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药物基本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基本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
易化扩散又称载体转运。指一些不溶于脂质而与机体生 理代谢有关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借助细 胞膜上的某些特异性蛋白质-通透酶而扩散。 特点:①不耗能;
②载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③饱和现象; ④竞争性抑制现象
1.药物的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 (active transport)
即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转运,药物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 度一侧转运。 特点:在转运过程中消耗能量;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多次给药的血药浓度及其规律
临床治疗常需连续给药以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在 一级动力学药物中,开始恒速给药时药物吸收快于药 物消除,体内药物蓄积。约经过5个半衰期,给药速 度与消除速度趋于相等,用药量与消除量达到动态平 衡时,锯齿形曲线将在某一水平范围内波动,即到稳 态血药浓度(steady 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Css)。
不需载体,无饱和性; 没有竞争性抑制。
1.药物的跨膜转运
影响药物被动转运的因素
药物脂溶性高低; 药物分子量大小; 药物的解离度。
多数药物是弱有机酸或弱有机碱,药物在体液中可部分解 离。 解离型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 而非解离型极性小,脂溶性大,容易扩散。
1.药物的跨膜转运
影响药物解离度因素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3.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
合理的给药方案应该是使稳态血药浓度的峰值
(CSS- max)略小于最小中毒血浆浓度(MTC)而稳态 血药浓度的谷值(CSS-min)略大于最小有效血浆浓 度(MEC),即血药浓度波动于MTC与MEC之间的治 疗窗内。一日总量相同,服药次数越多,每次用药 越少,锯齿形波动也越小。安全范围较小的药物, 采用多次分服的方案较好。

药物代谢动力学深度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深度解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深度解析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药物代谢过程中所涉及的动力学参数的学科。

药物代谢过程是药物治疗效果和药物毒性形成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代谢途径、影响因素等进行阐述。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其转化成代谢产物并从机体中排出的过程。

药物代谢通常包括两个阶段:一是药物的转化,通常是药物被代谢酶催化发生氧化、还原、水解和甲基化等反应;二是转化产物的排泄,通常是通过肝脏、肾脏、肺、肠等机体器官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关键参数包括生物学半衰期、清除率等。

生物学半衰期是指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下降50%所需要的时间,同时也代表着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

清除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身体清除药物的数量,一般用升/小时表示。

药物的清除率是由药物本身和机体的生理血流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药物代谢的途径药物代谢可主要分为肝脏代谢和非肝脏代谢两种途径。

1、肝脏代谢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也是最具活性的代谢器官。

肝脏代谢分为两个相互联系的途径:一是药物在肝脏中被代谢酶所代谢的相对缓慢的过程,通常被称作相位I代谢;二是在肝脏中将药物代谢产物二次化合物进一步代谢的过程,通常称作相位II代谢。

肝脏代谢酶主要包括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CYP450)和非CYP450酶系统。

CYP450酶是以细胞色素为辅基质,催化药物代谢的酶群。

CYP450酶的活性调节因素主要包括药物、食物、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

肝脏代谢过程中,药物代谢产物往往具有更强的水溶性,从而增加了肾脏排泄的可能性。

但同时,药物代谢也可能生成具有毒性的代谢产物,或者与其他药物、代谢产物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治疗上的风险。

2、非肝脏代谢非肝脏代谢即为肝脏之外的器官参与药物代谢,如肠道、肾脏、肺等。

这些器官中含有多种代谢酶,如肠道细菌酶、肠道CYP酶、肠道酯酶等。

如Erythromycin(红霉素)是一种常见的抗菌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过程主要发生在肝脏中,但其也可以在肠道中发生代谢和消化。

