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

合集下载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1.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护理质量标准,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患者得到优质的护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的核心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效果。

2. 护理质量标准2.1 护理操作标准(1)洗手标准:所有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必须进行洗手,洗手程序按照七步洗手法执行,确保手部彻底清洁。

(2)体温测量标准: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患者体温,将体温计置于患者腋下,保持3分钟,记录准确的体温。

(3)静脉输液标准:静脉输液前必须核对医嘱、药品和液体,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静脉穿刺和输液操作,注意防止感染和漏液。

2.2 护理文档标准(1)护理记录标准:护理人员在每次护理后必须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效果等信息,确保护理过程可追溯、可评估。

(2)护理评估标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必须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评估,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3 护理质量评估标准(1)患者满意度评估标准:通过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护理质量。

(2)护理效果评估标准: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包括患者病情的变化、康复情况等,确保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2.4 护理风险管理标准(1)跌倒风险管理标准:护理人员要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安装便携式扶手、提供防滑鞋等,确保患者的安全。

(2)药物管理标准:护理人员在给患者服药时必须核对患者身份、药物名称、剂量等信息,遵循“五正确”原则,防止药物错误。

3. 结语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护理过程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同时,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护理质量水平。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引言概述:护理质量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护理质量的提升和标准化,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和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目标和标准,以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1.1 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 保持病房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消毒,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 确保护理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如呼吸机、输液泵等,以减少患者因设备故障而受伤的风险。

- 建立健全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1.2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合的护理。

-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和改进护理服务。

1.3 提高护理专业水平- 持续开展护理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建立护理质量评估机制,定期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表现和质量水平。

- 加强团队合作和协作,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和护理质量。

二、护理质量标准2.1 临床护理标准- 确保护理操作符合规范,如手卫生、穿戴护理服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 严格执行药物管理标准,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控制。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并执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过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2 管理护理标准- 建立健全的护理管理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 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 建立护理质量反馈机制,收集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护理服务。

2.3 信息护理标准- 确保患者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 建立健全的护理记录和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信息的准确、完整和可靠。

- 加强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护理团队的协同工作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

12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护理部质量标准: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要点及年工作总结。

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惯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种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举措,按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论系统,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不停总结,剖析、改良。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急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按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状况。

5、护理管理达到县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举措,有科研成就;护理规范化培训和持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1、护士长拥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正确实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相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质工作中仔细贯彻履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备,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

有专科护理惯例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样登记、报表按要求实时、正确达成,原始资料记录正确、完好。

5、进行白天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实时进行纠偏办理。

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相关护理工作总结及部署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课、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举措,护理人员年度查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持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三8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达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余相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1、护士着装整齐,仪表庄重,举止庄重,切合职业要求。

2、仔细履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惯例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依据“热忱主动、仔细周祥、表现人文关心”的原则,详细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适合称呼,推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创造温馨氛围。

(2)将护患交流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扩哩操作过程中。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一、引言护理质量控制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以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二、护理质量控制目标1.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

2. 保障患者安全: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和并发症。

3. 提高护理效果:通过科学的护理方法和措施,促进患者的康复和疾病的控制。

4.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5. 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竞争力。

三、护理质量标准1. 护理操作标准- 手卫生:护士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包括正确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消毒剂。

- 导管护理: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导管的插入、固定和护理,确保导管的畅通和安全。

- 药物管理:护士必须按照药物管理的规定,正确计算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避免药物错误。

- 伤口护理: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伤口护理操作,包括伤口清洁、更换敷料和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

- 疼痛评估和管理:护士必须按照规定的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并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

2. 护理质量评估标准- 疾病控制率:护理工作对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估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可以评估护理工作的效果。

- 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通过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评估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 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评估护理工作的重要指标,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 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护理记录是评估护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评估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可以评估护理工作的质量。

3. 护理人员培训标准- 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入职后,必须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医院的规章制度、护理操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指标
1、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100%(合格分90分)
2、特别护理质量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3、一级护理质量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4、急救药品、器械、设备齐全适用,完好率100%
5、毒麻药品管理符合规范要求(专人、专柜管理、专用处方、专用帐册、钥匙随身携带)
6、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100%(合格分80分)
7、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8、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100%
9、常规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10、一次性物品用后毁形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11、四种护理表格合格率≥90%(合格分80分)
12、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
13、病房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完善。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概述: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是指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而制定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

