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1历史2)
大家好
15
工业设计史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与发展 18世纪设计与商业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 风格
浪漫主义
新兴资产阶级需要从古代文化中寻求共鸣
大家好
16
工业设计史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与发展 18世纪设计与商业
新古典主义
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
在建筑上追求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 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
工业设计史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与发展 机械化与设计
新产业/新机械 非消费产品
非消费性的工业产品产生了一种直接而坦率的设计语汇,即强调产品 的使用功能和效率。
如何将美与机器的效率协调起来一直是这个时期探索的主要问题。
一些新兴的工程师、仪器制造师、技师在设计的时候都倾向于简洁的 几何形态和最经济的结构,完全没有装饰,产生了一种抽象的几何美。
• 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美学,既接受工业化不可避免 的事实,又正视艺术与工业的关系。
• 散帕尔关于产品基本形式的原则是接受并使用机 器,以生产超越时尚的、几何上简洁的功能产品。
机器美学初步产生
大家好
39
工业设计史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与发展 机械化与设计
新产业/新机械 机床设计
瓦特改良蒸汽机
布鲁内尔,榫接机
切普代尔
魏德伍德
大家好
保尔顿
24
工业设计史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与发展 18世纪设计与商业
18世纪的历史背景 18世纪的设计风格 18世纪的产业变革
机械化与设计
大家好
25
工业设计史
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与发展 18世纪设计与商业
18世纪的产业变革
家具产业
工业设计史
5水晶宫内幕1851年伦敦世界博览会展览馆由温室庭院技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完全采用现代建筑材料——钢材和玻璃建成。
共用玻璃板30万张,在6个月装配完成。
室内虽然看起来像今天的建筑脚手架,但采光好,适宜展示。
6红屋设计:菲里普·韦伯1859年红屋因外墙用了红砖而出名。
红屋是具有创造性的建筑,强调了功能性、实用性和舒适性。
改正了过去建筑单纯模仿而缺乏创造性的通病,是哥特式建筑与英国乡村建筑的结合体,自然、简朴、实用。
7威廉·莫里斯为“红屋”设计的红木桌子和地毯红木桌子的造型延续了手工艺造型的传统,可以看出莫里斯的设计追求和审美趣味,地毯的图案设计则是莫里斯擅长的植物花纹。
8镶嵌花砖图案设计:威廉·莫里斯1876年图案设计的灵感来自植物花纹,展现出莫里斯的典型风格,写实、对称,造型优雅。
穿插的枝条和叶子使画面富有变化,具有永恒的美感,对今天的设计师仍然有参考价值。
9椅子莫里斯公司生产1910年罗塞蒂设计的椅子既有手工艺时代椅子造型的优雅,又体现了莫里斯民主设计思想的简洁,这种由“艺术设计师”设计的椅子被称为“艺术家具”,在19世纪后期极为流行。
10扶手椅设计:罗塞蒂莫里斯公司生产1865年莫里斯公司生产的椅子造型简洁朴实,灯芯草编的坐垫美观舒适,葫芦型的椅子腿具有东方和民间特色,是莫里斯本人的最爱,至今销路良好,被称为“恒久的设计”。
11“Sussex”扶手椅设计:布朗莫里斯公司生产1864-1940年画家布朗在“Sussex”商店发现了这一椅子原形,他在此基础上所做的设计与莫里斯公司生产的椅子风格一致,葫芦型的椅子腿和灯心草的坐垫成为这种风格在造型和材料上的特点。
12可调节的扶手椅设计:菲里普·韦伯莫里斯公司生产1865年韦伯设计的椅子可以调节靠背的角度,更增加了这一有柔软纺织品坐、靠垫椅子的舒适感,四只脚上的轮子可以更方便地移动椅子,也体现了椅子设计的时代特点。
工业设计史(2机器美学与包豪斯)
工业设计史 包豪斯/现代主义运动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PREVIOUSLY
代表 人物
机器美学
主要 理念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被誉为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20世纪 最富激情的建筑师。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 派的主要代表。
工业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包豪斯德绍阶段
1925年,包豪斯学校建筑
工业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包豪斯德绍阶段
1925年,包豪斯学校建筑
工业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包豪斯德绍阶段
1925年,包豪斯学校建筑
包豪斯建筑特点: • 包豪斯校舍在功能处理上有分有合,
关系明确,方便而实用。 • 在构图上采用了灵活的不规则布局,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终生的理念: 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的普通而平常的住宅。
• 去掉繁琐多余的装饰 • 科学的精心的推敲与设计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 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 简单的柏拉图形体和平整的白色粉
刷的外墙,简单到几乎没有任何多 余装饰的程度 • 本意:用这种简约的、工业化的方 法去建造大量低造价的平民住宅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柯布西埃的城市——巴西利亚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朗香教堂
工业设计史 机器美学/现代主义运动
柯布西埃?
