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复习1
第三次科技革命 (1)
![第三次科技革命 (1)](https://img.taocdn.com/s3/m/a57c7aec524de518964b7db1.png)
神舟十号三位航天员授课
2000年世界第一例体细胞克隆山羊在中国诞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证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核能——是福?是祸?
1986年4月26 日,苏联切尔诺 贝利核电站发生 爆炸。至今已有 7000多人死于这 次事故的核污染, 围绕该核反应堆 31公里的禁区仍 一片荒芜。
(2008河南)真题回放
26、(6分)阅读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哪一次科技革命最有代表性的成就?图2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 发展的什么趋势?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图3所代表的组织在这一 趋势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3)图1所代表的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这两种趋势有什么影 响?
收发电子邮件、 资料检索、浏览 新闻、休闲游戏、 网上购物、网上 远程教育、远程 医疗、网上谈心 等等。
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到2010年中国互联网上网 人数4.57亿人 。
人类进入信息化 的社会
太空时代
1969年,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 一种起遗传作用的高分子化 合物。它的每一片段都储存 着特定的遗传信息,称作基 因。
材料二:发达国家同不少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材料三:世界各国都在高科技领域展开激烈竞争,除了欧洲 的“尤利卡”计划外,还有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信息 高速公路”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和中国的“863计 划”等。 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 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 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 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 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 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练习:第三次科技革命(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b133cd10661ed9ac51f39e.png)
中考复习专题训练:第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成都)3月,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大胜韩国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棋手李世石,轰动一时。
与“阿尔法狗”直接相关的技术是()A. 生物技术B. 原子能技术C. 信息技术D. 航天技术【答案】C【解析】【分析】“阿尔法狗”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位于英国伦敦的谷歌旗下的公司开发,这个程序利用“价值网络”去计算局面,用“策略网络”去选择下子。
是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新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下列生活场景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有关的是()A. 坐火车旅行B. 开汽车上班C. 用电灯照明D. 在太空授课【答案】D【解析】【分析】依据题干“太空授课”判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的结晶,是电子信息时代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技术以电子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不断升级为前提,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也是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应重点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本题把第三次科技革命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要注意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
3.我们在上网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病毒,请问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A. 破坏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程序B. 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C. 由操作者传递给计算机的病毒D. 由计算机本身产生的破坏程序【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制造的破坏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点评】掌握计算机病毒。
4.世界上第一台能够实际运用的数字是电子计算机,它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约30余吨,是个庞然大物,它诞生于()A. 1935年B. 1945年C. 1955年D. 1965年【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1945年。
湖南省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 湘教版-湘教版初
![湖南省中考政治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发展科技 振兴教育 湘教版-湘教版初](https://img.taocdn.com/s3/m/cc3b335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47.png)
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考点梳理第一节科技改变生活1. 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P45)(1)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工业化的新时代。
(2)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三次科技革命延伸了人类的脑力劳动,开拓了人类智力创造的新天地,极大地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我们的生活方式。
2.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P48)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3. 我国该怎样应对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P49)(1)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2)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1. 为发展科技,国家实施的发展战略是什么?(P59)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2015某某20(2),株洲28(3)](1)在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中,我国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2)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所以,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3. 国家如何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1)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2014株洲15B)(2)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
![2015年中考历史热点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6125524969eae009581bec3d.png)
2015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七 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国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热点材料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于2014年9月10上午开幕,中方大会主席杨利伟透露:2016年我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
解读:材料表明我国科技的进步。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
本专题梳理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情况及三次科技革命,让考生对本专题进行系统复习。
专题概述要点整合线索一 中国科技革命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时,人们开始用麻造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4世纪外传到朝鲜,7世纪传到日本,12世纪传到欧洲。
为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生创造条件。
印刷术隋唐时期出现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868年印制的《金刚经》;北宋时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并传到日本、朝鲜,15世纪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它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指南针 战国时期出现司南;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之后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合为一体的罗盘,并开始用于航海和军事。
南宋时经阿拉伯人、波斯人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制造出“火箭”。
宋代广泛运用于军事。
蒙古军队西征大量使用火炮、火枪,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14世纪传入欧洲;它改变了欧洲人的作战方式,使欧洲的骑士“走出了城堡”。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古代医学华佗 东汉杰出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被称为“神医”。
张仲景 东汉杰出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被尊称为“医圣”。
李时珍 明代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有《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科学著作 《九章算术》 成书于东汉,总结周秦到汉代数学成就。
出现了负数运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运算方法,它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
![中考历史第期黄金知识点系列三次科技革命4(1)](https://img.taocdn.com/s3/m/d2fa3775453610661fd9f431.png)
学习资料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聚焦考点☆巩固基础一、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2. 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英国。
