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期末检测 教科版 (含答案 )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自制雨量器收集雨水时,要放在()位置。
A.水平B.斜坡C.凹下去的2.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
A.吸收热B.放出热C.不吸热也不放热3.()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B.容器C.温度4.关于体温计、气温计和水温计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都运用了液柱热胀冷缩的的原理B.测量温度时可以随意使用C.三种温度计的作用不同5.测量风向的仪器是()。
A.风向标B.风量仪C.风速仪6.往排球里打气,排球才能弹起来,说明空气()。
A.比较轻B.能流动C.压缩后有弹性7.风有时对人类有益,有时有害。
下列的各种风中,破坏范围最广的是()。
A.微风B.飓风C.龙卷风D.山谷风8.气体与固体、液体最大的不同之处()。
A.没有固定的形状B.没有重量C.占据的空间可以改变9.形成风的原因是()。
A.空气的流动B.水的流动C.空气的振动10.结合世界水日,我国把每年的()所在的那一周定为“中国水周”,每年有特定的宣传主题。
A.3月22日B.5月22日C.7月22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像粉笔和水一样,空气也占据一定的()。
2.我们可以用()称量质量。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如果一个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0毫米,我们确定下雨等级为()。
4.水是一种()体,()固定的形状,但有()的体积。
水蒸气是()态的水,()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之中。
冰是一种()态的水,有()的形状和体积。
冬季的雪也是()态的冰。
5.乌鸦喝水的故事中,小石头占据了原本()的空间,水上升占据了原本()的空间。
6.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7.分离食盐和水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三脚架、石棉网、()和()。
8.通过实验我发现()能溶解在水中,()不能溶解在水中。
9.水()的温度是100℃,()的温度是0℃。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的相同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C.体积都发生了变化2.将一个压瘪(biě)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它能很快鼓起来,下列与这种现象完全相同的是()。
A.给自行车加气,轮胎会鼓起来B.在空中飞舞塑料口袋,它会鼓起来C.将气球套在装有开水的小口玻璃瓶上,气球会鼓起来3.()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A.雨量器B.风向标C.温度计4.如果在下图中的杯子底部截一个小孔,下面三种可能产生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空气会从小孔中漏出,纸巾变湿了B.水会从小孔中漏出来,纸巾不会湿C.外面的空气会从小孔中进入,纸巾不会湿5.热气球通过()的方式下降。
A.持续加热空气B.将热空气放出,让冷空气进人 C.刺破气球6.我观察到()现象,说明这种物质在水中肯定溶解了。
A.杯子里的水面升高了B.颗粒用肉眼看不见,均匀分布在水中 C.过滤后;在滤纸上留下物质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1.风是我们周围()的空气。
2.绝大多数生物都离不开空气,鸟儿在空中翱翔,说明()有空气,鱼儿在水中畅游,说明()有空气。
3.降水量的单位是()。
4.可以用O表示()。
5.空气受热上升,就产生了流动性,也就形成了()。
6.在探究空气是否有质量的实验中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是豆子容易得到且单体质量(),个体差异(),方便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
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
( )2.在空气压缩实验中,同样体积的空气和水,空气被压缩的体积更大。
()3.在观察水沸腾实验中,测量不同时间的水温时,要等温度计中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
()4.鱼可以生活在水中,是依靠溶解在水中的空气呼吸的。
()5.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可高于滤纸的边缘,但要低于漏斗的边缘。
()6.我们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和食盐,但可以采取过滤的方法分离铁屑和沙。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物质是液体的是()。
A.果汁B.手机C.空气2.小明想要装一些山里清新的空气回家,最好是用()。
A.竹篮B.密封袋C.碗3.羽毛状的云经常出现在()。
A.晴天B.雨天C.阴天4.有一杯水和一杯白酒,用哪种方法能把它们区分出来?()A.用眼看B.用手摸C.用鼻闻5.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需要向周围()。
A.吸收热量B.释放热量C.既吸收热量又释放热量D.既不吸收热量也不释放热量6.冬天教室窗户内壁上面会有小水珠生成,这是()现象。
A.凝固B.蒸发C.凝结7.大雪天,最靠近地面的云是()。
A.雨层云B.积云C.卷云8.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B.都是从高处往低处流动的 C.空气摸不到,水可以摸得到9.水壶里的水“噗噗”地冒泡,水沸腾了。
水沸腾的温度接近()。
A.120℃B.70℃C.100℃10.如果想让一大块冰糖快速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
A.把冰糖放入水中,然后放进冰箱B.捣碎后放入水中 C.直接放入水中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常见的降水的形式有()和()。
2.天气预报今天的气温是10~21℃,这代表当天的最高温是(),最低温是()。
3.向一杯水中不断加入食盐,最终会出现()。
4.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
5.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分为()、()和()。
6.如果我们给冰块加热,冰块会(),这时是由()态变成()态。
7.制作天气预报五个步骤:数据收集、()、气象员做出预报、()、()。
