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城市化试题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试题(一)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06e08ce4b8f67c1cfad6b81d.png)
【第8期------这是我们比赛的园地,看看谁做的最好,最认真!】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试题地理竞技园试题第8期第二单元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背面的答案纸内,否则无效)1.衡量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A .城市的用地范围B .城市的人口数量C .城市经济规模D .城市人口比重 2.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①城市人口增加 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④城市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③④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经达到70%左右 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③ 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 ④ 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4.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 ②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 ③城市化起步早 ④出现逆城市化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据图回答下列5、6两题5.图中a 所示的国家可能是( )A .印度B .新加坡C .美国D .德国 6.图中表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可能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 7.此图说明该地区A.城市化程度很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区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8.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印度9.下图所示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英国城市发展过程的是10.由右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① 11.下列国家中,城市与农村差别最小的是 A .印度 巴基斯坦尼泊尔B .越南 泰国 菲律宾C .巴西 阿根廷 委内瑞拉D .英国 法国 德国12.下列叙述中,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是:①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城市化快于生产力的发展 ④起步晚、发展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下列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市区失业人口增多B.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C.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D.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14.关于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规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空前发展B.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C.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上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D.多数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化速度快,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15、读 “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问题。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1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1](https://img.taocdn.com/s3/m/36c8bb25ccbff121dd36836a.png)
题组五(辽宁省锦州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
读图回答1-2 题。
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B.交通通达度提高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城市规模缩小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A.矿区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D.高新技术开发区答案 1.B 2.D(辽宁省东北育才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图6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
分析回答3~4题。
图63.该城区()A.可能位于我国的东北平原B.气候类型可能为温带海洋气候C.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南流向西北D.地势西北高向东南低4.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g最有可能的是()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答案 3.A 4.D(四川省成都市2010届高三入学考试)图3为我国在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
读图回答5—6题:5.①、②、③城市分别所在的地形区可能是()A.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D.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青藏高原6.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③较①②距海远B.③较①②受季风的影响小C.③较①②气温低D.③较①②海拔高答案 5.C 6.D(山东省临沂一中2010届高三11月综合训练)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
读图回答7~9题。
7.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C.城市经济总量占区域经济比重 D.城市数量占区域聚落数量的比重8.从图上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中部各省中,只有湖北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40%以上B.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部地带新增的特大城市数超过东部C.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人口比重均在20%以下D.总的说来,经济越发达省份,城市人口比重较高9.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C.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答案 7.A 8.D 9。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1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92eb351d6edb6f1aff001fed.png)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1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组城市中,其服务的范围重叠最多的是()A.上海、南京B.武汉、重庆C.哈尔滨、广州D.石家庄、太原2.下列不同等级、不同种类职能部门的服务范围大小的比较,错误的是()A.书店<书摊B.邮电局>邮电所C.储蓄所<银行D.医院>诊所3.下列对城市与区域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市的形成不能脱离一定的区域环境B.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处于核心地位C.城市在区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区域条件的变化不影响城市的发展某城市是环形放射状道路,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5.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住宅区B.工业区 C.商业区D.文化区读图,据此回答6~7题。
6. 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7. 从图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在加快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始终高于发达国家C.201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不到一半 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以发展中国家居多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
据图回答8~9题。
8.关于下列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火车、电车时期B.③是汽车时期C.②是高速公路时期 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9.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我国某城市1979—2003年末从业人员及本市生产总值图,回答10~12题。
