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过零丁洋》文天祥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过零丁洋》文天祥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过零丁洋》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主题思想】这首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习题】一、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过零丁洋》练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练习题及答案

【答案】1. 履善宋瑞南宋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地名,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追忆过去,表示自己对当时艰难时局的忧惧不安;感慨眼前,说自己不幸战败只身被俘,漂浮在伶仃洋中,深感孤苦伶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直抒胸臆以死明志民族气节为国献身 4.比喻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国家和个人的命
运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5.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步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起兵勤王抗元已度过四年。

6,人物有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等,事例: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7.儒家经典史册赤诚的心兵器。

2020年初中《过零丁洋》参考答案

2020年初中《过零丁洋》参考答案

《过零丁洋》参考答案
【基础过关】
1.文天祥南宋
2. ①gē②xù③huáng
3.(1)干和戈是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2)冷清。

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3)代指国家。

(4)形容大宋国势如风中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

写此诗后不久,南宋流亡朝廷覆灭。

(5)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6)孤苦无依的样子。

(7)这里指史册。

【实战过关】
记忆型默写
1、干戈寥落四周星身世浮沉雨打萍
2、惶恐滩头说惶恐留取丹心照汗青
理解型默写: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问题探究
1、一是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元军入侵、国家危亡之际,响应朝廷号召,起兵抗元,在频繁不断的战乱中度过了四年。

2、运用比喻,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的柳絮,把自己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的浮萍,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形象地抒发了国破家亡的悲痛。

以比喻的方式写国势和身世,生动形象,感情深挚沉痛,极有艺术感染力。

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3、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4、以激励人心的议论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成为爱国志士激励民族气节的警言和千古传诵的名句。

《过零丁洋》习题

《过零丁洋》习题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一、理解性默写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下列关于《过零丁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领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解析】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

三、简答题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答: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

《过零丁洋》中考复习题

《过零丁洋》中考复习题

《过零丁洋》中考复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江西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政治家、文学家,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

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

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

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

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

至元十九年(1282)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主题思想】这首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过零丁洋古诗文阅读答案

过零丁洋古诗文阅读答案

过零丁洋古诗文阅读答案
过零丁洋古诗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前面六句从纵横两方面构思,从自身到国事,又从国事到自身;从实到虚,由虚到实,反复渲染了忧愤悲苦的情调,到结尾两句,却转而逼出激情慷慨的绝唱,完全是至性精神的自然流露。

前六句是铺垫,后两句才是主旨。

前六句悲苦欲绝,后两句高亢振拔。

这样的情调转换自然而然地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效果。

当然,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光照天地,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过零丁洋》含答案赏析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问题】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作者回顾身世,意在暗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B.颔联运用比喻手法: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

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C.颈联“惶恐”“零丁”反复出现,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D.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赏析有误。

颈联“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意思是: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皇恐滩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水流湍急,令人惊恐,也叫惶恐滩。

文天祥起兵勤王时曾路过这里。

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现名伶丁洋,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

前者为追忆,后者乃当前实况,两者均亲身经历。

一身为战将,一为阶下囚。

故作战将,面对强大敌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复国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此句对仗工整,出语自然,以对两件令人痛心的具体情境的感慨,强化了诗人内心的隐痛叙写,流露出诗人的一腔悲愤和盈握血泪。

而非“渲染作战环境的险恶”。

故选C。

过零丁洋 赏析选择题

过零丁洋  赏析选择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追述往事,说自己参加科举考试而入仕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

B.颔联形象地抒发了关于世事人生的深沉慨叹,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也如雨中浮萍漂泊不定,对世事人生失去信心。

C.颈联叙写往日抗元遭遇的挫折和被囚押的孤苦处境。

这两句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感染力极强。

D.尾联笔锋陡转,表达作者身陷绝境时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风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飘萍。

B.这两句是对偶,“山河破碎”与“身世浮沉”相对,“风飘絮”和“雨打萍”相对。

C.宋朝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经历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D.这是诗歌的颈联,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艰难危亡的形势。

3.下面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B.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四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后四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收束全篇,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

D.“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是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4.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过零丁洋》选择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选择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主题思想】这首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习题】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过零丁洋》附答案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过零丁洋》附答案

【湖北省孝感市】二、(一)古诗词赏析(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

(1分)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两句诗妙哪里?(2分)
【答案】8.(1分)以死明志(舍生取义、以死报国、为国捐躯)
9.(2分)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伶仃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或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完整版过零丁洋练习含答案

完整版过零丁洋练习含答案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到起一经,兵戈零散周围星。

河山破碎风飘絮,出身浮沉雨打萍
慌乱滩头说慌乱,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宦途和国家紧急存亡关头,起兵勤
王抗元
2、诗中第二联 ,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亲近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
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出身波折如雨中浮萍流浪无
依 , 时起时沉(意思周边即可计1分,不够正确酌情扣分)(1 分)
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名句从抒怀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剖析(3
分)
答:这一句采纳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表示了自己以死明志的信心(1分),充分表现了他的民族季节(1分)
4 、“辛苦遭到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儒家经典(1分)
5、用你自己的话描述“河山破碎风飘絮,出身浮沉雨的打萍”所反响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
遇(2分)
答: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世时起时沉,忧如水中雨打的浮
萍(2分)
6 频频朗读诗中拥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情怀?( 2 分)
答:视死如归的尊贵情操( 2 分)
7、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沉痛;借
慌乱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示了形势的邪恶和作者情况的危苦(2 分 )。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二、赏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

