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文言文词类活用动词ppt

合集下载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ppt

(公开课课件)文言文词类活用.ppt
名作状 像老鼠一样 汗:名词的使动用法, 使…出汗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若处在主语、宾
例如:
语的位置时,活用为名词
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坚:铁甲;锐:锐利的武器。
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 故:旧知识。新:新知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红:花。
众妙毕备 《口技》
妙:形容词用作名词,妙处。
六王毕,四海一。
数作动,统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 数作形,专一 心一也。
学以致用
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高:形作名,高处
2、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作动,擅长
3、稍出近之。
近:形作动,靠近
4、与先君子善。
善:形作动,交好
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小:形意动,认为……小
吾与汝毕力平险 《愚公移山》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 峻的大山。
2、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有时也不 带),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为一般动 词。
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亲:形容词用作动词,亲 近。 远:形容词用作动词, 疏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形容词用作动词,偏 爱。
6、敌人远我。 7、尔安敢轻吾射?
远:形作动,远离 轻:形作动,轻视
谢 谢 观 看 !
6、闻寡人之耳者。《邹忌讽 齐王纳谏》
军:名作动,驻军 王:名作动,称王
水:名作动,游泳
刃:名作动,杀 天:一天天地,月: 一月月地 闻:动词使动用法, 使……听到。
7、沉鱼落雁 8、拳打脚踢 9、不翼而飞 10、抱头鼠窜 11、汗牛充栋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动、数词活用) 课件(共13张PPT)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动、数词活用) 课件(共13张PPT)
(“有”通“又”,整数加零头)
3、量词/名词表数量:旅食京师,以求斗升之食
(斗、升:容量单位,一斗一升)
4、量词/名词表频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
(每一年)
5、分数表示法: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分母+分子,十分之一)
6、确数表概数:一篇之中,三致意焉 (多次)
①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泣:为动用法,为……哭泣
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死国:为国事而死
③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
④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哀:为……哀叹
2024/1/18
9
1.数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
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 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动词)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动词)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⒉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⒊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从,使……跟从
⒋鸣鼓而聚之,击木而招之。(《种树郭橐驼传》)
鸣,使……鸣
⒌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
亡,使……灭亡
2024/1/18
2.数词用作形容词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容词)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3.数词用作名词 其一犬坐于前 一只狼
特殊用法
1、相乘表数量:二八佳人 (十六岁) 三五明月之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每月十五)
2、相加表数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的词类活用PPT (共24张PPT)

(6)用连词“而”或“以”,“且”
(8)根据语境判定独立的名词活用 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2、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动词使其宾语产生 某种动作或发生某种变化 例:序八州而朝同列
3、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
其特点是必带宾语,翻译模式:(主语) +以(把)+宾语+为(或看成或当作)+ 表意动的名词 (以 + 种树 + 为 + 职业) 例:驼业种树
至于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还是意动用 法,需要从语意上去判断。 如果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某 种性质,就称之为使动用法; 如果表示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某种性质,就 称之为意动用法
例:会盟而谋弱秦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数词的词类活用
数词可活用为动词,也可活用 为名词,由其在句中的位置决一般动词
(1)名词后面带有代词(通常为之), 代词充当宾语 例: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2)名词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
例:秦地可尽王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与所字组成短语的名词用于动词

例:置人所罾鱼腹中
(4)名词后面带补语(通常为介宾短语)
例1:六王毕,四海一。 例2:合纵缔交,相与为一。 例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知技并重,德行为先。 3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 33、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 吕坤 3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3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 —— 易卜生 36、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 列夫· 托尔斯泰 37、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38、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 屠格涅夫 39、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 —— 华 梅 40、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41、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42、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44、要使别人喜欢你,首先你得改变对人的态度,把精神放得轻松一点,表情自然,笑容可掬,这样别人就会对你产生喜爱的感觉了。 —— 卡耐基 45、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 塞涅卡 46、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47、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语言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48、人生犹如一本书,愚蠢者草草翻过,聪明人细细阅读。为何如此. 因为他们只能读它一次。 —— 保 罗 49、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 培 根 50、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 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 弗洛伊德 51、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 苏格拉底 52、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53、 最本质的人生价值就是人的独立性。 —— 布迪曼 54、 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 萨迪 55、 人世间没有比互相竭尽全心、互相尽力照料更加快乐的了。 —— 西塞罗 56、 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 —— 莎士比亚 57、 容易发怒,是品格上最为显著的弱点。 —— 但 丁 58、 对一个尚未成熟的少年来讲,坏的伙伴比好的老师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 伊 索 59、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 歌德 60、 生气的时候,开口前先数到十,如果非常愤怒,先数到一百。 —— 杰弗逊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文言文词类活用》课件

