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_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优质ppt]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ppt课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bccd9002768e9950e73891.png)
思考问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不仅需要法治还需要德治!
为什么? 道德越是自觉,法治越是容易达成
32
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令人不敢破坏规则; 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让人不愿破坏规则。
发展特色社会主义,不仅需要法治,而且需要德 治。法治与德治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要始终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一、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2、纪律与法律 3、做遵纪守法的人 二、建设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3、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请大家思考一下,作为一名中职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36
对于中学生来说,应当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努 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37
(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
38
(3)、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 作斗争
斗争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
1
第五课:提升道德境界
一、让职业道德永驻我心 1、职业道德需要养成 2、入暗室而不欺——慎独 3、日日知非,日日改过——省察克治 二、在职业实践中锤炼 1、见贤思齐,向职业道德榜样学习 2、从小处着手,做好每件职业事 3、身体力行,在职业实践中养成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ca86e733580216fc700afd15.png)
★ 一是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 二是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 三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 四是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纪律和法律的区别
纪律 企事业单位、社团、 制定主体 政党等 法律 国家立法机关
全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 适用范围 某单位或组织成员 位和社会组织及全体社 会成员 实施主体 制定纪律的单位 政府、公安机关、法院、 检察院等国家机关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何理解:“违章违纪不一定出事 (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违 纪。” 请举例说明。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尊严
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 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 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纪律含义: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证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 进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纪律与自由的关系: 既对立,又统一。 纪律的作用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思考回答
我们应遵守怎样的上课和开会纪律?
遵守纪律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
遵守纪律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是 不是就没有自由?
2012年3月1日,北京,马金库在 法庭上极不耐烦,神情中满不在乎, 对被害人家属没有半分歉意,检察 官视其为藐视法庭。
20岁的搬运工马金库 被指控因不满尹女士让 他帮忙照看孩子,持斧 子将她及其2岁儿子砍 死。庭审现场,死者家 属手举遗像,极度悲愤, 但马金库满不在乎,甚 至面带笑容。他称早已 轻生,只求法院速判他 死刑。
第六课_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PPT
![第六课_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_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0fab90daef5ef7bb0d3c05.png)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未成年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观念错位: 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缺乏理想,缺乏 信念;对爱国主义精神缺失,对民族精神淡漠; 对中国中华民族的历史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 对民族英雄、模范人物缺乏仰慕之心,缺少应有的敬重。 而更多的是对现代影视偶像的盲目崇拜与追逐。 二是一些独生子女“惟我独尊” 个人主义至上: 从小到大受到的方方面面的“呵护”和“优待”,使他们从小 养成懒惰、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惯。生活中稍不如意,便采取 各种极端方式进行抵制反抗,严重者离家出走,极少数未成年 人甚至养成极端自私自利的性格,无法与别人交往,无法和社 会沟通。 三是未成年人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而有集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体活动 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体活动就需要有纪律约束。
P68试想一下: 试想一下: 试想一下 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 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老师想上课就来 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 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每个同学在课堂上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 会怎么样呢? 会怎么样呢?
(1)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中职生应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树立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 树立远大理想 严格要求自己 培养健康的生 活方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遵守校规校纪, 活方式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遵守校规校纪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遵守校规校纪 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 )怎样理解“不以恶小而为之, 小而不为”这句话? 小而不为”这句话?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遵纪守法必须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细 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处入眼,防微杜渐;持之以恒,贯穿始终。 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 一点一滴做起,成为一个懂得自爱、勇于 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自省、善于自控的人。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eb2d5b55312b3169a551a400.png)
在独裁的国家 君主是法律 在法制的国家 人民是上帝
正义女神一手提着天平,用它衡 量法,另一手握着剑,用它维护 法。 剑如果不带着天平,就是赤裸裸 的暴力;天平如果不带着剑,就 意味着软弱无力。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正义 女神持剑的力量和掌秤的技巧并 驾齐驱的时候,一种完满的法治 状态才能占统治地位。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是遵守国法啊。”告发人辨道。 “我刚大谕群臣,为子不孝父母者与为臣不忠 君王者同罪,告父即不孝,不孝即不忠,不忠即犯 国法,犯法则当诛!”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
从中外历史上看,治理国家的方式有两种,即 “人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各项 法律如《唐律》、《汉律》、《清律》等,还 有八议制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免。 皇帝金口玉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 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 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即为法治。
3.法以程序性为重要标志 与只作实体规定,不作或者极少作程序规定的其 他社会规范不同,法既作实体规定,又作程序规 定,程序性是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 之一。
4.法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国家强制 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国家暴力机关, 这些机关的执法活动使法律实施得到直接保障。 国家强制力使法律获得了对全社会的普遍约束力, 这种约束力不仅对敌对阶级存在,而且在本阶级 内部也存在。当然,并非法律的每一个实施过程 都必须借助于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常常是 “备而不用”。但是,法律如果失去了国家强制 力,就无异于“一纸空文”,也就失去了法的属 性。不同性质的国家的法律,其国家强制力具有 不同性质和目的。
6第六课第一课时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6第六课第一课时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43807dc5a5e9856a571260a4.png)
❖ 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 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 纪守法的好习惯
设疑激探 自主学习
1. 在公交车上、考试的时候需要我们遵守什 么纪律?纪律还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哪些方面?纪 律的作用是什么?
