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

合集下载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专题十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考点导图】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年)(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①建立: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①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地位: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建立: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②完善: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法制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中苏建交:1949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新中国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5)万隆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1.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2.工业化建设:1957年,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及原因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及原因

毛泽东同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十分丰富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成果。但是,他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形态,有的还没有形成全党的共识,有的即使写进了党的文件,也没有最终贯彻到底,后来重提“以阶级斗争为纲”,终于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经验教训。其原因不外下列几点:一是受当时国际局势的影响。五、六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初期,世界还处于冷战时期。我国基本上还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国民党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之中,后期还同苏联处于敌对状态,周边环境也不稳定,社会主义的中国处于各种威胁之中。这些就使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无法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探索和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梳理思想上的许多火花,形成理论体系,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始终遵循的方针。二是受当时国内形势的影响。五十年代中后期,国内局势一度恶化,受波、凶事件的影响,相继出现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事件,在党内整风中,右派分子乘机攻击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等等。这些也使得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误以为阶级斗争仍然存在,沿用了战争年代的工作方法,放弃了已经找到的“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和“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的正确方针,转而把“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作为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而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三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主义的历史还不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更短,中国的特殊国情,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获得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不能不经过艰苦的探索,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总之,说到底,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能够探索出这些可贵经验,理论上也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已实属不易,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在那样的历史时代,达到我们今天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结果。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3.法制建设
专题十二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宪法体现了人民 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 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建立后提出了“另 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独立自 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2)中苏建交:1949 年,中苏建交;第二年初签订了《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953 年,周恩来提出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问题探讨
【问题探究】 材料一 阅读下列材料:
专题十二
受制于“皇帝制度”两千年, 是这个民族不能
逃避的命运。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比如 “德先生”“赛先生”迟迟不能落脚,比如公民意识、 规则意识、宽容意识的缺乏。……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 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或者更远的尧舜禹。从这个角 度,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文明转型的艰难。 ——张宏杰《中国皇帝的五种命运》序 材料二 新中国的建立, 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 建专制政治、 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 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现代化从此进 入一个新纪元。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专题十二
专题十二 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的探索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6)
【考点导图】
本 专 题 栏 目 开 关
主干整合
专题十二
一、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49~1956 年) (一)政治建设和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 历史的新纪元。 2.民主政治制度建设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建立: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 志着新中国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和探索PPT课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苏联社会主义道路和探索PPT课件
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和平法令
布列斯特和约
协约国武装干涉
协约国支持的白伪军
组建红军
德军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不利于苏俄的长远发展。
为了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2、农业集体化: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宣传画-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女
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占全国农户的93%,耕地面积达99%,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份在苏联的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
农业
工业
商业
内容
政策
取消自由贸易
大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作用: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工业强国;国防力量加强,为以后战胜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物质基础。
重点:发展重工业
缺点:造成重工业、农业、轻工业比例失调。
启示:重、农、轻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 事业的发展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生活,把满足 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 的。通过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 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较大幅度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初步满足占世界1/4 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文化建设方面,扫除文盲、推广普通话, 加大教育投资。新中国在核技术、人造卫 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一系 列重要成就。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 曲折发展
XXXXX XXXXXXXXXXXXXXX
目录
一、良好的开局
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 进入了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建国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 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前人从 来没有做过的艰巨事业。刚刚取得政 权的中国共产党只能根据经典作家对 社会主义的设想以及苏联的建设经验 来建设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发表 在1956 年的多事之秋,国际上,苏共 二十大后相继发生波兰、匈牙利事件;国 内接连出现工人罢工、农民退社事件。中 国共产党认真冷静分析后,对事件原因和 形势作了比较客观的估计。基于这种正确 的分析,毛泽东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问题。这一理论根据党民主革命实 践和建国后头7 年的新鲜经验,对重大理 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三年困难时期
周恩来同志经常深入 农村调查研究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66 年正当我国国民经济任务基本完成、 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文化大革命” 发生,党和国家陷入一场延续十年之久的内 乱。“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和领导, 其主观目的是寻求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办法,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 会主义道路,但他据以发动“文化革命”的 主要论点则是完全错误。“文化大革命”的 发难从文艺、学术、教育界开刀,这也是毛 泽东把他赋予文化意义的原因之一。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旧

