈的设计其中心距是一个关键因素"对N-%%&A!=图="!=!分离线圈式探头涡流检测裂纹信号的特征N -$#1D 7&>%?M !>.P 0!=%?"式中!M ###线圈间距!;;"$>###检验频率!*F "$.P ###相对磁导率$0###电阻率!K %3;"&图="!@表示出检测不锈钢件时接收线圈输出电压与频率和提离的关系’同样当频率大于&>P *F 时’随着频率的提提离的关系’同样当频率大于&>P *F 时’随着频率的提高’线圈的输出电压下降&一般当N -大于&>时’几乎所有金属材料的阻抗轨迹曲线都很接近’甚至可以按照同一条曲线处理&分离线圈式涡流探头已用在核容器支撑构件焊缝(接管焊缝与汽轮机轴中心孔等表面裂纹的检测上’由于探头的裂纹信号幅度不受焊缝余高的影响’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这种探头还成功地用于不锈钢焊缝与铸造不锈钢粗晶阀体的检测&二!钢焊缝的脉冲涡流检测采用脉冲涡流可以检测铁素体钢焊缝’其原理是在线圈中建立起初始励磁电流与振荡的条件’然后在适当的瞬间切断励磁电路’于是线圈中的电流会通过一个高阻尼电阻另外形成回路’见图="!A $&这时伴随着线圈中储存电磁能量的释放’电流会出现峰值’与其对应也会产生电压峰值’随后呈现指数衰减’见图="!A %&当线圈的自身分布电容较大时’电压达到峰值后还可能产生振荡衰减’见图="!A 3&可以利用场效应三极管实现脉冲电流的励磁与切断’其典型脉冲电路见图="!A ,’%=A =&%图="!?!碳素钢件双线圈的输出电压与频率和的关系!M B&!;;"提离B>"&>>;;#图="!@!不锈钢件双线圈的输出电压与频率和提离的关系!M B&!;;"提离B>"&>>;;#励磁电流与线圈产生的电压波形见图="!A-$在图="!A-中"电压波形可划分为=个具有时间特征的模式段$时间模式段&的变化与材料性质有关"而峰值高度!时间模式段!#对材质的变化特别是裂纹的存在更加灵敏"以致不需要很大的放大就可以检测出峰值信号的变化$如果把上述脉冲涡流检测的物理现象应用到铁素体钢焊缝裂纹的检测上"还应当把线圈提离与裂纹信号分开$试验已经证明%峰值后的时间长度!时间模式段=#只与线圈的提离有关$这样就可以利用高速峰值探测器来实现焊缝裂纹的检测$ !&#脉冲信号分析在人工缺口试样上对线圈提离与模式段=的延迟时间和缺口深度与时间模式段!的电压峰值测量结果见图="!#$$可见裂纹深度影响模式段!的峰值"而线圈的提离只改变模式段=的延迟时间$图="!#%给出了与上述关系对应的阻抗值与相位角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线圈提离引起很大的相位角变化"而裂纹深度只影响阻抗的幅值"两者的&&&A?=图="!A !焊缝脉冲涡流检测的原理变化方向是互相垂直的!图="!#!模式段!线圈电压峰值与缺口深度和模式段=延迟时间与线圈提离之间的关系"!#阵列探头利用上述原理$在低碳钢焊缝脉冲涡流检测中采用的是多线圈阵列元件探头!它是由&A 个线圈组成的$每个线圈元件均可以上下自由滑动&=’@;;的行程$以促成与焊缝余高变化有较好的浮动匹配!元件按照方阵排列$使其覆盖区较大$线圈都采用长&C ;;%直径&’#;;的铁心缠绕A >匝而成$外面再用塑料管封装并由磷青铜弹簧保持其&@A =&&对焊缝表面的压力!元件的中心间距为A;;"探头中的各线圈元件都是单独励磁"以免形成各元件间的电磁耦合"典型的探头结构见图="!C!图="!D给出了该探头在含有余高的低碳钢焊缝上"实际测量热影响区疲劳裂纹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裂纹信号的峰值电压很高"线圈提离的变化只影响峰值后的延迟时间"两者很容易分开!图="!C!焊缝涡流检测多线圈阵列探头结构示意图图="!D!有余高的低碳钢焊缝裂纹与线圈提离信号参数的数值范围!&D;;厚"三!涡流检测在不锈钢堆焊层上的应用核容器与石油加氢裂化容器不锈钢堆焊层的组织粗大"结晶方向性强!采用超声检测堆焊层内的缺陷与层下裂纹时"会出现较大的衰减与噪声干扰!反之"采用涡流检测比较成功"特别是检测C;;厚堆焊层与合金钢母材间的裂纹效果更好!用调幅方式的多频涡流是基于低频成分能渗透到较大深度的原理!试验表明"频率为@>P*F#!C>P*F与A>>P*F的高频绝对线圈探头"能较好地检测表面裂纹#表面轮廓与堆焊层内的铁素体含量!选择频率为@>>*F#!C>>*F与@>>>*F的低频绝对线圈探头"可测量堆焊层的厚度!选用频率@>>*F#!C>>*F与@>>>*F的低频绝对发射"差动接收双线圈探头"则能检测出堆焊层内缺陷#堆焊层与母材间的平面剥离和堆焊层下裂纹!经过优化的信号由融合算法可以分离与抑制堆焊层粗糙表面引起的提离信号与奥氏体堆焊层内局部铁素体含量变化引起的干扰信号!图="=>给出了一个典型的多频涡流检测硬件系统方框图!它具有单频或多频与线$$&AA=圈通道!通道"的选择功能#提供频率范围达&>*F"&>(*F$相位选择范围>T"=A>T$最大增益达&&>,6#>’@*F"&>P*F的低通与高通滤波系统可分为?!挡进行分级调节#该系统采用&A位模数转换器!K%Q"可提供高精度数字信号$通过串口与计算机通信#图="=>!核容器不锈钢堆焊层缺陷与层下裂纹多频涡流检测硬件系统方框图系统的软件具有消除噪声&抑制线圈提离与铁素体含量等因素的干扰以及确定涡流信号性质等功能#采用非线性函数展开方式$按照最小平方吻合原理进行回归分析$对密集的和单独的涡流信号都可提取有关缺陷尺寸的信息$以确定缺陷尺寸与分布#此外$还可以管理检测参数的校准与标定$滤波系数的计算与在线信号融合分析以及缺陷的投影显示等功能#’’&#A=。

