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重点与难点
抗震超限审查要点
抗震超限审查要点学习抗震超限审查要点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
我理解抗震超限审查啊,这可是和建筑安全息息相关的大事呢。
最开始接触这一块,我就蒙圈,这超限是啥意思呢?我总结了一下,超限指的就是超过抗震设计规范限制的那些情况。
比如说呀,建筑物的高度超了,平常咱们看到的普通住宅比如说就是些多层或者小高层建筑,那要是突然来个超高的摩天大楼,那就可能涉及高度超限了。
结构体系有时候也会超限呢。
就像有些建筑为了追求独特的造型,设计出一些奇奇怪怪的结构,不是咱们常规的框架结构或者剪力墙结构之类的,那这种就得审查得严格一点。
我之前就疑惑,为啥要这么严呢?后面明白这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要是结构体系不稳,万一地震来了,楼可就危险了。
在审查的时候,建筑的平面和竖向不规则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我就想啊,这平面不规则像啥呢。
就好比一个拼图,正常是方方正正的那种,你要是缺一块或者突出来一块,形状不规则了,那在地震的时候受力可能就不均匀了。
竖向规则性也是,你不能上面细下面粗或者中间突然变窄之类的。
像有些大厦,中间弄个很大的空洞或者几层合在一起做一个超大空间啥的,这可能就会影响到竖向的规则性呢。
还有啊,对了还有个要点,对于超限建筑,咱们得详细计算它的地震反应呢。
这就好比给这个建筑做体检,各个数据啊,像是位移啦,加速度啦,都得仔细看看是不是在合理范围。
计算这个地震反应可不容易,我学习时就感觉头疼,那些计算公式复杂极了。
不过我找到个小技巧,就是多对比实际的案例。
看看之前那些超限建筑是怎么计算的,怎么解决问题的。
我查了很多资料呢,像《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这就是基本的参考资料,里面有很多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些专门做抗震超限审查的报告案例,看那些成功的例子是怎么分析建筑情况的。
抗震超限审查确实很严谨和复杂,咱们都得继续好好研究才行啊。
这不仅是对自己学习的提升,也是对以后可能参与的建筑项目负责嘛。
比如说你自己要是住在一个经过有疏漏的超限审查的建筑里,这风险多大呀。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有了很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流动资金向基础设施建设这个行业汇集。
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着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体现了出来,因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特点已经超出了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规定,抗震问题也成为了摆在超高建筑工程面前的重大难题,如果不解决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问题,将会影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对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 tu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在人们对空间充分利用的需求下超高层建筑工程应运而生的,这体现了人们对更舒适、更具现代化的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的追求。
与此同时,问题也随着超高层建筑工程的发展而体现了出来,因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本身的结构特点已经超出了我国对建筑工程的规定,抗震问题也成为了摆在超高建筑工程面前的重大难题。
如果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问题能够解决,有助于避免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安全隐患,同时又促进超限高层建筑技术发展。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都秉持着“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
而且在实际抗震设计过程中,此原则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照此抗震原则执行的绝大部分地区的大部分建筑物符合了抗震规范设计,随着而来的重大地震过程中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明显下降。
但是发生中小地震的时候,有时候可能造成建筑物的部分结构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进而影响人们对更高生活水平的追求。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针对宽度和高度比超限的建筑的设计,其要点是一般连体板主要用来计算建筑物的连体部位和周边、连体部位的层数应该采用型钢混凝土或者彩钢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需重视的几个问题-徐培福
41
42
28
7度,65层,305m
2层、5层楼板开大洞
29
3. 结构方案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⑤ 结构两个正交方向的第一平动周期比大于0.8
– 天津嘉里中心,59层,200m – 调整前T1x=4.654s,T1y=3.653s,T1x/T1y=0.785
30
3. 结构方案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⑥ 加强层伸臂桁架深入筒体剪力墙 伸臂桁架内力计算可不计楼板作用
– 层抗剪承载力计算中,加强层的斜撑承载力不能采用 25 绝对值的叠加
南京德基广场: 49层,209m, 11层、24层、37层设加强层
26
Ki Vi / Ui
Ki Vi / Ui / hi
27
3. 结构方案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④ 楼板大开洞
– 情况复杂 – 弹性楼板不计入平面外刚度,按大震计算楼 板应力 – 计算对竖向构件的不利影响
U2(m)
罕遇地震作用下,所有连廊隔震支座的最大变形分 别为39.5cm,支座选用最大位移量50cm
34
35
3. 结构方案设计中注意的 问题
⑧ 鞭梢效应的计算 按大震分析
36
4. 对计算分析的要求
① 现有软件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十分必要的 分析工具,但仍需要工程师的分析判断 ② 弹性静力分析的计算原则严格遵守规范规 定 ③ 工程计算出现怪异情况的,设计工程师要 分析,软件工程师要及时改正
B12T1N B12T1S B12T2N B12T2S B23T2N B23T2S B23T3N B23T3S B35T3N B35T3S B35T5N B35T5S B56T5N B56T5S B56T6S B56T6N B69T6N B69T6S B69T9N B69T9S B78T7N B78T7S B78T8N B78T8S B89T8N B89T8S B89T9N B89T9S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投入使用。
但是高层建筑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地震灾害。
因此人们必须加强高层建筑的抗震性,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进行全方面的考虑,充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概念及其要点出发,提出了加强抗震超限设计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高层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标签: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超限抗震地震灾害对于高层建筑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随着城市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人们逐渐提升了对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
只有做好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进而保障居民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是一个长期的设计过程,而且涉及到的各项内容比较繁复,在设计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后续的各项操作。
因此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标准,全方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
