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
知识点速记:地球的运动(含答案)
知识点速记:地球的运动(含答案)地球的运动⼀、⾃转1. ⾃转绕什么转动?2. ⾃转的⽅向是怎样的?⾯对⾚道,;⾯对北极,呈⽅向;⾯对南极,呈⽅向。
(北逆南顺)3. ⾃转⼀周的时间是多少?⼩时(天)。
4.为什么地球上会产⽣昼夜现象?地球是个。
5.⾃转产⽣的⾃然现象有哪些?(1)。
(2)。
(时差)6.注:同⼀条纬线上,东边的地点⽐西边的地点见到⽇出。
练习:(1)画出地球⾃转⽅向。
(2)标出晨昏线。
(3)A、F哪⼀点先进⼊⽩天。
⼆、公转 1 .公转绕什么转动?2. 公转的⽅向是怎样的?3. 公转⼀周的时间是多少?4.公转产⽣的⾃然现象有哪些?(1)(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2)的变化。
(3)的变化。
5.正午太阳⾼度与影⼦长短有什么关系?正午太阳⾼度越⾼,影⼦越。
正午太阳⾼度越低,影什么是北回归线?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界线。
8.什么是南回归线?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的最界线。
9. 阳光直射点在地球上是怎样移动的?在之间来回移动。
10.四季是怎样形成的?随着阳光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同⼀地点阳光照射⾓度会发⽣变化,地表得到的太阳热量随之发⽣变化,形成四季。
11. ⼀年中,北半球春夏秋冬四季是怎样划分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12.⼆分、⼆⾄各是什么⽇期?阳光直射哪⾥?(1)春分:前后,阳光直射。
(2)夏⾄:前后,阳光直射。
(3)秋分:前后,阳光直射。
(4)冬⾄:前后,阳光直射。
地球的运动⼀、⾃转1. ⾃转绕什么转动?地轴2. ⾃转的⽅向是怎样的?⾯对⾚道,⾃西向东;⾯对北极,呈逆时针⽅向;⾯对南极,呈顺时针⽅向。
(北逆南顺)3. ⾃转⼀周的时间是多少?24⼩时(⼀天)。
4.为什么地球上会产⽣昼夜现象?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5.⾃转产⽣的⾃然现象有哪些?(1)昼夜更替。
(2)不同地⽅时间的差异。
(时差)6.注:同⼀条纬线上,东边的地点⽐西边的地点先见到⽇出。
练习:(1)画出地球⾃转⽅向。
《地球的运动》课件
天文现象
要点一
总结词
天文现象是指发生在宇宙空间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如彗星 、流星、月食、日食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天文现象是由于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而产生的。例 如,彗星是一种长尾巴的星体,它们的轨道非常长,当彗 星进入内太阳系时,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轨迹和尾巴;流 星是宇宙中的尘埃颗粒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的现象;月 食和日食则是由于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运动关系导致的。这 些天文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宇宙和探索未知的机会。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 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时间参
考。
季节变化
地球公转导致了四季的变化,对农 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
气候变化
地球运动导致了不同地区的气候差 异,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环境和气候 带。
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01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3
生物多样性
地球运动产生的气候和环 境变化,促进了生物多样 性的形成。
03
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 向东。
04
地球自转的意义:产生 昼夜交替现象,使地球 各处受太阳辐射的时间 不同。
地球公转
01
02
03
04
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太阳旋 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周期:地球公转一周 的时间为365.25天,即一年
。
地球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地球公转的意义:产生四季交 替现象,使地球各处受太阳辐
日出日落
总结词
日出日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 自转使得我们能够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
VS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着自己的轴心旋转, 这个轴心是地球上北极和南极之间的连线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我们能够看到太 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这就是日出 和日落的现象。同时,地球自转的速度并 不是均匀的,因此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在不 同的季节和地理位置会有所不同。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精选14篇)地球的运动教案篇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四季的划分2.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3.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力量目标通过观看地球自转时地球上消失昼夜更替现象和地球公转时地球上不同纬度消失昼夜长短的变化,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分析力量。
德育目标1.通过地球运动的学习,了解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而不是神的力气,从而对同学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教育。
2.通过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学习,使同学熟悉到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难点四季的形成和变化教学方法地球仪教学用图课时支配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一刻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中的。
地球,作为一个星球也不例外。
一方面,地球内部的组成物质在不断地变化运动着,例如火山喷发就是地球内部组成物质变化达到肯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球作为一个整体,也在进行着有规律的运动。
大家在前面已经知道了,地球一方面自身在自西而东的在进行着自转运动,另一方面,它还围着太阳进行着自西而东的公转运动。
今日,我们首先来学习地球的自转运动。
二.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 阅读p9~p10)(板书)其次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定义:绕地轴转动2.方向:自西而东3.周期:一天(24小时)4.昼夜更替现象二.地球的公转1.定义:绕太阳运动2.方向:自西而东3.周期:一年4.轨道:椭圆轨道5.特征:地轴总是倾斜的,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夹角。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四周。
(地轴的指向不变)6.季节的变化(师):地球始终处在不停的有规律的运动之中。
对于这一点,过去的人却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观察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只是这些日月星辰在运动,并且有人认为这些自然现象是神、是上帝在主宰着的。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北京新课程培训平谷区)
5.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料,搜集有关地球运动对古代文明影响的资料,编写一个简短的报告,分享古代文明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知识进行农业生产、天文观测等方面的经验。
作业要求:
1.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确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升地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细节知识掌握,尤其是对其地理意义的理解。
-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的概念时,往往容易混淆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速度等具体数值,需要通过直观演示和反复练习来加深记忆。
2.地球公转
-教师接着讲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轨道、速度、周期等知识。
-利用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这些地理现象对我们的生活、生产有哪些影响?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地球运动对地理现象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2.运用图表、案例、数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利用图表、动画等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地球运动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数据,深入理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 1.3地球的运动
三、设计理念与思路创造探究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尝试进行探究学习。
