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
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卷09(OK版)abc
![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试卷09(OK版)abc](https://img.taocdn.com/s3/m/007a6b43be1e650e52ea997e.png)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提纲.一. 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1,(√)文档是软件产品的一部分,没有文档的软件就不称其为软件。
.2,(×)企业管理的组织职能是为各级组织确定目标和拟定为达到此目标的行动方案,并制定各种计划。
.3,(×)需求规格说明书在软件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也可以作为软件可行性分析的依据。
.4,(√)数据处理一般不涉及复杂的数学计算。
.5,(√)文件与数据库在数据组织中并非属于同一层次。
.6,(×)计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用计算机进行反复计算。
.7,(√)计划指标指的是在计划中规定的、用数字表示的企业生产技术经济活动的各方面的预期目标。
.8,(×)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按照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逻辑模型的要求进行具体的逻辑设计。
.9,(√)为了达到系统灵活性的目的,在系统设计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
.10,(×)功能模块是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它总是比程序小。
.11,(×)操作员在键盘上按单据输入数据,如发现单据上数据有错应立即改正后输入。
.12,(√)系统设计阶段的信息系统处理流程图是信息系统流程图的进一步具体化。
.13,(×)程序调试时应当用正常数据进行调试,不应用错误数据去调试。
.14,(×)一个成功的项目唯一提交的就是运行程序。
.15,(×)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若能推迟暴露其中的错误,则为修复和改正错误所花费的代价就会降低。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共10分).1,数据( B ). A.就是信息B.经过解释成为信息 C..必须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D.不经过加工也可以称作信息.2,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B )A. 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基层的. B. 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基层的. C. 两者在结构化程度上没有太大差别 D. 以上A,B,C.三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a73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8.png)
参考答案选择题1.D2.C3.D4.C5.B6.D7.C8.B9.D10.A11.B12.A13.B14.D15.A16.B17.A18.D19.C20.A21.D22.B23.B24.D25.D26.B27.B28.A29.A30.C31.A32.B33.A34.B35.B36.A37.B38.A39.A40.C41.A42.C43.C44.D45.A46.B47.D48.C49.D50.C51.C52.A53.D54.B55.A56.A57.D58.A59.D60.A61.B62.D63.C64.A65.A66.C67.C68.A69.D70.A71.D72.A73.C74.A75.D判断改错题1.(√)2.(×)有“泳道”概念的是活动图。
3.(×)题目中描述的是CORBA。
4.(×)水平坐标表示一组对象,垂直坐标表示时间顺序。
5.(√)6.(×)UML是建模语言,不是方法论。
7.(√)8.(√)9.(×)两者没有明显分界,需要反复迭代的进行。
10.(×)OOCASE通过外部接口可以方便的调用其它工具软件。
11.(×)定义不同。
12.(√)13.(√)14.(×)完成使命的对象可以被销毁。
15.(×)由图和文字描述组成。
16.(√)17.(×)描述的是白盒复用。
18.(√)19.(F)它不能直接调用EJB构件,而是通过使用代理来调用。
20.(F)不能有嵌套的动作或递归的动作表达式。
21.(T)22.(F)需求模型也是可复用的软件制品。
23.(F)构件图主要用于建立系统的静态实现模型。
24.(F)OOCASE通过外部接口可以方便的调用其它工具软件。
25.(F)“对象+消息”的程序设计模式。
26.(F)通过频繁使用设计样式来设计更大更复杂的系统。
27.(T)28.(T)29.(T)30.(F)协作图强调对象之间的关系,而时序图强调一组对象之间错作调用的时间顺序。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重点整理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60749401a37f111f0855b61.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题型一、单选(10 *1分)二、名词解释(5*3分)前五章名词解释前三题选一题三、填空题(15*1分)前五章填空题前四题选一题四、简答题(5*5分)P128 简答题(6)、(7)、(11)、(12)、(14)五、应用题(5*7分)1.角色扮演与岗位职责(课本2到3页和课本201到203页两种),(第212页半成品和成品)每人两个角色: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
岗位职责50字以上。
2.第24到26页开发进度计划第38到40页工程网络图3.使用Visio创建某信息系统的核心业务类图,对象图(课本58到61页,第160页,第169页的7.5.2)4.数据库设计及访问(课本第81到84页第四章,第六章137页到138页,P148-151-152—153—155页)一、单选(见必博平台)二、名词解释第一章1.信息系统P4基于计算机的信息系统(Computer—based Information System,CBIS)简称计算机系统或信息系统,是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和数据资源组成的一类人机系统。
目的是借助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络等,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提供决策所需的适用信息,实现企业或其他机构中各项活动的计划、组织、调节和控制。
2.瀑布模型P5瀑布模型是一个软件开发架构,其核心思想是按照工序将问题化简,采用结构化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将逻辑实现与物理实现分开,有利于系统开发任务的分工与协作.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制定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程序设计、软件测试、运行维护等六个基本活动,并且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瀑布模型的突出优点是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瀑布模型的突出缺点在于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从而不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3.V模型P6RAD(Ra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快速应用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模型,由于其模型构图类似字母V,所以又称为软件开发的V模型。
202007批次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大纲
![202007批次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d4f109127d3240c8547ef2a.png)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学院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生命周期中的哪个阶段,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接触最多:(16.17.18.19.20.21.22.23.(24. DFD是属于哪个阶段工具:()25. 出版书的过程为作者(可为多个)撰写一本书,由出版社一个编辑进行编辑出版,编辑26.27.28.面。
