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的知识点1.物质的性质:
-酸、碱、盐的概念及常见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及其方程式;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常见反应。
2.物质的组成与转化:
-化学元素、化合物的概念;
-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成及使用;
-化学式、离子式的书写与计算;
-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3.常见物质与化学反应:
-水的成分、性质及常见用途;
-空气的组成、性质及其中氧气和氮气的用途;
-金属元素的性质及常见金属的用途。
4.化学实验与实验操作:
-常见实验室器具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
-常见实验操作步骤的描述及注意事项;
-常见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与解释。
5.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知识产生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垃圾分类与处理方法。
此外,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如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通过阅读教材、做习题、进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此外,考生还应多做一些试卷模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最后,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考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
中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必考知识点: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考化学实验中的规律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中考化学常见混合物的重要成分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3、煤气:一氧化碳(CO)4、天然气:甲烷(CH4)5、石灰石/大理石:(CaCO3)6、生铁/钢:(Fe)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8、铁锈:(Fe2O3)中考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原子与分子1. 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 元素: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3. 原子的表示:用元素符号表示,如氢元素表示为H。
4. 分子的定义: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稳定粒子。
5. 化学式:表示分子结构的符号,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二、化合物与混合物1.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2.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部分保持其原有性质。
3.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则没有。
三、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
2. 反应物与生成物: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称为生成物。
3.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物质与氧发生反应或失去氧。
四、酸碱盐1. 酸的定义:能够释放氢离子(H+)的物质。
2. 碱的定义:能够接受氢离子或释放氢氧根离子(OH-)的物质。
3. 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4. 盐的定义:由阳离子(通常为金属)和阴离子(通常为非金属或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五、物质的状态变化1. 三种基本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状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如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
六、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分为周期和族。
2.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七、常见物质的性质1. 物理性质:物质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沸点等。
2.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八、实验室安全与操作1. 实验室安全规则: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了解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完整版)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总结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也叫小苏打)(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17)氨气:NH3(碱性气体)(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19)亚硝酸钠:NaNO2(工业用盐、有毒)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白色↓:其余碱。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有关初中化学必背知识点归纳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8、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
9、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过滤失败的三个原因:(1滤纸被捅破;(2)滤液高于滤纸边缘;(3)承接容器不干净。
1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5、取用药品“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
(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气味。
(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原子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8、三大有机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
19、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20、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中考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
中考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精华)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PO43- NH4+2、化合价口诀(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3) 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初三化学必背基础知识总结
初三化学必背基础知识总结初三化学必背基础知识总结初三化学最重要的就是记忆,我们要把书中重要的知识点记牢固,把最基础的化学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记清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必背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化学知识重点1.酸的五条通性:(1)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紫色石蕊变红(2)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3)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4)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5)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2.碱的四条通性:(1)碱【溶液】与指示剂反应,遇紫色石蕊变蓝,无色酚酞变红(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4)【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碳酸钠晶体带十个结晶水(十水碳酸钠),其水溶液呈碱性。
钾钠铵、硝酸盐都溶于水,盐酸盐只有氯化银不溶于水,硫酸盐只有硫酸钡不溶于水,硫酸银和硫酸钙微溶。
钾钙钠钡的碱可溶于水。
4.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氯化银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氯离子。
5.检验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加【足量】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硫酸钡不溶于水或酸),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
区别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用钡离子,不能用银离子(硫酸银微溶于水),若要检验同种溶液里的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要先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并除去硫酸根离子,再用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氯离子。