10. 对该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B. 有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C. 进入逆城市化阶段D. 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11. 目前该城市产业发展正逐渐丧失的优势为( )A. 市场B. 技术C. 政策D. 资金12. 该城市最可能是( )A. 南京B. 济南C. 上海D. 汕头1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A.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广建大型游乐场C.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14. 关于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中心对商业、工业和住宅这三种活动的吸引力大小是一样的B. 在市中心附近出现住宅区,是因为这里的通达度较高C. 商业用地的地租从市中心到边缘变化是最大的D. 市场经济越发展,经济因素的影响越小15. 有关中心商务区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只具有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专业化高级商店等的集中地B. 是一个担负商业中心和服务中心双重职能的特殊地区C. 昼夜人流和车流川流不息,热闹非凡D. 中心商务区的商业活动以货物批发为主16. 关于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叙述正确的是()A. 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一定要布置在城内居民区内B. 对环境污染较大的企业应尽可能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C.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置在城市最小风频风向的下风向D. 对需要供给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置在河流的下游17.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A.商业区、文化区、交通区 B.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C.行政区、仓库区、娱乐区 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18.市中心的远近,对下列活动影响最大的是()A.住宅 B.商业 C.工业 D.文娱19.市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城市用地面积比重较大,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B.商业区的经济活动繁忙程度仅次于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的高层建筑中,其中,低层主要是商业活动场所D.影响商业区的营业额的直接原因是交通的便捷性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
城市化测试题
![城市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7b3b579941ea76e58fa04ce.png)
城市化测试题一、单选题1、读“世界某国家经济区发展变化模式图”,完成图中甲为该国核心经济区,经过a-b-c阶段的发展A、空间范围逐渐扩大B、城市数量逐渐增多C、始终为人口迁入区D、核心区地位有所下降2、2008年7月23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全面启动。
中国城市化发展快速,从1978年的17.9%增长到2006年的43.9%,中国公布的目标是:到2050年,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所给的文字及图片材料分析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A、③④②①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3、在我国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湘、赣等9省区被称为中部经济地带,以东是东部经济地带,以西为西部经济地带。
读图,回答有关各省区城市化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广东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大城市扩散,促进乡镇企业发展B、黑龙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为资源丰富,国有大中型企业发展C、江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改革开放,外资企业发展D、西藏城市化水平较高,是因为边境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建设4、现阶段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A、城市人口老龄化加快B、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大城市周围卫星城发展较快D、大城市人口开始向乡村回流5、读三角坐标图,回答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二、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则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点是A、①B、②C、③D、④6、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以“和谐的城镇化”为主题,涉及到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关于我国城市“和谐”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低,应不断扩大城市规模B、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严重,应强行关闭重污染工厂C、为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应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D、我国城市化发展要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7、图1是两个国家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
2013项城市二高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
![2013项城市二高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436c8dbceb19e8b8f6baa4.png)
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一)命题人:田高举一、选择题读“我国南部沿海某地区海港及其腹地关系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代表其人口的规模,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P 1和P 2有各自的服务范围,彼此并不重叠B .P 1和P2的服务范围以各自为中心,均衡地向四周扩展C .P1的服务人口大于P 2D .所有运输干线都是因为城市之间高度需求而新建的 2.图示P1~M2高速公路的主要影响是A .P 1港腹地范围扩大,窗口作用加强B .P 2港腹地范围缩小,经济衰退C .M1、M2城镇经济区位明显改善 D .M2将成为区域经济中心3.县级市一般没有:A .行政区和文化区B .商业区和住宅区C .工业区和行政区D .文化区和工业区 (2010.大连模拟)材料一:2009年12月5 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材料二: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结合上述材料,判断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B .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C .我国己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D .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5.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A .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 .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C .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 .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右图为我国某城市用地情况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地位于A.东北地区B.江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7.B、C、D、E各卫星城对A城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是①分散A的城市职能②减轻A城用地压力③缓解A城交通压力④抑制A城工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读右图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回答8~9题。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3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3](https://img.taocdn.com/s3/m/4b748c80e53a580216fcfe6e.png)
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08北京8)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
读图,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答案C(08天津7~8)读冀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题。
2.为把铝土矿石运到火车站,计划修一条公路,合理的选线是a、b、c、d中的 ( )A.aB.bC.cD.d答案C3.图中有四座水泥厂,原料主要来自采石场,产品主要外运,若在环境整治中只保留一座,应保留 ( )A.甲B.乙C.丙D.丁答案 D(08重庆7~9)甲、乙、丙、丁分别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境外传递途经的4个城市。
读下表,回答4~6题。