药代动力学试验

药代动力学试验

标准加入法举例
? 废水样品中五氯苯(PCP)的分析
PCP
4 ppm 3 ppm 2 ppm 1 ppm
常用的定量方法
? 峰面积百分比法
? 由于检测技术的影响,在液相色谱中不常用
? 外标法
? 在液相色谱中用的最多
? 内标法
? 准确,但是麻烦 ? 在标准方法中用的最多
外标法定量
?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样
? 步骤一: ? 90%甲醇1mL/min流速冲洗30min ? 步骤二: ? 10%甲醇1mL/min流速冲洗30min ? 步骤三: ? 90%甲醇1mL/min流速冲洗60min
色谱柱的存放
? 存放前的处理
? 除去杂质、盐
? 合适的存放溶剂 ? 避免色谱柱床的干枯 ? 避免机械震动 ? 防止细菌生长 ? 注意存放的温度
静注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HPL1.HCP原LC理的与组成标准操作规程 (SOP)
2.分配色谱的原理 3.色谱柱 4.流动相 5.定性与定量方法 6.样品的预处理 7.反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开发
Chromatography
HPLC 的组成
? Pump 泵 ? Injector/Autosampler 进样器/自动进样器 ? Column 色谱柱 ? Detector 检测器 ? Data System/Integrator 数据系统/积分仪表
柱号 8082693.
键合相色谱柱
? 以硅胶为基质,通过化学键合方式把碳十八、碳 八、胺基等基团联在基质上,作为固定相。
? 优点∶
? 固定相稳定,不易流失 ? 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 ? 消除硅羟基的不良影响
? 缺点∶
? pH值不能小于3 ? 同样填料,各种牌号色谱柱不尽相同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答案: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答案: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3.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答案: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4.平均驻留时间MRT被称为答案:一阶矩5.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答案: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6.对于静脉注射呈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t1/2=( ) × MRTiv答案:0.6937.零阶矩的数学表达式为()答案:AUC0-n+ Cn/λ8.静脉滴注给药的MRTinf为()答案:MRTiv+T/29.为达到最佳治疗血药浓度,除了可以调整给药剂量,还可以调整以下哪项()答案:τ10.下列关于肝脏疾病患者给药方案调整的描述正确的有()答案:药物主要经肾排泄或肝外代谢时,一般不需要调整给药方案1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有答案:结合型与游离型存在动态平衡12.有关药物的组织分布叙述正确的是答案:当药物对某些组织具有特殊亲和性时,该组织往往起到药物贮库的作用13.静脉滴注稳态血药浓度Css主要由()决定,因为一般药物的()和()基本是恒定的答案:滴注速率、半衰期、表观分布容积14.华法林在体内有很高的蛋白结合率,随剂量增加,其蛋白结合过程可被饱和,这样随着剂量的增加,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答案: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15.治疗指数低的抗癫痫药苯妥英钠,主要在肝脏代谢发生羟基化反应,生成无药理活性的羟基苯妥英钠(占50%~70%),其代谢过程可被饱和,这样随着剂量的增加,其药动学参数哪一个叙述是正确的答案:AUC/Dose会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6.青蒿素连续给药后可诱导自身药物代谢酶,连续给药7天后,关于清除率和AUC的叙述正确的是口服清除率增加和AUC降低17.口服给药,为了迅速达到坪值并维持其疗效,应采用的给药方案是答案: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t1/218.静脉注射某药物100mg,立即测得血药浓度为1µg/ml,则其表观分布容积为答案:100L19.关于隔室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隔室是根据组织、器官、血液供应的多少和药物转运分布的快慢确定的20.单室模型药物的体内动力学特征是药物在机体内各部位的转运速率处于“均一状态”21.关于隔室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隔室是以速度论的观点来划分22.下列有关药物表观分布容积的叙述中,叙述正确的是答案:表观分布容积大,表明药物在血浆中浓度小23.有关药物吸收描述正确的是答案:从给药部位到达血液循环的过程24.研究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的常用方法有超滤法平衡透析法25.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包括答案:主动转运胞饮和胞吐被动转运26.下列关于药物t1/2的叙述,错误的有答案: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剂量有关具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其t1/2与给药途径有关27.通常情况下,生物等效性研究中要求进行等效评价的指标是( )答案:CmaxTmaxAUC0-t28.生物样本分析具有的特点包括 ( )答案:样品量少干扰物质多个体差异大药物浓度一般较低29.口服固体制剂申请生物豁免需满足的条件()答案:药物具有高渗透性辅料的种类与用量符合FDA的规定药物具有较宽的治疗窗药物在pH1~7.5范围内具有高溶解性30.患者给药时,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有()答案:代谢酶的多态性年龄药物剂型肾脏疾病31.对于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老年人体液量减少,水溶性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减小,血药浓度增加主要肝脏代谢清除的药物在老年人用药时,给药剂量可调整为青年人的1/2~2/332.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设计时,主要依据的PK-PD参数有()答案:Cl/MICAUC0-24h/MICT>MIC33.以下关于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说法正确的是答案:实验所用的药品应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使用的药品相一致雌雄动物兼用,以便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所用的给药途径和方式应尽可能与拟定的临床用药方式相一致34.关于血浆蛋白结合答案:血浆蛋白结合率在在0与1之间酸性药物通常与白蛋白结合,而碱性药物与a1-糖蛋白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选择性差,几种理化性质相近的药物间可产生相互作用在一定的范围内,血浆中药物的蛋白结合是线性的3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答案: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给药途径、剂型和给药剂量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36.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可能是答案:L/kgLmL37.关于静脉滴注给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答案:为使危重病人的血浆药物水平迅速达到稳态,可采用静注加滴注的方式提高滴注速率可提高稳态药物浓度38.药物代谢的过程通常分为I相代谢和II相代谢,下列属于I相代谢的反应包括答案:还原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39.药物代谢的后果包括答案:活性降低毒性增加代谢物活性与母药相当活性增加40.下列哪些药物可以诱导CYP3A4表达答案:苯巴比妥地塞米松利福平41.CYP450酶的特点包括答案:对底物结构特异性不强,有广泛的底物具有多型型,包含众多代谢酶亚型具有遗传多态性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2.以下哪些说法正确答案:替代终指标可代替临床终指标替代终指标本质上也是生物标记物43.通过不同的血管外途径给药,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能不同;然而,无论血管外给药的途径和给药剂量的大小,药物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不能大于1答案:正确44.静注多次给药时,稳态血药浓度的峰值和谷值受到药物的剂量以及给药的间隔的影响。

【药理学笔记】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理学笔记】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离子障分子型的药物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物被限制在生物膜的一侧,称为离子障首过消除药物通过胃肠壁和肝脏时可被代谢、失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以口服途径给药最为常见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对药物的影响药理活性暂时消失,不能跨膜转运药物与血浆结合特点可逆性、非特异性、差异性、饱和性、竞争性体内过程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总称,又叫药物的处置消除代谢和排泄的总称,是药物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肝肠循环有些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通过胆汁排入小肠,在小肠被水解,部分药物可被再吸收重新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肝肠循环。

肝药酶存在肝细胞内质网中,促进药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主要是C色素P450酶诱导剂(酶促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增加或活性增强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利福平酶抑制剂(酶抑剂)能使肝药酶合成减少或活性减弱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异烟肼酶促剂意义使药物代谢加速,药效降低,常需增加剂量才能维持疗效。