这些标准在医疗机构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提升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的五个部份,包括:人员标准、设备标准、流程标准、沟通标准和评估标准。

一、人员标准:1.1 人员素质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护理操作规范,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1.2 人员配备标准:医疗机构应根据科室规模和患者需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应。

1.3 人员培训标准: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参加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需求。

二、设备标准:2.1 设备质量标准:医疗机构应采购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的护理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设备维护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护理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3 设备更新标准:医疗机构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技术更新的需求,及时更新和升级护理设备,以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三、流程标准:3.1 护理操作规范:医疗机构应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明确每一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护理过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2 患者信息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和护理记录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3 护理质量监控:医疗机构应建立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对护理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四、沟通标准:4.1 患者沟通: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疑问,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护理服务。

4.2 团队协作:护理人员应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和实施护理措施。

4.3 信息传递:医疗机构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确保患者信息和护理指令的准确传递,避免信息传递中的误解和遗漏。

护理质量控制7S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7S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7S标准在医疗领域中,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效果和就医体验。

为了提升护理服务的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舒适,7S 标准被广泛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中。

7S 标准包括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ing)。

一、整理(Seiri)整理是 7S 标准的第一步,其核心在于区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并将非必需品清除出工作场所。

在护理工作中,这意味着对病房内的物品进行梳理。

例如,清理过期或不再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护理用品,避免它们占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同时减少误用的风险。

护士需要定期检查病房内的储物柜、抽屉和架子,将多余的物品清理掉。

对于患者的个人物品,也应协助他们进行整理,确保病房环境整洁有序。

通过整理,可以创造一个清爽、宽敞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寻找物品所浪费的时间。

二、整顿(Seiton)整顿是将整理后留下的必需品进行分类、定位和标识,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和使用。

在护理单元中,各种医疗用品和设备应按照使用频率和功能进行分类放置。

例如,常用的急救药品和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做好明显的标识。

输液用品、注射器等应按照规格和型号整齐摆放。

对于病房内的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也应规定固定的存放位置,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通过整顿,可以缩短护士准备物品的时间,提高护理操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迅速的护理服务。

三、清扫(Seiso)清扫意味着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包括清除灰尘、污垢和垃圾。

在护理环境中,这不仅包括病房的清洁,还包括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与消毒。

护士需要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擦拭床栏、床头柜等表面,定期更换床单和被罩。

对于医疗器械,如体温计、血压计等,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清洁和消毒。

保持环境的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个卫生、舒适的治疗环境。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护理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结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福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标准1. 安全性标准- 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防止跌倒、滑倒、误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 保证患者的隐私和机密性,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 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和正确使用,定期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状况。

2. 规范性标准- 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护理操作的规范流程。

- 保证护理文书的规范和准确性,包括护理记录、护理评估和护理计划等。

- 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操作,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3. 效果性标准- 评估和监测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者的护理需求得到满足。

- 提供及时有效的疼痛管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 提供心理支持和关心,匡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怖。

4. 专业性标准- 护士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保持持续学习和进修,提高护理水平。

-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 与多学科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综合护理方案。

5. 沟通与协作标准-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愿。

- 与其他护理人员和医疗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的综合护理。

- 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效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6. 教育与指导标准-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提供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

- 匡助患者和家属理解和遵守医嘱,促进患者的康复和自理能力的提高。

- 提供出院指导和转院指导,确保患者的护理连续性和安全性。

7. 满意度标准- 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和意见。

- 根据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的投诉和意见,保护患者的权益。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概述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1. 技术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符合科学规范,操作正确、规范,不损伤患者。

护理操作表达清晰、准确,利于患者理解与配合。

护理操作具有人性化,注重患者的隐私和尊重。

2. 安全标准
护理环境安全,无病菌污染、无危险因素存在。

护理设备齐全、功能正常,确保患者的安全。

护理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危险情况。

3. 效果标准
护理服务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健康状况。

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一定水平。

4. 沟通标准
护理人员与患者有效沟通,交流顺畅。

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

护理人员能够与多学科团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5. 管理标准
护理工作按照规范和流程进行,有良好的组织和执行能力。

