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与温度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一、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K)。
1、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等。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例如,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在温度升高时膨胀,在温度降低时收缩,从而指示出温度的变化。
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摄氏温度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 100℃,将 0℃到 100℃之间平均分成 100 等份,每一份就是 1℃。
二、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
1、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例如,冰变成水就是熔化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冰、海波、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松香、玻璃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例如,水变成冰就是凝固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2、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动速度越快,蒸发就越快。
沸腾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0℃。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沸点还会随气压的变化而变化,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初中历史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历史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在初中历史学科中,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初中历史中涉及到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全部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内容:1. 温度的概念与测量:- 温度是物体内部粒子运动的快慢程度的体现。
- 温度的测量单位为摄氏度(℃)或华氏度(℉)。
- 常用的温度测量工具包括温度计和红外线热像仪。
2. 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关系:- 物态变化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 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凝结,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 物质的物态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会经历特定的物态变化过程。
3. 温度与升华:- 升华是一种物态变化,指固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直接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阶段。
- 一些物质,如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接触空气时可以发生升华。
4. 温度与融化点、沸点:- 融化点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融化点各不相同。
- 沸点是指物质在一定压力下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沸点也各不相同。
5. 温度与相变图:- 相变图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物态变化的图表。
- 相变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态变化规律。
总之,通过研究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历史学科中,我们需要了解温度测量方法、物质的相变规律以及相变图等相关概念和内容。
以上是初中历史中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全部知识点。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物态变化与温度
物态变化与温度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呈现的状态改变过程。
根据温度的不同,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不同的物态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我们经常能够观察到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物态变化的现象。
本文将从固态到液态、液态到气态以及气态到液态的角度探讨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在固态到液态的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逐渐增大,分子的热运动增强,从而使得物质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这个转变过程存在一个临界温度,称为熔点。
当温度达到熔点时,物质的结晶结构开始破坏,分子逐渐离开固定位置,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以水为例,其熔点为0摄氏度。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增强,水变为固态冰;当温度升高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增强,水变为液态。
这种由固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是温度对分子间距以及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在液态到气态的过程中,物质的分子能量逐渐增加,分子热运动加剧,分子间的引力逐渐克服,从而使得物质的形态由液态转变为气态。
与固态到液态相似,液态到气态的转变也存在一个临界温度,称为沸点。
以水为例,其沸点为100摄氏度。
当温度低于100摄氏度时,水分子热运动增强,液态水逐渐转变为水蒸气;当温度升高到10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进一步增强,水变为气态水蒸气。
这种由液态到气态的物态变化也是温度对分子能量以及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与固态到液态以及液态到气态相反,气态到液态的过程中,物质的分子能量逐渐减小,分子热运动减弱,分子间的引力逐渐起作用,从而使得物质的形态由气态转变为液态。
这个转变过程也存在一个临界温度,称为露点。
以水为例,当气态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到饱和状态时,水蒸气中的水分子会凝结成液态水滴,此时的温度即为露点。
这种由气态到液态的物态变化是温度对分子能量以及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总之,物态变化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的升高或降低能够影响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从而导致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不同的物态。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全)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全)温度及其测量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量。
通常用字母t来表示。
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被规定为100℃,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1℃。
国际单位制中,所采用的是热力学温标,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K。
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时273.15K,即T=273.15+t。
需要注意的是,热力学温度的0K温度永远达不到。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时,需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然后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读数时,需要将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待示数稳定后读取,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单位。
体温计的量程为35℃至42℃,分度值为0.1℃。
使用前需要甩一甩,使汞回到玻璃泡内。
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体温计当作普通实验用温度计适应。
温度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18~25℃,洗澡的较舒适的温度是40摄氏度。
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的变化。
物理学中将物态变化分为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式。
熔化和凝固是固态与液态之间的变化。
熔化是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热;凝固是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需要放热。
在熔化实验中,需要用水浴法进行加热,以便均匀、间接地加热物体,并能控制物体温度上升速度。
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可以总结出它们之间的不同。
同时,也可以根据熔化过程反思凝固过程,注意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化学实验的方式进行解答。
晶体是有确定熔化温度的物质,反之称为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区别在于熔化温度的确定性。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点和凝固点时是否吸收或放出热量,以及温度变化的情况不同。