04
词类活用的作用与影响
增强文言文的表达效果
总结词
增强表达效果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使文言文表达更加丰富多样, 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通过改变词性或用法 ,可以使文言文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表 现力。
丰富文言文的词汇意义
总结词
丰富词汇意义
详细描述
词类活用可以赋予词汇更多的意义和内涵, 使文言文的表达更加细腻、深入。通过词类 活用,一些常见的词汇可以拥有更多的含义 和用法,为文言文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举例
在文言文中,“衣”原为名词,表示“衣服”,但在“衣锦还乡”中活用为动 词,表示“穿”;“火”原为名词,表示“火种”,但在“火烧赤壁”中活用 为动词,表示“点燃”。
分类:名词活用、动词活用、形容词活用等
定义
名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被用作 动词,表示与该名词相关的动作 或行为。
举例
在“沛公军霸上”中,“军”原 为名词“军队”,在此处活用为 动词,表示“驻军”。
VS
详细描述
某些词语在特定语境下,其含义会发生改 变,从而引起词类活用。例如,“春风又 绿江南岸”中的“绿”,由形容词活用为 动词,表示“使……变绿”的意思。
上下文义推断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上下文含义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结合上下文语境,推断某个词语的用法是否发生了变化。这种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句子的 整体意义和逻辑关系,以确定词类活用的具体含义。
侯张良”(“善”表示“关系好”)。
03
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语法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判断词类活用
详细描述
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判断其是否活用。例如,在文言文中,名词放在动词之前,可能活用为状语; 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前,可能活用为动词。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31 (共12张PPT)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31 (共12张PPT)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 出的。其实质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 “使”的意思。可以通过“使……怎么 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带有宾语的,一般都属 于使动用法。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较少,如果带 有双宾语的,一般属于使动用法。
示例:
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使……回去) (使……舞动) 2、舞幽壑之潜蛟。 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相斗) 4、令诸君知天亡我。 (使……灭亡) 5、诸人持议,甚失孤望。 (使……失望)
使动用法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 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 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意动用法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由形容词活用而来的动词,表示主观上认 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 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
例子



(一) 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答案:滕公认为其言出众不凡,其貌壮美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答案: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 觉得天下小了 [简析]①句的“奇其言”“壮其貌”是主语滕公 “认为其言奇”“认为其貌壮”之义。②句的“小 鲁”“小天下”,是主语“孔子”主观上认为“鲁” 和“天下”小的状态。
例子
(二)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答案: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 结盟想办法使秦国(的势力)削弱。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答案: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文言词类活用》课件

《文言词类活用》课件

文言词类活用的教学与学习建
05

重视文言文的语境与整体理解
语境是理解词类活用的关 键
在教授和学习文言词类活用时,应注重文言 文的语境,理解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和 用法。
整体理解有助于把握词类 活用
通过整体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结构,可以更 好地把握词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从而加深对
文言文的理解。
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与规律
熟悉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在教授和学习文言词类活用时,应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 现象,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
理解词类活用的规律
通过学习词类活用的规律,可以更好地掌握词语的用法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多读、多写、多练,提高文言文阅读与写作能力
多读文言文,培养语感
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可以培养对文 言文的语感,加深对词类活用的理解 和运用。
解释
在文言文中,一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上下文里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充当其他 类型的词。这种词性的临时改变,旨在满足句子表达的需要,使句子更加通顺 、完整。
特点
01
临时性
词类活用是一种临时现象,在特定的语境下发生,离开 这个语境,该词则恢复原有的词性。
02
功能性
词类活用后,该词会具备新的语法功能,服务于句子的 整体构造和意义表达。
《文言词类活用》 ppt课件
目录
• 文言词类活用的定义与特点 • 文言词类活用的类型 • 文言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 • 文言词类活用的意义与作用 • 文言词类活用的教学与学习建议
01 文言词类活用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定义
文言词类活用是指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原有 的词性,从而具备了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PPT精品课件

