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措施一、白粉虱的危害特点温室白粉虱对作物及花卉蔬菜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①直接为害,连续吸吮使植物生长缺乏碳水化合物,产量降低。
②注射毒素,吸食汁液时把毒素注入植物中。
③引发霉菌,其分泌的蜜露适于霉菌生长,污染叶片与果实。
④影响产品质量,真菌导致一般果实变黑。
⑤传播病毒病,白粉虱是各种作物病毒病的介体白粉虱成虫排泄物不仅影响植株的呼吸,也能引起煤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白粉虱在植株叶背大量分泌蜜露,引起真菌大量繁殖,影响到植物正常呼吸与光合作用,从而降低蔬菜果实质量,影响其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防治措施1、轮作倒茬: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
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
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
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
5、药荆防治: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每株有成虫2一3头时进行,尤其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①白粉虱发生初期用10%吡虫威400一6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扑虱灵乳油1500倍喷雾。
能杀死卵、若虫、成虫,当虫量较多时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拟除虫菊醋类杀虫剂。
一般5一7天1次,连喷2一3次。
②选用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50%克蚜宁乳油15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21%灭杀毙3000倍液,每隔5一7天1次,连喷3一4次。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白粉虱俗名小白蛾,属同翅目、粉虱科,多见于茄子、烟草、花卉等类植物上,危害作物生产。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粉虱的防治方法,以及白粉虱是如何危害农作物的。
一、白粉虱的危害方式白粉虱主要危害,是以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被害叶片褪绿、变黄、黄菊,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甚至全株枯死,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二、白粉虱的防治方法1、提前预防温室要尽量彻底消除前茬作物的残株、杂草,并带出室外处理,随后对温室进行熏蒸灭虫,力争做到定植温室干净。
2、释放丽蚜小蝉人工培养和释放丽蚜小蝉,控制白粉虱效果极好。
3、黄板诱杀利用白粉虱对黄色的趋向性,设置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当诱虫板沾满扬虱虫体和尘土时,重新再涂上一层重复使用。
4、药物杀除用25%灭满适乳油1000倍掖,对粉虱成虫、卵和若虫皆有效。
也可用2.5%联苯菊菌乳油3000倍液,或2.5%氯氖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20%甲氰菊畴乳油2000倍掖,连续施用,可杀死成虫、若虫、假蛹。
三、白粉虱的危害规律白粉虱成虫体长0.9~1.5毫米,翅面有白蜡粉。
休息时双翅呈屋脊状盖于体背,卵有酣,产卵时以卵柄从叶背气孔插入植物组织中。
当若虫口针刺入叶组织后即不再移动,固定生活,足和触角退化。
若虫和伪蛹被天敌昆虫丽蚜小蝉寄生后,虫体发黑,死亡。
1年发生10余代。
冬季在室外不能越冬,但可在温室、花房内繁殖。
春、夏季可在温室外不断扩散为害。
成虫不善迁飞,高度密集,进行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7~9月份为害最重。
白粉虱
白粉虱英文名称:中文别名:拉丁学名: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分布区域:形态特征:为害作物:为害症状:成虫和若虫以针状口器刺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还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
分类属性:发病特点:白粉虱繁殖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相聚为害。
不仅在苗期为害,而且随秧苗(苗木)的定植在露地继续为害。
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在华中地区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
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每个产卵142-344粒。
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绝大多数为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
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面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
