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质条件地下工程

合集下载

浅议地下空间施工中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

浅议地下空间施工中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

浅议地下空间施工中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解决地下空间施工中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有必要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效率性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的深入分析和总结,不仅可以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为相关技术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地下空间施工中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旨在探讨该技术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存在的挑战和优化空间,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我们还可以拓宽对地下空间施工中各项技术的认识,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本研究,我们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改进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3 研究意义地下空间施工中复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施工效率和节约施工成本提供技术支撑。

在复杂条件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限制和挑战,因此对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改进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可以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施工实践积累经验,推动地下空间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研究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在复杂条件下的意义重大,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概述地下连续墙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工程结构,用于抵御土体侧移和稳定土体。

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建筑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进行的各类建筑工程,包括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通道、地下管廊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地下建筑工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工程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工程所处地质环境多种多样,有的地方地质构造复杂,有的地方地下水位较高,有的地方存在地质灾害隐患,这些都给地下建筑工程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2. 施工难度大: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地下水位高,地下管线密集等因素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安全风险高:地下建筑工程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如地下水突然涌入、地质灾害发生等,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安全风险是地下建筑工程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地下建筑工程的对策1. 充分调查地质条件:在进行地下建筑工程前,需要对工程所处地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地下水位、地质构造、地下管线等情况,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2. 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针对地下建筑工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方法,如盾构法、顶管法、明挖法等,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安全管理:在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监管,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各类安全风险。

4. 强化质量控制:地下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果,因此需要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5. 合理规划设计:在进行地下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周围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布局和设计,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

通过以上对地下建筑工程的挑战与对策的分析,可以看出地下建筑工程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同时,也有相应的对策可以采取。

地下工程施工困难

地下工程施工困难

地下工程施工困难一、地质条件1. 地质构造复杂地下工程施工通常处于地质构造复杂的区域,如断裂带、褶皱带等地质构造异常活跃的地区。

这些地质构造的存在给地下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地层突变、岩溶、岩爆、滑坡等,严重威胁地下工程的安全。

此外,地质构造复杂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涌入、地层变形等问题,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2. 地质岩层复杂地下工程通常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开挖地下岩层,但由于地下岩层复杂,可能存在赤陷带、节理带、脆弱带等,这些地质结构容易引起岩层崩塌、坍塌等地质灾害,给施工带来严重的困难。

此外,地下岩层可能还存在地质断层、地下水排泄不畅等问题,给地下工程的开挖和支护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问题是地下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地下水涌入、涌流给地下工程的开挖和支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地下水的涌入会导致地下工程现场积水、坍塌,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此外,地下水还可能引起支护结构的浸润、渗漏等问题,严重危及地下工程的安全。

二、环境限制1. 受地表建筑物限制地下工程施工常常受地表建筑物的限制,如地下管线、地下设施等,这些地上物体对地下工程施工的开挖和支护造成了很大的阻碍。

此外,地下工程施工还可能需要穿越地下管线、设施等障碍物,这对地下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受环境保护限制地下工程施工通常需要通过爆破、挖掘等方式对地下岩层进行开挖,这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地下水质污染、地表沉陷等。

因此,地下工程施工必须要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保护周边环境免受不良影响。

三、施工技术1. 地下工程施工技术要求高地下工程通常需要通过隧道掘进、盾构开挖、地下室开挖等方式进行开挖,这些开挖方式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地下工程还可能需要进行地下水的防治、地下水的排泄、地下水防渗等工作,这些工作都需要高超的施工技术。

2. 施工难度大地下工程施工的施工难度大,因此需要采取更加复杂、精密的施工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超长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分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超长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技术分析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地下连续墙被广泛应用于基坑支护体系中,一般情况依据地质情况经常使用成槽机或冲击钻辅助施工地下连续墙,该施工工法常见于粘土、砂土类土层及强风化岩石地层。

