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二 单区域OSPF配置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单区域OSPFv2配置
路由配器置动单态区路第域由一OS协章P议FvO2SPF 概述
2019/12/2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OSPF协议
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典型的链路状态协议, 是目前应用 最广泛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之一。
OSPF现行的RFC版本是1998年在RFC2328发布的OSPFv2规范;1999 年发布了用于IPv6的OSPFv3。本节实验我们介绍OSPFv2的配置。
Server0配置 IP地址:192.168.2.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网关:192.168.2.1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在交换机S3560上创建Vlan并划分端口: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hostname SW
SW(config)#vlan 10
实验设备及网络拓扑:
2台2811路由器; 1台3560交换机; 1台PC;1台Server; 直通线、交叉线、DCE串口线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动态路由协议OSPF配置
实验步骤:
建立Packet Tracer拓扑。 为2台路由器添加带有2个高速串口的广
域网接口卡WIC-2T模块,使用DCE串口线 连接两个路由器,路由器R0的串口配置 时钟频率64000。 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10(连接主机 )和Vlan20(连接R1)。 在交换机3560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在路由器R0、R1上配置OSPF路由协议。 将PC0、PC1主机默认网关设置为直连网 络设备接口的IP地址。 验证PC0和PC1之间的通信。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查看交换机S3560路由配置:
OSPF单区域配置
OSPF单区域配置【学习日标】掌挥OSPF中Router ID 的配置方法掌握OSPF的配置力法掌握通过display命令查看OSPP运行状态的方法掌握使用OSPF发布缺省路由的方法掌握修改OSPF hello 和dead 时间的配置方法学握OSPF 路由优先级的修改力法【理论知识】OSPF是由IFIF 开发的基J链路状念的自治系统内部路由协议,用来代替RIP 路由协议自身的算法限.与距离矢量协议不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使用Dijkstra 的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计算和选择路由。
OSPF 协议在有组播发送能力的链路层上以组播地址发送协议包,即达到了节约资源的目的,有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其他网络设备的干扰.【实验拓扑】步骤1.按照实验拓扑图规划IP 地址步骤2。
配置OSPF 路由协议步骤3。
在OSPP中下发默认路由步骤4.查看R1的路由表、OSPP 邻居状态和链路状态数据库步骤5。
在R2上修改OSPF HELO和DEAD时间的配置方法并查看OSPF的邻居状态步骤6.修改OSPF 优先级控制DR BDR 的选举【操作步骤】步骤1。
按照实验拓扑图规划IP地址查看接口ip地址配置[Huawei] sysname R1[RI]int loo 0[R1-LoopBack0] ip add 1。
1。
1。
132[R1-LoopBack0] int g0/0/0[Rl—GigabitEthernet0/0/01ip add 12。
1。
1。
124[Huawei]sys R2[R2]int g0/0/0[R2-Gigabi tEthernet0/0/0]ip add 12.1.1.2 255.255。
255。
[R2-Gigabi tEthernet0/0/0]int loo 0[R2—LoopBack0] ip add 2.2。
2.2 32[R2-LoopBack0] int g0/0/1[R2-GigabitEthernet0/0/1] ip add 23。
任务8:配置单区域的OSPF协议
任务8 配置单区域的OSPF协议一、【技术原理】1、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
能对网络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响应。
它是在网络变化时以触发的方式进行更新的,同时也定期(30分钟)更新整个链路状态。
2、当OSPF检测到网络发生变化时,产生链路状态通告(Link State Advertisement,LSA),LSA用组播的方式扩散到所有的邻近路由器,邻近路由器收到LSA后,用它来更新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Link State Database,LSDB),同时还把LSA扩散到别地路由器。
这样LSA被所有的路由器所接受,并且用来更新链路状态数据库。
3、利用链路状态数据库,路由器运行Diskjtra的最短路径(Shortest Path First,SPF)算法,在该区域中形成到所有目的的最短路径树,从这个最短路径树中形成了IP路由表。
在网络中发生的任何改变将会被链路状态分组扩散出去,同时使路由器利用这些新信息,重新计算最短路径树。
二、【任务描述】现在有两个公司,一个公司在北京,另一个公司在广州。
两个公司分别有一个局域网,分别通过一台路由器接入广域网(因特网),且两个公司的网络之间可能存在多条可达的路由。
现要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多区域路由协议,实现两个公司网络的互连。
三、【任务实现】1、规划拓扑结构2、参数配置过程OSPF配置的两个语句:□启动OSPF路由器协议进程。
语法:Router(config)#router ospf Process-ID说明:Process-ID为进程号,取值范围:1-65535□声明运行OSPF协议的路由器接口IP地址或子网地址。
语法: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A.B.C.D A.B.C.D area area-id说明:A.B.C.D为直连网段。
Packet Tracer 5——10配置单区域OSPF
Packet Tracer 5.0建构CCNA实验攻略(10)——配置单区域OSPF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
OSPF协议比较复杂F version 2 RFC 2328标准文档长达224页,可以划分区域是OSPF能多适应大型复杂网络的一个特性,我们只借助完成单个area的简单配置。