4.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 )A.①为暖流B.②为寒流C.③为寒流D.④为暖流答案 D5.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 )A.甲B.乙C.丙D.丁答案B6.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 )A.α<βB.β>δC.γ<δD.δ>β答案 B(08江苏17~18)下图为“我国1990~2007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④区土地利用类型应为()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D.居住用地答案B8.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B.③区商业服务等级最高、种类最多C.K滨河地带适宜建开放式公园D.高新技术产业区应建在①区答案 C9.(08广东19)有一高原城市,空气稀薄,日照强烈,发展了牦牛皮革、毛纺织品加工业。
该城市是()A.昆明B.兰州C.拉萨D.呼和浩特答案 C二、综合题10.(08宁夏36)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caadab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1c.png)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八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广西南宁二模)地铁的建成对沿线地区城市功能区演变具有重要影响,能够显著带动沿线地区城市化进程。
下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中的8个站点及其周边土地主要用途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3题。
1.枢纽站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辐射范围B.周边用地类型C.交通换乘D.距市中心远近2.与一般站相比,中心站周边多为( )A.住宅区B.商业区C.工业区D.生态区3.端头站周边城市化速度最快,这主要是由于( )①换乘最便利②服务业发展快③地价高④城市化起点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22江苏南通段考)下图为2010—2016年我国某大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4~5题。
4.该时期城市功能用地面积明显增加的是( )A.住宅用地B.商业服务设施用地C.工业用地D.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5.2010—2016年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A.空间形态变化不大B.中心城区逐渐萎缩C.公共管理相对滞后D.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我国中部地区某城市示意图,该城市新城区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
据此完成第6~7题。
6.影响新城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公路B.铁路C.航空D.水运7.新城区建设对老城区的积极影响有( )①缓解交通拥堵②优化空间结构③引发人口集聚④“摊大饼”式扩张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下图示意沈阳市浑南新城规划建设的“十字架”结构,其由南北轴和东西轴构成。
据此完成第8~9题。
8.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的功能区规划较为合理的是( )A.文化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B.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C.科技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D.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9.浑南新城的建设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需大量建设的是( )A.综合性商厦B.幼儿园C.大型医院D.公安分局下表所列为我国四个城镇主要社会服务功能情况。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2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2](https://img.taocdn.com/s3/m/7d86592ced630b1c59eeb56a.png)
2009年联考题一、选择题(湖南省长沙一中2009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2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关于图中四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答案 1.C 2.D(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已知某城市规划合理,读图回答3~4题。
3.该图的指向标应该是()4.该图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 B.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C.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D.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区答案 3.C 4.B(江苏省东台市2009届高三地理期末考试)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
读图回答5~6题。
5.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B.AC曲线C.AD曲线D.AB曲线6.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答案 5.D 6.C(江苏省徐州市200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7~8题。
7.左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8.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A.③时段B.④时段 C.⑤时段D.⑥时段答案 7.C 8.A(江苏省常州市2009届高三期末质量调研)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
据此回答9~11题。
9.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心商务区10.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是()A.g环境优于aB.a地价高于gC.g人口密度大于aD.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11.10年后,规划部门为快捷准确地获得该地变化状况,可借助()A.GPS技术B. GPS及GIS技术C.RS及GIS技术D.GIS技术答案9.C 10.A 11.C(衡阳市八中200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某假想区域规划图,图中①~⑧点需规划高新工业区、港口、机场、水厂、城市绿化带、火电厂、污水处理厂、疗养区,回答13~14题。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85b42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1.png)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城市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B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它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C .城市化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没有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D .城市化可以对城市环境带来重大影响2.由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可能会带来的城市环境污染有(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垃圾污染④噪声污染⑤核污染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⑤3.下列有关建设生态城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B .减少城市中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 .发展绿色交通D .要扩大城市用地和城市中的绿地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④城市规模扩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③大学城④美术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②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③城市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④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相同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商业区的区位需求最主要的条件是()A.要有一定规模的消费人口B.要有一定规模的地域空间C.要有一定的进货渠道D.要有便捷的交通8.城市功能区是指()A.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B.相同功能活动集中的地区C.城市中由交通线路分割开的区域D.城市人口的统计区9.有关目前世界城市进程的阐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10.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说明了()A.城市内环境质量相对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降低B.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C.大城市中心区萎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下降D.大城市经济发展停滞“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区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2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2](https://img.taocdn.com/s3/m/a5fefb4833687e21af45a9c5.png)