在复杂地质条件中,地下连续墙施工可使用不同施工设备实施。

如本文所介绍的采用旋喷桩机、液压成槽机和双轮铣成槽的工艺,能高效控制成槽垂直度,提高成槽效率。

该方法有效保证了地连墙的垂直度和钢筋笼的顺利下放,避免槽壁土体坍塌、减少混凝土超耗,同时降低地连墙墙体侵入结构红线风险,且泥浆循利用,减少废浆废渣量,有利于狭小场地现场施工布置及改善文明施工标准。

1工程简介粤港澳大湾区城际线网(芳村至白云机场城际)及同步实施工程七工区明挖Ⅰ段位于方石站与方华公路之间的方石村内,范围为ⅡCK0+038.000~ⅡCK0+535.109,明挖Ⅰ段长度为497.109m ,基坑宽度为31~56.2m ,底板埋深约为22~36m ;基坑结构为地下一层、局部两层矩形地下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一级;抗震设防烈度7度。

支护形式采用1000mm 厚地下连续墙+2~5道混凝土内支撑+换撑的支护形式,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明挖Ⅰ段采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内支撑+换撑的支护形式。

设计地下连续墙共194幅,其中A 型墙91幅;B型墙81幅;C 型墙10幅;“L ”形异型墙12幅,使用双轮铣成槽22幅。

地下连续墙标准幅宽6m ,厚度1m ,嵌固深度2~4.5m 。

墙身采用C35P6水下混凝土,其中C 型墙和B72、B73位于洞门位置,考虑盾构始发及接收需要,设计采用玻璃纤维筋笼(共计12幅)。

(图1)1.1水文地质条件本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质层存在砂层与灰岩交接情形,局部区域为岩溶发育地段,同时场地范围有大量人类活动,本场地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为承压水,基岩风化裂隙水为承压水。

中部存在富水砂层,最大厚度达16.14m ,基坑降水难度大。

该地层力学性能差,具有强度低、易液化、灵敏度高等特点,围护结构施工阶段,易造成槽壁坍塌、突水、机具塌落等工程事故,基坑开挖过程中极易出现涌水涌砂情况。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天津地铁深基坑工程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天津地铁深基坑工程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天津地铁深基坑工程天津地区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

天津位于渤海西岸,华北平原内的海河河口,地貌以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天津市第四系分布广、厚度大,埋深500-550m。

天津市区地层不仅呈现陆相和海相沉积交替出现的特点,还呈现出沉积物的多源性和沉积环境的多变性。

其结果是,地基中的隔水层(粘性土)厚度较小,分布不连续,相隔不远就出现了缺口;而透水层多由粉土和粉细砂构成,极易发生渗透破坏。

第四系地下水是地质演化的结果,可分为四个孔隙含水层。

其中第一含水层为潜水含水层由杂填土、粉土、粘土和粉砂组成。

初始地下水位埋深约为1-2m。

第二含水层为微承压水层,主要为粉土、粉细砂,初始水位埋深2-3m。

第三含水层为微承压水层,主要为粉土、粉细砂。

初始水位埋深3-4m。

第四含水层为微承压水层,主要为粉土、粉细砂。

初始水位埋深大于10m。

上述各个含水层之间均互相具有水力联系。

从第二和第三层承压水初始水位相差不大来看,也可看出二者联系很密切。

根据笔者的体会,天津地区由于交互沉积的特点,地面以下30m 以内的地层中,粘性土隔水层厚度很薄,且很多地段缺失;粉土、粉细砂厚度很大,有的地段超过60-70m。

这些导致基坑底部承压水突涌问题很大;导致地连墙深度加大。

有的基坑深度不到20m而地连墙深度却达到60m天津自2001 年开始修建地铁以来,已经开通了1、2、3、9 号线,还有四五条线正在施工。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和承压水的严重影响,已建工程中发生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从总的方面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因为对地下水认识不足而引起的。