高一历史第六单元《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教案旧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六章社会主义建立在探究中曲折开展教案引言分析本章引言分四段,第一段包含三层意思:第一,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根本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全面建立社会主义的新阶段。

第二,指出这个历史新阶段的根本国情是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当时还没有认识到。

第三,指出摆在中国一一共产党面前的历史任务是指导中国人民探究一条适宜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

第二段介绍了当时的国际背景。

第一,1956年2月举行的苏一一共二十大对斯大林全盘否认与批判。

第二,苏一一共二十大造成的消极影响。

第三段介绍苏一一共二十大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中国一一共产党不同意全盘否认斯大林。

第二,中国一一共产党开始破除对斯大林和苏联经历的迷信,探究适宜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立道路。

第三,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以及中国不承受苏联控制和苏联推行反华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第四段介绍了中国一一共产党在探究社会主义建立道路过程中出现曲折的原因,并指出探究的总趋势是前进。

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根底知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一一共八大的正确决策;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立总道路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失误;“反右倾〞斗争;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困难;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1957年至1966年在探究中获得的成就。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探究中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道路是非常艰巨的过程。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立事业的开展。

反之,就会遇到挫折与失误。

2.在探究建立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严重的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一一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指导中国人民获得宏大成就。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才能:1.引导学生对十年探究道路的考虑,培养学生判断或者者评价是非的才能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才能。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的时期(分四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的时期(分四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的时期(分四时期)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对新政权的巩固(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三大改造。

二、曲折前进时期(1956-1966年)1、1956年三大改造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十年建设,成就很大,如科技(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失误与挫折:1958年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损失)。

三、十年文革(1966-1976年)1、左倾错误发展到顶峰,完全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科技和外交上取得重大成就:※1964年原子弹、1967年氢弹、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与日、美等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建交,恢复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6年-现在)经过两年的徘徊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中日关系专题古代:日向中学习,派遣隋使、遣唐使,中日关系友好。

近代:明治维新后,日强大,侵略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中日是敌对国,后中赶走日本侵略者。

现代:日政府追随美国,继续与中敌对。

1972年与美国关系松动后,中日建交。

现存问题:教科书问题(日右翼分子否认或美化侵略史实);慰安妇问题(日否认是强征);参拜靖国神社问题(神社是历次日本对外侵略战争头目的灵位安放处,日右翼尊其为民族英雄);领土问题(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

如何看待和处理:坚持三个原则,一是继续使中国强大起来,发展经济;二是坚持还历史真相;三是把日本右翼和日本人民区别开来,不能盲目仇日排外。

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①土地改革(1952年底完成)影响: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得土地。

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建立合作社,农民走合作化道路,1956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左倾错误)影响:建立人民公社,农民土地被收归公有,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了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中国近代史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1、识记:(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

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3)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运动全面展开。

6月8日,中央发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党内指示,一场全国规模的群众性反右派运动全面展开。

2、领会:《论十大关系》及其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其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3、简单运用:(1)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及其意义。

制定:(1)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2)大会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执政党建设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3)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意义:中共八大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制定了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思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大会集中全党智慧总结提出的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对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党的事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指导意义。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

4、综合运用:毛泽东关于正确区分两类社会基本矛盾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及其意义。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矛盾,前者需要用强制、专政的方法解决、后者只能说服、教育、“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解决,决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解决。

