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综述共37页
5.地基勘察报告(共37张)
建筑工程系 2012.9
第1页,共37页。
主要 内容 (zhǔyào)
第2页,共37页。
概述
地基(dìjī)勘察 目的
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 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
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
重
的工程地质资料
要
性
认识场地的地质条件,分析它与建筑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可补充适当 物探和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工作
第26页,共37页。
地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察方法
地基勘察(kānchá)方法
第27页,共37页。
评价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合理确定勘察
目的
工作提供依据
工程地质测
手段
绘与调查(diào chá)
对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 造、地下水与地表水、不良地质现象进
行调查研究与必要的测绘工作
自然中的褶皱
第9页,共37页。
断裂构造
断裂(duàn liè)构造
(岩体受力断裂使原有的连续完整性遭受破坏)
节理
(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层发生位移或仅 有微小错动)
断层
(发生了相对位移)
第10页,共37页。
自然(zìrán)中的节理
第11页,共37页。
断层类型
自然(zìrán)中的断层
第12页,共37页。
因,土性指标值较离散)
第35页,共37页。
地基勘察报告书
任务要求及勘察工作概况;
报告书 内容(nèiró ng)
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
质现象及地震设计烈度;
场地的地层分布、岩石和土的均匀性、物 理力学性质、地基承载力和其它设计计算指标;
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评述
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评述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近年来,建筑结构分析的进步和各建筑行业不断的总结经验,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各个方面呈现出飞速的发展趋势,有了质的提高,紧跟国际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的步伐。
本文对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的发展方向做出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基础施工;工程技术;现状与发展引言建筑基础工程在建筑领域通常被称为地基工程,即所有类型的建筑物的承受力建筑组成部分,地基的建成质量关乎着整个建筑设计后期的投入使用。
所以基础受力层的技术管理和发展革新就成为建筑领域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施工企业都会面临大大小小的地基施工问题,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基础工程技术智能化是目前建筑领域需要面临的现状。
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1.1工程勘察技术进行基础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地质、现场勘查,使设计人员可以详细了解、分析现场情况,确定地层构成,为施工提供详细地层数据。
要根据设计与实际情况编制工程勘察方案。
要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多种方法进行试验分析,进行多角度研究,以最大程度上满足设计、施工需要。
勘察人员要对钻探、抽检、测试等认真负责,保证结果准确全面。
1.2基础施工钢筋施工技术现代工程施工是钢筋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加固施工前,首先要加大加固施工图纸,熟悉并放大关键施工现场,提高钢结构施工质量。
应增加钢筋使用的规格、数量和地点。
在钢装订中,必须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以保证钢质装订的稳定性,完成柱钢的定位准确控制,避免了钢条位移等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要改变钢条的模型是不容易的,但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使用。
此外,对于混凝土的振动和浇注,需要派遣专业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防止加固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发生,如有偏差应彻底纠正。
1.3预制桩技术当前建筑工程中大多数都是采用预制桩技术,在实际的操作和建设中主要是分为了两种预制桩,其中为钢桩以及混凝土预制桩两种类型,钢桩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通过不同项目有不同的应用,在施工中要严格根据打桩顺利开展施工建设,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项目的不断增多,在施工问题上,地基的处理技术越来越重要,一个工程项目中,地基的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建筑的完成速度,而且也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
地基是建筑事业建设的基础,因此,地基的处理技术是十分值得重视和关注的。
关键词: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综述地基处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施工工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地基技术水平也不断得到优化。
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吸取地基处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及结合我国独特的地质特征和当地施工条件,对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开发,从而形成了更适合我国建筑施工的地基处理技术。