初三化学知识归纳一、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1)〔酸〕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足量】稀盐酸,若有气泡则变质。
(2)〔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3)〔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检验氢氧根离子时先除去碳酸根离子〕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加足量的钡盐或钙盐,产生白色沉淀(碳酸根离子除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部分变质。
(完整版)初三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精华)
初中化学全册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用语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铵根OH- NO3- CO32- SO4 2- NH4+2、(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一价氯氢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三铝四硅五氮磷,单质零价要记清。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Zn + 2HCl= ZnCl2 +H2↑(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Fe与盐、酸反应都生成的是+2价亚铁离子)(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Fe2O3与酸反应生成的是+3价铁离子)(9)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二.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1、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2、红色固体:Cu、Fe2O3、红磷▲硫磺:淡黄色▲绿色:碱式碳酸铜(铜锈,俗称铜绿)3、溶液的颜色: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2.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4.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5. 离子是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6.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通过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并用等号连接。
7. 质量守恒定律指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8. 化学计量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与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9. 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0.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11. 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12.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描述金属在水溶液中置换氢能力强弱的顺序表。
13.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14.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达到最大溶解度的溶液。
15. 晶体和非晶体是固体的两种形态,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内部结构。
16.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度。
17. 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18. 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19. 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探究未知。
20. 化学安全是实验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包括正确使用化学试剂、实验器材和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考前速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超全)
考前速览|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超全)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
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物质的组成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物质的分类(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
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宏观上看只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②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③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
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化学用语(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完整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梳理大全(完整版)初中化学必背重点知识归纳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和趣味的学科,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掌握好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以下为大家梳理了初三化学中重要的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比如氢(H)、氧(O)、碳(C)、氮(N)、钠(Na)、镁(Mg)等。
2、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要理解化学式所表示的意义,比如 H₂O 表示水这种物质,还表示一个水分子,以及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关键。
例如:2H₂+ O₂点燃2H₂O 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二、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比如水的蒸发、蜡烛的熔化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比如铁的生锈、纸张的燃烧等。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三、常见的物质1、空气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方法。
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于灭火和人工降雨。
4、水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
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四、化学实验1、基本实验操作包括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洗涤等。
例如,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化学是一门充满奇妙和奥秘的学科,对于初三的同学来说,掌握好一些必背的知识点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1、元素符号元素符号是用来表示元素的特定符号。
例如,氢元素用“H”表示,氧元素用“O”,碳元素用“C”等。
要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2、化学式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
例如,水的化学式是“H₂O”,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CO₂”。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₂+ O₂点燃 2H₂O”,它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二、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比如,氢气具有可燃性,氧气具有氧化性。
三、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 + O₂点燃 CO₂2、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例如,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3、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e + CuSO₄= FeSO₄+Cu4、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HCl + NaOH = NaCl + H₂O四、氧气1、氧气的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2、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有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加热氯酸钾。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制取氧气: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五、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中考化学 考前回归必备 基础知识详细总结.