❖ 2.什么是纪律? ❖ 3.纪律和自由的关系是什么吗? ❖ 4.法律的特征有哪些?及其作用是什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 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创景激趣 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 (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 ❖ (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区别 ❖ 2.情感目标
❖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 和价值观
点拨
纪律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点拨
法律: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具有强制性,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违反法律的,要法办。 纪律:由党政机关、团体、部队、企业、 学校内部制订,只要求所属人员遵守。 违反纪律的,要处分。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合作讨论 共同探究
镜头一:某中药厂电工徐某违反工厂《维修安全操 作规章》,在操作工小刘按正常程序对生产罐进 行检修时,擅自按下罐内搅拌机启动按钮,将正 在消毒的小刘搅成重伤,小刘经抢救无效死亡。 法院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以重大责 任事故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两年。
镜头一:某厂青年操作工王某,上班时间劳保穿戴 不规范,未扣纽扣,在对盘式过滤机辅料情况检 查时违反操作规程,未到操作平台上观察,而图 省事到导轨的危险区域观察,致使自己被翻盘滚 轮碾压身亡。
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的
点拨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通用课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08096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a.png)
10日,浙江公安机关通缉的涉嫌贪污罪潜
逃意大利的叶某被缉捕回国。
• 【最能躲:福建魏某】
•
2014年11月25日,福建公安机关通缉
的涉嫌集资诈骗3000万元潜逃境外的经济
犯罪嫌疑人魏某从瓦努阿图被缉捕回国。
为缉捕该犯,工作组辗转澳大利亚、法属
新喀里多尼亚、日本、瓦努阿图四国,是 “猎狐2014”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为缉捕嫌
马克思
(1)依法治国的定义
•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 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 有法 可依 必依
执法 违法 必严 必究
有法可依──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8亿余元潜逃越
南的经济犯罪嫌疑人李某被劝返回国,此 乃“猎狐2014”行动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件。 38亿余元,李某当属“最能坑”。
(4)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 服务大局、党的领导
要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意识 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意识
1 / 增强规则意识
(1)规则与秩序 试想一下:
我们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度,老 师想上课就来上课,学生想听课就来听课, 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 我们的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会怎么样呢?