8.在水温和食盐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9.我们可以用()、()、()等方式让空气快速流动,来制造“风”。
10.天气状况每时每刻地变化着,有时变化非常(),有时候变化比较()。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只有用蒸发的方法才能将食盐和水分离。
()2.相同质量的水和水蒸气相比,水的体积更大。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射钉枪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A.空气可以被压缩B.水会流动C.空气会流动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3.下列不属于空气的特征的是()。
A.支持燃烧B.提供呼吸C.无色无味D.没有质量4.自制简易雨量器操作步骤正确的一项是()。
A.④①②③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D.①②③④5.非洲大草原每年5月到10月雨量充沛,11月到次年4月则十分干旱,非洲大草原的气候特点是是()。
A.旱季和雨季分明B.四季分明C.四季如春6.在比较盐水和纯净水哪个蒸发得快时,不相同的因素是()。
A.水量B.地点C.蒸发时间D.盐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多种物品来恢复天平的()。
记录下每一种物品的数量。
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的气象部制作并发布。
3.热的空气容易往(),冷的空气则会流过来补充。
自然界里由于空气流动形成了()。
4.()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5.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在水中。
6.风是我们周围()的空气。
风向是指()的方向,通常用()个方位来描述。
北风是由()面吹过来的风;东南风是由()吹过来的风。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2.将长方体橡皮泥捏成球形就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4.空气存在于空中、泥土里、水中。
()5.充气床垫和足球都是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
()6.抱一抱充满空气的塑料袋,可以感到空气很软,重量很轻。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升温降温加快溶解搅拌静置不能加快溶解研磨成粉压缩成块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根据你对空气的认识,填写下表。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在做探究加快溶解的实验时,你是怎么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呢?2.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3.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水蒸气的现象?(至少写出三种)4.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5.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七.综合题(共3题,共29分)1.探究内容: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材料: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实验过程:实验结论:2.以下是慧慧某天经过观测得到的天气信息:“多云,东南风1~2,12℃。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观察一个物体,可以采用许多方法,下列不属于观察的是()。
A.用眼睛看,用手摸B.用耳听,用鼻闻C.用脑思考,用心感悟D.用鼻闻,用口尝2.在天空中,()是一种天然的挡光物。
A.风B.雨C.云3.相同条件下,冰和冰激凌融化情况是()。
A.一样快B.冰激凌快些C.冰快些4.我们常用酒精灯的()层加热物品。
A.外焰B.焰心C.内焰D.哪一层都可以5.水要保持沸腾状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持续加热B.可以不加热了C.以上做法都可以6.下面属于水和水蒸气的共同点的是()。
A.有气味B.会流动C.能反光二.填空题(共6题,共18分)1.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
2.通过()和提高水的(),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部门制作并发布。
4.像树叶、木块这样的物体,它们有一定形状和体积,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体。
5.常见的降水形式有()、()、()。
6.在操场上的北边,一张纸条被风吹着一直往南跑。
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判定这时的风向是()。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空气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
()2.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里面的纸团不会湿。
()3.冰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
()4.人不能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没有空气。
()5.因为食盐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地溶解食盐。
()6.用自制雨量器测量降雨量,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升”。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连一连。
人体正常温度100℃水沸腾时温度50℃夏天阳光下水泥地面温度37℃夏天室内温度30℃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答案是肯定的就画“√”,答案是否定的就画“×”。
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请你说一说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2.云主要有哪三种基本形态?3.通过做“热气球”实验,请你简单说一说孔明灯能够升空的原因。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向的观察只能用风向标B.节假日不需要观察天气现象C.分析“天气日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天气变化的规律2.冬天电暖气安装在()比较好。