基础知识详细总结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常常同时发生。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固、液、气)是物理变化。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被破坏,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 (描述性质的语句中常有“能……”“可以……”等字)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如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热稳定性。
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二)物质的分类金属单质物单质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稀有气体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质纯净物元素种类无机物酸其他氧化物碱化合物有机物盐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或由不同种物质组成)例如,空气,溶液(盐酸、澄清的石灰水、碘酒、矿泉水),矿物(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石灰石),合金(生铁、钢)注意:氧气和臭氧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红磷和白磷混合也是混合物。
纯净物、混合物与组成元素的种类无关。
即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或混合物。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 ·5H2 O)都是纯净物冰与水混合是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都是纯净物,是化合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铁氧气(液氧)、氢气、水银。
6.化合物:由不同种(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名称中有“某化某”“某酸某”的是化合物。
7.有机物(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CO、CO2和含碳酸根化合物外)无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以及CO、CO2和含碳酸根的化合物8.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清单
初中化学必备知识点清单一、基本概念。
1. 物质的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冰融化成水、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等)、灯泡发光等。
- 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例如:铁生锈(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燃烧(如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2. 物质的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例如: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铁是银白色固体,酒精具有挥发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例如: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
3.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药品的取用。
- 固体药品:块状固体用镊子夹取,操作是“一横二放三慢竖”,即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使固体滑到试管底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状固体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直立起来。
- 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吸取并滴加,注意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上方;较多量液体可直接倾倒,操作是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慢倾倒。
- 物质的加热。
-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加热时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先预热,再用外焰加热。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先预热,再用外焰集中加热。
- 仪器的连接: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胶皮管套在玻璃管上;在容器口塞橡皮塞时,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必背知识归纳总结化学基本概念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5.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6.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7.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8.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9.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10.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11.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4.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1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16.化合价口诀: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价态全为零。
17.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8.电解水时正氧负氢,体积比正一负二,质量比正八负一。
19.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0.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醋、盐酸、碘酒、石灰水等。
2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3.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4.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组成。
- 分类:混合物和纯净物。
纯净物进一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围绕核运动。
3. 元素与周期表- 元素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物质单位。
- 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元素,分为周期和族。
4.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
5.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6.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等。
- 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二、常见物质与反应1. 常见气体- 氧气(O2)、氢气(H2)、二氧化碳(CO2)等。
- 气体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毒性等。
2. 酸碱盐- 酸:氢离子(H+)的供应者,如硫酸(H2SO4)。
- 碱:氢氧根离子(OH-)的供应者,如氢氧化钠(NaOH)。
- 盐:酸与碱中和反应的产物,如氯化钠(NaCl)。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常见例子:铁生锈、燃烧反应等。
4. 溶液与浓度-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 浓度表示溶质在溶剂中的含量,通常用质量百分比、摩尔浓度表示。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过滤、蒸发、结晶、蒸馏等方法。
6. 能量变化与热化学-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燃烧释放能量。
-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三、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器材与使用- 常见器材: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称量、溶解、加热、混合、滴定等。
3.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规则、个人防护、化学品处理、意外事故处理。
四、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与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含量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
初中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速记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原子组成,如氧气(O2)、铁(Fe)。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果汁。
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熔点。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