加大对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视程度,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及意义1.1 地基处理技术的现状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从自古以来我国就采用竹、木、麦草等材料加固地基。
在科技革命之后,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我国的地基处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20 世纪50 到60 年代是我国地基处理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期间我国地基技术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从苏联引进。
采用的地基处理技术也多为砂垫层、砂桩压实、石灰桩等技术含量较低的地基处理技术。
20 世纪70 年代之后是地基处理技术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地基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我国通过大量引进和发展国外先进技术,依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地势特征,研究出了更适合我国实际地形的地基处理技术。
通过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我国地基处理技术也已跻身于世界前列。
1.2 地基处理技术的意义我国地域辽阔,且有多种地质类型,不同地区的土质、建筑环境都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抗剪强度、压缩性和渗透性等对地质的影响。
对于一些含水量高,孔隙较大,抗剪强度极低,压缩性高,渗透性低,结构和流变性能较为明显的软弱土来说,采用一般的地基处理技术很难保证地基的稳固性。
基础工程篇综述报告
基础工程篇综述报告滕延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摘要本文针对基础工程研究的问题及国内外现状工程所要面艋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础工程;变形控制;共同作用^1基础工程研究的问题及国内外现状北京100013)针对本界会议提交的论文情况,提jk国基础基础工程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建筑物(构筑物)的地基强度设计、变形控制、稳定性控制、基础材料设计、检验与监测技术和相关施工技术等。
地基强度设计应包括地基原位测试技术.室内测试技术及允许设计取值等研究;变形控制应包括地基变形计算,建筑物允许变形及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研究,稳定性控制应包括建筑物整体稳定性,抗浮稳定性及抗震稳定性等研究:基础材料设计应包括材料及抗冲切、抗剪、抗弯设计及耐久性设计等研究。
地基土的材料特性与土的组成、化学成分、成因、应力历史、地下水条件等密切相关。
基础工程研究,必须考虑地基材料特性、结构类型适应性、施工技术可行性等各方面因素,全面促进科技进步。
通观国内外基础工程现状有如下特点(1)基础工程的可靠性、耐久性研究已提高到新的水平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研究,我国科研工作者也全面开展了对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的研究,国际标准《结构可靠性总原则》IS02394(1985)的出台,标志这种设计方法在世界各国结构工程设计的全面技术进步,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工作.于1984年提出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并在我国89版国家标准体系中全面引入了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但在这个规范体系中并未全面涉及耐久性设计的内容,对结构可靠度设计的范围还仅限于构件设计可靠度,对结构体系的研究还未达到使用阶段。
2000版新的规范体系出台,已全面引入结构耐久性设计的内容,使我国结构工程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达到了新的技术水平,对于基础工程来说,由于涉及到地基土或岩石的特殊性(包括成因、化学成分、应力历史、基础埋深、基础宽度、地下水条件等)其可靠性设计的情况更加复杂,但我国科技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89版规范引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后,在2000版规范中进一步明确了基础工程可靠性设计的原则和适用范围,对荷载组合设计取值和相应的抗力作出了明确规定,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标准规范的接轨。
地基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综述
地基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综述1. 前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地基基础工程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本文将对地基基础工程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地基基础工程的现状2.1 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物的根基,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稳固的地基能够分担和传递建筑物的荷载,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2.2 地基基础工程的主要方法目前,地基基础工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 打桩:也称为灌注桩,通过打入桩体来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 桩基础:将桩体嵌入地下,使其成为地基的一部分。
- 地基加固:采用地基加固材料对现有地基进行强化,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 挡土墙:用于抵抗土体的侧向压力,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 基坑支护:在建造地下结构时,用于保持基坑的稳定和安全。
