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

物态变化练习题及答案(经典)有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把0℃的冰放进0℃的水中,若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则: ( )A 、冰会增多,水减少B 、冰会减少,水增多C 、冰多则水就会凝固;水多则冰就会熔化D 、冰和水的多少跟原来的相同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A 、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B .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 、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 .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D.都在外表面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B. 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C. 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D. 樟脑丸在逐渐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5、炎热的夏天,以下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温度的方法是( )A 、打开正在工作地电冰箱的门B 、打开风扇,并且调到转速最大的档位。

B 、关闭房门 D 、在地面上适当地洒些水。

6.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 、铁的密度比锡小B 、铁比锡硬C 、铁传热比锡快D 、铁的熔点比锡高7、牙科医生在给病人检查时要用到一个小的平面镜,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是先放到酒精灯上烤一烤,再进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 、为了卫生,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一下,能杀菌B 为了让病人不感到太凉,放在火焰上升温C 纯属职业习惯,不烤也行D 为了防止口中水蒸气在平面镜上液化,影响看病8、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B 、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C 、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D 、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9、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0℃,若没有甩过,又用它依次去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90℃和38.60℃,那么两次测温后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A.36.90℃和38.60℃B.37.50℃和38.60℃C.36.90℃和37.50℃D.37.50℃和37.50℃10. 如图所示的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在CD 段是固态B. 海波的熔点是48℃C. 海波在BC 段不吸收热量D. 海波熔化经历了12 min11、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1)湖面结冰: ;(2)烧水时看到“白气”: ;(3)自来水管“出汗”: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6)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就消失了,这是_______现象。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解答简答题
[答案] 冬天,户外的温度低(①介绍题中的情况),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而形成"白气";夏天的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成小液滴(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所以,在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气",而在夏天却看不到(③回归到本题上来)。

例2、观察新买的白炽灯和日光灯与用久了的白炽灯和日光灯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这颜色上的不同? [分析] 白炽灯和日光灯丝是金属钨,它在发光时温度会达到2500℃左右,在这么高的温度下,钨丝会升华,遇冷后,这些钨蒸汽又会在玻璃壁上凝华,而呈现黑色。

[答案] 白炽灯和日光灯用久后会发黑。

因为使用较长时间的白炽灯和日光灯(①介绍题中的情况),其中部分钨丝升华后又会凝华为固体钨而附着在玻璃壁上(②应用物理原理进行解释),所以玻璃壁会发黑(③回归到本题上来)。

下面我们练习一下
1、为什么说"下雪不冷,化雪冷"?
2、使用体温计前为什么要用力甩几下?
参考解答:
1、答:下雪后(①),雪要熔化,熔化是吸热过程(②),所以会感到冷(③)。

2、答:使用体温计前(①),水银柱中的水银如果没有回到玻璃泡内,再次测量时,有可能使测量结果不准确(②),所
以测量前要将体温计的示数甩到35℃以下(③)。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舞台上用干冰制造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后的气态二氧化碳B.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容易液化出现小水珠C.夏天,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先下降后上升D.自然现象“雪”、“霜”、“冰雹”都是凝华过程2.夏天扇扇子感觉凉快,这是因为()A.扇出的风是凉的B.能使空气温度降低C.加速人身上汗液蒸发,蒸发时吸收人体上的热量D.扇子扇走了热空气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⑴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⑴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⑴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1)(3)C.(2)(4)D.(3)(4)4.有一支刻度不准的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读数为﹣3⑴;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读数为77⑴,现测得气温为17⑴,那么室内实际气温是()A.18⑴B.20⑴C.17⑴D.25⑴5.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秋天房顶上结霜B.铁水被浇铸成工件C.冰棒冒出“白气”D.湿衣服晾晒后变干6.下列有关生活谚语解释正确的是()A.“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成的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C.“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是水升华吸热形成的D.“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7.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如下图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A.B.C.D.8.小昌同学在26⑴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⑴B.先下降,后上升到26⑴C.低于26⑴D.等于26⑴9.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致敬抗疫英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银温度计的原理为液体的热胀冷缩B.用酒精擦拭消毒后皮肤发冷是因为酒精蒸发吸收热量所致C.喷酒消毒剂后,离得远也能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长时间穿着防护服,眼罩内的雾气是由于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10.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该物质()A.是非晶体B.熔化过程用时8minC.第10 min时处于固态D.熔化过程内能不变11.夏天用同样多的0⑴的冰和0⑴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D.两者效果相同12.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二、填空题13.加热材料A,温度一直低于其熔点,一段时间后,A质量不变,体积减少.此过程中A处于(选填“固态”“液态”“固液混合态”).依据公式,A的密度(选填“增大”“减少”“不变”).14.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

