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犹太人档案文献概述
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解析
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鲜为人知的特殊群体: 开封神秘的犹太人后裔(组图)在中州大地河南开封,生活着一个依然不为更多人所知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宣称从两河流域风餐露宿跋涉而来,从宋代开始就在河南开封定居的犹太人。
历经千年风霜,如今物是人非,他们的风俗已经消失殆尽。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封犹太人后裔正渐渐退去神秘的面纱走入公众视野。
而争议也再度出现:他们究竟是不是犹太人?他们何时来到中国?又是怎么来的?开封博物馆尘封的蛛丝马迹2月9日,七朝古都开封。
阳光打在人声喧哗的马路上,年味未退的开封街巷仍然流动着温暖和散淡。
记者来到位于包公湖畔的开封博物馆时,这里并没有几个观众。
据说,开封博物馆里就收藏着开封犹太人的珍贵史料。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开封博物馆现在有三个陈列。
除了“宋代历史陈列”和“开封革命历史陈列”,还有就是不为人知的“古代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
“我们和以色列建交时间并不长。
上世纪90年代开了这个陈列,因为比较敏感,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平时不对外开放,要参观必须有外事办的介绍信。
多数是国外的犹太人来要求参观。
”宋朝时,开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团如今的南教经胡同只有一户人家是犹太后裔在开封博物馆吴馆长的带领下,记者穿过“游客止步”的博物馆三楼,工作人员打开一道厚厚的卷帘门,上到4楼,又折向一处更窄的通道,再打开一道铁门,登上十几步阶梯,几乎就在开封博物馆最顶端阁楼的位置,方进入总共面积不过100平米的“犹太文化陈列”。
整个展室主要陈列了三块抢救时就已经风化严重,字迹模糊的石碑,这是开封犹太人修建的一座犹太会堂(也叫清真寺)中的三块石碑,是记录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为数不多的遗存。
我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而早在新中国成立不久,以色列就承认了新中国。
实际上,如果一直把时间上溯,众多的研究学者相信,犹太人和中国的友好联系最远则可以追溯到汉朝。
“历史上,曾经迁徙到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很多都遭受过歧视甚至迫害,但是在中国,无论是在最早有犹太人活动记录的古代,还是后来的二战期间,中国一直对犹太人善待有加,所以犹太人对中国报有十分友好的感情。
从犹太教到儒教_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
从犹太教到儒教:开封犹太人同化的内在因素之研究张倩红历史上的开封犹太人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
国内外学者充分地肯定其外在环境与外来影响,而恰恰忽略了从犹太人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内在的、也是最主要的因素。
本文认为,开封犹太人同化的最根本动力来自犹太社团内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即犹太人对犹太教信仰的逐步淡化和对儒教的深层次认同,犹太教的儒化过程正是开封犹太人的同化过程。
文章试图以儒家思想所造就的文化氛围为宏观背景,探讨犹太教与儒教的文化交往与涵化,分析开封犹太人认同儒教的种种表象以及形成这些表象的原因。
关键词:犹太教 儒教 开封犹太人 伊斯兰教作者张倩红,1964年生,史学博士,河南大学世界历史研究所教授,河南大学高等学校人文重点学科研究中心研究员。
自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6月24日,来自开封府的艾田①到北京慕名造访了颇负盛名的耶稣会(The Society of Jesus)传教士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之后,西方世界关注的焦点是开封犹太人的信仰与经书问题。
法国、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等地学者纷纷发表论著,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开封犹太人的同化问题。
②中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陆续推出了一些研究开封犹太人问题的成果,其中涉猎同化问题的论文有近10篇。
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关于同化原因的论述可以笼统地概括为“通婚说”、“隔离说”、“科举制度说”、“宽容说”、“可能性的反犹① 艾田与利玛窦会面之初,双方都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艾田以为神父是摩西教法的传播者,与自己同属“一赐乐业教”人。
利玛窦惊奇地发现来访者并非基督徒,而是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中国犹太人。
利玛窦经过核实之后,把这一消息传递到西方世界,所以学术界称利玛窦“发现”了中国犹太人。
② 开封犹太人主要同化于汉民族之中,也有少数人融合于当地的少数民族。
个别学者曾提出开封犹太人很可能与满人融合,但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
古代开封犹太人的寻根之路
开封犹太后裔的漫长寻根之路——《犹太人在中国》开封犹太人部分读后感内容提要:在古代,开封是居住在中国的犹太人的中心。
宋代帝王曾友善地对太人说:“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开封)。
”明白地告诉他们,可以保持自已的宗教和习俗,住在中国帝王身边也可以。
帝王的话使处境已开始变得艰难的犹太人大受感动。
他们在中国娶妻生子、参加中国的各类科考、担任各级文武官吏。
最后以“蓝帽回回”的名义欣然加入中华民族行列。
这在世界史和以色列史上是个奇迹。
而这些,也促进了两大古老文明的一次碰撞与融合。
