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三节工业习题3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产业转移(试卷版)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产业转移(试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6b2222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9.png)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分层练习第四章第三节产业转移一、单选题基础演练2022年工信部等10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国内制造业有序转移,同时希望将更多的制造业留在国内。
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从企业层面看,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物流成本B.开拓国际市场C.提高经济效益D.增加流动资金2.中西部中小城市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首先是要()A.做好产业定位B.培育科技人才C.加大政策扶持D.优化人居环境3.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过程中将更多的制造业留在国内,可以()①避免产业空心化①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①保持完整工业体系①重构国内单循环发展格局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4.武汉科技园连同昆山、郑州、烟台、天津、重庆、西安、太原、廊坊等多个城市,在富士康棋局中遥相呼应,各自扮演着重要角色。
富士康从深圳北迁,产生的重要影响()①调整、优化原有的农业结构①改变劳动力的就业空间①深圳港集装箱生成量不会受到影响①促进迁入区物流业的发展A.①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能力提升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
与往年不同的是,2020年疫情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
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措施“截留”农民工。
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①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①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①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①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大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①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①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①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读两组国家劳动力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中所占比例图。
人教版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同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b707c6767f5acfa0c7cd2c.png)
人教版八上第四章第三节工业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我国工业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的关键因素是()A. 完善的基础设施B. 雄厚的农业基础支撑C. 丰富的资源与能源D. 领先技术与人才优势2.微信的使用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地球好像变“小”了,原因是()A. 地球半径变小了B. 通信技术的发展C. 火车提速D. 大陆漂移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 辽中南、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B. 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C. 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D. 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4.网络购物是通过互联网订货,物流人员送货上门实现的,其发展得益于()①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②生物工程的发展③国家政策的支持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 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继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之后,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同步挂牌,标志着我国自贸区建设迎来“2.0”时代,勾画出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新格局。
读图,完成下列题。
5.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角洲没立自由贸易区的共同有利条件是()A. 靠近海洋,有便利的水运B. 气候适宜,畜牧业发达C. 均为重要的全国政治中心D. 煤、石油矿产资源丰富6.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优势是()A. 科技力量极为雄厚B. 地形平坦,土壤较为肥沃C. 国家政策大力扶持D. 毗邻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7.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托()A. 先进的科学技术B. 优秀的人才C. 丰富的资源D. 雄厚的资金8.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是()A. 集中在南部沿海B. 集中在长江沿岸C. 依附于大中城市D. 依附于北京、上海9.关于我国沿海的工业基地中,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交通运输便利③人口稀少,农产品丰富④科技力量雄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A. ③④B. ②④C. ①③D. ①②10.四大工业基地中,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A. 辽中南工业基地B. 京津唐工业基地C. 长江三角洲基地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1.随着“滴滴出行”、“饿了么”、“淘宝”、“携程”、“海淘”等APP的出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这主要得益于①我国不断完善的交通②我国已经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③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⑤我国取消进出口关税A. ②③⑤B. ①③④C. ①②⑤D. ③④⑤12.2018年4月22日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我国福州举行,主题是“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工业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三节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e934ee05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b.png)
素是( C )
A. 通信
B. 交通
C. 科技
D. 市场
返回
8. [2022·云南]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新技术 产业( A ) A. 产品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B. 不包括新能源、新材料 C. 依附于大中城市,分布较均衡 D. 研究与开发费用比例小
返回
二星题中档练
[2021·苏州]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电动汽车 已进入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图4-3-4为我国汽车产 业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9~11题。 9. 我国汽车产业的分布特点是( A )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C 2B 3B 4D 5A
6A 7C 8A 9A 10 D
11 C 12 D 13 B 14 B 15 B
答案显示
16 D 17 见习题
一星题基础练
1. 下列生产活动中,属于工业生产的是( C )
①开采石油 ②采摘棉花
③榨取豆油 ④运送木材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人教 八年级上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三节 工业
知识清单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1. 工业的概念:工业生产包括开采_自__然__资__源___(煤炭、
石油、铁矿石等)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等) 进行__加__工__和__再__加__工__。 2. 工业的作用: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 的_工__具__和__设__备__、__原__材__料__和__动__力____等生产必需的物质 条件。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1. 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