29.30.31.32.33.34. 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方法和(35.36.37.38.(39.40. (41.42.43. (44. (45.46.47.48.49. 在使用50.51. 提高(52. 当使用数据流程图(DFD)对一个工资系统进行建模时,()可以被认定为外53.54.55.56.57.58.59.60.61.62.63. UML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
它包含十种图,其中,用例图展示了外部actor64.65.66.67.68. 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69. EDI(二、判断题 (对的选A,错的选B)70.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系统的选择。
()71. 差的系统规划+好的程序开发不失为一个好的信息系统。
()72. 开发人员对用户需求有了初步了解后就可以着手编程,这样可提高效率。
()73. 人和计算机在构成管理信息系统时缺一不可。
()74. 假定全校的学生中没有重名者,就可以用学生姓名作为学生信息表的关键字()75. 高层管理层面对的是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76. 没有计算机参与就没有管理信息系统存在。
()77. 信息系统开发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是满足设计要求。
()78. 信息系统的开发是一个技术过程。
()79. 最关心信息系统成本和效益的人员是信息系统的用户。
()8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速,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更加剧烈,企业的信息战略由面向企业内部活动转为面向企业外部活动。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必背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必背](https://img.taocdn.com/s3/m/79a2abc649649b6648d74738.png)
1.系统的定义:系统①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②有一定的结构③有一定的功能2.系统的工程方法:①问题定义②目标选择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最优系统选择⑥实施计划3.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对客观事物有一定影响的数据4.信息的特征:①事实性②扩散性③传输性④共享性⑤增值性⑥不完全性⑦等级性⑧滞后性5.管理中的信息三个层次:①高层管理(战略管理)战略信息②中层管理(战术管理)战术信息③基层管理(作业管理)业务信息6.信息系统的定义: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7.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①数据的采集和输入②数据的传输③数的存储④信息的加工⑤信息的维护⑥信息的使用8.信息系统的结构:①概念结构:由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和信息管理者组成②逻辑结构:从组织的职能来描述系统结构9.①功能……用例图(定义系统功能需求)②静态结构……类图(描述系统静态结构,表示系统中的类及关系)对象图(描述系统执行时一个特定时刻上的一组对象及其关系是类图的实例化)③动态行为……协作图<收发消息的对象组织结构 >顺序图<发送消息的时间顺序>(一组对象之间的动态协作关系)状态图(对象可能的状态和发生某些事件时状态的转换,强调对象行为的事件顺序)活动图(表示业务过程、工作流、用例或对象行为中各个活动的流程,支持并行活动的表示。
没有对象)④物理架构……构件图部署图(软件构件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系统的静态实现图)10.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①系统规划②系统分析③系统设计④系统实施⑤系统运行和维护11.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①瀑布开发方法:严格遵循生命周期目标非常明确的大型信息系统严格定义用户需求②原型开发方法:用户小需求不明确③迭代开发::开发大型系统增量迭代:结构化方法每一次都包含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完整周期进化迭代:每一次都把所有功能提高④螺旋开发方法:每个迭代周期内加入风险分析12.诺兰模型:描述信息系统发展模型①初装②蔓延③控制④集成⑤数据管理⑥成熟13.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①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②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③能组织一支具有不同层次的技术队伍④具备一定的资源14.系统开发方式①自行开发非常需要分析设计编程易维护少开发费用②委托开发不太不要较难多③合作开发逐步培养需要较易较多④购买现成软件包或软件服务少量困难较少15.信息系统开发工具CASE:①分析与设计工具(建模工具)R ose②编程工具③测试工具④运行维护工具⑤项目管理工具16.系统规划的任务:①制定新系统的发展战略②指定信息系统的总体方案,安排项目开发设计③制定系统的资源分配计划17.系统规划的特点:①面向全局、面向长远关键问题,较强的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较低②高层的系统分析,高层管理人员是工作主体③不宜过细④是企业规划的一部分,随环境发展而变化18.系统规划的原则:①支持企业总目标②主要面向高层兼顾各管理层需求③拜托信息系统反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④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整体性⑤便于实施19.系统规划的方法:①战略目标转移法②企业系统规划法:定义管理目标、定义管理功能、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结构(U/C功能/数据类矩阵:将有密切联系的数据和功能划分在一个子系统内,使得子系统之间的嬉戏交换尽量少科学合理、松耦合系统结构)③关键成功因素法④价值链分析法20.可行性论证(在系统规划阶段):①技术可行性②经济可行性③社会可行性21.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员SA与用户在一起充分了解用户的要求并把双方的理解用系统说明书表达出来22.系统分析书的内容:①引言②项目概述:项目主要工作内容、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数据需求、系统其他需求③实施计划:工作内容分解、进度、预算23.业务流程优化:①BPR企业过程重组:根本彻底②BPM业务流程管理:解决业务困境、帮助保持竞争力24.数据流图(逻辑数据流图):①结构化系统分析的主要工具②用到外部实体(系统外与系统有联系的人或事物)、数据处理(数据的逻辑处理,数据的变换)、数据流(处理功能的输入或输出)、数据存储(数据保存的地方)四个基本符号25.数据流图注意事项:①关于层次的划分:数据流层的顶层先画且没有涉及到数据流,反应信息系统最主要的逻辑功能、最主要的外部实体和数据②检查数据流图的正确性:数据守恒、数据存储必有流入的数据流和流出的数据流、父图的输入输出数据流必须出现在相应的子图中、任何一个数据流至少有一段是处理框③提高数据流的易理解性:简化处理间的关系、均匀分解、适当命名26.结构化系统分析采用介于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之间的描述方式,通过一套分层次的数据流图,辅以数据字典、小说明(业务规则)等工具来描述系统27.数据字典:①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②数据字典的各类条目:数据元素、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外部实体28.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复习资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相关习题及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48a4832284ac850ad0242e5.png)
一、选择填空4. 业务系统规划法(BSP)的核心是()A. 明确企业目标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C. 进行数据分析D. 确定信息结构答案:C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C. 由企业的所有CSF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答案:B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答案:A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答案:D14. 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答案:A16. 一般来说,占维护工作比例最高的是()。