A.比床低的位置B.比床高的位置C.比床同高的位置3.下列温度计的读法正确的是()。
A. B. C.4.空气是一种()。
A.单一的气体B.由三种气体组成的气体C.由很多种气体组成的气体5.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0”表示()。
A.无风B.微风C.大风6.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A.闻一闻B.扇一扇C.看一看7.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
A.伽利略B.华氏海特C.阿尔伯特8.测量风向的仪器是()。
A.风向标B.风量仪C.风速仪9.下列几组液体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A.洗发水、食用油B.酒精、花生油C.白醋、酒精10.一杯浓盐水的杯底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二.填空题(共10题,共39分)1.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常用的方法有()、()、()。
2.空气占据(),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的。
3.空气的特征有:();很轻;可以使袋子(),但摸起来很软。
4.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中的自然现象。
5.由于()存在着严重的火灾隐患,所以尽量不要燃放。
6.同一时间、()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7.风速仪,它有()个风杯。
8.水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能够()很多物质。
9.云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或()。
10.水能溶解很多物质,但也有一些物质不能溶于水。
常见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等,不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有()等。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空气占据空间,但是体积是不会变化的。
()2.孔明灯会一直上升,因此不会有火灾隐患。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面的容器中,适合作雨量器的是()。
A.不透明圆柱体B.透明圆柱体C.透明圆锥体2.小明在操场上测风向,结果发现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这时刮的是()。
A.东风B.西风C.南风3.如图,试管里的冰完全融化成水后,水位会()。
A.升高B.降低C.不变4.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会有小水珠(下图),这些小水珠()。
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 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5.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左右。
A.上午10时B.中午12时C.下午2到3时6.冬天吹暖空调时,将出风口朝下,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
这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会下沉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二.填空题(共6题,共52分)1.读出下面气温计的温度。
读作:()写作:()读作:()写作:()读作:()写作:()2.等体积的冷空气比热空气();热空气会()。
3.物质的三态分别为:()、()和()。
4.我们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观察天气。
5.雨量等级分()级,小雨是()毫米、中雨是()毫米、大雨是()毫米、暴雨是()毫米、大暴雨是()毫米、特大暴雨是()毫米。
6.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以及风等情况。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用酒精灯加热水时,应该用内焰加热,因为内焰的温度最高。
()2.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放入同样多的水中,颗粒大的溶解得快。
( )3.将食盐研磨成粉也能加快它在水中的溶解。
( )4.混合物都可以轻易进行分离。
()5.水结冰时,向周围放出热量。
冰融化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 )6.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
()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1.快乐连连看。
升温降温加快溶解搅拌静置不能加快溶解研磨成粉压缩成块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中获得的知识,来填写下面的表格。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杯浓盐水的杯底还有未溶解的盐,我们可以用()的方法使杯底的盐溶解。
A.不断搅拌B.往杯中加水C.使杯中的水蒸发2.甲、乙、丙三人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3.今天的降水量是70毫米,今天下了()。
A.小雨B.大雨C.暴雨4.天气的冷热每个人感受常常不一样,可以用()来测量。
A.气温计B.体温计C.水温计5.当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南方时,这时的风向是()。
A.东风B.北风C.南风6.当红旗飘扬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
A.红旗周围有空气存在并且空气在流动B.红旗周围空气占据空间C.红旗周围空气有质量二.填空题(共6题,共20分)1.空气是一种没有气味的()体。
2.记录的天气种类有()、()、()、雨等多种天气。
3.24节气歌中“秋初露秋寒霜降”中的第一个秋代表的节气是()。
4.风向标是()的仪器,测量风力的仪器叫()。
5.写出下面两幅图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的错误之处。
图1:();图2:()6.两种物质如果混合在一起产生新的()是不易分离的。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降水的形式有很多,但它们都属于液体。