护理人员配合各级管理者的工作,密切配合协作。

护理人员具有应急管理能力,能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是评价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技术、安全、效果、沟通和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可以不断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护理人员应牢记这些标准,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是指为了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安全,设定的可衡量的目标。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匡助护理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质量控制目标:1. 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包括防止跌倒、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 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包括饮食、活动和歇息等方面的关注。

3. 保证护理操作的准确性: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遵循相关的护理操作规程和标准,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4. 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确保患者在疼痛管理方面得到充分的关注和照应,通过合理的疼痛评估和药物管理,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5. 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匡助患者尽快恢复自理能力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二、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标准是指为了实现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制定的具体的标准和指南。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护理质量标准:1. 护理操作标准:包括洗手、穿戴手套、换药等护理操作的规范和标准,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营养护理标准:包括合理的饮食搭配、饮食禁忌和特殊饮食需求的满足等方面的标准,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

3. 疼痛管理标准:包括疼痛评估、疼痛缓解措施和疼痛监测等方面的标准,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疼痛管理。

4. 感染控制标准:包括手卫生、消毒和隔离等方面的标准,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不受感染。

5. 跌倒预防标准:包括评估患者跌倒风险、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标准,确保患者的安全。

6. 病历记录标准:包括病历记录的规范和完整性等方面的标准,确保患者的信息得到准确记录和传递。

7. 患者教育标准:包括向患者提供相关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标准,匡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问题。

8. 康复护理标准:包括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和提供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等方面的标准,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12项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护理部质量标准: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

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县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

有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8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完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扩哩操作过程中。

护理质量控制七S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七S标准
6.药物阐明书统一管理(1分),掌握用药措施(1分)、注意事项(1分)、禁忌(1分)及毒副作用(1分)。
7.易过敏药物应询问过敏史(0.5分),双人鉴定试敏成果并在医嘱单上签字(1分),并告知患者过敏反映旳症状(1分)。
8.非急救或手术时不得执行口头医嘱(1分)。
9.使用对血管有严重损伤旳药物(如化疗药、甘露醇、升压药等)必须严密观测注射部位有无异常状况(1分)。
3.静脉用药前查看配伍禁忌表(1分),备药前检查药物失效期,质量,无变质、异物、混浊、沉淀,瓶体无裂痕,标签不清、瓶口松动者不得使用(1分)。
4.药物现用现配,不得超过30分钟(1分),实行双人核对或单人双次核对,核对者在处置卡上签名(1分),加药者注明时间(0.5分)并签名(0.5分)。
5.特殊口服药按医嘱时间发放并看服(1分),一般口服药准时督促协助服用(1分),危重、意识或智力障碍、老年人、小朋友必须看服到口(1分)。
5.家属掌握保证患者安全旳措施(2分)。
6.一级护理患者不在病房,及时记录(2分)、报告医生(2分),并与家属联系(1分)。
7.浮现压疮(2分)、自带压疮或压疮危险性评估得分≤12分旳难免压疮,需填写上报表,及时上报,并建立翻身卡(2分),准时翻身(2分),记录及时(1分),压疮护理措施到位(2分)。
4.毒麻药专人(0.5分)、专柜(0.5分)、加锁(1分)管理,保存空瓶及处方(0.5分),严格交接班(1分),并有使用记录(0.5分)。
5.急救药物定量(0.5分)、定位放置(0.5分),标签清晰(0.5分),用后24小时内及时补齐(1分),保持备用状态,每班交接。急救车不常用旳科室可贴封条,不需班班交接(1分)。

1.做好患者入院评估(2分),根据患者病情做好相应评估如跌倒(1分)、坠床(1分)、压疮(2分)、烫伤(1分)管路滑脱(1分)等风险评估。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是指医疗机构通过合理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人性化的护理,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的指标。

为了确保护理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医疗机构需要制定明确的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和相应的护理质量标准。

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1. 提供安全的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得到安全的护理环境,避免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遭受感染、跌倒、误用药物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 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操作和技术,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和改善。

