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4.2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4.2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4.2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83003cc5da50e2524d7ff2.png)
第4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大国首脑曾设想战后由四个警察(美、苏、英、法)共同维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个警察(美国)领着两个警察(英国和法国),和另外一个警察(苏联)相对抗。
导致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B.美国实力的增强和英法的衰落C.苏联政治影响在东欧的扩展D.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解析:选D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本原因”,A、B、C三项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明题干揭示的主题。
只有D项中的国家利益才是国际关系中的根本之所在。
2.据图片,说明“我也是出于善意”的目的是()①单纯的经济援助计划②遏制苏联的力量③扶持和控制西欧④建立北约组织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②③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马歇尔计划”是美国通过援助西欧,进而扶植控制西欧,从而实现遏制苏联的重要冷战手段。
3.布朗回忆说:60多年前,我参加了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
他还吹嘘他参加的这一组织是当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这一组织是()A.国际联盟B.华沙条约组织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选D根据“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推断,应是北约组织。
4.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成立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把握能力。
依据课本知识可知,苏联以经济方式对抗美国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的措施就是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5.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2【同步练习】《冷战的开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2【同步练习】《冷战的开始》](https://img.taocdn.com/s3/m/d8839718915f804d2b16c177.png)
《冷战的开始》同步练习1.美国驻苏外交官凯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地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
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 )A .美国要对苏联实行遏制战略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两种报纸评论的同一事件是( )A .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提出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欧洲复兴3.右图是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发行的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宣传画,以下对这一计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发出实行冷战的最初信号 B.目的是遏制苏联,确保美国的霸权地位C.只是为了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欧洲与美国争霸的结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5.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缔约国应加强其自由制度……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这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材料二考虑到由于巴黎协定的批准而在欧洲形成的局势——该协定……把西德拖入北大西洋集团,这样就加深新战争的危险,并且对爱好和平的国家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个缔约国应……以。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四单元第2课_冷战的开始_作业2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二选修3作业:_第四单元第2课_冷战的开始_作业2](https://img.taocdn.com/s3/m/d6e2163db307e87100f69639.png)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解析:选A。
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2.“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转变的完成,这一转变是指()A.对苏联发出了战争叫嚣B.放弃了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C.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D.发出了进行冷战的信号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
而正确理解“杜鲁门主义”的含义是解答的前提。
美国实行冷战政策,故A不对;美国要称霸世界,不会放弃维护雅尔塔体系的政策,而冷战的信号是铁幕演说,故B、D也不正确。
3.“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
”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A.提出“杜鲁门主义”B.推行“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约D.成立经互会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可知,相关的措施是美国在西欧实行的经济上的措施——“马歇尔计划”。
A项是美国政治上的政策,不符合题意;C项是军事上的政策;D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针对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上的对策,也不符合题意。
4.漫画《红色之子》摆脱了立场的限制,使冷战时期东西方两种主义的斗争脱离了正邪之战的窠臼。
当时,两种主义争夺的焦点在()A.拉丁美洲B.东亚C.西欧D.东欧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漫画《红色之子》涉及冷战时期,当时美苏争夺的焦点在东欧。
4.2 冷战的开始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
![4.2 冷战的开始 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4183ecdd5bbfd0a795673e8.png)
4.2 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盟友走向对抗,其根源是()A.二战中结盟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被消灭B.丘吉尔、杜鲁门等反共政治家们的推动C.双方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D.双方互相抢夺控制区域和划分势力范围【解析】D项是对抗的表现,A、B、C三项都是美苏走向对抗的原因,但走向对抗的根本原因是由双方国家利益决定的。
【答案】 C2.二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两种报纸评论的同一事件是()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出台C.“欧洲复兴计划”提出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解析】材料中指出,二战结束后初期这个“演讲”,会导致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抗,据此可判断该演讲为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C两项都是在A项的影响下发生的,朝鲜战争则直接导致了中美之间关系的紧张。
