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白鹭》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白鹭》,学生能够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文《白鹭》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白鹭的生活特点,并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意识。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白鹭》的课本和教辅材料。
2. 大幅白鹭的图片。
3. 鹭鸟羽毛样本。
4. 学生观察记录表格。
五、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张大幅白鹭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白鹭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学生对白鹭的外貌特征、生活环境等展开讨论。
Step 2 学习课文1. 学生跟读课文《白鹭》,教师解释生词。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出白鹭的特点和环境。
3. 学生小组内讨论,共同填写学生观察记录表格。
Step 3 分组表演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别扮演白鹭和其他动物。
2. 每组准备一段表演,展示白鹭和其他动物之间的互动情景。
Step 4 观察鹭鸟羽毛1. 准备一些鹭鸟羽毛样本供学生观察。
2. 学生在观察之后,描述羽毛的颜色、形状和特点等。
Step 5 制作白鹭图画1. 学生自由发挥,利用纸板、颜料等制作白鹭的图画。
2. 学生可以通过图片或绘画来展示白鹭的外貌特点。
Step 6 总结讨论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白鹭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白鹭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意识和行动。
六、课堂延伸1. 导师学生观察其他鸟类的特点和生活环境,拓宽学生的生态观察范围。
2. 鼓励学生外出观察自然景色,记录所见所闻,写下观察日记。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白鹭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范文(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范文〔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范文〔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案1【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欢白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
【教学重难点】在朗读中复原画面,初步理解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情感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课型】精读课【教学过程】板块一:链接旧知,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
2、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代大诗人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被称为小杜的杜牧还有一首专写白鹭《鹭鸶》的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白鹭是很美的,美得就像一首诗。
在郭沫假设看来白鹭也是一首诗,一首怎样的诗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课。
板块二:整体感知,初识“精巧的诗”1、在单元导读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词,昨天在预习时又进展了稳固,下面我们听写几个。
白鹤,嗜好,镜匣,望哨,清澄〔1〕听写〔2〕屏幕出示核对纠错。
〔3〕理解:望哨〔站岗放哨;借助相近的词语理解〕清澄〔清澈澄澈;有时候我们通过字面去感觉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借助工具书来验证。
〕2、接读课文,考虑:文中说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分别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本文394个字,凝练而富有意境,所以郭沫假设就是把白鹭当作诗来写的。
板块三:想象画面,具化“精巧的诗”。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的1—5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觉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画出有关语句并作批注。
交流:〔1〕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构造,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那么嫌长,减之一分那么嫌短,素之一忽那么嫌白,黛之一忽那么嫌黑。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通用9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学设计篇1教材理解《白鹭》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课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材的精致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到处都表现了郭沫若先生对它的宠爱。
针对对这堂课的教学,旨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教给学生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写作中能敏捷运用。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感受白鹭的美,感受语言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设计理念统编教材注意不仅仅是学问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驾驭,以及看法、情感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语用,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过程,练习说话,并让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感悟美、观赏美、表达美,最重要的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让学生驾驭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能敏捷运用。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3. 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酷爱。
4.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详细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1.(课件出示白鹭图片)同学们,你们喜爱鸟吗?喜爱哪种鸟呢?为什么?2. 图片上的鸟你们相识吗?它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
叫白鹭,你们看到它的第一感觉是什么?3.这节课我们一起观赏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散文,专心走近白鹭、感受白鹭!(板书课题)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致美”1.白鹭这种很常见的鸟,在郭沫若眼中却是一首----“精致的诗”。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白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郭沫若的散文集《白鹭》。
课文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外形、颜色、动作等方面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课文并理解大意。
但部分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仍需提高,对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还需加强品味。
此外,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品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难点:品味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对散文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味。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品析法: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对散文语言的欣赏能力。
4.情境教学法:运用插图和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形象地感受白鹭的美。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白鹭》课文2.教学多媒体:课文插图、相关视频或音频资料3.学习用品:笔记本、文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郭沫若及其作品《白鹭》,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呈现(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节奏和韵味。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改进朗读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案+反思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白鹭》》教案+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作者郭沫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白鹭图,表现了白鹭的美,同时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进行语言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教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散文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理解作者情感表达、欣赏散文语言美方面还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特别是鸟类,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课前进行一定的预习和准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会生字词,会用“清闲”“钓鱼”等词语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感受白鹭的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学会欣赏散文的语言美,提高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怀,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欣赏散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情感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世界。