4. 主要成就:(1)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_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2)英国机械师瓦特借鉴前人的成果,改进了蒸汽机_。
1785年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受到广泛的欢迎。
(3)英国机械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1825年年,这列“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4)美国的富尔顿发明轮船。
5.新能源:煤炭6.动力:蒸汽机7.特征:人类迈入“蒸汽时代”。
8.结束的时间和标志:19世纪世纪上半期,英国大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
此后法国、美国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
9.影响: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 开始时间:19世纪70年代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主要国家:美德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
4. 主要成就:(1)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碳丝灯泡。
(2)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等人设计出内燃机。
(3)1885年,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
(4)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研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5.新能源:电力和石油6.动力:电力和内燃机7. 特征: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8.影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1. 开始时间: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2. 主要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
![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99d4c4b69dc5022abea0067.png)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的科技发展一、选择题1.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B.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C.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D.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沉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
”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二、非选择题1.科技发展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崛起后的大国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
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完成于两宋时期……为推动世界历史的进程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英国是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
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人类开始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的“自强运动”。
——郑家馨《中华文明同西欧工业文明的融会和碰撞》(1)材料一所说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三项发明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中的“5分钟事件”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5分钟事件”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 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解析版)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 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b3132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21.png)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专题08 三次科技革命一、选择题1.“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材料强调工业革命A.大大地提升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B.使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C.推动汽船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发明D.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阶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原先由一个人从头到尾完成的工作被分解为专门的工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使用提供了更有效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
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因此材料强调工业革命使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这一发明打破了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初步迈入工业化时代。
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发明带来的影响?A.珍妮机B.蒸汽机C.内燃机D.发电机【答案】B【解析】【详解】分析材料“这一发明打破了风力、畜力、水力等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方向发展,使人类社会初步迈入工业化时代。
”可知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促使机器大工业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珍妮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A不符合题意。
CD均与蒸汽机没有关系,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所述,故选B。
3.“当法国革命……在欧洲大陆造成血腥和爆烈的悲剧时,在英国发生了一个变化。
这个变化,归根结底使得围攻巴士底狱和滑铁卢战役在相形之下似乎无足轻重了。
”这一变化是指()A.思想解放运动B.“光荣革命”C.社会立法的出台D.工业革命的进行【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法国革命在18世纪末(1789年)可知,这个时期英国发生的变化主要是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初中历史的三次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的三次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c1473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c.png)
初中历史的三次革命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重要事件、意义。
2. 掌握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2. 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和世界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三次科技革命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 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历史》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知识。
2. 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科技革命吗?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有什么影响?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三次科技革命,看看它们是如何改变人类历史的。
二、新课内容展示(20分钟)1.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a. 背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b. 重要事件: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纺织工业的机械化。
c. 意义: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a. 背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b. 重要事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发明,钢铁工业的发展。
c. 意义:加速了工业化进程,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3.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a. 背景: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b. 重要事件: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普及,航天技术的发展。
c. 意义:推动了信息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中考历史复习:第七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35张PPT)
![中考历史复习:第七部分 能力专题 专题五 三次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efc9070eefdc8d377ee321a.png)
(5)针对材料四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你认为中 国的“应对之道”是什么?
要抓住技术革新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教战略,鼓励创新, 保护知识产权。
二、(2017·江苏)与世界历史上前几次全球化相比, 中国“一带一路”引领的全球化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 的新型全球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500年来,近现代世界历史发生过三次结 构性的权力转变……第一次转变始于15世纪西方世界 (欧洲)的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l9世纪中后期美国 的崛起……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 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
英国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需要大量的市场,为 打开中国大门,186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 战争;对西方技术的学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强对华经 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有何变化?这一变化与哪一不平等 条约有关?
由商品输入转变为资本输料三中,“核技术、空间技术”方面的“重大 进步”指什么? “中国仍然选择了追求高科技水平的 发展战略”的目的是什么?
