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1.概念赋役制度是中国历代王朝为巩固国家政权而向人民征课财物、调用劳动力的制度。
赋役是赋税和徭役的合称。
赋,包括土地税(田赋)、人头税和资产税。
役,亦称徭役,即在位统治者强制平民从事的无偿劳动,包括力役、杂役和军役。
(注: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主要是修建大型土木工程,如水利工程、交通工程、国防工程、城市建设等公共工程,也包括为满足统治者奢侈消费需要而组织的宫室工程、陵墓工程等。
)2.中国古代重要的赋税制度(1)春秋时期:①齐国管仲实行的“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差别征税。
②鲁国的“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2)秦汉秦汉时代的赋税,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口赋、算赋)和徭役。
①田赋:a.秦朝田赋税率极高,史称“取泰半之赋”,也就是要缴纳田地产量的三分之二作为田赋。
b.秦亡后,汉初统治者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田赋税率大大降低。
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到汉景帝的时候改为三十税一。
②人头税:①秦朝向人民征索极重的口赋,即人头税。
a.汉朝人头税分口赋(儿童税)、算赋(成人税),规定不分男女,7-14岁每人每年缴口赋20钱(汉武帝以后加征3钱),15岁以上每人每年出算赋120钱,商人和奴婢的算赋钱还要加倍。
③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成卒三种。
a秦朝男子17岁起役,后来汉昭帝改为23岁起役。
b更卒徭役的法定服务期限是1个月,服役地点是在本郡或本县,承担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陵寝,以及运输粮食等繁重劳动。
c正卒是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役期一般是两年。
d戍卒是指到边塞屯戍,役期一般是一年。
④财产税:算缗,又称“算缗钱”,是对商人、手工业者、高利贷者和车船所征的财产税。
课税对象为商品或资产。
(告缗是鼓励告发算缗不实,打击商人瞒产漏税,是算缗的延伸。
算缗、告缗实际上是抑商政策的表现。
)(编户制度:是汉代对百姓的一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也是比较完备的赋税制度。
【法律】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1️⃣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起源与早期形态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其起源可追溯至夏、商时期。
彼时,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赋税多以实物形式征收,如粮食、布帛等,以满足国家基本的军事和行政需求。
进入西周,随着分封制的完善,赋税制度逐渐形成了“籍田制”与“贡赋制”并存的局面,前者强调国家直接控制的农田上的产出,后者则是对诸侯国及地方势力的财物征集。
2️⃣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井田制的瓦解,赋税制度迎来了重大变革。
鲁国的“初税亩”标志着以田亩为单位征收赋税的开始,这一制度逐渐为各国所采用,奠定了后世土地税的基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使黔首自实田”的政策,鼓励农民自行申报土地,并以此为依据征收田赋,同时设立了户赋、口赋等人头税,进一步丰富了赋税种类。
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调整,如汉武帝时期的“算缗告缗”政策,通过征收财产税和鼓励举报逃税行为,有效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3️⃣ 唐宋至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演变与影响唐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深化,赋税制度再次迎来变革。
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将赋税、徭役和兵役相结合,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保证了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
宋代则推行了“两税法”,简化了税制,以土地和财产为征税依据,标志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明清时期,随着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赋税制度进一步向货币化转变,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都极大地简化了税制,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这些赋税制度的演变,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深刻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
赋税制度的合理化,有助于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通过税收调节社会财富分配,对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赋税制度的演变还推动了国家财政体系的完善,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制度借鉴。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二、.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化:①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起先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
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记着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
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
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状况都具体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依据。
编户农夫对封建国家担当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记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安排国家驾驭的土地)。
受田农夫每年交纳肯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需服徭役、兵役。
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确定的。
④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肯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
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
