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内分泌与生殖

合集下载

婴幼儿生理基础 第九章 生殖系统

婴幼儿生理基础 第九章 生殖系统
下达阴道口。幼女及绝经后的妇女由于缺乏雌激素,阴道黏膜上皮菲薄,皱襞少且伸展性小,不仅容 易损伤,而且由于缺乏自净作用,病菌一旦侵入则易繁殖而发生感染,而阴道壁有丰富的血管,受伤 后容易出血或形成血肿。性行为时,阴道壁的血管高度充盈,渗出液体,滑润阴道,避免损伤。
9.2 女性生殖系统
二、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 (二)女性外生殖器功能 • 自青春期开始,女阴部皮肤上长出阴毛,阴毛的分布大多呈尖端向下的倒三角形,是女性的第二性
征之一。一般在 10 岁以后,在阴阜开始隆起的同时,大阴唇开始丰满且有色素沉着,并向内遮掩小 阴唇,青春期后也长有阴毛。大阴唇皮层内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和弹性纤维,并含有丰富的静脉血 管、淋巴管和神经,损伤后易引起出血和血肿。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盖阴道口及尿道口,起保 护作用。两侧大阴唇的基底部都有腺体组织,性兴奋时因充血而变得更为柔软、胀大,且从中线向 外张开,暴露阴道口,便于性交。大阴唇感觉比较敏锐,性兴奋时腺体组织能分泌液体润滑外阴小 阴唇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极其敏感,平时合拢,关闭阴道口及尿道口,性兴奋时充血、分开并增 大,增加阴道的有效长度。阴蒂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性兴奋时,可稍肿胀、隆起、增大。阴 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形状和大小常不规则。阴道口覆有一层较薄的黏膜,称处女膜,膜的中央有 小孔,孔的形态、大小和膜的厚薄因人而异。初次性行为时,处女膜往往破裂,可伴有少量出血和 疼痛感觉,但也有例外者,不破或早已破裂。前庭大腺在性兴奋时,可分泌淡黄色液体润滑阴道。
9.1 生殖系统概述
二、生殖器官
➢ (一)男性生殖器官 • 男性生殖器官包括输精管道、附属腺体以及外生殖器三部分。输精管
道有附睾(储存精子,并为其生长成熟提供营养)、输精管(长约 40cm,负责输送精液)、射精管(长约 2cm,负责射精)、尿道(排 尿与排精的共同管道)。附属腺体有精囊腺、前列腺与尿道球腺,其 分泌物如前列腺液等可为精子提供营养和能源,参与精液组成,帮助 精子活动。外生殖器有阴囊与阴茎,前者保护睾丸,后者则在性行为 时发挥作用。 ➢ (二)女性生殖器官 • 女性生殖器官包括外露部分与内脏部分,外露部分又称外阴,指的是 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至会阴的区域,有阴阜(生长阴毛)、大小阴唇 (保护尿道口及阴道口)、阴蒂(性敏感区)、阴道前庭、尿道口、 阴道口、前庭大腺、会阴等;内脏部分则有输卵管(长8 ~ 14cm,是 卵子与精子相遇之处)、子宫(形状如同倒置的梨子,是孕育胎儿的 摇篮)、阴道(用于排出月经、分娩胎儿以及性行为)等。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三)尿道球腺
尿道球腺位于尿道膜部两侧,一对,豌豆大小。尿道球腺分 泌粘液,在射精前排出, 润滑尿道。
三பைடு நூலகம்腺体均分泌略带碱性的液体,与精子混合即成精液,能 增强和维持精子的活动力。
每毫升精液含精子约2~6亿个,如果每毫升精液含精子低于 500万即不容易生育。
四、男性外生殖器
1.阴囊 是包在睾丸、附睾和精索游离段外面的皮肤囊。阴囊的皮肤薄 而柔软,皮下组织有平滑肌构成的阴囊肉膜,肉膜在正中面向深部发出突 起形成阴囊隔,分阴囊为左右两腔,各容纳睾丸和附睾。
(三)射精管
射精管包在前列腺内,长约2cm,穿过前列腺底,开口于尿道 的前列腺部。
三、附属腺
(-)精羹腺
精囊腺是一对囊状腺,位于膀胱和前列腺之间,由迂曲的小 管组成的畸式管道,外被结缔组织,表面凹凸不平。精囊腺 的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合成射精管,精囊腺的大小具有年龄 性变化,性成熟期迅速增大,老年人则萎缩。
4.男性尿道 开始一段纯为排尿,其余各段有排尿和排精两种功能。尿
道内口开口子膀胱底部,外口开口于阴茎头,可分为前列腺部、膜部和海 绵体部。前列腺部垂直穿过前列腺,周围被前列腺组织包围,膜部为尿道 穿过尿生殖隔的部分,周围有尿道膜部括约肌环绕。海绵体部为尿道穿过 尿道海绵体的部分。尿道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尿道内口处,一个在膜部, 一个在尿道外口处。
(l)原始卵泡 位于皮质浅层,数量很多,卵泡中央有一初级 卵母细胞,周围是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是在胚 胎期由卵原细胞分裂分化而成,直至排卵前才完成第一次成熟 分裂或以退化而告终。卵泡细胞外面有薄层基膜.
(2)初级卵泡 由原始卵泡发育而成,此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体 积增大,卵泡细胞由单层扁平变为单层立方或增殖为多层(5~ 6)的颗粒细胞,在初级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之间出现一层较厚 的富有糖蛋白的酸性膜——透明带. 透明带是卵泡细胞和初级卵 母细胞共同分泌的产物。在初级卵泡周围,梭形结统组织细胞 逐渐密集,形成一层卵泡膜。