基本思路:四、教学方法教法学法创设情景法、演示法、实验法、读图分析法、探究教学法、总结归纳法情景感受法、实验体会法、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手电筒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画图用具(直尺、圆规)、铅笔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3分)导入:多媒体播放“地球运动动态模型”导入同学们边看模型,老师用诗句切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
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选出几个本课要重点研究问题记录下来。
①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②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结合他们的预习情况思考刚才的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和同桌交流分享。
可能会提出问题: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情景导入讲授新课,让大家思考“坐地日行八万里”能实现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
情景导入讲授新课地球自转课堂总结线速度角速度习题检测,知识巩固知识点反馈,解释诗句原理地球公转学生分组实验探究二、讲授新课【一】(15分)一、地球的自转(板书)请三位同学上来根据预习的情况给大家演示一下地球的自转运动。
(老师在旁边指导)老师演示,知识升华,加强同学对地球自转的绘图能力。
观察地球沿着地轴转动方向【提问】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呢?任何一种圆周运动,总离不开角速度和线速度。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提问】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计算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多少度?读图说出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位置侧面北极上空南极上空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全班同学按照座位前后排分小组,他们自己选出组长,整合每个人的问题边听老师的讲解,边解决问题:【同学回答:】……【同学回答:】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
人教版必修1高一地理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能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分析自转和公转的一般规律。
2.了解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及其原因。
4.了解时差和季节的形成原因。
5.在现实生活中会运用时区和区时、国际日界线。
6. 五带的划分.二、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能够准确地画出从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的宇宙观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线速度和角速度。
2.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1.恒星日和太阳日、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3. 地转偏向力.[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方法]1.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
2.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的FLASH动画演示,并适时提出研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寻找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教具准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等[讲授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毛泽东主席有一句著名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
言外之意就是说,我们虽然在教室里坐着,实际上我们每天移动了八万里。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地球在运动、在自转。
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二、新授课程(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地球自转(1)讨论问题(展示flash课件:地球的自转)①绕转的中心是,其空间指向有何特点?②自转的方向是,你能从不同视角描述自转的方向吗?请你画出示意图。
③自转的周期是,其时间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
明确:地球绕转的中心是地轴,其空间指向不变,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的周期是一日(或一天),其时间长度因参考点不同而不同。
(2)地球的自转示意阅读图1.15,根据该图,我们能得出哪些结论?①地球在绕地轴作自转运动,②地轴的一端恒指北极星附近。
七年级地球的运动
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非常小,约为0.0167,这意味着地球公转轨道接近于圆形。
轨道倾角
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面存在一定的倾角,称为黄赤交角,约为23.5度。
公转的周期
01
02
03
公转周期
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 间称为公转周期,也称为 一年。
恒星年
恒星年是地球真正绕太阳 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5 天。
自转的方向
总结词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从地球北极上方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 旋转;从地球南极上方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的周期
总结词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非常准确,平均为23小时56分04秒,称为恒星日。然而,由于地球自转轴的进动,恒星日 与太阳日之间存在微小的差异,太阳日比恒星日大约长3分56秒。
约每24小时会发生一次。
时差的产生
总结词
时差的产生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不同地区正午时刻的不同。为了统一时间标准,人们 通过时区制度来调整时间。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不同地区会依次面向太阳并迎来正午时刻。为了统一时间标准, 人们根据经度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之间的时间相差一小时。当某个地区 迎来正午时刻时,相邻的时区则正好相反。这种时间上的差异即为时差。通过调整时间,
回归年
回归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 点在赤道两侧往复运动一 周的时间,约为365天。
03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四季的形成
总结词
四季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 轨道之间的倾角导致阳光直射点在赤道两侧的回归线 之间移动,从而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阳光照 射的强度和时间不同,进而形成四季变化。
地球的运动
3、同时日落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判断正误: 1、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2、晨昏线通过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3、同时日落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判断正误: 1、经度不同,地方时一定不同 2、晨昏线通过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3、同时日落的地方,地方时一定相同
时区:为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 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 的同一时间,叫做区时。
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1、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2、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3、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4、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
建设航天基地的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充分利
用地球的惯性,从而节省燃料和成本。
2.天气:阴天少,雷雨天气少,有利于发射
•3.国防的安全:如建于山区、沙漠地区、地广
360° = 恒星日 =
360° 24时
=
1° 4分钟
规律:全球相等,皆为15 °/每小时;极点为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任一纬度
任一纬度 的旋转周 长
赤道的旋 转周长
赤道
想一想:
赤道与 任一纬度 周长是否相 同? 自转的线 速度是否 相同?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规律
1、从赤道向两极减小 (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 /小时) 2、南北纬60o 处 ,为赤 道的一半 3、极点为零
自我检测
(1)下列地点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 看一天河” 最接近的是 ( D )