一旦停用药酶诱导剂,可是同服的药物浓度过高,药效增强,甚至中毒,是停药敏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还可加速自身代谢,是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利用药酶诱导剂的酶促作用,可诱导新生儿肝药酶活性,促进血中游离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胆汁排出,用于预防新生儿脑核性黄疸一级与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差别:一级消除动力学零级消除动力学数学模式等比1000→500→250等差1000→900→800发生条件给药量小于机体的消除能力给药量大于机体的消能力半衰期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不恒定,与血药浓度有关时量曲线曲线直线直线曲线对数时量曲线量效关系增加药物的剂量增加药物的剂量药物作用时间呈低比例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呈超比例延长曲线下面积AUC药物时-量曲线下的面积,AUC大小与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成正比,反应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半衰期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意义确定给药时间;估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所需时间;估计停药后药物体内消除所需时间;按半衰期时间的长短对药物分类;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程度。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药物代谢动力学_中国药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包括参考答案:胞饮和胞吐_主动转运_被动转运2.静脉滴注给药的MAT为()参考答案:T/23.按一级动力学吸收的MAT为()参考答案:1/ka4.关于BCS 分类的描述( )参考答案:临床给药最高剂量在pH 1.0~6.8范围内的250 mL (或更少)水溶性介质中均能完全溶解, 则可认为该药物为高溶解性_第三类(BCS Ⅲ):高溶解性、低渗透性_第二类(BCS Ⅱ):低溶解性、高渗透性_第一类:高溶解性、高渗透性5.当药物与蛋白结合率较大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物难以透过血管壁向组织分布6.某药物口服与静注相同剂量后药时曲线下面积相等表明参考答案:口服吸收完全7.地高辛的半衰为36 小时,若每日给予维持剂量,则达稳态血药浓度约要()参考答案:5 天8.对于静脉注射后具备单室模型特征的药物:t1/2=()×MRTiv参考答案:0.6939.某药静脉滴注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参考答案:88%10.对于具有两房室模型特征的静脉注射药物,由于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血浆药物浓度在剂量减少后立即出现最大的下降参考答案:错误11.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是指参考答案: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12.平均驻留时间MRT被称为参考答案:一阶矩13.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特征中哪一个叙述不正确参考答案:药物代谢物的组成和(或)比例不会由于剂量的变化而变化14.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参考答案: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15.人类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家族成员有参考答案:P-GP_BCRP_MRP16.和原研药相比,仿制药具有( )参考答案:规格相同_化学成分相同_给药途径相同_适应症相同17.体内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哪一个叙述不正确参考答案:能显著增加药物消除速度18.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19.一般而言,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参考答案:小肠20.生物样本分析具有的特点包括( )参考答案:样品量少_干扰物质多_个体差异大_药物浓度一般较低21.NMPA推荐首选的生物等效性的评价方法为 ( )参考答案:药物动力学评价方法22.用于生物等效性评价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是( )参考答案:AUC, Cmax, Tmax23.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以下哪项为III类药物( )参考答案:高的溶解度,低的渗透性24.根据药物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以下哪项为II类药物 ( )参考答案:低的溶解度,高的渗透性25.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参考答案: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_给药途径、剂型和给药剂量_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和抑制_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26.表观分布容积的单位可能是参考答案:L/kg_L_mL27.以下关于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雌雄动物兼用,以便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_临床前药动学研究一般需要设置至少三个剂量组_实验所用的药品应与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使用的药品相一致28.以下有关I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参考答案:有助于在开发早期淘汰成药性差的候选化合物_尽量在清醒状态下进行实验并从同一动物多次采样_有助于了解药效或毒性的靶器官29.在进行口服给药药物动力学研究时,不适于采用的动物是 ( )参考答案:家兔30.关于静脉滴注给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参考答案:为使危重病人的血浆药物水平迅速达到稳态,可采用静注加滴注的方式_提高滴注速率可提高稳态药物浓度31.药物代谢的过程通常分为I相代谢和II相代谢,下列属于I相代谢的反应包括参考答案:还原反应_氧化反应_水解反应32.静脉滴注给药的MRTinf为()参考答案:MRTiv+T/233.药物代谢的后果包括参考答案:活性降低_毒性增加_代谢物活性与母药相当_活性增加34.下列哪些药物可以诱导CYP3A4表达参考答案:苯巴比妥_地塞米松_利福平35.某一具有一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口服后肝脏首过作用大,改为肌肉注射后叙述错误的有( )参考答案:t1/2和生物利用度均无变化_t1/2减少,生物利用度也减少_t1/2增加,生物利用度也增加36.CYP450酶的特点包括参考答案:对底物结构特异性不强,有广泛的底物_具有多型型,包含众多代谢酶亚型_具有遗传多态性_受年龄、性别和疾病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7.在PK—PD模型中,有关PD参数说法正确的是参考答案:EC50用以反映药物的与作用部位的亲和力_Emax用以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_s为陡度参数,决定效应曲线的斜率或陡度_keo用以表示药物从效应室中消除的速率38.对于无明显PAE的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给药方案设计时参考的PK-PD结合参数是()参考答案:T>MIC39.通常情况下与药理效应最为密切的指标是()参考答案:血药浓度40.有关药物代谢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41.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描述正确的是参考答案:药效学、毒理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共同构成创新药物临床前评价体系42.应用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的分析方法。