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研究

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研究

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研究一、引言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研究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科学,主要关注人体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生理功能、疾病发生及治疗,重要性不言而喻。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内分泌与生殖医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

本文将从“生殖系统疾病的研究”、“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研究”、“生殖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生殖系统疾病的研究生殖系统疾病是指影响生殖系统健康的各种疾病,包括不育症、性传播疾病、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等。

不育症是生殖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男女性生殖功能障碍,使得这对夫妻难以生育后代。

在不育症的研究中,相关研究人员已经通过不断改进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了不育症患者的生育成功率。

例如,以人类精子解冻后保存为例,新型冷冻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提高精子保存的成功率,同时也能够减少保存的精子出现畸形或减弱精子活性的情况。

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研究内分泌系统疾病通常指因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垂体分泌功能异常等。

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近年来,通过对内分泌系统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科学家们对这些疾病的发生机理和治疗方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例如,为了更好地治疗糖尿病,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肝脏中胰岛素相关酶基因组水平编辑技术,成功的改善了糖尿病小鼠的病情。

四、生殖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生殖与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殖系统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以激素为例,黄体生成素是一种关键激素,它不仅可以调节女性生殖系统的周期,还能够影响女性的心理状态。

另外,在孕期内,大量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催乳素,一方面能够辅助女性受孕,另一方面也能够影响女性的皮肤和头发健康。

因此,科学家们通过对生殖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并优化某些激素的使用,从而有效地缓解了一系列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一、本章要求掌握: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内分泌腺的一般组织结构特点;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组织结构及所分泌的激素。

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与形态。

二、复习要点(一)内分泌系统概述1. 内分泌系统包括:①体内独立的内分泌腺;②位于其他器官内的内分泌结构;③散在分布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的内分泌细胞。

2. 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①腺细胞通常排列成索状、团块状或囊状;②不具备排送分泌物的导管;③含丰富的毛细血管。

3. 内分泌细胞分类: 按其分泌物的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①分泌含氮激素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蛋白质、肽及胺类等)②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二)内分泌器官1. 甲状腺(1)位置及外形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个侧叶和中间的峡。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滤泡滤泡大小不等,呈圆形或卵圆形,滤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称滤泡上皮细胞,可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功能:①是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②提高神经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幼儿的骨骼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影响显著。

2)滤泡旁细胞功能:分泌降钙素,能促进成骨细胞的活动,使钙盐沉着于骨质内,并抑制胃肠道和肾小管吸收Ca2+,使血钙下降。

2. 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呈扁椭圆形,位于甲状腺两侧叶的后面,分上、下两对。

其腺细胞分为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两种。

主细胞分泌甲状旁腺素。

3. 肾上腺(1)位置及外形左右各一,位于腹膜后间隙,两肾的上方,与肾共同包在肾筋膜内。

(2)组织结构及分泌激素1)皮质球状带位于被膜下方,较薄,细胞排列成团块状。

功能:分泌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等。

束状带位于球状带深部,最厚。

腺细胞排列成单行或双行细胞索,索间为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功能:产生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皮质酮等。

网状带靠近髓质。

细胞索相互吻合成网,网孔中有少量结缔组织和窦状毛细血管。

细胞较小,核小着色深。

胞质中含少量脂滴和较多脂褐素。

第九章内分泌(enrine)讲课用

第九章内分泌(enrine)讲课用

结晶牛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简介
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合成是中国科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和原子弹 的成功试爆、人造卫星的上天一道,被誉为新中国科技工作者在一 穷二白的基础上,为中国人争气的“代表作”。
该课题于1958年下半年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的研究 人员集体提出,1965年9月17日由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 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北京大学化学系三单位协作完成。前后共花 了大约七年的时间。中间经历过一个短期的“大兵团作战”阶段, 除上述三单位外,还牵涉了复旦大学生物系、北京大学生物系、北 京大学化学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 研究所、中科院药物研究所、中科院生理研究所、中科院实验生物 研究所等单位。但是只有在调整了参加单位至三个,参加人员压缩 到二十余人时,工作才真正走上轨道,取得进展。这项工作的完成 ,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声誉,对我国在蛋白质和有机合成 方面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胰岛素的发现
1909年De. Meyer给胰岛细胞激素起了一个 名字—胰岛素(insulin),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 今天。可当时,这种激素的存在还只是一个假设。
1920年 Banting 和 Macleod经过反复实 验最终发现了胰岛素。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23
稳定的现象
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
(-)
三.调节钙代谢的激素
(一)种类及作用
作用部位 甲状旁腺素(PTH)
降钙素(CT)

骨溶解(+)
成骨过程(+)
1,25-(OH)2D3
类似PTH

重吸收Ca++(+)