工业设计史 包豪斯/现代主义运动
PREVIOUSLY
代表 人物
包豪斯
代表 作品
工业设计史 包豪斯/现代主义运动
包豪斯
1919-1925 魏玛时期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
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设计改革知识点: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是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的发展与设计改革密不可分。
本文将从设计改革的历史角度探讨工业设计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其中的知识点。
一、设计改革的背景“设计改革”一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指的是对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设计教育的一场广泛的变革。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设计界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运动,这些运动为工业设计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工业设计的起源工业设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欧洲。
在这一时期,艺术与工业的结合成为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工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来创造具有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的产品。
三、德国包豪斯运动德国包豪斯运动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设计改革运动之一。
它在工业设计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包豪斯运动主张将艺术与技术结合,追求功能性和经济性,并倡导“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四、美国工业设计之父——雷蒙德·洛生雷蒙德·洛生是美国工业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被誉为“美国工业设计之父”。
他对工业设计的贡献不仅在于推动了设计与工业的融合,还提出了“人机界面”的概念,强调人类需求和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五、丹麦设计运动丹麦设计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股重要的设计改革运动,它提出了“功能主义”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丹麦设计运动注重产品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环境友好性,对后来的工业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日本工业设计的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工业设计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二战后,日本将工业设计作为创新和竞争力的关键,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教育和研究。
日本的工业设计注重精益生产和质量管理,并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元素。
七、工业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工业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工业设计师们开始注重设计的可持续性,通过节能减排、材料循环利用等方式来推动可持续发展。
工业设计史中欧洲手工艺技术的发展脉络
工业设计史中欧洲手工艺技术的发展脉络
在欧洲手工艺技术的发展脉络中,工业设计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欧洲手工艺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代到中世纪,再到现代。
以下是欧洲手工艺技术发展的主要脉络:
1. 古代:在欧洲古代,手工艺技术主要是基于农业和手工业的需求。
手工业工人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制作各种物品,包括衣服、鞋子、家具和饰品等。
这些物品通常需要定制,因此手工艺技术的发展也受到限制。
2. 中世纪:在中世纪,手工艺技术开始变得更加复杂和精致。
教堂和王室需要各种华丽的饰品和物品,因此许多手工艺人开始制作这些物品。
手工艺人使用各种材料,包括金属、木材、石材和织物等,制作各种物品,包括饰品、家具和服装等。
3.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手工艺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许多手工艺人开始学习艺术和设计知识,并开始制作各种艺术品和设计物品,包括画作、家具和饰品等。
这个时期还出现了许多手工艺人组织,如洛伦兹学会和爱德华学会等。
4.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是欧洲手工艺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手工艺人制作了许多华丽的物品,如建筑、雕塑、家具、织物和饰品等。
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手工艺人,如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和洛伦兹,以及洛可可时期的德·莫里斯和爱德温·特恩哈姆等。
5. 现代:现代手工艺技术的发展始于19世纪。
手工艺人开始使
用新材料和新技术,如金属、玻璃、塑料和机器制造等,制作各种物品。
现代手工艺人还学习了计算机科学和数字技术,开始制作数字手工艺物品。
工业设计史重点总结(考研必考)
工业设计史重点总结(考研必考)-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手工艺设计阶段中世纪:直到14~15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萌芽之前,欧洲的封建时期被称为中世纪。
设计风格为简朴、实用甚至简陋,带有北方蛮族的粗野形态。
主要特点在于结构的逻辑性、经济性和创造性。
文艺复兴:十五世纪以后形成,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主张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提倡个性自由以反对宗教桎梏。
促进了普遍的文化高涨,设计进入崭新的阶段,影响直达20世纪。
巴洛克:流行于意大利16~17世纪。
反对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