A. 纠错性维护B. 适应性维护C. 完善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答案:C19. 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答案:A20. 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成果是()。
A. 用户的决策方针B. 用户的分析方案C. 系统设计说明书D.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答案:C21. 信息系统建设的结构化方法中用户必须参与的原则是用户必须参与()。
A. 系统建设中各阶段工作B. 系统分析工作C. 系统设计工作D. 系统实施工作答案:A22.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A. 系统开发周期长B. 缺乏标准、规范C. 用户参与程度低D. 主要工作集中在实施阶段答案:A23. MIS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A.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B. 组织信息需求分析,系统目标,资源分配C. MIS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系统目标D. MIS战略规划,组织信息需要分析,资源分配答案:A28. 生命周期法的特点之一是()。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资料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eed72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26.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资料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4版)第一章系统思想1、解释下列名词:系统结构、系统功能、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相似性。
答:系统结构:一个系统是其构成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就是系统的结构。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
系统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系统发展变化时表现出来的特点。
系统在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发展变化表现出坚持趋向某种预先确定的状态。
人工系统的目标,实际上是事先确定的人为目标,这种目标是以关于对象的条件来定义的。
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的开放系统有一定的自我稳定能力,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从而保持和恢复原来的有序状态、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系统的突变性:系统的突变性,是指系统通过失稳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的一种剧烈变化过程。
它是系统质变的一种基本形式。
系统的自组织性:系统的自组织性是指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自发组织起来,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
系统的相似性:相似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
系统相似性是指系统具有同构和同态的性质,体现在系统结构、存在方式和演化过程具有共同性。
2、系统工程方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答:步骤有:①问题定义、②目标选择、③系统综合、④系统分析、⑤最优系统选择、⑥实施计划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什么是信息?联系实际说明信息的主要特性。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信息具有事实性、扩散性、传输性、共享性、增值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和滞后性。
1、说明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支持系统的各自特点。
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功能是:记录、保存精确数据,检索数据,计算,产生报表、账单。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材料选择题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材料选择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d18ef2c281e53a5902ff75.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一、单选题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
A。
数据就是数字 B. 数据就是信息C. 数据是加工之前的信息D. 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2。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特征(D)。
A. 承载性B. 传输性C. 层次性D。
独享性3. 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B.时效性C.载体依附性D.共享性4. 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5。
下面不属于系统特性的是( B ).A.目的性B.功能性C.层次性D.适应性6.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简单、中等、复杂的系统是从系统的复杂程度划分的B.从层次关系可以把系统分为概念系统、逻辑系统和物理系统C.从自然特性可以把系统分为自然系统和构造型系统D.从与外界的关系可以把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7.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D )A.技术管理模式B.经济管理模式C.人文管理模式D.社会管理模式8. 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信息资源管理的五大要素?( A )A.信息资源管理的应用B.信息资源管理的架构C.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D.信息资源管理的环境9. 一个信息系统必须具备( A )A.信息处理功能B.决策支持功能C.办公助理功能D.人力资源管理功能10. 对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准确的说法( D )A.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B.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组织资源的系统C.管理信息系统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信息系统D.管理信息系统是面向组织全面管理和简单决策的信息系统11。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处理系统一般具有简单决策支持功能B.管理信息系统不提供决策支持C.主管信息系统具有办公助理功能D.办公信息系统仅提供办公决策支持12。
在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模式中,( D )A.在集中模式中,由终端来处理界面逻辑B.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中,由文件服务器承担对文件中数据的查找、汇总、统计、存储等处理工作C.客户机/服务器模式下的网络负担比文件服务器模式下网络负担重D.应用服务器模式中,界面逻辑由客户端处理13。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7bf05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b.png)
