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变迁史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的增删情况探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的增删情况探析作者:施雅君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11期内容摘要: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在最近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又是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2017年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学生统一使用的教材。
相较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选文而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选文特征更鲜明,编排更合理。
当然,也存在一些缺憾。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选文选文编排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其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自1936年鲁迅逝世以后,有关他的回忆录、传记、以及研究他作品与思想的论著等大量问世。
中国现代作家中,从未有谁享此殊荣。
[1](P.23)作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和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鲁迅作品一直以来都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选择对象。
新中国初期,第一套中学语文教材选录了16篇鲁迅的作品[2](P.8),此后中学语文教材虽经多次编写,但鲁迅作品一直没有离开过语文教材。
由于鲁迅作品思想内涵博大深邃,教学难度大,近年来鲁迅文章在教材中几进几出,引发社会各界对是否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鲁迅作品的热议。
但是随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出现,笔者发现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编入了7篇鲁迅选文,与2005年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不仅没有减少,甚至还增编了2篇,故笔者想通过部编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的对比,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编排的特征及合理性,并以此探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选文编排存在的遗憾,以期能对日后的中学语文教材编排有所启示。
一.部编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入选情况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05年6月第5版)共收录了鲁迅5篇作品,分别为:七上第三单元(民俗风情)中的《社戏》,七下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八下第四单元(小说之林)中的《孔乙己》,九上第二单元(学会读书二:品味·感悟·欣赏)中的《故乡》,九下第二单元(学会读书八:迅速捕捉阅读信息)中的《藤野先生》。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学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最新资料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学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20世纪的中国,承载着过多的痛楚。
自五四时期起,时代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就是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承担苦难的勇气与毅力。
在这一点上,鲁迅就值得我们走近。
与之相反,同期在中共解放区,中学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多为充满斗争性、现实性的杂文,未录入一篇散文。
1937 年 10 月19 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校作了《论鲁迅》的演讲,称“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圣化”鲁迅的开始。
鲁迅在这里,文人的身份基本为战士的身份所覆盖。
与此呼应,1946年由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共收入鲁迅作品 11 篇,选编标准则是服务于革命战斗。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人教社共编写有5个版本的教科书:1950年版,1958年版,1959年版,1960年版及1963年版。
仅这五个版本共收录鲁迅作品就达27篇。
值得注意的是,1950 年11 月,成为新中国第一套国家统编教科书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与《高级中学语文课本》收入鲁迅作品 15 篇,包括《孔乙己》等7 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4篇散文,《最先和最后》等4篇杂文。
虽然受“阶级斗争工具论”影响,中学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无可避免地存在泛政治化倾向,但可以看出,这一版本在文体上还是比较注重多样性。
而从1958 年《语文》课本始,鲁迅作品打上了鲜明的政治烙印:其一是这些教科书中鲁迅的作品数量远远多于其他作家,其二是收入的鲁迅作品绝大部分是充满战斗性的杂文。
共和国建立到大跃进期间,鲁迅作品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为阶级斗争服务。
文革十年间,语文教育变成了“政文”教育,鲁迅作品被改造、限制后拿来利用,成了“文化大批判”的“武器”。
1969年《北京市中学试用教材》语文科选录《“友邦惊诧”论》、《论“打落水狗”》、《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等15篇作品。
文革中后期,鲁迅作品甚至成为中学语文科目中唯一的文学类型。
高中语文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素材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故乡》、《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秋夜》、《风筝》等①。
这说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地位,在“五四〞运动以后不久即已确立。
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是“五四〞新文学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五六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一般都在十几篇左右,1978年以来,那么增至二十篇以上。
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居古今中外作家之首。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第一套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各6册,这套课本,适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的需要。