2.3 地基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地基基础工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地基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高效施工技术的应用: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高效施工技术将被应用于地基基础工程中,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 环境友好型地基工程:在地基基础工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未来的地基基础工程将注重环境友好型设计和施工,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未来的地基基础工程将更加注重智能化设计和施工,以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3. 地基基础工程的挑战地基基础工程虽然发展迅速,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以下是地基基础工程面临的主要挑战: - 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地质条件是地基基础工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各异。
第一讲 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第一讲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桩基础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结构之一。
如今,桩基础施工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桩基础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围绕“第一讲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展开分析和阐述。
一、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1. 手工挖孔施工技术手工挖孔施工技术是桩基础施工的传统方法之一。
该施工方法的目的是利用专业工具手动挖掘土壤,从而形成孔洞。
虽然这种施工技术与现代化程度相比较低,但在小面积、浅孔深度的桩基础施工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机械钻孔施工技术机械钻孔施工技术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桩基础施工方法之一。
它使用机械设备,如钻机、挖掘机等,将土壤挖掘下来,形成孔洞。
机械钻孔施工技术已经在桩基础施工中走向了成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桩基础施工工作。
3. 手持振动锤施工技术手持振动锤施工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施工方法之一,它使用手持振动锤把钢筋桩或钢管桩打入地下。
手持振动锤具有施工便捷、成本低廉、施工效率高等优点。
在地基下较松散的地方,这种施工技术十分适用。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发展方向1. 智能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希望在桩基础施工中能够实现智能化。
例如,人们可以使用无人机或机器人来完成桩基础施工,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还能够保证施工的质量。
另外,智能化施工还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监测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的可持续性。
2. 精益施工精益施工是今后桩基础施工的一个方向。
通过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各个环节中优化施工流程,减少浪费,提高效率和效益。
精益施工的目标是实现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的优化。
3. 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桩基础施工中,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越来越受重视的方向。
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问题,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使用环保材料、减少能源消耗等方式,实现施工过程的环保和节能。
总之,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地基基础工程的现状及发展综述
2021/10/10
4
我国89版国家标准体系全面引入了 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
简称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即承载能力
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方 法。
89版国家标准体系的特点:
结构可靠度设计的范围仅限于构件 设计的可靠度;
2021/10/10
21
国内发达地区在超深超大基坑工程、 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地下商场、地下 车库、以及大跨空间多层地下建筑等,不 仅在大型公共建筑而且在住宅小区建设中 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其面积已达到总建 设面积的10%。
综上所述我们结构工程师在思考、研 究和实践中,应在如下几个问题有所突破。
监测技术研究包括:
测试原件、仪器仪表的可靠性、耐久性研究,
自动测试系统可靠性研究、远程监控技术和自动报
警系统。
2021/10/10
17
近十年国内外在监测技术的研究方面已基本上 实现了:
除传统的应变、频率测试外,发展了远红外技 术、光谱分析技术,并在自动化程度和可靠性上大 大提高,并且实现了长期监测和自动预警的系统设 计功能。
2021/10/10
16