扭曲型柱腿带有夸张效果的运动感,宏大的涡形装饰在运动中表现出一种热情和奔放的激情。
巴洛克家具强调整体性和流动性。
洛可可:盛行于十八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具有纤细、精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
颜色娇艳,恶俗。
严重受中国清式设计风格侵染。
十八世纪的设计风格新古典:盛行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
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
浪漫主义: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艺术思潮,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大工业生产的情绪,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来对抗机器产品,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特别是东方的情调。
机械化与设计美国的制造体系与设计:特点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产品零件具有可互换性,在一系列简化了的机械操作中实用大功率机械装置。
“使枪的每一个相同部件完全一样,能用于任何一支枪”。
卡尔·本茨——1885 汽车(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车)。
汽车工业的真正革命是从亨利·福特的T型车和流水装配线作业开始的。
设计改革十九世纪前期哥特式复兴:帕金——1、理想越高,艺术水准越高,态度决定一切。
《工业设计史》课件
绿色设计理念
总结词
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详细描述
绿色设计理念强调在产品设计中考虑 环境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设计师会考 虑使用可再生材料、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废弃物等方面,以实现环保和可 持续发展的目标。
03
工业设计大师及其作 品
设计师一:设计理念与作品展示
设计师一的设计理念
注重功能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强调设计的人性化和实 用性。
20世纪后期至今,后现代主义设计兴起,强调个性化和文化元素 ,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多元化发展。
02
工业设计风格与流派
艺术装饰风格
总结词
20世纪初的流行风格,强调华丽、繁琐和富有装饰性的设计。
详细描述
艺术装饰风格在20世纪初开始流行,尤其是在汽车、家具和建筑等领域。这种 风格的设计师注重细节和装饰性,常常使用复杂的曲线和图案,以及亮丽的色 彩。
设计实践项目展示
展示学生设计实践项目,包括项目背景、设计思路、实现 过程和最终效果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对未来工业设计的展望
技术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
探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等新技 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和挑战。
可持续性与绿色设计
分析可持续性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 如何实现绿色、环保的设计。
社会文化因素在设计中的体现
现代主义风格
总结词
20世纪中期的流行风格,强调功能性和简洁的线条。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风格起源于20世纪中期,其核心理念是追求功能性和简洁的线条。这种 风格的设计师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生产效率,常常使用简单的几何形状和无装饰 性的外观。
后现代主义风格
总结词
20世纪后期的流行风格,强调个性、情感和文化意义。
工业设计史大事年表
能性相一致;弯曲,“比利时线条”/“鞭线”,结构 巴黎地铁“地铁风格
和构造相联系;威:不排斥装饰,“合理”地应用装饰 ”,1908年设计咖啡
以表明物品的特点与目的。吸取东方的风格与哥特式建 几;盖:蝴蝶床、彩
筑的结构特点,结合自然形式;偏爱强烈的形式表现而 饰玻璃花瓶;布鲁塞
不顾及功能的倾向;与新艺术从生物中获取灵感的思想 尔塔赛尔住宅室内;
格:相信艺术家具有“将生命注入机器产品之中”的力量, 主张“艺术家的感觉与技师的知识必须相结合,以创造出建
筑与设计的新形式”。“必须形成一个新的设计学派来影响 格罗披乌斯:1910 工业界,否则一个建筑师就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包:3个观 年法古斯工厂、“ 点: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 阿德勒”小汽车。 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2个目标:打破艺术界 布劳耶:钢管椅
形式来象征机器的效率和理性,反映工业时代的本质特点。 车
产品的设计要适合于它的目的性,适用于所用的材料,适用
于生产工艺,形式要服从功能等。这些实用物品被称为“优
良设计”。
商业型设计就是把设计完全看做一种商业竞争的 手段,设计改型不考虑产品的功能因素或内部结 构,只追求视觉上的新奇与刺激。
伊姆斯:可重叠 椅,垫脚凳。
波普风格主要体现于与年轻人有关的生活用品或活动方面,
如古怪的家具、迷你裙、流行音乐会等。
从设计上来说,波普风格并0不是一种单纯的、一致性的风 穆多会:"用后即弃
格,而是多种风格的混杂。它追求大众化命不凡的清高。
在设计中强调新奇与独特,并大胆采用艳俗的色彩。 1977年美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出版了《后现代建筑的语言》
助使脱离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混杂的“折衷主义” 风格;对机器的态度十分暧昧,产品设计要反映出手 工艺的特点,而不论产品本身是否真正是手工制作, 同意机器是无法避免的;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 的设计改良运动;首先提出“美与技术结合”的原 则,主张美术家从事设计,反对“纯艺术”,强调“ 师承自然”、忠实于材料和适应使用目的,将手工艺 推向了工业化的对立面(局限性)
论述西方近代设计的发展状况
论述西方近代设计的发展状况近代设计是指从18世纪中期开始的设计风格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工业革命时期,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期,对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设计不再仅仅是艺术的领域,相反,设计成为了一种应对工业化进程中的新需求和挑战的手段。
在18世纪,设计师开始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