它注重课本的思想政治性,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编排。
1950—1955年的教材共收录鲁迅作品16篇,其中《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等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保留篇目,基本确定了新中国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的内容。
另外,1950年和1951年版教材还收录了杂文《最先和最后》,散文《鸭的喜剧》、《风筝》,历史小说《非攻》等,而这四篇文章在1952年修订时被删去了。
这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由于受到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教学中的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尤其强调“阶级斗争工具论〞,使教师对作品的阐释呈公式化、标准化倾向。
教学照搬苏联的“四步骤〞教学法:即介绍作者——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正如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所说:“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这个任务,在语文学科更显得重要。
〞这样,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工具。
探究鲁迅文学风格的演变
探究鲁迅文学风格的演变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风格深受时代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呈现出了明显的演变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鲁迅的代表作品进行探究,分析其文学风格的演变。
一、早期作品:激情张扬的写实主义鲁迅的早期作品,如《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展现出了他激情张扬的写实主义风格。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表达了对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体制的不满和反抗。
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展现出了鲁迅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独特观察力。
二、中期作品: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经历的积累,鲁迅的文学风格逐渐从激情张扬的写实主义转向了冷静客观的现实主义。
在《呐喊》和《彷徨》等作品中,鲁迅以更为深沉的笔触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他不再只关注个体的命运,而是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考察社会结构和历史变革对个体的影响。
他的文笔逐渐明晰起来,语言更加简练准确,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对社会现象的细致观察。
三、晚期作品:深邃沉思的象征主义晚年的鲁迅在文学风格上进一步演变,转向了深邃沉思的象征主义。
《药》和《故事新编》等作品中,鲁迅将现实与象征紧密结合,通过对象征意象和隐喻的运用,抒发了自己对生死、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他的文字更加含蓄而意味深长,透过象征与隐喻的表达,传递出深远的人生观和思想理念。
四、总结与展望鲁迅文学风格的演变是与时代变迁和个人经历紧密相关的。
从早期的激情写实主义到中期的冷静现实主义,再到晚期的深思熟虑的象征主义,鲁迅的文学作品不断演进,展现出一个作家思想和艺术探索的过程。
鲁迅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总体来说,鲁迅文学风格的演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现实、人性和命运等问题的不断思考和深化理解。
他的作品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批判意味,又蕴含着对生命和人性的深邃思考,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鲁迅的文学风格演变是他艺术探索的过程,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为什么鲁迅文章从初中课本移除
为什么鲁迅文章从初中课本移除9月1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公布,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多篇文章被删。
为何鲁迅的文章会从初中教材移除?官方的回答是:“有些经典篇目,因为时代久远,不再适合初中生阅读”。
对于很多八零后、九零后来说,鲁迅和周作人在当下的主要身份是两位思想者、观察者,即便他们在文学创作上也获得了巨大成功。
相比于鲁迅的犀利言辞,周作人显得温润而中庸。
但正是这样一位温和、稳重的周作人,一生却无法逃脱命运的捉弄。
无论哪个阶段,都始终摆脱不了那个“革命”的阴影,没能像鲁迅一样“以笔为枪”,用手中的笔唤醒沉睡的中国人。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与周作人并称“周鲁”,是20世纪文学的一面旗帜。
他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却有着自由的思想;他求学于洋务派办的学堂,却有着新潮的知识;他受聘于军阀办的报馆,却有着强烈的爱国心;他专注于文学创作,却被尊为“思想家”。
他看到“国人的魂灵,依旧沉睡”,于是决定以文学唤醒国人。
他曾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于是他选择了写小说。
在文坛长期盘踞下来之后,鲁迅又开始关注“社会问题”。
他先是翻译日本文学作品,后又写杂文批判国民劣根性。
鲁迅写的杂文深刻犀利,短短一百字内便能够针砭时弊,指出问题的关键。
初中教材将其从课本删除,这背后隐藏着一个严肃的事实,那就是鲁迅的思想和文字已经过时。
对于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从初中教材移除,学者孟繁华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以鲁迅的思想和文字,已经过时,无需再占据初中生课本”。
其实从中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史上也可以看出,凡是鲁迅的作品,基本都从中学语文教材上消失了。
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鲁迅的文章就开始退出中学教科书。
其实鲁迅文章消失背后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外在因素,也有历史原因,但归根结底是一种大趋势。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体制也应该随之改变。
教材内容的更替与时俱进,学生在升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保持动态发展的观念。
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目分析
刘丹(广州鲁迅纪念馆,广东广州 510110)近年来,每当新学期伊始,或有新版中学语文教材出版,总会有关于鲁迅作品选目的爆炸性新闻和热烈讨论,题目和焦点总是充斥着吸引眼球且有摧毁性的“大撤退”、“过时”、“滚出”等字眼,这些争论的论据似乎很充足,其一,鲁迅作品的重点篇目比如《阿Q正传》被删了;其二,鲁迅作品的总体数量在减少。