关键词:开封犹太人,术忽回回,以色列移民正文:长期的文化影响通过对《犹太人在中国》一书的详尽阅读,让我对遗留在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犹太后裔又产生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犹太教因为其与伊斯兰教同根同祖,并且在宗教信仰方式和状态下保持着高度的相似性,所以一直被当做是回回的分支,因为他们在朝拜圣灵时带蓝色的小圆帽而被称为蓝帽回回,明朝时,著名的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发现中国开封有犹太人,他猜想这些犹太人保存着犹太律法“摩西五经”。
他的发现引起了轰动,人们纷纷前来考察结果发现:开封犹太人信奉的是“一赐乐业教”,与“以色列”(srael)一词同音,跟中国的回回民族完全是两回事;他们宰杀牛羊时要挑去脚筋(因此中国人又称他们的教为“挑筋教”),其习俗与欧洲犹太人完全相同;他们主要居住于中国的开封,在泉州、杭州、广州等地也有一些。
这些传教士还发现:中国历代君主和民众对犹太人不薄,犹太人在中国融合和同化的速度很快。
但是十九世纪以后,崇尚犹太教在开封的犹太后裔中已经寥寥无几了,但是在命脉的角度来讲,他们依然坚信自己是犹太族的后裔。
虽然在新中国颁布的最新的户口薄上他们的民族种类填写的是汉或者回,虽然两国的政府也不曾承认他们是犹太族,但是他们在部分海外华侨和自身信念的引导下,正在踏上漫长的寻根之路。
历经十多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开封犹太社团最终融人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犹太人纪念馆》课件
05
CATALOGUE
犹太人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犹太人在商业和科技领域的贡献
犹太人在商业和科技领域有着卓越的 贡献,他们以独特的商业头脑和创新 能力,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犹太人在文化和艺术领域也有 着深远的影响,他们为世界文 化和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
犹太人在建筑、绘画等领域也 有着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 值和历史价值。
犹太人在文学、音乐、电影等 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表现,他们 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 ,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纪念馆的展品和展示方式
01
展品包括历史照片、文 物、艺术品等,用以呈 现犹太人的历史和文化 。
02
采用多媒体展示方式, 如投影、音效等,以增 强参观者的沉浸感和体 验感。
03
特别展区展示了一些重 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如集中营的生活、抵抗 运动等。
04
纪念馆还设有教育区域 ,为参观者提供学习和 了解历史的平台。
《犹太人纪念馆》 ppt课件
目 录
• 犹太人历史背景 • 犹太人大屠杀 • 犹太人纪念馆的建立 • 犹太人的文化与信仰 • 犹太人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01
CATALOGUE
犹太人历史背景
犹太人的起源
犹太人起源于古代以色列地区 ,是闪米特语系民族的一支。
他们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 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代以色列 国家。
犹太人在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他们为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医 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获得了 许多诺贝尔奖。
梵蒂冈教会提前开放教皇庇护十二世敏感档案事件评析
2021年第3期域外采风(栏目编辑:苗盛林)摘要:社会各界对梵蒂冈教皇庇护十二世的争议从20世纪中期持续至今。
2020年3月2日,梵蒂冈教会提前八年公开了庇护十二世二战时期的敏感档案。
本文从庇护十二世的历史争议切入,梳理分析其二战时期敏感档案提前开放的原因——大屠杀幸存者及整个犹太群体抚慰心理创伤、历史学者和文学作家的不断呼吁、教会形象建设的需要、档案开放的国际潮流、社会公众人权意识增强等;提前开放的现实意义——对历史有交代、对教会有帮助、对专业有促进和对社会发展有意义;最后总结出事件带给我国的启示——档案开放不仅势在必行,而且迫在眉睫。
关键词:梵蒂冈庇护十二世档案开放引言梵蒂冈教皇庇护十二世应对纳粹德国大屠杀行为的态度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
二战期间,时任教皇的庇护十二世对纳粹德国的大屠杀行为保持“沉默”态度,从未公开谴责其针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和举措,这一史实被西方学者称作“庇护十二世的沉默”。
196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梵蒂冈天主教会以及教皇庇护十二世在大屠杀期间的行为争论不休并持续至今。
尤其是庇护十二世在二战时期的“沉默”态度成为学界争议的焦点,批判与辩护的声音同时存在,至今尚无定论。
据近期新闻,梵蒂冈已于2020年3月提前八年开放了庇护十二世二战时期的敏感档案,以期解开历史真相[1]。
这引发了笔者的研究兴趣。
从已有文献看,国内主要关注梵蒂冈档案馆的工作动态和活动,内容偏重描述;国外多是新闻报道,尚未出现庇护十二世档案开放事件的专题成果。
由此,笔者针对庇护十二世敏感档案开放事件展开研究,以其遭受的历史争议作为切入点,梳理分析其执教时期敏感档案提前开放的过程、原因和现实意义,总结对我国的启示。
这即是本文内容的创新点。
一、庇护十二世的历史争议1939年3月2日,欧金尼奥·帕切利成为梵蒂冈天主教会的新任教皇庇护十二世。
他上任之时,欧洲大陆正笼罩在战争阴云之下。
同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犹太人历史
开封社团同化之谜在犹太民族大离散的历史上,像开封犹太社团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会之中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学术界普遍认为,大批犹太人最早是在唐代(约公元8世纪前后)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这种看法已从考古发现中获得了比较充分的证明。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犹太人早在汉朝,甚至在周朝就已来到中国,但目前没有确凿的考古发现予以佐证。
