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z变换教学(精选)

合集下载

信号与系统 z变换

信号与系统 z变换

信号与系统 z变换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学科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其中的z变换是信号与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信号与系统中的z变换原理及应用。

一、z变换原理z变换是一种离散域的数学变换,它将离散时间序列转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

在信号与系统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而z变换提供了一种方便且有效的方式。

它将离散时间序列变换为z域函数,从而可以对信号进行频域分析。

z变换的定义是:X(z) = ∑[x(n)·z^(-n)],其中x(n)为离散时间序列,z为复变量。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离散时间序列的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从而简化信号与系统的分析和计算。

此外,z变换还具有线性性质和时移性质,使得我们可以方便地进行信号的加权叠加和时间偏移操作。

二、z变换的应用1. 系统的频域分析:z变换将离散时间序列转换为z域函数,可以方便地进行频域分析。

通过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在z域中的值,我们可以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从而了解系统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响应特性。

2. 系统的稳定性判断:通过z变换,可以将系统的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代数方程的根的位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如果差分方程的根都在单位圆内,说明系统是稳定的。

3. 离散时间系统的滤波设计:z变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法来设计离散时间系统的滤波器。

通过在z域中对滤波器的传递函数进行分析和调整,我们可以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滤波器。

4. 信号的采样与重构: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我们常常需要对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和重构。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并在z域中进行处理。

然后再通过z逆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重构为连续时间信号。

5. 离散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z变换不仅可以进行频域分析,还可以进行时域分析。

通过z变换,我们可以将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并通过对代数方程的分析,得到系统的时域特性。

z变换是信号与系统分析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信号与系统_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信号与系统_第八章 z变换、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

Re(z)
C是包围X(z)zn-1所有极点之逆时针闭合积分路线,通常选 择z平面收敛域内以原点为中心的圆。
➢ 求X(z)的反z变换的三种方法 ✓留数法 ✓幂级数展开和长除法 ✓部分分式展开法
中国民航大学 CAUC
8.3 逆z变换
二、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z变换(1)
✓ 步骤 (1)将X(z)除以z,得到X(z)/z=X1(z); (2)将X1(z)按其极点展成部分分式(其方法与拉氏变换 的部分分式展开完全一致);
3.x(n)为左边序列
x(n)是无始有终的序列,即当n n2 时, x(n)=0 。
X (z)
n2
x(n)
z
n
x(n)z n
jIm(z)
n
n n2
✓若n20,0z RX2
0
RX2 Re(z)
✓若n20,0z RX2
中国民航大学 CAUC
8.2 z变换的收敛域
4.x(n)为双边序列
x(n)是从n =延伸到n = 的序列 。
(3)X(z)=zX1(z),得到X(z)的部分分式展开式;
(4)对X(z)的每一个部分分式进行反z变换,就得到X(z) 对应的序列x(n)。
[例]求 X (z)
z2
( z 1) 的逆z变换。
(z 1)( z 0.5)
中国民航大学 CAUC
8.3 逆z变换
二、部分分式展开法求逆z变换(2)
[例]求收敛域分别为z1和 z1 两种情况下, X (z) 1 2z 1
➢X(z)收敛域的确定必须同时依赖于 ✓ 序列的性质(有限长,右边,左边,双边) ✓ 是对x(n)进行单边还是双边z变换 ✓ X(z)的极点
中国民航大学 CAUC

信号与系统 §6.3 逆z变换

信号与系统  §6.3  逆z变换

z (z a)3
2z (z a)3


第9页
例:已知象函数 F(z) z3 z 2 ,z>1 的原函数。
(z 1)3
解: F(z) z 2 z K11 K12 K13
z (z 1)3 (z 1)3 (z 1)2 z 1
K11 (z 1)3
F(z) z
z1 2
K12
d dz
( z
,|z| > ,|z| <
可见,因果序列和反因果序列的象函数分别是z-1和z 的幂级数。其系数就是相应的序列值。
例:已知象函数
z2
z2
F(z)
(z 1)(z 2) z 2 z 2
其收敛域如下,分别求其相对应的原序列f(k)。 (1) |z| > 2 (2) |z|< 1 (3) 1< |z| < 2
1) 3
F(z) z
z 1
3
K13
1 2
d2 d z2
(z
1) 3
F(z) z
z 1
1
F(z) 2z 3z z (z 1)3 (z 1)2 z 1
f(k)=[k(k-1)+3k+1](k)