生殖、会阴、腹膜、内分泌

生殖、会阴、腹膜、内分泌

Peritoneal Cavity 腹膜腔
23
一、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 腹膜内位器官:表面几乎被腹膜所覆 盖,如胃、十二指肠、空回肠、脾等。
2. 腹膜间位器官:表面大部分被腹膜所 覆盖,如肝、胆囊、升结肠、子宫、直 肠上段等。
3. 腹膜外位器官:仅一面被腹膜所覆 盖,如肾、肾上腺、十二指肠降部、 下部和升部、胰等。
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 在二者之间形成的环形凹陷。 可分为前部、后部及两个侧部。
阴道穹侧部 阴道穹前部
阴道穹后部
21
附: 会阴 Perineum 广义的会阴是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呈菱形, 其境界: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方为尾骨尖,两侧界为耻骨 下支、坐骨支、坐骨结节和骶结节韧带。
狭义的会阴指肛门和外生 殖器之间的区域。
24
二、腹膜形成的结构
(一) 网膜Omentum 1. 小网膜Lesser Omentum : Hepatogastric Ligament 肝胃韧带 Hepatoduodenal Ligament 肝十二指肠韧带 2. 大网膜Greater Omentum : Gastrocolic Ligament 胃结肠韧带 3. 网膜囊Omental Bursa和 网膜孔Omental Foramen
25
(二)系膜
1. 肠系膜Mesentery
2阑尾系膜.Mesoappendix
3. 横结肠系膜Transverse Mesocolon
4. 乙状结肠系膜Sigmoid Mesocolon
26
(三)韧带 1.肝的韧带:Falciform Ligament of Liver 镰状韧带、Ligamentum Teres Heppatis 肝圆韧带、Coronary Ligament 冠状韧带、Left and Right Triangular Ligament 左右三角韧带 2.脾的韧带:Gastrosplennic Ligament 胃脾韧带、Splenorenal Ligament 脾肾 韧带、Phrenicosplenic Ligament 膈脾韧带、Splenocolic Ligament 脾结肠韧带 3.胃的韧带:Gastrophrenic Ligment 胃膈韧带、Phrenicocolic Ligament 膈结 肠韧带 三、陷凹 腹膜陷凹:Rectovesical Pouch 直肠膀胱陷凹、 Vesicouterine Pouch 膀胱子 宫陷凹、Rectouterine Pouch 直肠子宫陷凹 直 肠 子 宫 陷 凹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的运 动,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学会释放压力, 保持良好的睡眠 质量
保持良好的人际 关系,避免孤独 和抑郁
培养兴趣爱好, 丰富精神生活, 提高自我价值感
定期检查与治疗
定期体检:了解身体状况,及 时发现问题
肾上腺疾病:肾 上腺激素分泌异 常导致血压、血 糖等异常
性腺疾病:性激 素分泌异常导致 性发育异常、不 孕不育等
2
人体的生殖系统
定义和组成
生殖系统的定 义:负责繁殖 后代的系统, 包括男性和女
性生殖器官
男性生殖系统 的组成:睾丸、 附睾、输精管、 前列腺、阴茎

女性生殖系统 的组成:卵巢、 输卵管、子宫、
1
人体的内分泌系统
定义和组成
定义: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生理功能的重要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新陈代谢、生 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
组成:内分泌系统由多种内分泌腺组成,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每种腺体 分泌不同的激素,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
功能: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活动,同时还 参与调节免疫、情绪、睡眠等生理功能。
性传播疾病
3
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系统的关系
激素调节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调节 人体生理功能
生殖系统:产生生殖细胞,繁 殖后代
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 泌激素,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
例子:雌激素和孕激素在女性 生殖系统中的作用
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
内分泌系统对生殖系统的 影响:激素调节

第九章 内分泌

第九章  内分泌

激素的传递方式:
Telecrine Paracrine Autocrine Neurocrine
二、激素种类及特征
(一)种类
1、含氮类:
• • 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降钙素、 胃肠激素等 胺类:有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褪黑激素。
2、类固醇(甾体)激素: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 基因表达学说
激素(H)进入细胞膜 与胞浆受体(R)结合→H-R复合物
H-R复合物进入核内
H-R复合物与核内受体结合
H-R复合物
此复合物结合在染色质 的非蛋白质的特异位点上 调控DNA转录过程
细胞内生物效应
第二节
一、下丘脑 (一)结构
外形:视交叉、 灰结节、漏斗、 乳头体
中间部: 结节部
嗜碱性细胞和滤泡构成
嗜碱性细胞分泌 促性腺激素
腺垂体的血管分布
垂体上动脉
垂 体 门 脉 系 统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漏斗处)
弓状核
垂体门微静脉
(结节部)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远侧部)
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关系
下丘脑弓状核分泌
6种释放激素 3种释放抑制激素
弓状核
垂体门脉系统
腺垂体
调节
激素分泌
2、神经垂体
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 等。
3、脂肪酸衍生物:
• 前列腺激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 生理生化反应。∴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 于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学

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学

内分泌与生殖生物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领域,它们共同控制和影响人类的身体发育、生长和能力。

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它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连锁反应,构成了人体中发生的许多生物学过程。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神经内分泌细胞、激素、受体和相应的信号传导系统组成的,它们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们不仅控制着代谢、生长和心理状态等基本生理功能,还调节着生殖功能。

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许多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和生殖系统有关。

例如,卵巢多囊症候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都涉及到了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之间的错综复杂的作用。

卵巢多囊症候群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其特征是卵巢中存在多个卵泡,但这些卵泡未能正常成熟和排出。