大儒诚信教育资源
(4)根据材料四,概括出中国在接受经济全球化过程 中经历哪些变化?
变化:从被迫参与到积极参与再到引领。
三、(2018·湖北)(改编)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 在《双城记》里有一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 坏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经济 【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 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 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 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
——[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https://img.taocdn.com/s3/m/cf34ced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9.png)
2023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归纳和真题练习一、复习主题:三次科技革命、近代科学文化和世界贸易组织二、考点揭示:1、知道瓦特改良蒸汽机;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2、知道内燃机的应用;了解“电气时代”;3、知道梵高的代表作;4、知道世界贸易组织;5、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三、考点默写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人类社会带进_________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人类社会带进_________时代。
3、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_____________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它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普及,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
6、现代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问题。
四、思维导图五、例题演示1、(2021·河北省·18)英国作家狄更斯在19世纪中期对一座工业城镇的描述是:“这是个到处都是机器和高耸的烟囱的市镇,无穷无尽的长蛇般浓烟,一直不停地从烟囱里冒出来……许多庞大的建筑物上面开满了窗户,里面整天只听到嘎啦嘎啦的颤动声响,蒸汽机上的活塞单调地移上移下,就像一个患了忧郁症的大象的头。
”这说明英国()A.跨入手工工场时期B.开始使用机器生产C.进入了“蒸汽时代” D.步入了“电气时代”2、(2021·湖北十堰·9)科技改变世界,下列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本茨成功制造第一辆内燃机汽车②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③建立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④莱特兄弟发明飞机()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3、(2021·甘肃兰州)下表反映了1880~1920年世界石油年产量的变化。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7fca21d866fb84ae45c8d96.png)
根据上表归纳出三次科技革命影 响的共同点:
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推动了社
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极大地丰富 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迁移 ①广岛原子弹爆炸
②核电站
应用:
积极影响: 图①②中应 用的科技是:原子能技术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图③中 应用的 内燃机技术 消极影响: 科技是:
么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透析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清朝中后期,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 排斥先进的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对科技革命的态度由排斥到只引进技 术,如洋务运动。结果失败了。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愿意中 国强大。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1945~1949年,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 和平环境;1949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 、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后由于“左”倾思想泛滥,文革 十年使中国失去了一个科技发展的好机会。 改革开放后,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实施了863计划 和科教兴国战略。
一、阅读下列材料:
2010中考预测题
材料一: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1876年在美国费 城举办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电报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 果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此次世博会,展品有丝绸、 茶叶、瓷器等。 材料二:2002年12月3日,在国际博览局第132次全体大会上,成员国 代表经过4论投票,中国最终以54票对韩国34票胜出,获得2010年世 博会的举办权。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 更美 好。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博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列举的美国展品属于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同时,此 次世博会也是为了纪念100年前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对比1876年世博会上中美两国的展品,你意识到了什么?而中国 获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又说明了什么?
三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06cf10f4910ef12d2af9e75d.png)
实现了生 电气时 产方式的 代 电气化
实现了生产 方式的自动 化,并向信 息化、智能 化方向发展
网络信 息时代
名 称
交通工具 新兴的部门
动力能源 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煤炭)
第一次 汽船(轮 科技革 船)、火 命 车
第二次 电车、汽 石油化工、汽 发电机和电动机 车制造、电力 (电力)、内燃 科技革 车、飞艇、 工业 命 飞机 机(石油)
.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对中国的不同影响 :
(1)第一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 市场,推动他们对当时封建落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又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诱导,中 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艰难地起步。 (2)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方面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的集中和“过剩资本”的出现,推动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加 紧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这一时期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客观上影 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转化,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 遇。 (3)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方面由于战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以及国内一系列政 治、经济“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再次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影 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 但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的是,即使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的 科学家也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中 国人也为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打开国门, 积极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重新追赶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极大 地推动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考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中考世界历史复习资料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ef5c61c9770bf78a652954af.png)
2011年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历史第三讲: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首先发生在英国,它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到19世纪上半期,机器本身也用机器来生产(即出现了机器制造业),用机器制造机器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英国之后,法、美等欧美各国也相继进行了工业革命。
2、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①1764年,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②1785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③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④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
它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中心由农业和农村向着工业和城市的方向转变。
第二、工业革命后,形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大对立的阶级。
无产阶级开始了自觉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科学技术主要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新能源的开幕式发和利用;②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创制;③新通讯的发明,特别是新能源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②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③美国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④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制成三轮汽车;⑤ 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