信息系统分析考题及答案--1. 什么是SDLC,SDLC 分为那几个阶段? 答:SDLC 叫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工程中的一个通用性名词,它说明了软件产品开发的过程性和方法学。
SDLC 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计划阶段:是SDLC 的最初阶段,其目标是确定项目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项目做出有关计划;(2)分析阶段:目标是了解并理解信息系统的需求以及定义需求,也就是构造新系统的逻辑模型;(3)设计阶段:目标是从实现角度设计系统的解决方案,也就是构造新系统的物理模型;(4)实施阶段:目标是构造一个可靠的可工作的新系统;(5)支持阶段:目标是保证系统的长期有效运行。
运行。
2.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及其关系与区别?答:数据是用来记录客观事物的可识别的物理符号序列。
信息是加工处理之后的数据,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数据时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加工、提炼和浓缩,是对数据含义的理解。
但并非所有的数据都可以表示成信息,而信息不随载荷它的物理介质变化而变化,而数据则不然,即承载数据的载体不同,它的表现形式也可以不同。
3. 如何认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技术系统同时又是一个社会系统?(书上没有,自己归纳)4. 信息系统的概念,列举几种常用的信息系统?答:信息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可以收集(输入)、操作和存储(处理)、传播(输出)数据和信息并提供反馈机制以实现其目标的元素或组成部分的集合。
在信息系统中,输入时获取和收集原始数据的活动。
在信息系统中,反馈是一种用来改变输入或处理的输出。
反馈回来的误差或问题可以用来修正输入数据,或者改变某过程。
,信息系统既可以是手工的,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
例如一些投资分析家手工绘制图表和趋势图,以帮助他们做出投资决定。
根据过去几个月或几年的股票价格数据,这些分析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股票形势,利用这些分析来帮助他们确定哪些股票的价格会在几天或几周内有变化,再比如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的用来分析股票指数,进行市场预测,同时建议什么时候买卖股票的软件系统。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简答题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bffd2e4b73f242336c5fcc.png)
1.软件维护:软件维护指软件交互使用之后,为了改正软件中的错误或满足新的需求而修改软件的过程。
2.调试: 在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之后,进一步诊断和改进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过程。
3.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又叫可行性分析,它是所有工程项目在开始阶段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可行性研究是指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4.结构化程序设计:是一种设计程序的技术,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技术,任何程序都可以通过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复合实现。
5.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在其使用过程中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需求的时候就要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这种周期循环称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6.供应链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系统就是为了实现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目标,对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与信息流进行集成的管理和统一协调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网络与通信系统、有关数据、规章制度和人员的统一体。
7.决策支持系统: 这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交叉管理学、行为科学、运筹学,控制论等学科运用、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等理论和方法,辅助支持企业,决策活动的信息系统。
8.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9.数据字典: 为了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详细的说明,数据字典的主要内容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数据字典配以数据流程图,就可以从文字和图形两个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1.按照生命周期法建设信息系统过程中的主要文档有:系统开发立项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系统开发计划书,( 系统分析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程序设计报告,系统测试计划与测试报告,系统使用与维护手册,系统评价报告,系统开发月报与系统开发总结报告.2.描述程序处理过程的工具称为过程设计工具,可以分为图形、表格和语言3类。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解析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f844e53a417866fb84a8eca.png)
《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一、填空题1.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6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起步、扩展、控制、集成、信息管理成熟的资源。
2.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形成时期。
3.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弄清用户对__信息系统__的需求,完成新系统的设计,规定新系统应当做什么。
4.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是:编制和调试程序,进行系统测试和系统转换工作。
5.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测试过程所产生的文档应包括测试计划、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
6.模块独立的概念是模块化、抽象、信息隐蔽和局部化概念的直接结果。
7.在结构化开发方法中,在开发期前,应形成两个最主要的文档是软件需求说明书和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8.数据流图是系统需求分析使用的工具,一般由加工、外部实体、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组成。
9.系统维护的类型有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
10.详细调查主要包括:组织结构调查、事务处理调查和详细流程调查。
11.系统设计的任务是: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2.设计编码的校验位的目的是检查输入的__数据_是否有错。
13.管理信息系统切换的方式分为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分段转换。
14.系统测试常采用白盒法和黑盒法。
15.耦合是指一个系统内两个模块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16.系统评价一般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运行的一般情况、系统的使用效果、系统的性能、系统的经济效益。