这可能导致女性月经不调、不孕和其他健康问题。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疾病。

这种疾病是由于子宫内膜细胞生长和分裂在子宫外方面,或者成为了异位子宫内膜,导致疼痛、月经不规律以及不孕等症状。

由于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的复杂作用,许多药物和治疗方法都是为了平衡内分泌系统和治疗生殖问题而设计的。

例如,抗雄激素药物可用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以降低体内雄激素的含量。

另外,激素替代疗法也可用于平衡女性缺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等荷尔蒙。

基因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某些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性疾病,如肥胖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

另外,环境因素如暴露在荷尔蒙干扰物、辐射、化学污染物和抗生素等物质中也容易引起内分泌失调。

总之,内分泌系统与生殖生物学的关系非常紧密。

了解和平衡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治疗各种内分泌失调和生殖问题,提高健康水平并改善生活质量。

人类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的分析研究

人类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的分析研究

人类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的分析研究人类的内分泌与生殖系统是两个紧密关联且极其复杂的生理系统,它们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生长发育以及生殖繁衍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犹如一个精细的化学信使网络,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调节身体的生理过程。

这些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

激素在血液中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与特定的细胞受体结合,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以甲状腺为例,它分泌的甲状腺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功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使人感到疲劳、体重增加、思维迟缓等;而分泌过多则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出现心悸、手抖、消瘦等症状。

再看胰岛,它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调节血糖水平起着关键作用。

胰岛素能够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则相反,能够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血糖。

当这一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

生殖系统则负责人类的生殖和繁衍。

在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

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它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激素,如睾酮。

睾酮对于男性的性征发育、肌肉生长、骨骼密度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关键器官,它产生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对于女性的生殖器官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骨骼健康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孕激素则在维持妊娠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

例如,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 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FSH 促进卵泡的发育和雌激素的分泌,LH 则在排卵前促使卵泡成熟并排卵。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又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形成一个精密的调控环路。

动物生理 第九章内分泌

动物生理 第九章内分泌

2.典型激素的特点
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只对特定的靶细胞产生作用;
②只调节细胞内生理反应的速度,不能发动新的反应;
③表现高效性,微量激素就能起显著反应; ④分泌速率不均一,常表现间断性或周期性分泌; ⑤通过代谢在肝脏或靶组织内失活,不断从体内消失。
(二)激素的分类
1.肽类和蛋白质激素
含氮激素 2.胺类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 3.类固醇(甾体)激素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
(一)对代谢的影响
⒈ 生热作用
促使机体内某些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多,细胞内氧化 速率增加,提高有机体的基础代谢率。
2.对糖代谢的作用
促进糖的吸收,增加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升高; 同时促进外周组织对糖的利用,又有降血糖作用,但升糖大于降 糖作用,甲亢时可出现糖尿。
3.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①促进肾上腺皮质的生长发育 ②促进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4.促甲状腺激素(TSH)
①促进甲状腺细胞的增生及其活动 ②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5.生长激素(GH)
①促进生长发育——I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②促进代谢 缺少时:侏儒症;过多时:幼儿-巨人症,成人-肢 端肥大
“保钠、保水、排钾“
2.糖皮质激素
(1)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①对糖代谢的作用:加强肝糖原合成,促进糖异生和抑制组
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②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既抑制蛋白质合成,又加速蛋白 质分解,增加氨基酸进入血液。 ③对脂肪代谢的作用: 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在肝内氧化供 能,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利于糖原异生。但由于糖皮 质激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刺激作用,所以其对脂肪代谢的总效应 是促进脂肪合成。Cushing’ s Syndrome ④对水盐代谢的作用: 增加肾小球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 增加,促进水排出;分泌不足,排水功能低下,严重则导致水 中毒、全身肿胀,补充后可缓解。

人类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研究

人类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研究

人类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研究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存在着两个极其重要的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它们如同神秘的“幕后工作者”,默默地调控着我们的生理机能和生命的延续。

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内分泌腺以及分布在其他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

这些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等等。

它们分泌的激素,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信使”,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调节着细胞的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重要生理过程。

激素的作用方式非常精妙。

它们可以与靶细胞上的特定受体结合,从而启动一系列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影响细胞的功能。

比如,生长激素能够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甲状腺激素则对新陈代谢的调节起着关键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血糖水平,维持体内的能量平衡。

而生殖系统,对于人类的繁衍和延续至关重要。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则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

在男性中,睾丸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主要场所。

精子的生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适宜的温度和环境。

雄性激素,如睾酮,不仅影响着男性的生殖器官发育和性功能,还对骨骼、肌肉的生长和维持有着重要作用。

女性的生殖系统则有着周期性的变化。

卵巢会周期性地排出卵子,并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现,同时对骨骼和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孕激素则主要为受孕和妊娠做准备,维持子宫内膜的正常状态。

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刺激垂体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

这两种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同时,卵巢分泌的激素又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形成一个精密的调控环路。

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失调时,常常会对生殖系统产生显著的影响。

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就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它会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排卵障碍,从而影响受孕。