人们的权利需要规则来保护; 人们要做成事,需要规则做保证。
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行
道德
为
纪律、规章、制度
疑人辗转国家最多的案件。魏某可谓“最 能躲”。
• 【最能跑:河南周某】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40929227a76e58fafab003a6.png)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2)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3.运用要求能够理解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是怎样伴随我们成长,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他们往往对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难以抵制,以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其自身的发展,既要让学生认识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又要注意方法上的指导,而遵纪守法教育的最终成果将落实在学生的实践行为方面,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把树立和弘扬“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客观要求内化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行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增强遵纪守法的意识为本课重点。
2.教学难点(见教学重点)3.结构线索本课时从属于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的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本课时主题“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授课主要使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案例和情景体验,通过讲述、思考和讨论使学生了解法律的特点、法律与纪律的关系,理解法律、纪律的作用以及违反法律、纪律的危害,增强遵纪守法意识,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学情分析中职生求知欲强,对自己生活的周边世界充满好奇,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形成,生活经验缺乏,难以准确把握社会生活环境的复杂性,分辨是非善恶、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力不强,因此,很容易被不良诱惑迷惑,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中职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意识直接影响他们的以后的成长。
加强法制教育,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培养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尤为重要。
四、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情境教学法、行为导向法、讨论法等。
第6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第6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7f2f48fce009581b6bd9eb7a.png)
治”和“法治”。 以中国为例,古代皇帝处理各项要务依据各项法律 如《唐律》、《汉律》、《清律》等,还有八议制 度规定了特殊的人犯法可以酌情减免。皇帝金口玉 言,一人做主,即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持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 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即为法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 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 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 款: (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 证明文件、印章的; (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 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 证件、证明文件的;
法律的作用
法律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调解人们行为的作用 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作用
观看视频: 偷盗可耻.swf
资料: 我们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
,95%以上的事故是由违章违纪导致的。我国的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几
百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10%。
购买野生动物放生亦属非法行为
2012年12月27日,华工大博士生朱 杰去阳西沙扒湾旅游时遇上野生动物 贩子,为免三只猫头鹰落入餐盘,他 和同伴花了300元将其买下。放生了 两只大的之后,昨日,朱杰将剩下的 一只小猫头鹰交给了广州市林业和园 林局。但该局工作人员表示,以任何 理由收购野生动物的行为都属于违法 行为,其实朱杰的做法已经触犯法律 。 林业部门表示,猫头鹰属国家二级保 护动物,买它会涉嫌犯“收购野生动 物”罪 要拯救野生动物,正确做法是向当地 林业部门举报
以下等式成立吗? 自由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PPT参考幻灯片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PPT参考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a2fe1d97b14e852458fb576a.png)
1、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 保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 进行而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 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集 体活动,而有集体活动就需要 有纪律约束。
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2020/3/1
2020/3/1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法律的特征:
法律由国家制定 法律具有强制性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 普遍约束力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 义务
2020/3/1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 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一.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020/3/1
驯服长江水 利用水力发电 蓄水 调节长江流域的水资源 开发长江的旅游资源
水只有在受约束的情 况下,才能为人类所 利用。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2020/3/1
道德与法律
海因兹偷药救妻
欧洲有个妇女身患一种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 ,有一种药也许就得了她。这种要是本城一名药剂师最近 发现的一种镭剂。该药造价昂贵,药剂师还以10 倍于成本 的价格出售。他花 200 美元买镭,而一小剂药却索价 2000 美元。这位身患绝症的妇女的丈夫叫海因兹,他向每个相 识的人借钱,但它只能筹到大约 1000美元,只是药价的一 半。海因兹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快要死了,并且请求药剂 师便宜一点把要卖给他,或者允许他以后再付钱。可是, 这位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我要靠它来赚钱 。”海因兹绝望了,想闯进那人的药店,为妻子偷药。
后,他的妻子小云无意间找出这本假证,也找到假 证上的苏丽。苏丽看到结婚证大吃一惊,两个人一 齐找到陈东质问,陈东见事情无法再隐瞒,只好和 盘说出,并向苏丽赔礼道歉。正当陈东以为事情已 经过去时,他突然收到法院的传票,苏丽把他告了。 接着,更让陈东无法理解与接受的是,公安局要对 他进行行政处罚,单位也要求陈东说明情况并对他 作出处分。而他的妻子小云也向他提出离婚。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教案PPT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教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c880106bd97f192279e9c8.png)
新 的 《有 机法 动可 车依 排 放 污 染 防 治 办 法 》 -----
2.2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2.3 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执法必严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本案错判失误在哪?给我们什么启示?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公依 的平法 领正治 导义国 、、 服执 务法 大为 局民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第 三 目 : 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2.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观念。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 ——温家宝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民主法制、自由平等、 公平正义的根本制度保证
3.正确理解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第 三 目 : 树 立 社 会 主 义 法 治 理 念 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探究活动六:认真观看、阅读教材第73页 “公正切分蛋糕” 漫画和文字内容,讨论、 思考并回答问题。
党 的领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 一 目 : 依 法 治 国 的 基 本 要 求 探究活动三:阅读教材第69页“房地产开发商案” 内容,搞清案由,认真讨论思考问题。
执有 法法 必可 严依 、、 违有 法法 必必 究依 哪些要求? 怎么办? 说明什么问题?