繁殖适温18~21℃。
流行动态:防治方法:白粉虱不能在北方露地越冬,因此,在北方冬季消灭温室白粉虱是防治关键。
在温室温度最低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重点在温室温度低时增加打药次数,交替用药,可控制其危害。
1、农业措施: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除杂草和残株。
在花卉保护地附近不种一串红等容易受白粉虱为害的花卉,也不种番茄、黄瓜、菜豆等,以减少虫源。
如果附近其他单位有白粉虱,应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
2、生物防治:利用天敌丽蚜小蜂防治。
按丽蚜小蜂与白粉虱成虫大约2:1的比例,每2周释放十次丽蚜小蜂寄生的黑蛹,隔行均匀地施放在株间。
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控制白粉虱为害。
3、诱杀防治: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
因地制宜地选用各种板材,用油漆涂成橙黄色,再涂上一层黏油。
板材规格l米长,20厘米宽。
每20米'苗床放1块,平置于行间,与秧苗(苗木)高度相同,振动秧苗(苗木),使成虫飞舞,趋向和粘到黄色板上,粘满后重新涂上黏油。
4、药剂防治。
常用农药: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10%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或25%灭螨猛乳油1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
白粉虱的防控方法大全,建议菜农收藏
白粉虱的防控方法大全,建议菜农收藏白粉虱一直是菜农们头疼的问题,很多蔬菜都有白粉虱的踪迹,如黄瓜、白菜、茄子等,对蔬菜品质造成极大的破坏,那么如何有效防控?下面一起来了解白粉虱的防控方法。
白粉虱白粉虱的防控方法1、提前预防很多菜农对平时病虫害防治管理上缺乏相应的技巧,不能做到防治结合,很多都是等到白粉虱大面积发生以后才开始防治,这样很难控制住,另外有些人在用药时比较随意,没能抓住防治关键期,造成防治效果差。
2、科学用药防治白粉虱的药剂很多,常用药物有联苯菊酯水乳剂、高效氯氰菊酯烟剂、高氯·噻嗪酮乳油(登记作物保护地番茄)、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烯啶虫胺、福啶虫酰胺、吡蚜酮等。
另外,把以上药物与螺虫乙酯、吡丙谜等混合使用,具有兼杀若虫和成虫的效果。
3、轮茬换作在栽种时可选择那些不易发生白粉虱的蒜苗、菠菜、油菜、芹菜等作物进行轮茬,另一方面在作物完全收获后,应当及时彻底清除园内的病株病叶病果以及枯枝残叶杂草等,并进行集中焚烧或者深埋处理,以减少虫源传播的源头。
白粉虱防控4、天敌防治丽蚜小蜂和养护草蛉是白粉虱的天敌,一只丽蚜小蜂能够消灭20-30只白虱粉,1头养护草蛉能够消灭170头粉虱幼虫,可以每隔10-15天释放天敌一次,释放天敌比例2比1即可,连续释放3-4次,可有效防治白粉虱。
5、悬挂黄色黏油板白粉虱具有很强的黄色趋向性,可以在虫害地内,悬挂多个黄色黏虫板诱杀白粉虱。
黄色黏油板制作方法:用大小适宜的木板,刷上一层黄色油漆,然后在刷上一层厚厚的黏油物,如废气机油等。
6、高温熏棚防治在夏季棚室休棚时,可以利用药物进行高温熏棚灭杀白粉虱。
闭棚后,把棚温升高到30度以上的高温,然后每亩使用1千克的白粉虱烟熏剂的用量熏棚2-3个小时。
7、土壤处理在作物移栽定植前或定植时,每亩用5%噻虫嗪颗粒剂1~2公斤,拌细土或有机肥15公斤进行沟施或穴施,由于噻虫嗪具有很好内吸传导特性,能通过根系将药剂吸收后传输到植株的各个部位,当白粉虱危害时将其杀死,由于噻虫嗪能较长时间存在植物体内,因此,具有持续杀虫的效果。
白粉虱个头虽小危害真大 白粉虱特效药有哪些
白粉虱个头虽小危害真大白粉虱特效药有哪些
随着大棚蔬菜的广泛推广,大棚蔬菜虫害问题也受到人们重视,其中白粉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虫害,近,有经销商反映说,现在温室大棚的白粉虱已经成灾了,用了几次药效果一般,那么如何防治好呢?想要彻底消灭白粉虱,我们还需要了解白粉虱到底是什么样的害虫,对症下药,药效加倍!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害虫。
它的寄主范围广泛,在保护地、露地均易发生此害虫。
温室中一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
各地多种作物也均发生较为普遍如蔬菜、花卉、果树、药材、烟草等都能受其所害,且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
另外再加上近年来随着施药的增多,其抗性也在逐渐增强,变得更加顽固和难治了。
发生规律
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
(1)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
(2)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白粉虱危害
一般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成虫会排泄,排泄物会严重地影响果实的果面或叶面等,引起煤
烟病等病害的发生。
而且它还会传播很多病毒,引起其他病害的发生。
常用的白粉虱特效药有哪些
扑虱灵、阿维菌素、毒死蜱、阿克泰以及高含量的吡虫啉等。
上文为大家介绍白粉虱的特效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白粉虱也叫小白蛾子,属刺吸性害虫,是一种世界性的害虫,现在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
随着夏季的来临,高温天气越来越多,白粉虱也开始活跃起来,成为许多作物上的主要害虫,由于白粉虱具有迁飞的特性,很难彻底防治。