内分泌生理

内分泌生理

下丘脑-神经垂体 下丘脑-神经垂体
第一节 激素及其分类

激素分类(2)
激素种类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卵泡刺激素 促黄体素 促黑激素 生长激素 催乳素 英文缩写 ACTH TSH FSH(GtH-I) LH (ICSH) (GtHII) MSH GH PRL 化学性质 三十九肽 糖蛋白 糖蛋白 糖蛋白 十三肽 蛋白质 蛋白质
2、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细胞外液容量和成分,维持内环境理化 性质相对稳定。抗利尿激素,醛固酮对水盐代谢调节。
3、调节和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生长素、甲状腺素、 促性腺激素、性类固醇激素等的作用。 4、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抵抗和适应能力:交感-肾上腺髓质系 统在应急和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在处理应激或胁迫 中所发挥的作用。
显增强,称为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是最明显的, 它存在,儿茶酚胺才能很好地发挥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激素的作用特征与机制

激素的级联放大作用 细胞外液 细胞膜 受体-配体复合物 L R
细胞内液
第二节 激素的作用特征与机制
二、激素的生理作用 1、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和消化过程:很多激素对消化管运动和消 化腺分泌调节等。

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酶促反应过程示意图
第三节 激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调节
二、激素的释放、转运和代谢
1、激素分泌:肽类和胺类激素合成后聚集成颗粒,形成囊泡,由 胞吐形式分泌:类固醇激素在细胞内合成后,通过细胞膜扩散 到周围的细胞间。 2、激素转运:类固醇和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与特异性结合蛋白或 血浆白蛋白结合转运。蛋白类和肽类激素的转运形式并清楚。 3、激素代谢:激素从释放到消失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最短的 不足1min,最长达到若干天,一般以半衰期表示。激素消失途 径:在靶组织中发挥作用后被降解、灭活;通过肝、肾被酶降 解、破坏,经过尿和胆汁排出;极少量激素直接随尿排出体外。

内分泌与生殖

内分泌与生殖

内分泌与生殖内分泌[掌握]1.含氮类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 2. 腺垂体激素,生长素作用和调节 3.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4. 甲状腺激素作用与调节 5.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与调节[熟悉]1.激素,内分泌概念,激素的分类 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 3. 腺垂体促激素的作用 4. 神经垂体激素的作用 5.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与调节[了解]1.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2. 催乳素,促黑素作用与调节 3. 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作用生殖[掌握]1.月经周期的形成,分期 2. 卵巢的周期性功能变化[熟悉]1.雄激素的生理作用 2.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了解]1.睾丸的生精功能,射精 2. 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胎盘的内分泌功能一、问答题1. 影响糖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哪些? 这些激素是如何影响的?2. 影响蛋白质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哪些? 这些激素是如何影响的?3. 影响脂类代谢的激素主要有哪些? 这些激素是如何影响的?4. 概述激素的生理作用。

5. 简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生理特征。

6. 简述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

7. 简述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

8. 促激素有几种? 它们各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9. 简述促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

10. 叙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1. 简述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12. 叙述甲状腺机能的调节。

13. 试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时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原因。

14. 叙述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5. 叙述甲状旁腺素生理作用。

16. 叙述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7. 为什么长期缺碘会出现甲状腺肿大?18. 叙述胰岛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9. 叙述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20. 叙述膜高血糖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1. 叙述糖皮质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2. 举例说明促激素的分泌调节。

23. 叙述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4.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为什么不能骤然停药?25. 叙述雄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人体的内分泌与生殖调节

人体的内分泌与生殖调节
02 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导致不孕或月 经紊乱等生殖问题。
03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对生殖产生不良 影响。
04
内分泌失调与生殖障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B超、激素水平检测等。
月经不规律、多毛、肥胖 、不孕等。
症状
检查
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01
症状
疲劳、体重增加、便秘、皮肤干 燥等。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紧密相关,共同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
内分泌腺及激素
下丘脑
分泌多种释放激素和抑制激素,如促甲状腺 激素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GnRH)等。
垂体
分泌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 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
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调节机体的 代谢和生长发育。
诊断方法
针对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疾病,常用的 诊断方法包括血液激素检测、影像学 检查(如超声、CT、MRI等)、组织 活检等。通过这些检查手段,可以对 病情进行准确评估。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遵循个体化、 精准化的用药原则,确保药物剂量和用 药时机的准确性。同时,要注意观察药 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VS
注意事项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患者需严格遵守医嘱 ,按时按量服药。此外,要避免自行更改 药物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同 时,患者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 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手术治疗适应证
对于部分内分泌与生殖系统疾病,如肿瘤、 严重的器质性病变等,药物治疗可能无法取 得理想效果,此时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 疗的适应证包括病变范围广泛、病情严重或 药物治疗无效等情况。

人体内分泌与生殖

人体内分泌与生殖

第九章人体内分泌与生殖第一节:概述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

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松果体和胸腺(图);还有广泛散在于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如消化道粘膜、心、肾、肺、皮肤、胎盘等部位均存在各种各样的内分泌细胞;此外,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特别是下丘脑存在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

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经组织液或血液传递而发挥其调节作用,此种化学物质称为激素。

远距分泌大多数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组织而发挥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远距分泌;旁分泌某些激素可不经血液运输,仅由组织液扩散而作用于邻近细胞,这种方式称为旁分泌。

自分泌如果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在局部扩散又返回作用于该内分泌细胞而发生反馈作用,这种方式称为自分泌。

神经分泌下丘脑有许多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神经细胞,这类细胞既能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合成和释放激素,故称神经内分泌细胞,它们产生的激素称为神经激素。