中国药科大学药代重点

中国药科大学药代重点

药物体内转运◆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及特点1、被动扩散1)、顺浓度梯度转运 2)、无选择性,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有关3)、无饱和现象 4)、无竞争性抑制作用 5)、不需要能量2、孔道转运1)、主要为水和电解质的转运 2)、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及膜的性质有关3、特殊转运1)、逆浓度梯度转运2)、常需要能量3)、有饱和现象 4)、有竞争性抑制作用 5)、有选择性4、其他转运易化扩散: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胞饮: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PPT上的答案,和书上不同)一、剂型因素:药物理化性质(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剂型: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和溶解速率二、生理病理因素种族,年龄,性别,遗传,疾病饮食,胃肠排空作用,运动,肠上皮的外排机制,首过效应,三、其它: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1、平衡透析法原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将蛋白置于一个隔室内,用半透膜将它与另外一个隔室隔开,游离药物可以自由从半透膜自由透过,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却不能自由透过半透膜,待平衡后,半透膜两侧隔室的游离药物浓度相等。

如图:注意事项:(1)道南效应:由于蛋白质和药物均带电荷,这样膜两侧药物浓度即使在透析达到平衡后也不会相等。

采用高浓度的缓冲液或加中性盐溶液(NaCl),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这种效应。

(2)药物与膜结合:药物与膜的结合程度取决于药物及膜的性质,当结合程度很高时,会产生较大影响。

设立对照组,考察药物与半透膜的吸附程度,如果吸附严重,就应考虑换膜或者采用其他研究方法。

(3)空白干扰:有时从透析膜上溶解下来的一些成分会影响药物的测定,如用紫外或荧光法。

在实验之前应该对膜进行预处理,尽可能去除空白干扰。

(4)膜完整性检验:透析结束后,要检查透析外液中是否有蛋白溢出,即检查半透膜的稳定性。

如有蛋白溢出,需换膜重复实验。

(5)当药物在水中不稳定或易被血浆中酶代谢时,不易用此法。

药学专业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学习要点

药学专业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学习要点

药学专业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学习要点药物代谢与药动学是药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药物代谢研究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消除过程,而药动学则关注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

掌握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学习要点对于药学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学习要点。

一、了解药物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了解药物代谢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是学习药物代谢的第一步。

药物代谢可以分为两类:直接代谢和间接代谢。

直接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通过酶催化直接转化为代谢产物,而间接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先转化为活性代谢物,再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最终的代谢产物。

二、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是药动学的核心内容。

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到血液循环的过程,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分布情况,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排泄是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至关重要。

三、了解药物代谢酶的种类和作用机制药物代谢酶是介导药物代谢的关键因素。

了解药物代谢酶的种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药物代谢的过程。

常见的药物代谢酶包括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家族和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等。

细胞色素P450家族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酶家族,参与药物的氧化反应。

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则参与药物的糖基化反应。

四、学习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研究需要借助一系列实验方法和技术。

学习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深入理解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原理和应用。

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分析法、荧光探针法和体外/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等。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点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点解析

全国注册药师的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知识点解析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全国注册药师考试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本文将对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机体内经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药物代谢可以发生在肝脏、肠道、肺脏、肾脏等器官中,其中肝脏是最主要的代谢器官。

1. 药物代谢的类型药物代谢可分为两种类型:相对不活性代谢和相对活性代谢。

相对不活性代谢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转化为无活性代谢产物,药效较低或无药效;相对活性代谢是指药物在机体内转化为具有药理作用的活性代谢产物。

2. 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途径主要有氧化、还原、水解和酯化等。

其中,氧化是最常见的代谢途径,通过酶系统参与。

药物代谢产物的极性往往比原药物高,有利于排泄。

3. 药物代谢酶系统药物代谢酶系统主要由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和草药相互作用酶系统组成。

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包括多种同功酶,参与药物的代谢和解毒作用。

草药相互作用酶系统主要指草药对肝脏酶的影响,从而干扰药物的代谢。

二、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包括药物的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体内动力学。

1. 药物的吸收药物的吸收是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内血液的过程。

药物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化学性质、给药途径、剂型等。

2. 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的过程。

药物的分布受到血流、脂溶性和药物与组织蛋白的结合等因素的影响。

3. 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前文已有介绍,药物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

药物的排泄则通过肾脏、肠道、肺等途径进行。

4. 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半衰期是指药物浓度下降至初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药物的半衰期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和给药次数。

总结:药物代谢和药物动力学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对于全国注册药师考试来说,也是必考内容。

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点笔记

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点笔记

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点笔记●PK: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并运用数字方法阐述体内药物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

药物在作用部位是否达到安全有效的浓度是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的依据●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ANME过程中药物需要通过单层(小肠上皮细胞)或多层(皮肤)细胞膜跨膜转运:药物分子通过通过细胞膜的现象●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一)被动转运(药物主要转运方式)细胞膜两侧药物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的过程特点: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膜对物质无选择性,不消耗能量,扩散与细胞代谢无关,不存在共存类似物影响(无竞争抑制现象) 一般无部位特异性●1.滤过(水溶性扩散)●水溶性极性或非极性药物分子通过细胞水性通道●只允许分子量小于100Da 如锂离子,甲醇,尿素●2.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脂溶性药物溶解于脂质层顺浓度通过细胞膜●大多数药物跨膜方式●取决于油水分配系数和膜两侧浓度差●得有一定水溶性才能溶于体液●(二)载体转运一类主要将药物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如有机阴离子多肽转运体,有机阳离子多肽转运体,寡肽转运体等另一类主要将药物由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如p 糖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肺耐药蛋白,多药耐药蛋白等。