比如 1 号线的某车站(见图1),就是因为地质勘察深度不够和对承压水认识不深,造成了基坑突涌和居民搬迁的事故。

还有如 3 号线的某车站(见图2),其支护地连墙墙底悬在粉细砂透水层中。

在承压水(水头21.7m)作用下,基坑底部下面的 5.7m 厚的粘土不足以压住承压水的浮托力;基坑还未挖到底,就发生了严重的突涌冒砂,周边的小区楼房迅速沉降偏斜,不得已只好把商品混凝土运来,倒在基坑中,直到达到 2.5m 厚,才制止了事故。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厂房岩壁梁开挖施工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厂房岩壁梁开挖施工

斜 台爆破参数
孔 深 (m) c 23 0 18 6 间距 (m) c 3 0 3 0 药卷 直径 ( m) a r 2 2 2 2 线装 药 密度 (/ g m) 6 ~7 O 0 6 0 备注 上 直墙 斜 台
( )经 测 量 ,表 面 不 平 整 度 不 超 过 2 c 3 0m,无 欠 挖 ,
灌浆 压力为 0 3 . MP ,由小 到大升压灌注 。 . ~0 5 a
并用手风钻造孔 。造孔 时保证 孔 口处 高程一 致 ,用 锚杆 灌注后 ,连 接钢 丝 ,以此 钢 丝作 为 钻孔 的一 致水 平 线 。 同时 ,为保证 钻孔 的孔斜 符合 要求 ,要求 用线 锤进 行校 正 ,满足竖直要求 。 钻孔 完成 后用 直径为 4 mm 的 P 0 VC管插孔 ,防止下
2 1 . 8 高程 至 2 2 . 0 高 程 ,以 斜 台 拐 点 以 上 6 72 m 603m 5 c 为控 制 目标 ,主 要采 用 竖 向钻 孔 。第 二 层 Ⅲ3区 0m 以 2 1 . 8 6 4 8 以下先 采用 竖 向钻 孔完 成 开挖 面 6 7 2  ̄2 1 . m
岩体裂隙发 育 ,根 据 不 同 岩 石 走 向制定 不 同 的钻 孔 方 向 ;同时 ,根 据钻工钻孔 的 习惯 适 时进行 调整 ,现场按 水平及竖 向两种方式进 行钻 孔。为有效 减小 爆破 对保 护 岩体 的震 动影 响 ,每一 层 保 护 层 均 设 置 了 双层 光 面爆 破 ,爆 破 效 果 较 理 想 。第 一 层 开挖 。保护 层开挖 爆破 参数 见
表 3 。
表3
序号

保护层开挖爆破 参数
项 目名称
主爆 孔
孔径 ( mm)
4 2

复杂地质条件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技术

复杂地质条件地下洞室开挖施工技术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对土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一些不同程度的建筑用地紧张、交通阻塞、生存空间拥挤等问题。

而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而通过对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扩大人类生存空间的目的。

为确保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对地下工程的施工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地下洞室;施工方法引言:我国传统的施工理念与工技术已很难满足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地下施工的实际需要,亟待对其进行改造和完善。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地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应当与时俱进,并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为指导,因此,对不同尺度、不同地质条件的地下工程进行深入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施工工艺概述1.适用范围超前排水孔内摄像工法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地下洞室工程施工,特别是在东南亚等地下水丰富,岩体条件复杂,岩体变化速度快,层间变化不定的地区,更是如此。

采用超前放水和钻孔摄像相结合的超前地质探测方法,为今后洞室施工的开挖和支护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在保证进度和工期的前提下,既能有效地避免地下洞室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又能有效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达到节省成本、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2.工艺原理在地下洞室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对前方岩石的状况进行精确的判断,可以通过超前探孔,使用JL-IDOI (C)智能钻孔三维电视成像仪,深度计数器可以用来对探针在钻孔内行进的深度进行记录,探头内部还可以携带 LED白光发光二极管和摄像机,它可以用来对孔壁图像进行摄取。