17. 业务流程图是描述一个组织内部业务处理活动的内容与工作流程,是进行系统调查使用的工具之一。
18.管理活动一般分为三个层次:战略规划、管理控制、作业处理。
19.面向对象方法中,系统中的所有资源都看成是对象。
20.每一代码对其所代表的事物或属性都必须具有唯一性。
21. 程序调试的内容包括程序的语法调试和__程序的逻辑_检查。
22.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是内聚性和耦合性。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c09c3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7.png)
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特征不包括A.控制结构仅由顺序、选择和重复等结构复合而成B.程序自底向上逐步抽象成一个函数块C.每个函数块都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D.采用“消息+对象”的设计模式2.由开发者“指导”用户对软件进行的测试称为A.单元测试B.组装测试C.alpha测试D.beta测试3.系统分析和设计完成以后,开发者向用户提供的文档资料不包括A.场景/用例图和功能处理模型B.对象静态、动态模型C.体系结构模型D.测试文档资料4. UML的5种视图中对下列对象都适用是A.客户B.分析者C.开发者D.测试者5. UML中不.属于动态模型图的是A.活动图B.用例图C.状态图D.时序图6.关于UML的描述错误的是A.UML是一种可视化建模语言B.UML是完全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C.UML独立于特定开发语言和开发过程D.现有的UML没有扩展机制7.在软件开发统一过程(UP)中的设计阶段应切忌的是A.全部文档描述应能明显地看到形成这些文档的基础是什么B.创建简单、完整、一致的接口,使所有构件服务都能易于理解和使用C.在早期就要过分强调性能D.保留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所有事情的记录8.在系统开发的开始阶段,在确定客户需求过程中建立的用例称为A.系统用例B.业务用例C.主要用例D.关键用例9.关于用例图中的行为者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行为者只能启动一个用例B.行为者一定是人C.行为者之间不能有继承关系D.行为者代表一种角色而不是具体某个人10.通常在UML的类图里面,符号“+”用来修饰A.公有成员B.私有成员C.保护成员D.可继承成员11.关于UML中类图的关联所使用的重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0..1”表示“0或1”。
B.“0..*”和“*”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C.“1..*”表示“1或多”。
D.“5..11”表示“5-11”。
12.关于时序图中对象排列原则错误的是A.对象纵向排列在时序图的左边B.交互密切的对象尽可能相邻C.交互中创建的对象,应放置在其创建的时间点上D.每个对象有一个下垂的生命线13.在UML中,用来表示状态的图符是A.一个矩形框B.一个带圆角的矩形框C.一个椭圆D.一个圆14.一个结构良好的状态图应排除下面的情形A.能准确描述系统动态模型的一个侧面B.图中只包含描述该侧面相关的重要元素C.附加对于理解状态图含义必要的特征信息D.一个状态图应可以单独描述出系统的全貌15.关于构件和类具有相同点的是A.构件和类都可以有实例B.直接拥有自己的属性和操作C.可以拥有多个实例D.都是逻辑抽象16.数据流图(DFD)主要应用于A.面向对象分析方法B.结构化方法C.模块化方法D.面向数据结构方法17.以下不属于封装的特征的是A.具有唯一的标识名B.一个清楚的边界C.一个接口D.受保护的内部实现18.需求分析工作不包括A.软件功能需求B.软件性能需求C.软件运行环境约束D.定义模块接口19.UML中构件视图的作用是A.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找出用例和行为者。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带参考答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b705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c.png)
第一部分:判断题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功能,解决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的实施就是将系统设计中建立的物理模型付诸实现的过程。
(√)3、具有相同属性与服务的一组对象的集合称为类。
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抽象。
(√)4、在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中,编程是最难的。
( ×)5、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
( √)6、在定义信息系统结构,划分子系统时,可以通过“功能/数据”矩阵来进行。
其中“功能/数据”矩阵中的“U”表示产生相应的数据类。
“C”表示该功能使用该数据类。
(×)7、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整个系统开发过程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进行若干活动,每项活动完成一个或多个任务。
(√)8、对规模很大、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可以考虑采用原型化开发方法。
(×)9、对于信息系统来说,其可行性可以从经济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进程可行性,人员可行性五个方面来考虑。
( √)10、系统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依赖性。
( √)第二部分:选择题1、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B. 作业信息系统C. 决策支持系统D. 情报处理系统2、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B. 逻辑阶段C. 总体设计D. 详细设计3、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图B. 管理功能图C. 业务流程图D. 数据流程图4、信息系统开发的结构化方法的一个主要原则是( A )。
A. 自顶向下原则B. 自底向上原则C. 分步实施原则D. 重点突破原则5、用户开发应用系统的主要手段是( A )。
A. 生命周期法B. 原型法C. 第四代语言D. 面向对象方法6、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 A )。
A. 明确组织的信息需求、制定系统总体结构方案B. 对系统进行经济、技术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研究C. 选择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方案D. 确定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7、系统分析工作的全面总结和主要成果是( A )。
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
![系统分析与设计-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5e6debf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4.png)
10。
在一个课程注册系统中,定义了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并在类CourseSchedule中定义了方法add(c:Course)和方法remove(c: Course),则类CourseSchedule和类Course之间的关系是:( )A。
泛化(generalization)关系 B.组合(composition)关系C.依赖(dependency)关系 D。
包含(include)关系13. 进行企业系统规划,哪种规划方法使目标识别比较全面A、企业系统规划法B、关键成功因素法C、战略目标集转化法D、成本效益分析法14. 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不包括下列哪个阶段()A。
系统规划 B.系统分析 C.系统设计 D。
系统实施19.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将描述事物的数据与 ( )封装在一起,作为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来处理。
A。
信息 B. 数据隐藏 C. 对数据的操作 D. 数据抽象22。