神经激素可沿神经细胞轴突借轴降流动运送至末梢而释放,这种方式称为神经分泌。

一、激素的分类虽然激素种类繁多,来源复杂,但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两大类(请参阅参考书表)1、含氮激素含氮激素都含有氮元素,通常都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或蛋白质、多肽、1.1 肽类和蛋白质激素有下丘脑调节肽,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胃肠激素等。

1.2 胺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2、类固醇(甾体)激素类固醇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雄激素等。

另外,胆固醇的衍生物—1,25-二羟维生素D3也被作为激素看待。

此外,前列腺素广泛存在于许多组织之中,由花生四烯酸转化而成,主要在组织局部释放,可对局部功能活动进行调节,因此可将前列腺素看作一组局部激素。

第九章 内分泌

第九章 内分泌

三. 下丘脑-神经垂体轴
(一)下丘脑分泌的激素
1.ADH(抗利尿激素):略
2.OXT(催产素):乳腺泌乳(排乳反射)、子宫收缩(妊娠)
(二)神经垂体:
下丘脑分泌的ADH和OXT送到神经垂体贮存、释放
下-垂体系 统 下 丘 脑 无 靶 腺
分泌激素
作用及靶腺 / 腺垂体激素的释放
下 丘 脑 l 腺 垂 体 系 统
分泌9种调节性多肽 GH(生长素) PRL(催乳素) MSH(促黑激素) TSH(促甲状腺激素) ACTH(促肾上腺皮质H) LH(黄体生成素) FSH(促卵泡激素)
腺 垂 体 有 靶 腺
促甲状腺分泌T3、T4 促肾上腺皮质分泌3种H
促性腺分泌性激素
下丘脑-神经 垂体
下丘脑:分泌ADH、OXT 神经垂体:贮存、释放由下丘脑分泌的ADH、OXT
四. 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有靶腺)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下丘脑(分泌调节性多肽)
腺垂体(分泌7种促H)
甲状腺(T3、T4) 靶 腺
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 性腺(雌、雄激素)
第三节
甲状腺
一.甲状腺素的合成 二.甲状腺素的作用 三.甲状腺素分泌的调节 四.腺垂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有靶腺)
第三节甲状腺
来源于食物 由碘泵主动摄取 MIT+DIT T3 DIT+DIT T4
P6
二. 甲状腺素的作用 (F ) -7
正常生理作用 新 陈 代 谢 能量 糖 物质 脂 蛋 生长发育 其 它 器 官 神经 循环 生殖 产热 促糖吸收,糖原分解血糖 促糖分解、糖利用 血糖 促分解 适量促合成蛋 促幼儿脑、长骨的发育 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心血管 性激素作用需甲状腺素的协同 话多易怒、失眠 心悸 女停经,男阳痿 促分解 疲乏 甲亢(H ) 怕热 出现糖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生殖内容梗概:一鱼类性腺的形态;二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三精巢的机能※四卵巢的机能※五性腺活动的调节※第一节鱼类性腺的形态一精巢的形态大部分硬骨鱼类的精巢为一对延长的器官,附着在体腔背壁上,精巢向后延伸部分形成输精管,终止在直肠和输尿管之间的生殖乳突上。

硬骨鱼类精巢由间质和小叶(或小管)组成。

间质位于小叶之间,由间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淋巴管组成。

其中间质细胞与哺乳类的Leydig’s细胞同源,是合成激素的场所。

小叶(或小管)具有两种类型的细胞,即生殖细胞和排列在小叶或小管周围的体细胞(小叶界细胞),后者称为谢尔托立氏细胞(Sertoli cell),由它们组成小叶或小管内的小囊。

根据精子发生的模式,可将鱼类精巢结构分成两种类型:小叶型和小管型。

小叶型精巢•小叶型精巢为绝大部分硬骨鱼类所具有,它由许多被结缔组织分隔成的小叶组成,小叶中的原始生殖细胞经历若干次有丝分裂,形成含有数个精原细胞的生精小囊。

在成熟过程中,一个生精小囊内的所有生殖细胞大都处于相同的发育阶段,随着精子发生到精子形成,生精小囊不断扩大,最后破裂,精子被释放进入与输精管相连的小叶腔中。

小管型精巢小管型精巢见于花鳉科鱼类和鳉科鱼类。

这种精巢为许多小管规则地排列在外端固有膜和中央腔之间。

原始生殖细胞仅位于小管近盲端部分,随着精子发生到精子形成,生精小囊逐渐向中央腔方向移动,成熟的精子被释放入与输精管相连的中央腔。

二卵巢的形态大部分硬骨鱼类的卵巢为一对中空的囊状器官,卵巢腔实际上是体腔的隔离部分,卵巢腔的后端延伸形成输卵管。

硬骨鱼类的输卵管与卵巢腔直接相连。

成熟的卵直接落入卵巢腔中,通过输卵管由泄殖孔排出。

大部分硬骨鱼类卵巢表现为周期性变化,按卵子发生模式可分为三种卵巢类型:全同步性卵巢;副同步性卵巢;非同步性卵巢全同步性卵巢卵巢中含有的卵母细胞都处于同一发育阶段,具有这种类型卵巢的鱼类,一生只产一次卵,产卵后即死亡,如一些溯河性鱼类大西洋鲑和大麻哈鱼属;降河性鱼类如鳗鲡。

副同步性卵巢卵巢至少有两种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组成,如光鲽和虹鳟,每年只产一次卵,而且产卵季节较短。