当物质吸收热量时,温度会升高,物质会先变稀,最后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成为液体。
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并持续吸热,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并持续放热。
《物态变化与温度》 说课稿
《物态变化与温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物态变化与温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物态变化与温度》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知识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物质的基本性质的深化,又为后面学习热和能的知识奠定基础。
在教材中,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入温度的概念,并探讨温度的测量方法。
同时,详细阐述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温度的关系。
教材内容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之前,已经对物质的三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在生活中也观察到了一些物态变化的现象,但对于物态变化的本质和规律还缺乏系统的了解。
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理解物理概念。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温度。
(4)理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温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对物态变化现象的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通过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初中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温度
1、温度:通常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把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
(1)原理:根据的的规律制成的。
(2)使用:
①使用时,要认请温度计的和,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只与充分接触,
③待示数后再读数,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4
二、熔化和凝固
5、熔化:物质从变成,熔化要。
凝固:物质从变成,凝固要。
6、熔点和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
7
8、晶体的熔化曲线与凝固曲线
(1)物质在AB段是态,热,温度。
(2)物质在BC段是态,热,温度。
(3)物质在CD段是态,热,温度。
(4)物质在DE段是态,热,温度。
(5)物质在EF段是态,热,温度。
(6)物质在FG段是态,热,温度。
(7)物质熔化用时,熔点是;凝固用时,凝固点是,说明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
固点是的。
9、装有晶体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时,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1)(2)。
三、汽化和液化
10、汽化:物质从变为叫汽化,汽化有和两种形式,都要。
液化:物质从变为叫液化,通过和可以使气体液化。
1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1)(2)。
四、升华和凝华
13、升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要。
凝华: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要。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
玻 管
c、原理
玻
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
璃 泡
现象。
液体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正确使用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玻璃泡要与被测量物体充分接触; ◆待示数稳定时再读数,且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齐平。
体温计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400 1 2 3 4 5 6 7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 态的过程。
一、熔化和凝固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
实验所需器材
实验器材及药品:
酒精灯 铁架台 试管 烧杯 温度计 石棉网 搅拌器 火柴
海
松
波
香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晶体
4 ·获取事实与证据:(海波)硫代硫酸熔化实验 观察事项:A、熔化过程中的时间 B、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C、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非晶体
4 ·获取事实与证据:蜡的熔化实验 观察事项:A、熔化过程中的时间
使用之前甩一甩
思考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从构造上:
1.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弯曲; 而普通的温度计是没有的.
2.体温计玻璃管内装的液体是水银;而普通的温度计可以是酒精,煤 油等.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物态变化,如水从液态变成冰固态,或从液态变成水蒸气气态。
而这些变化与温度密不可分,而温度的测量对我们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至关重要。
温度的概念温度是一个物体热能状态的表征,通常用开尔文(K)或摄氏度(℃)表示。
温度越高,说明该物体分子运动越激烈,所含热能也越多。
相反,温度越低,说明分子运动越缓慢,所含热能也越少。
温度的测量温度的测量需要使用温度计。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两种。
水银温度计:内部充满的是水银,当温度升高时,水银会膨胀而上升,反之降温时水银会下降。
电子温度计:采用热敏电阻、热电偶等电子元件来检测物体温度的变化。
在不同物体温度下,电子元件的电阻值、电压等都会发生变化。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主要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固态:物质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距离小,交叉错综,无法自由流动。
液态:物质分子排列松散,分子间距离较大,能相互滑动,所以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分子彼此独立,分子间距离很大,散乱运动,自由滑动,具有高度流动性。
物态变化与温度的关系物质物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升高或降低有直接关系,下面我们逐一探究。
固态与液态的转化:当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固态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加快,以至于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变得松散起来,从而变成液态。
这种转变的温度称为熔点,熔点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液态与气态的转化:当液体物质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液体分子对周围环境的吸引力大大减小,分子的运动速度会变得更快,足以克服液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约束,自由地运动,以至于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这种转变的温度称为沸点,沸点的大小也取决于物质的种类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固态与气态的转化: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物质直接由固态转变为气态,这个过程叫做升华。
如干冰在室温下从固态转化为气态,这是在固态状态下物质分子的运动速度足够大,可以跨越液态状态直接转化成气态,同时外界压力不影响其转化过程。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7℃,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5℃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一、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温度与物态变化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它能够影响物体的物态变化,即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相应的物态变化。
下面是温度与物态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温度的概念:温度是物体内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也可用开尔文(K)表示。
2.温度的测量: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测量,如普通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
3.热量与温度的区别:热量是能量的传递方式,而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平均动能的度量。
4.温度的传递方式:温度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
传导是指热量在物体内部沿着分子间的碰撞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流动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辐射波传递。
