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专题(共52张PPT)
(2)若a、b有断点,则平衡移动原因可能是:①改变反应 体系的压强;②改变反应体系的温度;③同时不同程度地改 变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平衡移动:
(1)若V正在V逆的上方,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V逆在V正的上方,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若V正= V逆,平衡向不移动
3.速率----T/P图像
1、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还是从逆反 应开始?升温后,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V mol·(L·s)-1
V正
V逆
(1) v正、v逆均不为0,正、 逆反应同时反应开始。
(2)升温后,v正> v逆,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温度 )
此图合理吗?为什么?
V 在V-T/P图像中,温度或压强改
1.含量——时间图像
③产率——时间图像
mA(g)+nB(g) pC(g)+qD(g) ΔH
产 率
问答1、1、TT12与>TT12的相对大小 题案2、2、放是热吸反热反应应还是ΔH吸>0热反应
0
t1 t2
T2 T1
时间
看图技巧:
(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 (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 (3)平衡移动
二、化学平衡图像
化
率
1.01107Pa
△H__<__ 0
1.01106Pa 看图技巧:
1.01105Pa (1)看图形趋势
0
T
温度 (2)“定一议二”
课堂练习
1、对于反应mA(g)+nB(g) 象填空:
pC(g)+qD(g),根据图
(3)若改变条件后,正、逆反应速率仍相等,则原因可能 是:①反应前后气体分子体积不变;②使用了催化剂;③等 效平衡
平衡移动:
(1)若V正在V逆的上方,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V逆在V正的上方,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若V正= V逆,平衡向不移动
3.速率----T/P图像
1、看图,说出反应起始时是从正反应;还是从逆反 应开始?升温后,化学平衡向什么方向移动?
V mol·(L·s)-1
V正
V逆
(1) v正、v逆均不为0,正、 逆反应同时反应开始。
(2)升温后,v正> v逆,平衡 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T(温度 )
此图合理吗?为什么?
V 在V-T/P图像中,温度或压强改
1.含量——时间图像
③产率——时间图像
mA(g)+nB(g) pC(g)+qD(g) ΔH
产 率
问答1、1、TT12与>TT12的相对大小 题案2、2、放是热吸反热反应应还是ΔH吸>0热反应
0
t1 t2
T2 T1
时间
看图技巧:
(1)看清横纵坐标含义 (2)先拐先平衡数值大 (3)平衡移动
二、化学平衡图像
化
率
1.01107Pa
△H__<__ 0
1.01106Pa 看图技巧:
1.01105Pa (1)看图形趋势
0
T
温度 (2)“定一议二”
课堂练习
1、对于反应mA(g)+nB(g) 象填空:
pC(g)+qD(g),根据图
化学平衡图像 ppt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下 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 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由于v正、v逆相同程 v v正 v逆 度的增大,t1时的改变 因素可能是 a.加入(正) 催化剂 b.当m+n=p+q t t1 时增大压强。平衡没有 移动。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v v v正 v逆 v
正
v逆
T1 T2
•正反应吸热
C%
T A%
•正反应吸热
T
450℃
•正反应放热
T
P1
•m+n<p+q
P
例题1. 对于 m A (g) + n B (g)
的变化,则: ①p1与 p2 的关系是 P2 > P 1 m+n>p T2 < T 1 0<Q ;
p C (g) + Q 有如图所示
②m + n 与p的关系是
③T1 与 T2的关系是
C% ; ;
T2 P2 T1 P2
④Q与 0 的关系是
。
T1 P1
0
t
解答时遵守两个原则:①定一议二;②先拐先平。
例题2(2004年广东18).右图曲线a表示放 热反应X(g)+Y(g) Z(g)+M(g)+N(s)进行过 程中X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若要改 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b曲线进行,可 采取的措施是(CD) A.升高温度 B.加大X的投入量 C.加催化剂 D.减小体积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ppt
2NO(g) + O2(g) 2NO2(g) △H<0 NO 的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 图中坐标有
NO转化率
A、B、C、D、E 5点。 (1)其中表示已达平衡状态
A
V正=V逆 的点是 BD 。
B
E
(2)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
V正>V逆 的点是 C
。
C
(3)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 0
V正<V逆 的点是 AE 。
v
v正
v逆
t1
t2 t
二、速度-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 时有如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 大或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m+n < (>、<、=)p+q。
v
v逆
v正
t1
t2 t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②m + n 与p的关系是 m + n > p ;
③T1 与 T2的关系是 T2 < T 1 ;
④Q与 0 的关系是
0<Q
。
0
T2 P2 T1 P2 T1 P1
t
解答时遵守两个原则:①定一议二;②先拐先平。
2、对于2A(g)+B(g) C(g)+3D(g)(正反应吸热) 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图中Y轴可能表示:
五、其它: 对于反应mA(g)+nB(g)
v
v正
v
pC(g)+qD(g) v正 v逆
v逆
T1
T2
T
T
C% •正反应吸热
《化学平衡》优质ppt人教
第三节 化学平衡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
列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事实是( DFGIJ )
A. 容器内SO2、O2、SO3三种气体共存 B. 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A. Z=0.5 mol/L C. Z=0.4 mol/L
B. Y2=0.5 mol/L D. X2=0.2mol/L
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3Y2(g)
2Z(g)
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
0.1mol/L,0.3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2:1:2
E.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F. SO2的消耗速率:O2生成速率=2:1 G. SO2的消耗速率=SO3的消耗速率 H.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直接标志: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
反应.