非同步性卵巢卵巢中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如青鳉和金鱼。

这些鱼一般有较长的繁殖季节,并能进行多次产卵。

鱼类卵巢由卵原细胞、卵母细胞以及外围的滤泡细胞、支持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和神经组织组成。

在早期发育阶段,每个卵母细胞外围被一层不连续的滤泡细胞包围。

随着卵母细胞不断生长,滤泡细胞增殖并形成一层连续的滤泡细胞层(颗粒细胞层),之后,由结缔组织形成滤泡膜的外层(鞘膜层)。

卵黄发生期的卵母细胞由两个主要的细胞层包围,即鞘膜层(外层)和颗粒层(内层),两层之间由基膜将它们分开。

鞘膜层含有成纤维细胞、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一些鱼类的鞘膜层还含有特殊鞘膜细胞;颗粒层则由排列紧密的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

第二节鱼类性别分化和性别决定一性别分化鱼类性别分化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

第一种类型为卵巢和精巢同时分化的,大约一半的个体分化为雄性,另一半的个体分化为雌性。

如大西洋鲑。

第二种类型是该种鱼类所有个体的生殖细胞仅向同一种性别发育,雌性先成熟或雄性先成熟,另一种性别的生殖细胞只能在一部分个体性腺发生反转时才出现,如驼背大麻哈鱼、黄鳝。

关于鱼类性别分化的认识总的认识:1. 不同鱼类性别分化的时间是不一样的;2. 一般雌性分化早于雄性分化;3. 一般先在组织学上看到性别分化特征,细胞学上的性别分化发生在稍晚时候。

二性别决定(确定性分化方向的方式)高等脊椎动物一样,鱼类性别决定的基础仍然是遗传基因,但不同的是在许多鱼类,性别决定的基因并不明显地集中于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更多地参与到性别决定中。

另外,在发育早期,鱼类的性别更明显地表现为双向潜力:某些外部环境因素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

许多鱼类,雌雄之间存在着经济形状的差异,因此,通过性别控制生产单性种群可扩大生产效益。

第三节精巢的机能一精巢的生精作用(一)精子发生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分期: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变态期(二)精巢的分期按鱼类精巢的体积、色泽、生殖细胞的发育阶段等,我国学者一般将精巢的发育分为6期。

Ⅰ期精巢:透明,细线状,紧贴鳔的腹面两侧,肉眼不易区分性别,但经切片检查,可见无定形的精原细胞分散在结缔组织之间。

一般只限当年才有Ⅰ期精巢。

Ⅱ期精巢:细带状,半透明或不透明。

血管不明显,精原细胞增多,排列成束,构成实心的精小叶。

Ⅱ期精巢终生也只出现一次。

Ⅲ期精巢:扁带状。

实心的精小叶中央出现空腔。

初级精母细胞沿小叶边缘作单层或多层排列。

雄鱼达性成熟年龄后,Ⅲ期精巢可由Ⅵ期精巢自然退化或由Ⅴ期精巢排精后回复。

Ⅳ期精巢:乳白色,表面有明显的血管分布。

此期的精小叶内可见到有的生精小囊内为初级精母细胞,有的为次级精母细胞,有的则为精子细胞,而每个生精小囊内生殖细胞发育基本一致。

4冬龄或4冬龄以上的雄性家鱼都是以Ⅳ期精巢越冬的。

Ⅴ期精巢:乳白色,表面血管更加明显,精小叶空腔里充满精子。

精小叶的壁由精子细胞及变态不完全的精子组成。

这时轻压雄鱼后腹部,可见乳白色的精液从泄殖孔流出。

Ⅵ期精巢:淡黄色,体积比Ⅴ期精巢显著缩小。

精小叶中只残留少量精子,或者完全没有精子。

精小叶的壁为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

二精巢的内分泌机能(一)内分泌组织:精巢的内分泌组织为间质细胞、小叶界细胞、输精管上皮细胞。

(二)激素种类及生理作用:主要是睾酮和11-氧睾酮,另外也能分泌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还能分泌孕酮。

(三)作用:1.促进雄性附性器官发育;2.刺激和维持雄性第二性征;3.促进精子发生4.促进排精;5.促进代谢,促进蛋白质和RNA合成。

第四节卵巢的机能一卵巢的生卵作用(一)卵细胞发育与成熟:鱼类第一次成熟分裂发生在排卵前,第二次成熟分裂在排卵前开始,停止于中期,受精后才全部完成。

鱼类卵子发育过程1.增殖期;2.生长期(小、大)。

初级卵母细胞首先进入细胞核和细胞质生长阶段,使细胞体积增大,这一阶段称为小生长期;之后,由于卵母细胞中营养物质积累,卵母细胞体积迅速增大,这一阶段称为大生长期。

卵黄发生于大生长期。

在此时卵母细胞尚未开始成熟分裂。

3.成熟期:初级卵母细胞开始进行成熟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二)卵巢的分期Ⅰ期卵巢:半透明,细线状,紧贴鳔腹面两侧。