犹太人来到中国后散居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如西安、洛阳、敦煌、开封、广州、杭州、宁波、北京、泉州、扬州、宁夏、南京等地均有犹太人定居过的记录或迹象。
不过,直到宋朝,在开封才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团。
关于该社团的记录是最为全面和充分的,正因为此,在涉及犹太人在古代中国这一课题时,人们一般选择开封犹太社团作为一个典型。
历经十多个世纪的岁月沧桑,开封犹太社团最终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在犹太民族大离散的历史上,像开封犹太社团这样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同化于客居地文化和社会之中的情况是不多见的。
因此,开封犹太社团的兴衰,特别是其同化的原因引起了学术界的浓厚兴趣,几百年来引出了无数的争论。
我以为,若将开封犹太社团与同一时期作为犹太人活动中心的欧洲犹太社团作一比较研究,我们便可看出,导致开封犹太社团同化的具体原因虽然很多(与外族通婚,参加科举,改用汉文姓名,习用汉语等等),但其本质性原因实在只有两条:一是开封犹太人始终与客居地的其它民族和宗教集团享有平等的权利;二是开封犹太社团在其存在的最后200年里处于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
中国历代王朝都在异族人不干预中国内部政治的前提下倡导“中外一体”,对异族采取以和为贵,兼容并蓄的政策。
因而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乏民族纷争,但各民族之间的共处融合一直是民族关系中的主流。
汉族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许多特征,而少数民族也吸收了汉族的许多特征,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犹太人一来到中国,中国的统治者就对他们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以后历朝统治者也都遵循这一政策。
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往 被漠视 , 近年来 却又 备受史 学界关 注 的论题 , 而
如 下表所 示 :
水 利 l 心 理 l 报 刊 l 医疗 l 土 匪 l 风 俗 I
l 数量 l 9 } 9 } 6 l 5 l 3 4 1 5 1 4
此 进行 分类 , 得到 的结果 与其 出入较 大 。
收 稿 日期 :0 1— 3 6 2 1 0 —1
作者简介 : 苏全有 (9 6 ) 男, 南辉 县人 , 史学博 士, 南师 范大学社会 发展 学院教授 、 16 一 , 河 历 河 图书馆 馆 长 ; 宝刚 邹
(9 7 ) 男, 18一 , 陕西 宝鸡人 , 河南师范大学历 史文化 学院研究生。
文全文数 据库》 为检索数 据源 , 学科专业 名 以“ 称” 检 索 途 径 , 中 国近 现 代 史 ” 检 索 词 , 为 “ 为 对
20 -2 1 0 0 0 0年间发 表 的硕 士论 文进 行 统 计 , 计 共
38 6 0篇相 关论文 。具 体年 度论文 状况 如下 :
年度 l 0 0 2 0 I 0 2 2 0 120 2 0 l 0 6 l 2 0 l 0 8 l 2 0 l 0 0 20 I 0 1 20 l 0 3 0 4 0 5 2 0 0 7 2 0 0 9 2 1 l合 计
关 键 词 : 国近 现 代 史 ; 士 学 位 论 文 ; 题 分 析 中 硕 选 中 图分 类 号 :2 0 4 K 6— 3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0 9 2 1 )2— 0 5— 4 17 8 3 (0 2 0 0 2 0
有关 中国近现代 史专 业硕 士学位 论文 选题分 析, 河北 师范 大学 的钟鸿 昌等 已有触及 , 形成两 并 点 结论 : 其一 ,9 5工程 ” 校 和 “ 1 “8 高 2 1工程 ” 校 高
开封犹太人后裔探秘
开封犹太人后裔探秘作者:郭红敏来源:《新天地》2013年第07期以色列总理访华时曾表示,以色列不会忘记二战期间上海帮助犹太人提供了避难场所。
其实,从宋代开始,犹太人就在河南开封定居。
至今,开封不但生活有犹太人后裔,还留有不少与此相关的遗迹。
一些名人希望以博物馆的形式重建开封的犹太会堂,可以让游客体验当地犹太人后裔的生活,以此促进旅游业。
博物馆内犹太藏品多在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景区内,有一个“古代开封犹太历史文化馆”。
里边陈列的照片、示意图、仿制器物以及与古犹太人有关的专著、文章及刊物等,展示了开封古犹太人的历史文化。
景区讲解员王倩说,宋朝时候,开封就出现了外国的商人和移民,其中一批为数较多,最为奇特的就是以色列人。
这批人从中东经印度、波斯来到开封。
而据开封博物馆的前任馆长徐伯勇考证,古代犹太人在定居开封的鼎盛时期,人口曾经达到500家,四千多人。
现存开封博物馆“古代开封犹太人历史文化陈列”展室的重修清真寺碑,是犹太人定居开封最有力的佐证。
从这通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碑文可知,开封犹太人至少自北宋年间就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了。
展室里陈列的除了重修清真寺碑外,还有尊崇道经寺记碑和祠堂述古记碑两通石碑。
这是开封犹太人修建的一座清真寺中的三块石碑。
碑文内容不但记录了开封犹太人宗教活动的遗存,还包含有中国古代犹太人当时的政治地位、社会职业和生活情况等方面的记录。
中国为何没有犹太人在开封,66岁的张兴旺是一个比较活跃的犹太后裔,他的相貌不同寻常:浓密的大胡子,鹰钩鼻,眼窝略陷,他曾担任开封市政协委员,家里到处是和犹太人有关的东西,墙上挂着他和以色列驻华大使的合影,客厅悬挂着以色列哭墙的大幅照片。
据张兴旺介绍,过去他们这些犹太人后裔的户口簿上写的是“犹太族”。
后来人口普查时,工作人员让他们在汉族或者回族之间选择。
1987年初的统计数字显示,开封市共居住有犹太人后裔159人。
在开封犹太人的七姓八家中,张姓和李姓只与回族通婚,而其他六家则与汉族通婚。
李景文个人学术介绍.doc-河南大学图书馆
李景文个人学术介绍
李景文,男,1958年5月生,河南省灵宝市人。
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研究馆员,博士生导师。