《城市与城市化》单元测试题2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城市功能区是指()A.提供城市职能的地区B.城市内由交通线路分隔的地带C.城市人口统计区 D.相同功能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2. 城市住宅区是城市居民()A.休养生息的场所 B.共同学习和相互监督的场所C.相互联系和相互交流的场所 D.体育锻炼和娱乐的场所3. 下列因素中,能影响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是()①、资源②、交通③、位置④、气候A.①②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城市的服务范围没有明确的界线B.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固定的C.城市的服务范围是不固定的D.任何城市都有其一定的服务范围5. 下列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A.广州B.中山C.东莞D.汕头读下图,回答6-7题。
6. 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城中心,①②③为19:00等时线(指汽车从城市中心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则()A. 商业区位于城市的北部B. Q方向上汽车行驶的速度最慢C. 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为多核心模式D. 从③线至M处的耗时大于至N处7. 若图中阴影区域为一低压中心,①②③为等压线,则()A. Q处降水强度最大B. P处风向为偏南风C. M处是外围大风区D. N处风力最小下图为“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完成8-9题。
8. 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A. a>b>cB. a<b<cC. a=b>cD. a>b=c9. 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A. 位于城市边缘,环境质量好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下图为印度半岛某城市示意图。
据此回答10-11题。
10.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11.丙、丁两地相比,丙地地租较高,原因是( )A.环境优美 B.地势平坦 C.交通便利D.建筑质量好12.图中戊地拟建大型疗养中心,其不利的条件是( )A.远离居民区B.人口稀疏 C.近湖泊,湿度大D.交通不便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0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10](https://img.taocdn.com/s3/m/d48ed588680203d8ce2f246f.png)
题组四1.(山东省德州市禹城一中2010届高三10月月考)现代化大城市的道路网多由若干条线和若干条放射状线组成,这种格局的优点()①便于车辆直接出入市区,避免在市内绕行②便于过路车辆进入市中心区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运输效益④减少穿经市中心区的车辆及其拥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C(江苏省白塔中学2010届高三学情调研考试)读我国某城市自然河道路堤坝剖面图,回答2~4题。
2.据河流剖面可以判断图中城市最有可能是( )A.乌鲁木齐 B.攀枝花 C.长沙 D.济南3.路堤结合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 ( )A.提高城市河道运输能力 B.提高城市的防洪标准C.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 D.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4.确定堤坝和步道高度的主要依据是( )A.年降水量 B.雨季雨量 C.河道流量 D.河流水位答案 2.C 3.C 4.D(山东省德州市禹城一中2010届高三10月月考)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5-7题。
5.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A、甲B、乙C、丙D、丁6.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 )A、市区B、郊区C、远郊D、农村7.假若该地位于上海市,图中剖面为东西方向,乙点测到城市热岛环流产生的风向为( )A、东南B、西南C、西北D、东北答案 5.C 6.B 7.A(山东省淄博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图为六城市边缘区植被生长期变化坐标图,读图完成第8-9题。
8.读图可知,六城市植被生长期所表示的共同分布规律是()①越靠近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长②越靠近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短③越远离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长④越远离城区的地方,植被的生长期越短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形成六城市植被生长期分布规律的原因,可能是()A.城市的雾岛效应B.城市的科技效应C.城市的热岛效应D.城市的雨岛效应答案 8.C 9.C(山东省新泰市2010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是我国某城市的发展过程中1990年和2008年比较图,读图回答10~13题。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5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5](https://img.taocdn.com/s3/m/d752796aaf1ffc4ffe47ac6e.png)
5月最新更新(2010届广东模拟)图4中,①为“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②为“该市城市规模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图41.①图中地价变化的原因和②图代表的国家分别是()A.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达国家B.交通的通达度提高、发展中国家C.城市规模变小、发达国家D.城市规模变小、发展中国家2.②图反映了该市()A.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B.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发展缓慢C.许多人和企业从市区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D.城市核心区规模减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答案 1.B 2.C(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2010届高三联考)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读下列三幅图,回答第3—4题。
3.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舟西向东流 B东风;自西向东流C. 东南风;东向西流 D.西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4.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① B.② C③D.④答案 3.A 4.D(2010年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图给出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纬度与海拔高度,读图完成5—6题。
[来源:高&考%资(源#网]5.图中①②③④城市,分别是()A.广州、长沙、太原、沈阳B.海口、福州、西安、长春C.南宁、南昌、兰州、大连D.贵阳、武汉、郑州、大庆6.近期调查结果表明,分布在图中所示的I地带城市的居民家庭碳排放水平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A.冬季无集中供暖B.生产力水平较高C.清洁能源广泛利用D.夏季无空调耗电答案 5.B 6.A(安徽省宿州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5.28km2,其中浦西1.35km2,这里原有大片厂房及部分民居。
结合右图,回答7—8题。
7.世博园区落足于黄浦江两岸,其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靠近中心商务区B .地价低廉C .有利于城市改造D .缓解过江(黄浦江)交通压力 8.园区内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科技B .经济C .文化D .政策 答案 7.C 8.C(广东省河源市2010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考试(二))图7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08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9-10题。
专题21 城市化过程及进程 测试题
![专题21 城市化过程及进程 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39fe3b0f7ec4afe05a1df5d.png)
专题21 城市化过程及进程测试题1.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单选题] *A.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正确答案)C.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 耕地越来越少,粮食产量下降答案解析: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历史过程。
在此过程中,大量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必然导致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故B正确;绿化面积不断减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化速度过快导致的,并非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所以A、C、D不是与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联系。
2.粤港澳大湾区由珠三角9个城市、香港和澳门组成,人口超过6600万人。
面积5.6万多平方公里,GDP约1.3万亿美元。
作为中国城市化的典范,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优化城市之间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强整体规划B.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正确答案)C.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交通建设,形成“一小时生活圈”D.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答案解析: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化说法,可以优化城市之间实现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加强整体规划;加强户籍管理,限制低收入人群进城务工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完善交通建设,形成“一小时生活圈”;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研发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