同时设计人员还应加强建筑结构的整体布局设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来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保障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概述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不仅需要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要符合人们的实际生活需要。
在进行抗震结构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多方面内容。
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抗震结构和建筑材料性能,遵循一定的原则来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抗震设计的合理性。
首先,设计人员在建筑物抗震设计中要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保证能够使建筑物整体的抗震效果最大限度地得以保留。
其次建筑结构的刚度必须满足抗震的相关要求。
如果建筑物的刚度与相关要求不相符,那么将无法避免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严重损害。
建筑结构的设计人员需要针对建筑物的刚度采取有效措施,对结构产生的变形现象进行有效控制,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2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超限设计要点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超限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稳定性,使建筑具有较大的承载力,最大限度内减少地震给高层建筑带来的损害,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浅谈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和超限设计
浅谈超高层结构的抗震和超限设计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同时包含超过80层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不仅高度超出常规建筑,其建筑结构也需要考虑超越常规的设计要求,如抗震和超限设计。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浅谈超高层结构的设计和特点。
一、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超高层结构的抗震设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是因为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体积比通常的建筑要大得多。
因此,它们受到外部地震和内部荷载的影响更大。
此外,由于建筑结构和搭载设备的复杂性,超高层建筑的构造更为复杂,难度也更大。
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地震参数的分析和确定地震参数是指地震发生时可能产生的各种力和荷载。
抗震设计需要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确定。
这包括地震的等级和其穿透力,建筑物的动态反应和结构体系的耐震设计等。
抗震设计需要对建筑整体进行考虑,包括立面、地基和结构布局等。
2.结构体系的设计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的骨架。
超高层建筑需要采用抗震设计,从而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不会倒塌。
这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结构体系,以承受更大的荷载。
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通常是采用混合结构,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3.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使用超高层建筑的建筑材料要求更高的品质,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建筑材料必须能够应对各种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同时也要符合建筑材料的性能标准。
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基于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和受力情况,以确保其能承受地震和其他荷载。
二、超高层结构的超限设计超高层建筑的设计也需要考虑超限设计。
这是指建筑组件和结构的超出正常范围的设计。
超限设计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的复杂度。
超高层建筑的超限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强度结构强度是保证超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强度需要符合超出正常水平的设计要求。
这包括弯曲、扭转和拉伸等不同方向的测量,以及不同角度和形状的标准。
2.动态反应超高层建筑对地层和动态反应的要求更高。
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或重大地震发生时,超高层建筑必须考虑其动态反应。
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
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其在城市空间中的地位、视觉效果、居住、商业和办公等功能上的重要性,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然而,如何把高层建筑的抗震安全水平提高到最高点,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一个长期困扰高层建筑设计者的难题。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自197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层建筑抗震安全水平逐步提高,许多新技术和新材料得以应用于抗震设计中。
但是,一些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依然存在抗震安全问题,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这种情况下的抗震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理论分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需要先从理论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以下是理论分析的几个关键点。
1. 高度和高宽比的概念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定义,高度是指从地面或起点到建筑顶部的距离。
建筑物的高度越高,其地震力越大,对于抗震设计来说,高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参数。
高宽比是指建筑物的高度与基底的最大横截面宽度之比。
高宽比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 抗震设计的基本思路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基本思路是:以控制建筑物结构的变形为主,通过设计合理的结构布局、选用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等综合措施,确保在地震作用下建筑物各构件处于可控状态,减少损失。
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高宽比,结合地震波的性质和频谱规律,控制建筑物结构响应的峰值加速度、位移和能量等参数,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抗震安全性。
3. 针对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抗震设计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通过设置控制节点、加强节点构造细节、加强构件截面及抗震加固等手段来提高其抗震安全性。
在选取配置荷载时,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高宽比,选用与标准规范适应的高层建筑的黑土或白云石谷场地、按照不同地震烈度要求确定基本加速度,同时根据变形控制理论要求,按适当的变形限值确定等效静力荷载。