标记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更的产物,标记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起先变更。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是指古代中国对农民和土地进行征收税款的制度。
这个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发展了数千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构架。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
当时,君主以土地为基础,赋予贵族和官僚一定的土地,并征收农民的税款来维持国家的运转。
贵族和官僚享有土地的所有权,并从农民中获取物质财富。
这个制度主要依靠地主对土地进行租赁,让农民种植农作物,然后收取一定比例的农业产品作为税赋。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国家的统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逐渐趋于完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度,并且进行了土地测量和分配,为日后赋税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而西汉时期的赋税制度则更加完善,西汉时期天子颁布了《三税法》,其中包括田赋、户赋和徭役。
田赋是按照土地的产量来征税,户赋是按照每户人口来征税,而徭役是指农民们为国家劳动的义务。
在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田赋是最重要的一项税种。
根据《三税法》,田赋按照耕地的质量和产量来评定,高产的土地需要交纳更多的田赋,而低产的土地则需要交纳较少的田赋。
田赋是依靠地主们对农田进行测量和评估,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
这种方式使得地主在社会中占有较大地位,而农民则需要为地主提供物质财富。
另外一种重要的税种是户赋。
户赋是根据每户人口来评定的,无论耕地的产量如何,每户都需要交纳一定数量的户赋。
户赋不仅是一种财政手段,也是对人口普查和户籍管理的一种方式。
通过户赋,政府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徭役是指农民们为国家劳动的义务,也是古代赋税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三税法》的规定,每户农民需要进贡一定数量的劳动力,用于修建水利灌溉、道路交通和官府工程等。
徭役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劳动力的提供,也可以是农产品和物资的交纳。
徭役除了满足政府的需要,还对农民们起到了一定的锻炼作用,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技能和组织能力。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2、汉朝:编户制度
• 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 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 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 (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 等 • ②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 • ③影响: • 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 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 • 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 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 ①背景: • 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 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 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 发展的需要; • ②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 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
6、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 (1581年)
• • • •
③内容: a、赋役合并,征收银两 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 ④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 改革 • 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 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 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增长
• 10、唐代杨炎实施两税法体现了怎样 的理财思想 ( ) • A、轻徭薄赋 B、平均负担 • C、不夺民时 D、开源节流 • 11、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 行的徭役、人头税先后被取消,最主 要是因为 ( ) • A、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 B、农民阶级激烈的反抗斗争 • C、封建土地日益私有化 • D、封建政府进行政策调整
• 12、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 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 • A.农民对封建国家人身依附关系趋于 松弛 • B.逐渐解除农民对土地和地主的依赖 关系 • 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 发展 • 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 币化
小结:
• 1、以税种来分类:
•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 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 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 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 鞭法、摊丁入亩;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中国古代的直接赋税主要包括地租、徭役和贡赋。
地租是农民根据自己种植的土地面积和产量交纳的税金,同时还需要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务。
徭役是农民被强制征召为官府或地主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力,通常是在耕种季节。
贡赋是农民每年向官府或地主交纳的各种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养殖产品,主要用于官府和地主的消费。
中国古代的间接赋税主要包括关税、商税和市舶税。
关税是对外贸易征收的税费,通常根据商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征税。
商税是对商业活动征收的税费,主要包括进货税、销售税和营业税等。