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鲁迅作品的敏感与关注?鲁迅作品真的面临“过时”危机,要“大撤退”了吗?本文就这个问题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依据,梳理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选目,总结其变化规律并尝试分析原因,以期还原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巾发展更替的全过程,为近年来对鲁迅作品的讨论提供一些借鉴。
一、梳理与回顾作为白话文创作的典范,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的作品就开始被选人当时的诸多国文类课本。
目前所知最早收入鲁迅作品的是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其中收录了《风波》《故乡》《鸭的喜剧》《社戏》《兔和猫》和《论雷峰塔的倒掉>6篇作品。
之后的近20年中,在已出版的73种国文课本中,有近50余种收录有鲁迅作品。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叶绍钧等主编,1923-1924年初版的《新学制初级中学国语教科书》,其中选人《鱼的悲哀》《鸭的喜剧》《故乡》《孔乙己》4篇作品;傅东华主编,1933~1935年初版的《复兴初级巾学同文教科书》,收录《秋夜》《风筝》《马上日记》《鸭的喜剧》《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维新与守』日》6篇作品;夏丐尊、叶绍钧合编,1935~1938年初版的《国文百八课》,收录《秋夜》《风筝》《孔乙己》《鸭的喜剧》4篇作品.进入40年代,在曰前所见的通行于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的22套国文教科书巾,有20套都选人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统一编写中小学教材,供全国中学使用。
1951年,在解放区语文课本基础上修订出版的第一套初级、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在全同正式使用,共选人鲁迅作品9篇;1956年,文学、汉语分科教学,新编的中学文学、汉语课本增至14篇;1958年,人教社重编综合性语文课本,1959、1960年均有修订,鲁迅作品篇日增至20篇;1964年新编的十二年制学校中学语文课本回落至15篇。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
浅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会昌中学刘青高三语文谈起鲁迅,很多人心生崇敬之情,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他创造了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他手中的笔刻画出他眼中时代,其思想之深邃,创作之丰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震撼。
作为中学生,也理所当然地去接受鲁迅作品的熏染,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鲁迅的颇多文章,鲁迅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并不陌生。
可是,当真正地提起鲁迅,提起鲁迅的作品,中学生们难免皱眉,尤其是在鲁迅所生存的五四时代离当下的青少年渐行渐远之际,更难以让中学生群体热情地去读鲁迅。
中学语文课堂中鲁迅的教学局面愈来愈尴尬,不仅是学生,就连教师也对寻求一种正确有效的鲁迅作品的教学方式感到困惑。
对于鲁迅作品该不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曾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热议,鲁迅作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鲁迅的作品被放置于风口浪尖之际,庆幸的是依然有一部分群体热情地去呼吁鲁迅作品在当下存在的必要性。
即使五四时代已成历史,可是鲁迅的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有理由让它萌芽滋长,生长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
正如郑振铎先生说:“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鲁迅已逝,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这位最真挚最勇敢最热忱的朋友的情怀和精神不死。
一、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当下面临的挑战尽管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依然避免不了严峻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鲁迅作品应当退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原因是鲁迅所生活的年代与当下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加之半文言半白话的语言,让学生们对他的作品有着难以逾越的思想鸿沟,另外其作品折射的思想内容已经渐渐远离当下的主导思想,并且其思想的深刻与深邃,内容的晦涩不能被中学生很好地消化吸收。
中学语文中被大家用戏谑之语说出来的那句“学生有三惧,一惧文言文,二惧写作文,三惧鲁迅文”,也有趣地反映了中学生们对鲁迅作品的抵制情绪。
在日益商业化的今天,鲁迅的作品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伴随时代而产生的尴尬现状大致归于四个因素: 第一:鲁迅作品生根萌芽以及繁茂葱郁的历史岁月中,鲁迅的作品被打上了深重的时代烙印,被特定的历史打上了政治的符号,人们的心里仿佛清晰地闪现着他紧握手中的笔杆,锋利尖锐地直指社会和人心最为脆弱不堪的一面,呼吁新的社会,剔除国民劣根性。
鲁迅作品选入教材中的篇目梳理及分析
三、鲁迅小说“含蓄”的原因
我把鲁迅小说深刻的思想性理解为“含蓄”。即不直接表露出来, 而是通过文学的形式,以较为曲折委婉的手法表达出自己对 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看法,读者在解读作品的过程中通过自己 的思考过程,从而体会和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有 “与我心有戚戚焉”的同感和共鸣,从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 象。 鲁迅生活在白色恐怖之中,他没办法明确地表达自己所有的想法。 时势所迫,倒是造成了很符合小说创作规律的作品——给读 者以发挥想像的空间,这是其小说含蓄性的原因。 这种含蓄不知是不是鲁迅有意识的行为?鲁迅毕竟不是正规的文 学专业毕业,没有系统的文学理论,以他所受的文学教育, 可能不是他的有意识行为。那么,这种含蓄是时代特征在鲁 迅小说中的表现,可以说是那个时势造就了鲁迅小说的特征, 也就造就了伟大的鲁迅。 以鲁迅的悟性,他从小就有对文学的爱好和大量的阅读,这种含 蓄又应该是他通过阅读写作而“悟”出来的,应该是鲁迅在 创作中的有意识的行为。那就是说,鲁迅以他的天才成功地 理解了小说创作的规律,并有意识地运用于创作的实践。
第中学教材中的选文篇目 中学教材中的选文篇目