【答案】 A3.有人说:“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
”这里的“几雕”是指()①稳定了西欧经济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④把受援国纳入了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对马歇尔计划的理解。
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对抗苏联、稳定欧洲而实施的经济援助计划,最终是扶植、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与国际金融领域无关,排除②。
【答案】 B4.观察下图,对图中“善意”的正确理解是()①控制西欧国家②阻止西欧崛起③提升英镑地位④遏制苏联力量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④符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目的和实质。
【答案】 A5.“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该内容出自()A.《联合国家宣言》B.《北大西洋公约》C.《布雷顿森林协议》D.《华沙条约》【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 3.4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0f5338ff00bed5b9f31df3.png)
第3单元第4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的存亡对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B.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C.帮助波兰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D.波兰灭亡后有利于德国进攻苏联解析:选D这反映了英国绥靖政策的目的——祸水东引,企图让德国攻下波兰后继续进攻苏联。
2.阅读下列图片,波兰在德国的进攻下,迅速灭亡的原因有()①德国军队装备精良,战术先进②英法继续推行绥靖政策③波兰军队装备陈旧,战术落后④意大利趁火打劫,攻打波兰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三幅图片反映的信息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的叙述不符合史实。
故正确选项为C。
3.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
战争不是靠撤退(敦刻尔克大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
”此句话中“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A.粉碎了德国法西斯天下无敌的神话B.加强了英法间的联系和合作C.为以后英国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D.鼓舞了英法两国军队反法西斯的斗志解析:选C敦刻尔克大撤退总的看来是被迫的军事行动,但为以后的防御和反攻保存了实力。
4.观察漫画: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
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仅剩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漫画表明()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欧洲局面B.欧洲国家沦陷的过程C.英国屈服德国的原因D.大国外交政策的后果解析:选D从漫画的内容来看,波兰、比利时、法国等只剩下了帽子,这说明希特勒已经将上述各国解决,下一步正准备进攻英国。
漫画的意思主要是说由于英法等大国实行绥靖政策才导致了西欧各国的沦陷,故选D。
5.1940年希特勒下令执行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不列颠之战开始。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1)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1)](https://img.taocdn.com/s3/m/eb6495c8998fcc22bcd10d6d.png)
第2课冷战的开始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美国为“遏制共产主义”而推行了“冷战”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出“杜鲁门主义”②实施“马歇尔计划”③成立北约组织④建立华沙条约组织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2、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这表明()①美国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②遏制苏联③以意识形态的对立掩盖其强权政治④美国要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是()①帮助西欧各国恢复经济②巩固西欧的资本主义秩序③控制西欧各国④吸引东欧各国,孤立和打击苏联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为了对付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采取了一系列对抗措施,先后成立了情报局、经互会、华约。
下列国家不是经互会成员国的有()①南斯拉夫②民主德国③蒙古④中国A. ①②B.②③C. ①④D.②④5、下列有关北约的表述错误的是()①1949年4月成立②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线③是美国组织的最大的经济同盟④是美国冷战的主要支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6、二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表现有()①向西欧提供经济援助②支持联邦德国的崛起③以联合国的名义出兵朝鲜④成立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A.①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主要条件是()A.手中拥有核武器 B.防止战争带来更大损失C.严格遵守联合国宪章 D.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8、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柏林危机”的发生②联邦德国的建立③美英占领区合并④西方占领区货币改革⑤民主德国成立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③④①②⑤ D. ④③①⑤②9、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③华约的成立④北约的成立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10、在逄先知、金冲及主编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中写道:“一九六二年十月,苏联在加勒比海危机中和美国一度剑拔弩张,搞得十分紧张。
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作业
![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b17c349afad6195f302ba615.png)
第2课冷战的开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二战后,美苏之间出现冷战对峙的原因有( )①意识形态的分歧②美苏军事实力势均力敌③社会制度不同和国家利益冲突④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A 二战结束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并走向冷战对峙,①②③都是原因。
④是冷战的表现而不是原因。
故选A。
2.“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
”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是“号召同苏联战争”。
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解析:选A 根据材料斯大林指出他的演讲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号召同苏联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指发出冷战最初信号的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故选A项;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是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他的演讲”,排除B项;C项是马歇尔计划,美国发动朝鲜战争,不属于演讲,排除C、D两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提出了“遏制战略”,主要是为了( )A.遏制第三世界B.遏制西欧国家C.遏制社会主义D.遏制霸权主义解析:选C 第三世界包括亚非拉等大洲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提出“遏制战略”显然不是针对力量薄弱的第三世界,故A错误;西欧国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力严重削弱,美国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所以“遏制战略”不是针对西欧国家,故B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为了争霸世界,它提出了针对苏联的“遏制战略”,故C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实行霸权政策的是美国,故D错误。