他们将设计与工程相结合,以满足工业化带来的大规模生产和物品需求。
这种新的设计思维方式迅速流传到欧洲的其他国家,并逐渐影响整个西方世界。
19世纪见证了西方近代设计的飞速发展。
这个时期,西方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包括城市化、科技进步和社会政治的变迁。
这些变化激发了人们对新型功能和更美观的设计的需求。
艺术和设计学校成为了培养设计师和艺术家的重要场所,他们的作品开始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西方设计在近代的一个重要发展是现代主义的出现。
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核心理念是简约、功能性和工业化生产。
这种设计风格的出现使得设计不再仅仅是一种装饰艺术,而是一种对社会和人类生活进行改变和塑造的力量。
20世纪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这对西方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争让人们认识到设计的重要性,它可以为生活带来创新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战后,西方国家迅速进行重建工作,设计师们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城市和社会重新设计和规划。
在20世纪的后半叶,西方设计进入了一个多样化和包容的时期。
设计风格多种多样,不再受限于某一种特定的风格或流派。
设计师开始尝试不同的材料、颜色和形式,以寻求创新和表达自己的个性。
21世纪的西方设计进一步拓展了设计的边界。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影响,设计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不断变化的需求。
数字化和虚拟现实的兴起为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创造和沟通方式。
尽管西方近代设计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有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现代设计忽视了情感和人类的关怀,过于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
工业设计史必考重点
工业设计史必考重点工业设计是指通过运用艺术和科学知识,以及工业制造技术,创造出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和系统。
在工业设计的历史中,有一些重要的里程碑和关键人物,对于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过程和重要影响至关重要。
1.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设计的起点,它在英国开始,随后迅速传播到欧洲和美国。
这个时期工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并为工业设计的前进提供了机会。
布洛尔设计学派(Bauhaus)成为工业设计的重要流派,它注重在设计中融入人性化和机械化的思想。
2.工艺美术运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追求将工艺品与工业制造相结合,强调手工艺和原材料的质感以及艺术性。
这个运动在英国和欧洲大陆兴起,标志着工业设计从艺术领域向实际应用领域的转变。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人物。
3.功能主义(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功能主义是一种关注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设计思想。
德国包豪斯学派(Bauhaus)的建筑和设计师在这个时期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他提倡“形式跟随功能”的设计原则。
4.普遍设计(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普遍设计强调产品应该适用于所有人,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对设计师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挑战。
雷蒙德·洛(Raymond Loewy)是这个时期的杰出设计师,他在普适设计方面有着杰出贡献。
5.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20世纪80年代至今)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设计是当今工业设计的重要话题。
设计师们开始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并努力找到更环保和可持续的设计解决方案。
斯蒂芬·贝恩斯(Stefan Benes)和傅佩荣(Victor Papanek)是这个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工业设计史——现代设计发展
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 国际主义风格的建筑大师 密斯· 德· 凡· 罗(Ludnig MiesVan DerRohe)的 “MR”轻巧、优雅的钢管椅, 巴塞罗那椅与巴塞罗那世 界博览会的德国馆的三维 空间设计,建筑与椅子一 样是代表他“少就是多” 的设计思想的杰作。
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 阿尔托 (Alvar Aalto 1898—1976)把 家具设计看成是“整体建筑的附 件”,他采用蒸气弯曲木材技术 而设计的一系列曲木家具,具有 强烈的有机功能主义特色,成为 现代家具设计非常独特的经典作 品,是他构成追求完美的有机形 式风格建筑的一部分。
家具
现代家具
自清代中叶以后,我国家具渐渐地受到了西方家具的影响和冲击, 在吸收西方家具的让程中,不断地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和新款式,如 镜台、片子床、五斗柜、大衣柜、写字桌、百灵台,等等。这些家 具至今仍在城市家庭中使用,包括现在继续吸收国外家具而出现的 各种新产品,都被人们称之谓“现代家具” 。
楠娜蒂兹尔的家具设计
楠娜蒂兹尔(Nanna Ditzel_)是丹麦最典型资格最老的女设计师,在晚年,她集中精力研究椅子设计,包 括技术、材料、造型和功能,特别注重“以人为本”设计椅子,受到美丽的蝴蝶的启发,她把蝴蝶的飘逸轻 灵的灵感应用于设计之中,创造了一系列用优美弧形构成如翅膀般的轻灵的椅子造型,为丹麦现代家具设计 带来了新型的设计思想,表现出她非凡的艺术才干和幽默感。
始人与领导者,是一位天才者的设计杰 出大师,最大贡献就在于他们开创的一 种全新的开放式的设计思想,表现了一 种全新的自由的生活观念。他认为: “设计对我而言……是一种探讨生活的 方式。”即设计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 方式。他的
工业设计史
一、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设计的萌芽阶段 手工艺设计阶段