《论“花边文学”》(以上1篇杂文在杂文集《花边文学》中); 《战士和苍蝇》(以上1篇杂文在杂文集《华盖集》中); 《无花的蔷薇》、《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 》、《可惨与可笑》、《记念刘 和珍君》(以上5篇杂文在杂文集《华盖集续编》中); 《〈阿Q正传〉的成因》(以上1篇杂文在杂文集《华盖集续编的续编》中); 《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哭范爱农》、《题〈彷徨〉》、《自嘲》(以上4 篇在《集外集》中); 《题〈呐喊〉》、《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自题小像》(以上3篇在《集外 集拾遗》中); 《捣鬼心传》、《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为了忘却的记念》、《我怎么做起小 说来?》(以上4篇杂文在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中); 《门外文谈》、《拿来主义》、《忆刘半农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上 4篇杂文在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中); 《白莽作<孩儿塔>序》(以上1篇序言在杂文集《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因为教材屡有变迁,早已打破了人教版一统天下的格局;而且人教版本身 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当然,相对于地方教材,这种变化较小,是相对比较 稳定的。所以,对以上61篇文章选入教材与否的记忆肯定有错,可能有遗漏, 也会有没被选进过教材的。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学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
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学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摘要:鲁迅作品体现出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承担苦难的勇气与毅力,具有经典性与永恒性。
90年来,鲁迅作品在中学教科书中都未曾缺席。
研究鲁迅作品过去90年在中学教科书中的接受历程,能梳理出鲁迅作品在各时代的性质与地位,从而为今后如何学习鲁迅作品做一点贡献。
关键词:鲁迅作品教科书接受历程20世纪的中国,承载着过多的痛楚。
自五四时期起,时代留给我们最可贵的精神遗产就是知识分子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承担苦难的勇气与毅力。
在这一点上,鲁迅就值得我们走近。
鲁迅作品进入中学教科书最早在1923年。
鲁迅作品是作为首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而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
这说明,鲁迅作品的经典性从一诞生就已被确立。
1923 年8 月,由范祥善等编辑,胡适等校订,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选有《故乡》和《鸭的喜剧》,这是鲁迅作品最早的选本。
此后,民国时期各套中学语文教材都选编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
据统计,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编入教科书中的篇目大致是18篇,多为小说与散文,鲜有杂文。
与之相反,同期在中共解放区,中学教科书中的鲁迅作品多为充满斗争性、现实性的杂文,未录入一篇散文。
1937 年10 月19 日,毛泽东在陕北公学校作了《论鲁迅》的演讲,称“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
”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圣化”鲁迅的开始。
鲁迅在这里,文人的身份基本为战士的身份所覆盖。
与此呼应,1946年由胡乔木主编的《中等国文》共收入鲁迅作品11 篇,选编标准则是服务于革命战斗。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人教社共编写有5个版本的教科书:1950年版,1958年版,1959年版,1960年版及1963年版。
仅这五个版本共收录鲁迅作品就达27篇。
值得注意的是,1950 年11 月,成为新中国第一套国家统编教科书的《初级中学语文课本》与《高级中学语文课本》收入鲁迅作品15 篇,包括《孔乙己》等7 篇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4篇散文,《最先和最后》等4篇杂文。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变迁鲁迅作品从20世纪20年代初入选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非正式出版物《初中国文选读》以来,就直是中学语文课本里的重头戏。
回首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变迁,从唤醒国民精神、维护新中国政权、巩固文革统治真理性,到解放思想,直到促进社会的多元化。
选文变脸背后折射出的是教育思想及价值观的几番浮沉。
民国:推广白话文的先锋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充分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精神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就必须将民主与科学精神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而鲁迅的文章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突出成绩。
他在对封建制度进行无情攻讦的同时,也指出了僵死的语言是封建统治者宣传朽腐的名教的载体,因而其作品从一诞生起就注定拥有不可磨灭的经典性。
教科书编者更是认识到推广白话文,打倒孔家店,传播反帝反封建思想的关键在于教育。
早在1923年,鲁迅作品《故乡》和《鸭的喜剧》就被选人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学制国语教科书》,随后,国内各书局、教育部门及一些著名的学校,在其自行编写的语文课本中收录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鲁迅作品约五十余篇。
这一时期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数量之多,是五四新文学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这一时期鲁迅的选文对推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以文艺的外衣力图唤醒愚昧的国民。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大旗,第一次找到了中华民族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走向中国现代文化系统的一条必经的狭窄孔道,将鲁迅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真正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植入了语文教学,打破了上千年来孔家店的垄断地位,实现了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历史过渡。
建国初:民族新文化的风向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到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语文课本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课本中的鲁迅作品成了政治的传声筒。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年出版的新中国第一套中学语文课本《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编辑大意就说过: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及其解读
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及其解读东莞中学语文科张兰内容提要改革开放以后中学语文教材鲁迅作品选录及其读解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变化与进步主要表现为政治性的逐渐淡弱和人文性的增强,尤其是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影响强有力的注入,彻底改变了十七年与文革时期对鲁迅文本的革命化阐释。