一、配置实例拓扑图图一二、OSPF配置基本命令Router(config)#router ospf 1Router(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Router(config-router)#router-id 10.1.1.1三、OSPF配置实例1、路由器基本配置图二以Router1为例介绍网络中各个路由器的基本配置2、启动OSPF图三图四Router1的OSPF配置图五Router2的OSPF配置图六Router3的OSPF配置图七Router4的OSPF配置图八查看路由器中的路由表3、校验、诊断图九show ip protocol查看路由器中所启用的路由计算协议图十show ip ospf图十一show ip ospf interface图十二图十三show ip ospf neighbor想看邻居图十四show ip ospf database图十五debug ip ospf events开启诊断,no debug ip ospf events关闭诊断图十六pc2 ping 通所有网段内的计算机或路由器在这里只能进行最为简单的OSPF配置了,可以完成CCNA的实验。
单区域ospf网络课程设计
单区域ospf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OSPF协议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掌握单区域OSPF网络的配置与调试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OSPF网络中路由器ID、区域ID、网络类型等关键参数的设置与优化。
3. 学生了解OSPF邻居关系建立与维护的机制,能够分析并解决简单的OSPF 网络故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单区域OSPF网络的搭建与调试,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设备监控和管理工具,对OSPF网络进行性能分析与优化。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网络工程中的OSPF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术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未来从事计算机网络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单区域OSPF网络的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多区域OSPF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OSPF协议基本原理:介绍OSPF协议的发展历程、特点及工作原理,包括OSPF报文类型、路由计算过程、路由器类型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OSPF协议概述2. 单区域OSPF网络配置:讲解单区域OSPF网络搭建过程中涉及的关键参数设置,如路由器ID、区域ID、网络类型等。
教材章节:第三章 单区域OSPF网络配置3. OSPF邻居关系建立与维护:分析OSPF邻居关系的建立过程,讲解如何通过OSPF协议维护邻居关系。
教材章节:第四章 OSPF邻居关系4. 单区域OSPF网络调试与优化:介绍单区域OSPF网络调试方法,分析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讲解网络性能优化的方法。
OSPF基本概念及单区域配置ppt课件
192.168.10.1/24
S0/1
f0/0
B
S0/1 A f0/0
C
192.168.20.2/24
192.168.10.2/24
Loopback 0:20.1.1.1
.
29
OSPF单区域配置实例10-2
RA#config terminal RA(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 RA(config-if)#ip address 20.1.1.1 255.0.0.0 RA(config-if)#exit
Router(config-if)#ip ospf hello-interval 5
Router(config-if)#ip ospf dead-interval 20
.
27
OSPF单区域的配置命令4-4
•查看邻居列表
Router#show ip ospf neighbor
•查看链路状态数据库
Router#show ip ospf database
• 当路由器上启动OSPF进程时,每台路由器都会间隔一定 的时间发送Hello包
• Hello包通过组播地址224.0.0.5发送(建立邻居) • OSPF路由器使用Hello包发起建立邻接关系并监视这种
关系的存在和消失 • 在广播网或者点对点网上,Hello的发送间隔是10秒;在
NBMA网络上,Hello的发送间隔是30秒
20
30
10
RA 70 RC
60
30
.
6
OSPF协议概述-链路状态路由协议2-2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直连的路由器之间建立邻接关系, 互相“交流”链路信息,来“画”出完整的网络结构
ospf单区域配置的实验报告
单区域OSPF的配置一、实验目的掌握单区域的OSPF的配置方法;理解链路状态路由协议的工作过程;二、实验内容实验的拓扑图如图2-1所示,要求通过配置单区域OSPF,实现RT1和RT2、RT2和RT3之间建立OSPF邻居,且互相学习到到loopback接口对应的路由信息。
图2-1三、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环境并完成基本配置如表1-1。
表1-12.配置RT1的OSPF。
在RT1上启用OSPF协议,并在G0/0/0和Loopback0接口上使能OSPF,将它们加入OSPF的Area0。
[RT1] ospf 1[RT1-ospf-1] area 0[RT1-ospf-1-area-0.0.0.0] network 1.1.1.1 0.0.0.0[RT1-ospf-1-area-0.0.0.0] network 10.0.0.0 0.0.0.2553.配置RT2的OSPF。
在RT2上启用OSPF协议,并在G0/0、G0/1和Loopback0接口上使能OSPF,将它们加入OSPF的Area0。
[RT2] ospf 1[RT2-ospf-1] area 0[RT2-ospf-1-area-0.0.0.0] network 2.2.2.2 0.0.0.0[RT2-ospf-1-area-0.0.0.0] network 10.0.0.0 0.0.0.255[RT2-ospf-1-area-0.0.0.0] network 20.0.0.0 0.0.0.2554.配置RT3的OSPF。
在RT3上启用OSPF协议,并在G0/0和Loopback0接口上使能OSPF,将它们加入OSPF的Area0。
[RT3] ospf 1[RT3-ospf-1] area 0[RT3-ospf-1-area-0.0.0.0] network 3.3.3.3 0.0.0.0[RT3-ospf-1-area-0.0.0.0] network 20.0.0.0 0.0.0.255四、实验结果1.配置结束后,如图4=1所示。
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单区域OSPFv2配置
络设备接口的IP地址。 ➢ 验证PC0和PC1之间的通信。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路由器添加广域网模块WIC-2T操作
添加模块卡操作步骤:
1.点击路由器,选中 physical(物理),首先把路 由器的开关关掉,在 Physical Device View(设 备视图右下绿色点) 。 2.在左侧的下拉菜单视图找 到“WIC-2T”(2个高速串 行接口的广域网接口模块) ,拉出来,拉到设备视图的 黑色方框上。 3.再开启路由器设备开关。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动态路由协议OSPF配置
实验步骤:
➢ 建立Packet Tracer拓扑。 ➢ 为2台路由器添加带有2个高速串口的广
域网接口卡WIC-2T模块,使用DCE串口线 连接两个路由器,路由器R0的串口配置 时钟频率64000。