第 10 页
z e j
若z> , f(k)=2K1kcos(k+)(k) 若z< , f(k)= –2K1kcos(k+)(– k – 1)


第8页
(3) F(z)有重极点
F(z)展开式中含
(z
z a)r
项(r>1),则逆变换为
若z> ,对应原序列为 k(k 1).....(k r 2) ak r1 (k)

(完整版)信号与系统z变换教学

(完整版)信号与系统z变换教学

当|a-1z|<1,即|z|<|a|时,收敛。
1
1
z
X (z) 1 1 a1z 1 az1 z a ,
| z || a |
Im(z)
xa
1 Re(z
Unit
circle
例 两个实指数信号之和
x[n] 7(1/ 3)n u[n] 6(1/ 2)n u[n]
X (z) {7(1/ 3)n u[n] 6(1/ 2)n u[n]}zn n
第10章 z变换
掌握Z 变换定义及基本性质、牢记常用典型信号的Z 变换。 掌握求解信号Z 变换(包括正变换和反变换)的基本方法。 掌握运用Z 变换分析LTI 系统的方法。 掌握系统函数H(z)收敛域与系统因果稳定性的关系:定 性分析方法。
掌握系统的典型表示方法:H(z)、h[n]、差分方程、模拟 框图、信号流图、 零极点+收敛域图,以及它们之间的转 换。
X (z) X (re jw ) F{x[n]rn}
三、z变换的几何解释和收敛域
Z变换和DT信号傅立叶变换之间关系的讨 论和对CT信号的讨论几乎并行进行的,但 是一些重要的不同。
在z变换中当变量z的模为1,即z=ejω时,z 变换退化成DTFT。
傅立叶变换就是在复数z平面中,半径为1 的圆上的z变换。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定义为:
记作:
X (z) x[n]zn n
Z
x[n] X (z)
为了理解z变换和离散傅立叶变换之间的关系
z=rejw
则:
X ( z) X (re jw ) x[n](re jw )n n
因此,
(x[n]r n )e jwn n
Im(z) r
w 1 Re(z)

信号与系统第五章 Z变换

信号与系统第五章 Z变换
这时序列Z变换为
f(n) n n1 f(n)示意图 n2
F ( z)
n n1

n2
f (n) z
n
在这种情况下,有限长序列的Z变换收敛域为 |z|>0,即除了z=0外,序列Z变换在整个Z平面上收 敛。
信号处理基础 4) n1=n2=0
即f(n)=Aδ(n) ,A为常数,序列的Z变换为
0
F ( z ) A (n) z A
信号处理基础
收敛域的概念:
Z变换定义为无穷幂级数 之和,显然只有当幂 级数收敛,即
n
f ( n) z

n
时,Z变换才存在。
上式称为绝对可和条件 ,它是序列 f (n)的Z变换存 在的充分必要条件。
Z变换的收敛性取决于:序列和z的取值范围。如果 序列给定,则Z变换的收敛性取决于z的取值范围,我 们称所有使序列的Z变换绝对收敛的z值的集合为序列Z 变换的收敛域。
DTFT
F (e )
j
n
f ( n )e

jn

n
f (n)(e

j n
)
式中ejω 是 ω 的复函数,变量 ω 是实数。 也可看成是复数变量jω 的函数,这时ejω 就是复变函数。
信号处理基础
序列的傅里叶变换存在的充分条件为
n


f ( n)
F ( z) f (2) z f (1) z f (0) z f (1) z f (2) z ...
上式表明,序列的Z变换是复变量z-1 的幂级数, 其系数是序列的值。因此F(z)是复变函数,复变量z 代表Z平面中的点。 上述幂级数的项数等于序列的长度,且n<0的序 列值作为正次幂的系数,n>0的序列值作为负次幂 的系数。

信号与系统-逆Z变换

信号与系统-逆Z变换

X(z) =
z2
(z − 1)( z − 0.5)
X ( z) = A1 + A2 z z − 0.5 z − 1
X(z) = 2z − z z − 1 z − 0.5
A1
=
⎡ ⎢⎣
X (z) z
(z