1.4 重现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在地基基础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它既是地基基础工程灾害的预警系统。同时监 测数据是检验地基基础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和水平 的重要依据。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要依靠监测技 术实现。
监测技术包括:
测试原件、监测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和反 分析技术。
稳定性控制:应包括,建筑物整体稳 定性、抗浮稳定性、抗震稳定性。
2021/10/10
2
基础材料设计:应包括,材料抗冲切、 抗剪、抗弯设计、耐久性设计及地基土的 材料特性。
浅谈地基处理的发展与现状
浅谈地基处理的发展与现状作者:李鹏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9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加大了对岩土工程的投资力度,使得基建规模逐渐扩大,建筑用地资源及其紧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合理利用资源,改善地基条件,地基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从地基处理的发展概况出发,分析了地基处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地基处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地基处理;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岩土工程迅猛发展。
由于基建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用地资源日趋紧张,为了充分、有效、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天然软弱的地基得到补强加固,以提高地基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陷;为消除地基土的振动液化潜势及消除湿陷性土的湿陷性、膨胀性土的膨胀性等各种土质的不良特性,以改善地基条件,达到满足地基强度、变形及其稳定性要求。
这就是地基处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研究与解决的课题。
为此,由于土质软弱,不能满足建筑物强度或变形要求,或者由于动力荷载作用而可能产生液化、失稳和震害等危害,或由于吸水产生沉陷及由于吸水而引起膨胀失水且下陷的场地必须进行人工加固处理。
这种对不良场地进行补强加固的过程称为地基处理。
一、地基处理的发展概况(一)古代地基处理技术早在2000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向软土中夯入碎石等材料来挤密软土,由此可见,我国地基处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地基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已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建筑领域事业中。
(二)现代地基处理技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兴起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从苏联引进地基处理技术,由于人们缺乏认知和了解,起初只用于垫层等浅层处理法。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这一阶段,地基处理技术被大部分企业工程广泛运用。
我国近十年深基础工程技术发展现状
2021/3/10
2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4) 在各类混凝土灌注桩中普遍推广了卓有成 效的“桩身、桩端后注浆工艺”,不仅消除了桩
身泥皮和桩端沉渣的通病,并且加固了桩周和桩 底一定范围的土体,从而使桩身质量获得更可靠 的保证,桩基沉降得以减少,单桩承载力大幅度 提高。
2021/3/10
26
• 5)在桩基设计中,根据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地基基 础共同作用的理念,因地制宜、因工程制宜,推 广了疏桩基础设计; 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设计;长短 桩结合设计; 刚柔性桩结合设计; 端承桩复合桩基 设计;CFG 桩复合桩基设计; 现浇大直径管桩复合 地基设计; 变刚度调平设计等一系列新的设计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与此同时 推广了概念设计、动态设计、优化设计等新的设 计理念,使设计方案更为经济合理,切实可行。
• 1)在21世纪之初开工,2008年5月建成通车,世界最 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全长36km,桥宽33m, 双向6车道,采用了钻孔灌注桩(3400根)和钢管桩(5474根 ,桩长71~89m,直径1.5~1.6m,钢管壁厚20,22mm) 。
2021/3/10
7
东海大桥上海南汇芦潮港至宁波大小洋山港的东海大桥,2005年建成,全
• 我国已建、在建的高铁路基、桥梁、站房等设施,所应 用的基桩数量估计已达1000万根以上,它们分布于各种复 杂的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
2021/3/10
4
近10年来,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也应用 了大量深基础工程。建于青藏高原的铁路桥梁大量采用了 大直径挖孔桩,破解了在冻土层、砾石、漂石和基岩中成 孔灌桩的难题。
2021/3/10
13
南京大胜关铁路桥
浅析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浅析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建筑基础工程目前一些常用的施工技术,并论述了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关键词:基础工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发展一、我国建筑基础工程技术分析(一)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技术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
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具体内容包括:开挖机械的选型,开挖程序,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地面和坑内排水措施,冬季、雨季、汛期施工措施等。