最终,得到的视频信号可以经过视频传输电缆传到主机,主机接收深度计数器传来的深度脉冲信号和探头传来的视频信号,从而计算出探头所处的深度位置。

在开始采集后,仪器将钻孔内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视频录制并成图。

主机一边记录画面,一边显示监控画面。

将存储好的视频、图像用U盘直接传送到上位机[1]。

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

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

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地下环境特殊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之一在于地下环境特殊。

地下土层结构复杂,地质条件不稳定,可能存在地下水、岩溶洞和其他地下隐患。

这些特殊的地下环境对施工工艺、设备、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解决办法:针对特殊的地下环境,施工单位应提前进行充分的勘察和调研,了解地下情况,采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加固地层,采取排水、防渗、防滑、通风等措施,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稳定。

施工条件复杂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之二是施工条件复杂。

由于地下空间狭窄,通风条件差,以及存在各种管线、设备等障碍物,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需要特别小心谨慎,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解决办法:在面对复杂的施工条件时,施工单位应提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和方法,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

此外,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测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空气质量、有害气体浓度等符合相关标准,以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安全隐患较大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之三是安全隐患较大。

地下施工存在多种风险,如火灾、爆炸、坍塌、中毒等,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隐患成为施工单位亟需解决的问题。

解决办法: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安全隐患,施工单位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健全安全检查和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其次,要加强现场安全监管,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演练,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境。

综上所述,地下人防工程施工难点主要表现在地下环境特殊、施工条件复杂、安全隐患较大等方面。

针对这些难点,施工单位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加强勘察调研、制定详细施工方案、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现场监管等,以降低施工风险,保障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完成。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来应对挑战。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方法:
1. 地质勘察: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以了解地质条件和潜在的风险。

这包括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岩石稳定性等。

2. 岩土处理:如果地质条件包括大量的岩石或者松散的土壤,可能需要进行岩土处理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这可以包括灌浆、挤浆、喷射混凝土等。

这些方法可以改变土壤或岩石的物理性质,提高其稳定性。

3. 断层处理:如果地质条件包括断层,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处理,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这可能包括断层的填充或者加固。

4. 地下水控制:如果地下水位较高,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地下水。

这可以包括水井、排水系统或者暂时的围堰。

5. 预制构件:在复杂地质条件下,预制构件可以减少在现场施工时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预制构件可以在控制良好的环境中制造,并在需要时直接安装到工地上。

6. 监测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的地质监测,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这可以包括地下水位的监测、地质变形的监测等。

监测结果可以及时反馈给施工人员,以便调整施工方法和采取措施。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要充分的计划和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在采取任何措施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地质工程师和相关专家。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支洞动态设计与调整

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支洞动态设计与调整

Ke y Wo r d s : u n d e r g r o u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r i t f ;p o o r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 d y n a mi c d e s i g n ; L i y a n g P u mp e d - s t o r a g e
2 . 中 国水 电顾 问集 团 中 南勘 测 设 计 研 究 院 ,湖 南 长 沙 4 1 0 0 1 4 )
摘 要 :针对溧 阳抽水蓄能电站地质条 件复杂的特点 ,施 工支洞布置与设计做到了及时反馈 、及时研究 、及时调整 、
及 时 优 化 。 对该 电站 地 下 工 程 施 工 支洞 动态 设 计 进 行 了总 结 ,包 括 施 工 支 洞 规 划 布 置 、支 护 形 式 及 断 面 形 式调 整等 。 目前 .施 工 支洞 大 多均 已完 成 开 挖 支护 ,为 主体 工 程 顺 利 开 展 打下 严 实 基 础 。 关 键 词 :地 下 工 程 ;施 工 支 洞 ;不 良地 质条 件 ;动 态 设 计 ;溧 阳 抽水 蓄能 电站
d r i t f s f o r t h e u n d e r g r o u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o f L i y a n g P u mp e d — s t o r a g e P o w e r S t a t i o n a r e s u mma iz r e d h e r e i n , i n c l u d i n g t h e l a y o u t , s u p p o r t p a t t e r n a n d s e c t i o n s h a p e o f d i r t f s . At p r e s e n t , t h e e x c a v a t i o n a n d s u p p o r t o f mo s t o f d r i ts f h a v e b e e n c o mp l e t e d a n d l a y a s o l i d f o u n d a t i o n f o r t h e s mo o t h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ma i n s t r u c t u r e s .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施工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施工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施工一、复杂地质条件对基坑工程施工的影响在施工基坑工程时,复杂的地质条件是施工方面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地质条件包括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坚硬程度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施工效率都有着重要影响。