3. 提供及时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确保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护理支持。

4. 提供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在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提供温暖、关怀的护理服务,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二、护理质量标准1. 安全标准(1)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制度,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规范操作,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受感染的风险。

(2)医疗机构应建立跌倒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如提供防滑鞋、安装扶手等。

(3)医疗机构应建立药物管理制度,包括药物配送、储存、使用和监测等环节,确保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发生误用药物的情况。

2. 有效标准(1)医疗机构应按照规范的护理操作和技术要求,进行护理服务,确保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护理文书记录制度,包括护理评估、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等,确保护理过程的全面记录和评估。

(3)医疗机构应建立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机制,定期对护理服务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3. 及时标准(1)医疗机构应建立科学的护理干预流程和标准,确保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护理支持。

(2)医疗机构应建立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确保患者在24小时内都能得到护理人员的及时照顾。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1.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达到患者满意度的要求。

2.有效预防并控制医院内的感染传播,保障患者的安全。

3.提供安全、合理、高效的药物管理和用药指导。

4.确保护理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达到标准要求。

5.加强沟通协作,优化护理团队合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二、标准1:患者个人信息管理标准1.为每位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过敏史、病史等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

2.在每次接诊时更新患者个人信息,并及时记录医疗服务的相关信息。

3.依据患者的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并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和效果。

三、标准2:感染控制标准1.针对不同科室的感染类型,制定相应的感染控制策略和措施。

2.建立严格的手卫生制度,包括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的规定。

3.定期开展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4.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隔离工作,确保感染病例与非感染病例的有效隔离。

四、标准3:药物管理标准1.执行药物管理的“五正确”原则,即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患者。

2.确保用药过程中的药物准确性,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的核对。

3.做好药物储存和保管工作,保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4.加强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提高患者对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的认知水平。

五、标准4:护理人员素质标准1.对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2.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3.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附件:1.护理质量评估报告表格2.护理质量改进方案示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电子健康档案:指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记录患者健康信息的档案形式。

2.感染控制策略和措施:指针对不同传染病或感染类型,制定的针对性防控策略和执行措施。

3.手卫生制度:指规范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的制度和要求。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1.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按分级护理落实临床护理要求,不依赖陪护替代护理工作。

要求做到:六洁:五官、头发、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

三短:头发、胡须、指(趾)甲短。

三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

四及时: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报告病情及时;处置抢救及时。

三保持:保持各种导管位置正确、通畅、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平整、无尿渍和血渍;保持病人卧位舒适,符合治疗、护理要求。

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95%2.特护、一级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做到“七知道”“四有”。

七知道: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

落实基础护理质量标准要求。

四有:有特护病人护理计划和完整的护病记录:危重病人、大手术后病人有护理要点:护理查房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对意识障碍病人有安全防范措施。

按病情需要备齐急救物品,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3.急救药品、器械的准备标准:急救药品、器材准备齐全(含专科)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有专负责检查管理。

做到四定:定数、定位、定卡片、定消毒时间。

三无:无责任性损伤、无药品变质、无过期失效。

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

4.护理文书(体温单、医嘱记录单、特护记录单、医嘱单)书写质量标准:①字迹端正、清晰、无错别字。

②护理记录不正确、及时、病情描述确切简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运用医学术③体温计绘制点圆线直,不间断,不漏项;④医嘱抄写正确,拉丁文书写合乎规范,执行时间准确,并签字全名。

护理病历书写合格率≥95%5.病区管理质量标准:①病区管理做到组织分工严密,各级人员职责明确,有工作程序,质量标准、监控方法,有健全的休养员管理制度。

②护理质量管理做到四有:有落实护理质控标准措施;有检测方法;有分析讲评制度。

③专业训练、科研管理:有护理教学、科研、业务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和考核制度。

④环境管理: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舒适、安全。

⑤物资设备管理:包括药品、器材、被服、营具、办公用品等。

做到:物资分类,建立账目,定期清点,物、帐相符,有使用消耗登记;物品管理做到不积压、不丢失、不变质。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