2.基坑支护结构的选择采用何种结构应根据基坑挖土深度合理选择,钻孔灌注桩、挖孔灌注桩、钢板桩造价高,一般工程可不采用,而深层搅拌桩一直都有广泛的采用。
近年引进土钉墙支护发展很快,应用越来越普遍。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宜采用不设水平内支撑或坑内斜支撑的方案,但应注意支护结构内倾变形,必要时采取卸载等措施加以控制。
综上所述对土钉墙支护和深层搅拌桩两种方案比较分析如下:1) 土钉墙支护体系土钉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其主要特点是:土钉加固土体形成土钉与土的复合体,显著改变土体性能,克服土体抗拉、抗剪强度低的弱点,有效提高土体的整体刚度,改变边坡变形和破坏的性状,显著提高整体稳定性。
2) 深层搅拌桩支护体系采用深层搅拌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也有许多成功的先例。
以多排密集的搅拌桩组成的桩墙作为基坑的挡土墙在计算理论上多采用重力式挡墙模式,考虑挡土墙的稳定性,分别进行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以及墙身应力验算。
这种水泥土挡墙的位移、倾斜均较小,桩体搭接良好墙身无渗水现象,开挖后露出的桩身墙面,表面平整可做外模加以利用。
以基坑开挖深度-3.6米段的挡墙为例,假定采用两行单桩组成桩墙,桩径Φ700,纵向单桩之间搭接150,横向单桩之间搭接40,墙厚1300,单桩纵向中心距550,横向中心距600。
深层搅拌桩作为支护挡墙尚有许多优点,如深层搅拌桩既可作为重力式挡墙成为基坑的支护体系,也可兼作为基坑的防水幕墙,一身兼具两种功能,既是挡土墙,又是防水墙,不但可减少施工临时措施,又节约施工费用,搅拌桩还具噪音小,可以多台钻机同时施工,工期可以缩短,节约钢材,但水泥消耗量较大。
地基处理与加固的发展趋势与现状
1 摘要 2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概况 3 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1.摘要
基于对地基处理技术的认识,主要介绍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 状,提出了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其目的是使 对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由于基建规模的日益扩大,建筑用地资源日趋紧张,为了充分、 有效、 科学、合理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天然软弱的地基得到补强加固,以提高地基 强度,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降低地基的压缩性,减少地基的沉降和不均匀沉 陷;为消除地基土的不良特性,以改善地基条件,达到满足地基强度、变形 及其稳定性要求。这就是地基处理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研究与解决的课题。
6. 近年来令人关注的还有:我国武汉、 成都等地研制开发 了将人工挖孔桩设计成空心桩,这在国外是没有的。
7. 我国近年有一项发明专利,称为“钻孔压浆成桩法”。
8. 深基坑工程及其支护体系得到迅猛发展。深基坑工程是近 十几年来我国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中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 地铁、地下车库、地下商城等大型市政地下设施的兴建而发 展起来的地基处理技术。
地基处理技术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相互融合与渗透, 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在地基处理技术中采用节能, 环保新型材料,新工艺,走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纵观我国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成绩骄人。通过吸 收国外开发的先进技术及其原理和方法,积累经验,从而开 发研制了我国独有的技术工法。到目前,在诸多方面已经拥 有了与国外媲美的先进技术,某些甚至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受我国仪表工业、机械制造业水平限制, 在机械设备和处理能力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仍有相当差距。 展望前景地基处理技术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诸多 领域有待岩土工程界开发,创新,研究探索。我国地基处理 必将在设计理论、计算方法、施工工艺、质量检测、信息反 馈、临界报警、应变措施、设备等一系列方面有新的突破。
桩基础施工的现状及发展
桩基础施工的现状及发展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筑也发展迅速,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的地基建设,众所周知基础的重要性,桩基础的施工技术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及建后的使用效能,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本文将就桩基础施工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桩基础施工的发展趋势及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字】桩基础;施工;现状;发展;趋势一、桩基础施工的现状1、桩基础施工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历史上的三合土夯实地基处理技术到现在普遍应用的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取得了很大程度的进展,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施工工艺不断创新,施工方法不断完善,施工设备不断更新。
2、目前我国常使用的桩基础类型包括埋入式桩、钻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桩等,施工过程中所用设备多由国内探矿厂提供,机型多样化。
(1)埋入式桩可细分为多种类型,应用最多的为中掘施工法桩。
所谓中掘施工法桩是把小于桩径30-40mm 的长螺旋钻、或钻杆端部装有搅拌翼片的螺旋钻及钻斗钻等插入桩的中空部,在钻头附近的地层连续钻进,使土沿中空部上升,从桩顶排土的同时将桩沉设。
