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02-凯恩斯消费理论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25ea9ff5022aaea988f0f14.png)
线性储蓄函数 • s=y–c=y–(α +β y)= –α +(1–β )y (α >0, 0<β <1) •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s ds MPS 1 y dy
• 平均储蓄倾向:在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 所占的比率。 s
APS
y
1 APC
•
公 司 所 得 税 社 会 保 险 税 公司税前利润 股 东 红 利 公 司 未 分 配 利 润 公 司 留 利
•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虽然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 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故也 有收入,也应视为成本。企业转移支付包括 对非营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 企业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 税,虽然不是由企业直接负担的,但是由企 业交上去。
国 民 收 入 NI
个 人 收 入 PI
减:个人 所得税 个人 个人 可支 储蓄 配收 个人购买 入 商品和劳 DPI 务
+政府津贴 +转移支付
5、核算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 均衡国民收入(Y): • 指的是AD(总需求)=AS(总供给)所对应的Y。
国民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及储蓄——投资恒等式
• 二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一、关于GDP
二、凯恩斯消费理论简介
三、凯恩斯投资理论简介
四、IS—LM模型
五、宏观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
• 1、GDP的定义: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指⑥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 在⑧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④现期所③ 生产的⑤全部②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 的⑦市场①价值。
凯恩斯消费理论
![凯恩斯消费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85d48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3.png)
凯恩斯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主要关注个人和家庭在面临不同经济状况时的消费行为。
该理论由20世纪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并对整个宏观经济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消费者心理面对微观经济事件在凯恩斯消费理论中,消费者的支出取决于他们的收入水平。
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倾向于增加他们的消费支出,反之亦然。
这种“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是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核心要素之一。
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价格水平、经济预期、消费习惯等。
凯恩斯将消费者分为两类:有收入但不消费的个体和消费者。
这两类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将会影响整个经济体系中的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
宏观经济中的消费理论应用在宏观经济中,凯恩斯消费理论强调了消费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中的重要性。
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支出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不稳定的消费支出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凯恩斯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调节消费水平,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运行。
通过刺激消费支出,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反之,通过控制消费支出,政府可以应对通货膨胀和其他宏观经济问题。
总结凯恩斯消费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强调了消费在经济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了政府可以通过调控消费支出来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观点。
在当今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机制,制定更有效的经济政策。
以上是关于凯恩斯消费理论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这仅仅是一个虚拟的Markdown格式文档,其中的信息并不完整也不准确。
如需具体信息,请查阅专业资料。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1234c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0.png)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引言在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以及它们如何决策和相互交互。
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着重研究经济总量和宏观现象的变化。
本文将重点探讨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观点,并就它们的关联性和对经济实践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总结。
二、凯恩斯微观经济学1.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微观经济学是以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别。
其理论基础是消费、储蓄和投资的关系。
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储蓄和投资则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他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效用递减”的观点,认为消费者随着收入增加,对额外消费的倾向会逐渐减小。
2. 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对经济实践的影响凯恩斯微观经济学的观点对经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政府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这正是凯恩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
凯恩斯的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市场调节、收入分配和失业问题的分析中,进一步指导了经济政策的制定。
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1.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凯恩斯宏观经济学是以凯恩斯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的。
凯恩斯通过对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提出了“总需求不足”和“有效需求”这两个核心概念。
他认为,经济活动的总量不仅取决于供给,更取决于需求,而实现有效需求是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关键。
2.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和政策建议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与微观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当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特别是在经济衰退和高失业率时期。