名科教育物理学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简答题1.冰箱里拿出的饮料为什么会“出汗”?答:外界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饮料瓶外壁,遇冷液化,变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壁。

2.冰糕拿出来后上面为什么冒白汽?答:冰糕熔化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周围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汽。

3.水烧开后为什么会冒白雾?答:水壶中的水受热后汽化形成热的水蒸气,到空气中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4.夏天从空调屋走到室外或者冬天从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眼镜片上都会出现一层水雾,原因是什么?答: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后,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眼镜片上。

5.冬天室外说话会出现白色雾气,原因?答:嘴中呼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雾。

6.冬天向窗上哈气,窗上会出现水雾,原因?答:嘴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上。

7.霜形成的原因?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附着在物体表面,形成霜。

8.冬天窗上冰花是怎么形成的?答: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窗户,凝华形成小冰粒,附着在窗上,形成冰花。

9.灯泡用久后会变黑,原因是?答:开灯后,钨丝(即灯丝)受热,升华为气体,关灯后,热的气体遇冷凝华,附着在灯泡内壁,所以看到灯泡变黑。

10.用干冰来制造具有舞台效果的白雾,原因是?答:干冰在空气中汽化,吸收大量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产生白色雾气。

11.游泳后上岸风一吹会感觉冷,原因是?答:身上的小水珠在风吹时汽化加快,在身上吸收大量热,使人感觉冷。

12.被100℃的水或者100℃的水蒸气烫伤,哪个更严重?原因是?答:100℃的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碰到皮肤后会液化放出大量热,然后变成100℃的水继续烫伤人体。

- 1 -。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

1、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种效果好,为什么?答:0 ℃冰好一些;因为0 ℃的水和0 ℃的冰的温度相同,冷却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冰的冷却效果好一些。

2、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温度为0 ℃的房间里,冰能不能继续熔化?为什么?答:冰不能继续熔化;因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间里,冰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够继续熔化4、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热,而扇扇子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来吸收人体的热量。

5、取一根较粗的铁丝,把它的一端放在炉火上烧一段时间(烧红),然后把烧红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会看到铁丝周围出现大量的气泡,并有白气产生,这是什么现象?答:由于铁丝温度较高,插入水中后发生局部的沸腾现象,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6、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的方法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答:舞台上喷撒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的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7、灯泡用久了以后为什么会发黑?答:因为灯发光时温度很高,钨丝因受热升华变成气态钨,当气态钨遇到冷的灯泡壁又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附在灯内壁上,长时间灯泡变黑。

8、为什么北方的冷气流南下,南方的暖湿气流北上,交汇处会下雨?答:南方的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与北方的冷气流相遇,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冰晶熔化变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9、我国南方的夏天,每当烈日当空,导致地表温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当:有时会下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以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感觉空气湿热;但过一阵子,特别是一阵风刮过之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现象和原理。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暮春时节,风摇花落四处飘洒,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 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C. 夏日中午在海边光脚行走觉得沙子发烫而海水很凉,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大D. 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时内能也不变【答案】 B【解析】【解答】解:A、风摇花落四处飘洒,这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 不符合题意;B、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B符合题意;C、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高;C不符合题意;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热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的体积大约是0.05m3B. 教室楼层之间的高度约为5米C.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D. 空调电流约1A【答案】A【解析】【解答】解:A、水的密度是1.0×103kg/m3,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在1.0×103kg/m3左右.中学生的质量在60kg左右,体积在V= = =0.06m3左右.故A符合实际;B、学校广场上的国旗旗杆高度在6m左右,教室楼层高度大约是此数值的一半,在3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家用空调的额定功率在110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5A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3.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 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 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

(带答案)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经典大题例题单选题1、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A.撒盐可以促使雪熔化,说明盐可以提高雪的熔点B.严冬,窗户上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侧C.热水瓶口的“白汽”是瓶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液化石油气是常温下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液化后储存在钢罐中的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关节气的谚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惊蛰云不停,寒到五月中”,云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需吸热B.“伏天三场雨,薄地长好麻”,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需吸热C.“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需放热D.“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凝固现象,该过程需吸热3、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A.B.C.D.4、“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