()2.纸撕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本质没变。
()3.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长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4.小明早上出门天气晴朗,就认定今天一定不会下雨。
()5.搅拌的时候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小木棒。
()6.体温计读数时,我们可以拿它的任何地方。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将常见温度与对应数值用线连起来。
人体正常温度100℃水沸时的温度50℃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37℃夏天室内温度30℃阳光下水泥地面的温度0℃五.填表题(共1题,共6分)1.填表题。
请在下表中填出各种物体对应的数量六.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吃饭的时候妈妈觉得一道菜有些淡,于是又加入一些食盐,请你帮妈妈想想办法,如何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菜汤中? (至少想出两种方法)3.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让湿衣服干得快些?4.说一说水有哪三种不同的状态以及水变成冰、水蒸气的方法。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共3套)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1(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5分)1、水的冰点是℃2、把少量食盐和红糖放在水中,过一段时间后,食盐和红糖会消失,这个过程叫。
3、水、石头有一定的重量,占据一定的空问,空气也,也。
4、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在,气温最低是在。
5、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及风等情况叫,四季如春描述的是一个地方的。
6、雨的等级一般分为、、、暴雨、、特大暴雨。
7、根据云的形状可以分为、和。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1、衣服晾干是衣服的水蒸发了。
( )2、实验时,为了节约时间,可以把一大包盐倒在杯里,看看能不能都溶解。
( )3、水倒进杯子里,把杯子中的空气挤跑了。
( )4、空气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所以空气是不存在的。
( )5、天晴时应在上午测气温,天阴时应在下午测气温。
( )6、蒲福风力等级表把风力划分为12个等级。
( )7、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天气日历。
( )8、为了准确测量气温,最好到阳光下。
( )9、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 )10、水只有达到100℃才会蒸发。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30分)1、水是( )的。
A.白色B.无色C.半透明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盏酒精灯为另盏酒精灯点火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然后重复一次3、将大小相同的两个杯子,装等量的水,甲用塑料保鲜膜盖住杯口,乙不盖,一起放置在通风向阳处,两天后的现象是( )。
A.甲杯保鲜膜上有许多小水珠,水面无明显变化;乙杯无明显变化B.甲杯保鲜膜上有许多小水珠,且水面下降很多;乙杯无明显变化C.甲杯保鲜膜上有许多小水珠,水面下降一点点;乙杯水面下降很多4、在相同条件下,同样大小的冰激凌和冰块比,( )会融化得更快。
A.冰激凌B.冰块C.无法比较5、液态水变成固体冰后(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有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 共20分)1.液体中的微粒运动慢下来后, 它会凝固成()。
A.气体B.液体C.固体2.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相比, 其特点是()。
A.体积相同B.体积大C.体积小3.-20℃的正确读法是()。
A.零下20度B.零下摄氏20度C.负摄氏20度 D.零下20摄氏度4.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 应用()。
A.焰心加热B.内焰加热C.外焰加热5.冬天吹暖空调时, 将出风口朝下, 这样既节能又能使房间快速热起来。
这是因为()。
A.热空气比冷空气重, 会下沉B.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会上升 C.热空气受冷后体积缩小而上升6.撕纸与水变成水蒸气有相同的地方是()。
A.温度都发生了变化B.体积都发生了变化C.都没有生成新物质7.在风力预报中, 特征描述为“大树摇摆, 难以打伞”, 这是()风。
A.2级B.4级C.6级8.关于水沸腾的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直不变B.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到达水面时破裂C.水面上方产生大量白汽是水蒸气9.体积的单位是()。
A.千克B.公斤C.毫升10.关于空气的性质描述, 不正确的是()。
A.占据空间B.没有质量C.有流动性 D.能被压缩二.填空题(共10题, 共40分)1.写出下面四个温度计的读数。
()()()()2.孔明灯和热气球升空都是利用()的原理。
3.有一个已经装满空气的塑料瓶, 我们()(填“能”或“不能”)继续往里面充一点空气。
4.当水的温度下到()℃就始结, 水结后的体积会()。
5.在冰里加盐可以得到()的温度。
6.热气球是应用了空气()的原理制成的。
7.水结冰会从()变成固态, 结冰后的体积会()。
8.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如果一个地区24小时的降水量达到80毫米, 我们确定下雨等级为()。
9.温度表上显示的刻度是20, 应该读(), 写作()。
10.与水一样, 生活中很多物质的()、()、()改变后, 还是原来的物质。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可以把沙子和食盐分离的方法是()。
A.用筛子筛B.用磁铁吸C.放入水中过滤后蒸发2.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状,它的()发生了变化。
A.形状B.性质C.体积3.冰融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