5.温度与物质的热胀冷缩: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情况发生变化,导致了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物质膨胀,温度降低时物质收缩。
6.温度与相变:相变指的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如固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气体的凝结等。
相变时,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而吸收或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
7.熔化:固体熔化是指物质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液体状态的过程。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8.凝固:液体凝固是指物质从液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了一定数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9.沸腾:液体沸腾是指液体在一定温度下局部的不断汽化的现象。
沸腾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0.汽化:液体汽化是指液体从液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形式。
在汽化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1.凝华:气体凝华是指气体从气体状态转变为固体状态的过程。
在凝华过程中,物质释放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2.升华:固体升华是指固体从固体状态转变为气体状态的过程。
在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初三物理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温度计1.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状态.2.物态变化: 物质由向的变化成为物态变化。
3.物体的叫温度.常用字母表示, 单位 , 符号。
热力学温度用字母表示, 单位 , 符号。
4.0℃: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纯净的的温度定位0℃。
5.100℃: ,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位100℃。
6.要准确判断或测量温度, 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是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
温度计内的液体多为、或等物质。
7.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8.体温计里装的液体是。
测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1)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2)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估计被测温物体的温度是否在温度计的量程内。
(3)温度计玻璃泡要 _____ __ 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或。
(4)待示数后再读数。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看温度计是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与凝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
二、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非晶体熔化时的特点:(1)晶体: 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 尽管不断 , 但温度却保持 , 即有固定的 , 这类固体叫做;常见的晶体有: 等。
晶体熔化时的叫做熔点。
常见晶体的熔点(1个标准大气压): 固态酒精 , 固态汞 , 冰 , 海波 , 萘 , 熔点最高的金属是。
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 或。
(2)非晶体:固体物质熔化过程中, 只要不断 , 其温度就会不断 , 即没有固定的 , 这类固体叫做。
常见的非晶体有:等。
即: 晶体的熔化条件:晶体的熔化特点: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如何区别晶体与非晶体:三、凝固凝固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晶体凝固的特点:非晶体凝固的特点:第三节汽化与液化汽化: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
(一)液化: 物质从变为的过程(二)汽化-------沸腾、蒸发1)汽化的两种方式: 和;沸腾: 在一定下, 液体的和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2)实验现象: 开始给水加热时, 在烧杯的出现了少许小气泡, 随着水的温度升高小气泡逐渐 , 并开始上升, 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 还没有到达液面就消失了, 同时听到吱吱的响声, 到达一定温度后, 烧杯底部出现大量 ,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 , 上升到破裂, 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 这时水就沸腾了。
初中九年级物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讲温度与物态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及物态变化的相关常识2.掌握固、液、气三者之间的物态变化关系3.掌握晶体熔化(凝固)实验4.掌握液体沸腾实验5.理解熔点、沸点相关知识知识点一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字母T来表示。
2.单位:摄氏度,符号为℃3.摄氏度的规定:,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温度常识】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7.1℃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故A符合实际;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故B不符合实际;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时淋浴的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60℃.故C不符合实际;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凝固点是0℃,盐水的凝固点低于此温度。
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A。
2.下列对有关数据的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约37.8℃B.自行车正常骑行速度约30m/sC.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约是25cm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00g【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在18km/h=18×m/s=5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26cm,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略小于此数值,约是25cm,故C符合实际;D、10枚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枚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C。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约是38℃B.一支中性笔的长度约15.30mmC.一瓶55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D.中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是8秒【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物态变化与温度
物态变化与温度一,考点、热点回顾1、物态变化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注:物态变化时,既要关注温度的变化,又要关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情况。
2、固体的分类(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
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
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注:在遇到这种曲线图时我们要会从中读出信息。
我们一起来看上面两个图,图1是晶体熔化的折线图,纵向表示温度,横向表示加热时间。
我们的曲线起点并没有从0开始,因为物体本身在加热前就有一定的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呈水平直线,说明在这段时间物体的温度恒定,达到熔点,后来温度继续升高,说明开始汽化。
图2是非晶体的融化,蜡的温度在不断的升高,却始终在慢慢融化。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分析:AB:固态(吸热升温)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CD:液态(吸热升温)DE:液态(放热降温)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FG:固态(放热降温)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
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
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教科版物理5.1物态变化与温度
记作:36 ℃ 读作: 36摄氏度
记作: -4 ℃ 读作:-4 摄氏度
温度计的结构
刻度
毛细玻璃管
单位
玻璃外壳
感温液
感温泡
放入热水中
胀
温度计的原理
原理: 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的
放入冷水 缩
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110 100 90
最高温度?