1.1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层的性质和形态。

复杂的地质构造可能导致基坑工程中出现断层、岩溶地貌、山岳地区以及其他难以预测的地质现象。

这些现象对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进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需要特别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来解决。

1.2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指地下水与地面之间的界面。

当地下水位高于或接近地面时,基坑的稳定性将受到挑战。

地下水流动可能导致土体流失和基坑坍塌的风险增加,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因此,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控制地下水位,确保基坑的稳定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1.3 土壤类型和坚硬程度土壤类型和坚硬程度是基坑工程施工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力学特性,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坚硬的土壤可能需要采用爆破和钻探等方法进行处理,而软弱的土壤则可能需要采用加固和加筋的措施来提高基坑的稳定性。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施工的解决办法为了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质量,有一些关键的解决办法需要采取。

2.1 前期调查与勘察在进行基坑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前期调查和勘察工作。

通过细致的地质勘察和土壤试验,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和坚硬程度等信息,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措施,减少不确定性对施工的影响。

2.2 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设备选择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和设备。

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基坑工程,可能需要采用先进的钻探技术、爆破技术和加固技术等措施。

例如,对于软弱土壤,可以采用灌注桩、钢板桩等加固手段;对于硬质土壤或岩层,可以使用爆破技术进行拆除。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涉及到人员安全、工程质量、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地下空间狭小等。

为了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本文将就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探讨。

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工程建设常常涉及到复杂的地质条件,如软弱地层、岩溶地区、断裂带等。

这些地质条件不仅给施工带来了困难,还加大了工程的风险。

2. 地下水位高: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地下水位高是常见的问题。

高地下水位会对施工产生很大的影响,容易引发工程事故。

3. 地下空间狭小:地下工程施工空间有限,通常较为狭小,这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施工需要严格的计划和控制,否则容易引发事故。

4. 地下工程对地面工程的影响:地下工程建设往往会对地面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地下工程对地面结构稳定性、地基沉降等的影响,这对施工安全和地面工程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挑战,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1. 开展地质勘察: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之前,应充分了解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

通过勘察,可以了解地下地质情况,规避地质风险,确保工程的安全进行。

2.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地下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施工方法、工期、施工工艺等内容,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3. 做好防水处理:地下水位高的地区,在进行地下工程建设前,要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受地下水的影响。

4. 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应设立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专门的安全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

5. 加强监测和预警:对地下工程进行全程监测和实时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监测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如地质勘察、地下水位监测、变形监测等。

复杂地势环境下的地质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复杂地势环境下的地质工程桩基施工技术

复杂地势环境下的地质工程桩基施工技术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各种建设项目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而在这些建设中,地质工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建设质量也会对其它各种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和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桩基的建设上,如果遇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地形条件,这不但会给工程建设留下很多的安全隐患,还会增加桩基的施工难度。

关键词:复杂地势;地质工程;桩基施工技术1桩基施工技术1.1成桩施工难点在成孔作业中,因为地质工程施工所面对的地形和环境比较复杂,所以很难对其进行成孔操作,尤其是在进行沉孔操作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生地质坍塌的现象,这不但不能保证成孔施工的质量,还会影响到施工的安全性。