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5、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6、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A.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B.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B.人讲话时声音的响度约为200dB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50℃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cm8、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9、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板上小水滴不见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干冰能够降温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D.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10、“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 物态变化(附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C.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D.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2.(宜宾中考)下面的图中,正确表示水沸腾时杯底气泡向上升的图示是()3.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使水分快速蒸发的主要原因是()A.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B.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4.(青岛中考)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是()5.(益阳中考)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会降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图所示),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的哪一种()A.熔化B.液化C.汽化D.凝华6.(眉山中考)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以下关于水物态变化及人类对水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季,湖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吸热,这是凝固过程B.高空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放热,这是凝华过程C.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类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小D.我市水资源丰富,不必要在技术上优化用水系统7.(襄阳中考)生活中很多热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B.湿衣服挂在阴凉处也能变干,是因为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冰箱中取出的冰茶,过一会,容器的外壁附着一层小水珠,这是由于液化形成的8.(雅安中考)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9.(海南中考)小红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绘制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由下表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的温度计.10.(云南中考)在昆明烧水,水温不到100 ℃就沸腾,是因为昆明气压低,水的________低.水烧开时,壶嘴处产生“白气”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现象.11.(佛山中考)冬天,早晨跑步的人嘴里呼出“白气”,这是一种________现象.吃饭时发现多油的汤不易冷却,主要是因为汤表面的油减慢了水的______,这种物态变化会______热.12.(广州中考)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__,此过程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不吸放热”).第12题图13.(衡阳中考)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判断出这种物质是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______min,该过程中晶体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第13题图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4.(大连中考)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 ℃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15.住在非洲沙漠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电冰箱保鲜食物,当地人发明了一种简易“沙漠冰箱”,如图所示.它由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问填满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向内罐和外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对内罐中的食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根据上文,请回答:(1)将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目的是?(2)经常向两罐之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目的是?1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舞台仙境是怎样营造出来的?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 ℃,当它遇热而变成气体时,会令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舞台仙境”是通过发生怎样的物态变化营造出来的?(2)你认为干冰在实际中还有什么应用?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20分)17.(大连中考)小华为了确定某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他要探究“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第6 min时固体全部变为液体,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固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18.(牡丹江中考)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小强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1)如图甲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会看到从烧杯底部逐渐出现一些较大的气泡,有些气泡没有上升到水面就消失了,这些气泡里也含有一些水蒸气,气泡里的水蒸气去哪里了?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加热到第3 min时,水开始沸腾,如图乙所示,沸腾时,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这是一种剧烈的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3)如图丙所示,小强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了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沸腾前,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当水的温度达到______℃时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但仍需要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参考答案周周练(第三章)1.B 2.A 3.B 4.C 5.B 6.B7.A8.C9.98水银10.沸点液化11.液化蒸发吸12.汽化吸热13.503吸收14.干冰温度远低于0 ℃,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放热降温.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低于0 ℃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霜.15.(1)加快沙中水的蒸发.(2)水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对食物可起到保鲜的作用.16.(1)升华、液化;(2)做制冷剂,用于冷藏保鲜食物(做灭火剂等,答案合理即可).17.(1)48(2)(3)随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升高,但升高的速度越来越慢(4)非晶体18.(1)液化成水回到水中(2)汽化(3)升高99不变吸热。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附答案)1.在以下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

A。

熔化 B。

液化 C。

凝华 D。

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3.浇铸沈括纪念铜像时,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先升华,后凝华 B。

先凝华,后升华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4.冬天结了冰的衣服,放在室外也会“风干”,冬天气温低于零度时,在阳光下会出现()。

A。

海波是晶体 B。

海波的熔点约为48℃ C。

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

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5.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 B。

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6.光照射不到的地方,雪和冰也会慢慢消失,这是()。

A。

汽化现象 B。

升华现象 C。

蒸发现象 D。

液化现象7.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40℃水的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冰的质量减少了 B。

冰的质量没变化 C。

冰的质量增大了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B。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 C。

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D。

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9.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A。

盐水从雪中吸热 B。

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 C。

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 D。

盐水起化学作用10.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

A。

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 B。

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 C。

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 D。

八上物理 物态变化专题(内含答案详解)

八上物理 物态变化专题(内含答案详解)

八上物理物态变化专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A.33℃B.35℃C.37℃D.39℃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3.图中甲、乙两只温度计,内部所用测温物质是同一种液体。

观察它的外形,可以推断出,可以制成分度值更小的温度计是()A.甲B.乙C.甲、乙相同D.无法判断4.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A.蜡玻璃沥青B.蜡铝玻璃C.冰铁铝D.冰铁沥青5.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海波的熔点是48℃B.海波在BC段没有吸收热量C.在第6分钟时海波已全部熔化D.海波在CD段是气态6.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的冷却剂,这是由于这种混合液具有()A.较低的沸点B.较高的熔点C.较低的凝固点D.较好的冷却效果7.下列关于雾、露、冰、霜形成原因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是水汽化形成 B.露是水蒸气凝华形成C.冰是水凝固形成 D.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8.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9.星期天,小芳在家煮饺子,当水烧开准备下饺子时,她觉得锅里的水放少了点,于是又往锅里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锅里的少).将水再次烧开。