二、实践探讨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还需要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重难点分析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重难点分析城市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逐渐提升,不仅要求实用与美观共存,更要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因此,为满足居民与经济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产生了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可以节约土地空间,更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
标签: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重难点为满足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本文针对新时期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难点进行主要分析,以促进城市超限高层建筑效率,满足城市人口的迫切需求,从而提高城市化发展进程。
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概述在高层建筑中,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与组成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及决策重点。
当抗侧力体系决定后,水平构件体系的大格局便已确定,当然楼盖布置的细节也可再进一步进行推敲,因其其也有可能会反过来对抗侧力体系产生影响。
目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1框架结构。
其基本组成构件为梁与柱,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较为灵活,结构受力简洁而清晰,施工也较为方便;且在抗震设计中,其延性较好,耗能能力也较强,因此,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通常使用的柱网间为5-9m,而当采用预应力和钢骨混凝土的结构时,柱距大于等于15。
如果建筑物较高时,应该考虑建筑结构设计的主控因素(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缺点是抗侧刚度较弱,所以需要设计较大截面的梁、柱才能满足变形要求,这样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另一个考虑对象是非结构构件的填充墙,其变形性能比框架差很远,且框架结构变形较大时,容易损坏。
1.2剪力墙结构。
其最大特点就是抗侧刚度大和承载力高。
一般而言,布置合理的剪力墙结构,会有较强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在众多大地震中,剪力墙结构出现破坏的较少,表现出了其良好的抗震性能。
而其缺点则是自重大和刚性大以及延性差,并且对水平荷载也只能“硬碰硬”,所以剪力墙结构的周期较短,地震惯性力也较大。
剪力墙的间距一般较小,为3-8m,因此,其平面布置不够灵活,建筑空间受限制。
超限高层抗震设审查要点
超限高层抗震设审查要点超限高层抗震设(简称超抗设)是指建筑物中超出设计超震设的层,它的使用对于增强建筑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超抗设审查是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下面将从超抗设的地基处理、结构设计、施工管理三个方面,对超抗设审查的要点进行详细阐述。
超抗设审查的要点之一是地基处理。
地基是建筑物的承载体,地基的稳定性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超抗设审查中,需要对超抗设所在地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
评估地基稳定性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基的承载能力、地基的沉降性、地基的稳定性等方面。
此外,还需要对超抗设周围的地质环境进行评估,如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
超抗设审查的要点之二是结构设计。
超抗设的结构设计是建筑物抗震能力的保障,因此,在超抗设审查中需要对超抗设的结构设计进行审核。
结构设计审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的荷载承载能力、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构的刚度和变形能力等。
需要确保超抗设的结构设计符合相关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标准,并能满足超抗设所在地区的抗震需求。
超抗设审查的要点之三是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是超抗设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施工管理能够有效地确保超抗设的质量和安全。
在超抗设审查中,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等进行审核。
此外,还需要对超抗设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对超抗设的抗震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超抗设审查是确保超抗设在地基处理、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提供良好的抗震能力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严格的审查和监督,才能确保超抗设的质量和安全,最终保障建筑物中的人员生命安全。
因此,在超抗设审查中,需要注重对地基处理、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等要点的把握,确保超抗设的质量和安全。
超限高层设计重点与难点
华东院周建龙总工讲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重点与难点编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送审稿《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11号)《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沪健 【2003】702号)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补充规定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工作的建议》 (2007年工作会议)《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把关的建议》 (2009年2月6号)《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工程抗震设计指南》 (第二版吕西林主编)超限的认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建质【2006】220号新抗震规范及高层混凝土结构规范推出后,其划分范围作相应调整将大跨结构纳入审查将市政工程纳入审查CECS如与抗规及高规矛盾,以高规及抗规为主上海工程还需满足《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沪建建【2003】702号)计算分析总体要求总体判断,根据受力特点建模计算参数选取要合理计算假定要符合实际受力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判断计算参数的选取连梁的单元形式(杆单元或壳单元)巨柱采用杆或壳单元墙单元最大单元尺寸楼板单元是否合理阻尼比的选择连梁刚度的折减周期折减系数最不利地震方向(正方形增加45°)最不利风荷载方向施工模拟的方式嵌固端的选取特殊构件的定义足够的振型数量是否考虑p‐△效应考虑偶然偏心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地下室、悬臂梁)计算结构的总体判断质量&荷载沿高度分布是否合理振型、周期、位移形态和量值是否合理地震作用沿高度分布是否合理单工况下总体和局部力学平衡条件是否满足对称部位构件的内力及配筋是否相近不同程序的比较受力复杂构件(如转换构件等)内力及应力分布与概念、经验是否一致嵌固端的要求地下室与土0.00的刚度比≥2(上海地区为1.5)楼板厚度大于180地下室刚度不计入离主楼较远的外墙刚度土0.00水平传力不连续时,嵌固端应伸至地下室,并对大开口周边梁、板配筋加强 地下室外墙离主楼较远,可在主楼周边设置剪力墙,直接将水平力传给底板土0.00有较大高差时,在高差处设置垂直向剪力墙,且采取存在高差处的柱子箍筋加密,水平传力梁加腋等措施,确保水平力传递嵌固端设在地面层,宜设刚性地坪,确保传力可靠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系数,一般地下室填3,几乎完全约束时填5,刚性约束填负数。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设计和专项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设计和专项摘要超限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一定标准(通常为规定的标准高度)的建筑物。