东部沿海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工业中心__密__集__,集中了主要的 工业基地 工业中心__较__多__ 工业中心__较__少__,分布稀疏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普通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f8d24142f61fb7360b4c65c9.png)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A. 北京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明显B. 当北京球迷晚上观看伦敦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头号男单林丹夺冠电视直播时,伦敦正值白天C. 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有季节性变化D. 北京冬季白昼时间比夏季短2.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的是( )A. 四季变化B. 昼夜长短的变化C. 昼夜更替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2019年12月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之旅。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左图)和“太阳直射点位置移动图”(下右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昼夜现象B. 昼夜更替现象C. 时间差异D. 四季变化4.火箭发射这一天,地球运行在左图中的()段A. ①B. ②C. ③D. ④5.火箭发射时,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是()A. 南半球B. 北半球C. 西半球D. 东半球6.火箭发射时,北京昼夜长短情况是()A. 昼长夜短B. 昼夜等长C. 昼短夜长D. 昼最短,夜最长我们一起经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感觉到每日太阳东升西落;见识过2018年月全食时月球表面出现的地球的影子;见证过不同季节正午阳光照射进房间内面积大小的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7.与这些现象的产生有关的是()①地球的自转②地球的公转③地球的形状④板块运动⑤地球上的海陆分布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④8.家住黑龙江的小丽暑假去新疆旅游,发现新疆在北京时间晚上八点太阳还没落山,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 南北纬度的差异B. 东西经度的差异C. 地形地势的差异D. 海陆位置的差异9.地球四季变化明显的地区是( )A. 赤道地区B. 中纬度地区C. 高纬度地区D. 回归线上2019年9月23日,是我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中华大地共庆丰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17fe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3.png)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课时1 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1。
使学生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认识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3.使学生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
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1。
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2。
工业类型以及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
3.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学生互相观察彼此身上)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承转)我国的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工业吗?你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要来了解的内容。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承转)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正常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有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3。
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4.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师问)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生答)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
教师总结: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提问: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321cb46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9.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工业第2课时我国工业的分布》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以及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掌握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地理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发展现状,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以及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析图,培养学生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2.难点:如何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我国工业发展实例为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图表教学法:利用地理图表,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表、实例的课件,便于教学演示。
2.地图:准备我国工业分布图、影响工业分布因素图等,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3.实例资料:收集我国不同地区工业发展的实例,用于教学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工业发展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工业分布图、影响工业分布因素图等,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及影响因素。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资料,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了解工业布局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
![2024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 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2befdcb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b.png)
工业设计说明本节课采用三个模块教学方式:品味生活,发现工业之美,从生活入手,认识工业生产及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慧眼析图,以图导文分析我国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产业引领,运用资料分析高新技术是我国带动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工业及其重要性。
2.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的分布,并分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3.运用资料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并举例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重点:1.我国工业的分布、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2.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引导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授法等。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课前调查情况。
1.仔细观察我们的家,它就像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
看看张梦同学的家,了解对沙发这种工业产品的“追根溯源”。
2.调查自己的家里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模块三、过程性评价随堂练习。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为我们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和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本节课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明确高新技术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成为带动我国工业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布置作业建议所有学生完成《七彩作业》本节的【基础通关】和【能力突破】,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素养达标】和【考点专练】。
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三节工业说课稿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2e13a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9.png)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工业发展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工业发展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工业的魅力或特点。
5. 以我国某个工业基地为例,分析其工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题型说明:
1. 描述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情况及其特点。
2. 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特点。
3. 探讨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解决办法:
1. 通过多媒体展示、地图分析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
2. 利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提高实践能力。