特点:选择性,饱和性,竞争性,特异性(结构特异性和部位特异性) 主要发生在肾小管,胆道,血脑屏障和胃肠道。

●1.主动转运●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的作用,低浓度→高浓度●如单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钾离子,钠离子,碘离子以及一些有机弱酸,弱碱等弱电解质的离子型●2.易化扩散●细胞载体帮助下,高浓度→低浓度●不消耗能量●维生素B12经胃肠道吸收,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甲氨蝶呤进入白细胞等●(三)膜动转运大分子物质通过膜方式●1.胞饮●脑垂体后叶粉剂从鼻粘膜●2.胞吐●腺体分泌及递质的释放●二影响药物通透细胞膜的因素药物极性不影响●(一)药物的解离度和体液的酸碱度●绝大多数药物属弱酸性(制剂名中有金属离子eg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or弱碱性(制剂名中含酸,吗啡制剂名盐酸吗啡)●离子障:分子型(非解离型)药物疏水而亲脂,易通过细胞膜;离子型药物极性高,不易通过细胞膜脂质层,这种现象称为离子障●药物解离度取决于体液PH和药物解离常数(Ka)解离度=-lgPKa(药物解离度负对数),指药物解离度50%时所在体液PH(各药有固定pKa)●弱酸药:离子型/非离子型=10^(pH-pKa)●弱碱性:离子型/非离子型=10^(pH-pKa)●胃液PH1.5-7.0.尿液PH5.5-8.0酸酸碱碱促吸收,酸碱碱酸促排泄,两性相异促排泄●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易吸收,在碱性环境中离子型多不易吸收●(二)药物浓度差以及细胞膜通透性、面积和厚度●(三)血流量血流量影响细胞膜两侧浓度差●(四)细胞膜载体蛋白的量和功能●第二节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A药物自用药部位到达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血管外给药存在●(一)口服给药po.●小肠是药物口服吸收主要部位●小肠内PH接近中性,黏膜吸收面广,缓慢蠕动能增加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机会●案例●钙与四环素形成不可溶络合物影响吸收●青霉素类抗生素口服被胃酸迅速灭火失活●多肽类激素如胰岛素在肠内被水解必须非胃肠道吸收●首过消除(首过代谢/首过效应)从胃肠道吸收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液循环前被肠壁和肝脏部分代谢,从而使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有效药物量减少的现象。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药科大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药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关于药物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动力学只能定性地描述药物的体内过程,要达到定量的目标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B:药物动力学在探讨人体生理及病理状态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C:药物动力学是采用动力学的原理和数学的处理方法,推测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D:药物动力学对指导新药设计、优化给药方案、改进剂型等都发挥重要指导作用答案:A2.药物的处置是指A:代谢B:分布C:吸收D:渗透答案:A3.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A:吸收B:排泄C:代谢D:分布答案:ABCD4.药物的消除是指吸收,渗透,代谢,排泄A:错B:对答案:B5.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排泄和代谢的学科。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药物与蛋白结合后A:能由肾小管滤过B:能透过血管壁C:不能透过胎盘屏障D:能经肝代谢答案:C2.以下关于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A:药物和蛋白结合是不可逆,有饱和和竞争结合现象B:蛋白结合率越高,由于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可促进透过血脑屏障D: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犹豫竞争结合现象,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答案:B3.体内常见的结合剂主要包括A:S-腺苷甲硫氨酸B:PAPSC:UDPGAD:乙酰辅酶A答案:ABCD4.主动转运特点A:转运膜对通过的药物存在选择性B:存在饱和现象C:逆浓度梯度D:存在竞争性抑制作用E:耗能答案:ABCDE5.易化扩散耗能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关于隔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药物符合哪种隔室模型,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与给药途径及实验方法等无关B:如果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对时间作图为一直线,则为单室模型C:单室模型是指药物进入体内后能迅速与各组织达到动态分布平衡,成为均一单元,血药浓度与组织浓度相等D:双室模型中央室一般由血液和血流丰富的、能迅速达到分布平衡的组织和器官构成,周边室则由血液供应少、分布缓慢的组织和器官构成答案:D2.口服给药,为了迅速达到坪值并维持其疗效,应采用的给药方案是A: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2D~2t1/2B: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2D~t1/2C: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t1/2D:首剂加倍(2D),使用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为D~2t1/2答案:C3.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以下哪些因素有关A:给药次数B:维持剂量C:负荷剂量D:半衰期E:生物利用度答案:AD4.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水平某一百分比所需的时间与维持剂量有关。

医学基础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考点汇总

医学基础知识: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考点汇总

关于药理学的重要考点,中公卫生人才网的老师为大家进行了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汇总,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考点总结
1.药理学研究的内容:药物效应动力(药效学)、药物代谢动力(药动学)。

2.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口服给药。

4.药物解离程度取决于体液PH和药物解离常数。

5.不同给药途径起药速度比较:静脉>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6.主要代谢的器官是:肝。

7.药物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

8.丙磺舒为弱酸性药,竞争性抑制青霉素的排泄,增加青霉素的药效
9.血浆蛋白结合率越高,血浆药物浓度越高,则表示表观分布容积越小。

10.酸化尿液,使弱酸性药物的解离增多,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快
11.碱化尿液,使弱酸性药物的解离增多,不易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快。

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考点总结
1.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
2.有机磷酸脂类解毒药物: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
3.阿托品:M胆碱受体阻断剂,对胃肠绞痛,膀胱刺激症状等疗效好,但对胆绞痛或肾绞痛疗效较差,常需与阿片类镇痛药合用。

4.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剂,升高血压,使用α受体阻断剂使升压作用翻转,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

5.多巴胺:激动α、β和外周的多巴胺受体,可舒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

以上是药物代谢动力学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考点汇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