市舶税是对沿海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征收的税费,其税率与货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除了以上的直接赋税和间接赋税,中国古代还有一些其他的赋税制度。
例如,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政府和地主对土地进行平均分配,而农民根据自己的地块面积进行赋税。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官田制度,即官府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并由官员和士兵进行耕种和管理,农民需要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另外,中国古代还实行过一些特殊的赋税制度,如预赋制度和庸调制度。
预赋制度是指政府提前预收赋税,农民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劳力和农产品,并预交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赋税。
庸调制度是指政府根据灾情和兵员需求等因素,对农民进行物资调拨和服役调配。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以直接赋税为主,通过对农民征收地租、徭役和贡赋等方式,向官府和地主收取税金和劳务。
与此同时,间接赋税如关税、商税和市舶税等也是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部分。
这些赋税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中国古代的国家财政和农民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三总复习历史课件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鸦片战争后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明确提出废除不平等条约、要求 国民革命时期
关税自主的主张
时间
概况
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税暂行条例》;
南京国民政府 1928年,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国民政府
时期
通过一系列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
2.中国关税制度的演变 (1)国内关税: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 关 税 并 立 的 现 象 。 中 国 直 到 1937 年 才 正 式 宣 布 废 除 国 内 关 税 , 实 行 统 一 的 __国__境__关__税__。
(2)国境关税
时间 鸦片战争以前
概况 中国享有完全的_关__税__自__主__权__
租庸调制、两税法和一条鞭法的比较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一条鞭法
土地 政府对民授田,土 政府不再授田,土地自
产权 地不可买卖
由买卖
土地可以买卖
征税 税额固定,人们较 原则 有预算
税粮外又有“科差”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 明朝 送赴北京,称“_金__花__银__”
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一__条__鞭__法__ 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摊__丁__入__亩__”
清朝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 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 束缚进一步减弱
一 课标深意解读 二 核心内容把握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建构知识体系]
[熟记关键语句] (1)古代的赋役除田赋外,还有人头税、徭役等。从唐朝租庸调到清朝摊丁入 亩,赋役征收逐渐转到向土地和财产征税,人头税逐渐废除。 (2)关税制度古已有之,中国一直享有完全的关税自主权,但在近代经历了丧 失和收回的曲折历程;新中国实行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关税制度和个人所得税制 度。 (3)改革开放后,为适应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中 国关税制度的法制化建设得以强化和完善,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了重 要促进作用。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 征”,鲁国实行“初税亩”
• 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 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 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 数收税
• ②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
• ③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 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 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
3、隋唐:租庸调制
• 北魏租调役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 国家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役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 缴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
• 唐朝:①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初政局混乱, 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 盾,成为当务之急。
• 西汉政府推行编户制度的目的是( ) • A.减轻农民的负担,恢复发展生产 • B.限制人口流动,抑制工商业 • C.控制农民,便于剥削统治 • D.提高农民地位,使其免于奴婢化
; 展会网 https:/// 展会网 ;
摇动后,石子一个一个挤进大石头的缝隙处,专家再问:“瓶子满了吗?”学生犹郁了,专家又捡来沙子,倒进瓶中,沙粒流布到石缝里,他再问“满了吗?”全体响亮地回答:“没有!”“很好!”这时,他拿来一罐水倒进瓶内,直到溢满瓶口,专家问:“这个例子说明了什麽?”他 有说:“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先放进大石头,以后再努力也没办法见将它放进去。你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地位最重要的'大石头'是什麽,请记住,先挑'大石头'优先放进去吧!” ? 训练要求: ? 1.这则材料应该给出的话题是: ? 3.你的作文题目是: ? 4.你的论点或主旨 是: ? 5.请写出能体现你的中心主旨的一句名言、歌词等或自编一句有哲理的话,不超过30字。 ? 6.请你联系所学过的课文,写出
【法律】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1️⃣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起源与早期形态在中国古代社会,赋税制度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石,其起源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