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评价细则

标准与要求标准与要求2.墙壁:无乱张贴,无乱悬挂,无蜘蛛网、无污渍污垢。

3.地面:干燥、清洁无污迹,定期消毒。

4.物品放置:各个工作间物品分类放置,管理有序。

5.护士办公室:整齐、清洁、无杂物,洗手池清洁,有洗手方法说明。

,定期空气消毒,治疗车无污垢。

(2)保持诊床清洁、整齐,每日更换。

15 分钟,为候诊病人进行开诊仪式,介绍就诊流程、门诊布局及相关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实行“首迎首问负责制”。

护士微笑迎接,主动问询病人需要,及时、准确分诊,引导病人至就诊科室并维持就诊秩序。

(3)简要问询病史,根据病人需求指导病人选择专家。

(4)分诊护士及时巡视,认真观察就医病人病情变化,对危重、急症病人及时通知医生,安排就诊。

(5)诊疗中有实施保护病人隐私的设施。

每诊室病陪人不超过3 人。

(6)主动为病人提供匡助,老、弱、危重、特殊检查及治疗时至少一位人员护送。

(7)根据病人需求,提供相关健康教育指导。

发现传染病,按规定要求进行隔离、上报及诊室消毒。

(2)做好病员特殊检查前准备及用药相关指导。

(3)保管好病人的各项检查报告单。

(4)专家、病人离开后,开窗通风,空气消毒。

(5)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更换诊床床套。

(6)准备次日开诊用物。

2.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意外。

3.有差错事故防范及报告制度。

4.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5.重点安全环节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安全用电、安全用氧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及措施。

6.一旦发现病情危重患者优先安排就诊,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7.诊室内禁止吸烟及任何个人用电。

8.掌握消防知识及操作规程,消防钥匙定点放置,有消防栓及灭火器使用说明。

分值分值5030检查方法检查方法现场查看。

1.现场查看。

2.满意度调查。

3.实地问询病人。

1.查看安全制度。

2.查看各项制度落实情况。

扣分标准扣分标准1 处不符合要求扣 1 分。

检查得记录分检查得记录分1.开诊前准备工作不到位 1处扣 1 分。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标准版)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标准版)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目标
1、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吸痰、引流管护理、背部护理、心肺复苏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危重患者(特护、一级护理)护理合格率≥90%。

3、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5%。

4、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

5、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6、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100%。

7、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8、每百张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

9、无护理并发症(烫伤、褥疮、坠床)。

10、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

11、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100%;主管护师以上继教覆盖率≥80%。

12、技术操作考核,护师以下职称每年一次、主管护师每3年一次,参与率≥95%;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分科别)每年一次,参与率≥95%。

13、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

14、优质护理服务覆盖80%以上病房。

15、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

16、病房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8个。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1、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护理质量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保护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护理质量标准2.1 沟通与协调2.1.1 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应准确、清晰、及时,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2.1.2 护士与医生、其他卫生专业人员之间的沟通应协调顺畅,确保患者的诊疗计划得到正确执行。

2.1.3 护士之间的沟通应有效,以确保护理措施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2.2 护理过程管理2.2.1 护理计划应根据患者的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并定期评估和更新。

2.2.2 护理操作应符合相关的护理规范和标准,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2.2.3 护理记录应详尽准确,包括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措施的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内容。

2.3 患者安全2.3.1 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隐私。

2.3.2 护士应定期巡视患者,检查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3.3 护士应积极参与患者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

2.4 资源管理2.4.1 护理资源应合理配置,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护理工作的需要。

2.4.2 护士应合理使用护理设备和器材,保证其良好使用和维护,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4.3 护士应合理使用和管理护理药品和消毒液等物资,确保其安全和有效。

2.5 护理效果评估2.5.1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定期的评估,以确定护理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2.5.2 护士应收集患者的满意度反馈,以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并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但不限于:护理质量控制流程图、护理质量评估表格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护理质量控制: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过程。

2、患者权益: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所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知情权、隐私权、自主决策权等。

分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分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

分级标准: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1、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时间遵医嘱或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记录时间最长不超过 4 小时)。

