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下语文 火烧云教案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火烧云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火烧云》以“变”字统领全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中重在通过读读、想想、说说等方式开启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文中有画”的美妙。
通过“品读想象画面—发现写作规律—展开丰富想象—读写结合巧练”的途径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受到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火烧云的视频资料和资料。
学生准备:自学生字词,多种途径了解火烧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片激趣,谈话导入1.激趣:同学们,我们知道夕阳、明月、火烧云都非常美丽。
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火烧云课件)2.导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多美的火烧云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现代女作家萧红到天空中遨游,领略大自然的壮美,感受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开篇以多媒体课件中的火烧云美景导入新课,让学生调动感官参与到学习中来,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要求学生轻声地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看看拼音或向其他同学请教,要把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下列生词:紫檀色喂猪笑盈盈红彤彤跪下寺庙模样揉一揉3.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教师相机强调生字读音:“檀”读tán;不读shān;“盈”读yínɡ;“彤”读tónɡ;“揉”读róu。
多音字“模”在本课读mú。
4.组织学生做苹果树摘苹果游戏,复习生字:檀喂盈彤跪庙模揉提示木字旁和树木有关,可组词“檀木、紫檀色”。
5.指名分自然段读文,相机帮助学生理解不懂的词语。
(1)出示紫檀色的家具、饰品,请学生直观感受“紫檀色”。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精选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新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4《火烧云》优质课教案篇1【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正确读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3~6自然段。
3.能抓住相关句子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说出火烧云变化“多”且“快”的特点。
4.能通过朗读等方式,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难点】背诵第3~6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说清楚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识字:“喂、盈、彤”出现在文章第1~2自然段,可集中识记。
结合偏旁识记“檀、喂、庙”,这3个字分别为木字旁、口字旁、广字头,结合字义,联系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联系上下文识记“盈、彤”,这两个字在文中都以词组(“笑盈盈”“红彤彤”)出现,可出示图片,再联系上下文,识记生字。
动作识记“跪、揉”,可结合动作,识记生字。
对比识记“模”,这是个多音字,可结合“模型”,联系学过的知识,识记生字。
随文识记“接”。
写字:“凶、庙、威、武”是半包围结构,要特别注意提示笔顺。
“必”是独体字,点的笔画较多,引导学生注意点的不同位置,总结书写要点。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并落实单元训练重点注意积累材料。
一、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
《火烧云》重点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形态的变化。
教学时,教师可先从整体入手,设计这样的问题:1、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作者这种感受的?然后让学生边听教师范读课文,边看挂图思考。
之后让学生谈谈(先同桌谈,后指名谈)听完老师范读后对火烧云的感受。
这样学生就能掌握课文的重点部分,初步领略到火烧云变化奇妙的景象美。
二、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
教师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朗读中赏析描写火烧云美丽景象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描写的意境美。
1、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景。
教师可引导学生解答: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受。
2、重点指导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的色彩美。
①指导学生品读第二、三自然段,结合挂图体会极多和四个一会儿都是讲颜色多、文化快的。
然后引导学生抓住两个重点句进行赏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②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两个重点句,边看插图,边体会,更真切地感受火烧云色彩变化美。
3、启发学生欣赏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形状美。
指导学生品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先读后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并结合挂图领会一会儿、忽然又、接着又等词语的用法,明白这都是讲火烧云的形状多、变化快的。
然后品读第四自然段: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火烧云》教学设计(通用18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火烧云》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火烧云》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须、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借助挂图,让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文章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一自然段)1、自读一自然段后,与同学交流。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部分:⑴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⑴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⑴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⑴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⑴佳句欣赏。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部编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导读法。
【教学媒体】挂图、投影。