三章涡流检测

三章涡流检测

▪ 圆柱体直径
– f/fg变化,线圈阻抗沿阻抗曲线切向 变动;
– 填充率η改变,阻抗曲线移位; 结果:阻抗沿弦向移动
常用检测线圈的阻抗分析
内含导电管件的穿过式线圈,特征频率:
fg
506606
r di
f / fg
导电工件的内通式线圈,特征频率:
506606
f g r di2
eff
阻抗变化
阻抗变化
变化的磁场和不变的磁导率由一个虚拟的恒定的磁场强度和变化着的磁导率 所取代。这个变化的磁导率叫有效磁导率。
有效磁导率
eff
2 J1( jr) jr J0( jr)
其中, 2 f J 0 :0阶贝塞尔函数 J 1 :1阶贝塞尔函数
可根据模型试验测得的 e f f 的变化与人工缺陷的深度、宽度及所处
引言
缺点
▪ 对象必须是导电材料,只适用于检测金属表面缺陷。 ▪ 检测深度与检测灵敏度是相互矛盾的,对一种材料进行ET时,
须根据材质、表面状态、检验标准作综合考虑,然后再确定 检测方案与技术参数。 ▪ 采用穿过式线圈进行ET时,对缺陷所处圆周上的具体位置无 法判定。 ▪ 旋转探头式ET可定位,但检测速度慢。
Conductive material
涡流检测的特点
优点
▪ 对表面或近表面缺陷高度灵敏性 ▪ 较高的探测速度 ▪ 表面不需要准备 ▪ 能够探测涂层下缺陷 ▪ 对不同缺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 ▪ 无消耗、无辐射危害、无耦合剂 ▪ 无需污水处理 ▪ 能够进行小和复杂外形结构检测 ▪ 技术易掌握 ▪ 可做超声波检测的补充
3.2 涡流检测的应用
3.2.2 典型仪器介绍
▪ 特殊目的: (AutoSigma 3000型) – 导电性,表层厚度等. – 简单的数字读数; – 易掌握。

《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课件

《无损检测》涡流检测课件

为;
Z Z0 R1 jL1
• 若次级线圈的 R2 Rr 0
• 则由式(3-17)得:
Z R1 jL1(1 K 2 )
K 2 M 2 /(L1L2 )
第3章 涡流检测技术
• 在 R2 Rr 从 变化为0的过程中,(或从0增至 )
视在阻抗Z在以视在电阻R为横坐标,视在电抗X为 纵坐标的阻抗平面图上变化,其轨迹近似为一半圆 (图3-7),即所谓初级线圈阻抗平面图:
回路中所产生的为感生电流,回路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 Ei则等于所包围面积中的磁通量Φ随时间变化的负值,
Ei= -dΦ/dt
(3-6)
其负值表明闭合回路内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 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的变化,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其感应电动势: Ei= -N*dΦ/dt
(3-7)
第3章 涡流检测技术
rd 2
注意:
(3-19)
对于特定试件,特征频率既非试验频率的上限
也非下限,也不一定是应该采用的最佳试验频率, 它只是一个参考数或特征值,但它含有除缺陷外 棒材尺寸和材料性能的全部信息。
第3章 涡流检测技术
• 3.2 涡流检测基础知识 • 3.2.1 • 3.2.1.1 金属的导电性
欧姆定律:I=U/R R=ρ× L/S
(3-1) (3-2)
3.2.1.2 金属的磁特性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感生出磁场的物理过程称 为磁化。
RL S
第3章 涡流检测技术
• 物质磁性的大小可用磁导率μ表示,说明 了物质所感生出的磁场的强度B与强度为H 的外磁场的关系。即:
第3章 涡流检测技术

图3-6 藕合线圈互感电路
其中:Z = Z0 + Ze 称为初级线圈的视在阻抗。

涡流检测—涡流检测技术(无损检测课件)

涡流检测—涡流检测技术(无损检测课件)

检测线圈的分类
穿过式线圈 检测管材、棒材和线材,用于在线检测
探头式线圈 放在板材、钢锭、棒、管、坯等表面上用,尤其适用于局部检
测,通常线圈中装入磁芯,用来提高检测灵敏度,用于在役检测 内插式线图
管内壁、钻孔。用于材质和加工工艺检查
第3节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4. 设备器材
一般的涡流检测仪主要由振荡器、探头、信号输出电 路、放大器、信号处理器、显示器、电源等部分组成
第3节 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5. 检测技术
缺陷检测即通常所说的涡流探伤。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 频率、电导率、磁导率、边缘效应、提离效应等。
➢ 工作频率是由被检测对象的厚度、所期望的透入深度、要 求达到的灵敏度或分辨率以及其他检测目的所决定的。检 测频率的选择往往是上述因素的一种折衷。在满足检测深 度要求的前提下,检测频率应选的尽可能高,以得到较高 的检测灵敏度。
5. 检测技术
➢ 边缘效应:当检测线圈扫查至接近零件边缘或其上面的孔 洞、台阶时,涡流的流动路径就会发生畸变。这种由于被 检测部位形状突变引起涡流相应变化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边缘效应作用范围的大小与被检测材料的导电性、磁导性、
检测线圈的尺寸、结构有关。
5. 检测技术
➢ 提离效应:针对放置式线圈而言,是指随着检测线圈离开 被检测对象表面距离的变化而感应到涡流反作用发生改变 的现象,对于外通式和内穿式线圈而言,表现为棒材外径 和管材内径或外径相对于检测线圈直径的变化而产生的涡 流响应变化的现象。
4. 设备器材
检测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激励单元的信号发生器产生交变电流供给检测线 圈,放大单元将检测线圈拾取的电压信号放大并 传送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抑制或消除干扰信号, 提取有用信号,最终显示单元给出检测结果。