属于系统设计阶段的工具是():A.数据流程图B. 处理流程图C.系统流程图D. HIPO图23.进行企业系统规划,哪种规划方法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结构方案( )A。
企业系统规划法 B。
关键成功因素法C。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 D。
成本效益分析法30. 导出模块结构图的基础是()A。
业务流程图 B.数据流程图 C.处理流程图 D。
层次结构图32。
( )是从用户使用系统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的图形表达方法。
A。
类图 B. 对象图 C. 序列图 D. 用例图35. UML中,对象行为是通过交互来实现的,是对象间为完成某一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消息交换。
消息序列可用两种图来表示,分别是( D )A.状态图和顺序图B.活动图和协作图C.状态图和活动图 D。
顺序图和协作图36. 用例(Use-case)用来描述系统在事件做出响应时所采取的行动。
用例之间是具有相关性的.在一个“订单输入子系统”中,创建新订单和更新订单都需要检查用户帐号是否正确。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王晓敏编)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概要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王晓敏编)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99d4de719b6648d7c1c7461c.png)
第一章、系统思想1、系统的特性7点特性、及其内涵2、系统工程方法6个方面、霍尔三维结构每方面7点第二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信息的定义和性质8点基本性质2、管理中的信息根据管理层次可分成3类、各类的基本内涵3、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6点、信息识别有3种方法、信息传输6个部分4、信息系统的结构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4部分、管理职能逻辑结构7个子系统、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2类,各自的概述分布式有3种5、按技术发展分类4种情况各自特点第三章、信息系统的建设概论1、UML的主要内容5种视图、9种图、各自的基本内涵2、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5个阶段、各阶段的含义、以及产生的文件3、基于生命周期的开发方法共5种、各自的优缺点、4、结构化开发方法基本思想、面向对象开发方法(oop)基本思想有4点、5、诺兰模型、6个阶段第四章、系统规划1、系统规划的任务3个系统规划的特点4点系统规划的原则5点2、系统规划的技术和方法、(1)战略目标集转移法2个基本概念、信息系统规划过程的3个步骤(2)企业系统规划法4个基本步骤、第二部3种方法、三步2种方法、UC方法(3)关键成功因素法4个步骤3、可行分析论证的内容3个方面、第五章、系统分析概括1、需求分析用户需求与系统需求的2方面需求、需求分析的方法有3个2、系统说明书的内容说明书3方面内容、项目概述5部分、实施计划3部分说明书的6点品质第六章、流程建模1、回执业务流程图的注意事项7点2、数据流的注意事项、层次划分3点标准、正确性检查4点、易理解性3方面3、数据字典的作用数据字典的6个条目数据元素5点属性、数据结构3种特殊数据流5种属性、判定表、判定树第七章、用例建模1、用例描述有6方面内容、事件流的书写准则5个、非功能性需求2、建立用例的关系4个关系、含义以及其表示方法第八章、领域对象建模1、封装、继承和多态各自得概念2、使用概念类列表7种概念类3、发现属性策略、保持属性的简单性4、状态图3种状态第九章、系统设计的概述1、系统设计的目标6个方面衡量2、基本设计方法基本概念、总体设计包括3方面内容3、系统设计说明书两种形式第十章、系统总体设计1、多层应用架构设计、三个基本层次MVC架构模式3个基本部件2、包、包的含义、分包的2种原则3、结构化设计方法模块的含义、4、结构图的主要成分4个成分5、模块的联系、耦合3方面因素、模块内聚7类内聚扇入扇出6、面向对象设计类3种类、7、顺序图的基本元素有5个第十一章系统详细设计1、输入设计原则有4种原则2、人机对话设计原则4点第十二章、系统实施1、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4个方面2、制定实现策略4中策略、版本划分需要考虑5个方面3、测试的概念3种手段检验软件、测试有4种类型、测试有4个原则5、白箱测试、概念、有5种6、黑箱测试、概念、2种7、系统维护的内容4方面、维护类型有4个。
(完整版)系统分析与设计(UML)课程题库
![(完整版)系统分析与设计(UML)课程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d1da466980eb6294dc886c87.png)
系统设计与分析(UML)题库目录:一、填空题 (8)1.UML提供一系列的图支持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其中(A )给出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 B 对系统的行为进行组织和建模是非常重要的;( D )和( F )都是描述系统动态视图的交互图,其中( D )描述了以时间顺序组织的对象之间的交互活动,( F )强调收发消息的对象的组织结构 (8)2.可以用()和()两种方法找概念类。
(8)3.领域模型是一组表示真实世界的(),不是()的模型。
(8)4.在协作图中通过()表示出消息的时间顺序。
(8)5.顺序图是由()、()、()和()等构成的 (8)6.在UML的关系中,用来描述弗雷与子类之间关系的是()关系 (8)7.在UML部署图中,具有计算能力的节点、能够执行软组件的节点通常被称为() (8)8.面向对象程序的基本特征是:()、()、()和()。
(8)9.用于对面向对象系统的物理方面建模进行描述图形是()。
(8)10.要表示单个对象在生命期内的状态变化,应采用的UML图为()。
(8)11.在UML中,用例可以进一步使用()来详细描述。
(8)12.软件体系结构是指一个系统的有目的的设计和规划,这个设计规划既不描述(),也不描述(),它只描述系统的()及其相互的()。
(9)13.一个UML模型只描述了一个系统要做什么,它并没告诉我们系统是怎么做。
(9)14.接口是可以在整个模型中反复使用的一组行为,是一个没有属性而只有方法的类。
(9)15.多重性指的是,某个类有多个个对象可以和另一个类的1个对象关联。
(9)16.当一个类的对象可以充当多种角色时,自身关联就可能发生。
(9)17.在泛化关系中,子类可以替代父类。
也就是说,后者出现的地方,前者都可以出现。
但是反过来却不成立。
(9)18.最通常的依赖关系是一个类操作的形构中用到了另一个类的定义。
(9)19.软件体系结构是指一个系统的有目的的设计和规划,这个设计规划既不描述活动,也不描述系统怎样开发,它只描述系统的组成元素及其相互的交互协作。
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
![系统分析与设计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29837f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3.png)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规划、分析、设计、实施、运行与维护。
系统规划,主要进行四个步骤的工作:战略规划、初步调研、可行性分析、资源分配。
系统分析,主要任务就是明确用户的需求,确定新系统的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设计,设计阶段就是回答的"怎么做”,"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施。
系统运行与维护,负责系统运行的组织与管理。
系统规划的任务★★♦制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进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指定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计划系统规划的特点♦宏观指导♦服务决策♦面向高层♦动态调整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2>关键成功因素法(CSF)<3>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1>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BSP法主要步骤:1准备工作2调研3定义业务过程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类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包括纠错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等多种形式。
原型法 ★★-所谓“原型”,在信息系统中,是指一个结构简单但已具备系统的基本功能的应用软件,也就是软件的一个可运行的早期版本。