那么白粉虱都有哪些为害特点?该如何消灭?一、白粉虱的为害特点白粉虱以成虫和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
此外它还能分泌大量的蜜露,污染作物叶片和果实,从而导致霉菌寄生,既影响蔬菜的产量又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二、白粉虱的消灭方法1、药剂拌种:播种前,可用70%噻虫嗪种衣剂拌种,或用20%呋虫胺悬浮剂拌种,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均可有效防治苗期白粉虱的为害,一般有效期可达80天以上。
2、根源处隔离:植物栽种的时候,可以把幼苗用杀菌灵先进行喷洒,然后再进行栽种。
3、药液浇灌:如果没有拌种,当幼苗长至2叶一心时,可结合苗床灌水,可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浇灌苗床,也可以防治白粉虱,有效期可达60天以上。
4、*壤处理:播种前,可用5%吡虫啉颗粒剂或2%噻虫嗪颗粒剂穴施或条施,进行*壤处理,直播的作物也可以药种同播,也有防治白粉虱的作用,有效期可达90天左右。
5、坐水移栽:移栽时,可用20%呋虫胺悬浮剂2000倍液,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00倍液,或70%噻虫嗪种衣剂3000倍液等药剂浇灌,做药水定植,既可以补充定植水,又可以有效防治白粉虱的为害,有效期也可达90天以上。
6、片剂穴施:定植时,可以用5%吡虫啉片剂进行穴施,每株1-2片左右,然后封*,可有效防治白粉虱的为害,有效期也可达80-90天。
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消灭方法,7月下旬到9月下旬是白粉虱的高发期,除了以上的消灭方法外,很多农户也会使用噻虫嗪、啶虫脒、螺虫乙酯、呋虫胺等杀虫药剂,希望以上方法对农户们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温室蔬菜白粉虱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措施。
白粉虱 为害方式
白粉虱为害方式
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寄主植物的嫩叶背面,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从而对植物造成伤害。
白粉虱的为害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直接吸食植物汁液:白粉虱通过刺吸式口器直接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营养流失,生长受阻。
特别是在嫩叶上,由于嫩叶的汁液较为丰富,更容易成为白粉虱的取食目标。
2. 分泌蜜露引发病害:白粉虱在取食的同时会分泌大量蜜露,这些蜜露覆盖在植物表面,为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容易引发煤污病等病害,进一步加重对植物的损害。
3.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会大量聚集在植物叶片背面,阻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4. 传播病毒:白粉虱在取食过程中可能会传播一些植物病毒,如黄化曲叶病毒等,从而对植物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为了有效防治白粉虱,可以采取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同时,加强农业管理,注意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抗虫能力,也有助于减轻白粉虱的为害。
对付白粉虱的最佳方法
对付白粉虱的最佳方法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寄生在植物上吸取汁液,严重时会导致植物凋零、死亡。
为了对付白粉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引入天敌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
常用的天敌包括蚜虫寄生蜂、瓢虫和捕食性蝗虫等。
这些天敌可以吃食白粉虱,帮助控制害虫的数量。
在引入天敌之前,需要对害虫和天敌进行充分了解,并确保天敌无害于农作物和其他生物。
2. 混种和轮作混种和轮作是一种有效的农业管理方法,可以减少虫害的发生。
白粉虱往往对特定植物种类特别有兴趣,因此通过混种和轮作可以打乱害虫的寄生环境,降低它们对特定植物的侵害。
此外,混种和轮作也有助于增加作物的多样性,提高整体抗性和生态平衡。
3. 温度和湿度控制白粉虱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
因此,控制温度和湿度是对付白粉虱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调整温室或大棚的通风和加湿系统来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此外,及时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残枝败叶,保持植物整洁,有助于降低白粉虱的滋生和繁殖。
4. 物理控制方法物理控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粉虱的危害。
例如,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受害植物的叶片,将白粉虱冲落。
此外,还可以利用粘性板或人工黏胶陷阱捕捉害虫。
这些方法虽然无法完全根除白粉虱,但可以有效地控制其数量。
5.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白粉虱防治方法。
常用的化学农药包括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和化学合成类农药等。