由于其高度的限制,超限高层建筑在抗震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设计需要更加严格和精细。
本文将介绍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探讨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专项内容。
1. 引言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设计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不发生倒塌或严重损坏,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
由于超限高层建筑的高度和结构特点,其抗震设防设计相对于普通高层建筑更为复杂。
在进行抗震设防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地震波动特征以及当地的地质条件等因素。
2. 设计原则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性原则抗震设防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障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的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评估和分析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受力情况,确保结构的耐震性能满足标准要求。
2.2 经济性原则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设计不仅需要确保安全性,还需要考虑项目的经济性。
设计师应合理利用材料和结构形式,尽量降低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成本。
2.3 可行性原则抗震设防设计应当考虑到建筑物的施工可行性。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条件,确保设计方案能够实际实施。
3. 设计方法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设计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
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3.1 弹性设计法弹性设计法是一种经典的抗震设计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高度较低的建筑物。
它基于弹性力学原理,通过对建筑物的受力分析和计算,确定结构的设计参数,从而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3.2 弹塑性设计法弹塑性设计法考虑了结构在地震荷载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
它适用于超限高层建筑这种高度较大、刚度较高的建筑物。
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模拟结构在地震发生时的受力行为,提供更可靠的抗震设计方案。
3.3 基准地震法基准地震法是一种基于地震工程实践和经验的设计方法。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作,确保审查质量,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号),制定本技术要点。
第二条本技术要点所指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包括:(一)高度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超过规定,包括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第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第章钢结构最大适用高度,超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以下简称《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章中有较多短肢墙的剪力墙结构、第章中错层结构和第章混合结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工程。
(二)规则性超限工程:指房屋高度不超过规定,但建筑结构布置属于《抗震规范》、《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的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
(三)屋盖超限工程:指屋盖的跨度、长度或结构形式超出《抗震规范》第章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索结构技术规程》等空间结构规程规定的大型公共建筑工程(不含骨架支承式膜结构和空气支承膜结构)。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具体范围详见附件。
第三条本技术要点第二条规定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属于下列情况的,建议委托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一)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级高度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第章最大适用高度的混合结构;(二)高度超过规定的错层结构,塔体显著不同的连体结构,同时具有转换层、加强层、错层、连体四种类型中三种的复杂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转换层位置超过《高层混凝土结构规程》规定层数的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抗震规范》规定且水平和竖向均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三)超过《抗震规范》第章适用范围的钢结构;(四)跨度或长度超过《抗震规范》第章适用范围的大跨屋盖结构;(五)其他各地认为审查难度较大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
第四条对主体结构总高度超过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满足以下要求:(一)从严把握抗震设防的各项技术性指标;(二)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专家委员会进行的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应会同工程所在地省级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共同开展,或在当地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家委员会工作的基础上开展。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导则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导则一、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超限高层建筑的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因其高度和规模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给城市和居民带来的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
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结构抗震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二、超限高层建筑的特点和挑战1. 高度:超限高层建筑一般指高度超过规范规定的高度限制的建筑,其高度往往超过100米,甚至更高。
这样大的高度差异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结构:超限高层建筑常常采用较为复杂的结构形式,如钢结构、混凝土-钢混合结构等,这些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特别的设计和分析。
三、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 法规合规:抗震设计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相关法规,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2. 等效抗震性能设计: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可以采用等效抗震性能设计方法,根据建筑的特点和地震作用的特点,确定建筑的抗震设计参数。