(备注:本次工业革命后,石油和电力成为了主要的能源;一般的家电,如电灯、电影放映机出现了,另外,飞机、汽车、轮船、电话、电报、电车、蓄电池、装甲车也已应用于生活之中。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直接的影响是促使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导致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对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考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
![中考历史 三次科技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ccd85fb04a1b0717fd5dd22.png)
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一)专题知识:三次科技革命的分布: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88-91页;第20课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124-127页;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105页(二)知识网络(三)专题链接:—、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业革命)1、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政治前提);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经济原因)。
2工业革命的实质: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好几个国家同时发生的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特点:1、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
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科技是把双刃剑)1、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影响: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2、科技发明的消极影响: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子弹。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等。
五、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2、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3、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尤其是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2020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世界史主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20年历史中考复习之世界史主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304ef1e30b1c59eef8c7b4e6.png)
主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返回目录
【识记关键点】揭开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识记关键点】提高了运输效率,加快了生 产资料的流通,缩短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
总结:都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成就,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
主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返回目录
三、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1)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 了自然经济; (2)现代工厂制度建立,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普遍建立起来; (3)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主要的阶级,这两个阶级矛盾日 益激化,工人运动兴起; (4)使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教育逐步普及,生活内容日益丰 富,生活质量总体得到提高; (5)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犯罪率上升、公共卫生状况恶化、环境污染等)。
主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返回目录
铁路 (1)概况:1825年,英国__斯__蒂__芬__森__设计的“旅行者号” 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 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2)影响: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 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人类进入了“火车时代 ”,活动范围急剧扩大。 现代工厂制度: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 终确立。
主题7 第一次工业革命
返回目录
线2·纵横学史 1. 中外民族解放运动(P153 ) 2. 印度民族大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项目
印度民族大起义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
斗争对象 英国殖民者
清朝统治者、外国侵略者
不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被剥夺了权力
参加阶层
农民阶级
同
的印度王公等各个阶层
【现代】中考历史复习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十五单元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成就试题
![【现代】中考历史复习第四部分世界近代史第十五单元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成就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3ec2efef12d2af90342e606.png)
【关键字】现代第十五单元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成就一、选择题1.[2017·邵阳]国家发改委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称,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
回顾人类铁路发展历史,世界第一条铁路及火车机车出现在( ) A.德国 B.美国C.法国 D.英国2.[2017·苏州]以下是近代英国城乡人口变迁表,导致出现这种变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光荣革命”的发动B.殖民扩张的开展C.工业革命的推动D.自由贸易的拓展3.[2017·广东]1801年—1831年,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格拉斯哥等城市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手工工场的普及B.人们向往城市生活C.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便捷D.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4.[2017·沈阳]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
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 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
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吨。
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 000万吨。
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5.[2017·日照]“在19世纪的前70年里,仅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一直掌控着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最高时其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50%。
”英国取得如此国际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确立君主立宪政体B.拥有最广阔的殖民地C.率先完成工业革命D.掌握着欧洲和世界霸权6.[2017·黄石]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7.[2017·呼和浩特]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C.交流工具 D.机械设备8.[2017·淄博]“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
中考历史 专题十二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复习素材(2021年整理)
![中考历史 专题十二 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复习素材(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f7cdb4edaef5ef7bb0d3c69.png)
山东省广饶县2016届中考历史专题十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复习素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广饶县2016届中考历史专题十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复习素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广饶县2016届中考历史专题十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复习素材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比较名称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电力革命)第三次(新的科技革命)兴起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完成时间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末20初正在进行兴起地点英国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美国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工程、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性发明(主要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核心)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代特征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史蒂芬森发明火车,富尔顿发明汽船爱迪生发明电灯,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互联网、克隆技术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艇、飞机宇宙飞船、磁悬浮列车等动力机器、新能源改良的蒸汽机煤炭发电机和电动机、内燃机电力、石油核能、太阳能等影响对政治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对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力突发猛进地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对世界格局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科技革命时期中国各处于 什么历史时期以及为什么前两次和 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有得到发展?