二、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 、第一个时期(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2、第二个时期(1915—1939年的工业设计)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这是 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3、第三个时期(1940年至当代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 工业设计是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与机械化生产密切相关。
五、人类设计活动的三个阶段: ①设计的萌芽阶段——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 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 ②手工艺设计阶段——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 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③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工业设计阶段。
磨制石器: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 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
三、生存设计
1、需求增加: 一旦最基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其他的需求也就会不断出现。 2、需求发生变化:原有的需求也会以一种比先前的方式更先进的形式来得到满足。 3、舒适生活欲望的产生:随着温饱的解决和危险的消失,更为舒适的生活欲望就会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情感上的需求。这样,人类设计的功能发生变化:由保障生存发展到了使生活更有意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便由设计的萌芽阶段走向了手工艺设计阶段。
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主要在于三个方面: (1)园林建筑兴起 (2)木材丰富 (3)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可用四字来概括:简、厚、精、雅。 简——指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厚——指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精——指做工精细,线面的曲直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雅——指风格曲雅,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艺术格调。
工业设计史中欧洲手工艺技术的发展脉络
工业设计史中欧洲手工艺技术的发展脉络
欧洲手工艺技术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
在这个时期,手工艺技术是欧洲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欧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各国的手工艺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同时还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
在14世纪和15世纪,意大利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的手工艺技术达到了巅峰,特别是在玻璃制造、陶瓷制造、纺织品制造和金属加工方面。
意大利的手工艺技术不仅对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继承下来的技术方法和理念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手工艺技术逐渐被机械化和工业化所取代。
在18世纪末期和19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手工艺技术。
机器化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使得制造成本大幅降低,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消费到之前只有富人阶层才能享受的商品。
这也导致了许多手工艺技术的衰落,因为机器化生产方式比手工制造更具效率。
然而,在20世纪初期,欧洲手工艺技术开始经历复兴。
在不同
国家和文化中,手工艺技术作为传统文化和工艺品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重视。
现代手工艺技术已经融合了现代技术和材料,并且仍然受到各种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影响。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及其特征 宗旨:面向大众的设计、理性 (1)突出的功能主义特征,讲究设计的科学性。 (2)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摒弃 装饰来降低成本为大众服务。 (3)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 设计,提出在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 (4)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经济问题,达到实用、 经济的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缺点:存在造型单一化倾向。
(2)德国工业同盟组织规模与设计主张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都是应邀加入的,组织复 杂、庞大。1908年,同盟成员为492人,1929年达 3000人。在同盟内部要保持一致的观点很困难。穆 特休斯和威尔德周围形成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思想。 穆特休斯:希望设计师们更加致力于发展标准或 者说规范化的形式,亦即生产那些能以高质量而满 足出口贸易所需求的东西。 威尔德:认为标准化会扼杀创造性,使设计师降 格为绘图员,并且为制造商支配和控制设计师的活 动提供了口实。反对者甚至憎恨德国应努力大规模 出口的理想,因为这意味着在迎合低劣的外国趣味 的同时,德国的民族特色将丧失殆尽,还意味着为 了便宜而牺牲质量。
弗拉基米尔· 塔特林:雕塑(Vladimir Tatlin,1885—1953) 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致力于研究材料\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金属 来体现艺术家与时代的直接联系.