NH3+H2O
NH3·H2O
NH4++OH-
回顾:什么是可逆反应?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思考:在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
列可逆反应: 2SO2 + O2
2SO3(g),
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的事实是( DFGIJ )
A. 容器内SO2、O2、SO3三种气体共存 B. 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 容器中SO2、O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 D.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A. Z=0.5 mol/L C. Z=0.4 mol/L
B. Y2=0.5 mol/L D. X2=0.2mol/L
2.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g)+3Y2(g)
2Z(g)
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依次为
0.1mol/L,0.3mol/L,0.2mol/L, 当反应达到
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2:1:2
E. SO2的消耗速率等于SO3的生成速率 F. SO2的消耗速率:O2生成速率=2:1 G. SO2的消耗速率=SO3的消耗速率 H.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I.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J. SO3的体积百分含量不随时间变化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三、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直接标志: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化学平衡图象PPT文档共17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பைடு நூலகம்
化学平衡图象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化学选修4《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图像PPT课件
T2P2 T1P2 T1P1
t •m+n<p+q •时间-温度 (或压强)图像
解法精要:“先拐先平,数值大” 在化学平衡图象中,先出现拐点的
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 示的温度较高或表示的压强较大。
可编辑课件
14
练习:对于反应
mA (g) + nB (g) pC (g) 有如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A
B
的
的
转
T1
转
P1
化 率
T2
化 率
P2
A% •正反应吸热
t
t
•m+n<p+q
C%
T1 T2
P1
P2
t
t
•正反应放热
•m+n=p+q
可编辑课件
12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度(或压强)图:
例:对于反应mA(g)+nB(g)
B%
pC(g)+qD(g)
可编辑课件
3
一、浓度 - 时间图:
例: c
练: c 0.4 0.3 0.2 0.1
可用于:
看起点和终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点:分清反
C A
A+2B 3C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应物和生成 物,浓度
B
A的转化率=33.3%
B的转化率=66.7% t
(或物质的 量)减小的
B 12))写求5A出反化应学物3反的B+应转2C方化程率式::是 增 成反 大 物应 的 ,物 是 生, 生 成
v
v正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一、速率—时间图像 1.计算平衡浓度
例:在容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X、Y气体各2mol, 发生可逆反应:X(g)+2Y(g) 2Z(g),并达平衡, 以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度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练 习
可逆反应mA(s)+nB(g) pC(g)+qD(g)。反应中,当其 它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与温度(T)和压强(P) 的关系如上图,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判断下列叙述中正
确的是( D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增大 (B)化学方程式中一定有n>p+q (C)平衡后,增大A的量,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变式练习
• 下列反应符合下图T-v变化曲线的是
• A.4NH3(g)+5O2(g) 4NO(g)+6H2O(g);ΔH<0 • B.N2O3(g) NO2(g)+NO(g);ΔH>0 • C.3NO2(g)+H2O(l) 2HNO3(aq)+NO(g);ΔH<0 • D.2CO(g) CO2(g)+C(s);ΔH<0
•正反应放热
T
P1
P
•m+n<p+q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百分含量(转化率或产率)——压强(温度)平衡图像
mA(s)+nB(g) qC(g);ΔH<0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 度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时B的体积分数V(B)%与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ppt课件
v
v逆
v正
t1
t2 t 因素是升高温度。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下图
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能是
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正 v逆
•由于v正、v逆相同程 度
的增大,t1时的改变因素可
能是 a.加入(正)催化剂 b.