3.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4. 元素与化合物- 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氧。
- 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以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纯净物,如水(H2O)。
5. 化学反应- 反应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即产物。
- 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如燃烧放热。
二、化学式与方程式1. 化学式- 表示物质组成的符号表达式,如水的化学式为H2O。
- 通过化学式可以表示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关系。
2. 化学方程式- 描述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包括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
- 化学方程式需要平衡,即反应物和产物的原子数相等。
三、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 氧化剂: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 还原剂:使其他物质还原的物质。
3. 常见气体- 氧气(O2):支持燃烧。
- 氢气(H2):可燃性气体。
- 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可溶于水形成碳酸。
四、实验操作与安全1. 实验基本操作- 取用药品:使用药匙或滴管。
- 混合溶液:先倾倒密度小的液体,再沿容器壁缓慢加入密度大的液体。
- 点燃物质: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注意火焰颜色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2. 安全常识- 穿戴防护装备:实验服、护目镜、手套。
初中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
形状改变(玻璃破碎等)、状态改变(干冰升华、水结冰等)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前后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常伴的现象燃烧:C—白光、S—蓝紫色火焰(氧气中)、P—白烟、Fe—火星四射、Al—耀眼白光、Mg—耀眼白光、H2—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蓝色火焰。
都放热。
气泡——在溶液中生成O2、H2、CO2等气体;沉淀——CaCO3、Cu(OH)2【蓝色】、(AgCl、BaSO4)【不溶于酸】、Mg(OH)2、BaCO3;溶液变色——含Cu2+、Fe2+、Fe3+溶液的生成或消失;石蕊、酚酞遇酸碱溶液物理性质色、态、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热)性、延展性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物质分类混合物(多物)、纯净物(一物)、单质(一元)、化合物(多元)、氧化物(二元必有氧)、酸(H ++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质量守恒定律宏观:物质质量守恒【物质总质量不变】;元素质量守恒【元素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
用途:根据“定律”确定化学式〖微观〗、物质质量〖宏观〗;化合价原则: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确定化合价】化学式的意义物质的元素组成、类别( 有机、 无机); 分子由 哪些 原子构成;简单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 原子总个数、 原子个数比、 元素质量、 元素质量分数 燃烧与灭火 ⑴可燃物;⑵氧气(空气);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 同时满足:燃烧】 〖 缺一:灭火〗环境保护 空气——煤、石油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排放的 烟尘和 有害气体(CO 、SO 2、NO 2); 水——工业“三废” 任意排放,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 任意排放;温室效应——空气中CO 2等气体 含量过高;酸 雨——SO 2、NO 2气体 溶于雨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考前必背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用途:【性质决定用途】
化学符号
分子、原子模型:—可能是CO;—可能是H
2、O
2
;
—CO
2;—H
2
O。
微粒的性质:共同点:“小”、“动”、“间”。
【解释现象】【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变中可不可分】
氨在空气中扩散、品红在水中扩散、湿衣服晾干(水的蒸发)、闻到花香等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物质的三态变化、物体的热胀冷缩、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等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大小会发生变化。
原子结构:
4.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
图A中,核电荷数为11,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1,电子层数为3,最外层电子数为1。
图A~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与D。
【元素种类由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决定】
微粒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D 、E。
【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性不一定相同〗
属于原子的是A、B、C;【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的是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的是E。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的是A,易得到电子的是B。
化学性质稳定的是C、D、E。
【8电子稳定结构】
根据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相对原子质量,因为根据示意图无法确定中子数。
5溶解性表:含H+、K+、Na+、NH4+、NO3-的化合物都溶于水。
含Cl-的化合物只有AgCl 不溶。
含SO42-的化合物只有BaSO4 不溶,CaSO4、Ag2SO4微溶,其余都溶。
含CO32-的化合物中(NH4)2CO3、K2CO3、Na2CO3 可溶,MgCO3 微溶,其余不溶。
含OH-的化合物中NH3· H2O、KOH、NaOH 可溶,Ca(OH)2 微溶,其余不溶。
6.周期表方块:
右图中元素名称为磷、元素符号P、质
子数(核电荷数)为15、相对原子质量为
30.97、元素类别为非金属。
【元素类别在周期表中用不同的颜色来
区分,但实际问题中可根据元素名称来
判断】
7.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及应用:
⑴金属与酸能否反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右表中金属活动性Z>X 金属X与
酸
金属Y与
酸
金属Z与酸
推断题的“题眼”
5.二物变三物CaCO3+2HCl=CaCl2+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
6.蓝色
沉淀
氢氧化铜〖化学式:Cu(OH)2〗。
7.溶液变色变蓝色——含Cu2
+、石蕊遇碱;
变黄色——含Fe3+;
变浅绿色——含
Fe2+;
变红色——石蕊遇酸、酚
酞遇碱。
8.A+B→A +C+D 2H
2
O
2
2H
2
O+O
2
↑;
2KClO
3
2KCl+3O
2
↑。
【催化剂:一变两不变】
9.A→B→A CO2→CO→CO2;CO→CO2→CO;H2→H2O→H2;……。
1.气体的检验:【检验混合气体成分时,先
检验水蒸气,后检验其他气体】
甲——无水硫酸铜【白色→蓝色】——检验
H2O;
乙——铜【红色→黑色】——检验O2 ;
【另:带火星木条复燃——O
2 。
】
丙——石灰水【澄清→浑浊】——检验CO2 。
〖H2、CO可先转化,后检验〗
2. 气体的除杂装置:【除去多种气体时,先除去其他气体,最后除去水蒸气】
甲——无水硫酸铜——除去(吸收)H2O;甲——无水氯化钙——除去(吸收)H2O;甲——碱石灰〖NaOH和CaO〗——除去(吸收)H2O和CO2;【分别或同时】
乙——氧化铜——除去中CO2的CO;【转化】乙——碳粉——除去中CO的CO2 ;【转化】乙——铜——除去(吸收)氧气;
丙——浓硫酸——除去(吸收)H2O;丙——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吸收)CO2 ;丙——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除去CO2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SO 42-):硝酸钡溶液〖Ba(NO3)2〗和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气体发生装置:A:固体+
固体△ 气体;
B:固体+液体气体【常温】
5.收集装置:C—排水法〖气
体不易或难溶于水〗;
D——向下排气法〖气体密度
比空气小〗;
E——向上排气法〖气体密度
比空气大〗。
6.氢氧化钠的变质探究:验证已经变质: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验证部分变质:加足量CaCl2溶液后,用石蕊(变蓝)或酚酞(变红)或pH试纸(pH大于7)。
除去变质生成的Na2CO3:溶解后,滴加Ca(OH)2溶液至无沉淀产生,然后过滤、蒸发。
计算题
1.盛不同药品的装置的总质量的变
化:
甲——无水硫酸铜或无水氯化钙
——吸收H2O质量增加
甲——碱石灰——吸H2O或吸收CO2
或同时吸收H2O和CO2增
乙——氧化铜或氧化铁——通过H2
或CO后失去氧元素质量减少
乙——氧化铜和碳粉——释放CO2
质量减少
丙——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
质量增加
丙——浓硫酸——吸收H2O质量增
加
2.不同物质混合后总质量的变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质量增加、碳酸钙高温分解释放CO2——质量减小、铁合金遇酸以及黄铜(铜锌合金)遇酸释放H2——质量减小、石灰石或大理石或碳酸钠遇酸释放CO2——质量减小、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释放O2——质量减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