它反映了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 可由开发人员与用户合作,直接在运行中不断修改尚不够成熟的原型,通过反复试 验、评价与修改,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要求的信息系统。
所以原型可用来确定用户的•优点♦系统开发初期只需提出其基本功能,系统功能的扩充和完善是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因此比较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对需求分析采用启发式动态定义,使得需求分析原型逐步深入和不断提高,即使是尸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厂 系统设计初步调查 可行性分析c 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系统逻辑方案设计y—►°模块结构设计o 编码设计o 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数据库设计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J系统运行与维护 o 硬件维护 °软件维护O 数据维护 O 系统评价O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o 形成系统建设总体方案o 制定系统开发计划厂 系统实施O 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编码 °系统测试o 人员培训'、、、一系统切需求,验证设计的灵活性,训练最终用户以及创建成功的系模糊需求也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使系统开发易于成功。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5b484c1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8.png)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题第三章一、名词解释: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维护。
对象的属性:反应对象的信息特征,如特点、值、状态等等。
对象的方法:用来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
封装性:面向对象方法中,程序和数据时封装在一起的,对象作为一个实体,期操作隐藏在方法中,期状态有对象的“属性”来描述,并且只能通过对象中的“方法”来改变,从而外界无从得知。
二、解答题:1.、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因素有哪些?(1)文化、社会因素,(2)科学理论因素,(3)技术方法因素,(4)专业领域知识因素,(5)环境多变因素,(6)组织管理因素,(7)经济效益因素2、简述诺兰阶段模型的划分?(1)初装阶段,(2)蔓延阶段,(3)控制阶段,(4)集成阶段,(5)数据管理阶段(6)成熟阶段3、简述企业信息系统建设部门(IT)部门的组织功能?(1)应用程序的开发,(2)系统支持,(3)用户支持,(4)数据库管理,(5)网络管理,(6)web支持。
4、简述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各阶段包括的内容?(1)信息系统规划:对企业的环境、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企业目标和发展战略分析各级部门的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功能、规模、资源,对建设新系统的需求做出分析和预测,并根据需求的轻重缓急、现有资源状况和应用环境的约束,合理安排建设计划,从经济、技术、等方面研究建设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信息系统规划: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义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旗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3)信息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具体设计以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所以这个阶段有分为物理设计阶段。
(4)信息系统实施:将设计的系统付诸实践的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报告所确定的物理模型,将设计方案转为计算机上可实际运行的人机信息系统,并编写系统实施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系统分析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理解信息、信息化、信息资源、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信息:是事物之间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设施和软件,制造上述硬件、软件的相关设施,有关信息采集、加工、传输、存储和利用的各种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方法、技术等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决策所需的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建设环境的复杂性•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建设内容的复杂性•技术手段的复杂性•建设需用资源的密集性–资金密集性–劳动密集性–知识密集性•诺兰模型及其应用Zuoyong:有利于选择信息系统开发的时机进行统一规划,控制系统发展的方向,并且对处于不同阶段上的各子系统制定适当的发展策略。
对于第一阶段:优先实现一些容易且易见效的系统;对于第二阶段:应有计划地加以控制;对于第三阶段:开发能共享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处于增长阶段中后期的企业,则需在数据集成上下功夫,以建设高档次的数据环境。
•项目管理的概念、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特点项目是为完成唯一的目的所采取的一次性的努力。
项目的特点:项目有一个唯一的目的项目是一次性的项目需要多方面的资源项目应当有一个主要发起人和客户项目具有不确定性优秀的项目经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CMM重点•理解信息系统用户的含义和分类•项目管理工具Project的基本功能1)范围管理:使用WBS分解技术对项目分解。
2)进度管理:主要使用关键路径技术(CPM)进行时间和进度管理。
3)成本管理:“自底向上费用估算”技术4)人力资源管理:5)沟通管理6)集成管理:第二章信息系统工程体系•信息系统工程体系、RUP••统一开发过程(Rational Unified Process,RUP)•1)RUP的基本概念•(1)用例驱动•(2)以基本架构为中心•(3)迭代式和增量•理解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了解几种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模式的区别•理解结构化和面向对象两种不同的系统开发方法的区别,了解面向对象的几个重要概念认识问题空间的出发点不同认识系统和描述系统的方式不同分析到设计的过渡对变化的适应能力对复用的支持Gainian重要概念:对象(属性与方法)类与实例封装(信息隐藏)继承(多重继承)消息多态性(重载、动态绑定)关联与链接聚合第三章系统规划•理解系统规划的任务和特点、关键问题、目标系统规划(ISP)工作的特点(1) 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非结构化程度较高。
(2) 工作环境是组织管理环境,高层管理人员(包括高层信息管理人员)是工作的主体。
(3) 是一个管理决策过程,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过程。
(4) 系统规划人员对管理与技术环境的理解程度,对管理与技术发展的见识,以及开创精神与务实态度是规划工作的决定因素。
(5) 宜粗不宜细。
给后续各阶段的工作提供指导。
(6) 必须纳入整个组织的发展规划。
系统规划(ISP)的关键问题♦战略规划是核心♦业务流程的改革与创新是基础♦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是关键♦应变能力是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当前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瓶颈问题♦人、管理、技术应协调发展♦ISP的目标与任务主要任务:(1) 根据组织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制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目标和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2)制定组织的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业务流程改革与创新的方案(3)根据组织目标和业务流程规划确定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规划方案;(4) 安排项目实施方案,制定信息系统建设的资源分配方案。