专题三-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专题三-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二阶段:探索与失误(1956-1966年)
正确: 《论十大
关系》
中共八大 1956
启示一:从 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
国民经济 的调整 1960年
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 1958 启示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 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1960
⑸抓住发展机遇。
小结二:曲折历程
•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
• 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
• 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年)
谢 谢 !!
;
/ 韩版女装
qsz17nts
着说:“在回家之前的这几年里,哥和姐一定要好好教你读书认字和记账算账什么的。你光知道做生意还不行啊,咱们耿家的 人必须是识文断字的文化人儿!”耿直严肃地点点头,把新买的书紧紧地抱在怀里。回到住处简单吃完午饭后,耿英又烧好了 准备泡茶的开水。然后,兄妹三人就在东、西两边儿的卧房里一边歇息,一边等着李老乡来商谈联手经营“昌盛丝绸行”的具 体事宜。60第八十二回 独家小院儿安下身|(李老乡考虑甚周全,独家小院儿安下身;居住条件颇满意,周围转转亦欢喜。) 且说稷山李老乡和耿家兄妹们一行四人乘坐大骡车顺着大路往杭州城而去,一路上亲亲热热无话不谈,五日的行程一点儿也没 有感觉到辛苦和漫长。颇有长辈风范的李老乡,使失却父亲三年半的兄妹仨感受到了犹如依偎在慈父身边的温暖。那日半下午 时分,大骡车载着大家高高兴兴地进了杭州城。自古以来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对于从小就经常听爹爹海阔天空 谈论天下奇事的耿家仨兄妹来说,自然对这个“人间天堂”已经早有耳闻了。然而,当他们真得就来到这里时,还是掩饰不住 地流露了出了无比的欣喜。尤其是在耿英和耿直的脸上,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大骡车越往前走,街面上店铺毗 邻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就越盛,耿英和耿直都觉得自己的眼睛有些不够用了。耿正回头看看弟弟和妹妹满脸的惊喜模样,笑着 轻轻提醒他们:“已经在三个大镇上待了这么多年了,你俩怎么还像是‘三娃子进了城’的样子啊!”李老乡也笑了,说: “这杭州是比那些大镇繁华不少呢!你们看见了吗?前面就是全杭州城最繁华的地方了,我给咱们盘下的店铺就在那里。我去 景德镇之前已经找好了给咱们重新拾掇装修店铺的人了,估计啊,该是已经拾掇得差不多了呢!”耿正说:“叔您不在家,那 些人能给咱们拾掇好吗?”李老乡又笑了,说:“我已经吩咐你们婶子照应着点儿了。再说了,他们都是熟人儿,不会有错的! 喏,我给你们租下的小院儿到了!”说着话,在靠近最繁华街面的一个小巷子口上,李老乡招呼大骡子停了下来,大家都跳下 车来。李老乡掏出钥匙打开了巷子口上一个座东向西临街院落的院门儿。耿正注意到,这个院门儿相当宽阔,但有一道不高不 低的门槛儿,骡车不方便进去的。李老乡将两扇结实的院门推开了,说:“这个小院儿以后就归你们兄妹三个住了。你们看, 有五间挺不错的正房呢,你们住西侧带有厅房的三间屋子足够宽敞的了,而且每个房间里还都有现成的家具。最东边的那间用 作洗浴,里边除了放着一个大大的木制浴桶外,还有取水用的水桶啊绳子的,以及一个大洗盆儿。挨过来的那间是厨房,里面 有大锅大灶和小炉灶,以及全套的厨具、餐具和脸盆儿什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一. 教材分析本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围绕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展开,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挫折、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挫折,掌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社会主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的具体内容不够清楚。

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的概念和理论有一定的掌握,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过程和挫折的原因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和思考,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并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挫折、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等方面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挫折、以及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

2.难点:社会主义挫折的原因和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发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的基本内容。

2.史料分析法:通过史料的展示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教案:详细的教学设计文档。