第3章涡流检测技术

第3章涡流检测技术

? 逆磁质:
? 感生磁场微弱、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物质,如铜。
? 铁磁质:
? 感生磁场强的物质,如铁,钴、镍及其合金。
? 磁导率:
相对磁导率 :
3.2.1.3 电磁感应
? 1.电磁感应:
? 当穿过闭合导电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将产生 电流的现象。
? 法拉第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
? 2. 自感应:
? 3.2.2 涡流检测技术原理
3.2.1 与涡流检测相关的电学和磁学基本知识
? 3.2.1.1 金属的导电性
? 3.2.1.2 金属的磁特性 ? 3.2.1.3 电磁感应
3.2.1.2 金属的磁特性
? 磁化:
?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感生出磁场的物理过程称为磁化。
? 顺磁质:
? 感生磁场微弱、与外磁场方向相同的物质,如铝。
? 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测 ? 只适用于导电材料 ? 非接触,无需耦合 ? 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 ? 适用于高温检测 ? 适用于异型材料和小零件检测
3.1.3 涡流检测的发展过程
? 1879年,英国人休斯利用感生涡流对不同的合金进行了判 断实验。
? 20世纪50年代初,德国的福斯特等人提出阻抗平面图分析 法和相似定律。
? 涡流检测根据线圈视在阻抗(信号)的变化特征获得被检材料的物理 特性或工艺特性(信息)。
of Penetration
(Skin Depth)
Eddy Current Density
High Frequency High Conductivity High Permeability
1/e or 37 % of surface density
Depth
Eddy Current Density Low Frequency Low Conductivity Low Permeability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
11
12
(2)按电联接方式分类(P75) a.绝对式:只用一个检测线圈进行涡流检测
适用场合:材质分选、涂层测厚及材料探伤
b.差动式:两个线圈反接在一起进行工作
标准比较式 自比较式
适用场合:管(棒)材表面的局部缺陷。 优缺点比较见P77表3-3。 3.对比试样 作用:检测和鉴定涡流检测仪的性能,如灵敏度、分辨
化就可发现有无缺陷。
5
H1 I1 H2 δ
原线圈的等效阻抗Z变化:
I2
Z Z ( , , , )
被测体电阻率 被测体磁导率 激励电流的频率
线圈与导体间距离
涡流作用原理
6
3.涡流的趋肤效应
趋肤效应: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
时,分布在导体横截面上的电流密度 是不均匀的,即表层密度最大,越靠 近截面的中心电流密度越小的现象。 涡流的衰减公式:
硬度HRB
时效硬化铝合金的硬度与电导率的关系
16
(3)混料分选
如果混杂材料或零部件的电导率分布带不相互重合,就可 以利用涡流法先测出混料的电导率,再与已知牌号或状态的材 料和零部件的电导率比较,从而将混料区分开。
注意事项: 1)材料厚度的影响
进行混料分选时,材料厚度至少应为涡流渗透深度的3倍。
2)环境温度的影响
40 0
P 0.5
Fe
Si 1
铜中杂质的含量%
铜中杂质的含量与电导率的关系
15
(2)热处理状态的鉴别 原理:相同的材料经过
电导率(相对值) 1.85 1.80 1.75
1.70 1.65 1.60 1.55 1.50 84 86 88
不同的热处理后不仅硬度不
同,而且电导率也不同。
铝合金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课件.文客久久资料库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课件.文客久久资料库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课件.文客久久资料库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涡流检测技术》教材的第3章“涡流检测原理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以及涡流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2. 学会设计并制作涡流检测传感器。

3. 掌握涡流检测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涡流检测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涡流检测实验装置、演示PPT、涡流检测传感器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工业生产中涡流检测技术的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涡流检测的兴趣。

2. 基本原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感应、趋肤效应等。

3. 传感器设计与制作(10分钟):介绍涡流检测传感器的设计原理与制作方法。

4. 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10分钟):讲解涡流检测信号的处理与分析方法,如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等。

5.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涡流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6. 随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涡流检测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2. 涡流检测传感器设计与制作3. 涡流检测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4. 涡流检测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涡流检测技术在金属管道内壁腐蚀检测中的应用。