2、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

3、24 小时有专业护士负责。

治疗、护理措施及时、准确。

4、抢救药品、设施准备到位。

分级标准:1)一级护理-I 类:病情危重。

2)一级护理- Ⅱ类:生活不能自理。

3)一级护理-Ⅲ类: 自己能活动,但病情不容许活动。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1)一级护理-I 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可记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或者普通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时间遵医嘱或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2)一级护理- Ⅱ类:①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②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凡属护理职权范围之内,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职权范围之外。

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3)一级护理-Ⅲ类:①根据病情观察记录(具体内容、时间严格执行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要求);②满足患者基本生活需要(个人清洁、床单位清洁、饮食、大小便)③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凡属护理职权范围之内,要协助患者解决,护理职权范围之外,要向有关部门反映。

分级标准:病情恢复期,可自由活动或者部份生活能自理。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①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②根据疾病需要,按时完成健康指导。

1、个人清洁:①头发清洁,梳理整齐;②面部清洁;③口腔清洁,无异味;④皮肤清洁,无血迹等;⑤会阴清洁,每日会阴擦洗 1-2 次;⑥手足清洁,指(趾)甲长短适宜,甲下无污垢;⑦新患者应 24 小时内完成卫生处理。

2、床单位清洁:①床单、被套、枕套清洁;②床旁、桌面、桌内清整齐;③小桌内用物及食物分开放置;④患者出院后,床单即将更换,床旁清洁。

3、饮食:①协助患者进餐(早、中、晚);②根据患者需要协助饮水、进食水果。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一、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护理质量控制目标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的护理质量标准,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得到高质量的照应和治疗。

护理质量控制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确保护理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减少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2. 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提供温暖、关心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提升护理专业水平: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符合现代医学的要求。

4. 有效管理资源:合理利用护理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护理成本,提高护理质量。

二、各项护理质量标准1. 安全护理标准(1)患者识别标准:确保患者的身份准确无误,避免患者混淆,防止错误的治疗或者操作。

(2)药物管理标准: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包括正确开药、正确核对、正确给药,避免药物错误导致的不良事件。

(3)感染控制标准:执行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2. 效果护理标准(1)护理计划标准: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2)疼痛管理标准:对于有疼痛感的患者,采取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营养支持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3. 满意度护理标准(1)沟通与信息标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沟通,提供必要的信息,解答疑问,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了解和信任。

(2)环境舒适标准:提供舒适、整洁、肃静的护理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权,提高患者在医院内的舒适感。

(3)病情教育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病情教育,包括疾病知识、健康宣教、预防和康复指导等,提高患者的健康素质。

4. 护理专业水平标准(1)专业知识标准: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疾病知识、护理技术、药物知识等,确保提供专业、科学的护理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大全(护理部、护士长、护士)宝贵收藏学习!2016-06-07 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标准》一、护理部质量标准:1、护理部有年度工作计划、季安排、月重点及年工作总结。

有护士长例会制度及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2、有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并有落实措施,定期检查。

3、有质量控制管理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有健全的护理工作质量登记、统计制度,不断总结,分析、改进。

4、对各科室危重、大手术病人、抢救工作能进行指导并有定期查房制度,检查护理记录情况。

5、护理管理达到县卫生厅(局)的标准要求。

6、护理科研、训练有计划有落实措施,有科研成果;护理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二、护士长工作质量标准1、护士长具有专科护理学术带头人的水平。

2、准确及时传达医院或护理部有关制度规定和要求,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

3、病区规章制度齐全,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合理,弹性排班。

有专科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程等资料,有年度工作计划与总结。

4、各种登记、报表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原始资料记录准确、完整。

5、进行日间护士长五查房和月病区护理全面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偏处理。

每月向全病区护理人员做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及布置下月工作等,并有记录。

6、教学、科研、训练计划、有落实措施,护理人员年度考核率及合格率达标,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率100%。

7、护理各项质量指标达标率》80%,病人满意率不低于95%。

8、完成医院或护理部要求的其他有关工作。

三、护理人员服务质量标准:1、护士着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符合职业要求。

2、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职责,规章制度,护理常规及技术操作规程等,保障病人安全。

3、护理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热情主动、细致周到、体现人文关怀”的原则,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1)注意恰当称谓,实行首诊、首问负责制,营造温馨气氛。