如图中能反映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A. B.C.D.10.如图所示,烧杯内盛有适量水并用酒精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甲试管盛有水,乙试管盛有酒精,则甲乙两试管()A.都会沸腾B.都不会C.甲会沸腾,乙不会沸腾D.甲不会沸腾,乙会沸腾11.在一些洗手间装有热风手器,洗手后用它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必备物理物态变化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在发生下边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 夏季,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③寒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④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愈来愈小,最后“消逝”了A. 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 C【分析】【解答】① 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因为湿衣服中的水汽化造成,汽化吸热;② 冰棒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液化放热;③ 玻璃内表面有一层冰花是因为教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处遇冷凝华成冰,凝华放热;④ 樟脑丸愈来愈小最后“消逝”是因为樟脑丸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吸热。

这四项中放出热量的为②③ .故答案为: C【剖析】本题观察物质的物态变化时吸热与放热的知识。

汲取热量的物态变化包括:融化(固态变为液态)、汽化(液态变为气态)、升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包括:液化(气态变为液态)、凝结(液态变为固态)、凝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需要判断现象中的物态变化,进而判断其是吸热还是放热。

2.飞船绕地球飞翔时,假如在舱内进行以下实验,此中不可以达成的是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C. 用温度计测温度D. 用显微镜察看洋葱表皮【答案】A【分析】【解答】 A、天平的本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赖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假如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可以达成;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达成;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相关系,故该实验能够达成;D、用显微镜察看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相关系,因此该实验能够达成.应选 A.3.以下估测切合生活本质的是()A. 两个鸡蛋重约 1NB. 人感觉舒坦的温度是40℃C. 人脉搏 ls 跳动约 70 次D. 教室的高度约为 1.5m【答案】A【分析】【解答】 A、两个鸡蛋重约1N, A 切合题意;B、人感觉舒坦的温度是23~27℃, B 不合题意;C、人脉搏 1min 跳动约 70 次,而不是 1s, C 不合题意;D、教室的高度约为 3m , D 不合题意 .【剖析】依据平常生活的经验和对力、时间、温度、长度单位的认识剖析解答本题.4.水资源是可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 X、Y 和 Z 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X 阶段是蒸发, Y 阶段是凝结, Z 阶段是降水B. X 阶段是蒸腾, Y 阶段是凝结, Z 阶段是降水C. X 阶段是凝结, Y 阶段是蒸发, Z 阶段是凝结D. X 阶段是降水, Y 阶段是蒸腾, Z 阶段是凝结【答案】 A【分析】【解答】在太阳的照耀下,水升温会发生汽化现象变为水蒸气,水蒸气在上涨时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为小水珠,小水珠在漂浮过程形成大的水滴变为雨着落到地面;即图中 x 为蒸发过程, y 为凝结过程, z 为降水过程 .A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剖析】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地球上的水在不断的进行着物态之间的变化 .5.马上辞别母校的你,以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切合本质的是()A. 运动会竞赛中100m 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经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概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B【分析】【解答】 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许多于10s, A 不切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靠近1A, B 切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 ,C 不切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因此一般状况下更不到45℃,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B.【剖析】依据生活中常有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有数据解答。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及其答案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现象汇总及其答案