(1)第一次:中国处于清朝中后 期,受专制政治和闭关锁国政策 影响,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变 动。
(2)第二次:中国仍然处于清朝的 封建统治之下,洋务运动只是为维护 封建统治而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和科学 技术,并且结果失败;外国资本主义 国家并不希望中国强大,因而没有先 进技术设备引入,反而通过战争和资 本输出在中国继续掠夺。
(3)第三次:中国处于解放战争时期 和建国初期。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 视、封锁,中国没有发展科技革命的和 平环境,也缺乏正常的交流;建国后受 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左” 倾思潮泛滥,没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教育发展受到冲击,科学技术失去了发 展的好机会。
前两次和第三次初期中国都没 有得到发展,这给中国又带来哪些 影响?
1、人类由“蒸汽时 代”跨进了“电气时 代”,使生产力得到 了巨大发展。
2、使资本主义由自 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 断资本主义,使资本 主义生产关系发生新
的变化,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进入帝国 主义阶段。
1、极大地提高劳动生 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 速发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 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 化。
世界各国大力发展高科 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 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 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 化。
其他国家的发 发展迅速;
各个领域间相
展进程相对缓 3、一些国家的 互渗透;
慢。
两次工业革命交
3、主要在轻工 叉进行Leabharlann 3、新技术成为业部门。
4、侧重于重工 社会生产力中
业部门。
最活跃的因素。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的 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 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讨 (1) 这是马克 论 思在评价哪次科 : 技革命? 这说
(1)上述材料对科技革命的作用作了怎样的分析?
(2)说明了什么问题?
(3)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课外练笔·
结合三次工业革命 的背景和影响,围绕 “以人为本、科教兴国” 的主题,自拟题目,写 一篇研究性文章。
一、选择题:
1.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到达欧洲最便捷的交通工具是( )
A.汽车
B.汽船
C.飞机 D.火车
2.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 )
A.核反应堆
B.电子计算机
C.半导体晶体管 D.集成电路
3.下列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
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
A.打电话问候朋友 B.乘公共汽车上班
明了什么?
(2)从自由资 本主义发展到垄 断资本主义的根 本原因是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 一生产力!
[总结]
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而不断进步发展的,科学技术已成 为第一生产力,在综合国力的较量 中,经济是基础,科技是关键,只 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不断推 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能不断增 强经济实力,提高国际地位。
1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电力);2、内燃机和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汽 车、飞机);3、电讯事 业的发展(电话、电报)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航天技术、微电子技 术、分子生物学和遗 传工程等方面
1、使资本主义 社会的 生产力发 生了第一次飞跃 。 2、使整个社会 日益分裂为两大 对立的阶级。
3、使资本主义 制度最终确立。 世界形成了西方 先进、东方落后 的局面
徐 光 宪 王 忠 诚
1
3 2
三次科技革命及 对中国的影响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科技革命
时 间 18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19世纪七十年代
20世纪 四五十年代
标志 主要 成就
影响
蒸汽机的发明及应用 电力的发明及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技术的 广泛应用
珍妮纺纱机、瓦 特-改良蒸汽机、 汽船、火车机车
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第三科技革命
1、许多技术发 1、有坚实的科 1、涌现大量和
明都来源于工 学基础,科学开 科学成果,加
匠的实践经验, 始与工业生产紧 快科学技术转
特
科学与技术尚 未真正结合。
密结合。
化为生产力的
2、同时发生在 速度;
点 2、首先也主要 几个资本主义国
发生在英国, 家,规模广泛, 2、科学技术
☺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 请结合现实谈谈我们应 该如何应对新的科技革 命?
参考答案
从国家来讲: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搞 上去,为科技发 展奠定物质基础。 ②大力发展科教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 ④建立知识创新体系,鼓励知识创新。
从学生个人来讲: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 坚实基础。 ②从身边做起,积极投身到新的科技革命浪潮中。
C.坐飞机旅游
D.发电子邮件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某战地记者每天向自己的通讯社
(报社)发回战场消息,不可能有的信息传递方式是( )
A.使用移动电话
B.使用有线电话
C.拍发有线电报
D.拍发无线电报
难难你
二、阅读材料:高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
是科技发展也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到20世纪人 类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全球变暖、 臭氧层受损、沙漠化、物种灭绝、核武器的威 胁······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 怎样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 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