2.朗读教学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理解作者情感。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白鹭的特点,搜集有关白鹭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教学用具:课件、图片、音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白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白鹭的美。
提问:“你们觉得白鹭怎么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作者为什么喜欢白鹭?”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课文详细描述了白鹭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课文结构,学习生字词,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白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
(2)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2)教师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指导生字词的正确读音。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了解白鹭的特点。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是如何描绘白鹭的?白鹭与人类的关系如何?5.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6. 课堂小结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鹭的特点。
3.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只白鹭,你会怎么向人们介绍自己?答案:1. 抄写生字词略。
2. 示例:白鹭是一种高贵的鸟类,它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生活在湖泊、沼泽地带。
3. 示例:大家好,我是一只白鹭。
我生活在美丽的湖泊边,喜欢在晨曦中翩翩起舞。
我的羽毛洁白如雪,身材修长,是人们喜爱的观赏鸟类。
希望大家能和我一起保护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学的魅力
•能读懂课文,了解白鹭的生活习性
•能进行简单的朗读和背诵
2.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背诵与朗读
3. 教学难点
•理解与借用课文中的句型
4. 教学准备
•课文《白鹭》
•课件
•指导书
•黑板、粉笔
5. 教学过程
(1)导入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白鹭的形象,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
1.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生词
2.分段理解,进行小组讨论,梳理课文内容
(3)朗读训练
1.师生共读,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表现积极性
(4)课文赏析
•讨论诗中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美
(5)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强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反思
在本节《白鹭》的教学中,我观察到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兴趣较高,课文中的
意境也深深吸引了他们。
但在背诵部分,部分学生存在记忆困难的现象,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练习。
另外,课文讲解时可能存在语言过于晦涩的问题,需要简化语言,突出重点,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上即是对《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的总结,希望能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
有所帮助。
部编五语上册第一课《白鹭》教案

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
板书:精巧的诗
2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3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
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
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
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
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
板书
设计
1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喜爱
清澄美---黄昏低飞图
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本文的语言是有深度的,而且一些词语的运用也与今天不同,如“色素”“一忽”等,另外有些词平时不太常用,如“铿锵”。所以课前布置孩子认真预习是必须的,借助工具书,查阅记录,反复诵读。将课文读通顺是深入品读的基础,也是背诵的基础。
老师要消除孩子的畏惧心理,其实文字隽永读起来才能更加体会精读之乐。
三、教学目标
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
学生猜谜语。
汇报交流关于郭沫若的资料。
齐读课题。
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
新课教学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包括教材第13页。
详细内容为: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课文背景,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阅读、生字词学习、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理解。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PPT课件、黑板、粉笔、课文录音。
学生: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白鹭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白鹭的了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义。
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创作思路。
(2)品味美词佳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5.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6. 朗读课文(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7. 随堂练习(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白鹭》2. 生字词:若干3. 课文结构:描写白鹭的外形、生活习性、作者情感4. 主题思想:赞美白鹭,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①课文中描写了白鹭的哪些特点?②作者为什么喜欢白鹭?③你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2. 答案:(1)生字词略。
(2)①白鹭外形优美、生活习性独特。
②因为白鹭给作者带来了美的享受,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白鹭优美的姿态、优雅的气质,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理解和感悟,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有所困难,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字词学习。
此外,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生字词、图片、视频等。
2.课文文本:准备课文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朗读。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和生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情境,如播放白鹭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课文文本,让学生自由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学习描写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学生能了解白鹭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鸟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白鹭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白鹭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示范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讲解描写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方法。
4. 实践情景引入: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白鹭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5.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表达。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白鹭》2. 生字词:、、、3. 描写白鹭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描述一下你喜欢的动物。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小动物是松鼠。
它毛茸茸的身体,灵活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可爱极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了解其他鸟类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白鹭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优质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优质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对白鹭赞美之情。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节《白鹭之美》。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2.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白鹭赞美之情。
3.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教育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鸟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对白鹭赞美之情。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体会作者描绘白鹭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白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白鹭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课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课文大意,同时注意生字词学习。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白鹭赞美之情。