物态变化汇总1.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2.春天,河面烟波浩渺3.夏天自来水管“冒汗”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常看到鸡蛋先湿后干5.夏天打开电冰箱冷冻室门时,我们可以看到冒“白气”6.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汽水瓶子上面出现一层“汗”7.夏天,天热,狗喜欢把舌头伸出降温8.夏天,干旱,田地干裂9.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10.冬天,河水结冰11.冬天开车出行,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一层水雾12.冬天开车出行,发现汽车前车窗的玻璃上有一层霜13.冬季,冰雕没看见“化”就变小了14.冬季,室外冻冰的衣服直接变干15.冬季,户外正在跑步的人,口中呼出“白气”16.冬季,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17.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18.雾的形成19.雾的消失20.露珠的形成21.露珠的消失22.霜的形成23.霜没化就消失了24.雪的形成25.严冬,雪层变薄26.冰雹的形成27.冰雹的消失28.用久的白炽灯灯丝变细29.用久的白炽灯灯泡壁、日光灯两端管壁发黑30.冰箱冷冻室里的冻肉变干31.冰棒从冰柜里拿出后,1)发现冰棒粘着白花花的“粉”2)一剥去包装纸,冰棒上冒“气”;3)把这支冰棒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外出“汗”4)冰棒变成了冰粥5)吃冰棒降温解暑32.暖瓶口出现朦胧的“白气”33.烧开水,开锅盖,带眼镜看不清,哈上一层“雾”34.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35.铁变成铁水36.把钢水浇铸成各种零件37.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38.将碘管放到热水中,出现紫色的碘蒸气,从热水中取出,碘蒸气消失39.新鲜蔬菜放时间长了,容易干瘪40.有人发烧,在身上涂抹酒精降温41.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42.火箭头部的特殊涂层可以防止火箭头部温度过高43.修柏油马路时,将沥青块加工成沥青液44.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45.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46.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47.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48.烧开水,冒“白气”49.洗热水澡后,卫生间的玻璃变得模糊不清,一会儿又变得清晰起来50.衣箱中的樟脑丸渐渐变小51.北方冬天的树挂52.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用来打造云雾缥缈的舞台效果53.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1)先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2)再推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出现了液态乙醚54.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1)干冰在大气层消失2)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或小水滴3)冰粒下降过程中冰晶变成雨滴答案2.液化3.液化4.先液化后汽化5.液化6.液化7.蒸发吸热降温8.汽化9.蒸发(汽化)10.凝固11.液化12.凝华13.升华14.升华15.液化16.凝华17.凝华18.液化19.汽化20.液化21.汽化22.凝华24.凝华25.升华26.先液化,后凝固27.熔化28.升华29.凝华30.升华31.1)凝华2)液化3)液化4)熔化5)熔化吸热降温32.液化33.液化34.汽化35.熔化36.凝固37.升华38.先升华,后凝华39.汽化(蒸发)40.蒸发吸热降温41.先汽化,后液化42.熔化和汽化,均吸热降温43.熔化44.先熔化后凝固45.凝固46.汽化47.蒸发吸热降温48.先汽化后液化49.先液化后汽化50.升华51.凝华52.先升华吸热降温,后水蒸气遇冷液化53.1)汽化(说明:气压减小,汽化加快)2)液化(说明: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54.1)升华吸热降温2)凝华、凝固3)熔化。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9物态变化现象解释(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专题09物态变化现象解释(解析版)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学优生期中期末复习难点题型专项突破(人教版)专题09 物态变化现象解释1.(2022•衡水模拟)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解: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故C正确。

答案:C。

2.(2022•南京模拟)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b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处较浓B.它是水蒸气,b处较浓C.它是小水滴,a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处较浓解: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我们看到的“白气”已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壶嘴处温度较高,因此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也就不会出现“白气”,所以a处较浓。

答案:C。

3.(2022•自贡模拟)加油站常年挂着“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标语,这样要求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 )A.汽化B.液化C.凝华D.升华解: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汽化(蒸发)为气态,弥漫在空气中。

答案:A。

4.(2022•太原模拟)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

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

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解:本题中的“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2.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24℃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9℃”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A.房间里的温度B.热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无法判断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1) (3)B.(2) (4)C.(4) (3)D.(1) (4)4.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会消失,以下四幅图中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与其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5.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在6min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在CD段是气态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6.如图所示的是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表示晶体熔化过程是()A.B.C.D.7.下列各图中,属于晶体液体凝固的图象是()A.B. C.D.8.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物理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春季,农民伯伯用地膜覆盖农田育苗——降低液体温度减慢蒸发B.夏季,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秋季,东北街道的树枝上挂着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冬季,戴着眼镜从室外走进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9.“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值符合实际的是()A.课间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minB.百米冲刺后,人的心率约为60次/minC.一根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0cmD.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的鸡蛋的温度约为3℃10.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究事理开始的。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3)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13)

一、选择题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2.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做菜时这些小孔饱含汤和佐料因而味道鲜美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C.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3.夏天妈妈从冰箱冷冻室取出一块牛排,刚取出时牛排表面①冒着“白气”,放在空气中解冻一会儿,塑料包装表面出现②密密的小水珠,等到牛排③变软之后,妈妈就知道牛排解冻好了。