【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自己观察火烧云,初步感知火烧云是怎么样的?【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要点】通过品词品句,细读课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火烧云的,感受大自然的壮美。
【教学过程】一、读课题,导入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从哪里知道?师述:晚饭过后的火烧云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天空中遨游,领略一下大自然的壮美,好吗?二、新课1、快速读课文,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火烧云的?(投影出示)(学生答后板书: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2、学习第一段:⑴自读,想:火烧云刚上来时,作者着重抓了什么景物来写?(板书:霞光)⑵师问:天空的霞光使地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画句),指名读有关句子。
⑶学到这,你会有什么疑问?(地面的这些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⑷导读: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的心情会怎样?⑸小结:火烧云刚上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绚丽的“乡村夕照图”。
⑹过渡: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今天上《火烧云》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如下:1. 范读课文。
学生轻声读课文2. 学习生词3. 简介作者,解释火烧云4.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火烧云?(学生说颜色和形状)提炼颜色和形状的特点(变化极多,变化极快)5. 指导朗读颜色部分。
指导理解:梨黄茄子紫的词语结构(学生提出“葡萄灰”不好理解)简单讲述作者的语言特点2021年5月17日星期一今天继续讲《火烧云》,教学流程如下:1. 齐读课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颜色变化极多,形状变化极快)2. 指导背诵第三自然段齐读归类描写颜色的词语背诵3. 指导朗读4至6自然段4. 圈出描写时间的词,感受变化极快。
5. 圈出“马、狗、狮子”,讨论:为什么作者会把火烧云想象成这些动物?(小杨说,这些动物是作者印象深的。
小于说,这些动物是作者生活中经常见到的。
能说出这样的答案非常不容易了。
)6. 完成分段7. 猜猜作者为什么“恍恍惚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8. 理解“烧”字的好处9. 完成课后习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2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程还应致力于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设计力图将文本以立体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在充分的读中让学生领悟到写颜色的不同的表达方法,体验到文本的语言美及大自然的美,从而享受到语文的快乐,语文的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多彩与多变。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事物的兴趣。
学习作者从不同的方面来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过程和方法:在不断地欣赏语言及所描绘的自然美的过程中感悟抓住美句体会意境的读书方法,丰富语言的积累。
3、情感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享受文本的语言美及语言所描绘的自然的壮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第七单元《火烧云》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火烧云》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
语言运用: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思维能力: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审美创造: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景象:早晨或傍晚,大气层云层比较厚,而且太阳光是斜射的,这就加大了光线穿透云层的难度。
这时,只有红色和橙色光在穿过云层时减弱得最少,自然只有它们可以穿透云层,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形成光彩夺目的火烧云奇景。
关注语言:课文语言平实但精妙。
首先用词丰富,尤其是颜色词。
如叠词:“红彤彤”“金灿灿”;不同颜色糅合一起:“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比拟:“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
其次排比句的运用,如“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成串的排比写出了火烧云一连串颜色上的变化,读来赏心悦目。
【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三至六自然段。
3.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能借助相关语句说出火烧云的特点。
【教学难点】了解火烧云颜色形态变化的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喂、盈”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3个字,会写“火烧云、晚饭”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什么是火烧云。
【教学过程】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火烧云图片,学生欣赏图片。
2.教师新课导入: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吸引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赞美它们。
今天我们就学习优秀女作家萧红的《火烧云》。
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火烧云,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萧红萧红,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
(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1.指读课文。
(正音)2.按提纲交流:①什么是火烧云?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每一部分段意:(l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2-3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4-7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
(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板书:霞光、颜色、形状)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部编教材火烧云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部编教材火烧云教学设计部编教材火烧云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教材火烧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教材火烧云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说明这篇精读课文描绘了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课文先讲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接着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最后讲火烧云下去了。