11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 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 表的温度值
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1.水的 物体变化
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物体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 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工具:温度计 单位:摄氏度 符号:℃
2.温度
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 3.温度计
使用方法:一估、二看、三要
第五章第一节
物态变化与温度
固态(冰) 液态(水) 气态(水蒸汽)
物态:物质的聚集状态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 物态变化。
思考:总共有几种物态变化?
气态
固态
液态
温
度
温 度
1、定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测量工具:温度计 3、单位:摄氏度;符号:℃
100℃: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80
70
60 50 40
分度值 1℃
30
20 10 0 -10 -20
量程 ~
最低温度? -20℃
想想议议
温度计里的液 体可能将温度 计胀破 如果所测的 温度过高,超出 了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高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如果所测的 温度过低,低于 了温度计所能测 量的最低温度, 会出现什么后果?
物态变化与温度
°C
120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会 测量时先估测所测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避免在温度过小时测量不出,过大时损坏温度计。 选
准确迅速地读数。
观察分度值的目的:
观察零刻度的目的:
认准是零上还是零下的温度值。
注意:若温度计太久未使用,最好要校准一下。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二、温度和温标: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温度的测量需要使用温度计。 2、温标——温度的标准测量 1)摄氏温标 ① 单位:摄氏度 符号: ℃ 表示(读法):10 ℃读作:10摄氏度 —10 ℃读作:负10摄氏度或零下10摄氏度
②摄氏温标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的温度规定为0 ℃,把一 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 。 0 ℃和100 ℃ 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 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度单位是热力学温标。 单位:开尔文 简称:开 符号: K
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注:其他类型的温度计是利用固体或气体
的热胀冷缩性质或物质的某一种特性制成
的。
转动式温度计 (金属片的膨胀)
热敏电阻温度计(电阻)
液晶体温度计 (液晶随温度变化颜色)
红外辐射温度计 (辐射红外线)
彩色温度表:它是根据高温物体发光的颜色测温度。彩色温 度表上一种颜色代表一种温度,将赤热高温的物体的颜色与 彩色温度表的颜色对照,就可估测出物体的温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 冷冻库的温度——约—20℃ 纯水沸腾的温度——100℃ 沸腾时的液态氢的温度——约—253℃
温度 与 物态变化
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物态变化
12、、定分义类::物质由一种状态变凝为另华一种状态的过程。
熔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汽化
凝固 液化
升华
3、物质处于哪一种状态由
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温度
温决度定。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摄氏度 0C
单位的规定: 00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0C: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0C:把00C和1000C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
第五章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与温度
“雾凇”
冰雹 “雾凇”
雨 露霜雪雹雾
固态 冰 霜 雪 雹 液态 水 雨 露 雾 气态 水蒸气
( 熔 6化
)
) )
) )
( 凝 小冰晶 华4
5
升华
( 汽 化 1
( 液 小水滴 化3
( 汽 2化
水蒸气
熔化
冰
水
凝固
水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 化
⑤会记:记录结果为:数值加________
四、典例及能力训练:
C
—2℃
88℃
甲图中哪个读书方 法是正确的?
乙图温度分别是多少?
温度计的使用
①会选:估计被测物温度,选择合适_______的温 度计,观察温度计的______和_______。
②会拿:手拿温度计的上部,手__________(能/ 不能)触及液泡。
③会放:温度计的液泡要全部__________被测物体 中,不能碰到__________和_________。(为什么?) ④会读:待玻璃管中液柱_____后在读数,读数时玻璃 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中,视线要与温度计____________ 或与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___。
3、测量温度的工具: 温度计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 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温度计工作原理:利用感温液体的热胀冷缩 性质使感温液体积发生变化来显示温度
三、温度计 1、结构:
2、测温原理:
3、分类:
4、使用方法:选: 放: 看: 读: 记:
温度计上C或℃表示摄氏温度
人的正常体温是“37 ℃”左右(口腔温度), 读做 37摄氏度 ,-6.8 ℃读做 负6.8摄氏度 或 __零__下__6_.8_摄__氏__度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