•理解信息化规划的三阶段过程模型•注意区分BSP、SST、CSF•业务流程的特征、企业业务流程的分类与识别目的、企业资源的分类、识别业务流程的基本步骤A、业务流程的特征一个企业的业务流程有如下四个特征:(1) 每个流程都有输入和输出(2) 每个企业流程都有用户(顾客)(3) 每一个企业流程都有一个核心的处理对象,一个大的企业流程往往是实现这个对象的生命周期(4) 业务流程往往是跨职能部门的B、业务流程的识别目的(1) 使信息系统独立于组织机构的变化。
(2) 理解企业如何能完成它的总使命和目标。
(3) 为从操作控制流程中分离出战略规划和管理控制提供依据。
(4) 为定义所需的信息结构、决定它的范围、分解成模块和建立开发的优先次序提供依据。
(5) 为定义关键的数据需求提供基础。
企业资源的分类:识别业务流程的基本步骤:•数据规划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解释U/C矩阵的组成和功能。
数据规划的任务就是根据信息需求分析的结果,对规划中体现信息需求的数据资源进行严格的定义、科学的分类和合理的组织,为信息系统功能与目标的实现打好数据基础。
U/C矩阵的功能:♦通过对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及时发现前面工作的疏漏和错误。
♦分析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划分子系统♦通过子系统之间的联系(U)可以确定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可行性研究的任务和内容可行性研究(可行性分析)是指在项目正式开发之前,先投入一定的精力,通过一套准则,从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对项目的必要性、可能性、合理性,以及项目所面临的重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结果有三种情况:•①可行,按计划进行;•②基本可行,对项目要求或方案做必要修改;•③不可行,不立项或终止项目。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3.操作可行性4.社会可行性(法律可行性)5.抉择第四章需求分析•需求工程及其层次组成需求工程一般指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原理、方法,通过合适的工具和记号,系统地描述待开发系统及其行为特征和相关约束。
通常是一些过程的集合:需求获取(需求获取)、需求分析和编写软件规格说明书(SRS)及验证(包括确认和证实)。
•需求分析的任务组织结构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分析功能分析性能分析接口分析运行环境分析界面约定总体评估与分析在实现生活中,确实存在多种软件,确实有多种软件需求。
但是,由于信息系统这种软件应用面最广,市场最大,客户最多,需求分析最难,所以“需求分析”就等于“信息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分行业的,成功的需求分析专家,都是某行业领域内的行业产品专家。
•系统详细调查的内容范围和要领•需求分析过程中出现交流阻塞的原因•系统详细调查的主要结果有哪些?•业务流程图第五章系统分析•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模型结构结构化分析的分析模型数据字典(DD):模型核心(中心库)实体关系图(E-R图,ERD):数据流图(DFD)指明数据在系统中移动时如何被变换;描述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DFD中每个功能的描述包含在加工规约(小说明)。
状态转移图(STD)指明作为外部事件的结果,系统将如何动作。
•数据流图的概念及组成数据流程图(DFD):一种全面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利用外部项、数据流、加工处理和数据存储四种基本符号综合地反映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四种基本图形符号:•数据字典的概念及组成数据字典DD是“关于系统数据的数据库”,就是与DFD配套,用于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文件的数据构成、加工处理及外部实体的一种工具。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包括:数据元素的名称、别名、取值范围和含义、数据元素的长度以及备注等信息2、数据流和数据结构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定义内容包括数据流的名称、组成、来源、去向、数据流的流量和峰值流量。
3、数据存储在DD中只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不涉及具体的设计和组织。
定义内容有数据存储的编号、名称、简述、组成、关键字、相关联处理、立即存取要求。
要注意数据的静态和动态特性4、定义加工包括编号、名称、功能说明、所属部门、产生数据流、使用数据流5、定义外部项包括编号、名称、输出数据流、输入数据流备注等信息•实体关系图的概念及组成E-R•数据建模、功能建模、数据字典及判定树和判定表功能建模就是用抽象模型的概念,按照系统内部数据传递、变换的关系,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直到找到满足功能要求的所有可实现的软件为止。
数据字典DD是“关于系统数据的数据库”,就是与DFD配套,用于描述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文件的数据构成、加工处理及外部实体的一种工具。
若一个动作的执行不只是依赖一个条件,而是与多个条件有关,那末这项策略的表达用判定树来表示,可以更直观一些。
一些条件较多、在每个条件下取值也较多的判定问题,可以用判定表表示。
其优点是能把各种组合情况一个不漏地表示出来,有时还能帮助发现遗漏和矛盾的情况。
•数据流图绘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步骤数据流图(DFD)指明数据在系统中移动时如何被变换;描述对数据流进行变换的功能;1、确定所开发的系统的外部项(外部实体);确定整个系统的输出数据流和输入数据流,把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环节,画出关联图。
2、确定系统的主要信息处理功能(即主要加工环节);确定每个加工的输出与输入数据流以及与这些加工有关的数据存储;为各数据流、加工环节和数据存储环节命名、编号,这样就形成系统的数据流图顶层图的草图。
3、根据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原则,对上层图中全部或部分加工环节进行分解。
4、重复步骤3,直到逐层分解结束。
分解结束的标志是:对于每一个最低层的加工,都是基本加工5、对草图进行检查和合理布局,对错误与不当之处进行修改。
6、和用户进行交流,在用户完全理解数据图的内容的基础上征求用户的意见。
第六章面向对象系统分析•UML的概念UML是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的一种标准表示。
它不是一种可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而是一种可视化的建模语言;不是过程与方法,是一种表示的标准。
允许在任何一种过程和方法中使用。
•UML的5和9•UML在系统开发不同阶段的作用•SA与OA的主要区别•用例图的组成及作用画图用例图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它是从执行者的角度来理解系统,用于捕获系统的需求,规划和控制项目;描述了系统外部的执行者与系统提供的用例之间的某种联系。
用例图的元素有用例,执行者和连接。
•类图的组成及作用画图•类图(Class diagram)是用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描述系统的一种图示•类图没有时间概念,是概念数据模型(如E-R图)的一种延伸。
•系统可有多个类图,单个类图仅表达了系统的一个方面。
要在高层给出类的主要职责,在低层给出类的属性和操作。
•类图包含7个元素:类、接口、协作、依赖关系、泛化关系、关联关系以及实现关系•状态图的组成及作用画图⏹状态图展示了一个特定对象的所有可能状态以及由于各种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状态间的转移。
⏹一个状态图描述了一个状态机,用状态图说明系统的动态视图。
⏹状态图对于接口、类或协作的行为建模尤为重要,可用它描述用例实例的生存期。
•顺序图的组成及作用画图顺序图(Sequence Diagram) 展现了一组对象和由这组对象收发的消息,用于按时间顺序对控制流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