0.5)⎥⎦⎤ z=0.5
=
−1
A2
=
⎡ ⎢⎣
X (z) z
(z

1)⎥⎦⎤ z=1
=
2
x(n) = (2 − 0.5n )u(n)
X (z) z
=
1 z(z − 1)2
=
−1 + z−1
1 (z − 1)2
+
1 z

X(z)
=
−z z−1
+
(z
z − 1)2
+1
x(n) = −u(n) + nu(n) + δ (n)
38
信号与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11级
¾ 长除法
x(n)的Z变换为

∑ X (z) = x(n)z−n n = −∞
36
信号与系统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2011级

X(z) =
1 (z − 1)2
,
z
> 1,求x(n)。

X (z) = 1 = B1 + B2 + B3
z z(z − 1)2 z − 1 (z − 1)2 z
Bj
=
1 (s −
⎡ ds− j
j
)!
⎢ ⎣
d
z
s−
j
(z

zi )s

信号与系统-Z变换

信号与系统-Z变换

1
X (z) xnzn bn zn
n
n
bnzn 1 bnzn
n1
n0
若公比|b-1 z|<1,即|z|<|b|时此级数收敛。此时
X (z)
1
1 1 b1z
z
z b
zb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jIm[z]
b

Re[z] z b
收敛域零、极点分布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当n→±∞,序列x(n)均不为零时,称x(n)为双边序列, 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左边序列和一个右边序列之和。对此 序列进行Z变换得到
1
X (z) Zxn x(n)zn x(n)zn x(n)zn
n
n0
n
右边序列
左边序列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jIm[z]
R1
R2
o
Re[z]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例 :已知无限长双边序列x(k)为
x(n) anu(n) bnu(n 1)
式中,|b|>|a|。求x(k)的双边Z变换及其收敛域。
z
z 12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ZT
x1(n) X1(z)
Rx11 z Rx12
ZT
x2 (n) X 2 (z) Rx21 z Rx22

ZT
ax1(n) bx2 (n) aX1(z) bX 2 (z)
max
R , R x11
x21
z
min
R , R x12
x22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X (z)
n0
zn
1 1 z1
1 z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6.1.2 Z变换的收敛域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Z变换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Z变换

差分方程的稳定性分析
01
稳定性定义
02
稳定性判据
如果一个离散时间系统在输入信号的 作用下,其输出信号不会无限增长, 则称该系统是稳定的。
对于差分方程,可以通过判断其极点 位置和类型来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如 果所有极点都位于复平面的左半部分 ,则系统是稳定的;否则,系统是不 稳定的。
03
稳定性分析的意义
反转性质在通信和控制系统设计中非常有用,因为它允 许我们通过改变信号的方向来改变系统的性能。
卷积性质
卷积性质描述了z变换的卷积特性。如 果两个信号在时间上相乘,那么它们 的z变换就是它们的卷积。
卷积性质在信号处理中非常重要,因 为它允许我们通过将两个信号相乘来 得到一个新的信号。
复共轭性质
复共轭性质描述了z变换的复共轭特性。如果一个信号是实数,那么其z变换就是其复共轭的离散化表 示。
信号与系统第六章z 变换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z变换的收敛域 • z变换的性质和应用 • z变换与离散时间系统 • z变换与差分方程 • z变换与信号处理
01
引言
背景介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电子、控制等领 域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中第六章z变换 是信号与系统中的重要章节之一。
z变换是离散时间信号处理中的一种数 学工具,用于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 统的性质和行为。
离散信号的z变换
离散信号的z变换是将离散时间序列通过z变 换转换为复数序列,用于分析离散时间系统 的特性。
系统的频率响应和极点零点分析
01
系统的频率响应
02
系统的极点和零点
03
系统稳定性分析
通过z变换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 了解系统在不同频率下的性能表 现。