现为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河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大学文献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图书馆学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编译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河南省古籍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应用评估专家组成员、河南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管委会委员、河南省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文献学、版本学、图书馆管理学等方面。
主持完成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档案》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4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刘向文献编纂实践与编纂思想研究》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黄河文明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1项、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域外翻译文学作品整理与编纂研究》1项。
先后在《大学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史学月刊》、《思与言》(台湾)等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编著、出版《古代开封犹太人-中文文献辑要与研究》、《清代河南巡抚衙门》、《河南大学图书馆史》、《东京志略》、《汴梁水灾纪略》等学术著作10余部。
多篇(部)论著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以及省图书馆学会、省高校图工委、河南大学的优秀科研成果奖。
一个犹太民族支流在东方的背影——小议开封犹太人同化问题
犹 太民族被称作是“ 唯一纵贯 5 0 0 0年 、 散居五 大洲的世 界性 民族 , 它有着极强 的凝聚力与生命 力。在它长达 2 0 0 0多 年 的流散生涯 中,遭受到了任何 民族都难以相 比的灾难与痛 苦, 但在多数情况下 , 都 能以其极为独特的“ 犹太精神 ” 维系着 民族 团体的生存 与发展 , 被异族完全 同化 的先例甚少。 通过对 有关资料 的学习并参考相关学者 的研究成果 ,关于开封犹太 人被 同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 儒家文化及科莓; 制的诱惑 : 这是一个潜 移默化 的渐进 的同化过程 ,开封犹太人对儒 进 程 。 家文化的吸收首先是体 现在他们在用儒家文化来诠 释犹太教 5 . 与外界的完全隔绝 : 教义, 最 明显 的便 是他们运用儒家思想 中的“ 天” 来称 呼 自己 1 7世纪 以前 , 开封犹 太社 团尚且 与海外犹太人保持着一 所 崇拜 的雅 赫维 ,在 l 存在 记载开 封犹太人 的碑 文 中都 以 定 的联系 , 之后清朝实行 闭关锁 国的外交政策 , 地处 中原 的开 “ 天” 、 “ 上天” 、 “ 真天 ” 、 “ 重天” 、 “ 敬天 ” 、 “ 告天” 、 “ 天命 ” 来 称呼 封便与外界完全 隔绝 。 自从他们历经波折来 到中国, 所使用 的 万物之主。 语言也随之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在 当时 自诩为万盛之邦的 中 其次 , 用儒 家的经典 来解 释一 赐乐 业教教 义。 通过 对儒 国, 士大夫阶层很少会去学习希伯 来语 。于是经文的解释就落 家经典广泛深人 的研究 , 他们 发现 了一个与犹太教并不 同的、 在 了一同移来的拉 比们身上。 随着他们的衰老病死, 经过若干 有高度组织的伦理制度 犹太儒生意识到犹太教与儒教相似 , 代人之后 , 能抗拒科举 的诱惑而潜心 于希伯 莱文经文研究的 因此 , 为他们 的儒化合 性找 到了一条理论根据。 年青知识分 子越来越少 。 这直接导致 , 一赐乐业教的最后一位 最后 , 从犹太清真{ 的结构 、 布局 、 风格 , 特别是 寺内设置 拉 比( 掌教 ) 于1 9世纪初去世后 , 专职掌教无人 接掌 , 而又无 等方面也明显地体现 了希伯莱文化与儒 家文化 的交融 。 外来的拉 比, 宗教仪式也 因此无法举行 , 开封犹太人的宗教观 2 . 与客居地 民族通婚 : 念也渐趋薄弱直至消失 。 根据犹太法律 , 犹太教徒 实行 “ 族 内婚 制” , 不得 与外族通 通过上 面五点 的分析 , 笔者认为 , 对 于开封犹太人—这群 婚。 谈到犹太人的婚俗就不得不提及收继婚 这一概念 , 收继婚 散居于古老 的中原 大地 的犹太民族的一个细小 的支 流来说 , ( 即摩西律法 中的利未女 I } L e v i r a t e )的概念最早 出现 于元代史 导致他们最终湮没 于历史潮 流中的实质原 因主要有 两条 : 一 书 中。从明末清初记载 砰封犹太人七 姓的《 登记册》 中可 以看 是开封犹太人在历史的任何时期都始终与客居地的 民族享有 出, 开封犹太人社团 中至少有 4 0个家庭娶 了非 犹太人妇女 为 平等的权利 , 他们 的宗教也未被取缔。 妻 。著名学者张绥先生 调查后 写道 : “ 在 开封犹太后裔 的五 结语: 十五户中 , 男性都娶汉 女性 , 女性都嫁汉族的男性。 ” 婚姻所 开封犹太人作为犹太史上 的一个 让人瞩 目的特 殊群体 , 带来 的非犹太人血缘 、 压l 想观念 、 风俗 习惯逐渐侵蚀改变着开 经历了从定居到 民族同化 的过程 ,虽然开封犹太人作 为一个 封 犹太 人原 有 的特 性 , : 至最 后 的 同化 。 民族 , 他们的犹太教作为一种宗教已不存在 , 但是我们不能忽 3 . 统治政策的宽容 : 视历史上他们为推动 当时中国社会发展所作 出的贡献。虽 然 与流散西方 的犹太人所面临的激烈 的宗教 冲突 和宗教迫 在开封犹太人问题上还有许多学术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 害不同 的, 在信奉 “ 泱泱大 国, 万 民归服 , 万邦来朝” 的大一统 究 ,但相信 随着时代的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 真相呈 的治世准则 的中国封建统治者眼中,流人 中国的犹太人和周 现在世人面前 ! 