➢ 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10(连接主机 )和Vlan20(连接R1)。
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云红艳
在交换机S3560配置OSPF 路由协议:
SW#conf t SW(config)#ip routing //开启IP路由功能 SW(config)#router ospf 1 //启动OSPF路由进程 SW(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配置参 与OSPFv2路由协议的接口范围,使之能接收和发送OSPF更新信息 SW(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3.1 0.0.0.0 area 0 SW(config-router)#end
实验12:单区域上的OSPF配置(参考答案)
实验12:单区域上的OSPF配置(参考答案)实验12 单区域上的OSPF配置⼀、实验⽬的熟悉OSPF路由协议的特点与应⽤范围,掌握它的配置⽅法。
⼆、实验内容完成如下拓扑结构的单区域OSPF设计。
DTEDCEarea 0DCE DTE三、实验步骤1、⾸先按上图连接好路由器①选择2620路由器作为实验设备②添加接⼝并选择合适的端⼝进⾏互联2、按⽹络拓扑图规划IP 地址R1:loopback0 :1.1.1.1/24 s0:192.168.12.1/24R2:loopback0 :2.2.2.2/24 s0:192.168.12.2/24 s1:192.168.23.2/24 R3:loopback0 :3.3.3.3/24 s0:192.168.34.3/24s1:192.168.23.3/24 R4:loopback0 :4.4.4.4/24 s0:192.168.34.4/24备注:OSPF在运⾏过程中需要为⾃治系统(AS)内的路由器指定⼀个Router id 作为此路由器的唯⼀标识。
由于Router id是⼀个32位的⽆符号整数,这⼀点与IP地址⼗分相像。
⽽且IP地址是不会出现重复现象的,所以通常将路由器的Router id指定为与该设备上的某个接⼝的地址。
对于配置回环地址(loopback)的路由器,回环地址就成了Router id的最佳选择。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保证链路的连通性如使⽤命令:R1(config)# int loopback0R1(config-if)#ip address 1.1.1.1 255.255.255.0R1(config)#int s0/0R1(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down也可以像前⾯使⽤图形界⾯配置接⼝的IP地址。
同样道理同学们配置余下的三个路由器。
eNSP:配置单区域的OSPF网络
eNSP实验:配置单区域的OSPF网络一、实验目的1、理解Route-id的意义2、掌握配置单区域的OSPF网络的方法3、理解OSPF hello-interval和dead-interval的意义二、实验拓扑三、实验步骤1、基本的配置与OSPF配置AR1:sysysname AR1int Gi 0/0/0ip add 192.168.12.1 30int loop 0ip add 1.1.1.1 32qospf 1 router-id 1.1.1.1area 0network 192.168.12.0 0.0.0.3network 1.1.1.1 0.0.0.0qqsave[AR1]sysysname AR2int Gi 0/0/0ip add 192.168.12.2 30int Gi 0/0/1ip add 192.168.23.1 30int loop 0ip add 2.2.2.2 32qospf 1 router-id 2.2.2.2 area 0network 192.168.12.0 0.0.0.3 network 192.168.23.0 0.0.0.3 network 1.1.1.1 0.0.0.0qqsave[AR2]AR3:sysysname AR3int Gi 0/0/0ip add 192.168.23.2 30int loop 0ip add 3.3.3.3 32qospf 1 router-id 3.3.3.3 area 0network 192.168.23.0 0.0.0.3 network 3.3.3.3 0.0.0.0qq[AR3]说明:一台路由器如果要运行OSPF协议,必须存在Router ID。
路由器的ID是一个32比特无符号整数,是一台路由器在自治系统中的唯一标识。
路由器的ID可以手工配置,如果没有通过命令指定ID号,系统会从当前接口的IP地址中自动选取一个作为路由器的ID号。
OSPF路由配置
S1/2 Router1 DCE
S1/2
F1/0 Router2 DTE PC2 验证网卡
172.16.3.22/24
网关: 网关:172.16.3.2
2、在PC1上ping 以下 ,哪些能通,哪些不能通,为什么? 、 以下IP,哪些能通,哪些不能通,为什么? 上 172.16.1.1 172.16.2.1 172.16.2.2 172.16.3.2 172.16.3.22
网关: 网关:172.16.3.2
1、在PC1和PC2的验证网卡上设置 地址和默 、 的验证网卡上设置IP地址和默 和 的验证网卡上设置 认网关。 认网关。
172.16.1.1/24
172.16.2.1/24
172.16.2.2/24
172.16.3.2/24ຫໍສະໝຸດ F1/0 PC1 验证网卡
172.16.1.11/24 网关: 网关:172.16.1.1
一、OSPF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管理员通过手工配置OSPF路由实现全网互通; 路由实现全网互通; 管理员通过手工配置 路由实现全网互通
172.16.1.1/24
172.16.2.1/24
172.16.2.2/24
172.16.3.2/24
F0/0 PC1 验证网卡
172.16.1.11/24 网关: 网关:172.16.1.1
验证完毕后,把红色的线缆拔掉,然后启用配置网卡, 验证完毕后,把红色的线缆拔掉,然后启用配置网卡, 重启路由器,交给另一小组继续做实验。 重启路由器,交给另一小组继续做实验。
清除设备的当前配置
清除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 清除路由器接口的 地址: 地址 Router(config-if)# )#no ip address ( )# 关闭路由器上的RIP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 关闭路由器上的 路由协议 Router(config)# )#no router OSPF ( )#
单区域ospf网络课程设计
单区域ospf网络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单区域OSPF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OSPF协议的工作流程。
2. 学生能描述OSPF邻居建立、路由计算和更新过程,了解OSPF网络中的各种参数配置及其作用。
3. 学生了解OSPF在不同网络环境下的适用性,能分析并解决简单单区域OSPF网络的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完成单区域OSPF网络的搭建,包括路由器配置、网络地址规划等。
2. 学生能运用命令行接口(CLI)对单区域OSPF网络进行基本操作,如查看路由表、邻居信息等。