A.吸收热B.放出热C.不吸热也不放热4.哪一种变化与其他两种不同()。
A.水蒸发B.折纸C.木条燃烧5.下列物品中,没有利用热空气会上升原理的是()。
A.孔明灯B.热气球C.风筝6.风速等级是1级的时候,()。
A.风旗不动B.风旗微动C.风旗展开飘动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1.食盐()溶解在水中;面粉()溶解在水中。
(填"可以"或“不可以")2.水能将食盐和沙子的混合物分离出来,需要经历()、()、()三个主要过程。
3.空气受热后(),比同体积的冷空气(),就会()4.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
5.17世纪,科学家()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6.做“热气球”,点燃蜡烛后,塑料袋里的空气会(),塑料袋会(),松手后塑料袋就会()。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溶解的快慢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2.我们摸不到空气,这是因为空气不占据空间。
()3.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也一定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
()4.同一时间,学校任何地方的气温都是一样的。
()5.空气压缩枪可使橙子皮像子弹一样发射出去。
()6.放学时,发现炊烟向北飘,吹的应是南风。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
云水蒸气遇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漂浮在低空露水蒸气受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漂浮在高空霜低空的水蒸气在零度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雪高空的水蒸气在零度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五.填表题(共1题,共12分)1.填写表格、对比空气水和石头的特征。
六.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秋季,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天气变化有关吗?3.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哪些?(写出两种即可)4.我们做风的模拟实验时,为什么要在纸箱内放一根点燃的蜡烛呢?5.比较水和冰,它们有哪些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七.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空气和水能被压缩吗?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共3套)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卷1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15分)1、不同液体的不同。
2、可以用、、切碎等方法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3、我们把物体分为、、三类。
空气是。
4、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风速可以用简化的形式划分为、、。
5、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对未来天气作出预测叫。
6、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降水量时,喷壶模拟的是。
7、天气日历包括、、等方面的天气信息。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计20分)1、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珠。
( )2、因为砂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一杯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砂糖。
( )3、液体可以流动,气体不会流动。
( )4、有时空气不占据空间。
( )5、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风的风向。
( )6、天空中出现少量羽毛状的云,一般预示着晴好天气。
( )7、学会使用天气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制作“天气日历”。
( )8、气温是一种重要的天气现象,气温随时都在变化。
( )9、气象学家是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降水等级的。
( )10、用湿布擦玻璃,过一会几玻璃上的水迹就干了,是玻璃吸收了水。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计34分)1、冬天下的雪是( )的水A.固态B.液态C.气态2、下面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要没入水中B.温度计悬在水面上即可C.温度计要插入水中3、液态水蒸发的过程( )。
A.可以看见B.看不见C.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4、一般情况下,当冰块的温度高于( )后之后,冰就开始融化。
A.-10℃B.0℃C.10℃D.100℃5、固体冰变成液态水后( )。
A.体积会大大增加B.体积会增大一点点C.体积会缩小一些D.体积会无明显变化6、用燃着的酒精灯帮同学点燃酒精灯,这种方法是( )。
A.正确的,助人为乐B.错误的,可能引发火灾7、下列哪种交通工具行驶需要风( )A.帆船B.汽车C.飞机8、空气中成分最多的是(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9、用打气简往一个充有空气的气球里再充入一些空气,气球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附答案学校班级姓名学号一、判断题1、观察就是用眼睛看。
()2、观察一样东西之前,应该想想观察什么,想想怎样观察。
()3、我们可以用画图画、拓印、搜集实物标本等方法观察、描述一样物体。
()4、把组里几位同学的手描画在方格上,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比较大小。
()5、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6、在观察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7、为了能更仔细的观察研究大树,我们把树枝折下来观察比较好。