2.1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_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d21d5b1f7cd184254b35351e.png)
4、国家强制力
2003年5月,某社区的3号楼发现一“非典”病人,
当 地政府依法对居住在3号楼的公民进行了隔离,但该楼某 些居民以宪法赋予了公民人身自由权为由,不愿配合。 讨论:遇到类似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公民应该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是公民的责 任。在特定的情况下接受”隔离“是公民的义务,作为 公 民应主动配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法律是通过规定权 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
• 对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依法治 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 对青少年的要求: 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 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个好 公民
第三单元
纪律 法律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宪
法
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国家创制法律的 方式为两种:制定 与认可。这是法律 区别其他社会规范 如道德规范、宗教 规范、各种社会组 织规章、习惯礼仪 等的主要特点。
3、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权利实质上是获得利益的一种资格,义 务是一种满足利益实现的负担。 国家通过法律对利益的分配来达到调控 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来规范整个社会的秩 序,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
比一比:同样是乘坐公交车,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无人管理——规则意识的体现
日本神户轻轨车站,每35分钟就有一列班车驶入,而 车站从售票到进出站全部无 人管理,运行良好,秩序井 然,环境清洁。
3、从他律到自律
把遵守规则变成为人的内 在需要,一种本能,才能在没 有别人监管的情况下,自觉遵 守规则。
(三)法律和道德的联系
案例一:
阿珍中年守寡,含辛茹苦把女儿小英抚 养成人。小英成家后,阿珍又拖着病体为 她操劳家务,照看孙子。孙子长大后参加 了工作,小英却把母亲当成累赘,稍不如 意就破口大骂,母亲生病也不闻不问。老 人悲愤难忍,走上了悬梁自尽的绝路。小 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 经查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徒刑四年。 分析:以上案例说明了什么?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c43a6a64a26925c52cc5bf9a.png)
课堂练习 有同学邀请你去网吧,还可以帮你写作 业,你去不去?如果你不去,你能否说服 你的同学也不要去?请说出理由。
课堂练习 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 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
课后作业 1.搜集整理和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 如何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2.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一个遵纪守 法的人,结合实际,每个同学列出一至两 个要求自己改正的缺点错误,警示自己。
(2)纪律和自由的关系
(3)纪律的作用
纪律是维护我们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板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法律的特征:
A.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法律规定了人们的 权利和义务
(2)法律的作用:
A.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 之间的 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B.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 合法权益的作用
(4)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 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体现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板书)
“不因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
学生活动:
如何拨打110 、 120 、119?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板书)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的含义:P78
(板书)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基本要求 P79
2.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板书)
3.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板书)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课件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d5645990c69ec3d5bb75c0.png)
.
13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的四大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
14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纪律与的法律区别
纪律
法律
制定主体 企事业单位、社团、国家立法机关 政党等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4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5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规则的重要作用 一是保障人们的权利,保证人们做成事情; 二是约束人们的行为
.
6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二、纪律与法律
大家分析一下,下面所说的哪些属于纪律,哪 些属于道德,哪些属于法律?
.
12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某镇一小学,有几名学生无故退学。
经学校调查得知,这几名学生的家庭 都有足够的条件供其子女上学,他们 退学的原因是其家长让孩子外出做工 挣钱。学校领导先后多次上门做学生 家长的思想工作,但学生家长仍然拒 绝让孩子复学。学校只好会同镇教育 管理部门向人民法院起诉这几名学生 家长。法院依法责令每名学生家长督 促孩子尽快返校。
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 体会违反规则的危害和遵. 守规则的必要性? 21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2007年8月,山东某厂铝水外溢导致14人死 亡、59人受伤,事故原因为职工违章违纪、操作 不当引发。右图是事故发生后的车间惨状。
.