3. 学生能通过抓包分析工具,观察并分析OSPF协议的交互过程,找出网络故障并进行排错。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培养学生严谨、细心的学习态度,对待实验操作认真负责,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本课程针对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结合单区域OSPF网络的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1. OSPF基本概念:介绍OSPF协议的定义、特点及适用场景,引导学生理解OSPF在网络互联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络互联基础2. OSPF工作原理:讲解OSPF协议的工作流程,包括邻居建立、路由计算、路由更新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OSPF协议原理3. OSPF配置与操作:介绍单区域OSPF网络的配置方法,包括路由器配置、网络地址规划等,并讲解常用命令行接口(CLI)操作。
教材章节:第三章 OSPF配置与管理4. OSPF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错:分析OSPF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教授使用抓包分析工具进行问题定位和排错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错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单区域OSPF网络的搭建与配置,通过实验加深对OSPF协议的理解和掌握。
OSPF单区域基本配置
OSPF单区域基本配置【实验名称】Ospf单区域基本配置【实验目的】掌握在路由器上配置OSPF单区域。
【背景描述】假设校园网通过1台三层交换机连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另1台路由器连接,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技术原理】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是目前网络中应用最广泛的路由协议之一。
属于内部网关路由协议,能够适应各种规模的网络环境,是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协议。
OSPF路由协议通过向全网扩散本设备的链路状态信息,使网络中每台设备最终同步一个具有全网链路状态的数据库(LSDB),然后路由器采用SPF算法,以自己为根,计算到达其他网络的最短路径,最终形成全网路由信息。
OSPF属于无类路由协议,支持VLSM(变长子网掩码)。
OSPF是以组播的形式进行链路状态的通告的。
在大模型的网络环境中,OSPF支持区域的划分,将网络进行合理规划。
划分区域时必须存在area0(骨干区域)。
其他区域和骨干区域直接相连,或通过虚链路的方式连接。
【实现功能】实现网络的互连互通,从而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传递。
【实验设备】S3550(1台)、R1762路由器(两台)、V35线缆(1根)、交叉线或直连线(1条)【实验拓扑】注:路由器和主机直连时,需要使用交叉线,在R1762的以太网接口支持MDI/MDIX,使用直连线也可以连通。
R1的S1/2为DCE接口。
【实验步骤】步骤一:基本配置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模式switch(config)#hostname s3550 //命名修改S3550(config)#vlan 10 //创建vlan10S3550(config-vlan)#exitS3550(config)#vlan 50 //创建vlan50S3550(config-vlan)#exitS3550(config)#interface f0/1 //进入fa0/1端口模式S355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10//把fa0/1端口划分到vlan10 S3550(config-if)#exitS3550(config)#interface f0/5 //进入fa0/5端口模式S3550(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50//把fa0/5端口划分到vlan50 S3550(config-if)#exitS3550(config)#interface vlan 10 //创建VLAN虚接口,并配置IP S3550(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0S3550(config-if)#no shutdownS3550(config-if)#exitS3550(config)#interface vlan 50 //创建VLAN虚接口,并配置IP S3550(config-if)#ip address 172.16.5.1 255.255.255.0S3550(config-if)#no shutdown //启用端口S3550(config-if)#exit验证测试:S3550#show vlanVLAN Name Status Ports----------------------------------------------------------------------1 default active Fa0/2 ,Fa0/3Fa0/4 ,Fa0/6 ,Fa0/7Fa0/8 ,Fa0/9 ,Fa0/10Fa0/11,Fa0/12,Fa0/13Fa0/14,Fa0/15,Fa0/16Fa0/17,Fa0/18,Fa0/19Fa0/20,Fa0/21,Fa0/22 Fa0/23,Fa0/2410 vlan10 active Fa0/150 vlan50 active Fa0/5S3550#show ip interfaceInterface : VL10Description : Vlan 10OperStatus : UPManagementStatus : EnabledPrimary Internet address: 172.16.1.1/24Broadcast address : 255.255.255.255PhysAddress : 00d0.f8ff.8ab5Interface : VL50Description : Vlan 50OperStatus : UPManagementStatus : EnabledPrimary Internet address: 172.16.5.1/24Broadcast address : 255.255.255.255PhysAddress : 00d0.f8ff.8ab6路由器基本配置Router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端口F1/0 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配置IP 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启用端口,使其转发数据Router1(config-if)#exitRoute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 //进入端口S1/2Router1(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2.1 255.255.255.0 //配置IP Router1(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设置时钟频率Router1(config-if)# no shutdown //启用端口,使其转发数据Router2(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端口F1/0 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3.1 255.255.255.0 //配置IP Router2(config-if)# no shutdown //启用端口,使其转发数据Router2(config-if)#exitRouter2(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2 //进入端口S1/2Router2(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2.2 255.255.255.0 //配置IP Router2(config-if)# no shutdown //启用端口,使其转发数据验证测试:验证路由器接口的配置和状态。