在施工中通常将桩端注入压缩空气和水,促进钻进的同时也使桩沉顺利。
为使桩获得更大的承载力,桩埋入孔中后可分别采用量终打击方式、桩端加固方式或扩大头加固方式。
(2)钻孔灌注桩技术施工工艺种类较多,能应用于各种地层,且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成本较低,低噪声,少振动,无地面隆起及入土深等优点,在我国地基施工应用最为广泛。
另外,使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可有效扩大桩孔底部面积,提高桩基础承载力,有效降低配筋率,减少施工成本。
钻孔灌注桩扩底方式可分为反循环扩底、钻斗钻扩底、正循环扩底及潜水钻扩底等。
其中反循环扩底方式又分为扩刀上开、扩刀下开、扩刀滑降及扩刀推出等方式;钻斗钻扩底方式又分为水平推出、滑降及下开和水平推出的并用等方式。
(3)人工挖孔桩因施工过程需要大量劳动力,工期长,过程复杂,现今很少使用,但在施工环境受到限制的地区仍在使用,最大直径达8m,深度达40m。
浅析地基基础工程及其技术发展方向
浅析地基基础工程及其技术发展方向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地基基础的土建施工至关重要,其施工质量将会对整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起到直接的影响作用。
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也开始备受关注。
基于此,本文就对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此次浅析,可以为其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施工质量的控制提供科学参考,促进基地急促工程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发展;应用引言在目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建造水平实现有目共睹的提升,标志着我国建设施工技术的娴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稳步前进。
在建设施工中,重点要考虑的就是地基的施工。
由于建筑地基的关键性以及重要性,在建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受到诸多关注。
对地基进行合理的施工设计,利用相关施工技术,发挥其最大应用效果,才能确保建筑施工工程顺利开展,最大程度避免施工隐患并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
1地基基础的类型地基基础是工程的一部分,有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之分。
在建筑学中地基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地基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房屋建筑的地基不够好,上层建筑很可能倒塌,而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采用各种地基处理方法以改善地基条件。
常见的建筑地基基础有独立基础、桩基础和筏板基础等。
(1)独立基础又称单独基础。
这种基础常用于钢筋混凝土柱距大、荷载均衡、地质条件较稳固及对差异沉降有一定适应能力的上部结构的柱下。
(2)桩基础简称为桩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深基础形式,是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
(3)筏板基础是底板连成整片形式的基础,亦称片筏基础。
其既可用于墙下,又可用于柱下,可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类。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2.1 多发性,地基基础建设过程中,若施工方案不科学,则会导致建设活动无法顺利进行,乃至让地基存在安全风险。
地基基础建设期间的影响要素具有典型的多发性特征。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综述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综述发表时间:2020-12-24T15:11:53.863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6期作者:丁雷阳[导读] 对于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工作而言,在施工环节当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地基基础的施工丁雷阳3213221990090202**摘要对于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工作而言,在施工环节当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地基基础的施工,因为地基基础的稳定性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结构的稳定与安全,并且其施工难度与其他环节相比更为复杂,所以,要求管理者与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地、科学地、规范地开展地基基础的施工。
关键字: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前言建筑行业随着历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人们也开始重视房屋的稳定性以及相关的质量问题。
由于地基工程是建筑整体的承重结构,因此,我们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更加关注基础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进一步对地基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完善,从而有效地保障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一、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点(一)施工复杂性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涵盖了多种多样的地质类别,使得我国建筑施工的地质条件更为复杂。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种类的土质都要使用不同的施工防护措施。
由于不同地质的软硬程度不同,现场基础施工与设计的工作都更加的复杂。