夏朝实行“贡”制,即诸侯向中央王朝进献特产;商朝则采用“助”法,要求农民在耕种公田的同时,协助国家进行劳役;至周朝,确立了“彻”法,即按土地收成的一定比例向国家缴纳赋税。
这些早期赋税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赋税体系的基础,体现了国家与民众之间基于土地的经济关系。
2️⃣ 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发展进入封建社会后,随着土地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赋税制度也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
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纷纷进行赋税改革。
如鲁国的“初税亩”,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打破了井田制的束缚。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租赋制”,将赋税分为田租(土地税)、口赋(人头税)和徭役(劳役)三部分,奠定了封建国家赋税制度的基本框架。
汉朝:汉初实行“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经济恢复。
汉武帝时,推行“算缗告缗”等财政政策,加强对工商业者的税收管理,同时增加田赋,以应对边疆战争和宫廷开支。
唐宋明清:唐朝实行“两税法”,按资产和田亩征税,简化了税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宋朝则进一步发展了商业税,如“市舶司”征收海外贸易税。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制度进一步调整,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将复杂的赋役合并为统一的货币税,简化了征税程序,减轻了民众负担。
清朝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赋税体系,如推行“摊丁入亩”,将丁税并入田亩中征收,实现了赋税与人口脱钩,促进了人口增长和农业生产。
3️⃣ 赋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财政政策的调整,更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
一方面,合理的赋税制度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为国家提供稳定的财源;另一方面,过重的赋税负担则会加重民众负担,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导致农民起义和政权更迭。
高三历史课件:专题复习之《赋税制度》
赋税制度的变化趋势
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 渡,最终取消人头税。 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 税种由繁到简。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发展为基
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 维护统治,必须调整生产关系 农民的反抗斗争
请思考: 我国赋税制度对历史发展产生 了什么影响?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朝赋税政策的内 容。 回答:征收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②根据材料二,写出西汉初期赋税政策 的内容。 回答:高祖规定十五税一;文帝曾减租 为三十税一,并十多年不收田租;景帝 定田租为三十税一。
请回答:
③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朝和西 汉初期赋税政策的不同结果。 秦朝:百姓饥寒交迫,纷纷反叛。 汉初:在正常年份,百姓生活安定,国 家粮仓充实,钱财有余。
清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 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和实行“摊 丁入亩”,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调整生产关系 B、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加强经济掠夺 D、放松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练习
清朝“摊丁入亩”政策最重要的客观 作用是 A、使赋税征收办法简化 B、土地利用率提高 C、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D、国家财政收入增加
小结:
中国古代历代政府的对经济政策的 调整,从广义上说,基本是对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的调整,这些调整符合当时 社会生产力、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 必然会起到积极作用,反之将会阻碍经 济的发展。
练习
高考天津试题: 简述唐初到清朝前期赋税制 简述唐初到清朝前期赋税制 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 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 趋势及其原因。 趋势及其原因。
演变过程:
唐初实行租庸调制,纳绢或布代役;唐 中期实行的“两税法”,改变了以人丁 为主的征税标准,主要以土地和财产多 少收税; 明朝中后期推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 役和杂税合并,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 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少征银; 清朝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将税平均 摊入田亩上,统一征收“地丁银”,至 此,废除了人头税。
【法律】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历史中国古代赋税制度1️⃣ 古代赋税制度的起源与初步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赋税制度作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其起源可追溯至夏、商、周时期。
夏朝时期,赋税以贡纳形式存在,各诸侯国或部落需向中央王朝贡献一定的财物。
至商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赋税逐渐转向实物税与劳役税并重。
到了周朝,特别是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在井田上耕作,需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作为赋税,这标志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初步形成。
2️⃣ 赋税制度的变革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和私田的大量开垦,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确立。
这一时期,各国为了增强国力,纷纷进行赋税制度改革。
如鲁国的“初税亩”,标志着中国开始征收土地税,这是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土地私有制,并确立了以田赋为主的赋税体系,同时辅以口赋、徭役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赋税制度。