本文旨在梳理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及其解读的历史状况,,并对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实践提出建议。
关键词:鲁迅作品;中学语文教材;反思20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几乎是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学作品的典范进入中学语文课本的。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尝试新文学创作仅仅两三年时间后,国内各书局和各省教育厅及一些著名学校,就开始在他们各自编写的国文或者国语类课本中,选编已经发表出来的鲁迅作品。
建国以后,鲁迅作品的选编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呈上升的趋势,甚至有很多作品得到国共两党的政权的共同认可,就是在政治矛盾十分敏锐的文革时期,鲁迅的作品也大受选编者欢迎。
当然这一时期鲁迅的作品同其他许多文学作品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选编者扭曲地读解其中的精髓,造成这一时期文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日趋健全,在中学语文选编过程中对鲁迅作品仍表现出特别的偏爱。
在科学删减的基础上,又新选了不少篇目,体现了选编者的时代意识和文学眼光,在保证鲁迅经典性作品基础上,又考虑到广大师生的接受难易程度。
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教材改革显示,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数量已经减少。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选编史和我们中学语文教育的走向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本文旨在梳理新时期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选编及其解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鲁迅作品的选编和教学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语文教学开始有了自己的体系,在教材选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鲁迅作品也渐渐摆脱了政治任务的“枷锁”,向人文教育迈进,并在实践中开辟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领域。
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故乡》、《风波》、《鸭的喜剧》、《兔和猫》、《社戏》、《论雷峰塔的倒掉》、《秋夜》、《风筝》等①。
这表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历史地位,在“五四”运动以后不久即已确立。
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地位,是“五四”新文学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
五六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一般都在十几篇左右,1978年以来,则增至二十篇以上。
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居古今中外作家之首。
195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第一套全国统一的语文教材《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和《高级中学语文课本》各6册,这套课本,适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的需要。
它注重课本的思想政治性,语文训练和语文知识缺乏系统性的编排。
1950—1955年的教材共收录鲁迅作品16篇,其中《一件小事》、《故乡》、《社戏》、《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呐喊〉自序》、《祝福》、《“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等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保留篇目,基本确定了新中国语文教材收录鲁迅作品的内容。
另外,1950年和1951年版教材还收录了杂文《最先和最后》,散文《鸭的喜剧》、《风筝》,历史小说《非攻》等,而这四篇文章在1952年修订时被删去了。
这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由于受到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教学中的政治化倾向比较严重,尤其强调“阶级斗争工具论”,使教师对作品的阐释呈公式化、标准化倾向。
教学照搬苏联的“四步骤”教学法:即介绍作者——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
正如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所说:“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这个任务,在语文学科更显得重要。
”这样,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工具。
追寻鲁迅足迹,探索成长奥秘——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之成长轨迹篇(统编版2024)
追寻鲁迅足迹,探索成长奥秘——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之成长轨迹篇鲁迅青少年时代价值取向和人生选择的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童年到1898年出走绍兴城。
其间鲁迅在私塾读书,接受陈腐的封建正统教育。
他几乎没有离开过绍兴城,强加给他的是封建士大夫家族传统的“读书应试”、“科举进仕”的价值观念。
这些,在作品《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五猖会》《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琐记》等篇中都有所体现。
这种价值观念说穿了就是要以“学而优则仕”的教育观去塑造鲁迅的性格与灵魂,塑造出一个合乎封建规范、适合于本阶级利益的孝子贤孙。
这是一种典型的传统的封建价值观念。
因此,鲁迅必须在看迎神赛会之前背涌《鉴略》;一定要离开自己的“乐园”被送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熟";“能在大众面前,冠冕堂皇地看的,最后鲁迅迅速成长起来,终于决心“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第二阶段是1898年到1902年的南京求学时期。
这一时期鲁迅经历了从“富国强兵”的社会理想到拥护变法维新的改良主义思潮的演变。
传统的价值观念随着家庭的败落彻底地丢弃了,从完全为个人、为家庭荣耀的桎梏中摆脱出来,投身于为国家时代的命运的奋斗中。
鲁迅先考进江南水师学堂,继而考人矿路学業。
这些在《琐记》一文中有集中反映。
他先认为洋务派“富国强兵”能够拯救社会。
然而,他所到的南京水师学堂却是“乌烟瘴气”,令人哭笑不得。
鲁迅到南京那-年维新变法正值高潮.呼声最高的东西顺理成章地被青年人接受。
他接受了改良主义思潮。
在矿路学堂,功课非常新鲜,还能大量地阅读新书新报,通过《天演论》,他接触到了进化论。
毕业时,他觉得学问是“上穿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这不仅是对洋务派教育的不满和批判,也流露出他当时对个人出路和社会出路的茫然和忧虑。
第三阶段是从1902年到1906年的仙台学医时期。
鲁迅从拥护维新、“科学救国”到“弃医从文”.用文艺倡导革命。
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