答案:涡流检测技术可以检测金属管道内壁的腐蚀情况。

通过分析检测信号,可以得到腐蚀的位置、大小和程度,从而为管道维护提供依据。

2. 作业题目:简述涡流检测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

答案:涡流检测信号处理与分析方法包括:快速傅里叶变换、滤波、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涡流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
注意厚度(材料厚度至少为渗透深度的3倍) 、温度、材 料表面状态
4.涡流测厚
(1)覆层厚度测定
绝缘材料/非磁性金属材料:铝合金表面阳极氧化膜、涂层 顺(抗)磁性材料/顺磁性材料:顺磁性材料表面Cu、Cr、
Zn镀层、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渗氮层
涡流测厚
绝缘或顺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钢表面涂层、镀铬层
第四节 涡流检测方法
一、涡流检测一般步骤 1、检测前的准备
根据试件的性质、形状、尺寸及欲检出缺陷种类和大小选 择检测方法及设备。对小直径、大批量焊管或棒材的表面探 伤,一般选用配有穿过式自比线圈的自动探伤设备。 1)对被检工件进行预处理,除去表面污物及吸附的铁屑等; 2)确定检测方法; 3)根据相应的技术条件或标准来制备对比试样; 4)调整传送装置,使试件通过线圈时无偏心、无摆动。
检测线圈、检测电流的仪 器和被检的金属工件。
裂纹走向与涡流平行,难 于检测,须从多个方向进行 检测。
9
四、涡流的趋肤效应和渗透深度
1.趋肤效应 感应出的涡流集中在靠
近激励线圈的材料表面附 近的现象。涡流密度随着 距离表面的距离增加而减 小。
2.渗透深度
趋肤效应的存在,使交变电流激励磁场的强度及感生涡流 的密度,从被检材料的表面到其内部按指数分布规律递减。 将涡流密度衰减为其表面密度的1/e时对应的深度定义为渗 透深度h:
金属的电导率值受其纯度的影响,杂质含量增加电导率就 会降低。
简单、方便、高效的优点。
2.热处理状态的鉴别
由于相同的材料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后不仅硬度不同,而且 电导率也不同,因而可以用测量电导率的方法来间接评定 合金的热处理状态、硬度、强度。
3.混料分选
如果混杂材料或零部件的电导率的分布带不相互重合,就 可以利用涡流法先测出混料的电导率,再与已知牌号或状 态的材料和零部件的电导率相比较,从而将混料区分开。

无损检测 第三章涡流检测

无损检测 第三章涡流检测

3.3
1. 涡流检测装置
涡流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线圈、检测仪器和辅助装置,另外 还配有标准试样和对比试样。检测线圈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下 面简要介绍其他部分。
频率为涡流检测的特征频率。其表达式为
1
fg 2π r2
(3-5)
对于非磁性材料,
圆柱导体的直径 。
1 ,可得特征频率
fg
506606
d2
,d为
f kr
fg
μeff与f/fg的关系曲线
3)
有效磁导率μeff是一个完全取决于频率比f/fg大小的参数, 而μeff的大小又决定了试件内涡流和磁场强度的分布。因此, 试件内涡流和磁场的分布是随f/fg的变化而变化的。
① 薄壁管件。 对非铁磁性材料的薄壁管件,特征频率为
fg
506606
r di
(3-7)
式中:di为管件内径;δ为管件壁厚。管件的填充系数η=(da/dc)2, 其中,da为管件外径,dc为线圈内径。
② 厚壁管件。厚壁管穿过式线圈的阻抗曲线位于圆柱体和 薄壁管两者的曲线之间。
(2) 导电管件的内通式线圈。将线圈插入并通过被检管 材(或管道)内部进行检测的线圈为内通式线圈。
在线圈2和在线圈1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在两线圈形状大小匝数相对位置及周围磁介质给定的情况下可给出线圈和线圈的自感系数2112为两个线圈的互感系数32涡流检测的阻抗分析法线圈耦合电路检测线圈的阻抗设通以交变电流的检测线圈初级线圈的自身阻抗为z31当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被检对象相互耦合时由于互感的作用闭合的次级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而这个电流反过来又会影响初级线圈中的电压和电流
2.检测线圈不必与被检材料或工件紧密接触,不需耦 合剂,检测过程不影响被检材料的性能;

第三章 涡流检测

第三章 涡流检测

d Ei dt
此负值表明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总是阻碍产生 感应电流的磁通的变化,这个方程称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此方程用于一个绕有N匝的线圈,所得感应电动势表示为
d N d Ei N dt dt
Ei 伏,N-匝, 韦伯,t 秒
2.自感应
其中忽略了容抗,则 (3-1) 当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被检对象)相互耦合时,由于互感的 作用,闭合的次级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而这个电流反过来又 会影响初级线圈中的电压和电流。这种影响可以用次级线圈电路 阻抗通过互感M反映到初级线圈电路的折合阻抗来体现,设折合 阻抗为。
2 2 XM XM Z e Re jX e 2 R2 j 2 X2 2 2 R2 X 2 R2 X 2
涡流密度及磁场强度的几何分布均相同。
f d f2 2 2 d2
2 1 1 1 1
2
3) 涡流检测相似律 如 , 一 根 d=10cm 、 γ=35s/μm 的 铝 棒 ( fg=1.45Hz )在 f=145Hz 的试验频率下所显示 的有效磁导率、场强分布及涡流密度分布,与 一 根 直 径 d=0.01cm , γ =10s/μm 的 铁 丝 ( fg=50660Hz ),在 f=5.07Mhz 的试验频率下 所显示的结果完全相同。 根据相似定律,可进行对比试验,以此判定 缺陷的深度和大小。
当线圈中通以交变电流I时,其所产生的交变磁通量 也将在本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此现象称为自感现象,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自感电动势EL
dI E L L dt
L-自感系数,单位亨利(H)
3.互感应
当两个线圈相互靠近,线圈中分别流过交变电流I1和I2 的情况下,由线圈1中电流I1所引起的变化的磁场通过线圈2 时会在线圈2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同样,线圈2中电流I2所引 起的变化的磁场通过线圈1时会在线圈1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两载流线圈相互激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现象, 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在线圈2和在线圈1中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在两线圈形状、大小、匝数、相对位置 及周围磁介质给定的情况下可给出