(2)将护患沟通和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项扩哩操作过程中。

(3)及时满足病人需要。

4、服务对象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满意率)95%。

四、基础护理质量标准1、新入院的病人,由当班护士负责宣教,病人个人卫生良好,并更换住院病人衣服。

2、按护理级别要求,定时巡视病人,认真执行吏接班制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及时、准确记录。

3、病人床单位,物品摆放整齐,且使用方便;床单被褥平整干燥,无碎屑,床下无杂物,无便器;病人衣裤整洁,穿着舒适。

4、分级护理制度落实,按要求定时做好病人临床护理(含晨晚间护理) 。

做到六洁:(口腔、头发、皮肤、手足、会阴、肛门);二短:胡须、指( 趾) 甲短;四无:无褥疮、无烫伤、无坠床、无并发症;四及时:巡视病房、观察病人、报告医师、处置抢救及时;一保持:各种导管、引流管清洁通畅,定时更换,输液、输血定期观察记录,执行无菌技术的原则。

5、病人卧位舒适,符合病情要求,并有安全措施。

6、护士九知道: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情、饮食、治疗、护理、心理、检查结果。

7、基础护理合格率》95%。

五、特、一级护理质量标准(一)特级护理质量标准1、24 小时专人床边守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3、按护理常规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记录客观、真实、完整、及时、准确。

4、正确执行医嘱。

5、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6、特护合格率)95%。

(二)一级护理质量标准1、按等级护理要求定时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2、正确及时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

3、按护理常规,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记录。

4、落实基础护理质量标准,意识障碍患者必须专人陪护,必要时加护栏。

5、掌握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包括床号、姓名、诊断、病情、饮食、治疗、护理、心理、检查结果。

6 —级护理合格率》95%。

六、整体护理质量标准1、组织分工严密,护士分管的病人责任到人,有工作秩序、质量标准及检控方法,有专科疾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方案。

2、患者入院后作入院介绍。

3、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预防和保健措施,基础护理合格率> 95%。

4、护士对所负责的病人做到九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检查结果),分管的病人、医师对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满意率》95%。

5、护理记录阜记录应客观、真实、及时、完整、准确。

6、病入住院期间,护士要根据医疗、护理及病人的需要开展健康教育,适当记录。

出院时向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落实随访制。

七、健康教育管理标准1、有健康教育管理组织。

2、护理人员应人人参与健康教育,并将健康教育贯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

3、按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运用沟通技巧。

4、各科室有常见病标准健康教育手册。

5、有完善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定期检查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及反馈。

6健康教育质量达标率》90%。

八、消毒隔离质量标准有预防院内感染的健全组织机构和消毒隔离制度与管理措施。

(一)一般标准1、护士进行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2、无菌物品、器材必须放置于无菌物品专用柜储存,无菌物品无过期失效。

3、存放无菌物品(含无菌液)的容器清洁,定期灭菌,无菌物品微生物检测符合要求。

4、熟悉各种消毒方法、消毒液的浓度、配制方法与使用方法,器械消毒达到标准,无菌溶液注明开启日期,超过2 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的各种溶媒超过24 小时不得使用5、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

6、氧气湿化瓶(含瓶内水及连接管)、吸痰管、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保持管道通畅,按规定时间更换消毒。

(二)饴疗室、处置室、换药室1、有统一的管理规定。

2、室内清洁整齐,按规定用消毒液拖地及擦拭物体表面,有专用的清洁用具。

3、物品按规定放置,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及污染区,室内无私人物品4、定期对物体表面、空气、工作人员的手进行细菌检测,有报告单。

(三)病床单位1、病床单位清洁整齐,被服按时更换,必要时随时更换。

2、病床每天湿扫,做到每床一套湿扫用具,床旁桌、椅每天湿抹,做到一桌一巾,用后彻底消毒。

3、病人离院,床单位必须终末消毒处理。

(四)污物处理1、污被服定点放置,不乱丢乱放。

2、使用过的器械经初步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包装灭菌。

3、凡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菌群感染的器械、衣物要按规定严格处理,敷料用特殊医用袋包装,焚烧。