当m+n=p+q时增大压强。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品课件
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增大大或减小),平衡
向 反应方向移动逆,
m+n (>、< <、=)p+q。
v
v逆
v
v正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压
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放热)有 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t1
t 平衡没有移动。
三、浓度 - 时间图:
c
0.4
2.(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5A 3B+2C
0.3 0.2 0.1
B A的转化率=62.5% AC(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t
浓度-----时间图像的关键:
1.何为反应物、生成物 2.反应物、生成物计量数关系 3.是否为可逆反应
3.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平衡, 在t2s时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如 右图所示,(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X该、反Y 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X_+_Y_ Z (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 )D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化学平衡图像题解析PPT课件( 19页)
N2O4 ; △H <O 中,
NO2最大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图上标有A、B、C、D、E 5点,其中表示
未达到平衡状态且ひ(正)>ひ(逆)的点是( B )
(A) A 或 E
(B) C
(C) B
(D) D
【课堂练习】可逆反应:
mA(S) + nB(g)
pC(g);△H<0
在一定温度的密闭容器中进行,B的体积分数 (VB%)与压强关系如图所示。
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
•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A(g)+2B(g)
nC(g)
在相同温度,不同压强时,A的转化率跟
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结论
正确的是
A、p1>p2, n>3 C、p1<p2, n<3
A
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
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
的是(
)
4
二.常见图像分类
1.反应速率————时间图像
时
间 为
2.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
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轴 3.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
像 分
温
强)——时间图像
类
度 或
压 强
4.百分含量——压强——温度图像
13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
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α(A)
α(B)
T1
P1
T2
P2
A% •正反应吸热 t C% •m+n<p+q t
T1
T2
t •正反应放热
P1
P2
t •m+n=p+q 14
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强)——时间图像
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 (升高或降低),平
衡向 正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吸 热反
应。
v
v正
v
v逆
v逆
v正
t1
t2 t
t1
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7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 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大或
3.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平衡, 在t2s时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 如右图所示,(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X、2)Y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X__+_Y_____ Z (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 D )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 D、升高了反应温度
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 m+n < (>、<、=)p+q。
v
v逆
v
v正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8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 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 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图象中线 的斜率。
⑤先拐先平,数值大。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 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高、浓 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 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做等温线、等压线。
3
1.已知:4NH3(g) + 5O2(g) 4NO(g) + 6H2O(g)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2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 方法进行分析:
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平衡移 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还是放热,体 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 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g) + Y(g) 2Z(g) + W(s) ;
△H >0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 的措施是( A D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15
5. 在同一温度时,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 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
t1
t 强。平衡没有移动。
10
三、浓度 - 时间图:
c
2.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0.4
5A 3B+2C
0.3 0.2
B A
A的转化率=62.5%
0.1
C(t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11
浓度-----时间图像的关键: 1.何为反应物、生成物 2.反应物、生成物计量数关系 3.是否为可逆反应
12
为
横
轴
5
一、速率-时间图:
1)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逆
t1
t2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v逆
t1
t2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t
6
二、速率-时间图: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
间t,压强P1、P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C )
A. P1>P2,n<3 C. P1<P2,n>3
B. P1< P2,n= 3 D. P1>P2,n>3
C%
a
P1
b
P2
时间 16
6.已知: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 =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
v
v逆
v正
t1
t2 t 因素是升高温度。
9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
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