3.史料: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挫折相关的史料和图片。

4.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的史料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八大会场
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成果。
艰难中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素养落实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2、整风运动①指导思想: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
你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背景: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造成思想混
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
探索中重创 文化大革命——核心素养落实 二、“文化大革命”
(二)过程
“文革” 发动
1966春夏
一月风暴 全面夺权
1967初 二月抗争
林彪反革命集 中共九大 团武装政变
毛泽东 逝世
1969.4
1971.9
1972
周恩来批判极 左思潮,各项 工作出现转机
1975
1976.9 1976.10
艰难中探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素养落实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的探索:八字方针、七千人会议、四个现代化
(三)政策调整 恢复发展
八届九中全会会场
1960年冬,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 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1、八字方针提出(1961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 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中外历史纲要上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课程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
标准
目标
了解20世纪50至 70年代中国探索社
1、时空观念:通过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探索建设道路的对比使学生感知社会 主义建设的曲折和执着

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解析

专题三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解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1、国民经济陷入混乱:
①经济计划废置;②经济工作瘫痪;③交通运输阻塞; ④企业管理混乱;⑤物质供应紧张;⑥人民生活下降
2、1973、1975年经济复苏:
原因:周、邓主持工作
3、“文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①给经济建设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 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 ②更为严重的是使中国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会 (20世纪70年代),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了。
1、1956—1966年十年社会主义建设 的探索,有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
① 经济建设要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② 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 与客观规律的关系;
③ 经济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稳步发展,不能急于求成
④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
【小结与升华】
2、“文革”十年,留给我们哪些重要的教训?
我们又失去了什么? 世界在做什么?
材料4:(1969年的)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第一 次登上了月球。全世界都通过电视广播关注着这 一重大事件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对此一无所知。 60年代末期,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了经济振 兴迹象,后来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台 湾、新加坡和南朝鲜正是在这时开始起步。然而,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脚步却停滞 了整整十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199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十四大召开,改革开放进入新 阶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曲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53--1956年)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1966) “文革”中社会主义建设严重受挫(1966--1976)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横批
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 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
建设东北
这是一五计划期间一副对联:它反映了哪两座城 市的工业成就 ①长春 ②鞍山 ③武汉 ④大 庆 A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一五计划为什么重点发展重工业呢?
1重工业地位重要; 2加强国防需要; 3借鉴苏联工业化的经验; 4近代重工业极端落后
2)内容 提出整顿企业的措施,恢复规章制度 在农村,重申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3)结果 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和整顿,国家的经济工作表现出色
3、经济复苏
1)背景: 1975年周恩来病情加重,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和国务 院工作
2)内容 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了大 刀阔斧的整顿
【 让历史“活’起来】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 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 总额是多么渺小……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 过程,……自己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会 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同学们,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将此材料的历史信 息还原吗? 上述材料中的“我”是什么身份? 三大改造过程中的民族资本家
材料4:“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 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 渡的最好组织形式。” —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横批
人民公社好
食堂巧煮千家饭, 公社饱暖万人心。
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
6月30日报道亩产5103斤。
1月9日报道亩产2000斤。
7月25日报道亩产9195斤。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社会 主义 过渡 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的 探索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49年 1956年

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奉献

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奉献

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与奉献世界社会主义有着500多年的发展历史,社会主义一路走来,波澜壮阔、跌宕起伏,既有高歌猛进,又有坎坷曲折。

在这个进程中,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发展,始终代表了人类的前进方向。

这500多年的风雨历程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弊端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控诉,提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但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开启了理论上的先河。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赞扬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成就。

马克思指出,我们不应该否定这些社会主义的鼻祖,正如现代化学家不能否定古代的炼金术士一样。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的时代条件下。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争取自由解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多年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和革命者不懈奋斗,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大大推进了人类进步事业。

第三阶段,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代特征与俄国国情相结合,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性提出“一国胜利论”和“先革命再发展”的理论,并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开创性的实践。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

同时,他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深邃思考和实践,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挫折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挫折