汉代,赋税制度进一步发展,汉高祖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生产恢复。
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经济政策,同时加强了对商业税的征收,赋税体系更加多元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赋税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但总体上仍保持着田赋、户调(人口税)和徭役为主要内容的结构。
3️⃣ 唐宋明清时期赋税制度的完善与调整唐朝时期,赋税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初实行均田制,并在此基础上推行租庸调制,即按人口分配土地,并依据土地数量征收租(田赋)、庸(以劳役代税)、调(绢帛等实物税)。
这一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破坏,唐德宗时期推行两税法,以资产为征税标准,不再区分丁税和地税,简化了税制,增强了国家财政的灵活性。
宋代,赋税制度继续发展,实行田赋、丁税、杂税等多种税种并存的制度。
王安石变法期间,推行方田均税法、募役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但实际效果有限。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赋税制度也相应调整。
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
从古代的封建社会开始到近代封建社会的结束,赋税一直是作为中央政府征收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在中国古代,赋税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维持朝廷及地方政府的运转,保证社会稳定;二是满足宫廷和军队的开销,从而保持皇权和国家的安全与统一;三是提供粮食和资源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
古代赋税的对象主要是农民,而农民则常常成为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赋税的主要形式是征粮,根据农田的不同,向农民征收五谷(主要包括稻谷、小麦、高粱、黍等)。
此外,还有征收钱粮、人头税、地租等形式的赋税。
在古代中国,赋税的征收方法通常是由地方政府进行,他们会派遣官员驻守在各地,通过统计户籍、地产等信息,确定赋税的数量。
每年秋天,农民需要将赋税所需的粮食交纳给地方政府,如果不能达到标准,会被罚款或者迫使提供其他物品。
赋税标准的确定通常是根据耕地面积、农田种植方式、产量和农民人口等综合考虑的结果。
政府普遍采取了一种称为“杂征”的方法,即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土地、不同收入等级的农民征收不同数量的税。
有时,政府还会根据天灾人祸等情况对赋税进行调整,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另外,与赋税直接相关的是赋税的起征点和限制性政策。
一般来说,政府规定了一个起征点,只有达到该标准才需要纳税。
此外,政府还制定了许多限制性政策,如限制转租等,以防止富裕阶层通过操纵土地转让等手段逃避赋税。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持了朝廷和地方政府的运转,但也给农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赋税制度的优点是能够确保政府及时获得财政收入,但其缺点是剥夺了农民对自己土地的管理权,严重压迫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高考历史之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沿革及规律知识点
高考历史之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沿革及规律知识点古代中国王朝建立和维护统治有两个重要支柱:一是钱,二是兵。
赋税是国家财政(“钱”)的重要来源,也是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
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主要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杂税。
一、赋税制度的沿革1.夏商周贡赋制度: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
中国历代王朝规定臣民和藩属向君主进献的珍贵土特产品称作贡;赋原为军赋,即臣民向君主缴纳的军车、军马等军用物品,君主再给与回赏。
夏商周三代分封制度下,受封者要向国君缴纳贡赋,这是赋税制度的雏形。
2.春秋初税亩内容:春秋末期,铁犁牛耕技术使用,贵族驱使奴隶在井田(“公田”)之外开垦“私田”,收获私有,致“井田”日渐荒芜,诸侯国财政锐减。
为解决财政困难,齐国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纳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作用:春秋“税制改革”承认私田合法,从而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地主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有利小农经济的发展,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因素。
3.秦汉赋税:编户制度内容: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发徭役、兵役,称“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主要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即人头税,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未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徭役、兵役。
“人丁”是征税的依据,虽然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重人头税,因此,即使在“文景之治”这样的盛世时期,农民的负担依然沉重。
影响: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但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矛盾;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沉重的赋役负担,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素。
高中历史之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沿革-WPS Office
高中历史之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沿革-WPS Office
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1. 原始社会和夏商时期
在原始社会和夏商时期,赋税是以劳役形式出现的。
人们需要在农耕、牧畜、建筑等方面进行劳役,作为对国家的贡献。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贡献方式,例如夏朝的盐铁之役和商朝的玉的采集。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国的出现,赋税制度逐渐向货币赋税和物品赋税转化。
财产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税种,它通过财产调查和评估,按照财产的大小和种类,收取一定比例的财产作为税收。