OSPF单区域、多区域
OSPF 单区域配置实验题目: OSPF 单区域配置实验目的:理解协议、ospf 协议,掌握在单区域环境中配置ospf 路由协议,实现简单的ospf 配置实验设备及环境: 路由器RSR10、 路由器快速以太网口、 PC 机 实验拓扑图图17 OSPF 单区域配置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1.在路由器上配置IP 地址RA#config tR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网口fa0/0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1 255.255.255.252 //设置ip 地址RA(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 //进入内部回环接口R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30.9 255.255.255.248 //设置ip 地址RB#config tRB(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网口fa0/0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20.2 255.255.255.252 //设置ip 地址RB(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进入网口fa0/1RB(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1 255.255.255.224 //设置F0/1 F0/0 F0/0 F0/0ip地址RC#config tRC(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进入网口fa0/0RC(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2 255.255.255.224 //设置ip地址RC(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0 //进入内部回环接口RC(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33 255.255.255.240 //设置ip地址RC(config)#interface Loopback 1 //进入内部回环接口RC(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0.65 255.255.255.192 //设置ip地址2.配置OSPFRA(config)#router ospf 10 //进入ospf区域10配置模式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8 0.0.0.7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RA(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0.0.0.3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RB(config)# router ospf 10 //进入ospf区域10配置模式R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31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RB(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0 0.0.0.3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RC(config)# router ospf 10 //进入ospf区域10配置模式R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31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R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32 0.0.0.15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RC(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64 0.0.0.63 area 0 //声明路由器直连网段配置OSPF多区域实验题目:OSPF多区域配置实验目的:理解协议、OSPF 协议,掌握在多区域环境中配置ospf路由协议,理解ospf层次型网络的特点实验设备及环境:路由器2621、路由器快速以太网接口、PC机实验基本配置:1.全局设置指定使用OSPF协议 router ospf process-id2.路由设置指定与该路由器相连的网络 network 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id指定与该路由器相邻的节点地址 neighbor ip-address实验拓扑图:图18 配置OSPF多区域实验拓扑图实验步骤1.在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
ospf配置实验报告
ospf配置实验报告OSPF配置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配置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实现网络中路由器之间的动态路由选择,并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使用了三台路由器,分别命名为R1、R2和R3。
它们之间通过以太网连接,并配置了各自的IP地址。
三、实验步骤1. 配置IP地址在每台路由器上分别配置IP地址。
以R1为例,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输入以下命令:```R1(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0/0R1(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R1(config-if)# no shutdown```同样地,对于R2和R3,分别配置IP地址为192.168.1.2和192.168.1.3。
2. 配置OSPF协议在每台路由器上配置OSPF协议,使其能够互相通信。
以R1为例,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输入以下命令:```R1(config)# router ospf 1R1(config-router)#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同样地,对于R2和R3,分别配置区域号为0,网络地址为192.168.1.0/24。