三、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一)整风运动
1957年4月27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此后,整风运动便在全党开展起来。 ●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内容:主要是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 义。 ●方法:学习文件、总结工作、和风细雨地开展批 评和自我批评,同时还广泛征求党外人士意见,帮助党 整风。 ●目的:提高全党马列主义水平,改变工作作风和 思想作风,以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深入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右派分子以帮助党 整风为名,向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发动猖狂进攻,于是, 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派斗争。
从国际上看,这几年也有许多重大变化。1953年 3月5日斯大林逝世。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 赫鲁晓夫作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在苏联国 内和国际上引起极大震动。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共反 社会主义浪潮,并由此引发一系列重大事件(波、匈 事件)。当然,从另一方面来看,苏共二十大在客观 上也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暴露了苏联模式的很多弊 端,对各国共产党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促使各国共 产党人的独立思考。1956年春,毛泽东多次说过,要 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一条适 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另外,1956年初,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 索也为八大的召开作了理论准备。
(二)八大的历 史功绩
1956年年9月 15日至27日,中共 八大在北京举行。大 会的基本任务是:总 结党的七大以来的经 验,团结全党和国内 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 量,为建设一个伟大 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 斗。
毛泽东在八大上致开幕词
米高扬出席中共八大
八大的历史功绩: 八大的历史功绩: 首先,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党和 国家现阶段的主要任务。 其次,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 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第三、初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第四、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 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性。 第五、提出了发展我国科学和文化教育事业的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六、总结了建国以后党的建设经验,提出了 加强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A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二铁(宝成、鹰厦 铁路)、三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四厂(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 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意义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 主义工业化迈进。(P20)
一、“一化三改”的内容及其意义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木工合作社
B.企业公私合营的开展 D.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A】
中考真题演练
5.(2022·青海)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C.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一)艰辛探索
中良 共好 八开 大端
1.时间地点:1956年·北京 2.内容: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 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影响:中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由此 开始。
国防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1964)
焦裕禄 雷锋
三、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二)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邓稼先 王进喜
①代表: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战士——雷锋 模范人物 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②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
【D】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载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经历的艰难曲折·成功与失败

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载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经历的艰难曲折·成功与失败

1953年,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工程— —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七号炼铁 炉举行开工生产典礼。到1956年,中 国第一座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 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 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座 制造机床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大批量生产电子管的工厂北京电子管厂 正式投产。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于 1957年建成,使铁路从此纵贯中国。 青藏、康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沟通 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1957年农业总产值达604亿元(按1952年不 变价格计算),完成原定计划的101%,比 1952年增长25%,平均每年增长4.5%。粮 食产量达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 平均每年增长3.7%;棉花产量达164万吨, 比1952年增长26%,平均每年增长4.7%。 5年间,全国物价基本稳定,国家财政除 1956年有赤字外,其余各年都收支平衡,略 有结余。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工业建设战 线捷报频传,一批大型建设项目陆续竣工。
1956年,当社会主义制度在我 国确立之后,党和国家面临着 如何巩固、完善和发展社会主 义制度这一根本性问题。党的 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 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 路的开始。这次大会,确定了 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 的方针,初步形成了适合中国 国情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 系列理论成果 。
一九五六年我国 第一架喷气式飞 机试制成功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 无缝钢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 造道路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 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是改造的重点。改造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 ;第二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到1954年底,主要的大型私营工业企业多 数已经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转变为公私合营 企业。在商业方面,则在国家掌握一切重要 货源的情况下,通过使私营商业执行经销代 销业务的方式向国家资本主义商业转变。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反思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反思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反思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由于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时间:从1953年至1957年。

4、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5、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文献: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领导机构: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
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4、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赵培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博士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及挫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

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十月革命”代表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走向了实践,但在实践的过程之中,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怎么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

在实践中没有世界可供参考的现实依据。

因此,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苏俄的领导人,苏联的领导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也经历了许多挫折。

一、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这样一部分内容,首先是从苏联社会的巩固和发展开始的。

列宁逝世以后是1924年的1月,列宁逝世之前,在他晚年期间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有了自己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系统的思想观念。