22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PPT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2711f0d580216fc710afd2d.png)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 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 重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法院的 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 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 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法制与法治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是指一切社会关系的 参加者严格地、平等地执行和遵守法律, 依法办事的原则和制度。
法治是指一种治国的方略、社会调控方式, 与人治相对立。
在我国,在法律未允许实行积极安乐死的 情况下,实行积极安乐死的行为,仍然构 成故意杀人罪,但量刑时可以从宽处罚。
强度
大
都是行为准则,违反后都会造成一定后果,都要受到 相应的惩处。
做遵纪守法的人
视频:监拍女司机高速路倒车引发五车连环追尾
法律链接: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 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 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 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建设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概念: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 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 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 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纪律 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保 证我们工作和生活正常有序进行而 要求一定社会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 行为规范。
如:班规、校纪、公司的规章制度、交通 规则等
你还能举出哪些?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同纪律相比,法律是一种概括、严 谨、普遍的行为规范。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 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 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离婚时任何一方都不得把属于夫妻的共同 财产进行隐藏、变卖、转移、毁损。
那么,张女士的财产该怎样得到保护?她 该怎样做?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具有制裁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根据国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 定:“营业性电子游乐场所在国家规 定的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 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 禁止进入的标志。”
我们学校如果没有纪律和规章制 度,老师想上课就来上课,学生想 听课就来听课,每个同学在课堂上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我们的 校园秩序和教学秩序会怎么样呢?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行
道德
为 纪律、规章、制度 规
范 法律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1.纪律保证我们的学习生活秩序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 务,管理社会事务。
2002年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在书上看 到熊的嗅觉非常敏感,分辨东西的能力强,为了证 实这一点,他就把浓硫酸兑到饮料中泼向了动物园 里的黑熊。随后,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依法对刘 海洋实施了刑事拘留。我国刑法第341条规定猎捕、 杀害野生动物是犯罪行为。
LOGO
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严
从中外历史上看,治理国家的方式有两种,即人治和 法治。 1.何为人治?何为法治?
以古代中国为例,皇帝金口玉言,一人做主,即 为“人治”。
现阶段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依法办 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 权,即为法治。
LOGO
什么是依法治国?
你认为刘海洋的行为是否属于犯罪?是否应当承担 刑事责任?
【法律解释】 我国刑法第341条只规定了猎捕、杀
害行为是犯罪,而未规定伤害是犯罪,因 此,刘海洋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即法无 明文规定不为罪。
【思考问题】
刘海洋事件说明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是什么?
无锡街头亮起“人体红绿灯”
2009年暑假,在江苏无锡街头出现了一道道由 “人墙”组成的“人体红绿灯”。
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道德与法律 案例:海因兹偷药救妻
一、努力做尊敬守法的好公民
探究问题 从法律层面上讲,海因兹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从道德的层面讲,海因兹的偷盗行为并不能
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但是,海因兹偷盗还是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试想一下:
违规违纪易酿大祸, 遵纪守法总保平安!
乱扔烟头引发街道大火
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1.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
为耻”的观念。
违章违纪不一定出事(故),
出事(故)必是违章违纪。
2.认真学习法律,掌握法律的基本知识。
3.把遵纪守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并持之以恒。
“红灯停,绿灯行”,这简单的六字其实每个人都十分熟悉,但是在日常生活 中,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这样的行为还是经常发生,这是为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有法可依 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违法必究
案例二
39岁的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人佘祥林在背负“杀 妻”之名服刑11年后,2005年4月初终于被中断刑 期重获自由,(因为“被杀”的妻子张在玉又回 到了家乡)并累计将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湖 北法律专家指出,这个“离奇”的错案凸显出现 行司法体制的一些漏洞,也势必促进司法改革步 伐的进一步加快,从而进一步促进刑事司法领域 的人权保护。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的四个特征: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我的房子没了“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只要是属于夫妻 的共同财产的,那么夫妻双方有平等的处 理权,涉及像房子这样的重大财产的变动, 一定要夫妻双方平等协商一致做出决定。 这是我们指在正常状态下。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国家强制力 第二个特征:法律是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
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2.法律保护我们的健康成长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 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 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 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 本法。
按照该法律,网吧老板会怎么样?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
法律作用
1、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 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2、具有制裁犯罪行为 ,保护公民 合法权益的作用。
小丽的爸爸不愿意出钱让小丽上学,如 果你是小丽,你怎么做?
3.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原因何在?
原因分析
违规驾驶导致车毁人亡
第二条 本法所称未成年人 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第三条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 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 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 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 人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 律和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 社会主义的教育,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 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反对资 本主义、封建主义和其他腐朽思想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