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关于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几点思考从上世纪20年代初北京孔德学校编印的《初中国文选读》开始,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入鲁迅作品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虽然入选的数量和篇目不断发生变化,但不争的事实是,鲁迅的作品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
而从2001年实施高中新课改,对鲁迅作品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争议之声又多了起来,特别是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成为学界与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
那么,如何看待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变迁,在教学实践中讲授鲁迅作品应坚持怎样的立场,如何处理鲁迅作品的时代性与超越性问题呢?一、勿将鲁迅作品的价值与其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数量简单挂钩衡量一个作家作品的价值,有很多的标准与原则,并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具体的甚至巨大的差异。
远的不说,仅就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而言,中国文学创作的主流曾发生多次变迁,从启蒙到救亡,从人的文学到工农兵的大众的文学,对作家、对作品的评价标准大相径庭。
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文学作品价值的评定是无法把握、漂浮不定的,如真是那样,又何来那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名篇。
事实上,穿透历史、时代的尘埃,衡量文学作品最终的依据还是作品本身是否能传达出先进、深邃的思想,是否具有富于创造力的、优美的语言形式,是否能够打动、震撼作品的接受者。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真正经典优秀的作品正是依靠这些超越时空的特质在读者与批评者中源远流传的。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来,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及入选作品数量多少能否成为衡量鲁迅作品价值依据呢?当然不能。
一国之中学语文教育事关国民素质与思想政治导向之基,其教材选择当然要慎之又慎,但其标准却与文学作品流传的价值标准并不相同,而是一种基于教育功利性基础上的决定,即要服从于教育的政治目的、思想标准并考虑到教育手段的落实(便于教育)。
因而,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应该是兼顾上述原则的典范例文,而若以文学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入选文章也不一定是真正最好的文章,换言之,入选的作品不一定比未入选的作品优秀。
海外教材中的鲁迅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
海外教材中的鲁迅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人民网 2013.9.4.【导读】“《伤逝》、《祥林嫂》等文章,绝非孩子们能感知的。
”赵瑜认为,鲁迅是以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来世事,鲁迅的种种好,应该是成年后才能体味。
开学了,郑州市中小学生逐步进入正常迅速的学习轨道。
不过,拿到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材的老师们发现,课本出现了不小的变化:30篇课文中,9篇被更换,单元顺序也做了较大适当调整。
在一线教学者看来,新教材更接地气,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课文更换9篇,改动1篇今年即新使用的人教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所,30篇课文,有9篇被更换,一篇文章有改动。
删掉的课文: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静夜》)新增的文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贾平凹的《风雨》选自《礼记》的《虽有嘉肴》纪昀的《河中石兽》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改动的文章:《论语》十则改成了《论语》十二章,节选内容小幅变化。
结构单元顺序大调整“没有《风筝》了,学起来就非常简单多了。
”八年级学生王浩然翻看过新教材后说。
在他看来,鲁迅的《风筝》是七年级语文教材里最难懂的文章。
“这篇文章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去理解,对于高三学生来说,确实不太好掌握。
”研究室郑州七中初中部语文组组长、郑州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张玉明说,新教材用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代替了这一亲情主题的文章。
张玉明说,以往的写作融合在“写作与综合性学习”中,新教材有了单独的原则上写作板块,每个单元明确了写作的明晰主题。
“文言文的分量也加重了。
”整个初中阶段必考增加了11篇古诗词,“这表露了注重注重古文化的信息。
中小学教材里的鲁迅作品究竟有哪些?
选读 》编入鲁迅先生的 《 风波 》、 《故 乡 》 、 《 的喜 剧 》、 《 鸭 社
戏 》等 作 品 ,这 是 目前 所 知 最 早 编
《老 调 子 已 唱 完 》 、 《读 书 杂 谈 》、 《 读书与革命 》 6 《 . 开明语体 文选类 编 》, 开 明 书 店 1 3 — 1 3 年 : 《社 g 1 4 9
民 国 时期 中小 学 教 科 书 鲁 迅 作 品选 目
2 世 纪2 年 代 初 ,北 京孔 德 学 0 0 校 编 印 的 非 正 式 出 版 物 《 中 国文 初
的喜剧 》 、 《 明人 和 傻子 和 奴 聪
才》 : 5 《 中 国文 教 本 》 , 大 东 . 初
书局 1 3 - 1 3 年 : 《 9 1 9 2 示众 》、
出 版 的 中 学 语 文 教 科 书 ,是 1 2 93
7. 《开 明 国 文 读 本 参 考 书 》 ,开 明书 店 1 3 — 1 3 年 : 92 9 3 《 的故事 》、 《 》、 《 好 雪 秋夜 》
国文 》,商务印书馆 1 3一 l 3 94 98 年: 《 风筝》、 《 鸭的喜剧 》 1 . 《 中国文读本 》,中华 7 初 书局 13年 : 《 99 生命 的路 》
国语与
记 》、 《 亲的病 》 父 1 . 《 中国文读本 》,中华 2 初 书局 13 年 : 《 94 一件小事 》
1 . 《 生 活 初 中 教 科 书 3 新
国 文 》 ,新 国 民 图 书 社 l 2 年 : 99
想 和文 化 事 件 。
4 《 中华 国语 与国文 》, . 新
年 8 由范祥 善等编辑 、胡适 等校 月 订 、商务印书馆 出版的 《 新学制国 语教科书 》 ,选人鲁迅先生的 《 故
小初高教材中鲁迅的文章
小初高教材中鲁迅的文章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思想家、文化评论家,他的作品被广泛收录在小学、初中、高中的教材中。
这些教材中选取的鲁迅的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大意义,也对于学生的思想启蒙和社会意识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以《狂人日记》、《阿Q正传》和《彷徨》为例,探讨鲁迅的作品在小初高教材中的价值和地位。
鲁迅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强烈的批判意识,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小初高教材中得以广泛传播。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早收入教材的作品之一。