()8、蜗牛有2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9、人的身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
()10、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处在生长发育期的我们要注意营养均衡搭配。
()11、人的指纹一生中在不断改变。
()12、拿到一样不知名的物体,我们不能轻易地尝或闻。
()13、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它会流动有关。
()14、食用油是液体,洗洁精不是液体。
()15、眼、耳、舌、鼻、手都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当我们能综合利用它们去观察时,就能获得对事物更全面的了解。
()16、吸水性强的纸比吸水性弱的纸一定要好。
()17、运动后,我的心脏每分钟大约跳20多下。
()18、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19、我们在运动前后呼吸的次数是差不多的。
()20、米饭中的淀粉在我们咀嚼后,会变成有甜味的糖类。
()二、选择题1、在测量液体的多少时,常用的单位是()。
A、毫升B、克C、毫米2、处于这样的位置,水面正确的是()。
(画一条水平线)3、一陶瓷调羹的水大约为()毫升。
A、1B、10C、504、这只蜗牛的壳是()。
A、左旋B、右旋5、水的特点有()。
A、白色B、无色C、半透明6、各种不同用途的纸,它们最明显的相同点是()。
A、比较薄B、比较软C、纸里面有许多纤维7、观察大树的粗细可以用()工具。
A、放大镜B、量筒C、绳子和尺8、下面三种情况,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是()A、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B、我闻到了花的香味C、我感觉到了大树的心跳9、观察量筒中水的多少,正确的方法是()。
A B C10、下列纸张,吸水性能最强的是()。
A、铅画纸B、餐巾纸C、蜡光纸11、眼睛能看到的上下左右的范围是()。
A、视觉B、视区C、视野12、在所有的感觉中,从周围世界接受信息最多的是()。
A、眼睛B、鼻子C、耳朵13、每粒精米都缺一个“角”,这就是()。
A、麦芽B、小芽C、胚14、这只蝗虫长()厘米。
A、3厘米B、3.5厘米C、4厘米15、下面三片树叶中,不是完整树叶的是()。
A B C16、已知3号杯的水比2号杯多10毫升,水最多的是()。
A、1号杯B、3号杯C、4号杯17、把碘酒滴到生姜上,变成了蓝色,说明生姜中()。
A 、含有淀粉B 、不含淀粉C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三、实验题1、碘酒是棕褐色的,在水中滴入几滴碘酒,水会呈现 颜色。
(2) 滴入碘酒后的液体是_______颜色,因为 。
淀粉糊滴入碘酒滴入碘酒 ?《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期终参考卷(评价标准)共40小题一、判断题(共20小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选择题(共17小题)1、A2、C3、B4、A5、B6、C7、C8、C9、C 10、B11、C 12、A 13、C 14、B 15、C16、C 17、A三、实验题(3小题)1、(1)淡褐色(浅棕色、浅棕褐色)(2)蓝色(蓝黑色、蓝紫色、紫色、淡紫色),碘酒遇到淀粉会变蓝色。
《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期终检测参考题总体评价:平时占60%,期末占40%科学三上: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
同时综合考虑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比较认识事物,如何进行猜测并验证结果,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形成结论。
课堂教学中孩子们经历过的(平时成绩内容)1、观察描述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观察描述物体:大树、树叶、蜗牛、蝗虫、蚂蚁、手及自己的特征、水和其他液体、纸、稻谷、米、米饭、淀粉……其中:(1)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观察事物:观察大树;观察蜗牛;观察身体;(2)借助工具或测量的方法观察事物:测量大树;观察蜗牛、蝗虫、蚂蚁,测量蝗虫、蜗牛大小;测量身体的某部分的数据;用量筒测量容器中水的多少;观察纸的纤维,测量纸的厚度;(3)观察描述10个以上的外部显著特征:树叶,手,白纸,蜗牛与蝗虫的显著相同点,稻谷、糙米、精米的外部特征及差异;(4)观察描述事物变化前后的5个以上的差异:从米粒到饭粒;从淀粉到淀粉糊;2、实验与制作:手为什么那么灵活的实验,不同纸的性能比较的实验;拓印树皮的图案,拓印指纹;制作一张纸,制作一辆纸车。
期末测试题内容:一、观察描述:主要评价学生描述的是否是观察事实,记录是否具有一定顺序和具有多种形式的记录方法。
1、对单个物体的观察描述——(教师提供材料)一种植物可食的一部分(如花生果、荸荠、大蒜等),写出它的10个特点。
(有一定顺序且用多种方式描述,描述出8点观察事实的为优秀;有一定顺序或用多种方式描述,描述出6个观察事实的为合格。
)2、对两个物体的对比观察描述——(学生自带语文书和数学书)语文书和数学书有许多地方是不同的,请仔细观察后写出它们的8个不同特点。
(4个一一对应的观察事实为合格,6个为优秀。
)二、实验操作题说明:A、每题有二个层次的小题,学生自选。
B、题1(1)请学生自带两个不一样的瓶子并随机装上水。
题1(2)的材料请教师帮助准备。
题2(1)的检验材料请学生自备,教师准备碘酒和滴管。
题2(2)请教师准备白色粉末、碘酒、滴管。
C、在材料的准备中,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是否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操作过程中,能检测学生观察是否全面,是否实事求是,假设是否恰当,思维是否有序、合理,工具使用是否正确,表达是否清晰,动手能力怎么样,能否正确得出结论,能否交流与表达。
实验完成后,能检验学生是否能整理好实验器材。
1、(1)一般说来,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请用三种以上方法来比较两瓶水的多少。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2)有一杯水,但不知道有多少,你能利用以下材料设计2种以上的方法知道水到底有多少吗?(材料:一个600毫升的空可乐瓶、一个5毫升的勺子、一个秤、一个有刻度的小药瓶。
)要练说,得练看。
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
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2、(1)这份食物中含有淀粉吗?你怎样证明?(2)有一种不知名的白色粉末,要想知道它是不是淀粉,我们可以怎么做?(要求说出思考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