3. 验证配置结果在每台路由器上查看OSPF邻居关系是否建立成功。
以R1为例,输入以下命令:```R1# show ip ospf neighbor```如果OSPF邻居关系建立成功,将显示R2和R3的IP地址。
4. 测试路由选择在R1上配置一个路由器接口的故障,模拟网络中的链路故障。
以R1为例,进入路由器的配置模式,输入以下命令:```R1(config)# interface ethernet0/0R1(config-if)# shutdown```此时,R1与R2之间的链路将被切断。
在R2上查看路由表,输入以下命令:```R2# show ip route```可以看到R2的路由表中已经没有R1的网络地址。
ospf多区域的配置与手工汇总实验报告
实验 OSPF多区域手工汇总以及外部路由手工聚合【实验目的】了解“OSPF”多区域是如何配置;了解路由表的含义,同区域的路由表如何表示,不同区域的路由表如何表示,外部区域路由表如何表示;“OSPF”区域内如何“手工聚合”。
外部路由如何汇总。
【拓扑结构图】【步骤1】在r1在配置r1(config)#int s1/0r1(config-if)#ip add 192.168.2.1 255.255.255.252 r1(config-if)#clr1(config-if)#clock rar1(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p add 192.168.8.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1r1(config-if)#ip add 192.168.9.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2r1(config-if)#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3r1(config-if)#ip add 192.168.11.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4r1(config-if)#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5r1(config-if)#ip add 192.168.13.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6r1(config-if)#ip add 192.168.14.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if)#int lo7r1(config-if)#ip add 192.168.15.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r1(config-if)#no shutdownr1(config)#router ospf 1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3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8.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9.0 0.0.0.255 area 1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1.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2.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3.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4.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5.0 0.0.0.255 area 1 r1(config-router)#area 1 range 192.168.8.0 255.255.248.0【步骤2】r2上配置r2(config)#int s1/0r2(config-if)#ip add 192.168.2.2 255.255.255.252r2(config-if)#no shu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 s1/1r2(config-if)#ip add 192.168.3.1 255.255.255.252r2(config-if)#clock rate 6400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if)#int lo0r2(config-if)#ip add 2.2.2.2 255.255.255.0r2(config-if)#no shutdownr2(config)#router ospf 1r2(config-router)#router-id 2.2.2.2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3 area 2 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3 area 0 r2(config-router)#network 2.2.2.0 0.0.0.255 area 0【步骤3】在r3上配置r3(config)#int s1/1r3(config-if)#ip add 192.168.3.2 255.255.255.0r3(config-if)#no shur3(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int lo0r3(config-if) #ip add 202.10.16.1 255.255.255.0r3(config-if) #int lo1r3(config-if) #ip add 200.10.17.1 255.255.255.0r3(config-if) #int lo2r3(config-if) #ip add 202.10.18.1 255.255.255.0r3(config-if) #int lo3r3(config-if) #ip add 202.10.19.1 255.255.255.0r3(config-if) #no shutdownr3(config-if) #int lo4r3(config-if)#ip add 3.3.3.3 255.255.255.0r3(config-if)#no shutdownr3(config)#router ospf 1r3(config-router)#router-id 3.3.3.3r3(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3 area 2r3(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connected subnets【步骤4】没有汇总之前r2的路由表信息【步骤5】在汇总之后的r2路由表信息我们可以看到r1上的那8个网段汇总成了一条路由信息,同时4个外部路由也重分布进来了【实验总结】由此可知ospf路由汇总的目的是:减少链路状态数据库,减少路由表,大大提高数据包查表转发的能力,能减少因为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变化而引起的spf算法的重计算。
华为eNSP配置实例 ——OSPF单区域路由配置
Serial0/0/0
D 10.0.12.1
•
10.0.12.1/32 Direct 0 0
D 127.0.0.1
查看R2的路由表
• [R2]dis ip rout