此外,还有土地税、农业税、商业税、过路费等形式的税收。
3. 秦汉时期
秦皇帝通过实行均田制和收铸重轻钱,建立了初步的赋税制度。
汉朝时期,将赋税分为地税和人头税两种,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掌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 魏晋南北朝时期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财政状况不稳定,赋税负担较大,社会秩序不稳定。
此时期开始发展出以税为贷的赋税制度,通过对民间富豪进行实行赋役和征收租税,弥补国家财政缺口。
5. 宋代
宋代时期,赋税制度逐渐向地租制和货币赋税转化。
全国性的赋税制度设立,并适当调整了税制标准,保证了税收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此外,还有行马费、官租、经济特权等形式的税收。
总体来说,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赋税制度始终是国家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赋税制度总结
高中历史赋税制度总结赋税制度是国家对个人或单位征收税收的方式和规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赋税制度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以下是对高中历史赋税制度的总结和相关参考内容。
1. 赋税制度的起源和演变:赋税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商代,经过了不同朝代的演变和变革。
古代社会的赋税主要以实物赋税为主,如田赋、人头税等;随着货币的出现,金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赋税形式。
2. 中国古代的主要赋税制度:在封建社会中,中国主要的赋税制度有田赋制度、户口调查制度、互市制度等。
其中田赋制度是最重要的税收方式,通过对土地征税来满足国家的财政需求。
3. 赋税制度的经济作用:赋税制度在经济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赋税可以提供国家的财政收入,用于维持国家政务和社会事业的运转;另一方面,赋税也可以调节财富的分配,促进经济公平和社会稳定。
4. 赋税制度的政治作用:赋税制度在政治领域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赋税,国家可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管理。
同时,赋税也可以体现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5. 赋税制度的问题和变革:古代赋税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如赋税标准不公、赋税方式陈旧等。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改革措施被提出来,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唐朝实行了“均输法”来调整田赋制度,宋朝实行了“折归法”和“丁口调查制度”等。
6. 参考文献:-《中国历代赋税制度研究》(责任编辑:岳广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研究》(责任编辑:许田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中国历史赋税制度演变与思考》(责任编辑:王学兰,北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研究论文选编》(责任编辑:冯继荣,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综上所述,赋税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通过对个人和单位征收税收,国家可以获得财政收入,同时也实现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稳定。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知识点总结高三历史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知识点总结1、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是用法律规定将公田交给耕者,按田亩收税,实质是承认土地私有。
(我国最早的赋税制度)2、编户齐民:两汉管理百姓实行编户制度,被编平民称为编户齐民。
编户齐民具有独立身份,依据资产多少征收赋税、徭役、兵役。
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开始。
3、租调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实行。
受田农民纳租、调,服徭役、兵役。
隋朝沿用。
4、租庸调制(唐朝最为一项完善的赋税制度出现)隋、唐初实行。
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
(回归课本记忆具体内容)5、两税法:唐朝于780年开始实行,它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收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
6、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其中“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实质上是纳钱代役和按田纳税。
7、一条鞭法:明后期实行,1581年,张居正改革赋役制度,把田税、丁税和杂税合一,按田亩多少征收银两。
反映了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8、地丁银: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叫做“更名田”。
1722年,康熙固定丁税;雍正帝一上台就推行“摊丁入亩”的办法,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它的实行,废除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一方面表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重点问题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特点(赋税制度演变的六大规律)①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多少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②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发展,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③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法为标志;④农民由必须服一定时间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为标志;⑤税种由繁多逐渐减少,可以一条鞭法为标志;⑥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精选2019年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共23张PPT)全国通用
3、隋唐:租庸调制