《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过零丁洋》习题及答案《过零丁洋》是南宋文人文天祥的著名诗篇,表现出诗人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无尽的忧虑。

以下是与这首诗相关的习题及答案。

1、填空题a. 《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____朝的爱国诗人。

b.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和民族气节的句子是“?。

”c. 《过零丁洋》一诗中借用比喻,抒发诗人对国事危殆、身世飘零的感受的句子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____。

”d.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的两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____。

”答案:a. 南宋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 身世浮沉雨打萍d. 照汗青2、选择题a. 下列哪个词是《过零丁洋》的正确作者?A. 白居易B. 苏轼C. 文天祥D. 王安石b. 哪句诗表达了文天祥誓死报国的决心?A.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C.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答案:a. Cb. C3、简答题a. 请简述《过零丁洋》一诗的创作背景。

b. 请赏析《过零丁洋》中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这句诗。

c. 请阐述《过零丁洋》一诗中“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句诗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答案:a. 《过零丁洋》一诗是文天祥在南宋末年,被元军俘虏后,拒绝投降,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的诗篇。

诗中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无尽的忧虑,同时也展现了他舍生取义的决心和民族气节。

b. 《过零丁洋》中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将破碎的山河比作随风飘摇的柳絮,将自己浮沉的身世比作被雨打的浮萍,表达了诗人对国事危殆、身世浮沉的深沉感受。

c. 《过零丁洋》中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运用了双关和叠词的修辞手法,既描绘了惶恐滩和零丁洋的险恶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孤独。

过零丁洋答案

过零丁洋答案

1.(1分)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1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2.(3分)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1分),充分体现
了他的民族气节(1分)。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3儒家经典(1分)
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
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
6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
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1、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运用典故。

运用向秀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运用王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3、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

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慨,表现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这两句诗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以新的含义(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或新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等。

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关于《过零丁洋》试题答案

关于《过零丁洋》试题答案

《过零丁洋》试题答案关于《过零丁洋》试题答案《过零丁洋》1、诗中第二联 , 运用比喻的方法 , 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 , 无可挽回 , 以“雨打萍”比喻2.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3“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1分)4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

(2分)5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6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的悲哀;借和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

(2分) 7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2分)答案: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 , 时起时沉。

(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2.(3 分 )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1 分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1 分 ), 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1 分 ) 。

( 意思相近即可计分 ,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3儒家经典(1分)4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

(2分)5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

(2分)6国破家亡惶恐滩零丁洋(2分,第1空1分,第2、3两空各0.5分)7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2分,意近即可。

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亦可)。

《过零丁洋》选择题

《过零丁洋》选择题

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A.这首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融叙事和抒 情言志为一体,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 不安,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贴切。 C.颈联运用“惶恐滩”“零丁洋”两个典故,写出了 形势的险恶和诗人对前途的忧虑。 D.尾联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为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 民族气节,堪称千古绝唱。
25.与本诗最后两句感情基调不相近的一项是 A A.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 间》) C.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 句》)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石灰吟》)
2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作者在面临生 死关头时,回忆一生,感慨万千。以此起笔,极好地写 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 B.颔联从横的方面渲染。作者在“萍”上著“雨打”二 字,就更显凄苦。这“身世浮沉”,概括了作者艰苦卓 绝的斗争和坎坷不平的一生。 C.五六句紧承前意,进一步渲染生发。这两句中,往日 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 还看今日的“零丁”,令诗人百感交集。 D.前六句,作者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至,哀 怨之情汇聚为高潮,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激 昂转为悲愤,由高亢转为压抑。
过零丁洋 选择题汇总
关于《过零丁洋》理解错误的一项 C A.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事:一是在他21岁 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 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颔联以比喻的方式写国事和身世,生动形象.而 蕴涵其中的感情尤为深挚沉痛. C.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 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 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目前形势的险 恶和情况的危苦,抒发陷入绝境的绝望心情. D.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 言志于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零丁洋》选择题、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原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习题】
一、赏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 )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突出生平的艰辛,命运的多舛。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沉痛述说国破家亡的痛苦。

C.文中通过“惶恐”“零丁”两个词语,写出兵败被俘后内心的忧叹。

D.尾联自问自答,想到自己难逃一死,充满悲愤无奈,只有以“丹心”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

【解析】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2、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诗歌通过写过零丁洋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充分体现诗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B.本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感情真挚深沉。

C.“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采用拟人、对偶的修辞,借地名表现内心孤苦无依的苦痛。

D.本诗风格慷慨悲凉。

始为悲愤,终为高亢,表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耿耿忠心。

【解析】C、没有拟人。

3、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写出科举入仕和大战告捷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

B、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

D、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

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

【解析】A 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

没有大战告捷。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解析】D 不是拟人手法,而是一语双关。

5、下列关于《过零丁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领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解析】D地名的双关,不是拟人。

二、简答题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

答:主要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表达为国捐躯、舍身取义的意志与决心。

“取”和“照”,普通的动词表达神圣的意义,简单、直接,有力度,情感昂扬,充分表达出作者的民族气节与生死观,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

请说说你的理解。

答: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永垂史册,映照千古。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3、请从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领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国家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