(五)便器1、便器无污垢,用后浸泡消毒。

2、便器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并定期更换。

(六)常规灭菌物品管理合格率)95 %。

(七)常规物品灭菌合格率100%。

九、护理安全管理标准1、明确责任。

实行“护理部一护士长”二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小组。

2、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和过失的预案。

3、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重视前馈控制,做到“三预、四抓、两超”,既:预查、预想、预防;抓易出事故的人、时间、环节、部门;超前教育、超前监督。

4、把好物品采购关。

在采购护理用品时,做到三证齐全,物品质量、性能符合要求。

5、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或发现护理过失,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做到立即逐级汇报。

6、科室有护理过失和缺陷登记本,对发生的过失或缺陷进行登记。

7、护理部每季度、科室每月对出现的过失或缺陷作出定性分析,作出相应的处理,并有改进措施。

十、临床护理教育管理标准1、明确责任,实行护理部教育学术组和科室教学组二级管理责任条例。

2、建立健全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制度,有长期、短期教育规划。

3、临床护理教育管理包括: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护士规范化培训、继续护理学教育、护生临床教学、进修生的临床培训。

4、根据不同培训要求有相应的培训计划、内容、方法并实施。

5、实行学分制累积管理,教育对象每年参加认可的护理教育活动不得少于25 分。

6、有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标准,达到计算机管理。

7、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能达到《卫生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相应的护理水平。

十一、特殊科室护理质量标准(一)门诊工作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服装整齐,仪表端庄大方。

对病人态度和蔼,彬彬有礼,耐心解答问题。

2、门诊各项制度健全,并严格执行。

3、经常进行卫生宣教工作,介绍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4、门诊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室内布局合理,物品放置规范。

尽量简化就诊手续,使病人不因非医疗护理原因在门诊停留时间过长。

候诊室秩序良好,每间诊室保持一医一患。

5、预检分诊工作正确熟练,做到传染病人不漏检,对疑是传染病患者,及时隔离,污染物按规定消毒。

6、做好开诊前的准备工作,建立病历,填写楣栏,询问病情,备齐各种检查申请单、处方等用物。

合理分诊,复诊病人尽量做到连续门诊。

7、组织好病人的就诊,主动、及时配合医师进行各项诊疗工作,注意观察候诊病人的病情变化,对急症、重症、孕妇、婴幼儿及老弱者酌情提前安排就诊。

8、质量达标率》90%。

(二)门诊换药室工作质量标准1、各种规章制度健全,有换药室工作制度。

2、换药室保持清洁、整齐、无杂物,无人吸烟。

每日紫外线照射,每周大扫除,有记录。

3、接待病人热情、耐心、有礼貌。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类消毒物品专柜存放,无过期物品。

清洁物品与污染物品分别放在固定位置,清洁区域与污染区域划分清楚。

5、换药用具一人一份,每日消毒一次,每周大消毒一次。

消毒液定期更换,无菌器材、持物钳、无菌容器等每周更换两次,并高压灭菌,有登记。

6、每月对各种器械、敷料及工作人员的手等作细菌检测,作好记录及结果分析。

7、设有护患交流本,征求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三)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1、有救死扶伤的精神,严格的时间观念,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服务热情周到、有礼貌。

2、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

3、有健全的抢救组织,分工明确,井然有序。

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熟悉常见急诊抢救预案,有过硬的基础护理技术及抢救技术(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电击除颤、洗胃等)。

能熟练操作抢救仪器和排除一般故障。

抢救记录及时完整真实。

分诊护士要掌握急诊就诊标准,分诊正确率在90%以上。

遇有传染病时,做好消毒隔离。

4、急救药品、器材要时刻保持性能良好。

做到一专:即专人负责;四定:即定位放置、定数量、定卡片、定消毒时间。

5、对留观病人的病情观察做到四及时: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

基础护理认真细致,无因护理不当引起的护理并发症。

6、急诊出诊工作做到动作迅速,用物齐全,记录完整。

配合抢救及时熟练。

7、急诊环境清洁、整齐、安静、有序,室内布局合理,物品陈设规范。

8、急诊手术室管理符合要求。

9、质量达标率》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