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是本课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二是学习课文中的生动词句,了解作者丰富的想象,积累好词佳句。
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是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建议1、本课讲到的各种云的颜色很多,课前要求学生在早晨或傍晚,是有朝霞或晚霞时,观察云彩的各种颜色和变化,或者收集有关云彩的图片和描写云彩的好词佳句。
2、指导学生通读全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烧、寿、镇”;后鼻音:“盈、恍、猛”等。
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加以理解。
3、再读课文,可以是自己读,也可以是小组同学一起读,读后思考讨论:课文哪些部分是讲霞光的,哪些部分是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来读一读,初步了解火烧云绚丽的色彩和多变的形状。
4、本课描写火烧云色彩、形状变化的语句,用词十分准确,写得十分生动、形象,可以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体会意思。
《火烧云》优秀教案(6篇)
《火烧云》优秀教案(6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行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当怎么写呢?下列是我收拾的《火烧云》优秀教案〔通用6篇〕,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
《火烧云》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好奇妙,激发学生酷爱自然,观看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样子的特点。
【教学具预备及辅助活动】火烧云颜色的图片,填空题的幻灯片。
【作业设计、支配】1、课内做火烧云颜色、样子改变的填空。
2、课外做火烧云的形状,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起兴趣1、师出示火烧云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2、出示课题的图片,今日我们学习第4课“火烧云〞。
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读,感知内容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出示生字卡片〕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堆积语言1、学习课文第3小节:⑴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⑵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⑶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⑷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⑸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绚烂多彩、色彩镔纷……〕⑹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竞赛,谁读得好。
〕⑺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2、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⑴分组自学4、5、6节,要求:①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②你能把它读好吗?⑵沟通,小组派代表竞赛谁读得好。
⑶这么多的样子,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⑷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老师要让大家学着的形状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好玩。
⑸学生看图想象。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火烧云颜色的,填空题的幻灯片。
作业设计、安排:课内做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填空;课外做火烧云的样子,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一、揭题,引起兴趣。
1、师出示火烧云的,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2、出示课题的,今天我们学习第7课火烧云3、关于火烧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4、你想再从课文中知道什么呢?二、初读,感知内容。
1、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
2、开火车读课文。
(出示生字卡片)3、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烧云写得很美,找出来读读看。
三、精读,积累语言。
(一)学习课文第3小节1、我们先来看第三小节美在什么地方?2、读第3小节,圈出表示颜色的词。
3、你们想看这么多的颜色吗?4、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看像哪种颜色。
5、看了这么多,这么美的颜色,你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绚烂多彩、色彩镔纷……)6、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得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7、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吗?师出示幻灯片,课文填空。
(二)我们再来看4、5、6小节,它们是写火烧云的什么呢?(板书)。
1、分组自学4、5、6节,要求:a、你认为哪一节写得好,为什么?b、你能把它读好吗?2、交流,小组派代表比赛谁读得好。
3、这么多的形状,你也想用哪个词来概括?4、这三小节写得都好,因为作者把云想象成马、狗、狮等等,把云写活了,下面教师要让大家学着作者的样子来想象,看谁想得好,看谁想得有趣。
5、学生看图想象。
(先自己说,再小组说,最后比赛谁想得妙。
)四、熟读,理清脉络。
1、课文中除了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外,还写了什么?2、火烧云上来了……火烧云下来了……五、想象,知识升华。
火烧云-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火烧云-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材分析《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天气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现象。
课文语言生动,富有想象力,适合小学生阅读。
同时,它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首次接触科学知识,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自然环境、天气变化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并正确读、写;2)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认识一些极端天气现象的基本常识;3)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1)培养学生爱好自然,认识自然的神奇与危险;2)积极引导学生形成珍惜文明生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和词语,了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基本常识,理解课文内容并表达自己的理解。