4.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声称希腊和土耳其正面临着“极权主义”的威胁,他说:“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2013版高中历史 4.2 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3
![2013版高中历史 4.2 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65227898011ca300a7c39005.png)
4.2 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的“遏制”理论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的相似点是()①直接挑起了美国、西欧与苏联及东欧之间的战争②主张美国以武力为后盾反对苏联与东欧国家③加速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形成④反对共产主义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2012·温州高二检测)美国政治家约翰·凯南在《美国外交》一书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苏联实行的政策必须是一种长期的、耐心而又坚定的、警惕的遏制俄国对外扩张倾向的政策。
”下列不能反映出他这种主张的是()A.美国要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B.对苏联等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C.苏联将是美国霸权政策的对手D.对苏联推行武装扼杀的外交政策3.(2012·厦门模拟)若为下图所示历史漫画拟定标题,较为合适的是()A.反目成仇,势若水火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同室操戈,相煎何急D.冰释前嫌,共克时艰4.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尔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
然而美国选择了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
他所指的是()A.遏制理论的提出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集团的建立5.(2012·盐城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宣称:“其目的不是同共产主义作斗争,而是同经济失调作斗争,因为经济失调很容易使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在欧洲社会浑水摸鱼,现在俄国共产主义正要钻这个空子。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目的”的措施是()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推行杜鲁门主义C.实施马歇尔计划D.缔结关贸总协定6.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都是美国遏制战略的组成部分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C.都着眼于反共反苏D.都为了美国的政治和经济利益7.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
2015届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
![2015届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训练第四单元第2课《冷战的开始》](https://img.taocdn.com/s3/m/8373a54d27284b73f242508e.png)
课时训练·速提升一、选择题1.(2013·太原模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2.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的《和平砥柱》演说中指出:“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的后面……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上述演说的主要目的是( )A.制造西欧与苏联的矛盾B.宣告冷战开始C.呼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共同对付苏联D.揭露苏联侵略扩张、称霸欧洲的野心3.(2013·广州模拟)有西方媒体认为,在战后几十年林林总总“蓝图式”的国际设计中,作为成功的典范,它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花的时间比预计的要短,而付出的代价要低得多,它必将作为美国对世界和平的最大贡献载入史册。
“它”是指( ) A.经济互助委员会 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马歇尔计划4.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
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
他所指的是( )A.遏制理论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集团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5.(2013·石家庄模拟)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
这些言论( )A.批评了冷战政策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6.(2013·湖州模拟)某西方学者明确指出:“马歇尔计划对冷战的激化和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负有更为直接的责任。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2冷战的开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2冷战的开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ae3d46ea21614791611285c.png)
冷战的开始一、选择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B.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C.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D.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解析:国家和民族利益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根本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要称霸世界,苏联要扩大自己的影响,美苏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二者最终关系破裂。
答案:D2.布朗回忆说:60多年前,我参加了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
他还吹嘘他参加的这一组织是当时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
这一组织是( )A.国际联盟B.华沙条约组织C.联合国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析:根据“美国组织的最大的军事同盟”“冷战政策的主要支柱”推断,应是北约组织。
答案:D3.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
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A.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击败后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解析:杜鲁门把苏联称为“共产主义暴君”,带有明显的敌视,体现出受当时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B为正确选项。
A、D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体现;C与所学史实不符。