涡流检测-第3章

涡流检测-第3章

放臵式线圈:对零件的表面和近表面质量的缺陷检测。
外通过式线圈
内穿过式线圈
放置式线圈
3.按比较方式分类 绝对式线圈:针对被检测对象某一位臵的电磁特性直接进 行检测的线圈;
自比式线圈:针对被检测对象两处相邻位臵通过其自身电
磁特性差异的比较进行检测的线圈; 他比式线圈:针对被检测对象某一位臵通过与另一对象电 磁特性差异的比较进行检测的线圈。
按照对检测结果显示方式的不同: 涡流探伤仪可分为阻抗幅值型和阻抗平面型 阻抗幅值型:只在显示终端显示检测结果幅度的相关信息, 不显示检测信号的相位信息, 如:指针式电表、示波器等。 注:该类仪器所指示的结果不一定是最大阻抗值或者阻抗 变化的最大值,而是在最有利抑制干扰信号的想为条件下 的阻抗分量,这一点课通过具有相位调节功能仪器上相位 旋钮的调整,观察电表指针摆动幅度的变化或示波器时基 线上的波形幅度的变化加以确认。 阻抗平面型:不仅给出检测记过幅度的信息,而且同时给出 检测信号的相位信息。当调节相位控制旋钮时,指示显示信 号的相位角发生变化,而幅值不会发生变化。
3.2涡流检测仪器
基本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激励单元的信号发生器产生交
变电流供给检测线圈,放大单元将检测线圈拾取的电压信
号放大并传给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抑制或者消除干扰信号, 提取有用信号,最终在显示单元显示出检测结果。
3.2.1检测仪器的分类
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的不同:
涡流探伤仪 涡流电导仪 涡流测厚仪
第3章 涡流检测装置
本章内容
3.1涡流检测线圈 3.2涡流检测仪器 3.3涡流检测辅助装臵及使用 3.4标准试样与对比试样 3.5检测仪器(系统)的性能评价
根据应用目的不同,涡流检测仪可分为: 涡流探伤仪 涡流电导仪

涡流检测-第3章(3.2节)

涡流检测-第3章(3.2节)
自比式检测线圈按测量绕组的连接方式有差动式和桥式之分。自比 式检测线圈的测量绕组也可以由两对或多对绕组组成。
穿过式线圈、内插式线圈和探头式线圈都可以接成自比形式。
3.2.1.1-2 检测线圈的分类和特点
⑵ 按比较方式分类 ③ 他比式线圈:测量绕组采用两个相同的绕组进行工作、一个放在被 测试件上、另一个放在对比(或标准)试样上的检测线圈。 特点:他比式线圈的检出信号是两个试样存在的差异,当被测试件性 能与标准试样不同时或被测试件有缺陷 时,两个线圈给出一个差值电压信号。 与绝对式线圈相同,他比式线圈会受工 件材质、形状和尺寸变化的影响。但对 管棒材轴线方向从头到尾深度和宽度相 等的裂纹能够检测出来。
⑴ 按应用方式分类 ② 内插式线圈:能插入管子或试件的孔内的线圈。 特点:内插式线圈适于厚壁管和钻孔等的内壁探伤以及在役设备中管 道(如冷凝器)的检测。可一次检测试件的整个圆周,检测效率高。 使用内插式线圈不易实现自动化检测。
3.2.1.1-2 检测线圈的分类和特点
⑴ 按应用方式分类 ③ 探头式线圈:放置于试件表面的点式线圈,也称点探头或放置式线 圈。 特点:探头式线圈较多地用于平面试件的扫描探伤和管、棒材的旋转 扫描探伤,还能用于复杂形状零件的局部检测。探头式线圈常常绕制 在各种形状的磁芯上,以增强检测区域的磁场强度。探头式线圈的体 积一般较小,所以检测区域较小,但检测灵敏度高。
3.2.1.1-2 检测线圈的分类和特点
⑵ 按比较方式分类 ② 自比式线圈
自比式线圈对沿管棒材轴线方向上的长缺陷,只在缺陷的两个端部 才产生信号,而在缺陷的中央部位由于两个测量绕组都处于有缺陷部 位上,信号被抵消,因此对工件上一根从头到尾的长裂纹(假定这裂 纹的深度和宽度相等)用自比式线圈是无法探测出的。

涡流检测技术

涡流检测技术

3.2.2-涡流检测技术原理-3.2.2.1-涡流检测原理-▣3.2.2.2趋肤效应和渗透深度-13.2. 磁导率-☐3.2.2.5-涡流检测相似定律
3.2.2.1涡流检测原理-试件表面缺陷影响涡流-Electrie-Current-·涡流变化导致检测线圈 抗变化-Magnetic Field-Coil-通过测量线圈阻抗变化,检测缺陷。-Conductive-M teral-Eddy Current's-Eddy Currents-难以-Electric-易被-探测泷-工件-Material-图3-1涡流检测示意图-图3一2裂纹垂直于涡流流向易被检测-Surface-F aw-Sub-Surface Flaw
3.2.2.2-趋肤效应和渗透深度-口趋肤效应:-Jx=Joez√-▣涡流集中在靠近激励线圈的材料表面附近 ■交变电流激励磁场强度及涡流密度,-随着深度增加按指数分布规律递减;-■涡流的相位差随着深度增加成比例的增 。-,渗透深度:-6=-√fo-▣涡流密度衰减为其表面密度的1/e36.8%时对应的深度-■渗透深度随被检 料的电导率、磁导率及激励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口涡流探伤能够达到的极限深度:-■涡流密度仅约为其表面密度的5 时的深度--36。
3.2.2.2趋肤效应和渗透深度
3.22.3涡流检测线圈的阻抗分析-1.单线圈的阻抗-2.耦合线圈的阻抗-3.阻抗平面图
1.单线圈的阻抗-Z=√R2+X,tan0=-十-Q3-年锁-实部轴(®)-图3一4祸流检测单线围的等效电 -图3-5复阻抗平面图
2.、耦合线圈的阻抗-Z=R+-@"M2-@'M2-R,+R2+02--E:+R.+joL-joI:R:+ .+@E-=R+jX-Z。=-R2+R2+o2-R2+R-jω L2-e-Z一初级线圈的视在阻抗-Z。一次级 圈对初级线圈作用的等效阻抗-Z=ZO+Ze-图3-6耦合线圈互感电路

第3章涡流检测技术-精选文档

第3章涡流检测技术-精选文档
第三章 涡流检测技术
3.1 概 述
3.2 涡流检测基础知识 3.3 涡流检测仪器及设备 3.4 涡流检测方法 3.5 涡流检测诊断常用标准 3.6 涡流检测技术应用
3.1 概 述