那么,这样的一种思想观念具体地或比较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他建设思想核心的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而且我们前一堂课也说到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确实对整个苏俄的社会经济带来了很好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迅速地化解了社会的矛盾,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适应了人民的物质利益的需求。

不幸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列宁逝世以后不久,就被他的后继者所终止了。

新经济政策为什么会终止?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学术界一直存在着长期的诸多争论,如何来看待新经济政策终止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关系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新经济政策的终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理论认识方面的原因,正是由于党的高层领导人对于列宁晚年的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存在着不同,于是才导致了这样一个政策最终地终止,这是在理论层方面的。

第二个方面,现实的发展层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了新经济政策的终止。

首先我们来看理论认识层面,新经济政策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政策。

在列宁逝世以后,不同的党的高层领导人的认识是不同的,这样的认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在危机时刻,在社会矛盾十分而产生的一种妥协退让之策,正如列宁所说的,我们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确是一种倒退,但我们退一步是为了进三步,这是一种战略的退却,是一种在特殊时期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手段和战略,以这样的手段和战略来赢得发展的喘息之机,因此,当我们喘息过来了,当我们已经解决了社会矛盾的时候,这个政策当然是要终止的。

相反,另外一种认识恰恰是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为什么?因为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或更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这样一种形式,才能充分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为了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了建立起必要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新经济政策,国家资本主义也好,它们作为一种手段是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正是因为它们必不可少,不可或缺,因此必须长期地坚持下去。

持前一种看法的代表人物是斯大林,而认为长期必须坚持新经济政策的是布哈林,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认识到底谁更合理?这个问题还是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层面来去理解。

首先,从理论的层面来说的话,新经济政策对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它执行起来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

因此列宁在推行这个政策的时候,他确实产生过犹豫,他担心,他害怕资本主义这样的一种发展会把俄国的发展引向一个未知的境地,列宁不是没有担心过。

但列宁的这样一种认识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他曾经把社会主义跟国家资本主义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比较,他比较的对象是德国的容克阶级,他认为德国当时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特点,国家资本主义或容克阶级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但他们的生产和发展是高度社会化的,是高度文明的,他们离社会主义只差一条,就是无产阶级的领导。

相反,把苏俄和德国的发展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德国的是缺乏无产阶级的领导,而苏俄有的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的却是发达的文明。

为了实现真正地向社会主义过渡,就应该具备这样一种发达的文明。

所以列宁把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一个社会文明国家发展的两个必要的条件,进行了充分地比较。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的认识,列宁在晚年期间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以前他所认为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是公有制,是计划经济,是国家统管一切。

那么,他认为仅有这些还不够,仅有这些不代表着真正的社会主义,有了无产阶级的领导,还必须有现实的文明依托作为内涵,作为发展的基础。

所以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整个社会主义实现的必然的高度。

但斯大林没有这样的认识,他没有达到这样认识的高度,所以我们从理论上来看,不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进步也好,它是对社会主义的建设的一种手段也好,还是它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好,这是列宁对社会主义看法的一个根本认识,也是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根本转变,然而斯大林恰恰没有这样的认识,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公有制计划经济这样的一个层面。

所以,当整个社会的矛盾缓解以后,当整个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之后,斯大林个人认为新经济政策的终止是必然的了。

从实践的层面来说,新经济政策的终止也有其必然原因。

由于商品货币的关系发展起来,由于自由贸易的发展起来,这样的一种关系所导致的官员体制内的腐败,导致社会价格的畸形,导致了国家与个体之间的产品交换的不畅,使得整个社会经济又面临了新的困境与措施。

面临困境和措施,苏联的领导人并没有去通过完善制度本身去解决问题,而是转而取消了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苏联的这样一种集体经济,集体农业的方式,来改变这样一种经济策略和发展方式。

新经济政策的终止在斯大林成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之后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斯大林的这样一种执政的思路也很快就在未来的发展的过程之中得到了体现。

既然斯大林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是建立起一种高度集中的所有制经济,建立起来一种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那么,接下来的任务恰恰就是要终止共产主义政策,而回归到他的这样一种发展路径和方向。