高考文言文词类活用及文言句式 PPT精品课件

省 略 句
2.省略谓语。
(1)、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 )其不善者而改之
(2)、一鼓作气,再( 鼓 )而衰,三( 鼓 )而竭。
3.省略宾语。
(1)昔者先王以( 之)为东盟主。
(2)与(客)坐谈,问之客曰
4.省略介词。
将军战( 于 )河北
1.“于”表被动 ⑴而君幸于赵王 ⑵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马上练一练(请你指出活用的类型)
• • • • • • • • • • • • • • • • ①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敌:攻击,名词活用为动词 ④渔人甚异之。 异:觉得很奇怪,以……为异,意动用法 王:统治,名词活用为动词 ⑤沛公欲王关中 ⑥有泉侧出 侧:从侧面,名词活用为状语 目:示眼色,名词活用为动词 ⑦范增数目项王。 水: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使动用法 斗:使……争斗,使动用法 ⑩外连横而斗诸侯 ⒒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2、而其见愈奇。 见:所见到的景象,动词活用为名词 13、乃我困汝。 困:使……处于困境,使动用法 14、头发上指。 上:向上,名词活用为状语 15、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弟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 16、手巾掩口啼 巾:(用手巾),名词活用为状语。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 的句子。
应满足以下三Biblioteka 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关系。 2.要作出判断。 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常用判断句式
1、用“者”或“也”表判断 “......者,......也。”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词类活用的分类
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置之其坐”中的“坐”,原为名词“座位”,这里活用为动词 “坐下”。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例如“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和“新”,原为形容词“旧的”、 “新的”,这里活用为名词“旧的知识”、“新的知识”。
名词作状语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原为名词“狗”,这里用作状语, 表示动作的方式,意思是“像狗一样”。
动词意动用法
01
示例
02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年》)
03
04 形容词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置于句首
如“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 郡”中的“桂林、象郡”,形容词 “桂林、象郡”被用作名词,表示 地名。
形容词后接“者”
如“此四者用兵之患也”中的“四 者”,形容词“四”后接“者”, 表示名词性概念。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后接宾语
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 容词“善”后接宾语“留侯张良”, 表示动词性概念,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后接补语
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形容 词“王”后接补语“关中”,表示动词 性概念,意为“称王于关中”。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后接宾语
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中的“苦”和 “劳”,形容词“苦”和“劳”后接宾语“心 志”和“筋骨”,表示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 物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名词意动用法
示例 “鱼肉百姓”(把百姓当作鱼肉)
“友风而子雨”(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03 动词活用
动词作状语
总结词
动词在句中充当状语,表示行为的方式、状态或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为动用法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谓语可 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
❖ ①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陶渊明《咏荆 轲》)
❖ 死,为……而死 ❖ ②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史记·滑稽列传
》) ❖ 丧,为……治丧 ❖ ③等死,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 死,为……而死
课堂巩固练习
一、动词处在“其”“之”之后时,这个动词用
作名词。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到达的人)又加少矣。
(《游褒禅山记》)
②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人 的财物)。
(《捕蛇者说》)
9
二、无标志性词语,动﹢动(作名词) ①追亡(逃跑的人)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收获)。 (《游褒禅山记》)
让相如住在…
名词 (秦国)舍 相如广成传舍
让 使项伯活了下来
动词 项伯杀人,臣 活 之(项伯)
使
形容词 臣请完 璧 归 赵
使
使和氏璧完整
使动概念: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某种行为,就是动 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 样”的意思。
基本结构形式: 【动+宾】=【使】+宾+动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 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 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子
❖ (二)①春风又绿江南岸。 ❖ 答案:春风又使江南岸变绿。 ❖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答案:各国诸侯(因此)畏惧(秦国),会合
结盟想办法使秦国(的势力)削弱。 ❖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 答案:现在您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意动用法
❖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 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①吾妻之美(偏爱)我者,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规律小结:形容词+代词(之、我、其、吾) 等构成动宾关系。
3、形容词带宾语时用作动词。例: ①假舆马者,非利(加快)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
29
小试身手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看尽
⑦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偏爱 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完:保全
动词的为动 用法
夫人将启之 《触龙说赵太后》 (为……打开城门)
祭祀必祝之 《左传•成公十三年》 (为……祈祷)
16
动词活用为状语
❖ 动词在谓语前,修饰或者限制谓语。 ❖ 例如: ❖ 1、登高而招 《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
面的招,表示招手的方式。 ❖ 2、执刃而立 ❖ 弃甲曳兵而走 ❖ 儿惧,啼告母
②义不杀少(少数的人)而杀众(多数的人),2不5 可谓知类。(《公输》)
小试身手
①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⑤小学而大遗 ⑥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⑩亦以明死生之大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例句)
交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以…为
主语把宾语当 作某种事物
意动用法(例句) 当作
名词 吾从而师 把
之 把他当作老师
形容词 吾妻之美 认为
我者 认为我美
意动用法:动词谓语对于宾语含有“认 为它怎么样”的意思的叫做意动用法。
结构方式: 【动/形/名+宾】=【以】+宾+【为】+动
翻译形式: “以……为……”、“认为……是……”、 “把……当作……”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宾语
形容词的活用
一、形容词用作动词
1、形容词放在“能、欲、足、可”等能愿动 词后,用作动词。例如:
①火尚足以明也(照明)。(《游褒禅山记》) ②大王必欲急(逼迫)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规律小结:能愿动词+形容词充当句中的 动词谓语,以表示动作行为。
28
2、形容词放在“之、我、其”等代词前用作 动词。
为动 用法
为动用法,简言之,即主 语为宾语而动。结构方式: [动+宾]=[为] +宾+动。
一般译为:“给(替、为)……怎么样”。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 译:替……哀 哀后人也 。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比较:泣孤舟之嫠妇
译:为……哭泣
译:使……哭泣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 译:为国事而死 15
小学而大遗
作主语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
形容词用作名词
1、形容词用在“其”“之”的后面充当中心 词,活用为名词。例如:
①郯子之徒,其贤(贤能的品德)不及孔子 (《师说》)
②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瘦弱的身体),必不能 禁失吾之悲。(《与妻书》)
2、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活用作名 词。例如:
①是故,圣(圣人)益圣,愚(愚人)益愚。 (《师说》)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5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逐北
宾语位置
宾语位置
逃兵
❖ 动词用作名词 ❖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
A.烛之武退秦师
B.泣孤舟之嫠妇
C.先破咸阳者王之 D.《齐谐》者,志怪者也
答案:D
4.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
C.齐威王欲将孙膑 D.无以终余年
答案:B
45
下课啦!
46
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则思江海下百川 B.令诸君知天亡我 C.泣孤舟之嫠妇 D.春风又绿江南岸 答案:A
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 C.舞幽壑之潜蛟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44
答案:C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下课啦!
21
掌握形容词活用的 基本规律
22
3、形容 词的活用
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形容词 活用为