使用化学农药应谨慎,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使用。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安全使用和环境保护。
需要注意的是,对付白粉虱的方法中,单一的措施往往效果有限,同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防治是最佳实践。
此外,定期巡视和监测植物,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白粉虱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及早采取措施,可以避免害虫的扩散和严重危害植物。
总的来说,对付白粉虱需要综合运用生物防治、混种和轮作、温度和湿度控制、物理控制方法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方法,针对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不用农药杀白粉虱的方法
不用农药杀白粉虱的方法
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室内植物害虫,它会给叶片带来明显的伤害,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些不使用农药的方法来控制和杀死白粉虱。
1. 手动清除:使用棉签或细长的画笔蘸取酒精,然后轻轻拭去叶片上的白粉虱。
重点清理叶背面和叶脉附近,因为白粉虱喜欢躲藏在这些区域。
2. 高压水枪: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叶片,将白粉虱冲落。
这种方法对于白粉虱较为有效,但可能需要多次重复操作。
3. 自制洗涤剂溶液:混合一些温水和少量洗洁精或香皂,并将其喷洒在受到白粉虱侵害的植物上。
洗洁精或香皂中的物质可以破坏白粉虱的外壳,导致其窒息死亡。
4. 生物控制:引入一些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来帮助控制白粉虱的数量。
这些天敌会吃掉白粉虱,从而减少它们的繁殖。
5. 环境调节:白粉虱偏爱干燥和炎热的环境,利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植物区域的湿度,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可以减少白粉虱的滋生和生存。
这些方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坚持并结合多种手段才能达到控制白粉虱的效果。
使用这些无农药的方法,能够更加环保和安全地保护植物,同时避免对人体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白粉虱的种类与防治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采集到的白粉虱监测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和挖掘,预测白粉虱的种群变 化趋势和扩散动态。
预警效果评估
对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 估,不断完善和优化预警系统,提高 预警效果。
05
白粉虱抗药性研究 与应对策略
白粉虱抗药性研究
抗药性机制
白粉虱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的机制主要包括代谢和靶标抗性两种。代谢抗性是指白粉虱体内 能够分解农药的酶活性增强,使农药失去活性;靶标抗性是指白粉虱体内农药作用靶标位 点的基因突变,使农药无法发挥作用。
微生物防治
利用一些对白粉虱具有寄生或致死作用的微生物 ,如细菌、真菌等,进行防治。
植物源农药
利用一些植物的提取物对白粉虱进行防治,如苦 参碱、印楝素等。
化学防治
掌握防治适期
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 避免虫口密度过大。
选择适宜的农药
根据白粉虱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 适宜的农药,如吡虫啉、噻虫嗪等。
基因编辑技术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植物抗虫性,使植物具备更强的抗虫能力。
新型农药研发
研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替代传统农药,降低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覆盖全国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白粉虱 的分布和扩散情况。
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药使用和管理,加强 市场监管。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展2-3毫米,淡黄色,被有白色蜡粉。
寄主植物
蔬菜、花卉、果树等。
南美白粉虱
分布范围
南美洲、美国南部和非洲部分地区。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展2-3毫米,淡黄色,被有白 色蜡粉。
白粉虱消灭小窍门
1、投放丽蚜小蜂和草蛉白粉虱的天敌是丽蚜小蜂和草蛉。
像温室作物,例如,番茄、黄瓜、万寿菊等都可以通过投放丽蚜小蜂来杀灭。
丽蚜小蜂会食取白粉虱分泌的蜜露,当它接触到粉虱的若虫就会把它作为寄主,开始取食和产卵。
丽蚜小蜂我们是可以买到的,买回来后,每15天投放一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只能棚内使用。
2、草木灰草木灰对白粉虱的作用最大的是防治,所以,我们在用的时候是在平时还没有发生或者发生初期就可以采用干撒的方法。