3. 抗震设防等级: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必须根据建筑的用途和地震危险性确定相应的抗震设防等级,确保建筑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四、抗震设计的关键技术1. 构件设计:超限高层建筑的构件设计必须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合理选择构件的材料、尺寸和连接方式,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 抗震控制:采用有效的抗震控制技术,如加筋剪力墙、剪力筋等,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整体稳定性。
3. 结构分析:采用先进的结构分析方法,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分析、地震响应谱分析等,确保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五、抗震设计的实际应用1. 工程案例:通过分析已建成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案例,总结其中的抗震设计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2. 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模拟软件、结构分析工具和抗震设计技术,对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抗震设计,确保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六、结论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析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改进
分析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改进摘要:抗震设计是超限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尤其在地震多发地带的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实际工况,提高建筑抗震级别和能力。
本文将对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彭水县沙沱客运中心项目中的1#楼为例,就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思路和效果,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实例;研究对超限高层建筑而言,抗震设计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整个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尤其对于超限高层建筑而言,复杂的结构一旦遭到地震的影响,巨大破坏,必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与改进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过程中,应当选出至少两个合适的力学模型进行抗震验算和分析,而且所选的力学模型一定要合适,否则将难以正确计算出建筑结构受力情况。
不同力学模型所选用的力学计算程序不 同,其计算结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体建筑结构、 相关构件在地震中的承载力如何;主体结构需进行弹 性时程分析,利用弹塑性静力、动力对其计算,从而 补充计算结构。
实践中的重要构件而言,应当严格按照力学计算结果对其配 筋设计合理与否进行验证。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过 程中,如果主体建筑结构刚度不合理,则在基于力学 模型受力计算分析过程中,就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主体建筑结构位移也会偏大或者偏小。
基于此,在设 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调整刚度参数,避免因刚度不 合理而影响整个高层建筑的抗震,隔震、消能减震,作为目前超高层建筑领域应用 最有效的抗震技术手段,在提高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 震性能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应用优势,可有效提高超 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防系数。
隔震技术在超限高层建 筑抗震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可有效延长该建筑结构的 自振周期,对于减小地震对高层建筑物造成的影响、 提高超限高层建筑抗震 震技术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时程分析法对其受力情况进行计算。
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建筑抗震设计要点
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建筑抗震设计要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地震频繁的地区,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高度和高宽比的超限则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在这篇文档中,将介绍与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建筑抗震设计相关的要点。
一、高度超限建筑的抗震设计要点1. 加强结构的稳定性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由于高层建筑的重心高度较高,因此地震所造成的倾覆风险相对较大。
因此,在高度超限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需要特别加强其结构的稳定性,保证建筑能够稳定安全地承受地震力。
2. 采用隔震措施采用隔震措施是一种常见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
隔震措施可以将建筑与地基之间加装隔震装置,从而隔离地震力对建筑的影响。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提升,还可以减小建筑对地面的震动影响。
3. 采用防震设备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还可以采用防震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通过吸收震动的方式,减小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集中程度,从而保证建筑不受到严重的损害。
二、高宽比超限建筑的抗震设计要点1. 底部增加刚性节点高宽比超限建筑的底部结构的刚性程度通常较差,因此最容易发生损坏。
为了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在高宽比超限建筑的底部需要增加刚性节点,从而提升建筑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2. 采用横向抗震支撑结构高宽比超限建筑的抗震设计中,通常需要采用横向抗震支撑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将建筑物中的荷载集中到少数的支撑柱上,从而减少了建筑内部的震动影响,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
3. 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在抗震设计中,结构的选择至关重要。
对于高宽比超限建筑,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比如可以选择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桥架结构等,来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
总之,高度和高宽比超限的建筑抗震设计要点非常重要。
在具体实践中,应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法来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从而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一、实施专项审查的抗震设防要求1.专项审查是给予结构抗震设防更高要求的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达到规范规定的最高水平。
2.专项审查应遵循《建筑抗震设防规范》的规定,如有必要,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更高要求。