他主张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利率和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复苏。
四、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关联性凯恩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在理论和观点上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_第十三章_收入-支出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4e7988faaa00b52acfc7caf6.png)
c<y
自发消费
o
y
o
y
消费曲线
线性消费函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指标, 由满意和预期指数构成。
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 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 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 的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 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爆发了空前大危机, 凯恩斯建立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是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 对外贸易产;品二市是场假设不论需货求币量市为场多少,经济 制度以不变(的物价) 格提供相应的(供钱给) 量。
凯恩斯定律: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 产量国和际收市场入变动,而劳动使市供场求相等,开但放不经会济 引起 价格变动,这一原理(适人用) 于短期分析。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函数间的关系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三 函数间的关系
c,s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 为补数,并且两者和的 值始终等于收入。
如果有 APC和 MPC 随 o
收入增加而递减,但是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c = c(y)
为有应1 万对亿国是际中金央融政危府机投带 来资的,不其利余影3 响万,亿国用务政院府 常投务资会来议带确 动定 社当 会前 投进 资一 , 步通扩过大基内础需 设、 施促 建进 设经 的济 高 增回长报的和十提项 升措 消施 费。 需求。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要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033706d25c52cc58bd6be56.png)
凯恩斯理论的主要思想2007-12-30 16:27凯恩斯理论是当代最流行的垄断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之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后,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形成。
创始人是凯恩斯,主要代表有英国贝弗里奇、哈罗德、罗宾逊和美国的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克莱因等。
他们认为失业和经济危机不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即资本边际效率)和灵活偏好与货币量所决定。
认为只要国家采取适当措施,调节经济,增加有效需求,就可以消除危机,解决失业问题。
主张国家必须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如实施赤字财政,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率,实行捐税优惠,以刺激私人投资,鼓励剥削阶级奢侈浪费,加紧对外经济扩张等。
对英美等国的经济政策,对现代改良主义的理论和现代庸俗经济学,都有很大影响。
1936年《就业、利息与货币的通论》的发表标志着凯恩斯理论的形成,《通论》涉及的理论范畴很多,较为重要的理论有:有效需求原则,消费倾向,流动偏好,资本边际效率或者叫投资引诱,就业与工资,总体分析,乘数原理,赤字的财政政策等等.。
凯恩斯主义认为,通过利率把储蓄转化为投资和借助于工资的变化来调节劳动供求的自发市场机制,并不能自动地创造出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那种有效需求水平;在竞争性私人体制中,“三大心理规律”使有效需求往往低于社会的总供给水平,从而导致就业水平总是处于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
因此,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抛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政策,政府必须运用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确保足够水平的有效需求。
由上可见,凯恩斯的经济纲领或者说政策建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⑴千方百计增加消费以刺激生产,维持较低的失业率;⑵实行通货膨胀,降低利率,以刺激私人投资;⑶以扩大政府支出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他认为,政府即使雇佣劳力在地上挖坑再填上也会增加国民收入,因为付给劳力的钱会有一部分转为初次消费付给生产者,生产者又会将其中的一部分转为二次消费,由此循环往复不止,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赤字的财政政策是积极可取的。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5c95d210722192e4536f6e0.png)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宏观经济学》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该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即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集中地体现在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与波动等方面。
宏观经济理论正是要通过对整个经济运行的分析说明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宏观经济政策正是要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总之,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1、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将为后续课程提供分析框架及分析工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用经济思想及经济学的方法来看待和解释客观经济现象。
2、本课程的教学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宏观经济分析的能力。
3、本课程的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组织和引导学生就各宏观经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根据我国的国情,积极探索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具体应用的条件和规律。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想学生说明如何把这些结论运用到他们生活的世界中。
因此,在教学中应遵照循序渐进原则,讲述宏观经济基本理论,做到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逻辑严谨,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理论有全面系统的了解,注意培养学生进行总量分析的能力。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用方法的结合,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以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练习题等多种方式进行。
四、课程重点与难点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等章节。
五、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曲线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曲线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e0bc2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3.png)
凯恩斯消费曲线是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一种经济理论,描述了个人或家庭在不同收入水平下的消费行为。