在清孔施工中,施工所面临的地层厚度很大,给清孔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施工人员掌握得不够好,很可能会导致清孔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从而导致施工进度延误,施工质量下降;在浇筑作业中,由于受长度的限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填充物,而这些填充物还具备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进行浇筑作业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断柱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对填充物展开科学、合理的选择,才能避免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1.2实际施工顺序在进行开挖时,应尽量选取地质塌陷几率低的地点,保证整体施工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具体的施工过程是:①对场地进行平整,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与现场相结合,选择适当的机械设备展开工作,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还能保证实际的施工效果,并为后续开挖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测量与放线:由专人负责,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而且要对每一根桩基的坐标、高程等进行复查,保证坐标与高程的准确性;③挖井时,要按照从上到下,一步一步地挖,先挖中,后挖边,容许偏差在3厘米以内。

为了避免塌陷,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必须在井底施工结束后,立即选用适当的填料;④挖出首个钻孔,在对其轴线进行校核后,再进行首个钻孔的施工,施工时要自上而下,一层一层地进行。

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顺利施工的技术

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顺利施工的技术

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顺利施工的技术地下管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施工却面临着很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地下管道施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实现顺利施工的技术,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施工方法。

一、地下管道施工的挑战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管道施工常常面临以下挑战:1. 地质条件不稳定:复杂地质环境下,土壤结构复杂,岩层多变,地下水位高低不一。

这些因素会对施工工艺、材料选择和施工进度产生影响。

2. 地下障碍物:地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障碍物,如地下管线、电缆、暗河等。

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避开这些障碍物,以免损坏已有的基础设施。

3. 施工环境限制:城市地下空间狭小,施工条件有限。

施工区域可能受到建筑物、道路等因素的制约,施工队伍和设备无法自由进出,增加了施工难度。

二、地下管道施工的解决方案为了应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地下管道施工的挑战,工程师们采用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施工方法:1. 剖面开挖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土层变化较大的地区。

通过对施工区域进行剖面开挖,可以掌握地层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材料。

此外,剖面开挖法还可以避开地下障碍物,确保施工质量。

2. 预拼合管道施工法:为了节省施工时间和保证管道质量,预拼合管道施工法被广泛采用。

在施工前,工作人员事先在工厂将管道进行模块化拼装,并做好质量检查。

这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需将模块化的管道安装到预留的位置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3. 钻孔法:钻孔法适用于土质较差、地下存在较多障碍物的地区。

通过使用钻孔设备,可以在地下预先打孔,再将管道安装进去。

这种方法可以避开地下障碍物,并保证管道的准确位置,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4. 泥水平衡法: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泥水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利用水的压力来平衡土和水的关系,在施工过程中形成一层稳定的土水平衡。

这样,施工人员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难点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难点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勘察结果可能与实际施工时遇到的地质条件存在差异。

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如地层松散、地下水丰富、断层破碎带等,这些都会对施工进度和质量产生影响。

二、施工环境恶劣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通常在地下进行,施工环境相对封闭、狭小,光线不足,通风条件差,给施工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同时,地下空间施工还可能面临地下水、泥浆等污染,对施工人员的健康产生威胁。

三、施工技术要求高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需要采用一系列专业的施工技术,如基坑支护、土方开挖、模板工程、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此外,随着地下空间工程深度的增加,施工技术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四、施工安全难度大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如基坑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等。

施工安全不仅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导致工程中断、财产损失等问题。

因此,施工安全管理是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

五、工程质量控制难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质量要求较高,但由于施工环境的限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例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裂缝、空洞等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地下空间中难以发现和修复。

此外,地下空间工程的使用寿命要求较长,对工程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施工组织与管理难度大地下空间工程施工涉及多个专业领域,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完成。

施工组织与管理涉及到人力资源、物资供应、设备管理、进度控制等多个方面,需要精心策划和合理安排。

同时,地下空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较多,对施工方的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综上所述,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难点主要体现在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施工环境恶劣、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安全难度大、工程质量控制难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难度大等方面。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