这篇作品以第一人称叙述,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视角,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虚伪。
《狂人日记》以独特的创作手法和犀利的文笔,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它在小学教材中出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批判精神。
《阿Q正传》是鲁迅最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篇小说通过描写一个小人物阿Q的形象,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和现实。
阿Q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农民的悲剧命运和精神困境,他的失败和屈辱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
《阿Q正传》在初中教材中的出现,有助于引导学生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现象的深思熟虑,引发他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彷徨》是鲁迅晚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也是他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的一次深度思考。
这篇文章以鲁迅特有的激烈和犀利的笔调,探讨了人们在时代的巨大压力和种种社会矛盾下的真正困境。
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批判,揭示了中国社会的虚伪和病态。
《彷徨》在高中教材中的出现,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理性思考的能力,使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和困境。
鲁迅的作品在小初高教材中的使用,不仅是因为其在文学艺术上的价值,更因为它们体现了中国社会和人性的现实压力与矛盾,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思想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这些作品的选入,体现了教材的更新和改革,也反应了教育部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
割“鲁”、弱“鲁”还是去“鲁”
割“鲁”、弱“鲁”还是去“鲁”作者:谢慕武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01期时下在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读不懂鲁迅;而且,真正懂得并能讲好鲁迅的教师非常有限,师生中普遍存在难教、难学的困境。
相当多的人对中学教师教授鲁迅作品的教学现状不满意。
鲁迅的文章生涩难懂,不好学,几乎成了中学校园里师生的“共识”。
新世纪初,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的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明显减少。
1980一1999年,人教版教科书中鲁迅作品篇目达到23篇,但是,2000一2003年,鲁迅作品篇目减至15篇,2006年减至11篇,2010年人教版高中必修课教科书中鲁迅作品只选有3篇,《药》、《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等作品在教材中消失了,引起师生疑惑,更引发媒体热议。
一时间,陪伴几代人成长的鲁迅作品,竟然在校园里面临尴尬的境地,是去是留,争议不断。
鲁迅作品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鲁迅作品一直以来被作为典范安排在中学语文教材之中,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散发出来的作者的人格魅力,对于提升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其言语能力和形成健全人格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鲁迅的作品是语文的典范,永远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始终涌动着青春气息。
鲁迅的作品是年轻一代精神成长的“底子”,而且是常读常新的,我们可以在鲁迅世界里汲取无穷的营养。
我们的心中有一个怎样的鲁迅,往往取决于我们接触到了哪些鲁迅作品。
在中学教材中关于鲁迅作品的选编经历了几番风雨,遭受了几多变迁。
在“十七年”时期,“以杂文居多”,“突出政治性”;在“文革”时期,“篇目不断减少,编排混乱”;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其安排大致是先散文,后小说,再后是杂文。
写孩提时代的故事或内容较为浅近的作品大多数放在低年级,而鲁迅后期的内容较为复杂的杂文则全部置于高中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里的鲁迅作品变迁史
鲁迅作品是否“撤出”中学语文课本的问题,几乎是“周期性”的社会热点问题,每隔几年被人们淡忘的时候,就会因为再次遭遇删节而回到大众视野里。
一面是家长、学者对鲁迅淡出教材的“痛心疾首”、“奔走呼吁”,一面却是流传于中学生之间“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
一度写在旗帜上的鲁迅,如今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微妙。
“鲁迅抛物线”
如果将“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数量”看做一种趋势,那么这种趋势曾经历过一个复杂的变化。
有人将其形象地比喻为“抛物线”――这条抛物线的顶点在“文革”时期。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如《故乡》、《鸭的喜剧》等都是最早被采用作教材的鲁迅文章。
有资料显示,1949年以前鲁迅作品共选入教材 25 篇。
但解放区的语文课本只收了鲁迅的小说和一部分政治性较强的杂文,且数量极少。
1949年以来,几乎各套中学语文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本都选入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49-1966年所选入教材的鲁迅作品有 31篇。
在各种文体中,杂文数量最多。
“文革”期间,全国通用的语文课本被取消,各地自
行编写语文课本。
“文革”开始的头两三年,鲁迅作品因为不完全符合政治思想宣传的目的而被逐出了中学语文课本。
1969 年开始,语文课所谓“文”的范围稍有扩大,鲁迅作品开始得到谨慎的恢复(仅限于政治针对性极强的杂文);1970 年,文学作品的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而1972 年以后,只要是鲁迅的作品均不在被禁之列。
换言之,“文革”中后期,在其他作家和作品均遭禁的时候,鲁迅作品曾成为中学语文课堂上唯一的文学教材。
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材中选入的鲁迅作品有 28 篇。
到90年代中期以后,去掉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友邦惊诧”论》等杂文。
鲁迅作品的总数量与以前相比有所减少,一度维持在 15 篇左右。
2007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编撰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本,则只收入鲁迅作品13篇,初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入10篇,高中语文教科书里选入3篇。
而其他版本如2012年在全国现行使用的江苏版、山东版、广东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均不超过15篇。
写在旗帜上
尽管如此,当前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鲁迅仍然是选收篇目最多的作家。