上面描述的三个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4.以下物态变化的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A.冬天池塘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冰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在-10℃时也能晾干C.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上附着一层“白霜”D.刚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在其表面周围“冒”出的“白气”5.下列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如图所示,甲为盛有水的烧杯,试管乙直插入甲容器水中(试管未碰底),甲烧杯受到酒精灯持续加热后,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沸腾起来了,根据给出的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的表格,可判断试管乙内的液体一定是()几种物质的沸点(一个标准大气压)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水100甘油290煤油150酒精78A.酒精B.水C.煤油D.酒精或水7.如图所示的是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表示晶体熔化过程是()A.B.C.D.8.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干了——汽化B.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C.冬天,冰冻的衣服会慢慢变干——液化D.开药瓶能闻到药味——熔化9.下列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但雪却不见了是熔化现象B.夏天清晨,植物上常有露水,是液化现象C.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呼出白气是汽化现象D.深秋的早晨,有时地面上会有一层霜,是升华现象10.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9℃,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9℃。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专题练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2018·枣庄)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2.(2018·黔南州)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3.(2018·无锡)如图是“探究烛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烛蜡内部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烛蜡受热均匀D.烛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烛蜡是晶体4.(2018·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B.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棒周围出现“白气”,这是液化现象5.(2018·临沂)对下列各图解释正确的是()A.甲图中冰凌的形成过程是凝固,需要吸热B.乙图中雾淞的形成过程是升华,需要吸热C.丙图中露珠的形成过程是液化,需要放热D.丁图中湿衣服变干过程是汽化,需要放热6.(2018·宁波)如图是某网友在四月拍摄的某地雪景:积雪初融后,在某停车场上出现了一个个“雪馒头”,甚为奇特.雪堆正下方是方形地砖,每块方形地砖周围是条形砖.气象专家调研发现:四周条形砖比中间方形地砖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和渗水性关于形成“雪馒头”景观的解释肯定不合理的是()A.空气温度较低是“雪馒头”得以保留的原因之一B.方形地砖导热性差是形成“雪馒头”景观的原因之一C.太阳辐射导致条形砖上方的曾比方形地砖上方的雪更易熔化D.地表热量易通过条形砖及四周缝隙传递,使条形砖上的雪更易熔化7.(2018•梧州)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5、下雪不冷,化雪冷6、霜前冷雪后寒二、厨房中的热现象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露雾雹冰雪霜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雾淞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六、你身边的热现象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2、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3、冬天,戴眼睛的同学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冷5、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6、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7、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先湿后干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9、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10、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11、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什么12、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哪些13、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第三单元---物态变化简答题及答案.docx

xx 学校xx 学年xx 学期xx 试卷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 简答题 xx 题 xx 题 xx 题 总分 得分一、xx 题 (每空xx 分,共xx 分)试题1:(2011秋•滨海县校级月考)生长在沙漠中得仙人掌针尖状的叶子,有什么作用?试题2:俗话说“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有烧过水的同学都知道,水开时的声音是沉闷的“扑扑”声,而水快开时却发出了清脆的“呼呼”声.某同学回家后,动手做了如下的实验:①打开两个相同火力的煤气灶,将两个不同的容器,装上等量的水后,放在煤气灶上加热,直至水烧开,观察整个过程,并不时地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②当水温达到40℃﹣50℃时,有气泡开始脱离容器底,容器底发出了轻微的“呼呼”声,两个不同的容器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但都是随着温度升高,“呼呼”声变大.评卷人得分③当温度升高到80℃﹣90℃时,气泡变得更多了,“呼呼”声也变得更大声了.将其中一个容器停止加热,虽然温度和刚才相同,但只要气泡消失,声音就没有了.④当水烧开时,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发出沉闷的“扑扑”声.(1)通过以上的实验,你能解释为什么“开水不响、响水不开”吗?你认为水的声音与什么因素有关?(2)以上同学的实验是否不够完善的地方?若有的话,请指出,并说说你的方案.试题3:(2006秋•武江区校级期末)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试题4:(2011•锦州模拟)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试题5:在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菜冻坏,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为什么?试题6:(2006秋•常熟市校级期中)据说,在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大臣义律为了戏弄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在一次宴请中,义律递给林则徐一杯冰淇淋,林则徐接过冰淇淋后看到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认为很烫,于是用嘴吹吹冰淇淋以防烫着嘴巴.这时,义律嘲笑着说:“中国人真有意思,连吃冰淇淋都怕烫.”笠日,林则徐回请义律,烧了一道“水煮鱼片”的菜送到他面前,由于菜汤上漂了厚厚的一层油,香喷喷的,义律顺手就用勺子舀了一大勺汤,立刻喝下,没想到这不冒热气的汤烫得他摇着头大叫起来.看到此情景,林则徐说:“英国人真会开玩笑,连喝汤都摇着头.”请解释故事中的两个现象:(1)为什么冰淇淋周围冒着“白气”?(2)不冒热气的“水煮鱼片”汤为什么非常烫?试题7:(2011秋•哈密市期末)如图所示,人刚从水中出来,感到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现象.试题8:用久了的灯泡为什么会发黑变暗?(从两个方面回答)试题9:(2012秋•哈密市校级期中)夏天吃冰棒感到凉快,扇扇子也感到凉快,试分析这两种凉快的原因.试题10:(2013秋•海原县校级期中)炎热的夏天,要将汽水冷却,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者0℃的冰,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试题11:冬天穿棉衣可以有效阻止人体热量向外散发,使人感到暖和,而棉衣自身并不发热.据说法国准备生产一种夹克,其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降低时感到温暖.这种服装能够调节温度的原因是.试题1答案:答:沙漠中降水稀少,土地非常干旱,仙人掌表面针状的叶减小了表面积,降低了水份的蒸发速度,更好地保住了植物中的水份.试题2答案:解:(1)沸腾前,上层水温低于下层水温,大量的气泡上升时,温度低,出现液化,体积变小引起气体和水的剧烈振动,所以声音较响响水不开.沸腾时,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引起的振动较小,所以声音较小.这就是“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原因.(2)由实验步骤③得到水的声音与温度无关,与气泡有关.(3)实验中只探究了水的声音与水温、气泡、容器的关系,没有探究与火力大小、水的多少的关系.故答案为:(1)显然与气泡有关,沸腾前,上层水温低于下层水温,大量的气泡上升时,温度低,出现液化,体积变小引起气体和水的剧烈振动,所以声音较响响水不开.沸腾时,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引起的振动较小,所以声音较小.这就是“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原因.(2)没有探究水的多少和火力的大小等因素.试题3答案: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水蒸气只有遇到0℃以下低温的环境才凝华,所以下霜之前,气温较低,故“霜前冷”;下雪后,雪要熔化,熔化时需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气温的降低,使人觉得寒冷,故“雪后寒”.试题4答案:答: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试题5答案:答:因为北方的冬天气温低,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就是利用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致冻坏.所以就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试题6答案:答:(1)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2)水蒸发吸热,同时菜汤上漂得油阻碍了水分的蒸发,使汤的温度较高试题7答案:答:刚从水中出来的人身上有水,水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所以感到冷;烈日下狗伸出舌头喘气,加快了汗水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使汗水蒸发加快,蒸发需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所以狗感到凉快.试题8答案:解:(1)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会发生升华现象,形成钨蒸气,钨蒸气碰到灯泡的内壁,又在内壁上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固态的钨附着在玻璃内壁上,故内壁会发黑,使灯变暗;(2)灯泡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当钨丝发生升华,灯丝会变细,使灯丝的电阻增大,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公式P=知,灯泡的功率将变小,使灯亮度变暗.试题9答案:解:(1)“夏天吃冰棒觉得凉快”,是利用了冰棒的熔化吸热;所以觉得凉快;(2)“扇扇子感到凉快”,因为扇扇子,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汗液蒸发加快,蒸发时从身体吸热,带走一部分热量,所以感到凉快.试题10答案:答:0℃的冰熔化成0℃的水时,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更利于冷却食物,所以0℃的冰效果会更好.试题11答案:解: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能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温度上升时熔化,由于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因此这种微胶囊做成的夹克能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穿上它,在温度下降时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又自动向人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故答:胶囊所含物质在气温升高时熔化吸热,气温降低时凝固放热.。