第16卷增刊2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Vol.16 2020年11月Chinese Journal of Underground Space and Engineering Nov.2020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槽壁稳定性分析*杜志云,冯庆元(中铁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马来西亚吉隆坡,58100)摘要:地下连续墙为常见的深基坑围护体系,多用于地下空间工程。

本文通过使用国际通用规范对地连墙开挖过程中槽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地下水位、地面超载、泥浆液面、泥浆重度以及地质参数对槽壁稳定性起到关键控制作用。

并依托英标欧标体系下设计和施工的马来西亚吉隆坡地铁二期项目,分析在复杂水文地质环境下超深地连墙槽壁的稳定性,采取超前地质加固方法改善地质条件,确保了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复杂地质;槽壁稳定性;地质加固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836(2020)增2-0856-08Extra-deep Diaphragm Wall Trench Stabilities Analysis underMultiply Geological Ground ConditionDu Zhiyun,Feng Qingyuan(ChinaRailway Dong Fang Group Sdn Bhd.,Kuala Lumpur58100,Malaysia) Abstract:Diaphragm Wall is one of common earth retaining structure for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This paper will discuss and present the detail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of Diaphragm Wall trench stability in terms of international specification,to know the critical factors include of Ground Water Level,Ground Surcharge load,Slurry Level,Slurry Density and Soil Physical property.Incorporating Malaysia Kuala Lumpur MRT Line2project which uses British Code and Europe Cod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ive and mitigated measures to ensur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of diaphragm wall in multiply geological ground condition,expecting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projects.Keywords:diaphragm wall;multiply geological ground;trench stability analysis;ground treatment0引言自21世纪以来,地下空间的发展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已不可或缺。

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与风险管理

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与风险管理

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与风险管理地下工程是指建设在地下的一种工程。

由于其不占用地面,具
有不影响城市道路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是,地下工程建设也是一项风险极高的工程。

本文将从技术难
点和风险管理两个方面分析地下工程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技术难点
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地质条件复杂。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往往导致地下水流、岩层断裂等问题的出现,从而难以被有效地预测和控制。

2. 设计难度较高。

相比于地上工程的建设,地下工程需要根据
真实的地质情况进行设计。

设计者需要通过现场勘探获得真实数据,进一步进行分析和模拟,确保地下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风险管理
地下工程建设的风险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1. 技术风险。

难以预测的地下水流、岩层断裂等问题可能导致地下工程的不稳定性和安全隐患。

如何应对:加强勘探和分析,控制好基本参数,从而有效地避免这类技术风险的出现。

2. 管理风险。

地下工程建设操作复杂且隐蔽,管理风险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如何应对: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从而保证地下工程建设顺利推进。

结语
地下工程建设的技术难点和风险管理需要在实际经验和专业技能两方面不断完善。

在后续的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强深入研究,掌握这两方面的核心技术和知识,进一步提高地下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铸造安全高效的地下城市空间。

复杂富水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复杂富水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地铁两线交叉换乘站或多线换乘枢纽越来越多。

这些换乘站多为地下3层或4层结构,基坑开挖深度大,对于围护结构挡土、止水要求比较高。

因此,目前多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挡土、止水、竖向承重的围护结构,其尺寸也随之向超深、超厚的方向发展。

一般来说,对于深度超过50 m的地下连续墙可定义为超深地下连续墙。

和普通地下连续墙相比,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深度大,涉及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施工技术水平要求高。

结合天津某交通枢纽工程,对多层富水复杂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成槽方法、垂直度控制措施、防槽壁坍塌措施、接头处理措施及钢筋笼吊装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总结,以期为今后天津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借鉴。

1 工程概况天津某交通枢纽包括地面公交枢纽、地下轨道交通及其相邻的地下商业及停车库等,平面面积约110 000 m²。

其中地下轨道交通站为地下3层3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坑宽度25.7 m,深度26.3 m,车站全长286 m,采用盖挖法施工。