鲁迅在语文教材中“老大哥”地位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
早在1937年鲁迅去世一年之际,毛泽东就做了《论
鲁迅》的报告,称鲁迅为“中国第一等的圣人”,认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
到了《新民主主义论》中,他写下了这段包含了三个“伟大”和七个“最”的话:“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可宝贵的性格。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
毛泽东对鲁迅的这一“定性”,直接被写进了1956 年颁发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草案)》。
和课本相配套的教学参考书,根据大纲所规定的原则明确了每一篇鲁迅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任务。
比如《孔乙己》,“讲授这一课,目的在使学生认识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加深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憎恨”;而《祝福》“目的在使学生认识旧中国被压迫被侮辱的劳动妇女悲惨遭遇和封建制度吃人的罪恶,因而更加痛恨旧社会,热爱新社会”。
几度沉浮
鲁迅作品在教材中的增增减减,实际上是一个意识形态变迁的过程。
“1949年之后,鲁迅被写在了旗帜上。
但是,他的思
想遗产并不完全符合上世纪50-70年代意识形态的要求。
与这一时期文坛掌控者的历史恩怨也是他必然要面临的障碍。
鲁迅之所以被接纳,主要是由于毛泽东对他的推崇。
但是,领袖的推崇并不能解决这个矛盾。
1949年之后,鲁迅必然要面对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环境。
”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鲁迅大全集》主编李新宇曾在文章《1949:进入新时代的鲁迅》、《1955:胡风案中的鲁迅》进行过探讨,也为鲁迅作品在1949年之后的种种境遇提供了一种历史视角。
2001年9月,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一书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
在这本书的最后,周海婴透露了1957年毛泽东与罗稷南的对话,也就是如今众所周知的“毛罗对话”:“罗稷南老先生抽个空隙,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不料毛主席对此却非常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
”
在李新宇看来,“这件事并不奇怪,也无需惊讶”,“当时一些文化部门的人都知道鲁迅的思想有问题,而且鲁迅作品当时就曾因思想有问题而从教科书上被抽掉。
”
据宋云彬1950年7月4日日记记载:“第三册语文课本付排,灿烂谓所选鲁迅之《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乃鲁迅早期作品,思想有问题,其言甚是,为另选一课。
”这里的“灿烂”是中学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委员金灿烂,他与宋云
彬都是当时教育部和编审局领导。
经过两位的审查,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中删掉了“思想有问题”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鲁迅死得太早,没有来得及接受思想改造。
不可能自己“洗澡”,不可能表示痛改前非的决心,也不可能像一些作家那样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头换面地修改。
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对鲁迅的遗产进行选择,对鲁迅的形象进行再造。
”李新宇说。
改革开放之后,情况有些变化。
上世纪80年代,因为强调反思,拨乱反正,带来了除旧布新的时代新风,所以有了“回到五四”、“回到鲁迅那里去”的呐喊,王富仁、钱理群就是那时开始重新研究鲁迅的。
但是,这一时期很快结束了。
进入90年代,继之而起的是另一种时代文化,“鲁迅再次变得不合时宜。
”李新宇分析。
“我们所处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稳定高于一切的时代,调侃的、娱乐的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抚摸的、催眠的更受青睐。
像鲁迅那样直面现实,拒绝瞒和骗,揭露问题,冷嘲热讽,又提不出建设性意见……早在90年代初,就有主流作家指出:鲁迅能引发地震。
鲁迅好斗,爱骂人,当然不利于安定团结,所以不希望作家学鲁迅,也不希望娃娃们学鲁迅。
”李新宇说。
过于深刻?
对于教材删除鲁迅文章,作家赵瑜认为,初中的孩子,大部分还停留在语言的基础训练以及修辞训练上,接触的内容不宜过于深刻,重在接地气,有常识,且有趣味。
“鲁迅的很多文章是他40岁以后写的,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
《收获》杂志编辑部主任、作家叶开则撰文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作家是有座次的。
‘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很严格,轻易不能随便搬动。
”他认为,“教材编写环境如果正常,现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都应该纳入平等的考量”,但如果要全面退出则让人“惊诧”。
“对中国一代又一代改革者和知识分子来说,鲁迅对国家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文学领域,他的作品鼓励人们对社会进行反省。
即便现在阅读鲁迅的作品,你还能受到强烈的启发。
”北京大学教授、著名鲁迅研究者钱理群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小学教育教不教鲁迅,本质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鲁迅这样的知识分子?”
当今青少年阅读鲁迅作品会有相当的难度。
难在哪里?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兼鲁迅研究室主任陈漱渝认为,除了语言、主题等比较难把握以外,最难的还是知人论世。
他指出,鲁迅作品涉及的人物好几千,每人都有其是非功过,都有其全人全貌。
但鲁迅的写作又都有特定情境,针对的往往只是笔下人物的一时一事,很难据此对其盖棺论定。
比如鲁迅批判过顾颉刚、高长虹、梁实秋、林语堂、周
扬、郭沫若……不能因为这些人物别有其他长处或贡献,就简单化地否定鲁迅的批判。
鲁迅作品涉及的历史事件也很多,一篇短短的《〈自选集〉自序》,就提到《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提到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对于这些历史,九零后、零零后们自然会感到陌生。
教科书把有趣的鲁迅弄丢了
在很多学生眼里,鲁迅先生每天都在忧国忧民、唉声叹气,“横眉冷对千夫指”。
而课文里一些他当时写作时未必多加在意的句子,则被拿来做文章,如《秋夜》里,鲁迅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按照现代语法,这句话应当算是病句。
但这句话却曾经在语文试卷中以阅读理解的方式被反复考察,要求学生们研究鲁迅为什么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以至于最后得出作者自己当年都未必想得到的答案。
其实,鲁迅的形象绝非几篇课文能体现。
以2013年重新修订的《鲁迅全集》来看,鲁迅著作有小说、杂文、学术著作共计10卷,书信4卷,日记3卷,索引1卷,总共18卷,总字数约700万字。
这还不算鲁迅早年用其他笔名,星散在一些报刊上有待学者统筹整理的文字。
有学者认为鲁迅全部的作品大约有1000万字之多。
相对这么大规模的著
作,入选教材的几篇课文显然是太单薄,并不能撑起鲁迅立体的形象。
摘编自《时代周报》、《今晚报》、腾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