• 北魏租调制:北魏均田制规定受田农民必须向国 家租(即土地税)和调(即户税),还要服兵役和徭役。 • 隋朝沿用北魏的租调制,后规定50岁以上可以缴 纳一定绢代替劳役,叫“庸”。唐朝无年龄的限 制 • 唐朝:租调庸制 • ①原因:吸取隋亡教训;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 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 为当务之急。 • ②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 建统治 • ③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 ①原因: • a、土地买卖和兼并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 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 • 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 • ②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 议,实行两税法 • ③内容: • 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 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 ①背景: • 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 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 • 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 发展需要; • ②目的: • 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 挽救统治危机
6、明后期:一条鞭法 (张居正 1581年)
• ③内容: 赋役合并;役入田亩;纳银代役 • ④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 • 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农民负担,农民 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放松 • b、赋役征银——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 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 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 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 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 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 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 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 经济发展; • 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 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 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古代中国赋税制度
古代中国赋税制度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是指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用于向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税收制度。
这个制度贯穿了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通过对农民、地主、商人等不同社会群体征收税款,为国家提供财政支持,维持国家政权的运转。
一、赋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尤其是在商、周时期,已经出现了对农民采取赋税的方式。
赋税制度在秦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成为统一国家的财政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历史的演变,明清时期的赋税制度更加成熟,达到了巅峰。
二、赋税对象与税种古代中国的赋税对象主要是农民、地主和商人等不同社会阶层。
针对不同的对象,赋税制度也有不同的税种。
对农民征收的主要是田赋、畜赋和人口赋等,而对商人则有商税、粮税和商业税等。
1. 田赋:田赋是古代中国最基本、最重要的税种之一,对农民征收。
其征收标准主要是根据土地的面积和农作物的产量来确定。
2. 商税:商税是对商人及商业活动征收的税款。
古代商人需要根据经营的商业规模与盈利能力支付不同比例的商税。
3. 畜赋:畜赋是对养殖业的一种税收,主要指对农民养殖的畜牧业所征收的赋税,以动物数量和品种大小来衡量。
4. 人口赋:人口赋是以居民数为依据,对人口数量进行直接征税,这对于与居民的数量有直接关系的城市和乡村,收入更大。
三、赋税制度的功能与影响古代中国的赋税制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功能和影响:1. 维护国家财政:赋税制度为国家提供了财政收入,支持国家政权的运转,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财政基础。
2. 调节财富分配:赋税制度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征税,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减轻了弱势群体的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的平衡与稳定。
3. 促进农业生产:赋税制度对农业征收的田赋和畜赋,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一方面,赋税收入可以用于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明确的税收政策,鼓励农民增加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 限制商人利益:赋税对商人的征收,限制了商人的利益,避免了商业活动对社会稳定的消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板电脑游戏免费下载
[单选]下列药物不属于药酶抑制剂的是()A.红霉素B.氟康唑C.维拉帕米D.保泰松E.卡马西平 [单选,配伍题]枕先露时,胎头以哪条径线通过产道最小径线()A.双顶径B.枕额径C.枕颏径D.枕下前囟径E.双颞径 [填空题]在钢轨超声波探伤中,凡发现接头有可疑波形,而探伤人员又无法拆检的应()拆检或监视。 [单选,A1型题]大鼠长期饲喂寒凉药,对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是()A.心率加快B.尿中17-羟皮质类固醇排出量增多C.尿中儿茶酚胺排出量减少D.血浆中和肾上腺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提高E.耗氧量增加 [单选]微波中继通信中继方式中,适于上下话路的方式是().A.直接中继B.外差中继C.基带中继 [单选]从事爆破拆除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持有工程所在地法定部门核发的(),承担相应等级的爆破拆除工程。A.《安全生产许可证》B.《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C.《爆炸物品购买许可证》D.《爆炸物品运输许可证》 [多选]下列关于业绩的非财务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非财务计量不可以直接计量创造财富活动的业绩B、非财务计量可以计量公司的长期业绩C、非财务计量的综合性、可计量性和可比性等都不如财务计量D、非财务计量属于业绩评价的辅助工具 [单选]下列哪项不是烧伤脓毒症的早期表现()A.