草木灰的粉末可以阻碍白粉虱的呼吸,从而杀灭,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补充钾肥,还可以预防虫害。
3、花椒水以前介绍过几期用花椒水来驱虫的,还是能够起到驱赶作用的,但是也是一样不能杀卵,需要每隔几天就要用一次。
使用方法:取适量的花椒加上水在锅中煮沸熬制,比例大约1:10就可以,熬制好后放凉并过滤出来。
然后,我们取过滤好的花椒水+7倍的水喷施到作物上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我们自家菜园和阳台花上都是可以用的,和黄板搭配使用效果更好。
这个方法虽然不杀卵也不杀虫,但是,能够起到驱赶作用,对我们的蔬菜没有污染,还可以起到防止其它一些害虫的作用。
4、辣椒粉+黑胡椒粉这个方法效果和上一个是一样的,都是利用其气味,让白粉虱不敢靠近。
使用方法:取适量辣椒粉和黑胡椒粉加入水,在锅中煮沸熬制,然后取一些过滤出来的溶液兑上5-6倍的水喷施即可。
5、洗洁精我们还可以每500毫升水中加入2毫升左右的水,喷施即可。
洗洁精能够杀虫的原理很简单,因为,洗洁精里含有重碱和表面活性剂,能够起到凝固蛋白和脱脂的作用,能够烧伤一部分害虫,我们在包装上能够看到这两种成分。
并且,洗洁精产生的泡沫也能够起到一定抑制呼吸的作用。
我们还可以在这个溶液里加一点白醋,5ml就可以了,也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同时还能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6、挂黄板白粉虱有趋黄性,我们利用它这个特性,可以在白粉虱危害的上方和左右挂上黄板。
然后用手或者其它工具拍打作物,这样白粉虱就会飞出来,飞向黄板,被黄板粘住。
白粉虱的种类与防治
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白粉虱进行基因改造,降低其繁殖能力和适应能力,从而控 制其种群数量。
生物防治技术
研发和应用新型的生物防治技术,如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 制白粉虱的数量。
综合防治策略的优化
农业防治
推广种植抗虫性强的农作物品种,合 理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减少白粉虱 的寄主植物。
传播疾病
白粉虱可以携带多种病菌,传播 给其他植物和动物,引发各种疾 病。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引发过敏反应
白粉虱的分泌物和尸体碎片可引起人体过敏反应,如哮喘、 鼻炎等。
传播疾病
白粉虱可以携带病毒和细菌,传播给人类,引发各种疾病。
03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降低白粉虱种群 数量的方法。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展2.6-3.2毫米,淡黄色, 覆有白色蜡粉。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蔬菜、花卉和水果等。
欧洲白粉虱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欧洲地区。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展2.6-3.2毫米,淡黄色,覆有白色蜡粉。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蔬菜、花卉和水果等。
02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温室内的各 种植物,包括蔬菜、花卉和水果等 。
南美白粉虱
01
02
03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 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0.9-1.4毫米,翅 展2.5-3.6毫米,淡黄色, 覆有白色蜡粉。
危害特点
寄主植物多,主要危害农 作物和蔬菜等。
最简单消灭白粉虱方法
最简单消灭白粉虱方法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害虫,它们会给作物带来严重的危害,导致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有效地消灭白粉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简单方法:1. 机械控制:首先,使用剪刀或手套将受害叶片上的白粉虱剪掉,然后将其放入容器中淹死。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农作物,但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劳动力。
2. 高压水枪:将高压水枪对准受害植物的叶片,用高压水流冲击白粉虱。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驱赶害虫,但需要注意水流的力道,以免对植物造成损伤。
3. 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天敌生物来控制白粉虱的繁殖,例如瓢虫和寄生蜂。
瓢虫被认为是天然的天敌,它们以白粉虱为食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寄生蜂则会寄生在白粉虱体内,破坏其生长和繁殖能力。
4. 物理防治:使用遮阳网或农用无纺布等物理隔离材料,将植物覆盖起来,防止白粉虱的进入和传播。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但需要注意通风和排水问题。
5. 化学防治:当上述方法无法控制白粉虱时,可以考虑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选择专门针对白粉虱的农药,并按照说明进行使用,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防止对作物和环境造成过度污染。