代表作:1918年受苏维埃美术部
委托而设计的《第三国际纪念碑》
(第八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展出 )虽然 未能最终建成,但其方案及模型却给人 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现代艺术运动中 的结构主义功利精神的标志。
荷兰风格派运动(1917-1937)
1.风格派形成的历史背景与特征
背景:风格派的出现由《风格》杂志而得名,杜斯 伯格创办刊物目的是为了表达部分艺术家和设计师的 观念,试图搭建艺术与设计的桥梁。 提升荷兰艺术设计的契机是战争。
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史
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史第一篇: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史河南工程学院《中外设计史》考查课专业论文**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史学生姓名:赵帅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445班专业课程:中外设计史任课教师:刘凯2015年11月20日目录目录............................................................................................................... 2 摘要............................................................................................................... 3 引言 (4)一、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 (4)(一)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4(二)20世纪初至1940年 (5)二、现代的欧洲工业设计 (5)(一)有机现代主义...................................................................................... 6(二)当代主义............................................................................................ 6(三)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 (7)三、结语......................................................................................................... 8 参考文献 (8)摘要工业设计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工业革命前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历代匠师、艺人创造出了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设计文化遗产。
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工业设计是人类设计文明的延续与发展。
故此,我们需要了解建筑设计有史来的各种风格。
欧式风格泛指欧洲特有的风格。
一般用在建筑及室内行业。
欧式风格是传统风格之一,是指就是具有欧洲传统艺术文化特色的风格。
根据不同的时期常被分为:古典风格(古罗马风格,古希腊风格),中世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巴洛克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洛可可风格等。
近现代:包豪斯(格罗皮乌斯)后发展为现代主义(柯布西耶:建筑是居住的机器、密斯)有机建筑(赖特)极简主义(装饰是罪恶)后现代主义(文丘里:少就是多)解构主义(诺曼。
福斯特)还有一些先锋派包括荷兰先锋派MVRDV 参数化设计的弗兰克盖里一古希腊、古罗马艺术风格。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首先是柱式。
古希腊的“柱式”,它是一种建筑规范的风格,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家具特点内饰简约(古希腊崇尚简朴),讲究对称,兰色白色为基调最宜。
内室靠墙可用多利克或爱奥尼亚柱式(且不用科林斯),最好加上希腊陶瓶及相应的希腊瓶画。
代表:帕特农神庙。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古罗马的建筑不仅借助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发展了古希腊艺术的辉煌成就,而且也将古希腊建筑艺术风格的和谐、完美、崇高的特点,在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从“神殿”转入世俗,赋予这种风格以崭新的美学趣味和相应的形式特点。
建筑的基本原则应当是“须讲求规例、配置、匀称、均衡、合宜以及经济”。
最新工业设计史-孟菲斯资料
孟菲斯起源:索札斯自美国返回义大利后片经由一位雕塑家法伯瑞(A.Fabbri)介绍,担任翡冷翠一家小型工厂的艺术顾问,在这段期间,索札斯也为该企业作设计稿,殊料他所设计的新潮沙发,令人惊异,逐渐和这家工厂路线分歧,厂方甚至于表示:‘工厂出品的方向必须跟随潮流,迎合大众,方能获得更多利益。
’1970’s他结合了对现代主义失望的设计师成立了Alchymia工作室;其中成员有设计家布郎吉(A.Branzi)、门蒂尼(A.Mcndini)、德鲁齐(De Lucchi)和布巴(D.puppa)。
1978年索札斯等人在阿基米亚艺廊首次举办家具展,获得极佳的回响。
次年经由其财力雄厚的企业家朋友大力支持,成立了索札斯设计公司(Sottsass Associati),即为大名鼎鼎的‘孟菲斯’(Mcmphis)孟菲斯是因为一首歌曲《孟菲斯忧郁》得名,它的名字既是美国的一个城市名,又是古埃及的一座城市名,索塔萨斯这样的命名本身意在表明孟菲斯团队要结合各国文化,结合历史文化,这和孟菲斯的设计理念是息息相关的。
其后‘孟菲斯’便成了索札斯的同义代名词,于八○年代风靡一时,并网罗杰出设计家如:布郎吉、德鲁齐、索顿(G.Sowden)、格利夫斯(M.Graves)、乌梅达(M.Umeda)、夏尔(P,Shirc)等。
理念:“孟菲斯”产品不是从科学角度出发而是从人文角度,颠倒始末的方式出发。
形式不追随功能。
现代主义设计认为产品的形式,功能,材料应该是相互依存的。
“孟菲斯”却认为各个之间可以互相独立。
功能只不过是产品的生活关系之一,形式并不是为了表达功能,它是一种隐喻的符号,可以代表某些文化内涵,材料不仅是物质的表现,而更多蕴含了情感。
形式和功能不一定是一致的,只要产品表达了某种特有的情趣就有存在的价值。
如帕特.切尔的三角桌,一块尖锐的三角板下面由几何形的木块支撑,色彩鲜艳的黄、绿故意减弱功能性,与功能主义产品产生强烈对比。
孟非斯的设计其实也是一种政治宣示:上流社会与下阶层应该合作并交融在一起。
工业设计史 查尔斯沃塞 亨利凡德维尔德
亨利·凡·德·威尔德设计理念
威尔德的设计思想是相当先进的。早在十九世纪末,他就曾经 指出“技术是产生新文化亨利·凡·德·威尔德的重要因素”, 根据理性结构原理所创造出来的完全实用的设计,才是实现美 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才能取得美的本质,他提出了技术第一性 的原则,并在产品设计中对技术加以肯定。1902年至1903年 间,威尔德广泛地进行学术报告活动,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 从建筑革命入手,涉及产品设计,传播新的设计思想,主张艺 术与技术的结合,反对纯艺术。
1908年起,威尔德开始担任魏玛市艺术与工艺学院(Grossherzogliche Kunstgewerbescule)的院长。
一战后,威尔德成为比利时根特大学的教授。(university of Ghent)
亨利·凡·德·威尔德经典设计 设计理念:超条就是力量
查尔斯·沃赛(Charles Voysey)生平
查尔斯·沃赛是英国的建筑师和家具及纺织品设计师。查尔 斯的早期工作是在一个简单的艺术和工艺品风格的壁纸,织 物及家具设计师,但他作为建筑师的一些显着的乡间别墅而 闻名。他是理解和欣赏工业设计意义的人,一直被认为是现 代建筑的先驱之一。
1882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实践在威斯敏特斯开展调查,在接 下来的几年里,他主要集中在装饰工作,在1884年成为艺术 工人工会的成员。