边 的其他少数 民族本质一 t - 没什么区别 ,因此 中国统治者对开 参 考文 献 封犹太人历来是 比较宽容的 , 不仅允许 他们 “ 遵守祖风 ” “ 留遗 [ 1 】 江文汉 , 《 中国古代基督教及 开封犹太人》 , 知识 出版社 1 98 2 汴梁 ” , 而且且可 以入朝: 旬官。 4 . 开封城的渐趋衰落及天灾人祸 : [ 2 】 潘光旦, 《 中国境 内犹太人的若干历史 问题》 , 北京大学 开封在战国时即是魏国的都城 , 工商业较繁盛。 隋朝时开 出版社 , 1 9 8 3 凿 大运河使得开封成为: 方漕运 的枢纽 ,逐渐发展为工商业 [ 3 ] 顾晓鸣 , 《 犹太一 充满“ 悖论” 的文化》 , 1 9 9 0 和水陆交通 中心 , 是北方仅次于长安 、 洛 阳的第三大城市 。五 [ 4 ] 塞西尔・ 罗斯著 , 黄福武、 王丽丽等译 , 《 简 明犹太民族 代时 , 又成 为后梁 、 后晋 后汉 、 后周的都城 。 北宋建立后 , 开封 史》 , 山东大 学出版社 , 1 9 9 7 作为全 国的政治中心 , 工商业也受其影 响发展起来 , 变得非常 作者简 介 - 张韶东( 1 9 0 7 , 1 —— ) , 河南驻马店人 , 东北师 繁荣 , 城市人 口急剧增机 , 范大学世界古典文 明史研 究所 2 0 1 1级硕 士研 究生 。研究方 在漫长的历史行程 中, 开封的天灾人祸不断。1 6 4 2 年, 为 向 : 古埃 及 学 。 抵御李 自成农 民起义军 的围攻 , 开封守将下令掘开黄河大堤。 据史料记载 : “ 汴没 于水 汴没而寺 因以废 , 寺废而经亦荡于洪 波巨流之中。教众获北渡者 , 仅二百余家 , 流离河朔 。残 喘哺
明清时期开封犹太人宗教本地化研究_札记
《明清时期开封犹太人宗教本地化研究》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文献综述 (4)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5)二、明清时期开封犹太人的社会背景 (7)2.1 开封犹太人的起源与发展 (8)2.2 社会结构与经济状况 (9)2.3 文化教育与宗教信仰 (10)三、明清时期开封犹太宗教的本土化过程 (12)3.1 道教与犹太教的融合 (13)3.2 佛教影响下的宗教实践 (14)3.3 伊斯兰教元素的融入 (15)3.4 宗教仪式与节日庆祝 (16)四、明清时期开封犹太宗教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18)4.1 与当地儒学的关系 (19)4.2 与民间信仰的交流 (21)4.3 对地方社会风俗的影响 (21)五、明清时期开封犹太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23)5.1 对周边地区犹太社区的影响 (24)5.2 对中国宗教多元化的贡献 (25)5.3 对欧洲犹太宗教改革的启发 (26)六、结论与展望 (27)6.1 研究成果总结 (28)6.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9)6.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30)一、内容概要《明清时期开封犹太人宗教本地化研究》是一本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中开封犹太人宗教文化特色的学术著作。
该书以开封犹太人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他们在明清两代的宗教生活、信仰习俗以及在地化进程。
书中内容丰富,包括开封犹太人的历史背景、宗教礼仪、日常生活习惯、与汉文化的互动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开封犹太人宗教本地化的概念,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历史文化分析。
本书首先介绍了开封犹太人的由来,他们是如何在宋朝时期迁移到开封,并在明清两代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区生活。
书中详细叙述了开封犹太人的宗教生活,包括他们的祈祷仪式、节日庆典、宗教禁忌等,展现了他们在保持原有犹太教传统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中国宗教元素。
书中对开封犹太人的生活习俗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分析了他们在服饰、饮食、住所等方面的特色,以及这些习俗如何反映其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性。
开封犹太人遗留档案述略
开封犹太人遗留档案述略作者:马玲来源:《档案管理》2010年第04期随着大利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了进京赶考的举子艾氏(艾田),开封犹太人开始浮出水面,也开了西方对中国开封犹太人的调查研究之先河。
悠久的岁月和不平凡的经历,使开封犹太人在开封留下了很多的历史文化档案,包括:一赐乐业教的经卷、遗址、遗著、遗留文物等。
1经书牒谱开封一赐乐业教清真寺旧存《道经》13部。
其中,有3部下落不明,其余lO部被海外基督教传教士或其他人购走,流落到英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
咸丰元年(1851年),英国基督教圣公会香港教区史密斯受伦敦犹太人布道会的委托,派遣了教徒蒋荣基、邱天生,这两个人的使命是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开封犹太人社团的信息,并试图获取在开封犹太教会堂中保存的经文抄本。
他们用白银400两购走6部《五经》(摩西五经),这6部经书现分布在英国和美国的博物馆、图书馆中,香港圣保罗书院图书馆也保存一部,后转往别处。
传教士丁韪良于1866年考察了开封犹太教会堂之后,从中国犹太人那里获得两部《摩西五书》。
一部现存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另一部现存于纽约犹太神学院图书馆。
江南天主教的安西满主教于1899年(一说1908年)获得一部,后寄往巴黎,下落不明;希伯来文书写的开封犹太人七姓《登记册》,现保存在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希伯来联合大学图书馆。
2著作2.1 《纪变》,清赵映乘著。
赵映乘,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
《纪变》就是记载崇祯十五年黄河水患抢救、重修经书的过程。
2.2 《明道序》,清赵映斗著。
赵映乘的弟弟赵映斗是顺治间拔贡,知云南宜良县,有功于开封清真寺的修复,著《明道序》十章,寺内有他所题写的匾联。
2.3《四竹堂纪异》240卷,清赵映乘著。
《开封府志·艺文》、《祥符县志·乙部史类》均有著录。