(二)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此外,在发展的战略的方式方面,斯大林的认识也有自己的特点,他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优先注重工业发展,而且要把农业的发展从这样一种合作社转为集体化经济,正是通过这样一种集体化的经济把农业生产集中化起来,把农业的产品集中收为国家,然后用农业反哺工业化的进程,然后用巨大的工业的发展来迅速地实现整个社会从旧的社会面貌向新的工业社会的转变,这是斯大林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的思路。

这样一种思路随着新经济政策的终止,随着公有制,单一的所有制形式的确立,随着计划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集体化的趋势,使得社会主义的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最大的成就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对俄国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然而在这样一场战争中德国没有得到便宜,而最终也导致了它在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中的彻底失败和溃败,这种溃败的原因恰恰是因为斯大林的一种发展的模式所带来的一种优势。

如果没有斯大林的这样一种模式,很难想象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之下,在世界上的经济危机,在世界萧条的情况下,怎么样去应对整个世界大战的影响,这也是难以设想的。

客观而言,苏联的这样一种模式也是存在着自己的一种合理性优势。

二、苏联模式及其局限(一)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我们常说的“苏联模式”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呢?“苏联模式”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首先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说起。

其中包括经济制度,在经济制度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公有制是一切的生产资料都是由国家或集体所有,个人不具备所有制的能力。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之相适应的是社会劳动产品的分配制度,在分配上面严格地按照按劳分配制度的原则来统一实施。

那么,与这样的一种经济制度相一致的是“苏联模式”的政治制度。

在政治制度上主要是强调了两点,第一点是苏共的领导,共产党是领导阶级;第二点,政权的执政基础依然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是这个政权的基本执政基础。

第三个方面,意识形态。

在指导思想上面依然坚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地位不动摇,这是“苏联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样的一种苏联的模式自身所存在的弊端、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了。

(二)苏联模式的局限性这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所有制,从所有制的层面来看,“苏联模式”所采取的是单一的所有制,以公有制这唯一的一种所有制为社会所有制的基础,那么,这样的一种所有制由于它不顾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苏联成为唯一能够对抗美国的一个重要一极,它本身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和高度,但这样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必然要求这样一种公有制或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并没有得到满足,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

相反它一味地盲目地追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而且是绝对的公有制,因此导致了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的成分的多样化受到严重的限制,这样的一种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本来开始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但在这样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上,它又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

所以,这是在所有制层面上所反映出来的局限性。

第二个局限性表现在经济体制上,由于在经济体制上严格地采用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因此,这样的一种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它自上而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的产生是有自身前提的,马克思对计划经济产生的前提有过自己的非常充分的论述,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有计划经济?马克思指出:计划经济的一个前提是当我们的个体的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一部分的时候,并且可以计算,这个时候计划经济才是可能的,其意为,与之相对应的是商品经济。

在商品经济中,个人劳动本身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但个人的劳动并不是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而需要一个过程才行。

需要什么过程?假设我是一个生产水杯的工人,那么我今天生产的杯子只有被卖出去以后,只有消费者购买了我今天生产的杯子以后,那我的劳动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才真正地转化为社会劳动,才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被社会所认可、所接受,因此在商品经济之中,个人的劳动要通过交换和消费这样一种特殊的两个环节才能把自己的个体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这是在商品经济中劳动的状况。

而在计划经济中,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个人的劳动不再通过这样一种迂回的方式,不再通过商品的交换和消费这两个环节,而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的时候,这样一来我们的产品和劳动才真正地直接作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劳动可以计算的时候是计划经济可以实施的时候。

显然这里边依然有着深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源,因为个体劳动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恰恰是只有在生产力发展到极高的程度下才能够实现的。

但显然当时的经济环境、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没有到这个程度。

当时的人民需求愿望对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当然是多种经济可以共同发展,但这样的一种意志和意愿在计划经济的严令指令下被终结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