6. 轮作:实施合理的轮作制度,可以减少白粉虱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使用不同的作物轮流种植,可以打破白粉虱的生命周期,减少害虫的积蓄和传播,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
7. 营养管理:加强作物的营养管理,使作物保持健康的生长状态,提高作物的抗虫能力。
适当施肥、调整土壤pH值和优化灌溉水质,都有助于提高作物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方法并非单一适用于所有情况,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综合使用。
消灭白粉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关注,同时也需要农民和专家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白粉虱
白粉虱白粉虱是粉虱科昆虫类,是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白粉虱的出现。
白粉虱蛹壳卵形或长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时蛹壳大小变化很大。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白粉虱中文别名:小白蛾子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有颚亚门Mandibulata纲:昆虫纲Isecta亚纲:有翅亚纲Pterygota目:同翅目Homoptera科:粉虱科种:白粉虱形态特征白粉虱蛹壳卵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64毫米,宽约0.74毫米。
淡黄色半透明或无色透明,有时蛹壳大小变化很大;背盘区中央稍向上隆起,整个蛹壳面覆盖白色棉状蜡丝。
亚体缘周边单列分布小乳头状突。
在背盘区对称分布有5对较大的短圆锥形乳头状突。
在腹部中段的2对较大的乳头状突之外侧还分布有1个小的乳头状突。
管状孔略呈三角形,盖瓣片仅盖住孔口上方,舌状器明显伸出盖瓣片以外。
在管状孔上方两侧分布1对鬃状短毛,在亚体缘尾端分布有2根鬃状长毛。
分布地区粉虱科昆虫的1种。
蔬菜和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之一。
中国北起大庆,南到石家庄,西起兰州、西宁,东到济南均不断猖獗发生。
日本、荷兰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华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
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个产142.5粒。
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
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
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若虫孵化后3天内在叶背做短距离行走,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开始营固着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
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
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
环境适合时,约1个月完成1代,1年可发生10代以上。
1雌可产40~50粒卵。
雌成虫有选择嫩叶集居和产卵的习性,随着寄主植物的生长,成虫逐渐向上部叶片移动,造成各虫态在植株上的垂直分布,常表现明显的规律。
新产的卵绿色,多集中在上部叶片,老熟的卵则位于稍下的一些叶上,再往下则分别是初龄幼虫、老龄幼虫,最下层叶片则主要是伪蛹和新羽化的成虫。
白粉虱的发病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
白粉虱的发病规律、危害及防治方法要想彻底解决白粉虱危害,一方面需要坚持防治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千万不可等到虫害发生后再临时抱佛脚,另一方面通过物理、生物、药物等多方措施相结合的方式防治,效果才更加理想,再一方面广大农民朋友不论在防治任何病虫害工作上,一定要了解透它发病危害的特性规律,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防治,才能取得最佳防治目的。
一、白粉虱的发病规律1、白粉虱对绝大部分作物都有危害(能够寄生300多种植物存活),尤其对各类蔬菜危害最大,不论是保护地、温室大棚,还是露地种植地,它都容易发病危害,发病适宜温度一般在28-30度,由于温室大棚的温度一般都保持在20度左右,所以温室大棚受虫害最为严重。
2、白粉虱能够世代重叠危害,在棚室内一年发生10多代,其繁殖代数根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生育繁殖速度越快:18-20左右的环境下一代需要30天左右,24-25度的环境下一代需要25天左右,而在27度的环境下一代仅需22天左右。
3、白粉虱种群基数十分庞大,而且雌虫产量数目比较惊人,一只雌虫一次产卵100粒左右,一生总共产卵数高达3500多粒,1代后的种群数量就可增长100多倍,十代繁殖下来,其白粉虱数目直接成几何指数翻倍增长,数量高的十分可怕!别看白粉虱个头小,但任何作物都禁不住它超高数量的危害。