3. 设计情景模拟,让学生尝试制定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在介绍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及分布情况等知识点时,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法:在探讨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环节,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问题。
小组讨论法:在分析四大工业基地特点、讨论工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策略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183e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e.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工业第3课时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介绍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学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认知水平。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工业有一定的了解。
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学生可能对其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案例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关注,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难点: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影响。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高新技术产业的案例、数据、图片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图片,如硅谷、中关村等,引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特点、分布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可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如美国的硅谷、我国的中关村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结合教材,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78cc594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5.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3《工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工业》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以及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逐步理解和掌握工业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的概念,掌握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了解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特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工业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工业产品,引导学生思考工业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工业的概念、分类、布局特点,以及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工业布局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工业的布局特点。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6.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256ab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b3.png)
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我国工业的分布知能演练提升一、能力提升1.汽车、轮船、飞机都是工业产品,修筑铁路、公路都离不开工程机械,这说明()A.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B.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C.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离不开工业D.科学研究离不开工业2.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下列属于工业生产活动的是()A.饲养牲畜B.下河捕鱼C.水力发电D.汽车运输3.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A.京广铁路沿线B.陇海铁路沿线C.长江干流沿岸D.东部沿海地区4.某外商要在我国投资建制糖企业,下列地区最适宜的是()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5.为加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下列工厂布局在喀什较合理的是()A.海产品加工厂B.天然橡胶加工厂C.棉纺织工厂D.甘蔗加工厂读呼包银榆地区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呼包银榆地区突出的资源优势是()A.矿产资源B.耕地资源C.森林资源D.渔业资源7.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A.航天工业、森林工业B.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C.电力工业、钢铁工业D.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8.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是()A.沿长江流域B.沿黄河流域C.铁路沿线D.沿海地区9.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钢铁、造船、机械工业发达的工业基地是()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C.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10.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A.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B.多优良港湾,海上运输便利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发达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上海发展钢铁工业有利条件的是()A.铁矿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市场广阔D.技术力量雄厚12.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A.第二级阶梯B.东部沿海和黄河流域C.亚热带和暖温带D.平原和盆地1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对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交通便利B.人口稠密C.工业基础好D.海边风光好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第14~15题。
工业习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工业习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0ca7e2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46.png)
11. 有关四大工业基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 目前国家重点振兴的老工业区是甲工业基地 B. 当乙工业基地进入雨季时,丙工业基地正值伏旱 C. 乙、丁两工业基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冬小麦、水稻 D. 丙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矿产资源丰富
12. 丁工业区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问题,采取的合理 措施是 ( B )
7.图1是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图,图2是我国主 要机器人企业地区分布统计图。我国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B)
A. 长江沿岸 B. 东部沿海 C. 黄河沿岸 D. 北方地区
8. 图1四大工业基地中,煤、铁、石油等资源都较丰富的是 (A)
A. 甲和乙
B. 乙和丙
C. 丙和丁
D. 甲和丁
9.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聚集度最高的工业区位于 ( C )
22. 无人超市最适宜布局在 ( D )
A. 农村 B. 工业区
C. 商业区
D. 住宅区
23. 有人说,无人科技是把双刃剑。下列关于无人科技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 )
①减少就业机会
②提高生产效率
③老年群体难以适应
④既然是智能的,一定有BUG(漏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②③④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省份 浙江 广东 福建 河北 江苏 山东 四川 河南 天津 湖北
淘宝村 数量
62
54
28
25
24
13
2
1
1
1
16. 影响“淘宝村”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 )
①物流便利
②能源充足
③矿产资源丰富
④劳动力廉价
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备案学习-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3节工业
![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备案学习-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3节工业](https://img.taocdn.com/s3/m/8e0e531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1.png)