并且,我国又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就需要在进行地基设计时,更加完善地进行勘察工作,以此能够有效地保证基础结构的抗震性与支护性。
(二)问题多发性与潜在性对于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若是设计方案或者施工方案制定的不恰当,极易导致房屋出现开裂或是倒塌的问题。
并且,房屋坍塌的问题在我国并非发生的稀少,若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造成巨大的安全事故,更加不利于建筑企业与建筑行业的发展。
由于房屋建设过程中,主体结构与地基结构都需要复杂的施工工艺进行衔接,并且后一环节的施工会遮住前一环节的施工问题,导致工程出现的问题会被遮蔽住,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时,应该加强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收纳完整的隐蔽工程验收资料,以备后续的竣工验查工作。
浅析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3100字
浅析我国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的发展3100字摘要:地基基础是建筑物的根本,属地下隐蔽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危。
本文将重点讨论地基基础与基坑围护方面的内容,阐述部分典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简要分析工程建设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基;基础工程;发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已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住宅产业项目、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城市地下交通建设等规划设计、施工综合研究的需求,对我们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也为基础工程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我国地基基础工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地基和基础工程的质量因其不可预见因素太多,而且都是地下隐蔽工程,完工后不易检查,使用期间出现问题也不宜察觉,如果处理不好,轻则可导致墙体和楼板等开裂,影响其使用和安全耐久性,严重者可造成建筑物倾斜甚至倒塌。
(一)地基失稳地基土的抗剪强度不足而引起地基整体失稳破坏,具体形式有整体剪切破坏、局部剪切破坏、冲切剪切破坏,其结果是导致建筑物倾斜、倒塌或破坏。
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施工处理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造成严重损失的实例时有发生,因而造成工程建设中的恶性而巨额的浪费确实惊人。
(二)地基变形造成的工程事故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产生沉降,当建筑物沉降量、倾斜、局部倾斜、不均匀沉降超过地基变形允许值时,必然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严重时导致地基失稳破坏。
特殊土地基工程事故,由于对特殊土地基的工程性质缺乏了解而导致的事故不在少数。
常见的特殊士包括: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冻土、盐渍土等。
(三)地质条件造成的事故渗流造成潜蚀,在地基土中形成土洞、溶洞,使土体结构改变,以及流砂、管涌等导致地基破坏。
土坡滑动造成事故,建造在土坡上或土坡顶的建筑物因坡上加载、坡脚取土、雨水渗流等,使土坡滑动而产生破坏。
地震引起的事故,主要与地震烈度、场地效应、基础型式、上部结构型式、刚度等因素有关。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现状
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现状1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技术存在问题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工程和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受外部地质条件影响,复杂恶劣的地质环境会形成不良地基,最终导致地基无法承重,引发严重后果。
常见的不良地基问题主要有如下三种:(1)抗滑结构面强度不足。
这种问题通常由恶劣的地质条件引起,当抗滑结构面强度不足时,其承压能力就会下降,相应的抗滑能力与地质稳定性之类的设计指标就难以满足,最终导致地基上的建筑物抗滑性和稳定性过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2)土质强度不足。
有些地基的土层土质相当松软,有些则是软硬分布不均,还有些强度薄弱的部分会在土层中突然出现,以上三种情况都会引起地基土层的强度不足,这种地基受到上部建筑物的重压会引发极其严重的不均匀沉降现象,导致建筑物的变形。
(3)渗水透水现象。
在地基结构松散的地形往往会有大量的渗水透水现象产生,这现象会使得工程最终的渗漏量大大超标。
一般来说,砾石层与构造碎带等容易透水的地质环境比较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2水利水电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中的方法与措施2.1地基加固技术(1)挖除置换。
在面对薄弱的软土层时,挖除这些软土,以无侵蚀材料(粗砂、石屑、水泥等)换填。
(2)排水固结。
通过人为施工的手段,在地基的内部做出垂直的排水道,这样一来外荷载的作用会完成排水与加压,令软基内的水排出,固化剩余固体部分。
(3)振动水冲。
这项措施需要使用专门的振动机械,利用这种机械在土层上打出振冲造孔,然后在这些振冲造孔中填入碎石,以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加固。
2.2地基防渗技术水利水电工程与水密切相关,水利工程建筑难免有渗透变形的危险,为了应对这种状况,通常采取高压喷射注浆或者建造防渗墙的方法来进行防渗处理。
高压喷射注浆的过程是先用钻机钻入土层,然后通过特制喷嘴和喷射管道高压高速喷射水泥浆液,将射程内的土层击碎。
防渗墙则是在透水地基外部的水下淤泥上打出圆孔,插入钢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建造的地下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