据赵映乘后裔说:“‘四竹堂’原是赵氏家族的堂号。
”2.4《劫难图》30册,清赵映乘著。
《劫难图》30册就是他为征战工作作准备时绘制出来的。
北宋皇帝为何赐开封犹太人姓赵
北宋皇帝为何赐开封犹太人姓赵开封犹太人来自何处?开封犹太人的发现和在华西方传教士密不可分。
1605年,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无意中结识中国犹太人艾田,发现了开封的犹太社团,这一发现随即震惊了西方,成为长期学术研究的热点。
早在北宋时期,一批来自波斯的犹太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首都东京,即今天的开封。
据史料记载,他们曾向北宋进贡西洋布,深得皇帝欢心,于是诏其“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也就是说,皇帝允许犹太人在中国自由居住、迁徙、就业、就学、参加科举考试、参与土地买卖,既可以保持原来的宗教信仰,也可以与汉族通婚。
不仅如此,皇帝还赐予他们十七个汉人姓氏,其中主要有七个大姓:赵、艾、李、张、石、金、高,另包括源出张姓的章姓,总共八大家族。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姓氏与他们原来的犹太姓氏也有语音上的相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尊重了他们的个体身份,比如,“李”来自“列维(Levy)”,“石”来自“示巴(Sheba)”,“艾”来自“亚当(Adam)”,其中赵姓,则是中国宋代皇帝的赐姓。
不要小看这些中文姓氏,它们极大地帮助这些犹太人融入中国社会。
纵观犹太流散两千年历史长河,这般自由友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实属少见,然而,自由宽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他们在中国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对于他们自身团体的宗教凝聚力也形成了挑战。
进入明代后,开封犹太社团进入鼎盛时期,已有500余户犹太家庭,约四五千人的规模。
他们能在中国使用汉语,与外族通婚,穿戴汉人服饰,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待人接物,参加科举,自由就业,取得商业成功。
甚至到清代,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做大官,比如开封犹太人赵承基,他曾任大梁道中军守备,率兵驻汴,赵是至今有史可查官位最高的一位开封犹太人。
1679年,他还出资修建过犹太会堂。
开封犹太会堂始建于1163年。
1512年重修会堂时改名为尊崇道经寺,为避免与穆斯林清真寺混淆。
1642年,开封城遭遇黄河决堤,犹太会堂被冲垮,散失许多经书。
历史趣谈从古至今究竟有多少犹太人到中国?蒋雯丽也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从古至今究竟有多少犹太人到中国?蒋雯丽也是导语:从古至今究竟有多少犹太人到中国?遍布全国各地,你的家乡有吗?2000多年的犹太人历史,是一部流亡历史,也是一部血泪史。
世界上没有任何从古至今究竟有多少犹太人到中国?遍布全国各地,你的家乡有吗?2000多年的犹太人历史,是一部流亡历史,也是一部血泪史。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犹太人那样坎坎坷坷。
历史上的犹太人,因多次惨遭屠戮的悲惨命运,不得不远走他乡。
公元70年,犹太人因反抗古罗马,毅然决定全民大起义。
不幸的是,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遭致攻陷,以色列国土几乎被夷为平地。
史书记载:“大部分犹太人英勇战死,俘者遭到残酷杀害,男女老少也难幸免。
被钉死的人,多得竟然再也没有地方可以立十字架,再也没有十字架可以钉人。
”从此,古以色列亡国,逃逸者流浪的足迹遍及全球。
公元70年,犹太人反抗古罗马可是,累累伤痕造就了这个民族的不屈与坚强。
他们在颠沛流离惨淡的岁月里,以出色的经商禀赋、罕见的民族凝聚力,隐忍生活。
至10世纪和11世纪,他们在欧洲莱茵河畔建立起以犹太商人为主的移民点。
后来他们继续扩散,抵达德国、波兰与法国。
1654年,23名犹太人首次从巴西乘船到达北美新阿姆斯特丹(即后来的纽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掀起了犹太人向美国移民的高峰。
现在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犹太人都集中在美国。
但可悲的是,1881年,移民于俄国的犹太人被沙皇大规模屠杀。
更凄惨的是,二战期间,有600万欧洲的犹太人惨遭纳粹杀害,而西欧和美国没有人能阻止这场种族大屠杀……于是犹太复国运动悄然兴起,根植在每个犹太人灵魂深处对锡安山生活常识分享。
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从古代至近现代的演变
犹太人的历史与文化——从古代至近现代的演变犹太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民族,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代以来,犹太人就以其坚韧不拔、团结奋斗的精神和对知识、信仰的追求而著称于世。
一、犹太人的起源与早期历史犹太人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他们最初居住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叙利亚地区。
犹太人的祖先亚伯拉罕被誉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教义的创始人之一,他被誉为“信仰的父亲”。
犹太人的最初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单一的、普遍的、自然的神灵信仰,被称为“摩诃一神论”或“雅威一神论”。
公元前9世纪,犹太人建立了独立的王国,约书亚成为了犹太人的领袖,他在位期间开展了大规模的拓殖和侵略战争。
到了公元前6世纪,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犹太人被流放到巴比伦,这次被称为“巴比伦流放”。
流放的犹太人在异地生活了50年之后,终于在波斯国王居鲁士的帮助下返乡建国,并再次建立了犹太王国。
二、犹太教与文化的发展犹太教是一种政治、文化和宗教体系,它以《塔纳赫》为圣经,包括了《创世纪》、《出埃及记》、《利未记》,以及先知书和其他文献。
犹太教注重道德伦理和思想的探索,重视个体灵性和智慧。