围护结构选用地下连续墙,厚度1 m,最大深度66.5 m,钢筋笼长度62.5 m。

2 施工难点(1)地质水文条件复杂,不利于槽壁稳定。

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须穿越杂填土、粉土、粘性土、粉砂等多种土层;穿越两层承压水,水头大沽标高分别为0.000 m,0.500 m,潜水水位埋深0.5~1.0 m。

整个场地具有地下水位高、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厚度变化较大、工程性质差的特点,造成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时存在如下困难。

1)导墙下部存在较厚软弱粉质粘土层,长时间成槽过程中容易坍塌。

2)深部粉砂层最大厚度达18 m,标贯击数大于60击,抓土困难,成槽效率较低,易塌槽埋斗。

3)潜水和承压水水位高,成槽施工穿越2个承压水层,槽壁不易稳定。

(2)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深度大,垂直度要求较高。

规范标准要求地下连续墙成槽垂直度控制在1/300以内,不适用于30 m以上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特点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特点

地下空间工程施工的特点1. 复杂环境:地下空间工程施工通常需要在地下进行,施工环境复杂,包括地下空间狭窄、地下水位高、地下地质条件恶劣等问题。

施工人员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下开展工作,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

2. 作业空间狭窄:地下空间工程作业空间通常较为狭窄,不像地上可以随意摆放设备和施工材料,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施工作业顺利进行。

3.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空间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包括地下岩层、地下水位等因素对施工造成影响。

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合理设计和施工方案调整,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4. 施工设备有限:地下施工空间有限,施工设备选型和运输受到限制,相比地面施工,地下施工设备更为局限。

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设备选型和施工方法调整,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5. 人员作业技能要求高: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较高,需要具备良好的地下施工工艺和操作技能,能够应对地下环境变化和复杂情况,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6. 安全隐患大: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包括地下围岩稳定性、地下水位控制、地下空气质量等问题。

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有效执行,防止事故发生。

7. 施工周期长: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周期较长,需要针对复杂环境、复杂地质条件等因素进行多次调整和施工。

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计划和进度管理,确保施工周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综上所述,地下空间工程施工具有复杂环境、作业空间狭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设备有限、人员作业技能要求高、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施工单位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同时,地下空间工程施工也具有挑战和机遇,只有充分认识并应对这些施工特点,才能更好地完成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任务。

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与对策

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与对策地下建筑设计是一项复杂而又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它涉及到地质、土壤、水文等多方面因素,需要设计师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风险和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来保障地下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性发展。

本文将就地下建筑设计中常见的挑战和对策进行探讨。

一、地下建筑设计的挑战1. 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岩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对地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地下建筑设计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土壤条件不均匀:地下土壤的承载能力、渗透性等特性会对地下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产生影响。

土壤条件不均匀会增加地下建筑的施工难度和风险,需要设计师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3. 地下水问题:地下水位的高低、水质的好坏都会对地下建筑的设计和使用产生影响。

地下水问题可能导致地下建筑的渗水、涝灾等安全隐患,需要设计师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来保障地下建筑的安全。

4. 地下空间利用率低:地下建筑的设计受到地下空间利用率的限制,如何在有限的地下空间中实现功能的最大化是地下建筑设计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地下建筑设计的对策1. 充分调查勘察:在进行地下建筑设计之前,需要对地质、土壤、水文等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勘察,了解地下条件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合理选择地下结构形式:根据地下条件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地下结构形式,如明挖、盲挖、顶挖等,以确保地下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针对地下岩层、土壤等条件不良的情况,设计师可以采取支护措施,如加固、加固、注浆等,来提高地下建筑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设计合理的防水措施:针对地下水问题,设计师可以采取合理的防水措施,如防水层、排水系统等,来避免地下建筑的渗水和涝灾问题。

5. 创新设计理念:在地下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如地下空间利用、绿色建筑等,来提高地下建筑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