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

34
35
一室模型
• 将机体视为一个均匀的系统,药物进入机 体即迅速分布,瞬间达到平衡。 • 只有一个中央室 • 因为分布迅速,只考虑消除 • 消除呈线性
36
C t C0 e
Ket
37
二室模型
属于开放性二室模型的药物,静脉注射药 物的时量(对数标尺)关系并非直线, 早期一段快速下降,后来才逐渐稳定缓慢 下降。即药-时曲线成双指数衰减。 前一段直线主要反映分布过程,称为分布 相(α相); 后一段直线主要反映消除过程。分布渐达 平衡,此时血浆浓度缓慢下降,称消除相(β相 )。
10
pH-pKa
[A—] = [HA]
解离型
未解离型
8
弱 碱 性 药:
BH+ Ka = Ka H+ + B [H+] [B] [BH+] NH4+ H+ + NH3
[B] logKa = log[H+] + log [BH+] [B] + -logKa =- log [H ] - log [BH+] +] [B] [BH pKa = pH - log pKa - pH = log [BH+] [B] 解离型 pKa -pH [BH+] = [B] 10 未解离型
自身诱导的临床意义?
25
26
(2)酶抑制剂 有些药物可抑制 CYP450酶活性,使肝药酶或降解减慢, 使酶活性降低的药物称肝药酶抑制剂 酶抑制剂:氯霉素 与苯妥英钠 合用,则因肝药酶活性降低,使苯妥 英钠的代谢作用减弱,疗效增强或出 现毒性反应。
27
28
29
四、排泄(excretion) (一)肾脏排泄 1.肾小球过滤 滤过速度取决于药物分子量和血 浆内药物浓度及血浆蛋白结合率 2.肾小管分泌 经同一机制分泌的药物可竞 争转运载体而发生竞争性抑制,丙磺舒和青霉 素 3、肾小管重吸收 尿液pH 碱化尿液使酸性药物→重吸收↓ 酸化尿液使碱性药物→重吸收↓

药物代谢学知识点归纳

药物代谢学知识点归纳

药物代谢第二章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

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第三章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 作用: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制。

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另有:氨甲酰胆碱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作用: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1、青光眼2、缩瞳另有:氨甲酰甲胆碱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药物研究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是研究药物与生物体呼吸
代谢相互作用的过程。

它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如何形成的,药物的摄取、处理、排出以
及存在的毒性、功效和其他有关特性。

药物代谢动力学是分解药物或其他物质的科学,它涉及有关该分解过程的各种机理,
如药物结构变化和代谢反应过程;药物摄取和肠道吸收,并研究其临床反应;和涉及药物
在生物体及其代谢物的转运及排出的机理。

其中,药物的药物代谢反应被认为是药物研究
中最具挑战性的因素之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旨在帮助开发出有效、安全、快速及经济高效的药物。

为了有
效地研究药物代谢过程,研究人员运用各种数据及多种分析技术。

比如研究血液中药物药
效及代谢产物分布,利用药物代谢与受体作用机理等技术,帮助开发出有效、安全的药物。

在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主要重点在于利用多种方法研究新开发药物
的药理活性、受体部件、及其抗肿瘤/免疫调节等活性,从而有效地发展出具有安全性和
效果的新药。

中国药科大学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室实施多重软件,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包括基因组、转录组及组蛋白芯片等技术,促进了药物代谢反应机制研究的发展。

黑龙江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药物代谢与药动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黑龙江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药物代谢与药动学重点知识点解析

黑龙江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药物代谢与药动学重点知识点解析药物代谢与药动学是药学考研中的重要科目之一,涉及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

在黑龙江省考研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物代谢与药动学的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解析和理解。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

一、药物代谢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被生物机体进行化学转化的过程。

代谢反应可以将药物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也可以将药物转化为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而达到药物的排泄作用。

药物代谢通常发生在肝脏中,也可以在其他组织和器官如肾脏、肠道中进行。

药物代谢的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的水溶性,促进药物的排泄。

药物代谢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相互作用的阶段:相位Ⅰ反应和相位Ⅱ反应。

1. 相位Ⅰ反应相位Ⅰ反应是指药物在体内经过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而产生活性代谢产物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中,药物的化学结构将发生改变,通常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进行催化。

这些代谢产物通常具有较高的毒性和生物活性,对机体具有一定的影响。

2. 相位Ⅱ反应相位Ⅱ反应是指相位Ⅰ反应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内被结合成为可溶性代谢产物,以便更容易从尿液、粪便等途径排泄出体外。

相位Ⅱ反应通常包括酸性物质的硫酸化、氨基酸的甘氨酸化和乙酰化、酚类和芳香胺类的硫酸化等反应。

二、药动学药物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以及药物剂量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了解药物动力学对于合理用药和药物的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1. 药物吸收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给药途径进入体内的过程。

吸收速度和程度决定了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药物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给药途径、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制剂等。

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皮肤贴剂等。

2. 药物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和蓄积情况。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受到血流动力学、组织亲和性以及生物膜透过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药物在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各异,这也对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产生影响。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HPLC使用注意事项1、HPLC组成: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系统/积分仪2、反相色谱:分离机理:“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常用流动相:乙腈、甲醇,水3、色谱柱的分类:按填料:球形、无定形按含碳量:C18、C8按应用:分析柱、制备柱、预处理柱按粒径:150mm*4.6mm,5μm等按填料类型:正相柱、反相柱、手性柱4、键合相色谱柱的优缺点:优点:稳定不易流失;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消除硅羟基的不良影响;缺点:pH得在3~8范围内5、C18柱的活化:90% 10% 90%的甲醇溶液1ml/min依次冲洗30min6、流动相:使用之前需超声脱气(PPT18)目的:色谱泵输液准确提高检测性能保护色谱柱流动相脱气的方法:加热,抽真空,超声,通惰性气体流动相组成:流动相配置:缓冲溶液现用现配,不要储存时间过长,避免pH值发生变化和成分分解,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有机溶液和缓冲液使用前均需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流动相使用前脱气。