3.专项审查要求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1)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性能应达到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构件承受地震作用的稳定性和受力计算要求。
(2)结构抗震设计应因地制宜,考虑地震源、结构重点设计参数和设计材料等质量控制要求。
(3)结构抗震设计应考虑抗震设防技术搭配、减震技术应用和结构边界和力学性能的控制要求。
1.进行外力作用全过程静动力分析计算,采取恒力模型(非线性模型)按照《建筑抗震设防规范》要求进行全过程动力分析计算,以确定结构承载外力过程中要控制的可接受应力和门限应变。
同时,还应考虑地震作用期间结构的振型特性、结构的破坏模式、结构的破坏形式和表现,以及结构的破坏概率等方面的考虑因素。
2.根据严苛的地震场的要求,采用更新型抗震结构技术,并将抗减震技术应用到设计中。
为了提高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可采用抗震包裹结构和抗震减震技术。
3.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地震作用全息时结构的承载能力、失稳性和非线性性,及其结构的弹性变形程度,从而确定稳定性和失稳性最佳的结构配置方案。
4.针对建筑结构的质量控制,专项审查要求将质量控制的内容纳入设计文件。
其中要求考虑结构重点设计参数和设计材料,确定抗震参数和振动性能改善措施对抗震性能增强的影响。
5.专项审查还应考虑现场检测采集和实验验证,确保结构抗震设防设计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减少超限高层建筑灾害风险。
6.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应设计地震空间结构,采取完善的结构边界及力学性能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承载能力,防止结构局部失稳损坏。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点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要点摘要:由于超高层建筑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极其巨大,一旦出现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算的,所以超限高层建筑应当做好建筑防护地震的相关设计,而且还应该更加严格进行监督检查,这样才能保证超限高层建筑的安全。
结合近几年的工程施工经验,对现在全球的超高层建筑的抗震反应谱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我国的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方面所存在的若干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展开论述,从而对我国现阶段的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调整、对抗震设计的方案进行优化等,希望本文可以为超限高层建筑的相关从业人员起到帮助作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引言:在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由于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高层建筑林立。
人们对超限高层建筑在抗震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其可以预防并抵御强烈的地质灾害等。
通过对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从多方面考虑其设计影响因素,以便可以基于建筑实际情况建设起人们满意的高层建筑来。
1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的制约因素1.1 拟建场地的选择地震作用是由于大地的运动引起建筑物结构的动态作用,当这种动态作用超过建筑物的水平抗力时,建筑物就会遭到破坏。
因此,减轻地震破坏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选择抗震有利的场地。
比如,拟建场地应避开活动断裂段,避开容易引发滑坡和崩塌的地段。
另外,对于极易引发水灾和海啸等次生灾害的不利地段也应避开。
1.2 建筑抗震设计中基础刚度的影响在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中,基础嵌固假定是其中一种方法,其未重视基础刚度给建筑上部结构抗震设计形成的影响。
事实上,基础刚度能够有效地改变建筑结构地震作用与效应。
在我国目前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当中,借助于地震剪力折减系数的引入,充分考量上部结构及地基基础共同作用所产生的影响。
国际上普遍地认为基础嵌固假定趋于安全,然而,在建筑抗震设计之中,充分考虑基础刚度,不但可以延长结构周期,降低总地震作用,还能够在有限基础刚度的影响下,合理地改变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的变形特点和内力分布规律。
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重难点及处理方法的探析
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重难点及处理方法的探析摘要:我国的高层建筑在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中,不但在高度上取得了突破,而且在功能完善、品质提升、造型创新、技术创新、耗能降低、抗震防灾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
目前,各种行业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都采用了抗震性能化设计,是解决复杂地震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设计重难点;处理方法引言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是从力学基础理论和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出发,充分考虑了结构的受力和变形能力,有效地解决了目前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各种超限、不规则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1.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化设计理论的基本内容抗震性能化设计是基于抗震设计基本理论,重点突出差异化、抗震性能可量化的更加科学的设计方法。
针对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基于概念设计、“多道防线”思想,综合考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协调可靠和经济两方面的要求,贯彻“多级设防”思想,加强薄弱部位,提倡“个性化”设计,灵活运用各种结构措施实现预期的性能目标。
抗震性能化设计基本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一是确定地震设防水准;二是确定抗震性能目标;三是确定结构抗震性能水准和计算分析;四是结构抗震性能分析评估和工程研判[1]。
本文就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进行讨论。
2.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的重难点2.1.高度超限问题高度超限是工程师经常遇到的抗震设计问题,调整措施主要为,在选定结构体系后仍然高度超限的,可以考虑在底部加强区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例如框架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在剪力墙中配置钢板或型钢,提高结构延性和承载力;结合楼电梯间及管井的布置,将核心筒一定数量的内墙设置为剪力墙,加强核心筒内外墙体间相互支承作用,提高核心筒的稳定性和整体性等。
2.2.结构整体受力方面层间位移角是确保结构整体刚度的宏观位移控制指标,目的是限制结构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水平位移,避免构件产生过大变形或开裂,避免因位移过大导致重力二阶效应严重而影响结构的承载力、稳定性和使用,避免非结构构件出现过大的破坏[4]。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指南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重点。
为了提高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本指南旨在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一套系统的抗震设计方法。