3.1.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3.1.2 涡流检测的应用


3.1.3 涡流检测的特点
3.1.4 涡流检测的发展过程
3.1.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3.1.1 涡流检测基本原理

涡流检测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定被检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来无损评定 导电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或发现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称为涡流 检测。 当检测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在线圈周围产生交变磁场;当此交变 磁场相对导体作运动时,导体中会感生出涡状流动的电流。 涡流伴生的感应磁场与原磁场叠加,使检测线圈的复阻抗发生变化。 导体内感生涡流的幅值、相位、流动形式及其伴生磁场受导体的物理 特性影响,进而影响检测线圈的复阻抗。 因此通过监测检测线圈的阻抗变化即可非破坏地评价导体的物理和工 艺性能。

顺磁质:


逆磁质:


铁磁质:


磁导率:
相对磁导率:
3.2.1.3 电磁感应

1.电磁感应:


当穿过闭合导电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将产生 电流的现象。 法拉第感应定律 感应电动势

2. 自感应:

当线圈中通有交变电流时,
线圈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3. 互感应:

两载流线圈相互激起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涡流探伤能够达到的极限深度:

涡流密度仅约为其表面密度的5%时的深度 - 3δ。

涡流检测-第三章-2012

涡流检测-第三章-2012

圆柱体充分长,并完全充满线圈。
( 2)
( 3)
激励电流为单一的正弦波。
试件的电导率、磁导率不变。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根据磁通量的概念,可以 得出 圆柱体内得总磁通为
BS 0 r eef H 0a
2
根据理论麦克斯韦方程组可以求出圆柱体 内实际的总磁通。
Bz ds
d E N dt
式中:N——线圈的匝数;
d —— 磁通量的变化率 dt
“-”——表示感生电动势反抗回路中的磁通的变化
长度为l的长导线在均匀的磁场中作切割磁力线运动时,在导 体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i=Blvsina 式中:B-磁感应强度,单位是T
l-导线长度,单位是m
v-导线运动的速度,单位是m/s a-导线运动的方向与磁场间的夹角

折合阻抗
视在阻抗
Z e Re jX e
2 XM Re 2 R2 2 R2 X 2 2 XM Xe 2 X2 2 R2 X 2
Z s Rs jX s Rs Re R1 X s X e X1
设耦合系数 K
M L1 L2
, 则
R2 , 得 (1)当工件回路断开时,
fg
1 20 ra
2

2
d
2
f / fg
fd 2
2
2fa
2
由此得两试件涡流分布相似的条件为
f1 / f g1 f 2 / f g 2 或 f1 1 1d1 f 2 2 2 d 2
2
2
式中
1 、 2 ——试件1、2的电导率;
d1
当线圈1、2靠近时,线圈1中电流 I 1 变化在线圈2 中激起的感生电动势为 E21,线圈2中的电流 I 2 变化在 线圈1中激起的感生电动势为 E12 。

涡流检测3

涡流检测3

涡流检测
第二节 ET的阻抗分析法
一 检测线圈的阻抗分析 ㈠ 检测线圈阻抗 检测线圈—线圈1 试件—线圈2或次级线圈
涡流检测阻抗分析
涡流检测
试件(线圈2或次级线圈)中涡流方向与 线圈1(初级线圈或激磁线圈)电流方向相反
涡流检测阻抗分析
当交变的涡流作用 于线圈1时,会产生感 生电流,且方向与涡流 相反,与原电流方向相 同,使线圈1中电流增 加,这必然会引起阻抗 的变化
L2 )
R1 jX
式中:ω为交变电流频率;
2M 2
( R2 Rr ) L
2 2 2 2
( R2 Rr -j L2 )
为等效阻抗Ze
涡流检测阻抗分析
讨论: ① 当次级线圈开路,R2+Rr
涡流检测
∞(远离被
检对象),则空载阻抗Z=Z0=R1+jωL1 ② 当R2+Rr K2=M2/L1L2 0时,
涡流检测阻抗分析
涡流检测
2 圆柱体直径d:d改变时,将引起f / fg 和η的变化,使线圈阻抗变化 3 相对磁导率μr:μr变化,会影响
μeff而且对线圈阻抗影响与d相同
4 检测频率:频率变化,线圈阻抗变 化最佳的频率>特征频率fg若干倍
涡流检测阻抗分析
5 缺陷:先制成评价 缺陷:先制成评价 5 实际缺陷特征的类比图 实际缺陷特征的类比图 表。随裂纹宽、深比的 表。随裂纹宽、深比的 增加,线圈阻抗越来越 增加,线圈阻抗越来越 向 “ 直径效应 ” 方向变 向 “ 直径效应 ” 方向变 化。 “ 裂纹效应 ” 与 “ 直径 化。 “ 裂纹效应 ” 与 “ 直径 效应 ” 曲线之间的夹角越 效应 ” 曲线之间的夹角越 大,裂纹宽、深比越 大,裂纹宽、深比越 小,裂纹危害性越大 小,裂纹危害性越大

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

结合边界条件得半无限平面导体中的磁场分布式:
H z H0z e e f x j f x
2020/8/18
37
导体中的涡流分布根据方程 H J 求得,即:
dH Z dx
Jy
解得 J y J0 y e e f x j f x
涡流渗透深度: 1 2 1
2
f
j Hz
0
该方程为零阶贝塞儿方程,其通解为:
Hz C1J0 ( jkr) C2K0 ( jkr)
2020/8/18
结合边界条件得:
Hz
H0
J0( J0(
jkr) jka)
40
导体中的涡流分布根据方程 H J 求得,即:
J
H0
J
' 0
(
J0(
jkr) jka)
金属圆柱体涡流分布的幅值和相位
对非铁磁性材料: 503
f
❖有效透入深度
2020/8/18
38
J y J0 y e e f x j f x
幅值
相位
集肤效应
2020/8/18
39
导电长圆柱体中的电磁场
a
2H j H 2Hz j Hz
在柱坐标系中展开得:
P(r,, z) H0
d2Hz dr 2
1 r
dH z dr
1.涡流 ❖涡流的实质是什么?
❖涡流在导体中的分布
线圈
x
H1 i1
H2
2.集肤效应与涡流渗透深度
i2
2020/8/18
34
麦克斯韦电磁方程组
D
B 0
——高斯定律 ——磁通连续定律
Ei
d dt
E B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涡流检测§3.1涡流检测概述 1涡流检测的定义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测定被检工件内感生涡流的变化来无损地评定导电材料及其工件的某些性能,或发现缺陷的无损检测技术称为涡流检测。