人物生平
威尔德曾在安特卫普和巴黎学习绘画,是印象派画家的一份子。
1884年威尔德成为比利时先锋派设计运动中”二十人小组“的 一员。
1890年,因结婚之时,理想的、统一的设计风格,因而被迫自 己动手设计结婚的家具、用品和室内,从而走上设计道路。
1891年起他在威廉·莫里斯影响下转向建筑设计。他在布鲁塞 尔的于克勒设计自己的住宅时,为寻求"非装饰形式"提出装饰 必须是新颖的,不能沿袭历史,还要合乎理性地运用材料, “合理”地应用装饰以表明物品的特色与目的。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德国工业联盟、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工业同盟开创者:穆特修斯、贝伦斯等人。
同盟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强调民族良心。
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立足现代设计的一件重大事情,自从这个机构成立以后,德国的设计家就有一个可以团聚的中心,工业同盟组织的各种展览、讨论会都变成当时设计先驱人物研究发展、讨论问题的重要场所。
格罗佩斯的成就(他于1914年受工业同盟委托设计科隆展览馆)在很大程度上足与工业同盟分不开的。
俄国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和设计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
他们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谈套"理性主义",研究建筑空间,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进行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最后终结,最早的建筑之一弗拉基米尔·塔特林设计的第三国际塔方案,完全体现了构成主义的设计观念。
第三国际塔是塔特林在1920年设计的,这座塔比艾菲尔铁塔高出一半,里面包括国际会议中心、无线电台、通讯中心等,这个现代主义的建筑,其实是一个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雕塑,它的象征性比实用性更加重要。
俄国构成主义坚决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为无产阶级服务。
主要人物:李西斯基,P127荷兰的“风格派”运动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主要的组织者是杜斯柏格,而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是《风格》杂志。
{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工程学院《中外设计史》考查课专业论文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史学生姓名:赵帅康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445班专业课程:中外设计史任课教师:刘凯2015年11月20日目录目录 (2)摘要 (3)引言 (4)一、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 (4)(一)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 (4)(二) 20世纪初至1940年 (5)二、现代的欧洲工业设计 (5)(一) 有机现代主义 (6)(二) 当代主义 (6)(三) 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 (7)三、结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工业设计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
手工艺设计阶段: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
工业设计阶段: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关键词:工业设计,开端,手工艺设计,引言近现代欧洲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20世纪初至1940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一、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
制造商们并没有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
他们坚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为了满足新兴资产阶级显示其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许多家用产品往往借助新古典主义或折衷主义的风格来附庸风雅并提高身价,不惜损害产品的使用功能。
(一) 18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工业设计孕育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以后。
大工业的生产方式和越来越细的分工,成为工业设计专业产生的主要原因。
1919年美国设计师西奈尔首先使用了“工业设计”一词。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建筑的先声,而其中展出的内容却与其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一种普遍的为装饰而装饰的热情,漠视任何基本的设计原则,其滥用装饰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为市场生产的商品在设计过程中,莫里斯将程式化的自然图案、手工艺制作、中世纪的道德与社会观念和视觉上的简洁融合在了一起。
对于形式、或者说装饰与功能关系,依他看来,装饰应强调形式和功能代表人物及思潮:早期工业产品功能与形式的分离,缺乏整体设计的状况,从反面激发了一些思想家,如英国的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等对设计进行探讨,从而拉开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设计改革浪潮的序幕。
莫里斯身体力行,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标准来拯救设计的危机,提出了“美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忠实于材料,反对过分装饰。
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把设计水准的下降归于工业化本身,鼓吹回归到中世纪手工艺产品对于质量的尊重,这显然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而不是去掩盖它们。
包毫斯的建立:一战后的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进一步从理论上、实践上和教育体制上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二) 20世纪初至1940年时代背景及代表人物:1900年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产品不断涌现,传统的概念、传统的形式无法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而新的技术和材料则为实现新功能提供了可能性。
与此同时,以颂扬机器及其产品、强调几何构图为特征的未来主义、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兴起,机器美学作为一种时代风格也应运而生。
在这种情况下,以柯布西埃、格罗披乌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设计先驱开始努力探索新的设计道路,以适应现代社会对设计的要求。
于是以主张功能第一、突出现代感和扬弃传统式样的现代设计便蓬勃发展起来,奠定了现代工业设计.二、现代的欧洲工业设计现代设计是在欧洲发展起来的,但工业设计确立其在工业界的地位却是在美国。
时代背景:1929年,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和紧接而来的经济大萧条,在幸存的企业中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压力。