3.下图为江苏省主要城市经济指标与城市化率指标。
由图可见,多数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单选题] *A. 城市化水平总体较低B. 城市化水平高低与人均GDP呈正比C. 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小D. 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促进因素(正确答案)答案解析::A、据图可知,江苏省各大城市城市人口比重均在65%以上,城市化水平总体较高,故不符合题意;B、据图可知,城市化水平高低与人均GDP不是呈正比关系,例如常州市,人均GDP较高,而城市人口比重下降,故不符合题意;C、最高达83%,最低为65%,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故不符合题意;D、江苏省各城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因此城市化平均高,因此第二产业是城市化的主要促进因素,故正确。
城市与城市化试题(教师版),DOC
![城市与城市化试题(教师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435eb53376baf1ffd4fad61.png)
年
2010
,
读-线地价等级变化相
慢段快
图
7.
8.
9.
水污染。
10.
11.
12.
13.
②
b2远离
b2的错。
而
1973
2
D正确。
N一线地
24.
25.流分布。
26.
新区。
27.
28.
29.
30.因此c
31.
32.分)
);国内
海4分)
?【解析】班加罗尔是印度新兴工业中心和着名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
分析班加罗尔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应该从技术、人才、政府政策、自然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日本由于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布局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属于临海型工业,主要原因是燃料、原料缺乏;国内市场狭小;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38.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高;各省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大;城镇化速度较快;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衡。
(任答三点3分)
?(2
?(3
难;
变小。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7
![城市与城市化高考试题7](https://img.taocdn.com/s3/m/f05c454d2e3f5727a5e9626e.png)
题组一(浙江省绍兴一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图3为安徽省城市分布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例甲、乙、丙分别表示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的是()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D.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2.该城市的道路系统布局形态为()A.方格棋盘式B.环形放射式C.自由式D.混合式3.图中数码处布局工厂或长途汽车站,比较合理的是()A.①处电子装配厂B.②处化工厂C.③处钢铁厂D.④处途汽车站答案 1.D 2.B 3.D(山东省济南市2010届高三一模)图9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4—6题。
4.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C.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D.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5.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条件优势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6.形成城市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的主导因素是()A.运输距离B.运输质量C.运输速度 D.运输数量答案 4.D 5.A 6.A(广东省中山二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正确反映我国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曲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8.在图示期间与美国相比,我国()A.城市人口数量较少 B.城市人口数增长率较低C.城市人口比重较低 D.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率较低答案 7. D 8.C(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2010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考试)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据此完成9~10题。
9、该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为()A.① B.② C.③ D. ④10、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 新加坡11、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A.工 B.工和Ⅱ C.Ⅱ D.Ⅲ答案 9. D 10. C 11. D(山东省淄博六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A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B示意地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2014-2015学年度???学校3月月考卷试卷副标题考试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推动当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B.各国经济收入的差异C.各国自然资源的差异D.各国教育水平的差异2.据有关材料报道: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至29岁的劳动力减少了15%。
这主要是因为()A.人口老龄化B.人口外迁C.出生率下降D.死亡率提高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3.关于表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A.美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B.德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印度—高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日本—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4.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劳动力严重不足③人口增长过快④人口总量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大洋洲、非洲B.欧洲、非洲C.非洲、欧洲D.亚洲、拉丁美洲6.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教授到参加为期一周的学术研讨活动B.老师暑假期间到旅游C.同学大学毕业后到工作、定居D.王先生今年五月到出差7.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大于该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C. 由于人口合理容量难以确定,所以对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没有什么意义D.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少,不会超过人口合理容量8.下列因素中,一般情况下往往对人口迁移起重要作用的是( )A.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异地居住D.迁入区优美的环境9.有关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B.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与淡水、可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C.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协调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应控制在20亿左右10.人口增长类型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社会生产力11.在人口的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基数12.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1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D.甲地优美的环境14.关于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错误的是( )A.乐观者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环境人口的极限B.悲观者认为目前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C.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一些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160亿左右D.由于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条件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估计结果15.