肉眼不能辨别雌雄。

卵巢内以卵原细胞为主,显微镜下可看到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各种分裂图象。

Ⅰ期卵巢在鱼类终生只发生一次。

Ⅱ期卵巢:扁带状。

白色或肉红色(因有血管分布)。

肉眼看不清卵粒,但固定后可见蓄卵板。

Ⅱ期卵巢以初级卵母细胞为主,且处于小生长期。

鱼类卵巢在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很长。

性成熟亲鱼产卵后,或退化的卵巢一般返回到第Ⅱ期,然后再继续发育。

Ⅲ期卵巢:囊状;血管发达;肉眼可见卵粒。

初级卵母细胞进入大生长期,开始卵黄发生。

滤泡细胞双层。

卵母细胞出现放射带。

达到性成熟年龄以后的四大家鱼雌性个体,都是以Ⅲ期卵巢越冬的。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作为选留亲鱼的依据。

Ⅳ期卵巢:体积大,血管发达,卵粒饱满,易于分离。

卵核由中位到偏位。

卵核偏位和卵黄颗粒充满初级卵母细胞是生长成熟的标志,此时进行催产,易获成功。

Ⅴ期卵巢:卵母细胞成熟。

卵巢松软,卵游离。

轻压鱼腹部或提起亲鱼,有卵流出。

池养家鱼的卵巢不会自动发育到Ⅴ期,必须经过人工催产。

无论是池养家鱼人工催产,或是生长在江河环境自然繁殖,由Ⅳ期卵巢发育到Ⅴ期卵巢经历的时间都是短暂的,在水温20℃~28℃下,一般只需要12~20小时。

Ⅵ期卵巢:无论是池养已达性成熟的家鱼或是生长在江河环境中已达性成熟的四大家鱼,卵巢内的卵母细胞都有可能趋向生理死亡,前者出现的原因是未能及时进行人工催产,后者出现的原因是在生殖季节,长期得不到适宜的生态条件。

•处于Ⅵ期的卵巢,从外表可以明显地看到自然退化的迹象:(1)卵巢表面血管萎缩充血,颜色紫红;(2)卵巢体积逐渐缩小,卵巢膜松弛;(3)在卵巢外表可看到灰白色斑点,这就是自然退化的卵母细胞。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一)卵巢的内分泌组织:颗粒层、鞘膜层(二)卵巢激素1.种类:雌激素(雌二醇、雌酮),由卵泡颗粒细胞合成。

孕激素(孕酮、17α-羟孕酮、17α,20β-双羟孕酮),前二者由卵泡特殊鞘膜细胞合成和分泌,后者由卵泡颗粒细胞合成和分泌。

雄激素(脱氢表雄酮、雄烯二酮、睾酮),由卵泡特殊鞘膜细胞合成。

皮质类固醇激素(11-脱氧皮质类固醇如11-脱氧皮质酮和11-脱氧皮质醇)2.合成(1)性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2)双层细胞型模式合成雌二醇和17α,20β-双羟孕酮雌二醇的合成模式:诱发成熟类固醇激素(MIS)的合成模式雌二醇的合成模式鞘膜层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是生物合成雄激素的场所,雄激素(包括雄烯二酮和睾酮)再被运送到颗粒层,在颗粒层被芳化成雌二醇。

哺乳动物雌激素的合成也有类似的模式;鸡类则不同,颗粒细胞合成孕酮和睾酮,而后由鞘膜细胞将其转化成雌激素。

诱发成熟类固醇激素的合成模式已经证明鲑鳟鱼类诱发成熟类固醇激素是17α20β-双羟孕酮(17α20βρ)。

该激素在促性腺激素的刺激下,在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合成。

实验说明对于17α20βρ的合成,也具有双层细胞型模式的作用原理,而17α-羟孕酮是转化成17α20βρ的前身物,可在鞘膜层中合成,转运到颗粒层后,被转化成17α20βρ。

(三)卵巢激素的生理作用1.雌激素(1)刺激肝合成卵黄蛋白原,促进卵黄发生;(2)刺激产卵后性腺的再度发育;(3)促进卵原细胞增殖发育,进入卵黄发生期;(4)刺激体内受精鱼类发生性行为;(5)对GtH有正反馈或负反馈作用。

2.孕激素(1)促进卵母细胞最后成熟和排卵;(2)对未产出的小卵有保存和维持作用(分批产卵鱼类);(3)作为一种性信息素,刺激雄鱼大量分泌GtH。

3. 雄激素(1)雌激素前体;(2)加强GtH诱导滤泡细胞分泌17α,20β-双羟孕酮的效果;(3)维持性行为;(4)促进代谢和蛋白质合成。

三卵黄发生※(一)发生的部位1.内源性卵黄发生:早期阶段,合成于卵母细胞自身;2.外源性卵黄发生:中、后期阶段,合成于肝细胞。

均处于大生长期。

(二)性类固醇激素的作用1.雌激素刺激卵黄蛋白原合成;2.雌激素能提高血浆钙浓度,促进卵巢成熟;3.睾酮是合成雌激素的前身物。

(三)促性腺激素的作用:成熟GtH(GtHⅡ)对发动卵黄发生起主导作用,诱发卵巢雌激素合成和分泌,进而刺激肝细胞合成卵黄蛋白原,而卵黄发生GtH (GtHⅠ)在促使性腺结合卵黄蛋白原方面的作用,则明显大于成熟GtH的作用。

四卵母细胞的最后成熟※(一)特征:1.卵核偏位;2.完成第一次减数分裂,排出第一极体;3.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并停留于中期;4.脂滴与卵黄颗粒结合,卵母细胞变得透明5.分散在卵黄间隙和卵周的细胞质向动物极集中,形成胚基;6.卵母细胞吸水膨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