• Destination/Mask Proto Pre Cost
•
10.0.1.1/32 OSPF 10 1562
•
10.0.2.0/24 Direct 0 0
• R3的基本配置 • <Huawei>undo ter mon • <Huawei>sys • [Huawei]sysname R3 • [R3]int s0/0/1 • [R3-Serial0/0/1]ip addr 10.0.23.1 24 • [R3-Serial0/0/1]undo shut • [R3-Serial0/0/1]int loopback 0 • [R3-LoopBack0]ip addr 10.0.3.3 24
• Route Flags: R - relay, D - download to fib • -------------------------------------------------------------
-----------------
•
10.0.1.0/24 Direct 0 0
LoopBack0
•
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概念及配置
OSPF路由协议单区域概念及配置知识1:OSPF概述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pen Shortest Path First,OSPF)是基于开放标准的发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1.OSPF是内部网关路由协议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自制系统(AS):执行统一路由策略的一组网络设备的组合2.OSPF区域为了适应大型的网络,OSPF在AS内划分多个区域;一定要划分区域0(骨干区域),其他区域必须和区域0相连。
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的链路状态信息3.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的路由器了解OSPF网络内的链路状态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中,直连的路由器之间建立邻接关系,互相“交流”链路信息,来“画”出完整的网络结构知识2:Router IDRouter ID 是在OSPF区域内唯一标识一台路由器的IP地址。
Router ID选取规则▪∙∙首先,路由器选取它所有loopback接口上数值最高的IP地址▪∙∙如果没有loopback接口,就在所有物理端口中选取一个数值最高的IP地址Router ID 不具备强占性,Router ID 只要选定就不会改变,即使是物理接口关闭,Router ID 也不会变,除非重启路由器或进程。
知识3:OSPF的工作过程邻居列表•列出每台路由器全部已经建立邻接关系的邻居路由器链路状态数据库(LSDB)•列出网络中其他路由器的信息,由此显示了全网的网络拓扑路由表•列出通过SPF算法计算出的到达每个相连网络的最佳路径知识4:OSPF邻接关系邻接关系的建立过程建立邻接关系的条件1、Area-id:两个路由器必须在共同的网段上,它们的端口必须属于该网段上的同一个区,且属于同一个子网2、验证(Authentication OSPF):同一区域路由器必须交换相同的验证密码,才能成为邻居3、Hello Interval和Dead Interval: OSPF协议需要两个邻居路由器的这些时间间隔相同,否则就不能成为邻居路由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2-17 配置PC4
22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12
。 在PC机上执行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进行连通性测试和路由追踪,分别如图12-18和图12-19所示
图12-18 在PC1上执行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测试
图12-19 在PC3上执行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测试 23 23
4
4
二
实验设备与条件
5
5
实验设备与条件
(1)2811路由器两台,2960交换机两台,计算机若干,同异步串口连接线,网线。
(2)Cisco 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3)实验拓扑图。本实验拓扑图如图12-1所示。
RouterA Fa0/0 192.168.1.100 Fa0/3 SwitchA Fa0/1 Fa0 Fa0/2 Fa0 Fa0/1 Fa0/3 SwitchB Fa0/2 Fa0 172.25.1.1/24 Se1/0 172.25.1.2/24 Se1/0 RouterB
表12-1 单区域OSPF配置实验设备接口与IP规划表 7
7
三
实验要求与说明
8
8
实验要求与说明
根据OSPF动态路由实验拓扑图和实验 设备、接口与IP规划表,两个路由器可互联 至少三个不同网络,如何在单区域范围内基 于链路状态OSPF动态路由选择协议自动建 立路由信息,让所有PC机相互通信,是本 实验要解决的问题。
设备名称
IP地址 192.168.1.100/24 172.25.1.1/24 192.168.2.100/24 172.25.1.2/24 — 192.168.1.1/24 192.168.1.2/24 192.168.2.1/24 192.168.2.2/24
网关 — — — — — 192.168.1.100 192.168.1.100 192.168.2.100 192.168.2.100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13
通过以上配置和测试,使得两个路由器连接的三个网络都可以相互通信,PC1、PC2也可以跟 PC3,PC4通信。说明动态OSPF路由协议配置成功。在路由器上执行路由追踪命令trace,查看数据包 到目的网络所走的路径和所花时间。分别如图12-20和图12-21所示。
图12-20 在RA上执行路由追踪命令
27
六
实验报告
28
28
实验报告
按照实验报告的格式要求书写实验报告
29
29
谢谢观看!
北京金企鹅文化发展中心
实验十二
单区域OSPF 配置
1
1
目录
C o n t e n t s 三 四 五 六 二
一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与条件
实验要求与说明
实验内容与步骤
思考题 实验报告
2
2
一
实验目的
3
3
实验目的
目的一 目的二 目的三
了解动态 路由协议的分 类和路由算法 。
理解OSPF 路由协议的工 作原理。
掌握OSPF 路由协议的配 置。
17
17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7
配置好RA的OSPF协议后,再查看路由表信息,发现路由表并没有变化,为什么?分析原因。此 时对RB也启用OSPF协议,同样地配置动态路由信息,如图12-9所示。
图12-9 RB路由器动态路由配置
18
18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8
配置好RB的OSPF协议后,查看路由表信息,发现路由表多了一项“O”信息,说明OSPF协议起 作用了,与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建立了动态路由表(有时候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因为路由器发现、 学习、更新路由信息需要时间),如图12-10所示。
//删除直连网段信息 //删除OSPF协议
25
25
五
思考题
26
26
思考题
1
分析图12-22所示的拓扑图有几个网络? 怎样配置OSPF路由?