信号与系统第26讲-应用Z变换研究线性时不变系统

信号与系统第26讲-应用Z变换研究线性时不变系统

反馈组合
H z H1(z) ,
1 H1(z)G(z)
ROC至少包含R1
R2
内容提要
➢ 系统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 系统的互联 ➢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实现 ➢ 单边Z变换
LTI系统的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
仅根据差分方程,无法确定收敛域!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实现形式
直接型实现
1 7 z1 1 z2
1 z1 1
z 2
48
48
H2(z)
Y(z) H z X (z) H2 zH1 z X (z)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方框图实现形式
F
(z)
H1
z
X
(z)
1
7 4
z
1
1 2
z
2
X
(z)
F(z)
Y (z)
H2 z
1
1 4
z 1
1 8
z 2
Y (z)
Y (z) F(z) 1 z1Y (z) 1 z2Y (z)
e jw
1 0.5e jw 1 0.5e jw
1
并联组合
H z H1(z)H2(z), ROC至少包含R1 R2
应用举例——噪声抵消
X (z)
X (z)H1(z) W (z)
X (z)H2(z)H3(z)
Y(z) X (z)H1(z) H2(z)H3(z) W(z)
H3(z) H1(z) / H2 (z)
离散时间全通系统的一般形式
H
z
z 1 1
a* az 1
H e jw
e jw a* 1 ae jw
e jw
1 a*e jw 1 ae jw

信号与系统§8.3Z反变换

信号与系统§8.3Z反变换

jIm( z)
0

X z xnz n
(1)
n0
1式两边同乘以 zm1,并进行围线积分
Re(z) C
1
X zz m1 d z 1

xnzn z m1 d z
2 πj c
2π j
c n0

xn
1
z nm1 d z
n0
2 πj c
号与系统

§8.3 Z反变换
部分式展开法 幂级数展开法 围线积分法——留数法
一.部分分式展开法
1.z变换式的一般形式
X (z)

N(z) D(z)

b0 b1z b2 z2 a0 a1z a2 z2

br1z r1 br z r ak1z k1 ak z k
三.围线积分法求z反变换
1.z逆变换的围线积分表示
已知z变换

X z xnzn
1
n0
得 z 逆变换公式
所以
xn

1 2π
j
c X
z z n1
d
z
3
用留数定理求围线积分。
推导
在X (z的) 收敛域内,选择一条包围 坐标原点的逆时针方向的围线C, 的全部X极z点zn都1 在积分路线的内 部。
级数的系数就是序列 xn
2.右边序列的逆z变换
将X z以 z 的降幂排列

X (z) x(n)z n x(0)z0 x(1)z 1 x(2)z 2 n0
3.左边序列的逆z变换
将X z以z的升幂排列
1
X (z) x(n)z n x(1)z1 x(2)z 2 x(3)z3 n

信号与系统第八章Z变换及分析

信号与系统第八章Z变换及分析

信号与系统第八章Z变换及分析第八章Z变换及分析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章主要介绍了Z变换的定义、性质以及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首先,Z变换是一种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复变量函数的方法。

Z变换的定义如下:$$X(z) = \sum_{n=-\infty}^{\infty} x[n]z^{-n}$$其中,$X(z)$为Z变换,$x[n]$为离散时间信号,$z$为复变量。

Z变换具有线性性质、时移性质、尺度变换性质等。

通过这些性质,可以简化信号与系统的分析。

在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中,Z变换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应用:1.离散时间系统的表示和分析:通过Z变换,可以将离散时间系统的差分方程表示为系统函数的乘积形式,从而方便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频率响应等性质。

2.离散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Z变换将离散时间信号转换为复变量函数,可以通过计算Z变换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等来分析信号的频域性质。

3.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时间信号的转换:通过将连续时间信号进行采样,并进行Z变换,可以将连续时间信号转换为离散时间信号进行分析。

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常用的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和逆Z变换公式,包括单位脉冲序列、单位阶跃序列、指数序列等。

最后,本章还介绍了Z变换的收敛域和极点零点的求解方法。

通过求解Z变换的收敛域,可以确定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求解Z变换的极点和零点,可以确定系统的频率响应和相位特性。

综上所述,第八章Z变换及分析是信号与系统课程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Z变换的定义、性质以及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理解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特性,并且为进一步学习信号处理和系统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 Z变换

第三章 Z变换
信号与系统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变换域两种。 一.时域分析法
1.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 信号的时域运算,时域分解,经典时域
分析法,近代时域分析法,卷积积分。 2.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序列的变换与运算,卷积和,差分方程 的求解。
二.变换域分析法
1.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复频域 分析。
3.幂级数展开法(长除法)
因为 x(n) 的Z变换为Z-1 的幂级数,即