4、白粉虱具有很强的趋嫩性,它在作物植株体上分布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成虫和若虫一般喜欢群居寄生在作物叶片的背面,从植株顶部嫩叶到最下部,分层依次为淡黄色虫卵、黑色虫卵、初龄若虫、中老龄若虫、虫蛹。
了解这一点,大家在用不同药物防治不同时期的白粉虱时,就能有更好的针对性防治。
5、白粉虱虽然常年繁殖生长(特别是温室大棚),但它有两个明显的繁殖高峰期。
一个在春季温室内4月中旬到5月下旬间,另一个是秋季棚室、露地的7月下旬到9月下旬间,其中保温棚室能够延续到11月底。
这一点对找准白粉虱防治关键期十分重要。
二、白粉虱的危害性白粉虱的危害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吸食汁液危害——叶面背部的若虫和成虫,通过自身生长的刺吸式口器刺入作物植株组织内,通过连续吸取叶片汁液、植株内的碳水化物、向作物注射毒素等发生危害(若虫三天内就可以活动危害),使植株吸收和光合作用降低、叶片发生退绿变淡、果实变黑、黄花焉萎,受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作物整株死亡。
大面积棉田白粉虱如何防治
大面积棉田白粉虱如何防治
汇报人:
目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白粉虱的危害 • 白粉虱的传播途径 • 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 防治效果评估 • 未来展望与建议
01
白粉虱的危害
对棉花的危害
叶片褪绿 产量下降
生长受阻 品质降低
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
传播病毒病 引发煤污病
降低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对环境的危害
01 02 03 04
轮作倒茬
与非寄主作物进行轮作,减少白粉虱的繁殖和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棉田内的杂草和枯叶,减少白粉虱的栖息和繁殖场所。
生物防治
天敌控制
利用白粉虱的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白粉虱的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核多角体病毒等,对白粉虱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01
02
03
化学药剂
使用化学药剂如吡虫啉、 啶虫脒等进行喷雾防治。
评价时间
在施用防治药剂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评价, 然后根据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评价。
防治效果总结
数据汇总
01
将监测和评价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白粉虱的数量变
化、分布情况和棉花生长状况等因素的变化趋势。
经验总结
02 根据监测和评价结果,总结防治大面积棉田白粉虱的
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大量繁殖 抗药性增强 破坏生态平衡 影响人类健康
02
白粉虱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风力传播
白粉虱可以通过风力进行传播,特别 是当风力达到一定速度时,可以将带 有白粉虱的植物叶片吹到其他棉田, 导致病情蔓延。
生物传播
白粉虱可以借助某些昆虫、鸟类等生 物进行传播。这些生物在吸食植物汁 液或栖息于棉株上时,可能会将白粉 虱带到新的棉田。
描述白粉虱的识别特征。
描述白粉虱的识别特征。
白粉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识别特征如下:
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2毫米,身体呈扁平状,前后翅膀透明,前翅膀两侧有一条黑色纹路,后翅膀无色。
幼虫呈半透明状,身体呈椭圆形,背部有一排白色的粉状物质。
2. 生活习性:白粉虱常见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喜欢在叶片的背面或枝干上群集,吸食植物汁液,导致植物叶片出现黄化、卷曲、脱落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3. 繁殖特征:白粉虱的繁殖速度较快,一般在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更易繁殖。
雌虫一般在叶片的背面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在叶片上吸食汁液生长发育,经过几次蜕皮后变成成虫。
综上所述,白粉虱的识别特征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繁殖特征等方面,了解这些特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防治白粉虱的危害。
在实际防治中,应采取综合措施,如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以控制白粉虱的繁殖和危害。
除治白粉虱不花一分钱
植物生长受阻
白粉虱的侵害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
植物死亡
严重时,白粉虱的侵害可导致植物 死亡。
对环境的危害
传播病毒
白粉虱能够传播病毒,导致植物 病毒病的发生。
破坏生态平衡
白粉虱的大量繁殖会对生态环境 造成破坏,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 。
对人类的影响
健康风险
白粉虱可能携带病菌,接触后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经济损失
白粉虱对农作物和园艺植物造成危害,影响农业和园艺产业 的经济效益。
03