它强调社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崇尚团结与信仰。
这使得犹太教在两千年的历史中开创了文化与学术的丰富传统。
在中世纪,欧洲的犹太人组成了自己的社区,称为犹太街,这些街区通常隐藏在城市的角落里。
犹太人靠金融和贸易业,发挥了巨大的经济作用。
犹太人还涌现出很多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如莫西·梅因蒙德、拉比·阿基巴、拉比·哈依姆和穆萨·本·马伊花,他们对犹太教的思想和法律做出了深刻的贡献。
在19世纪末,俄罗斯的约瑟夫二世颁布了一项禁止犹太人定居和从事某些职业的法令,导致很多犹太人迁移到新世界的美洲和以色列地区。
这些移民却在这些地方建立了新的犹太社区,持续传承着自己的文化和信仰。
三、犹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犹太人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艺术、科技、音乐、文学和商业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贡献。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
论历史上开封犹太人被同化的原因张倩红一北宋时期,一部分犹太人随着阿拉伯人、波斯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当时闻名于世的国际大都市——东京(今河南开封)。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稳定之后,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在土市子街东南(今开封市东司门十字街一带)建立了一座规模巨大、金璧辉煌,有“梁园胜境”之称的犹太会堂,①标志着开封犹太社团已经形成。
开封犹太人信仰“一赐东业教”(即Israel译音),保持独特的宗教礼仪和社会习俗,但宰杀动物时,“惟谨守挑筋遗规,虽血缕肉线,必将尽焉。
清真之旨,远过于回教”,②故又名“挑筋教”。
从宋、元、明到清乾、嘉年间,开封犹太人与汉、回等民族和睦相处,甘苦与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其是在丝绸业、金银锻造业、商业、医药等领域做出了很多成绩。
从12世纪中叶到19世纪后期的700多年是开封犹太人兴盛发展时期,教众最多时达73姓,500余家,约4000-5000人。
然而,17世纪中叶以后,在犹太社团繁荣昌盛的背后,却出现了种种由盛转衰的明显迹象,例如:自康熙27年(公元1688年以后),开封犹太人已很少郑重地修葺清真寺;嘉、道年间,清真寺已墙垣剥蚀,破旧不堪,最后一位掌教去世后,无人继位,在外国传教士的重金收买下,某些族人试图出卖希伯来文经卷;1850年,“伦敦犹太人布道会”派出两位中国信徒邱天生和蒋荣基在开封考察时发现,这里的犹太人都不识希伯来文,已50多年没有拉比(开封犹太人称掌教),完全丧失了对救世主弥赛亚的期望;③1866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访问开封,见会堂已彻底毁坏,犹太遗民仅余三、四百人。
他呼吁重建清真寺,否则就“无法挽回他们免遭消亡之灾”;④1867年,一位英国国教的主教访问开封后也作了如下报道:“他们完全失去了他们的宗教,与中国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从相貌、衣著、习惯和宗教方面来看,他们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⑤。
加拿大基督教中华圣公会河南教区主教怀特(W.C.White)也指出,在19世纪中叶,“无论从宗教意义或作为一个社团来说,(开封)犹太人已不复存在”;⑥1912年,怀特利用犹太族人赵允中等企图将弘治二年(1489年)的《重建清真寺记》碑和正德七年(1512年)的《尊崇道经寺记》碑以及其他一些十分珍贵的犹太人遗物运往国外;1914年,怀特以中华圣公会的名义,把一赐乐业教清真寺的旧址买去,至此,开封犹太社团完全消失,犹太人完全同化于汉、回⑦等民族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信息2009年第1期
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犹太人在古代开封留下了不少文献资料,有碑文、著作、谱牒、辑录等等,是研究开封犹太人的主要文献资料,笔者经过潜心研究,先将有关古代开封犹太人文献概述如下:
一、开封犹太人所立石碑及碑文
弘治、正德、康熙二年和康熙十八年碑是目前开封犹太人重要的文献资料。
(1)“弘治碑”,系开封犹太人于1489年重建开封犹太会堂时所立。
碑文对犹太教史及教义进行了扼要概括,是证明开封犹太人存在的最早史料,价值极高,石碑今存开封历史博物馆。
碑文内容详见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1]。
(2)“正德碑”,系开封犹太人于1512年重建开封犹太会堂时所立。
碑文内容在总体上与1489年碑文同,在对犹太教的源流和伦理道德叙述方面更为详实。
石碑今存开封历史博物馆。
碑文内容详见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2]。
(3)“康熙二年碑”,系开封犹太人重建开封犹太会堂于1663年立。
碑文除对犹太教教义教规的表述外,对1642年开封洪水事件及其影响有所记录,有助于了解此时的犹太人社团情况。
该碑背面刻有“碑阴题名”,主要记录对建寺有贡献者名单和业绩,所列名单有助于人们了解开封犹太人员组成、职业以及从中国地方志中辨认开封犹太人。
此碑在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孟正气神父访汴时尚存。
石碑今已佚,碑文存,内容详见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
[3]
(4)康熙十八年碑,亦称“祠堂疏古碑记”,碑题为“清真寺赵氏建坊并开基源流序”,系开封犹太人赵氏家族于1679年所立。
石碑于1912年圣公会购得挑筋寺遗址后,在寺南边赵家的后墙中发现的。
碑文内容已残缺不全,对赵氏家族有较多记载。
今存开封历史博物馆。
二、牒谱、楹联、匾额、信件、著作1.牒谱
(1)中文———希伯来文中国犹太七姓《登记册》,清初开封犹太人
撰写。
此册先存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希伯来联合大学图书馆。
(2)《石氏家谱》。
最近一次续谱在1949年,续至“育”字辈止。
先已经知道的有3部,分别存开封、郑州、尉氏县。
(3)《赵氏家谱》。
即俺都刺(金)———俺诚(明永乐皇帝赐姓赵)———赵映乘(清)家族的一个支系家谱。
已知有2部,其一为白锦缎写成,被一古董商骗取,其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焚毁。