当时的国家复兴法冻结了物价,使厂家无法在价格上进行竞争,而只能在商品的外观质量和实际使用性能上吸引消费者,因此工业设计成了企业生存的必要手段。
以雷蒙·罗维为代表的第一代职业工业设计师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由于他们的努力,使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现代学科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
二次大战期间,各国军备的比拼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许多对后世影响极大的科技和技术不断涌现,如:雷达、核子武器、火箭技术以及航空喷气技术等。
美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未在战争中受到较大创伤,一跃成为了世界经济、科技、军事的主导力量。
工业设计在美国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并最终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设计的方法广泛影响了欧洲及其他地区。
无论是欧洲老牌工业技术国家,还是在苏联、日本等新兴工业化的国家,工业设计都受到高度重视。
日本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于设计的关注。
日本的工业设计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在印度、韩国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设计也深受重视。
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多元化的格局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工业设计在我国大陆开始受到重视。
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进一步促进了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
中国工业设计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引入的,现在还在起步阶段.(一)有机现代主义有机现代主义是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一种现代设计风格,它是对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这种风格在造型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给使用者以舒适的感受,而与此同时这些有机造型的设计往往又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
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
(二) 当代主义当代主义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在家具、室内设计等方面的一种设计美学,对办公机器等的设计也有较大影响。
它的基础仍是功能主义。
但由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影响使其又有弹性及有机的特点。
美国的商业性设计商业性设计是20世纪40~50年代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设计流派。
由于工业设计作为一种社会上公认的职业起源于美国,它是20世纪20~30年代激烈商品竞争的产物,因而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而美国也因此成为了该流派的的典型代表。
商业性设计的本质是形式主义的,它在设计中强调形式第一,功能第二。
设计师们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增加经济效益,不断花样翻新,以流行的时尚来博得消费者的青睐,但这种商业性设计有时是以牺牲部分使用功能为代价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的工业设计就以一种未来主义的态度来看待机器及其产品,对电气化、高速交通等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唱颂歌,并发展了“流线型”一类具有象征性的“时代风格”。
随着经济的繁荣,战后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消费的高潮,这进一步刺激了商业性设计的发展。
美国商业性设计的核心是“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即通过人为的方式使产品在较短时间内失效,从而迫使消费者不断地购买新产品。
最能体现商业性设计的是当时的汽车设计,不仅如此,它也影响到了工业设计的其他领域。
尽管其设计宗旨与现代主义的信条相背离的,但它在设计史中却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
他们主张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的时候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之间不断地更换部分设计,基本造成一种制度,形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称为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不断改变设计式样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的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为了追逐新的式样潮流,而放弃旧式样、改换新式样的积极市场促销方式。
此方式是非常典型的美国市场竞争的产物。
(三) 意大利的风格与个性二战后,意大利设计的发展被人称为“现代文艺复兴”,对整个设计界产生了巨大冲击。
意大利设计是一种一致性的设计文化,它融汇于产品、服装、汽车、办公用品、家具等诸多设计领域中。
这种设计文化是植根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多彩的艺术传统之中的,并反映了意大利民族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总体来说,意大利设计的特点是由于形式上的创新而产生的特有的风格与特性。
小到一把勺子,大到一座城市,都该是经过设计的。
这个理念可以概括意大利设计师们的设计哲学。
意大利的设计哲学就是优质生活的哲学。
意大利的设计师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
生产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当代有机雕塑;索特萨斯: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
联邦德国的技术与分析三、结语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
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现代人生活状况的必然现象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参考文献[1] 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 黄厚石,《设计原理》孙海燕,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3] 蓝勇,《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4] 王会昌,《器具的进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评语:本论文选题有创新性,对课题所涉及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思路与研究方向清晰,能够很好地将个人见解与史料相结合,有良好的组织与概括能力,另外论文格式正确、形式美观、书写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