物态变化考试题型有答案解析

物态变化考试题型有答案解析

一、生活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A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熔化吸热B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汽化吸热C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放热D .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凝固放热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

如图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3.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打开电冰箱能看到“白雾”的季节是夏天,看到口中呼出白气的季节是冬季。

下面所述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中,错误的是( )A .夏天潮湿,空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汽,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B .夏季干旱,燥热是产生前者的条件之一C .口中呼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水蒸汽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D .冬季干燥、寒冷是产生后者的条件之一4.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2中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固体 液体 气体升华(吸热)熔化(吸热) 汽化(吸热)液化(吸热) 凝固(吸热) 凝华(吸热)5.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 、人呼出的水蒸气B 、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D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6. 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盛有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A 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B 纸的散热性能很好C 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带点D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7.寒冷的冬天,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B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外水蒸气凝华生成的D .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外水蒸气液化生成的8.流行歌曲《青花瓷》因其浓浓的复古中国风而颇受广大歌迷喜爱。

晓婷同学从物理角度解读歌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天青色等烟雨”,雨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 .“炊烟袅袅升起”,炊烟随风飘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月色被打捞起”,水中月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D .“冉冉檀香透过窗”,闻到檀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二、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1.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简答题专题练习附答案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5、下雪不冷,化雪冷6、霜前冷雪后寒二、厨房中的热现象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

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露雾雹冰雪霜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雾淞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六、你身边的热现象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2、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3、冬天,戴眼睛的同学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冷5、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6、用久了的灯泡灯丝变细7、从冰箱里拿出的鸡蛋先湿后干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9、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会越来越小10、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11、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什么12、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哪些13、夏天,没有冰箱的农村家庭,为了防止饭菜变味儿,常把饭菜放入脸盆,再把脸盆浮在水缸中。

七、其它1、我国古代有许多艺术性、科学性较高的饮器。

有一种杯叫“常满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圆锥体,放在空气中,不断有水滴产生,使其常满。

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3、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为了缓解旱情,曾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面对旱情,我们更要节约用水。

写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节水方法4、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什么5、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请说出其中的物态变化。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答案)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1、下雪天,高山气温低于山下平地气温,下到高山的雪不易熔化,而下到平地的雪易及时熔化。

所以同样的雪,高山上比平地多。

霜是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冷凝华的结果,山下平地表面上的水蒸气比高山上多,故平地易形成霜,而高山不易形成霜。