172.25.2.2/24 172.25.2.1/24 Se1/0 Se1/1 Router2 Fa0/0 Fa0 172.25.1.1/24 Se1/0 Router3 172.25.1.2/24 Se1/0 172.25.3.2/24 172.25.3.1/24 Se1/1 Se1/0 Router4 Router5 Fa0/0 192.168.1.100 Fa0/3 SwitchA PC8 192.168.3.1 Fa0/1 Fa0 Fa0/2 Fa0 Fa0/1 Fa0/0 192.168.2.100 Fa0/3 SwitchB Fa0/2 Fa0 PC0 192.168.4.1 Fa0 Fa0/0
图12-5 查看RB路由表信息 14
14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5
根据两个路由器的路由表信息,分别在RA和RB上执行排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如图12-6和 图12-7所示。
图12-6 在RA上执行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图12-7 在RB上执行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通过测试可知,路由器A无法到达192.168.2.0的网络;而路由器B无法到达192.168.1.0的网络 。 15
Fa0/0 192.168.2.100
Fa0
PC1 192.168.1.1
PC2 192.168.1.2
PC3 192.168.2.1
PC4 192.168.2.2
6 图12-1 OSPF动态路由实验拓扑图
6
实验设备与条件
(4)实验设备名称、接口和IP规划如表12-1所示。
接口 Fa0/0(连接SwtichA) RouterA Se1/0(连接RouterB) Fa0/0(连接SwtichB) RouterB Se1/0(连接RouterA) SwtichA,SwtichB Fa0/1,Fa0/2,Fa0/3 Fa0(连接SwtichA) PC1 Fa0(连接SwtichA) PC2 Fa0(连接SwtichB) PC3 Fa0(连接SwtichB) PC4
图12-10 查看RB路由表信息 19
19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9
在RB上执行ping命令,如图12-11所示。
图12-11 在RB上执行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可知:RB可以ping通目的网络192.168.1.0了 。 20
20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10
回到RA上查看路由表信息,也发现多了“O”路由信息,同样执行ping命令测试,也能ping通目的 网络192.168.2.0。分别如图12-12和图12-13所示。
图12-3 查看RA路由表信息
12
12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3
对RouterB的设备名称和端口IP进行配置,配置过程命令如图12-4所示。
图12-4 路由器RB命令行配置过程
13
13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4
配置无误后,利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信息,如图12-5所示。通过路由表信息,可以发 现目前路由器RB只有直连路由信息。
图12-21 在RB上执行路由追踪命令 24
24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14
若要删除配置有误的路由信息或路由协议,利用no命令,参考以下例子。
RA(config-router)#no 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RA(config)#no router ospf 1
9
9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0
10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1
首先按拓扑图要求连接好各设备,然后对RouterA的设备名称和端口IP进行配置,配置过程的命 令如图12-2所示。
图12-2 路由器RA命令行配置过程 11
11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2
配置无误后,利用show ip route命令查看路由表信息,发现目前路由器RA只有直连路由信息,如 图12-3所示。
图12-12 查看RA路由表信息
图12-13 在RA上执行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21
21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11
最后设置PC机网卡IP情况并进行测试。首先根据IP规划和图12-14~12-17所示配置PC1~PC4的 IP地址与网关。
图12-14 配置PC1
图12-15 配置PC2
图12-16 配置PC3 22
15
实验内容与步骤
步骤6
分别为两个路由器配置动态路由。
具体 操作
首先对RA启用OSPF协议,指定进程号 ,命令格式为:router ospf 进程号
具体如图12-8所示 然后配置动态路由,命令格式为: network 直连网段 反掩码 区域号
图12-8 RA路由器动态路由配置
16
16
实验内容与步骤
OSPF路由进程号(process-id)必须指定范围在1~65535,在同一个使用OSPF路由协议的网络 中,不同的路由器可以使用不同的进程号,一台路由器也可以启用多个OSPF进程。不同OSPF进程之 间是无法通讯的。 与直连网段(address)配对的反掩码(wildcard-mask)参数又叫通配符。反掩码用来解释address 参数值,跟计算机能识别的子网掩码相反,0的部分表示address对应位要匹配,1的部分则表示可以不 用匹配,如上面wildcard-mask是0.0.0.255,表示对应IP地址的前三个字节要匹配,是一个子网号 172.25.1.0;如果address设定的是接口IP地址,上面的例子如果是换成172.25.1.1,则wildcard-mask为 0.0.0.0,表示每一位都要匹配。(为了方便计算反掩码,通常可以用255.255.255.255减去子网掩码, 可得出其对应的反掩码。) 而区域号(area-id)参数值用来标识指定的网络与哪一个OSPF区域关联,它可以是一个十进制 或用IP地址的点分十进制格式书写。如果定义的OSPF是一个单一区域,area-id值必须为0,因为OSPF 将区域0作为连接到所有其他OSPF区域的主干区域。如果存在不同的区域,则area-id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