2.楹联悬挂在开封犹太会堂中的对联。
目前已知楹联有17块,大部分为开封犹太人所书,一小部分为中国官员所赠,部分书写年代为1676年和1688年。
开封犹太人撰写的部分反映了开封犹太人的哲学思想和理念,以及儒家思想对他们的深刻影响。
楹联已佚,今存文本抄件,部分文本抄件保存在罗马和巴黎图书馆,据称上海徐家汇图书馆亦存有文本抄件。
3.匾额悬挂在开封犹太会堂中的匾额。
目前已知有23方,绝大多数为中国各级官员所赠,匾额赠送年代约为1656年至1679年之间。
匾额的赠送者说明了开封犹太人社团与中国社会和政府的密切关系。
匾额已佚。
今存文本抄件,部分文本抄件保存在罗马和巴黎图书馆。
据称上海徐家汇图书馆亦存有文本抄件。
4.信件开封犹太人于不同时期写给其他犹太人的信函,据有关记载,开封犹太人在历史上曾书写若干涉及其社团现状的信件,但留存下来的不多。
目前已知的有:
(1)1850年开封犹太人赵念祖写给犹太人同胞的信件,对当时开封犹太人现状有所描述。
中文原件已佚,英文译文最早于1872年发表。
[4]
(2)19世纪开封犹太人赵允中写给犹太人同胞信件,表达希望振兴开封犹太教的想法。
中文原件下落不明,复印件发表在1914年德文《地球》月刊上。
[5]
(3)1900年至1901年开封犹太人李敬胜写给上海犹太人信件,回答当时上海犹太人信件中提出的关于开封犹太人现状问题。
中文未见,据称藏于美国犹太历史协会档案馆。
[11]英文译文可参见朴拉克著《达官贵人、犹太人和传教士》。
[6]
5.著作(1)《圣经纪变》:清赵映乘著。
清顺治三年(1646)进士。
顺治七年(1650)由刑部郎中出任福建汀漳兵巡道按察使司副使。
后返回故里开封,倡导重修毁于黄河洪水的清真寺,并出资独建后殿三间及尊经龛一座。
赵映乘博学广识,精通希伯来文,他将佚经纂成全经一部,著有《圣经纪变》以记其事。
后又任湖广江防按察使,于任中去世。
其《殿试策》由陈垣送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保存。
(2)《守汴日志》李光壂著。
李自成三打开封时李光壂是当时坚守开封的核心人物,担任社兵义勇大社总巡(相当于民兵总指挥),参与机密,了解内幕。
该书是在惨案发生后的次年,他流寓南京,病中口述记录整理的。
书中按日记体,逐日叙述了李自成三次攻打开封的经过,双方的攻守部署和军事行动,还记述了开封被围期间城内军民的生活状况及各个阶层的动向,实为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及开封城市史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
(3)《四竹堂纪异》240卷清赵映乘著。
《开封府志·艺文》、《祥符县志·乙部史类》均有著录。
据赵映乘后裔说,“四竹堂”原是赵氏家族的堂号。
(4)《劫难图》30册,清赵映乘著。
康熙版《祥符县志》卷二有记载。
三、其他史料
这类文献主要指涉及开封犹太人或与其有关的中文史料。
包括历代官方记载、地方志和其他中文典籍等。
这类文献均由中国人撰写,并没有特别指出涉及人或事是在华开封犹太人,但文献对开封犹太人和事记载的本身说明了当时开封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取得的成就,融入中国社会的情况,以及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无疑是研究开封犹太人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明太宗实录》,第232卷,该卷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俺三(后更名为赵诚)。
《明外史》,第752卷,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李耀。
《古今图书集成》,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高年、赵映乘、李耀。
《大清史录》(亦称《大清世祖章皇帝史录》),提及开封犹太人赵映乘担任过的部分官职。
《如梦录》提及开封犹太会堂位置和开封犹太人艾文所。
地方志中除了《祥符县志》、《开封府志》以外,其他方志也多有记载,比如,《河南通志》,1556年,1660年,1670年,1695年,1735年,1776年,均有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记载。
《续河南通志》,1767年,第54章,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赵映乘。
《崇明县志》,1506年,1522年,1604年,1681年,1760年,1881年,1921年,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艾俊。
《歙县志》,1690年,1771年,1828年,1937年,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高年。
《云南通志》,1736年,1894年,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赵映斗。
《上杭县志》,1760年,内容涉及开封犹太人赵映乘等等,在此不一一叙述。
【参考文献】
[1]、[2]、[3]陈垣《:开封一赐乐业教考》《,陈垣学术论文集》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
[4]参见Bruno Schindler :“Bericht uber die Juden in China ,”DiErde ,1914年,第2期.
[5]参见Philip Cowan Paper ,Archives of the American JewisHistorical Society ,
Waltham ,Mass.
[6]Michael Pollak :Mandarins ,Jews ,and Missionaries :The Jewish Experience in the Chinese Empire ,Jewish Publication Societof America ,1980年.
作者简介:邵荔,女,1966年8月出生,本科,馆员,河南大学监察处工作。
[责任编辑:翟成梁]
开封犹太人档案文献概述
邵荔
(河南大学监察处河南开封
475000)
【摘要】自从利玛窦于1605年在北京会见开封犹太人艾田之后,西方才首次知道了在开封存在着一个犹太人社团。
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开封犹太人的记载,本文从古碑、牒谱、楹联、匾额、信件、著作以及地方志中对开封犹太人古代档案资料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开封犹太人;文献;概述○图书与档案○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