以下是一些与凯恩斯消费曲线相关的名词解释:
1. 消费支出(Consumption Expenditure):个人或家庭用于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金额。
2.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指当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增加一单位时,他们愿意增加的消费支出的比例。
MPC可以用来度量收入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
3. 储蓄支出(Saving Expenditure):个人或家庭将剩余收入存储为储蓄的行为。
储蓄支出等于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4.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简称MPS):指当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增加一单位时,他们愿意增加的储蓄支出的比例。
MPS可以用来度量收入变化对储蓄支出的影响。
5. 收入(Income):个人或家庭在一定时期内从各种经济活动中获取的总收入,包括工资、利息、股息、房屋租金等。
6.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凯恩斯消费曲线的数学表达式,描述了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形式为C = a + bY,其中C代表消费支出,Y代表收入,a是消费支出中与收入无关的固定支出(例如基本生活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即每一单位收入增加导致的额外消费支出。
凯恩斯消费曲线的关键思想是消费支出受到收入水平的影响。
当收入增加时,个人或家庭倾向于增加消费支出,但增加的幅度可能不是收入的全部,而是根据边
际消费倾向来决定的。
这种理论对于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增长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三章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7版-第十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769cb9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4.png)
税收乘数为负值,这表示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税收减少而增加。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绝对值和税收乘数相同,但符号相反。
3
1
2
4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当税收为定量税时,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投资乘数是多少?[中央财大2005研;暨南大学2012研]
解:(1)由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得:
解得:均衡收入 。
1
2
3
4
5
,总需求为 ,社会非自愿存货为12000-11600=400。由于总产出大于总需求,存在社会非自愿存货,理性的厂商会减少生产,因此总产出或总收入减少。
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税收,税收包括两种:一种是定量税,税收量不随收入而变动;另一种是比例所得税,税收量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STEP3
STEP2
STEP1
三部门经济宏观均衡的条件
加入政府部门后的均衡收入是计划的消费、投资和政府购买之总和,同计划的消费、储蓄和净税收之总和相等的收入,即:
整理得:
图13-8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
2.储蓄函数
储蓄函数是描述储蓄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 图13-3 线性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 。当储蓄函数为线性函数时, 。
可得均衡收入:
1
2
表13-3 均衡收入的决定 消费函数为:
(1)收入
(2)消费
(3)储蓄
(4)投资
宏观经济 第二章 消费理论
![宏观经济 第二章 消费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84a9a34e2b160b4e767fcffc.png)
第一节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2011-7-22
3
引言: 引言:研究消费与储蓄问题的重要性
1. 消费与储蓄是同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2. 消费是一个国家总需求的主要部分,约占 消费是一个国家总需求的主要部分, GDP的65%左右 的 左右 3. 了解家庭在消费决定的行为过程,有助于我 了解家庭在消费决定的行为过程, 们探索一些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的问题 4. 在这方面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结果
2.有关平均消费倾向的理论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比例,它 反映了消费在家庭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大小。可 用公式表示为: APC=C/Y (2.2) 2.2) 其中APC为平均消费倾向,C为消费,Y 其中APC为平均消费倾向,C为消费,Y为收入。 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也是递减的,即平均消费倾 向随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也就是说,随着收入的 增加,消费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2011-7-22
10
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1.家庭的消费-储蓄曲线 家庭的消费C F Y=S+C 储蓄 E a 自发消费 450 O Y C=a+bY
消费支出
2011-7-22
11
三、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
S
S= -a+(1-b)Y
正储蓄 O E 负储蓄 -a Y
2011-7-22
12
第二节
消费理论的发展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弗里德曼认为消费是持久性收入的函数: C = c· YP c· (2.5) 2.5)
其中c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 其中c为长期边际消费倾向(等于长期平均消 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费倾向),它衡量持久性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 这一函数关系表明消费与持久性收入正相关且与 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持久性收入成比例变化。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https://img.taocdn.com/s3/m/38f13123e2bd960590c6772e.png)
收入差距扩大
• 世界银行根据中国官方提供的数据进行测 算, 1981 年 ~1995 年,我国城市的吉尼系数从 0.176 提高到 0.275 ;农村的吉尼系数从 0.242 提 高到0.333。国内学者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认 为从 1988 年 ~1995 年,我国城镇的吉尼系数从 0.233上升到0.286,上升了22.8%;农村的吉尼 系数则从0.338上升到0.429,上升了26.9%。
ki ki
n 1
= 1 /(1- b)
14
=△y / △i=500÷100=5
1、投资乘数
•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 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 k i =y/ i • 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1/边际储蓄倾向 • 可见: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 向越小,则乘数越大。
21
• 推导:g = T,假设政府税收和购买支出同时 增加10万,则国民收入如何变动? y= kT . T+ kg . g = (kT. + kg ) g=[ 1/(1-b)+(-b)/(1-b)] g=10
y/ g称为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kb= y/ g= (kT. + kg ) = 1/(1-b)+(-b)/(1-b) = 1
c=a+by
a>0
0 < b <1
其中: a— 自主性消费 b— 边际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
分的比率。 b=c/ y,也记为MPC。
4
国民(或总收入)是由总需求决 定的.