2. 难点对于部分生字词汇的理解和词语的正确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谈论一些天气现象,如为什么会出现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
再引入本课的主题,进而问出“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想想。
2. 预习课文(20分钟)教师辅导学生预习火烧云,学生可在阅读的过程中做下简单的标注。
读完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1)你读完这篇文章有哪些收获?(2)你对火烧云是怎么形成的有什么样的了解?(3)了解其他一些极端天气现象的基本知识。
3. 讲授重点难点知识(30分钟)教师讲解学生可能不能掌握的生字词和词语,并简要地讲解火烧云的形成原理。
同时讲一下其他的一些极端天气现象,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4. 理解课文(20分钟)老师可让学生就此进行小组讨论,拓展自己的想法,理解到本文的深层含义。
5. 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辅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挑战一些难点问题,如一些相关的文章阅读等,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然后教师会给予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3篇20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借助挂图,让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文章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后,与同学交流。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部分。
(1)、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2)、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3)、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
(1)、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2)、佳句欣赏。
(3)、指导朗读。
(4)、积累运用。
三、拓展创新,发挥想象学生出示自己画的、收集到火烧云,并用自己的话来描述美丽的火烧云。
三年级火烧云教案(优秀四篇)
三年级火烧云教案(优秀四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历,不断进步教学质量。
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火烧云教案篇一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风光,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才能。
2、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展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课件、多媒体设备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师: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
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
〔板书:火烧云〕1.什么叫“火烧云” 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答复。
a、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b、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学生朗读这句话。
c、评价小结:你们真会考虑!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3.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答复。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a 什么是恍恍惚惚的?b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考虑。
1.学生自由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板书:颜色、形状多快〕3.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都有哪些颜色?〔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我们能不能把这些颜色进展归类?〔三类〕师: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教案(精选5篇)
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教案(精选5篇)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泊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特点。
3、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描写颜色和形状两个典型语段进行仿写,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火烧云变化的特点,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学会观察大自然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走近火烧云。
由猜谜语引入,出示图片。
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
二、走进火烧云。
设计抢答活动,先请同学们读课文,了解课文后,进行抢答。
三、美读火烧云。
1、让学生放开声音云朗读3—6自然段,用自己的眼睛云寻找?,云发现为火烧云的美丽,把把你感觉的美丽分享给同学们听一听。
引导学生体会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旬其它火烧云的颜色。
3、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语言美,体会描写颜色和形状的语句。
四、仿写火烧云。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描写颜色和形状两个典型语段进行仿写,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五、走出《火烧云》,描绘大自然。
课外作业拓展,请学生学着作者的观察方法,云观察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象,写一写烟火、天空的云、海上的浪潮......三年级下册语文火烧云教案篇2【教学要求】1.会认“檀、喂”等7个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正确读写“火烧云、晚饭”等词语。
积累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6自然段。
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感受火烧云的美丽。
3.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之情。
【重点难点】1.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和形状变化快进行观察的方法,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仿照课文描写的方法,说一段火烧云变化快的内容。
教学课时两课时。
1.会认“檀、喂”等7个字,读准多音字“模”,会写“必、胡”等12个字,正确读写“火烧云、晚饭”等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案第1篇】一、着力铺垫;巧设悬念文章开篇说“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作者并没有写火烧云,而是描绘霞光。
文中用了五个“……变……”的排比句,以及“……照得……”和“……是……”的句子,着力渲染霞光照得人和动物改变了本色,大地万物红彤彤、金灿灿的。