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表现为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C.在迁出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D.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16.下列关于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合理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承载力B.合理人口容量要小于环境承载力C.环境承载力发生变化可能会引起合理人口容量发生变化D.合理人口容量和环境承载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当前自然、社会环境的综合反映17.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由农村到农村B.由农村到城市C.由城市到城市D.由城市到农18.我们常说的“环境难民”产生的原因是()A、战争或地区冲突B、经济建设造成的移民C、地方性传染病的威胁D、生态环境遭到破坏19.人口合理容量A. 是地球可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 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C. 与环境承载力相同D. 总是大于环境承载力20.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2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估计的现实意义不大B.实际常把各种资源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C.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尽管人们假设的条件不同,但对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基本相同D.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基础之上的22.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B.我国人均可耕地的数量居世界前列C.我国淡水资源能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D.我国地大物博,人口的容量是无限的23.关于中国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C.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D.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读“某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图”(下图),完成以下问题。
24.下列四个时段,年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明显不同的是()A.1988~1993B.1993~1997C.1997~2000D.2000~200325.影响该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整体趋势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是该城市有()A.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 B.丰富的淡水资源C.较好的医疗条件D.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26.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可能给该城市带来的问题是()A.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B.促进城市经济发展C.加强地区间文化交流D.弥补城市劳动力不足下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
回答以下问题。
27.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出生率基本保持不变,死亡率不断下降,自然增长率也不断下降B. 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高高低特征向三低特征的过渡和转变C. 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D. 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了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28.根据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B.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C. 仍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D. 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如图示意某国2008年人口结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图息反映出该国()A.为发展中国家B.人口出生率高C.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D.中老年人口性别比失调30.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年龄结构B.性别结构C.生态环境D.移民政策下图为“我国197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31.关于1970—2000年间人口变化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出生率基本不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B.人口增长模式完成了原始型向现代型的过渡和转变C.1975—1985年期间,我国人口数量先增后降D.1985—2000年人口变化显示我国在人口增长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32.关于2000年—2010年间人口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的增长与环境、资源相适应B.面临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带来的问题C.应建立合理的养老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D.人口变化特点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2013年11月我国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双方一人为独生子女,第一胎非多胞胎,即可生二胎。
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3.启动此项政策的国情是我国()A.人口死亡率增高B.人口老龄化加剧C.环境承载力提高D.人口出现负增长34.到2030年,此项政策将使我国()A.就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C.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D.男多女少的情况加剧老龄化指数指65岁以上人口占0—14岁人口比例。
读下列国家和地区老龄化指数表,回答下列各题。
35.造成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老龄化指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达,寿命延长B.婴儿死亡率下降C.人口迁移率上升D.出生率下降36.根据规定,美国家庭中如果有一个孩子,可从总收入中扣除5000美元再纳税。
如果有两个以上小孩,最多也只能扣除10000美元。
美国该项税制不能()A.控制人口自然增长B.防止人口老龄化C.降低婴儿死亡率D.提高出生率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
完成下列问题。
37.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以中老年人口为主B.老年人口比重低于青少年人口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38.迁入人口对该市可能导致的影响有()A.导致该市非农业用地的减少B.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C.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局面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回答下列各题。
表省级行政区面积(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数(万人)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市 1.64 2115 8.93 4.41 天津市 1.19 1472 8.28 2.28 省18.74 2751 5.36 0.32 省21.18 6691 13.50 6.54广西壮族自治区23.674719 14.28 7.9339.表中()A.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B.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C.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D.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40.市环境人口容量()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近日有关报道:省农业大县如东县成为我国最“老”的县,由于该县比全国提前10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比全国提前20年进入老龄化,去年如东60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28%。
回答下列各题。
41.有关如东县人口老龄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计划生育政策②人口迁移③教育及生活、医疗条件的进步④自然灾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如东县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增加B.中小学校的数量减少C.社会养老压力减小D.劳动力素质下降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题型注释)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三、填空题(题型注释)四、判断题(题型注释)五、综合题(题型注释)参考答案1.B【解析】试题分析:在当今,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