7、常用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准确麻烦)内标物的要求:化学结构与待测品相似;样品中不存在;不与样品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保留值与待测值接近;浓度相当;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好8、样品的预处理:目的:除杂质;浓缩微量成分;改善分离;保护色谱柱;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高速离心,过滤,选择性沉淀,衍生反应;液固萃取、液液萃取沉淀蛋白的溶剂:有机溶剂:乙腈、甲醇强酸:三氯乙酸、过氯酸盐:50%硫酸铵、10%TCA分析测定用试剂为色谱纯及以上,水为超纯水第二部分:实验设计1、考虑问题:动物种属、给药剂量、取血时间、采样量、血药浓度大概范围2、分析方法建立: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柱温箱温度、样品处理方法、风量下限与标曲范围第三部分:实验相关条件与数据处理实验一:1、采血点设计一般原则为获得给药后的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样时间点的设计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平衡相(峰浓度附近)和消除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HPLC使用注意事项1、HPLC组成: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系统/积分仪2、反相色谱:分离机理:“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常用流动相:乙腈、甲醇,水 3、色谱柱的分类:按填料:球形、无定形按含碳量:C18、C8按应用:分析柱、制备柱、预处理柱按粒径:150mm*,5μm等按填料类型:正相柱、反相柱、手性柱 4、键合相色谱柱的优缺点:优点:稳定不易流失;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消除硅羟基的不良影响;缺点:pH得在3~8范围内5、C18柱的活化:90% 10% 90%的甲醇溶液1ml/min依次冲洗30min6、流动相:使用之前需超声脱气目的:色谱泵输液准确提高检测性能保护色谱柱流动相脱气的方法:加热,抽真空,超声,通惰性气体流动相组成:流动相配置:缓冲溶液现用现配,不要储存时间过长,避免pH值发生变化和成分分解,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有机溶液和缓冲液使用前均需经μm微孔滤膜过滤;流动相使用前脱气。

7、常用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内标物的要求:化学结构与待测品相似;样品中不存在;不与样品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保留值与待测值接近;浓度相当;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好8、样品的预处理:目的:除杂质;浓缩微量成分;改善分离;保护色谱柱;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高速离心,过滤,选择性沉淀,衍生反应;液固萃取、液液萃取沉淀蛋白的溶剂:有机溶剂:乙腈、甲醇强酸:三氯乙酸、过氯酸盐:50%硫酸铵、10%TCA 分析测定用试剂为色谱纯及以上,水为超纯水第二部分:实验设计1、考虑问题:动物种属、给药剂量、取血时间、采样量、血药浓度大概范围2、分析方法建立: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柱温箱温度、样品处理方法、风量下限与标曲范围第三部分:实验相关条件与数据处理实验一:1、采血点设计一般原则为获得给药后的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样时间点的设计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

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峰浓度;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为保证最佳采样点,建议在正式试验前,选择2~3只动物进行预试验,然后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审核并修正原设计的采样点。

2、动物给药方式:股静脉注射3、麻醉:腹腔注射20%乌拉坦4、采血方式:眼眶静脉丛采血5、蛋白沉淀方式:10%高氯酸,涡旋,15000rpm 10min,取100ul上清二次离心6、非那西丁色谱条件流动相:50mM磷酸盐缓冲液中,并稀释到1L):乙腈色谱柱:岛津 Shimadzu VP-ODS; 150×; 5μm 检测波长:254nm 柱温:40℃进样体积:20μL6、参数计算曲线线性判断为一房室模型,参数计算如下:参数 C0 T1/2 k Vd CL MRT AUC 公式 y = 令x=0得 y = 令y=得 T1/2=/k得 Vd=X(给药量)/C0 X=*2mg/ml= CL=k*Vd MRT=1/k AUC=X/CL 值μl/ml 480μ参数k AUC 非房室值μ-k/=- AUC0~100min= AUC100~∞=C100min/k= AUC0~100min+ AUC100~∞=+ AUMC0~100min=9030AUMC100~∞=t100minC100min/k+C100min/k2= AUMC=AUMC0~100min+ AUMC100~∞MRT=AUMC/AUC MRT=1/k C0=Div/VSS=/ Div/AUC=/μ AUMC MRT C0 T1/2 CL Vss 12171μg*min2/ml /40min μl/ml 无 VSS=/AUC2=*/实验二:1、肝微粒体的制备方法版本一:获取肝脏: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取肝脏,组织匀浆:称重剪成碎块后加入匀浆液制成匀浆。

差速离心:匀浆液4℃9000g离心15min,弃去沉淀和脂肪层取上清液于100000g离心管中离心20min,弃上清,沉淀用pbs轻轻冲洗。

重悬沉淀:用10ml匀浆液重悬,冻存管分装后置-80℃冰箱内保存蛋白定量:BCA法版本二:大鼠拉颈椎处死, 开腹取肝脏, 用滤纸吸干水分, 称质量。

立即放入冰冷的蔗糖溶液中清洗, 用剪刀剪成碎块, 反复清洗至无血色。

加 4 倍肝质量的蔗糖溶液, 在冰浴中用组织匀浆机制成匀浆,再超声分散 30 s, 4 C下 10 000 r/min -离心20 min。

上清液用四层纱布过滤除漂浮脂物,滤液在 4 C 下 50 000 r/min 离心 60 min, 弃上清液, 沉淀用焦磷酸钾缓冲液悬浮均匀, 在 4 C 下50 000 r/min 离心 60 min, 沉淀即为肝微粒体。