现有的白粉虱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 药剂来防治白粉虱的 一种方法。
缺点是容易产生抗药 性,对环境造成污染 ,对天敌造成伤害。
优点是见效快,使用 方便,适用于大规模 的防治。
生物防治
1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来控制白粉虱的一种方法。
在实践中,通过综合运用自然控制和农业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白粉虱的种群密度,减少其 对植物的危害。这些措施包括利用天敌、改变作物布局、选用抗虫品种、加强管理等。
除治白粉虱的成功案例表明,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不花一分钱除治白粉 虱的目标。这不仅可以降低农民的成本负担,还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 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目的和目标
强调不花一分钱除治白粉虱的必要性 和紧迫性,提出通过生态、物理和生 物方法来防治白粉虱。
阐述本主题的目标,即提供实用的、 不花一分钱的除治白粉虱的方法和建 议,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 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02
白粉虱的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
叶片枯黄
白粉虱大量聚集在植物叶片上, 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失水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粉虱防治技术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
属同翅目粉虱科。
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菜地、田地、温室、大棚内种植作物的重要害虫。
在北方温室一年发生10余代,冬季在室外不可以存活。
成虫寿命较长,每雌可产卵300余粒,成虫有趋嫩性,在嫩叶上产卵。
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
若虫在叶背面为害,3天内可以活动,当口器刺入叶组织后开始固定为害。
成虫有趋嫩性,在植株顶部嫩叶产卵。
白粉虱繁殖适温为18―21℃。
春季随秧苗移植或温室通风移入露地。
一、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
1.繁殖场所多,使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2.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面缩短,18℃时需31.5天一代;24℃时需24.7天;27℃时需22.8天。
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
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3.寄主植物有200余种。
蔬菜作物中主要为害瓜类作物;茄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以及莴苣、菊芋、马铃薯、苋菜等多种作物。
4.具有较特殊的生活习性。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
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由于各种虫态自上而下交情分布,这就给防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白粉虱的防治对策
1.轮作例茬在白粉虱发生猖獗的地区,应选择芹菜、茼蒿、芜姜、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莱,既免受此虫为害,又可有效地防止向棚室蔓延。
2.播种前将前茬作物的残株败叶及杂草清理到田外深埋或烧毁。
3.播种蔬菜前使用烟熏剂闭棚熏杀害虫,可用敌敌畏乳油加硫黄粉和木屑点燃熏蒸。
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4.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反光幕,既可驱避白粉虱,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5.生物防治当温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或黑蛹3~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释放3~4次。
控制白粉虱效果良好。
也可人工释放草蛉,1头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2.6头。
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
6.白粉虱危害初期,可用10%吡虫啉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000倍液,或25%扑虱灵2000倍液,或30%啶虫脒喷雾,隔5~7天用上述农药交替喷雾,合理用药合理用药包括选用适宜农药种类、浓度、应用时间及方法等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应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
除选用对路药剂外,喷药时间最好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