第三节工业第1课时工业及其重要性知识与技能1.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2.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地理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联系实际,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习人文地理的兴趣。
重点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难点认识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通过“农业”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农业给人们提供了基本生存保障。
但大家试想:如果只有农业,人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学生的答案会有很多,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光靠农业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产业部门,如工业、交通、商业等都必须大力发展,尤其是工业,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工业。
教师:同学们,大家在我们的教室里观察一下有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学生踊跃抢答,教师指导订正,适时评价鼓励。
教师适时引入: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工业吗?大家对工业生产的过程、工业部门知道多少呢?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教师:阅读图4.17“工业生产举例”,你能说出工业生产的三个阶段吗?学生:第一阶段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第二阶段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第三阶段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后再加工。
教师:工业也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就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生产部门。
过渡:从工业生产的过程看,工业可分成哪几种类型呢?每种类型有哪些工业部门?大家能举例说明吗?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测试题
1.关于我国工业分布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分布是东部沿海地区多,长江沿岸地区很少
B.我国西部地区无现代化工业
C.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D.近些年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缓慢
读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2~3题。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辽中南、长江三角洲、京津唐、珠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辽中南
C.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
A.都靠近原料、燃料生产基地 B.都集中在广大的内陆地区
C.沿海和内陆均衡分布 D.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我国工业发展迅速,部门齐全,基础雄厚,规模庞大。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位于长江流域的钢铁工业基地是()
A.重庆、武汉B.京津唐C.包头、太原 D.鞍山、本溪5.若从接近原料产地方面考虑,呼和浩特纺织工业应为()A.棉纺织工业B.毛纺织工业C.麻纺织工业 D.纺织工业
读图,回答6~8题。
6.该图所示工业区是()
A.京津唐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珠三角工业区D.辽中南工业区
7.图中A港口的名称是()
A.大连 B.上海 C.天津 D.广州
8.该地区适合发展的主要产业是()
①钢铁工业②机械制造业③海洋渔业④畜牧业⑤造船业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分布着四大工业基地。
读下图,回答9~11题。
9.图甲代表的工业基地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0.图甲代表的工业基地发展的最主要的优势是()
A.煤铁资源丰富 B.水运便宜 C.农产品丰富 D.工业基础好11.关于图甲、图乙所代表的工业基地,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的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图甲表示的地区可能有着数量庞大的钢铁工人
C.图乙表示的地区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图乙表示的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矿产资源
图3 图4
环渤海经济区包括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5省市,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后又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
读图3回答12~13题。
12.下列环渤海经济区的港口中,位于渤海沿岸的是()
A.天津、青岛 B.烟台、大连
C.秦皇岛、天津 D.秦皇岛、烟台
13.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缺乏煤、铁和石油资源B.水陆交通不便
C.开发较晚,工业基础不好 D.水资源短缺
读图4中的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回答14~15题。
1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海分布 B.沿长江分布
C.沿黄河分布 D.沿京广铁路分布
15.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塘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6.下列城市与所在的省区和主要工业部门组合正确的是()A.鞍山—河北一钢铁B.长春一湖北一汽车
C.大同一陕西—煤炭D.大庆—黑龙江一石油
17.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和能源B.知识和技术C.劳动力数量 D.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对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我国的工业要腾飞,要尽快赶超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请回答18~20题。
18.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
A.新能源 B.钢铁工业
C.新材料 D.生物技术类产业
19.你知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吗()
A.自然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位置优越 D.劳动力资源充足
20.以下有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与发展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B.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中、小城市
C.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高于中、东部
D.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二、综合题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地带之后,我国又─工业密集区──环渤海经济圈已初步形成(它包括的范围如图中虚线所示),它将带动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材料一:环渤海地区矿产、交通示意图。
内容人口国民生产总值水资源
约占全国比例(%)17.5 26.2 3.54 (1)从图中看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包括京、津、(填写简称)、鲁、辽五个省级行政区。
(2)从图中可以直观看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3)通过材料二分析可知,缺乏是限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原因是。
目前,为解决此问题,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是___________。
21.(1)冀(2)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3)水资源人口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南水北调22.(2013四川泸州中考)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我国某两大工业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工业基地的名称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位于沿海与沿的“T”字型交叉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
(2)右图中A域市的名称是市,该区域具有特色的传统生态农业景观称为“”农业,随着城市化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了多种模式的现代化城郊农业基地。
(3)右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充分利用优势条件,大力发展
以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造成了人口的剧增,如果现在需要从左图地区调运500吨大米到右图地区,解决粮食的不足,最合理的传统运输方式是。
23.(2013福建晋江中考)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北京市提出了“3+2”首都经济圈及“一轴、两核、三区”为框架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构想,并称为“京三角”。
它与“长三角”“珠三角”一起,并列为中国三大经济圈。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
甲乙丙为“京三角”“长三角”“珠三角”图。
(1)甲图中①省的行政中心是市;乙图中②是市。
(2)甲、乙、丙三个地区中,能源矿产丰富的是(甲、乙、丙)地区;丙图中从北京连接至九龙的铁路线a 是线。
(3)甲图是左图中的(A、B、C、D)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轻、重、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基地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有(至少2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