二、抗震设计基本原则1.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2. 强调结构冗余度和延性3. 采取多道防线,增强结构整体性三、地震作用计算1. 地震动参数的选取2. 地震作用效应的调整3. 水平与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4. 时程分析法在复杂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四、结构体系与布置1. 结构体系的选型2. 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布置3. 结构竖向刚度与承载力的均匀性4. 优化结构平面布置,减小扭转效应五、结构超限类型与判别1. 高度超限的判别2. 平面不规则的判别3. 竖向不规则的判别4. 扭转不规则的判别5. 其他超限因素的判别六、结构性能设计与分析1. 结构承载力与变形能力的协调设计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3. 结构弹塑性分析方法与软件应用4. 基于损伤与倒塌分析的抗震设计七、抗震构造措施1. 剪力墙、框架柱的抗震构造措施2. 梁、板的抗震构造措施3. 节点连接的抗震构造措施4.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八、工程实例分析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实例介绍2. 实例的结构超限情况分析3. 实例的性能设计与分析过程4. 实例的抗震构造措施应用与效果评估九、设计流程与审查要点1.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流程概述2. 各阶段的设计要点与审查重点3. 与相关规范的符合性检查要点4. 设计审查流程及注意事项5. 设计变更的管理与控制流程十、结论本指南总结了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计的核心内容,包括基本原则、地震作用计算、结构体系与布置、结构超限类型与判别、结构性能设计与分析、抗震构造措施以及工程实例分析等。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设计人员可以更好地进行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竖向规则性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的要点
竖向规则性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的要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高度不断飙升,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在我们生活中出现。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建造方式和结构形式,竖向规则性超限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极为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结构控制三个方面,总结出竖向规则性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的要点。
一、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是建筑的骨架,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对于超限高层建筑来说,建筑结构的设计尤为重要。
从结构类型上,超限高层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筒体结构和框-筒组合结构等,各种结构的性能和抗震能力也不相同。
因此,在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并进行细致的设计。
二、地基基础地基基础是建筑的根基,支承建筑全体荷载。
在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也非常重要。
因为超限高层建筑自身的高度和重量都很大,地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才能确保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针对地基基础的抗震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合理选择地基类型:如笔者所知,对于超限高层建筑,铺设层状地基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能保证建筑面积更大、承载能力更加稳定。
2) 地基基础加固:对于用于建造超限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与常见的地基不同,一般需要进行相对较多的加固措施,以确保地基基础在承受大荷载和地震力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失稳甚至崩溃。
三、结构控制结构控制是指在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设置合适的监测、控制装置和构造措施。
在竖向规则性超限高层建筑中,结构控制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设计实现:1) 选择高品质的材料:选择高品质的材料,可以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安装监测仪器:在超限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应设置严格的监测系统,如设置倾斜监测点、沉降监测点、嵌入式应变计等,以及在极端天气下应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防潜在的危险。
3) 进行结构计算和仿真:通过结构计算和仿真模拟等分析,深入研究建筑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和动力反应等问题,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院周建龙总工讲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重点与难点编制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送审稿《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111号)《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沪健 【2003】702号)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补充规定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号)《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工作的建议》 (2007年工作会议)《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把关的建议》 (2009年2月6号)《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工程抗震设计指南》 (第二版吕西林主编)超限的认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建质【2006】220号新抗震规范及高层混凝土结构规范推出后,其划分范围作相应调整将大跨结构纳入审查将市政工程纳入审查CECS如与抗规及高规矛盾,以高规及抗规为主上海工程还需满足《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沪建建【2003】702号)计算分析总体要求总体判断,根据受力特点建模计算参数选取要合理计算假定要符合实际受力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判断计算参数的选取连梁的单元形式(杆单元或壳单元)巨柱采用杆或壳单元墙单元最大单元尺寸楼板单元是否合理阻尼比的选择连梁刚度的折减周期折减系数最不利地震方向(正方形增加45°)最不利风荷载方向施工模拟的方式嵌固端的选取特殊构件的定义足够的振型数量是否考虑p‐△效应考虑偶然偏心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地下室、悬臂梁)计算结构的总体判断质量&荷载沿高度分布是否合理振型、周期、位移形态和量值是否合理地震作用沿高度分布是否合理单工况下总体和局部力学平衡条件是否满足对称部位构件的内力及配筋是否相近不同程序的比较受力复杂构件(如转换构件等)内力及应力分布与概念、经验是否一致嵌固端的要求地下室与土0.00的刚度比≥2(上海地区为1.5)楼板厚度大于180地下室刚度不计入离主楼较远的外墙刚度土0.00水平传力不连续时,嵌固端应伸至地下室,并对大开口周边梁、板配筋加强 地下室外墙离主楼较远,可在主楼周边设置剪力墙,直接将水平力传给底板土0.00有较大高差时,在高差处设置垂直向剪力墙,且采取存在高差处的柱子箍筋加密,水平传力梁加腋等措施,确保水平力传递嵌固端设在地面层,宜设刚性地坪,确保传力可靠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系数,一般地下室填3,几乎完全约束时填5,刚性约束填负数。
嵌固端在地面层或地下层时,仅表示嵌固端的水平位移受到约束,而转角不能设为约束。