5
1、两部门经济
简单均衡模型的假定:计划净投资i是一个 固定的量。 (1)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宏观经济学0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宏观经济学0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801cd59524de518974b7d92.png)
• 谢谢大家,再见!
slide 19
杜森贝里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slide 0
• 大家好!现在开始上课。 • 凯恩斯提出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以后,消费
理论得到了不断地充实与发展,杜森贝里、 莫迪利安尼和弗里德曼分别提出了相对收 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持久收 入消费理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 经济学家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slide 1
有一天,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箕子见了,劝他 收藏起来,而纣王却满不在乎,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以为然。箕 子为此忧心忡忡,有的大臣莫名其妙地问他原因,箕子回答说: “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 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大王的餐桌从此 顿顿都要摆上美酒佳肴了;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绫罗 绸缎,住的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 取乐了。”
仅仅5年时间,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商纣王断送了商 汤绵延500年的江山。
slide 15
•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示范效应。
slide 16
• 一个家庭或个人的现期消费,会受自身收 入和周围他人消费的影响,在收入没有增 加的情况下,消费也会受到同一阶层人群 的消费情况而增加,这种特点称“示范效 应”。
slide 10
• 实际上,棘轮效应可以用宋代政治家和文 学家司马光一句著名的话来概括:“由俭 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slide 11
• 消费者一般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 随 收入的降低而减少消费,所以产生正截距 的短 期消费函数。这种特点称“棘轮效应” 。原因 消费者的消费不能摆脱过去的消费习 惯,从而 使消费既决定于当期收入及过去的 消费支出水 平,消费是由相对收入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
![宏观经济学-消费理论与投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cd820b0284ac850ad024235.png)
第二节 投资理论
2、加速原理(艾伯特·阿夫塔里昂,1913年)
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K=vY K代表资本存量,Y代表产量水平,v代表资本-产量比率 Kt-1=vYt-1
Kt=vYt
It=Kt-Kt-1=vYt-vYt-1=v(Yt-Yt-1) 加速原理不强调投入价格和利率,而强调预期需求。
第一节 消费理论
3、生命周期假说(Life Cycle Hypothesis) 美国经济学家弗郎克·莫迪利安尼(F. Modigliani) 1953年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认为大多数人都不愿过 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 内甚至在一生的时间范围内计划消费支出。
第一节 消费理论
第二节 投资理论
贴现率与现值
假定本金为100元,年利率为5%,则:
第1年本利和为:100*(1+5%)=105 第2年本利和为:105*(1+5%)=100*(1+5%)2 =110.25 第3年本利和为:110.25*(1+5%)=100*(1+5%)3 =115.76
以此类推,r表示利率,R0表示本金,R1、R2、R3分别表示第1、 2、3年的本利和,则各年本利和为:
c APC y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 量,即 c
MPC y
一般用 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若收入的变化趋向于无 穷小,则有
dc c ( y ) dy
第一节 消费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由于消费的增加量总是小于 收入的增加量,所以一定有0<β<1 。又因为随着收 入的不断增加,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会越来 越小,所以β的取值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这就 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31501275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c.png)
宏观经济学凯恩斯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
该理论主要探讨了消费行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并试图解释经济波动的原因。
凯恩斯认为,消费是经济活动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消费行为,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
凯恩斯将收入分为两部分:可支配收入和不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扣除税收后的收入,而不可支配收入则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利息、租金等。