A.拜科努尔(北纬46°) C. 酒泉(北纬40°) B.肯尼迪(北纬28°) D. 库鲁(北纬5°)
注意:只有在赤道地区才能看见天空中所有的 恒星。
【高中教育】2020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第1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xx 精选】最新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地球的运动第1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目标任务一览情境导入任务导航杜甫的诗《冬至》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升春又来”。
“冬至阳升”这个纯科学结论通过诗人的转换,巧妙地写进诗中。
为什么“冬至阳升”呢?2017课标 2003课标教学内容建议Ⅰ—1。
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
据图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2。
说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和昼夜交替的周期,区分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3。
据图说明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速度及其变化。
4。
通过绘制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示意图,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3~P15“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形式1 2。
地轴:地球自转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
地球的自转运动:⎩⎨⎧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旋转(如图b )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旋转(如图c )――→自西向东(如图a)方向:(1) (2)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 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的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均相等,约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4。
地球的公转运动: (1)方向:自西向东。
(2)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3)速度: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 A 点 近日点 1月初 最快 B 点远日点7月初最慢[合作探究]第①步:案例探究 1。
地球的自转(1)选出下列地球自转示意图中正确的,错误的在原图中改正。
提示 正确图为B 、F 。
错误图修改如下:(2)结合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该诗句主要反映了地球运动的哪种形式?与诗句最相吻合的地点在哪里?提示:自转。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1课后作业:1.3 地球的运动 Word版含解析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课后作业提升1.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正圆B.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大于B点C.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D.地球从A点动身再返回到A点所需的时间恰好为1恒星年解析:地球公转的轨道不是一个正圆,而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四周,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至远日点四周,速度较慢。
从A点动身再返回到A点的时间是1恒星年。
答案:D2.每年的10月1日是举国庆祝的国庆节。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A.北半球,这天之后连续向北移动B.北半球,这天之后连续向南移动C.南半球,这天之后连续向北移动D.南半球,这天之后连续向南移动解析:10月1日处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太阳直射点处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并连续向南回归线移动。
答案:D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极地地区毁灭极昼现象B.Q点经线所在的地方时为0时C.MO⏜为晨线D.NO⏜为晨线4.此时北京时间是()A.5日4时B.6日12时C.6日4时D.7日12时解析:P点、Q点所在经线均为日界线,其中必定有一条为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依据晨昏线的分布状况可断定只有P点所在经线才可能为自然日界线(为夜半球中心经线),则Q点所在经线为人为日界线(180°);此时,南极四周毁灭极夜现象,NO⏜为晨线。
自然日界线以东到180°为新的一天,即非阴影部分表示7日;P点经度为60°W,时间为0时,则120°E为12时。
答案:3.D 4.D第26届世界高校生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晚上8时在中国深圳进行。
据此完成第5~6题。
5.此时在美国纽约(74°W)的华人、华侨开头收看开幕式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为(区时)()A.8月13日9时B.8月12日7时C.8月11日19时D.8月11日21时6.此时全球处于8月12日的理论范围是()A.一半B.三分之一C.四分之三D.全球解析:第5题,纽约为西5区,与北京时间相差13小时,故纽约当地时间为8月12日7时。
13地球的运动 教案(湘教版必修1)讲解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三维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过程,并能演示4.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1.2.3.教学难点1.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课时安排4第1课时教学过程生师板书: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生分组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并注意观察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各呈什么时针师生总结,获取正确结论: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通过演示,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么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4生阅读教材,完成P16活动内容。
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课件显示:图1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推进新课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将会忽略不计。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360如图2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师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说课稿(北京新课程培训平谷区)
2.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地图、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地球运动产生的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现象。
3.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实际案例、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对气候、生物、水资源等方面的影响。
(三)巩固练习
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
1.地球仪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仪操作,观察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过程,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2.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3.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地球仪操作、观察实际案例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是经验学习理论,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主次、层次和关联性。
3.保持板书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地球运动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2.学生在实践操作地球仪时,可能出现操作不熟练的情况。
3.课堂互动中,部分学生可能参与度不高。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拓展学生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 纬度
春分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26'N
0˚
23˚26'S
规律: 1.通过黄赤交角来确定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2.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度数的关系是:互余。
如果黄赤交角变为26˚,那么回归线的度数是多 少?极圈的度数是多少?