嵌固端及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同土0.00,其余地下室的抗震等级可设为3级楼层刚度比抗震设计,对框架结构、框架承担倾覆力矩大于50%的框架‐剪力墙和板柱‐剪力墙结构,楼层侧向刚度可取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之比,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对框架承担倾覆力矩不大于50%的框架‐剪力墙和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桶中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可取楼层剪力与楼层层间位移角之比,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90%,楼层层高大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1.1倍,底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1.5倍。
对转换层结构,宜采用剪切刚度比,控制转换层上下主体结构抗侧刚度不小于70%,当转换层设置在3层及3层以上时,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小于相邻上部楼层的60% 当底部大空间为1、2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剪切刚度γ表示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的变化,γ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γ为上部剪切刚度比与下部楼层剪切刚度比的商)当底部大空间大于2层,其转换层上下结构等效剪切刚度γe(见高规附录)表示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的变化,γ不大于1.3,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上海工程应采用剪切刚度比地震波的选择要求每条时程曲线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65%,一般也不应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135%,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的结构底部剪力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得的80%时程曲线数量随工程高度及复杂性增加,重要工程不少于5~7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应通过傅立叶变换与反应谱进行比较,对超高层建筑,必要时考虑长周期地震波对超高层结构的影响输入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应满足地震动三要素要求,即有效加速度峰值、频谱特性和持时要求。
每组波形有效持续时间一般不少于结构基本周期的5~10倍和15s,时间间距取0.01s 或0.02s;输入地震加速度记录的地震影响系数与振型反应谱法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相比,在各周期点上相差不宜大于20%对于有效持续时间,以波形在首次出现0.1倍峰值为起点,以最后出现0.1倍为终点,对应区间为有效持时范围。
对超高层建筑,在波形的选择上,在符合有效加速度峰值、频谱特性和持时要求外,满足底部剪力及高阶振型的影响,如条件许可,地震波的选取,尚应考虑地震的震源机制。
对于双向地震输入的情况,上述统计特性仅要求水平主方向,在进行底部剪力比较时,单向地震动输入的时程分析结果与单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双向地震动输入的时程分析结果与双向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采用的天然地震波宜采用同一波的xyz方向,各分量均应进行缩放,满足峰值及各自比例要求。
采用天然波进行水平地震动分析时,每组自然波应按照地震波的主方向分别作用在主轴x及y方向进行时程分析。
人工波无法区分双向,在采用其时程分析时可考虑两个方向作用不同的人工波。
每组人工波应按照主要地震波分别作用那个在主轴x及y方向进行时程分析。
地震安评与反应谱是否安评按项目重要性及项目建设地要求执行。
场地安全评估报告一般应满足《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GB17741‐2005要求:小震分析时,宜取按规范反应谱计算结果和安评报告计算结果的基底剪力较大值,不应部分采用规范参数,部分采用安评参数,计算结果同时必须满足规范最小剪力系数的要求。
中震、大震一般以规范为主,也可采用大于规范值的安评参数,此时不考虑最小剪力系数。
小震计算结果取多条波的平均值,超限程度较大应取包络值,以发现需要加强的楼层范围和加强程度。
如果拟建工程基础埋置很深,如经专家论证也可采用基底的反应谱曲线及地震波数据。
阻尼比抗震设计:钢结构:高度不大于50m,取0.04;高度大于50m,且小于200m时,取0.03;高度不小于200m时,宜取0.02混合结构:0.04混凝土:0.05罕遇地震弹塑性分析,阻尼比取0.05抗风设计:0.02~0.04 (根据房屋高度及结构形式,以及风荷载回归期取值)。
一般,风荷载作用下,结构承载力验算时阻尼比取0.02~0.03,变形验算取0.015~0.020,顶部加速度验算取0.01~0.015。
高度超限计算分析要求验算楼层剪力的最小剪重比,控制结构整体刚度。
足够振型数量,满足振型参与的有效质量大于总质量的90%应验算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刚重比验算至多数人员到达的最高高度),并决定是否考虑p‐△影响。
基础设计时应验算整体结构的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桩基在水平力最不利组合情况下桩身是否会出现拉力或者过大压力应验算核心筒墙体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
应进行弹性时程分析法的补充计算,计算结果与反应谱结果进行对比,找出薄弱层。
非荷载作用(温度、混凝土收缩徐变、基础沉降等)对结果受力影响进行分析高度超B级较多应调整框架部分承担水平力至规范上限(取0.20V0、1.5V MAX的较大值) 高度不超过150m,可采用静力弹塑性方法,高度超过200m,应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高度150~200m,根据结构的变形特征选择。
高度超300m或新体系结构需要两个单位两套软件独立计算校核。
混合结果或对重力较为敏感的结构(转换,倾斜)等应进行施工过长模拟计算验算结果顶部风荷载作用下的舒适度(验算至上人最高层)必要时进行抗连续倒塌设计。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及复杂程度,应提高主要抗侧力构件的抗震性能指标(中震弹性、中震不屈服、或仅加强部位中震不屈服)采用抗震性能更好的型钢混凝土(钢骨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芯柱、钢板剪力墙)结构控制核心筒截面的剪应力水平、轴压比,小墙肢的轴压比和独立墙肢的稳定性验算 加大核心筒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如将核心筒约束边缘构件的范围延伸至轴压力0.2以下范围。
采取保证核心筒延性的措施控制核心筒底部的层间有害位移角,如抗震底层位移角不大于1/2000验算中震或大震下外围柱子的抗倾覆能力及受拉承载力基础设计时考虑底层柱脚或剪力墙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是否出现受拉并采取合适构造措施设置地震观测仪器或风速观测仪必要时,整体结果模型实验及节点试验平面不规则计算分析要求:考虑楼板平面内弹性变形楼板缺失严重时,按单榀验算构件承载力,并宜尽量增加结构的刚度。
楼板缺失应注意验算跨层柱的计算长度,长短柱并存时,外框的长柱可按短柱的剪力复核承载力;必要时,跨层短柱按大震安全复核承载力。
仅局部少量楼板,宜并层计算大开洞,局部楼板宜按大震复核平面内承载力应验算狭长楼板周边构件的承载力,并按照偏拉构件设计如层间位移小于1/2500,对位移比适当放松,放松限值可较规范放松1/3.如构件承载力满足中震弹性的要求,则底部的扭转位移比可适当放松至1.8受力复杂部位的楼板应进行应力分析,楼板内应力分析一般可采用膜单元分析,并在板中部配置必要加强钢筋,当验算楼板受力复杂,楼板应采用壳元,与楼板平面外重力荷载产生的应力进行叠加缺口部位加设拉梁(板),且这些梁(板)及周围的梁板的配筋进行加强对于平面中楼板间连接较弱的情况,连接部位楼板宜适当加厚,配筋加强,必要时设置钢板控制抗侧力墙体间楼板的长宽比大开口周边的梁柱配筋应进行加强,特别是由于开口形成的狭长板带传递水平力时,周边梁的拉通钢筋,腰筋等应予加强。
连廊等与主体连接采用隔震支座或设缝断开主楼与裙房在地面以上可设置抗震缝分开。
扭转位移超标时,超标部位附近的柱子及剪力墙的内力应乘以放大系数,配筋应进行加强加强整体结构的抗扭刚度,加强外围构件的刚度,避免过大的转角窗和不必要的结构开洞。
对于平面超长的结构,结构布置应考虑减少温度应力对结构的影响竖向不规则的计算分析要求(加强层)通过计算分析布置加强层,布置1个加强层可设置在0.6倍房屋高度附近;布置2个加强层时,可分别设置在顶层和0.5倍房屋高度附近;布置多个加强层时,宜沿竖向从顶层向下均匀布置,加强层也可同时设置周边水平环带构件。
水平伸臂构件、周边环带构件可采用斜腹杆桁架、实体梁、箱形梁、空腹桁架等形式。
加强层的刚度不宜过大,避免内力突变,其布置数量除考虑受力要求外,也应考虑对施工工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