凯恩斯认为,消费水平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稳定的比例关系,即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C = a + bY,其中C表示消费,Y表示可支配收入,a表示自发性消费,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当经济处于衰退期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来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这是因为,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会提高可支配收入,进而提高消费水平,促进经济活动。
反之,当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支出或增加税收来抑制消费,防止经济过热。
然而,凯恩斯消费理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凯恩斯消费理论假设消费者具有理性的预期,但实际上,消费者可能受到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消费行为并不完全理性。
凯恩斯消费理论主要关注短期经济波动,而对于长期经济增长,消费行为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人口结构等。
尽管如此,凯恩斯消费理论在宏观经济学中仍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为理解消费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政府可以根据凯恩斯消费理论,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政策工具,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凯恩斯消费理论自提出以来,对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提出了多种消费理论模型,如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收入假说等。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课件)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e75483d1f34693daef3e36.png)
曲线A点与原点的连接的线 段的斜率
9
观察,得出规律
c
15000 13000
11000
9000
C=c(Y)
G F E D C B A
B点为收支平衡点,消费 等于收入,APC=1 在B点左侧,消费支出高 于收入,APC>1
在B点右侧,消费支出 低于收入,APC<1
费诸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宏观经济学假 定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函数关系。
• 凯恩斯认为,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
加;但消费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 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凯恩斯消费函数。
• 用公式表示:c=c(y)。
5
4、刻画消费函数的变量:消费倾向
• (1)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的储蓄也必须有的消费
• β为边际消费倾向,βy为引致性消费,指的是收入
引致的消费
• 函数的经济含义:消费等于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之和
11
5、线性消费函数
C
A α
45°
0
1)线性消费曲线上每一
c=α +βy
D
点的斜率β(MPC)都
是一样的,并且0<β<1
B
2)自主性消费显示为消
费曲线在纵轴(消费轴)
上的截距α
18
作业:
• 预习《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章节,并将这几种消费理论进行比 较。
19
平均消费 倾向APC 1.01 1.00 0.99 0.97 0.94 0.92 0.89
8
对应的消费曲线
C 15000 13000 11000 9000
0
第12章 消费理论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
![第12章 消费理论_宏观经济学(第4版)_黄亚钧](https://img.taocdn.com/s3/m/e5483b015acfa1c7aa00cc80.png)
C
长期消费函数
B
C2=αA2+βY
αA2
A
C1=αA1+βY
αA1
0
Y1
Y2
Y
生命周期理论对“消费之谜”的解释
第四节 永久收入假说
• 弗里德曼提出的“永久性收入假说”从另一个角度对凯 恩斯理论的消费之谜做出了解释。
• 永久性收入假说考虑了人们的收入变动必然存在不确定
C2 A
C2*
E
I3
I2
B
I1
0
C1*
C1
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跨期选择
• 消费者跨期选择的均衡条件为:1+r=MRS
• 考察收入变化对跨期消费最优选择的影响。 • 不都是管使是预Y1增算加约,束还线是向Y右2增上加移,动或,者并两且者只同要时利增率加不,变其,效预果算
约束线肯定是向上平行移动,即其斜率始终是1+r。这时 候预算约束线会和离原点更远的无差异曲线相切,消费者 选择的范围扩大,也就意味着消费者能够实现代表较高效 用水平的跨期消费组合。
• 在这三个假设的基础上,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被写成:
C=a+bY • 其中C为消费;Y为收入;a称为“自生消费”,是一个大
于0的常数,代表即使没有收入也会进行的消费;b称为 “边际消费倾向”,其数值在0与1之间。
C
C=a+bY
B
b
A
1
a
0
Y1
Y2
Y
凯恩斯消费函数
•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却很快发现凯恩斯关于平均消费 倾向随收入增加而下降的假设存在着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28
2
slide 10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消费函数。
消费函数可表达为c=c(yd),其中c表示消费,yd 表示可支配收入。 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消费函数 可简化为:
2018/11/28
9
slide 10
•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根据美国
1869-1933年的经验资料,按三个部分重 迭的30年时期,计算美国长期平均消费倾
向的数据如下表:
• 1869-1898这一时期平均消费倾向为0.867, 1884-1913这一时期平均消费倾向仍为 0.867,1904-1933这一时期平均消费倾向 为0.879。
• 好,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内容,凯恩斯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 谢谢大家,再见!