4. 例题讲解:针对生字词、课文理解等方面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白鹭》2. 生字词:优雅、悠然、孤独、寂寞、诗情画意等。
3. 课文结构:总分总4. 作者赞美之情:对白鹭喜爱、赞美和怜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三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话描述白鹭美。
(3)思考:如何保护鸟类,关爱大自然?2. 答案:(1)略(2)白鹭身姿优雅,悠然自得,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美感。
(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讲解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但在课堂互动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鸟类,解它们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
作者郭沫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白鹭的美好画卷,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欣赏白鹭的美以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散文类文章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朗读和感悟方面仍有待提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同时,学生对于自然界的美好事物充满好奇,对作者的情感态度容易产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精巧、嫌”等9个生词,会用“精巧”造句;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鹭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散文的感悟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欣赏美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3.欣赏白鹭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白鹭图片;3.生字词卡片;4.课堂练习题;5.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白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作者郭沫若,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进行认读练习。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课堂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喜欢白鹭的哪些特点?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白鹭》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五年级上语文《1 白鹭》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人教部编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描绘了一幅白鹭在河滩上、芦苇间翩翩起舞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课文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朗读和欣赏。
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朗读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体会作者情感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3.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体会课文意境。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白鹭图片:准备一些白鹭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
3.相关背景资料:收集一些关于白鹭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白鹭的图片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白鹭的美。
教师引导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思考美的背后大自然的力量。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3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3篇郭沫若是位诗人,他发现了寻常之鸟——白鹭的不寻常的美,并用了诗意的语言描述了白鹭精巧的外形,白鹭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高雅脱俗的姿态,表达了他对白鹭的满心喜爱与热情洋溢的赞美之情。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理解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2在作者的眼中,白鹭是什么?(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
)过渡:作者为何把白鹭比作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二赏读课文第二段1作者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请朗读第二段,分别找出与白鹭是“精巧的诗”“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的语句。
2学生交流。
(25小节与白鹭是“精巧的诗”相对应;678小节与白鹭是“韵味无穷的诗”相对应。
)3再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这段是概括描写,哪小节对应这一节进行了具体描写?(第五自然段)4出示第五小节。
“颜色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读后有何感觉?“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你有什么体会?(身段精巧,颜色和谐,一切都很适宜,的确精巧如诗。
)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语言优美如诗。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白鹭》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一课《白鹭》。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白鹭》,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会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保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写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白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白鹭的特点,引出课题《白鹭》。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白鹭2. 课文结构:总分总3. 生字词:若干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本节课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和修辞手法,但在实际运用中仍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关于鸟类的文章,了解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鸟类,激发写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2. 板书设计中的修辞手法;3. 作业设计中的作业题目和答案;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例题讲解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应在此环节中详细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1)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1)一. 教材分析《白鹭》是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白鹭的美感和诗人对白鹭的喜爱。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并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诗歌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诗歌的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学会欣赏诗歌的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生字词卡片。
3.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白鹭的美。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进行认读和组词练习。
通过反复朗读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清单上的问题。
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诗歌的意境。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鹭的美。
学生可以绘画或写作,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多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本单元以“花鸟”为主题,包含《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 4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习作:我的心爱之物”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所选的 4篇课文通过描述不同的事物,寄寓了不同的情感。
教学时以读为主,边读边理解,感受并积累具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和句子。
“口语交际”教学要关注“讨论”和“汇报”,培养听众意识。
习作是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写写它的样子,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心爱之物等,写出自己对这一事物独有的感受。
“语文园地”可以通过朗读、比较、背诵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学习描写事物的方法,积累古诗词。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白鹭2文章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精巧,给人以美的享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1.会认24个生字,读准“便、待”2个多音字,会写2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4.能写出自己对一种事物的情感或感受。
落花生 2 本文通过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表达了作者对不图虚名、默默奉献品格的赞美。