2、缸中的水由于蒸发,水面以下部分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缸的外表面就产生了液化现象,水珠附着在水缸外面。

睛天时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少,虽然水蒸气也会在水缸外表面液化,但微量的液化很快又蒸发了,不能形成水珠。

如果空气潮湿,水蒸发就很慢,水缸外表面的液化大于汽化,就有水珠出现了,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大,降雨的可能性大,当然不用挑水浇地了。

3、因为烧水时水中的气泡上升会发出响声,气泡上升得越快,发出的响声越大,气泡上升的快慢与水壶底部的水和表面的水的温差有关,温差越大,气泡上升越快。

开始烧水时,接触壶底的水温度较高,表面的水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气泡上升快,故“响水不开”。

当水沸腾时,壶底的水与表面的水温度基本相等,水中的气泡上升变慢,故“开水不响”4、结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水的温度在0℃—4℃之间是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

冬天,当气温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就要下沉,河底水的温度高,密度较小,就要上升,形成对流,使全部河水不断冷却。

当整个河水的温度都降到4℃时,对流就停止了。

气温继续下降时,上层河水的温度继续下降,河底水的温度仍保持4℃。

当上层的河水温度降到0℃并继续放热时,河面开始结冰。

从这以后,由于水和冰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光滑明亮的冰面又能防止辐射,因此,热传递的三种方式都不易进行,冰下的水放热极为缓慢,结成厚厚的冰需要时间很长,所以才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说法。

5、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而形成的,由于凝华和凝固都是放热过程,所以感觉不冷,而雪熔化是吸热过程,所以感觉冷。

6、霜的形成是凝华过程,而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所以霜前的气温要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才能放热而凝华形成霜;下雪后,在雪的熔化或升华过程中都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下雪后,室外的气温会很低二、厨房中的热现象1、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2、“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能液化,所以看不到,而离壶嘴一定距离处温度低,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小珠即看到的“白气”。

3、烧水时,水沸腾后保持沸点不变,在1标准大气压下,只能达到100℃,而锡的熔点是213.9℃,达不到锡的熔点,所以壶烧不坏;不装水时,壶的温度一直升高,很快便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4、凉水碰到热馒头时迅速汽化,在手和馒头间形成一层水蒸气,而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

5、油的沸点远远高于水的沸点。

6、水落在热油锅里时,锅内温度早已超过了水的沸点,水立刻汽化成水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且水比油重,在锅底的水化成水蒸气要跃出水面,引起剧烈振动,发出响声和爆炸,溅起油花;当油落到沸水锅内时,锅内沸水的温度低于油的沸点,且油飘在水面,汽化后可以直接跑到空气中,所以不会出现爆炸。

7、 100℃的水蒸气烫得更厉害,因为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程。

8、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因为0℃的冰比0℃的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

9、烧开的油烫得更厉害,因为油的沸点比不的沸点高得多。

10、锅热得发红温度过高,滴入的水迅速蒸发,水蒸气将水滴托起,使水滴与锅接触的面积减小,蒸发减慢;而滴入热锅里的水在流动,与锅接触的表面积增大,蒸发加快,所以先干。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并没有停止加热,只是暂止住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停止加热,是彻底止沸。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1、“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凝固,凝固时向外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熔化,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烟”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雨: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水蒸气先凝华(放热)后熔化(放热)形成。

露: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

雾: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

雹: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小水珠,小水珠遇冷凝固(放热)成小冰球,小冰球受热熔化成水再与小冰球结合,如此多次循环而形成的。

冰:水凝固放热形成雪: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

霜: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

窗花(发生在窗户的内表面):水蒸气直接凝华放热形成。

雾淞:水蒸气直接凝华(凝固)放热形成。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人口中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水壶里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打开冰箱门,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珠。

六、你身边的热现象1、升华(吸热)2、汽化(吸热)3、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4、蒸发(吸热)5、钨丝先升华(吸热)后凝华(放热)6、钨丝升华(吸热)7、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成小水珠,后又汽化(吸热)成水蒸气8、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成小水珠,后又汽化(吸热)成水蒸气9、升华(吸热)10、蒸发(吸热)11、为了防止冷的镜面放入人口时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使镜面变得模糊不清。

12、升华(吸热)13、水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

七、其它1、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白玉做的圆锥体表面,并沿表面下滑至杯中。

2、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汽化来吸收巨大的热量,火箭升空瞬间,看到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

3、2009年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严重旱灾。

(1)为了缓解旱情,曾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凝华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落到地面上.(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用完水后及时关闭水笼头;淘米水浇花等(答案合理即可)4、加盐是为了除低雪的熔点,使雪能在低于0℃的环境下熔化。

5、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凝华(放热)冰粒变成雨滴——熔化(吸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