用Tris HCl 缓冲液悬浮均匀, 体积为原上清液的1/ 4 即可, 分装于塑料管中, 于- 80 C保存, 采用Lowry 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浓度版本三:2、NADPH体系:葡萄糖- 6- 磷酸(G- 6- P)葡萄糖-6 -磷酸脱氢酶(G- 6- P- OH) β-NADP+ 氯化镁 5Mm3、温孵实验步骤:肝微粒体,非那西丁溶液,37℃水浴预温孵5min,加入NADPH体系溶液,37℃水浴温孵,30min, 加入冰甲醇,终止温孵,涡旋1min,高速离心10min,转移上清液200μl 4、数据处理双倒数法1/V的截距为1/Vmax, 1/[S]的截距为-1/ Km 药物代谢动力学实验考查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HPLC使用注意事项1、HPLC组成: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系统/积分仪2、反相色谱:分离机理:“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常用流动相:乙腈、甲醇,水 3、色谱柱的分类:按填料:球形、无定形按含碳量:C18、C8按应用:分析柱、制备柱、预处理柱按粒径:150mm*,5μm等按填料类型:正相柱、反相柱、手性柱 4、键合相色谱柱的优缺点:优点:稳定不易流失;应用广泛,可使用多种溶剂;消除硅羟基的不良影响;缺点:pH得在3~8范围内5、C18柱的活化:90% 10% 90%的甲醇溶液1ml/min依次冲洗30min 6、流动相:使用之前需超声脱气目的:色谱泵输液准确提高检测性能保护色谱柱流动相脱气的方法:加热,抽真空,超声,通惰性气体流动相组成:流动相配置:缓冲溶液现用现配,不要储存时间过长,避免pH值发生变化和成分分解,影响色谱分离的效果;有机溶液和缓冲液使用前均需经μm微孔滤膜过滤;流动相使用前脱气。

7、常用定量方法:外标法内标法内标物的要求:化学结构与待测品相似;样品中不存在;不与样品组分发生化学反应;保留值与待测值接近;浓度相当;与其他色谱峰分离好8、样品的预处理:目的:除杂质;浓缩微量成分;改善分离;保护色谱柱;提高检测灵敏度方法:高速离心,过滤,选择性沉淀,衍生反应;液固萃取、液液萃取沉淀蛋白的溶剂:有机溶剂:乙腈、甲醇强酸:三氯乙酸、过氯酸盐:50%硫酸铵、10%TCA 分析测定用试剂为色谱纯及以上,水为超纯水第二部分:实验设计1、考虑问题:动物种属、给药剂量、取血时间、采样量、血药浓度大概范围2、分析方法建立:色谱柱、流动相组成、柱温箱温度、样品处理方法、风量下限与标曲范围第三部分:实验相关条件与数据处理实验一:1、采血点设计一般原则为获得给药后的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样时间点的设计应兼顾药物的吸收相、平衡相和消除相。

一般在吸收相至少需要2~3个采样点,对于吸收快的血管外给药的药物,应尽量避免第一个点是峰浓度;在Cmax附近至少需要3个采样点;消除相需要4~6个采样点。

整个采样时间至少应持续到3~5个半衰期,或持续到血药浓度为Cmax的1/10~1/20。

为保证最佳采样点,建议在正式试验前,选择2~3只动物进行预试验,然后根据预试验的结果,审核并修正原设计的采样点。

2、动物给药方式:股静脉注射3、麻醉:腹腔注射20%乌拉坦4、采血方式:眼眶静脉丛采血5、蛋白沉淀方式:10%高氯酸,涡旋,15000rpm 10min,取100ul上清二次离心6、非那西丁色谱条件流动相:50mM磷酸盐缓冲液中,并稀释到1L):乙腈色谱柱:岛津 Shimadzu VP-ODS; 150×; 5μm 检测波长:254nm 柱温:40℃进样体积:20μL6、参数计算曲线线性判断为一房室模型,参数计算如下:参数 C0 T1/2 k Vd CL MRT AUC 公式 y = 令x=0得 y = 令y=得 T1/2=/k得 Vd=X(给药量)/C0 X=*2mg/ml= CL=k*Vd MRT=1/k AUC=X/CL 值μl/ml 480μ参数k AUC 非房室值μ-k/=- AUC0~100min= AUC100~∞=C100min/k= AUC0~100min+ AUC100~∞=+ AUMC0~100min=9030AUMC100~∞=t100minC100min/k+C100min/k2= AUMC=AUMC0~100min+ AUMC100~∞MRT=AUMC/AUC MRT=1/k C0=Div/VSS=/ Div/AUC=/μ AUMC MRT C0 T1/2 CL Vss 12171μg*min2/ml/40min μl/ml 无 VSS=/AUC2=*/实验二:1、肝微粒体的制备方法版本一:获取肝脏:大鼠禁食不禁水24小时后取肝脏,组织匀浆:称重剪成碎块后加入匀浆液制成匀浆。

差速离心:匀浆液4℃9000g离心15min,弃去沉淀和脂肪层取上清液于100000g离心管中离心20min,弃上清,沉淀用pbs 轻轻冲洗。

重悬沉淀:用10ml匀浆液重悬,冻存管分装后置-80℃冰箱内保存蛋白定量:BCA法版本二:大鼠拉颈椎处死, 开腹取肝脏, 用滤纸吸干水分, 称质量。

立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