4.速度 (1)角速度: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360˚/24h=15˚/h
N
15˚
B
15˚
A
除南北两极点外,地球各地角 速度相同,都是15˚/h; (2)线速度:地球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的弧长
任一点的线速度:πR· cosα/12h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60˚是赤道线速度的一半,极点没有线速度。
3.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规律: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转。
判断:以北半球为例,聚落、挖沙厂、防洪堤坝 设置在哪一岸较好?
海 洋
一、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逆时针,南极上空: 顺时针;
4.公转轨道 (1)形状:近似正圆的椭圆 (2)日地距离:近日点(1月初)、远日 点(7月初) 5.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近日点______、远日点______
二、黄赤交角(★★★★★) (1)概念: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两个交点,即春分点 和秋分点。(二分二至日:春分:3.21前后、夏 至:6.22前后、秋分:9.23前后、冬至:12.22 前后)
此处是春分还是秋分?
★★★★★
(4)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范围:23˚26'N--23˚26'S; ②过程:春分日(_______)→春分日后→(____移)→夏至 日(___________)→夏至日后→(_____移)→秋分日(____) →秋分日后→(____移)→冬至日(_______)→冬至日后→
④秋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___移动,北半球各地 昼渐__,夜渐___,昼___夜; ⑤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___值, 其中,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终日不出,出现____现象; 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向__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 ___,夜渐___,但总体还是昼___夜___。 ⑥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回到赤道,完成一次回归 运动;
2.正午太阳高度(H)的变化 (1)概念:一日内的最大太阳高度。 (2)会画几个特殊节气的H; (3)H的计算: 某地的H=90˚—纬度差(太阳直射点纬度、该 地的纬度) 春分日北极点的H? 45˚S的H?
(4)H的变化规律
①纬度变化:H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季节变化:
春秋分日:H由____向______递减,南北极点的H是 ____;夏至日:H由____向______递减,北极点的H 是______,南极点的H是_____,南极圈的H是 _______,北回归线以北地区H达到一年中的最___值, ______H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H由____向 ______递减,北极点的H是______,南极点的H是 _____,北极圈的H是_______,______H达到一年中 的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H达到一年中的最___值。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引起的现象)(重点) 1.昼夜更替 2.地方时 3.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4)晨昏线(圈)的特点及应用 ①平分地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②晨昏圈上太阳高度为___,并始终与太阳光线____; ③永远_____赤道;赤道上_______太阳升起,_____ 太阳落下; ④与经线圈的关系,重合(二分日)或者有夹角,夹 角范围在0°--23˚26'N之间,且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相同;
N S
2.地方时 (1)概念:因经度(地点)而不同的时间; (2)计算: ①本质:360˚/24h=15˚/h=1˚/4m ②方法 第一步:计算两地间的经度差:“同(都是东经度) 减异加”; 第二步:根据经度差计算两地间的时差; 第三步:确定时间:“东加西减”——针对所求地点
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时差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理现象)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为_____和______,它 们的长度可以反映某地某时间昼夜时间的长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①春分日:全球昼夜____;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 向__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___,夜渐___,昼___夜; ②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__值,其中, 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终日不落,出现___现象;夏至以 后,太阳直射点向__移动,北半球各地昼渐___,夜渐 ___,但总体还是昼__夜__。 ③秋分日,全球昼夜______。
规律总结: 1.同一条经线上时间_______; 2.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_____;二至日,晨昏 线与极圈______;
(3)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 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
具体办法:每隔经度___为一个时区,全球 共划分成____个时区;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的 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中时区以东为___时区, 依次为东一至东十二区;中时区以西为___时区, 依次为西一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 7.5°,合为一个时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
重要概念(★★★★★) ★ 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距离遥远,可 视为平行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0˚≤h≤90˚) 正午太阳高度(H)——一日中的最大太阳高度 (都是90˚吗?)
春分日H的画法 N S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包括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_____,南极上空: ______; 3.周期(参照物不同,则周期不同) (1)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 (2)太阳日:24小时 谁是真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