2018/11/28
15
slide 10
2018/11/28
10
slide 10
• 以上数据表明: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稳定 的,而不是下降的,甚至还稍有上升。而凯 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增加 而 下降,这种理论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 被 称作“消费之谜”。
2018/11/28
11
slide 10
• 为什么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得到 短 期经验研究的证明, 但却与长期经 验 研究相悖?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
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2018/11/28
1
slide 1
•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写道: “无论从先验的人性看,或从经验中具体事 实看,有一个基本心理法则,我们可以深信 不疑。一般而论,当收入增加时,人们将增 加消费,但消费之增加,不如收入增加之
甚。”
c=α+βyd
2018/11/28
3
slide 10
α为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的消费
具体来说,自发消费是指收入为0时举债或 动 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自发消费是由人的基本需求决定的最必需的 消费,如维持生存的衣、食、住等消费。无论 收入多少,这部分消费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经济分析中,假设这部分消费不取决于 收入,是一个固定的量。
• 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APC,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 凯恩斯认为: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 加而下降。
2018/11/28
7
slide 10
•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MPC ,指指增加一单位 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 横轴表示可支配收入,纵轴表示消费,图中 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为消费曲线,自发消 费 为100,即收入为零时对应的消费量,β 即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表示随着可支配 收入 的增加,75的收入会用于增加消费。
2018/11/28
6
slide 10
•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 消费倾向这两个概念。
2018/11/28
12
slide 10
• 原因在于: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只 考虑当前消费依赖于当前收入,而实际 是人们在消费时也要考虑将来收入。凯 恩斯以后的经济学家提出,人们不是仅 仅根据当前收入,而是根据全部财富来 消费;这些财富不仅包括现有的财富 (包括股票、债券、房屋等),还包括 将来的预期收入。
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2018/1Βιβλιοθήκη /280slide 0
• 大家好!现在开始上课,通过刚才播放的视 频,我们可以看出:月收入越高,可能用于 旅游消费的支出越多,那么消费和收入之间 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是不是高收入会带来 高消费呢?
• 事实上,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
学界不断进行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命题。今
• 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介于0 和1之间,并随收入的增加而不断递减。
2018/11/28
8
slide 10
• 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能否得到经验数 据的支持呢?
• 短期数据支持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 收入高的家庭消费更多,随着收入增加,
用于增加消费的份额不断递减
• 但是长期数据不支持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 理论
2018/11/28
4
slide 10
βyd为引致消费,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
引致消费为自发消费的对称项,指消费中由 内生变量(即可支配收入)所引起的消费。 其中,β为边际消费倾向,在线性消费函数中, 边际消费倾向被简化为一常数。
2018/11/28
5
slide 10
• 下面通过图形来加深对以上概念的理解。如 图所示:
2018/11/28
13
slide 10
• 凯恩斯后具有代表性的消费理论有: 杜 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莫迪 里安 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弗里德曼的 持久收 入理论、霍尔的理性预期生命 周期假说 以及戴维森等人提出的随机 漫步假说和 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
2018/11/28
14
slide 10
• 当然,以上“消费倾向之谜”原因分析还 有待进一步深入,如果大家对这一问题感 兴趣,可以查阅更多的资料来完善对这一 问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