形容词 活用为
使动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 活用为
意动
23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处在主语 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作主语
将军身披坚执锐
聪明的人 愚蠢的人
作宾语
坚硬的铠甲 锐利的兵器
A.梁以此奇籍 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8
答案:C
数词的活用
❖ 一、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
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 ❖ 六王毕,四海一 一: 统一(动词) ❖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动词) ❖ 二、数词用作形容词 ❖ ①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一:全、满(形
容词) ❖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形容词) ❖ ③二三其德 二三:不专一,不忠诚(形容词)
方法归纳
首先,辨析词类的活用,必须要弄清该词 原来的词性和基本义。如“明”应为形容词,明白 清楚的意思。
其次,弄清该词在文句中位置、成分和作用。 如:“亦以明死生之大”中的“明”应作谓语动词, 为“表明,阐明”之意。
13
说说下面成语里的活用
❖ 救死扶伤 死,快要死的人;伤,受伤的人。
❖ 打草惊蛇
惊,使……受惊。
❖ 惊心动魄 惊,使……惊;动,使……动。
❖ 赏心悦目 ❖ 伤风败俗 ❖ 降妖除魔
赏,使……舒畅;悦,使……愉悦。
伤、败:使……败坏。 降,使……投降。
❖ 劳师动众 劳,使……劳苦;动,使……惊动。
14
❖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 意动用法。
❖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 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 不一定如此。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二、意动用法(解说)
认为
主语认为宾语 具有某种形态 或特征
❖ 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跟从
❖ 规律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不及 物动词上。
3、谨食之,时而献焉。 使……食,喂养
• 规律二:某些及物动词也有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说说下面成语里的活用
❖ 救死扶伤 ❖ 打草惊蛇 ❖ 惊心动魄 ❖ 赏心悦目 ❖ 伤风败俗 ❖ 降妖除魔 ❖ 劳师动众
❖ 答案:“生之”即“使之生、“使我活”的意思。

(四) ◆动词→状语 登高而招 (判断标准:同步)
区分:客逾庖而宴。
❖ 答案:《劝学》登高在这里修饰后面的招,表示招手的 方式。
动词 活用为
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 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 前边有“其”或“之”。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为使动
为为动
3
动词的活用
❖ (一)◆动词→名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再如:救死扶伤
❖ 答案:动词“奔”用作名词,意即“奔马”,作句子的 宾语。
❖ (二) ◆ 动词→为动用法
死国可乎。
❖ 答案:“死”是为动用法,“死国”即“为国而死”。
❖ (三) ◆动词→使动用法 君将哀而生之乎?舞幽壑之潜蛟,烛之武退秦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