高热或低温B.呼吸增快,浅促C.烦躁不安D.腹胀E.出现坏死斑 [单选]Inmarsat通信系统中,提供用户电传用于公共通信与遇险报警的低速数据业务是()。A、标准F移动站B、标准B移动站C、标准C移动站D、标准M移动站 [单选]主要提供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会计报表是()。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利润分配表 [单选]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不正确的是()A.头长为身高的1/5~1/6B.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C.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D.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E.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差异最小 [单选]将锅筒内产生的饱和水蒸气再一次进行加热,使之成为过热蒸汽的设备是()。A.省煤器B.空气预热器C.过热器D.燃烧室 [单选,A1型题]流行过程是指()A.疫源地的改变过程B.病原体的改变场所过程C.病人的改变场所过程D.携带者的改变场所过程E.医院改变场所的过程 [单选]在仪表专业中,现场压力变送器常常用符号PIT表示,其中I表示()。A、电流B、压力C、电压D、带指示功能 [填空题]医疗保险方对医疗服务提供方和参保人的监督形式主要有()、()和()3种。 [单选]患者以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应选下列哪一组筛选试验()A.血小板计数,束臂试验,出血时间测定B.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测定C.部分活化凝血活酶,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凝血酶时间测定D.纤维蛋白原,血块收缩,血小板计数E.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单选]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推荐的潮气量为()A.300~400mlB.400~500mlC.500~600mlD.600~700mlE.800~1000ml [单选,B1型题]高肾素性高血压的治疗首选()A.硝普钠B.呋塞米C.洛汀新(贝那普利)D.硝苯地平E.利血平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石棉肺癌为职业肿瘤,诊断依据是()A.病理学诊断B.依据职业史、工龄、工种和发病潜伏期诊断C.好发部位诊断D.X线表现诊断E.发病年龄诊断 [单选,A1型题]决定膀胱癌预后的是()A.肿瘤大小B.肿瘤部位C.肿瘤的单发多发D.治疗方法E.癌细胞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以及机体的免疫能力 [单选]飞行申请的内容包括:()。A.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飞行范围、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B.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飞行范围、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C.任务性质、航空器型别、装载情况、起止时间、飞行高度和飞行条件 [单选]为防止隧道衬砌施工中裂缝的产生,衬砌厚度应根据()确定。A.衬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B.衬砌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C.围岩类别、形状、结构D.超挖和欠挖情况 [单选]在RIA这一反应系统中,参与反应的有标记抗原,已知抗体和待测抗原,对这三种成分的要求是()A.只需固定标记抗原量B.待测抗原的量要先标定C.标记抗原和已知抗体的量都是固定的D.只需固定已知抗体的量E.标记抗原、已知抗体、待测抗原的量均需固定 [填空题]()是指两枚邮票(或多枚邮票)之间相连着一段非邮票的特殊连票。 [单选]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变化B.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问题C.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目标D.人力资源规划 [填空题]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很多,一般讲有()和()公式等。(给出任意两个)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丹毒与急性蜂窝织炎明显不同的是()A.高热程度B.寒战程度C.局部疼痛程度D.红斑边界是否清楚E.淋巴结是否肿大 [单选,A1型题]不属于免疫耐受机制的是()A.克隆消除B.胸腺内阴性选择C.T细胞克隆无能D.免疫抑制E.B细胞克隆无能 [单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措施为()A.控制呼吸道感染B.给予祛痰药物C.给予止咳药物D.应用解痉平喘药E.吸入糖皮质激素 [单选]柴油机与汽油机同属内燃机,它们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异是()。A.燃烧工质不同B.压缩比不同C.燃烧室形状不同D.供油系统不同或者说是混合气形成的方式不同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治疗原则中,正确的是()A.小儿急性肠套叠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B.已有腹膜炎症状的患儿也可使用空气或钡剂灌肠C.术后复发性肠套叠以小肠套叠为主,应尽快手术D.伴发高热、休克患者应采取保守治疗E.空气灌肠时最高压力可到300mmHg [单选]基底胶结的渗透率()。A、没有B、很低C、中等D、很高 [单选]在下列害虫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是()。A、黄刺蛾B、蚜虫C、蚧D、蝗虫 [单选]采用特细砂配制商品混凝土时,以下措施中哪一项是不可取的?()A、采用较小砂率B、适当增加水泥用量C、采用较小的坍落度D、掺减水剂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得率?影响甲醇得率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某火电厂,220直流系统,每机组设阀铅酸电池,单母接线,两机组间有联络。阶梯法,每组蓄电池2500Ah,103只,1h放电率I=1375A,10h放电率I=250A,事故放电初(1min)冲击放电电流1380A,电池组与直流柜电缆长40m,允许电压降下,连接铜芯电缆最小截面为()。A.920mm2B.167 [单选]汽车运输企业拥有的修理、救急、教练等为本企业服务的车辆属于()。A.营运车辆B.非营运车辆C.完好车辆D.工作车辆 [单选]诊断抑郁症,最重要的症状群是()。A.精力减退、疲乏感B.思维困难、联想缓慢C.情绪低落、兴趣下降D.自责、自罪、自杀观念E.失眠、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单选]铁路平面无线调车A型号调车长台,调车长按下绿键松开再按下红键,信令显示绿、.溜放C.三车D.解锁紧急停车 [单选,B1型题]儿童孤独症的主要临床表现()A.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B.简单的发声或运动抽动C.社会交往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方式刻板单调D.存在幻听、幻触E.手部刻板的扭转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