答案:B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其中不属于冷战表现的是( )A.援助希腊、土耳其B.建立北约C.扶植联邦德国D.侵略朝鲜解析:本题考查冷战这一概念。
冷战是指除武力对抗以外的其他敌对方式,而侵略朝鲜是直接的军事冲突,属于典型的“热战”,故D不属于冷战的表现。
答案:D5.柏林墙竖起来后,肯尼迪总统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
”柏林墙应视为( )A.“柏林危机”的产物B.冷战时代的产物C.两德对峙的产物D.东德封闭边界的产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建既是冷战时代的产物,也是美苏冷战加剧的标志。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习题:4.2《冷战的开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209e42bb4cf7ec4afed09c.png)
第2课冷战的开始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二战后昔日的反法西斯盟友逐渐走向对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为()A.英国和苏联B.法国和中国C.美国和苏联D.美国和英国【解析】两大阵营的领导者分别是美国和苏联。
【答案】 C2. “划分欧洲势力范围的最后一幕,在1961年8月13日凌晨上演。
……在柏林的苏联占领区和另三个西方国家占领区之间,立起铁丝网,隔离起来,另外还围绕整个柏林修筑起围墙。
围墙两边的家庭从此各自一方。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十月革命B.二战爆发C.美苏冷战D.苏联解体【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德国分裂的史实,这与美苏冷战有关。
【答案】 C3.下列关于德国分裂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柏林危机”爆发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③美英占领区合并④两方占领区币制改革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①⑤②【解析】本题是一道排序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完整掌握。
只要记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即可。
【答案】 C4.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存在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
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其本质意图是()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解析】从题干中把握时间信息,了解背景,掌握材料的核心观点。
二战后,因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成美苏争霸、对峙。
【答案】 D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
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A.美苏两国关系日趋紧张B.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D.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的内部矛盾【解析】根据所学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两极格局,正是由于苏联的插手才会使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做出夺取政权的行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2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三4.2冷战的开始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9f6a3052d380eb63946d12.png)
第四单元第2课一、选择题1.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
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A.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C.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击败后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解析:杜鲁门把苏联称为“共产主义暴君”,带有明显的敌视,体现出受当时意识形态对立的影响,B项为正确选项。
A、D两项本身正确,但材料无法体现;C项与所学史实不符。
答案:B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说:“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这表明()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大国②美国要求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首位③随着实力增强,美国扩张野心膨胀④美国要求确立其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物,显然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将带②项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B3.“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联邦德国势力的发展解析: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发生于1955年;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根源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A、B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手段来实践“杜鲁门主义”的。
答案:C4.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
它讽刺的是()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解析:从图中提取信息:美国在车上,以“贷款”作为诱惑,西欧国家作为动力。
4.2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
![4.2冷战的开始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211348c360cba1aa811dabf.png)
4.2冷战的开始1.右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B.苏联揭露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解析:选B。
本题考查二战后美苏关系的变化,即由战时的同盟关系演变为敌对关系,形成了冷战格局。
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
解题时,一是要解读漫画的说明语,二是要读懂所隐含的信息——“和平鸽”的内脏是“美国导弹”揭示了美国的“假和平”政策。
2.丘吉尔所说的“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是用来描绘()A.美国推行的冷战政策B.美国援助西欧的计划C.社会主义国家在欧洲的出现D.苏联等国成立情报局解析:选C。
丘吉尔的“铁幕”实际上是指西欧同东欧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对抗。
3.马歇尔计划实质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因为该计划实际上是() A.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产物B.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的根源C.以隐蔽的经济手段稳定资本主义世界体系D.美国蓄意分裂德国和扶植西德势力的发展解析:选C。
美苏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对峙发生于1955年;导致当代世界政局不稳定和战争根源的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因此B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手段来实践杜鲁门主义的。
4.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点是()A.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代表不同意识的大国集团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B项只符合北约。