桂花雨 2 作者主要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摇花时下的“桂花雨”,字里行间弥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
珍珠鸟 1 文章记叙了珍珠鸟在作者的悉心照料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过程。
表达了作者对互相信任、和谐美好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1 白鹭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及“精巧、配合、身段”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喜欢的段落。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4.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5.了解作者通过写具体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的方法。
●重点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个句子的意思。
2.感受文中描绘的画面,并学会用精简的语言概括画面。
●难点了解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并学会表达。
1.字词教学。
本课词汇丰富,朗读时不容易上口,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初读。
教师要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词,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检查自读课文时要注意正音,“嗜”是翘舌音;“嫌”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
有些长句子比较难读,教师要注意示范,教学生读通、读顺,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阅读理解。
读通课文,读懂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读完之后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理清全文脉络,弄清楚各自然段之间的联系,尤其是要会概括6~8自然段描写白鹭生活的三幅画面内容。
品读重点句段,理解作者的喜爱之情。
根据五年级的阅读要求,要联系全篇,充分理解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和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前后呼应的写法。
3.表达运用。
借物抒情是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作者通过描写白鹭的外形美、生活画面美,抒发了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1.预习提纲(1)搜集与白鹭有关的资料和古诗词。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自己喜欢的地方标注出来。
(4)抄写生字并组词。
2.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赏读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美。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罗丹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1)让学生说说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2)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发现语文课本中的美。
2.你们还记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诗吗?这是大诗人杜甫的名句。
(背一背)你从这两句诗中发现美了吗?谁见过白鹭?指名说说。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让学生边观察边听介绍:白鹭,也叫鹭鸶,腿很长,全身羽毛雪白,主要生活在我国长江以南等地方,春夏季多活动于湖边沼泽或水田中,主要以小鱼等为食。
3.课件出示杜牧的诗句: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这是杜牧笔下的白鹭,请学生自由朗读,读完后说说自己对白鹭的认识。
预设:白鹭身穿雪白的衣裳,长着雪白的头发和青玉一样的嘴巴。
它们成群地在溪中捕鱼,美丽的身形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
突然,它们因为受惊而飞起,背衬着碧绿的青山,向远方飞去,那洁白的身影,宛如朵朵梨花飘舞在晚风之中。
4.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也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白鹭》。
(齐读课题)出示图片让学生在感性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介绍诗文帮助学生了解有关白鹭方面的知识和文学家眼里的白鹭形象,为全文的品读打下基础。
尤其是对杜牧诗句的介绍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气氛,做好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学生自读,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本课生字词。
鹭嫌黛嵌匣嗜适宜白鹤嫌弃朱红嵌入玻璃框镜匣哨子恩惠韵味(2)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
预设:“嫌、韵”是前鼻音,“框”是后鼻音;“宜”是二声,不要读成四声;“匣”的读音是“xiá”,不要读成“jiá”。
(3)齐读生字词。
(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情况,相互纠正读音,读顺句子。
(5)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1.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读好这两个句子。
相机指导学生读书,并通过带读、齐读等方式,读好排比句、反问句。
这篇文章生字词较多,所以认识生字、新词不能轻视,只有这样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
三、走近白鹭,感悟“精巧”美。
过渡: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述,走近白鹭,看看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为什么是一首“精巧的诗”。
(板书:精巧的诗)1.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白鹭的精巧。
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朗读第1~5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1)课件出示: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①引导学生抓住“色素”“配合”“身段”“适宜”这几个关键词,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图片,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②第2自然段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
(2)课件出示: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白鹤朱鹭苍鹭①观察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的图片,抓住“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
②在朗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③第3自然段对比描写:将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较,突出其独特的精巧美和寻常美。
(3)课件出示: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①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结合课文“雪白”“流线型”“铁色”“青色”这几个关键词语和“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个排比句,说出白鹭的外形美。
②在朗读中体会白鹭的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③第5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巧夺天工!小结:是呀,难怪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如诗一般的精巧美。
以读为主,以读为本,读中品味白鹭精巧如诗的外形美。
无须教师过多的分析和赘述,从课文对白鹭外形的三处描写入手,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白鹭外形的美丽。
着重紧扣第5自然段中具体描写白鹭外形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品词析句,在图文结合中,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受白鹭美在色彩搭配和谐,美在身段大小适宜。
这样,学生对“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就不难理解了。
四、布置作业。
1.认清生字的字形,相互提醒易错的部分,如:“宜”字下面是“且”,不要多写一横。
2.描红、临写生字。
注意生字的笔顺规则,“嫌”的笔顺是“”;“匣”的笔顺是“”,最后一笔是竖折。
3.抄写词语。
4.课外熟读课文通过描红、临写生字,帮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
第2课时课时目标1.给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画面起个名字;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的意思。
2.学习作者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朗读课文第6~8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精巧的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并给这三幅优美的画面分别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总结上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认真读一读第6~8自然段,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巩固高年级的阅读要求,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
二、朗读课文,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师范读课文第6~8自然段。
(配轻柔的音乐,约1分钟)师:你仿佛看见了什么?2.指名交流:此刻,你仿佛看到了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3.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共读共悟。
示例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时恬静安详,如诗一般迷人!(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啊,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水田觅食)(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比喻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
文中不说白鹭捉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试着读出自己的理解。
(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
示例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