这霞光从何而来原来“火烧云上来了”。
这就从侧面为火烧云的露面作了铺垫、强烈渲染,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教学这一段时,可采取如下步骤:1、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2、文章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3、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
二、写变无“变”,无“变”显变;动中见静,动静结合第三自然段写火烧云颜色绚丽多彩、千变万化,文中却不用一个“变”字,以四个“一会儿”构成的排比句式,把火烧云的色彩变化一一描绘出来,景色醉人,气势壮观。
用“一会儿”既突出变化之快,又暗示色彩繁多。
四个“半”字象四支彩笔将“紫”与“黄”、“灰”与“百合色”均匀揉和为一体,这不仅让我们领会到色彩的层次美,而且能领略到色彩调配的和谐美。
最后一句用了两个“……也……”的句式说明还有无数奇妙多变的色彩。
可见作者运用语言之精妙,教学时要让学生抓住具体词句去品读体会。
课文四——七自然段写火烧云的形状千姿百态、变幻莫测,却也没有一个“变”字。
文中用了三个借喻句,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一会儿……模糊了”、“忽然……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显示了“马”、“狗”、“狮”来无影、去无踪,变幻莫测的特点;还有“正在……就……”、“跪着”、“跑着跑着”、“蹲着”等词句清楚地表达出火烧云在动中变、在变中动的特点。
作者在对火烧云的动态描写中,也进行了静态刻画。
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People are not afraid of walking in the dark, but they are afraid that there is no sunshine in their hearts.(页眉可删)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感情。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趣,引入新课借助挂图,让学生欣赏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和天空中云彩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二、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标出自然段。
2、检查反馈。
3、理清__的条理思路。
4、找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1、通过多种形式学习生字词。
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四、学习写“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自然段后,与同学交流。
2、师生互解疑难。
3、指导朗读、背诵。
五、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体会火烧云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六、作业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述课文:课文主要讲了火烧云的哪几个方面?2、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的变化。
3、火烧云下去时有什么特点。
二、分块阅读,读中感悟,积累运用1、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部分:⑴自读第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⑵积累运用,指导朗读。
⑶读中感悟。
2、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部分:⑴自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⑵佳句欣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设计思想】学习第一部分时,要想象霞光映照下人及动物的色彩,体会作者的心情,读出惊喜的语气。
学习第二部分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出现课文描写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形状及变化情况。
此外,还应引导学生想想课文中没有写出的其它颜色和形状。
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火烧云的多姿多彩、变化迅速的特点。
朗读时才能通过语调、语速的变化表现出这一特点。
第三部分应略处理,注意读出对火烧云景色的留恋之情。
媒体使用是让学生通过感受火烧云的特点(颜色多、变化快),启发学生仿写。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⑴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9个词语。
⑵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⑴边读边想像火烧云变化的情境,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从4~7自然段中选择两段背诵下来。
3、情感目标:体会火烧云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边读边想像,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火烧云》一课。
1、火烧云是什么意思?它的同义词有哪些?(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彩色云霞。
)(朝霞、晚霞、彩霞。
)2、浏览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3、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哪个词用得特别好,为什么?4、师:(出示课件)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5、那么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板书:出现──变化──消失二、新授课1、学习第一部分:⑴自由读第一段,思考:火烧云上来时,地面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⑵课件出示文字:指名回答,想象当时的情景。
⑶课件出示图:他们的颜色为什么不同呢?(人、物原本的颜色不同。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了解火烧云的样子及变化的过程。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基本掌握本课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出示投影片,让大家看一看。
二、熟悉课文内容。
1、按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1)、划出生词。
(2)读通句子,不熟的地方多读两边。
(3)思考:火烧云指的是什么样的云?2、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错误。
(2)抢读课文,看谁读的最好,鼓励学生读好课文。
(3)说说思考题及自己读出的知识,互相交流,提高对课文的认识。
3、在此基础上再齐读课文,加深印象。
三、作业:1、两字一词。
2、弄懂字、词义。
第二课时一、检查朗读情况,强调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总结__写了火烧云的那些知识。
读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如: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课文“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呢?全班分成三组,一组研究一部分内容。
下面分组讨论。
内容少的小组,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讨论。
(一)、一组讨论火烧云上来了这部分课文。