2发展背景涡流检测的物理基础为电磁感应现象。

电磁感应现象及其研究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Oersted (奥斯特)发现,当一个导体通有电流时,会产生环绕电流的磁场。

(线圈生磁场)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Faraday (法拉第)发现磁感应电的现象:当穿过闭合导电回路所包围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回路中就产生电流;当闭合回路的一段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并切割磁力线时,导线中也产生电流。

(感应电流)感生电动势:i d E dt Φ=-,N 匝线圈:i d E N dtΦ=-1833年,俄罗斯物理学家,楞次,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自身所产生的磁通量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Mexwell (麦克斯韦)用完整的数学方程式将前人的这些成果表示出来,建立了系统严密的电磁场理论,既是电磁现象的研究基础,又是涡流检测的理论基础。

1879年,英国人休斯将涡流检测应用于实际(材质分选);1926年,第一台涡流测厚仪问世。

20世纪40年代初,德国人Foster (福斯特)发表了大量有关涡流检测的文章,并创办了福斯特研究所。

他的涡电感生磁,毕奥-沙伐尔定律(右手定则)发电机的基础流检测理论技术设备极大地推动了全世界涡流检测技术的发展。

我国于1960年代开始开展涡流检测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研制出一系列的涡流检测设备(EEC-96型数字涡流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冶金、机械、电力、化工、核能等领域都曾经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1)涡流由于电磁感应,当导体处于变化的磁场中或相对于磁场运动时,其内部会感应出电流。

这些电流的特点是:在导体内部自成闭合回路,呈漩涡状流动,因而称为涡旋电流,简称涡流。

2)集肤效应与涡流渗入深度当直流电流通过导线时,横截面上的电流密度是均匀的。

但如果是交变电流通过导线时,导体周围变化的磁场也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沿导体截面的电流分布不均匀,表面的电流密度较大,越往中心处越小,尤其在当f这种电流主要集中于导体表面附近的现象,称为集(趋)肤效应。

0x I I e -=涡流透入导体的距离称为透入深度(x )。

定义涡流密度衰减到其表面值的1/e (36.8%)时的深度为标准透入深度(渗透深度),也称为集肤深度。

δ==由于被检工件表面以下3δ处的涡流密度仅为其表面密度的5%,因此,通常将3δ作为实际涡流探伤能够达到的极限深度。

3)基本原理以通有交流电的线圈靠近工件(导电体),由电磁感应作用,线圈所产生的交变磁场会在导体中产生涡流,同时该交变涡流也会产生一交变磁场(涡流磁场),该涡流磁场会影响到线圈磁场的强弱(与线圈磁场叠加),结果使得检测线圈的阻抗(复阻抗)发生变化。

由于工件(导电体)自身各种因素,例如电导率、磁导率、形状、尺寸和缺陷等的变化,会引起感应电流(涡流)的大小和分布的变化(幅值、相位、流动形式等),进而影响到检测线圈的阻抗,因此通过检测检测线圈阻抗的变化,即可非破坏性地评价被检工件物理的、工艺的性能,以及发现某些工艺性缺陷。

渗透较浅,因此属于表面或近表面检测方法,频率102~106Hz 。

§3.2涡流检测的阻抗分析法 1检测线圈的阻抗涡流检测中,线圈和被检对象之间的电磁联系可以用两个线圈(检测对象相当于二次线圈,检测线圈相当于一次线圈)来类比。

e 1R 1L 1~e 1R eL e线圈可以看作是由电阻、电感和电容组合而成的等效电路,一般忽略线圈匝之间的电容,线圈自身的复阻抗可以表示为:Z R j L R jX ω=+=+给一次线圈通以交变电流,由于M (互感)的作用,会在闭合的二次线圈中产生电流,同时,这个电流又通过互感的作用影响到一次线圈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种影响可以用二次线圈中的阻抗通过互感折合到一次线圈电路的折合阻抗(等效阻抗)来表示:e e eZ R jX =+222222M e X R R R X =+ 222222Me X X X R X -=+ M X M ω=(互感抗)一次线圈的阻抗与折合阻抗的和称为视在阻抗:1s e Z Z Z =+检测前,检测线圈远离被检对象,2开路,R 2→∞,则有:11111s Z Z R jX R j L ω==+=+检测中,2闭路(短路),R 2→0,则有:()()2111111s e e Z Z Z R j X X R j L K ω=+=++=+-K =耦合系数)2 阻抗平面图R 2由∞→0(或X 2由0→ωL 2),在此过程中,便可以得到一系列相对应的一次线圈视在电阻R S 和视在电抗X S 的值。

X s ωL ωL 1(1-K 2)1SS 1ωL 1虽然阻抗平面图直观地反映了被检对象阻抗的变化对一次线圈(检测线圈)视在阻抗的影响,但由于Z S 的轨迹不仅与二次线圈的特性有关,而且与一次线圈的特性(R 1,L 1,K )有关,与外加信号(f )也有关。

为了消除上述影响(检测只是由于Z 2的变化所形成的影响),可进行归一化处理。

3有效磁导率1)有效磁导率由前可知,涡流检测的关键问题是对检测线圈阻抗的分析,而阻抗的变化源于磁场的变化,因此必须对工件放入检测线圈后磁场的变化加以分析,才能最终对工件本身的质量做出评价,但实际这样从磁场角度分析具体问题过于复杂,为了简化涡流检测过程中的阻抗分析,Forster 提出了有效磁导率的概念。