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正 v逆
•由于v正、v逆相同程 度的增大,t1时的改变因
素可能是 a.加入(正)催化
剂 b.当m+n=p+q时增大压
(2011·江苏高考·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CO2+H2(g)
反应时间
/min
n(CO)/mol n(H2O)/ 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 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 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
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 确的是( C )
17
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强)——时间图像
•对于反应mA(g)+nB(g)
B%
pC(g)+qD(g)
T2P2
T1P2 T1P1
t •m+n<p+q •正反应吸热
18
变一变
7.对于反应mA(g)+nB(g)
所示关系,则: p1与p2的关系 __p_1_<__p_2____;m+n与q的关 系__m__+__n_>__q___;T1与T2的 关系__T_1_>__T_2___;
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
的是(
)
4
二.常见图像分类
1.反应速率————时间图像
时
间 为
2.物质的量(浓度)——时间图像
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轴 3.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
像 分
温
强)——时间图像
类
度 或
压 强
4.百分含量——压强——温度图像
13
三、某物质的转化率(或百分含量)-时间-温
度(或压强)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
α(A)
α(B)
T1
P1
T2
P2
A% •正反应吸热 t C% •m+n<p+q t
T1
T2
t •正反应放热
P1
P2
t •m+n=p+q 14
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强)——时间图像
温度的变化是
升高 (升高或降低),平
衡向 正 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是 吸 热反
应。
v
v正
v
v逆
v逆
v正
t1
t2 t
t1
t2 t
•若对一正反应吸热的可逆反应平衡后降低
温度,画出平衡移动过程中的 v - t 图。
7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mA(g)+nB(g) pC(g)+qD(g),改变压强时有如 下图变化,则压强变化是 增大 (增大或
3.今有正反应放热的可逆反应,若反应开始经t1s后达平衡, 在t2s时由于反应条件改变,使平衡破坏,到t3s时又达平衡, 如右图所示,(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X、2)Y该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X__+_Y_____ Z (3)分析从t2到t3时曲线改变的原因是( D ) A、增大了X或Y的浓度 B、使用了催化剂 C、缩小体积,使体系压强增大 D、升高了反应温度
减小),平衡向 逆 反应方向移动, m+n < (>、<、=)p+q。
v
v逆
v
v正
t1
t2 t
v逆
v正
t1
t2 t
•若对以上反应已知m+n>p+q,平衡后降低
压强时,画出相关的 v – t 图。
8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A(g)+3B(g) 2C(g)+D(g)(正反应 放热)有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引起平衡移 动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④看清起点、拐点、终点,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和图象中线 的斜率。
⑤先拐先平,数值大。例如,在转化率-时间图上,先出现拐 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逆向推理可得该变化的温高、浓 度大、压强高。
⑥定一议二。当图象中有三个量时,先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 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例如做等温线、等压线。
3
1.已知:4NH3(g) + 5O2(g) 4NO(g) + 6H2O(g)
化学平衡图像专题
2
对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图象问题,可按以下的 方法进行分析:
①认清坐标系,搞清纵、横坐标所代表的意义,并与平衡移 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挂钩。
②紧扣可逆反应的特征,搞清正反应方向是吸还是放热,体 积增大还是减小、不变,有无固体、纯液体物质参加或生成 等。 ③看清速率的变化及变化量的大小,在条件与变化之间搭桥。
4.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 X(g) + Y(g) 2Z(g) + W(s) ;
△H >0的反应过程。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取 的措施是( A D )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Y的浓度 C、降低温度 D、增大体系压强
15
5. 在同一温度时,压强分别为P1、P2的条件下, A(g)+2B(g) nC(g)的反应体系中,C的百分含量与时
t1
t 强。平衡没有移动。
10
三、浓度 - 时间图:
c
2.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0.4
5A 3B+2C
0.3 0.2
B A
A的转化率=62.5%
0.1
C(t 2)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11
浓度-----时间图像的关键: 1.何为反应物、生成物 2.反应物、生成物计量数关系 3.是否为可逆反应
12
为
横
轴
5
一、速率-时间图:
1) (已知反应)判断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v逆
t1
t2
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 t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v v正
•引起平衡移动的因素是 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
v逆
t1
t2
将向 正 方向移动。 t
6
二、速率-时间图:
•已知对某一平衡改变温度时有如下图变化,则
间t,压强P1、P2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 是( C )
A. P1>P2,n<3 C. P1<P2,n>3
B. P1< P2,n= 3 D. P1>P2,n>3
C%
a
P1
b
P2
时间 16
6.已知:4NH3(g) + 5O2(g) 4NO(g) + 6H2O(g),
△H = —1025kJ/mol,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
v
v逆
v正
t1
t2 t 因素是升高温度。
9
二、速率-时间图:
•对于反应mA(g)+nB(g)
pC(g)+qD(g)有如
下图所示的变化,请分析t1时的改变因素可
能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v
v正 v逆
•由于v正、v逆相同程 度的增大,t1时的改变因
素可能是 a.加入(正)催化
剂 b.当m+n=p+q时增大压
(2011·江苏高考·15)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
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CO2+H2(g)
反应时间
/min
n(CO)/mol n(H2O)/ mol
0
1.20
0.60
t1
0.80
t2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在t1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 到达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 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增大,H2O的体积分数增大 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
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 确的是( C )
17
百分含量(转化率)——温度(压强)——时间图像
•对于反应mA(g)+nB(g)
B%
pC(g)+qD(g)
T2P2
T1P2 T1P1
t •m+n<p+q •正反应吸热
18
变一变
7.对于反应mA(g)+nB(g)
所示关系,则: p1与p2的关系 __p_1_<__p_2____;m+n与q的关 系__m__+__n_>__q___;T1与T2的 关系__T_1_>__T_2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