X (z) x(n)zn x(2)z2 x(1)z n
x(0)z0 x(1)z 1 x(2)z 2
所以在给定的收敛域内,把X(z)展为幂级数,其系数 就是序列x(n)。
n1 0收敛域0 z , n2 0收敛域0 z <
(3). 右边序列
x(n)
x(n), x(n) 0,
n n1 n n1
.. n1 0 1
...
n

1

X (z) x(n)zn x(n)zn x(n)zn
nn1
nn1
n0
序列x(n)的 Z变换
若信号x(n)为因果序列,x(n)=0,n<0 则有

X (z) x(n)z n n0
序列x(n)的 单边Z变换
二.收敛域
1.定义:
使序列x(n)的z变换X(z)收敛的所有z值的
集合称作X(z)的收敛域.
2.收敛条件: X(z)收敛的充要条件是绝对可和。

即: x(n)z n M n
c
k
Re s[ X (z)z n1]zzk


1
2j
X (z)z n1dz

《信号与系统》第十章Z变换【最经典的奥本海默信号与系统课件,PDF版】

《信号与系统》第十章Z变换【最经典的奥本海默信号与系统课件,PDF版】

x[ n] z
n

n
a z
n n 1
1
n
a z 1 a z 1 1 1 a z 1 az n 1
1 即 a u[ n 1] 1 1 az
n Z
z a
说明: 1)Z变换由代数表达式和收 敛域组成; 2)例1和例2的零极点图和收 敛域如图所示. 3)如果X(z)的ROC包括单位 圆,则x[n]的DTFT 存在。
3. Z域尺度变换:
X ( z / z0 ) z R 时 X ( z )收敛,故 | z / z0 | R 时,
0
收敛。 j z e z z0 R 当 0 时,即为频移特性。 若 z0是一般复数
0 z0 r0 e j,则 X ( z / z0 )的零极点
不仅要将 X ( z ) 的零极点逆时针旋转一个角 度0 ,而且在径向有 r0 倍的尺度变化。
lim( z 1) X ( z ) Res[ X ( z ),1]
z 1
Z平面上极点位置与信号模式的关系示意图
10.3 Z-反变换
一.Z-反变换:
The Inverse Z-Transform

z re
j
dz jre d jzd
j
当ω从0→2π时,z沿着ROC内半径为 r 的圆变化一周。 其中 C 是 ROC 中逆时针 方向的圆周。 二. 反变换的求取: 1. 部分分式展开法: 当X(z)是有理函数时,可将其展开为部分 分式 Ai X (z) 1 1 aiz i
Properties of the Z-transform
Z变换的许多性质与DTFT的性质相似,其 推 论方法也相同。故主要讨论ROC的变化。 1. 线性:

信号与系统-Z变换

信号与系统-Z变换

解:
X (z) x(n)zn [u(n 1) u(n 1)]zn
n
n
1
zn z 1 z1
n1
x(k)zn 1 zn z 1 1
n
n1
z
所以,当 0 z 时,上式级数收敛。于是得
X (z) z 1 z1 z2 z 1 0 z
z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Z变换为
x(n)

,Xs(s)变为X(z),得
X (z) x(nT )zn
n
取T=1,得
X (z) x(n)zn n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当0≤n≤∞时,得单边Z变换
X (z) x(n)zn n0
单边Z变换
2、从离散时间序列直接定义
设x(n)为离散序列,x(n)={x(0),x(1),…, x(n) ,…},则 x(n)的单边Z变换定义为:
解 x(n)的双边Z变换为
X (z) anu(n) b n u(n 1) zn
n
1
an z n bn z n
n0
n
信号与系统(信息工程)
X (z)
anzn
1
bnzn
a n
1
b
n
n0
n
n0 z n z
z z 2z (a b)z |a|<|z|<|b|
z1 0
jIm[z] a
Re[z]
例:求指数序列x(n)=anu(n) 的Z变换。
解:显然指数序列是一个 因果序列
X (z) x(n)zn
n0
an zn (az1)n
n0
n0
1 az1 (az1)2
X (z)
1 1 az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