1、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2、课文中是写什么时候的火烧云?3、__开篇就点题写道“火烧云上来了,但紧接着写的什么?(读读、划划)4、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火烧云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语激情,复习引入师:天空中的彩虹是美丽的,大自然这位大魔术师带来的火烧云这一景象又使多少人陶醉其中。
这节课我们跟着女作家萧红一起去欣赏夕阳西下,那火烧云的瑰丽情景。
(板书:火烧云)1.什么叫“火烧云”呢?请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
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
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
学生朗读这句话。
师:评价小结: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2.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什么是恍恍惚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烧”让学生想象景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展现火烧云美丽的景色奠定了基础。
)二、读中感悟,积累运用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火烧云的变化?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的第二段,边读边思考。
1.学生自由朗读三~六自然段。
2.学生交流。
(板书:颜色、形状多快)3.学习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师:请你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而快?都有哪些颜色?(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红彤彤、金灿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一样的___色。
”这句话描述一下?我们能不能把这些颜色进行归类?(三类)师: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师:真会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火烧云》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向我们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
【作者介绍】
萧红(1911年,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1942)中国现代女小说家。
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
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稿。
1933年自费出版与萧军合着的小说散文集《跋涉》。
1934年与萧军一起到上海,与鲁迅交往密切。
鲁迅为她的《生死场》校阅并写序言,列入“奴隶丛书”出版。
1936年只身东渡日本养病。
这时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桥》,短篇小说集《牛车上》等。
1937年初归国。
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并随同西北战地服务团辗转各地,写有短篇小说集《旷野的呼唤》,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和《萧红散文》。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贫病交迫中坚持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因病重无法回内地,次年病逝。
代表作为《生死场》和《呼兰河传》。
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家乡,以其敏锐纤细的艺术感受力,朴实细腻的笔调,写出当时东北乡村小镇的闭塞与荒凉,塑造的人物鲜活可爱,风格明丽凄婉,弥漫着忧郁和感伤气息,为诗化小说的精品。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是萧红。
萧红的中篇,写东北农村人民在沉滞闭塞生活中的挣扎,以及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他们的苦难与走向斗争。
萧红的后期代表作
《呼兰河传》于童年生活的回忆中描写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呼兰河传》简介:
《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12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从而无情地揭露和鞭挞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陋习在社会形成的毒瘤,以及这毒瘤溃烂漫浸所造成的瘟疫般的灾难。
文本中的“呼兰河”,它不是《呼兰府志》所记载的那条流动的呼兰河,而是一座在松花江和呼兰河北岸有固定地理位置的小城。
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
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
【其他资料】
有关火烧云的古诗
《霞》
[唐] 韩琮
应是行云未拟归,
变成春态媚晴晖。
深如绮色斜分阁,
碎似花光散满衣。
天际欲销重惨淡,
镜中闲照正依稀。
晓来何处低临水,
无限鸳鸯妒不飞。
《霞》
[唐] 王周
拂拂生残晖,
层层如裂绯。
天风剪成片,
疑作仙人衣。
《霞》
[唐] 徐夤
天际何人濯锦归,偏宜残照与晨晖。
流为洞府千年酒,化作灵山几袭衣。
野烧焰连殊赫奕,愁云阴隔乍依稀。
劳生愿学长生术,餐尽红桃上汉飞。
《早望海霞边》[唐] 李白
四明三千里,
朝起赤城霞。
日出红光散,
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
五内发金沙。
举手何所待,
青龙白虎车。
课后作业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càn làn fēn miǎo shēn tuǐ xiōnɡ měnɡ wēi wǔ
二、比一比,再组词。
彤()庙()凶()妙()
丹()宙()区()吵()
三、读读下面的句子,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
..是天空着了火。
……好像……
四、课文整体梳理。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_ ___→__ _ ___→___ ___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___ ___和_______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的赞美之情。
五、阅读重点段落。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
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这个自然段共有()句话?用“”画出段中的中心句。
2.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写句子。
3.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六、照样子,写词语
红彤彤:
葡萄灰:
参考答案
一、
灿烂分秒伸腿凶猛威武
二、
彤(红彤彤)庙(庙宇)凶(凶恶)妙(美妙)
丹(牡丹)宙(宇宙)区(山区)吵(争吵)
三、
……好像……:今年夏天太热了,中午时柏油路好像都要晒化了。
四、
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火烧云
五、
1.3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2.天上的云真是多变,一会儿变成了调皮的小狗,一会儿变成了馋嘴的小猫,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绵羊,一会儿又变成了凶恶的老狼。
3.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六、
红彤彤:金灿灿绿茵茵绿油油
葡萄灰:茄子紫苹果绿橙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