在直径为d (半径为r ),相对磁导率为μr 的长直圆柱导体上,紧贴密绕一螺线管线圈(直径为D a ),通一交变电流,则在圆柱体内会产生一沿径向变化的交变磁场H (x ),它是螺线管线圈空心时其内的激励磁场(H 0)和导体内涡流产生的磁场的矢量叠加(由于集肤效应,H (x )分布不均匀):()()0r B x H x μμ=x -圆柱导体中任一点到轴线的距离。

福斯特假设整个截面上存在着一个不变的磁场(H 0),它所产生磁通量等于圆柱体内真实磁场所产生的磁通量。

这样,就用一个恒定的磁场和变化的磁导率代替了实际上的磁场。

即:这个变化着的磁导率称为有效磁导率:1effJ μ=k =2)特征频率1=,则:2012g r f r πμμσ=称为特征频率。

(非最佳频率,非检测频率的上限或下限,而仅是一个特征值,含有除缺陷外棒材尺寸和材料性能的所有信息)通常用f /f g对于非磁性材料,μr ≈1,则有:2506606g f d σ=3)相似律2211112222kr f d f d μσμσ=⇒= 即有效磁导率μeff 是一个完全取决于频率比(f /f g )的大小的参数,而μeff 的大小又决定了试件内涡流和磁场强度的分布,因此试件内涡流和磁场的分布是随着f /f g 的变化而变化的,由此可得涡流检测的相似律:对于两个不同的试件,只要各对应的f /f g 相同,则有效磁导率、涡流密度及磁场强度的分布均相同。

利用相似律,即可通过模型试验来推断实际检测结果。

例如用模型试验测得的的变化与人工缺陷的深度、宽度及相处位置的依从关系可以做实际涡流检测时评定缺陷的参考。

4)实际线圈的归一化阻抗线圈填充系数:2a d D η⎛⎫= ⎪⎝⎭归一化视在阻抗: 虚部:()11sr eff e L R L ωηημμω=-+ 实部:()11Im s r eff R R L ημμω-=4 影响线圈阻抗的因素影响因素:电导率(σ),磁导率(μr),几何尺寸(d),缺陷,检测频率(f)。

§3.3涡流检测方法1 检测线圈在金属材料的涡流检测中,为了满足不同工件形状和大小的检测要求,设计了许多种形式的检测探头,即检测线圈。

1)检测线圈的分类按照检测时线圈和试样的相互位置关系,将检测线圈分为三大类。

①穿过式线圈将工件插入并通过线圈内部进行检测,适用于可以从线圈内部通过的管、棒、线材的检测。

易于实现批量、高速、自动检测。

②内通过式线圈将线圈本身插入工件内部进行检验。

工件适用于小直径的深钻孔、螺纹孔或厚壁管内部的表面质量的检测。

③探头式线圈将线圈放置于被检工件表面进行检测。

线圈体积小,带有磁芯,具有磁场聚焦功能,灵敏度高。

适用于板、带、棒材的表面检测,还能对形状复杂的工件的某一区域进行局部检测。

2)检测线圈的使用方式进行涡流检测的时候,必须在被检工件上及其附近区域建立一个交变磁场;需要一个激励线圈。

为测量受工件性能影响的涡流磁场,还需要一个检测线圈。

两个线圈可分置,也可以用一个线圈兼任这两种功能,这样就构成了检测的两种使用方法:绝对式和差动式。

①绝对式只有一个检测线圈工作。

在检测时,先把标准试件放入线圈,调整仪器,使输出信号为零,再将被检工件放入线圈。

这时,若无输出,表示试件和标准试件之间的有关参数相同;若有输出,表示试件和标准试件有差异,判断引起线圈阻抗变化的裂纹,还是其他因素。

可用于材质筛选、测厚、探伤的。

属于广泛使用之方式。

②差动式两个线圈,反接;又分标准比较式和自比较式。

a两个线圈接成差动方式,当被检工件质量不同于标准试件时,检测线圈即有信号输出。

b)自比较式比较的标准是同一被检试件的不同部分。

故称为自比较式。

2 信号检出电路检测线圈的阻抗发生变化ΔZ ,经适当的电路转换为可测量的电压信号。

由于ΔU 比较小,因此一般将检测线圈联接成各种交流电桥。

E 电桥平衡条件:1423Z Z Z Z =输出电压:3124123414Z Z Z Z U E Z Z Z Z ⎛⎫∆∆∆∆=-+- ⎪⎝⎭§3.4 涡流检测的应用(自学)总结:涡流检测的特点:优点1.检测时,线圈不需要接触工件,也无需耦合介质,所以检测速度快,易于实现自动化检测和在线检测;2.对工件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具有很高的检出灵敏度,且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指示,可对缺陷大小及深度做出评价;3.由于检测时不接触工件又不用耦合介质,所以可在高温状态下进行检测。

由于探头可伸入远处作业,因此可以对工件狭窄部位、深孔壁、零件内孔表面等其他检测方法不适合的场合实施检测;4.适用范围广。

除能进行导电金属材料的检测外,还可以检验能感生涡流的非金属材料;甚至检测金属覆盖层或非金属覆盖层的厚度;5.检测信号为电信号,便于对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

缺点:1.只适合于导电材料;2.只适合于表面或近表面缺陷,而不适合于材料内部埋藏较深的缺陷(集肤效应);3.检测深度和表面探伤灵敏度相矛盾;f↑→表面涡流密度↑→检测灵敏度↑f↑→检测深度↓相反:f↓→检测深度↑f↓→表面涡流密度↓→检测灵敏度↓4.不适合于形状复杂的工件进行全面检测(效率低、不能用)(对于管、棒和线材等型材有着很高的检测效率);5.缺陷的定位、定量及定性存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