C、D两项不符合史实。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
4.2冷战的开始课时训练(人教版选修三)
![4.2冷战的开始课时训练(人教版选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a06f36b06f1aff00bed51eed.png)
4.2 冷战的开始课时训练(人教版选修三)一.选择题1.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建立2.1947年美国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经济、军事援助,这是实施A.《北大西洋公约》B.马歇尔计划C.冷战政策D.租借法案3.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意味着美国要A.征服全世界B.充当世界警察C.维护世界和平D.与苏联争夺霸权4.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北约的建立B.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C.德国的分裂D.华约的建立5.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影响不包括A.推动了西欧的经济恢复和发展B.美国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C.稳定了资本主义阵营D.给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压力6.二战后德国和朝鲜的分裂本质是A.国际政治力量意识形态不同的产物B.东西方冷战的产物C.美国和苏联划分势力范围的产物D.德日战败的产物7.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的现状。
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
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丘吉尔的富尔敦演说B.杜鲁门的国情咨文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8.教材《冷战的开始》中《来吧,小鱼》一图表明A.杜鲁门主义出笼,美国开始在全世界扩张B.“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控制的加强C.“北约”的组建,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沿D.“马歇尔计划”稳定了欧洲的秩9.第一次柏林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B.美苏的“冷战”C.苏联的封锁D.德国的分裂10、美苏的冷战措施以及影响?11、“冷战”当中为什么又会发生热战?爆发了哪些局部“热战” ?结果如何?它对美国的霸权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⑴发生热战的原因:①双方较量和争夺激烈,只能通过热战来解决;②美国自认为在亚洲占有军事优势,所以敢于军事介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3:4.2 冷战的
开始作业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2016·大连高二检测)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前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凯南评述的是美苏()
A.都成为超级大国B.进行冷战对峙
C.共同对付法西斯D.军事实力接近
【解析】“暂时不会兵戎相见”即不会发生“热战”,B 项正确;A 项与题干意思无关,D 项只看到表面现象,未理解凯南评述的实质。
【答案】 B
2.在1943年德黑兰会议期间,大国首脑曾设想战后由四个警察(美、苏、英、法)共同维持世界秩序,但是到1945年二战结束时,变成了一个警察(美国)领着两个警察(英国和法国),和另外一个警察(苏联)相对抗。
导致这种格局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意识形态的对立
B.美国实力的增强和英法的衰落
C.苏联政治影响在东欧的扩展
D.美苏两国利益的冲突
【解析】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根本原因”,A、B、C三项是某一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说明题干揭示的主题。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故选D项。
【答案】 D
3.美国学者沃尔特·拉弗贝指出:希腊打的是内战,美国没有理由介入。
然而美国选择戏剧性的办法,要求国会在一场世界性的反共战争中支持政府。
他所指的是()
A.遏制理论的提出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集团的建立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解析】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的宣言书,由材料中“反共战争”可以看出是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经济的,可排除。
【答案】 D
4.杜鲁门声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其含义不包括()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一致性,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政策在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计划是在经济上的表现,故A、C、D三项都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 B
5.1949年1月,苏、保、匈、波、罗、捷6国代表在莫斯科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这一组织的成立()
①是为了恢复发展苏联、东欧的经济②是为了反击马歇尔计划③有利于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④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是经济组织,④排除,故选A项。
【答案】 A
6.下图《“摇翅膀叔叔”送糖果》(摄于1948年6月)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古巴导弹危机B.柏林墙的修建
C.第一次柏林危机D.马歇尔计划
【解析】题干信息和图片反映了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后实行
币制改革,苏联封锁柏林,由此造成第一次柏林危机,才出现图中现象,故选C 项。
【答案】 C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了我们身上。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联席会议上的演说材料二正如以前的慕尼黑政策放纵了希特勒侵略者一样,现在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
因此,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的宣言
(1)材料一中“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表的?它重提“慕尼黑政策”的用意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世界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
【解析】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极权政权”“杜鲁门”等信息进行分析。
第(2)问的第一小问应依据材料二中“1947年9月”等信息思考;第二小问需要联系材料二中“对美国和帝国主义阵营新政策方针的让步,必然会使这种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更加跋扈,更富侵略性”“各国共产党必须在各方面……领导对帝国主义扩张与侵略计划的抵抗”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3)问应注意题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限制条件,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提炼。
【答案】(1)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2)背景: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提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
用意:指责美国的反苏言行和扩张主义政策;强烈抗议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号召社会主义国家联合反对美国等西方国家。
(3)世界主要矛盾由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演变为资本主义阵
营与社会主义阵营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