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年题型总结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58913da0116c175e0e4837.png)
)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平冈。
为/卷/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老夫/ /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随报/倾城/冯唐?会遣//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酒酣/胸胆/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挽/雕弓/如1075 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题解】《江城子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①聊:姑且,暂且。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城子 密州出猎》知识精讲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江城子 密州出猎》知识精讲](https://img.taocdn.com/s3/m/08b65342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9.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一、课文助读【文题解读】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出猎,外出打猎。
题目交代了词作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缘起。
本词是苏轼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了他英武豪迈、气势磅礴的爱国之志。
自此,他开创了豪放词派,树起了“自是一家”旗帜,扩大了词的境界。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三苏”。
苏轼学识广博,文章诗词书画均工。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诗文有《东坡七集》,词集有《东坡乐府》。
【写作背景】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苏轼上任的第二年春夏,密州天旱,旱灾蝗灾害相继发生,而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
苏轼曾到位于东武(今山东城)西南二十里的常山祈雨,后果然得雨,他再往常山祭谢,并开雩泉、建雩泉亭。
同年十月,常山之庙整修一新,苏轼再往祭谢,归途中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以抒怀。
二、课文解析三、文章结构四、课后习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答案】意思:①“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②“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③“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关联: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
五、核心命题解读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答案】示例: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意思对即可)2.在下阕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009—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f7b56dbbb4cf7ec4afed06d.png)
一、2018年贵州省铜仁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宁,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上阙一个“”字,不仅表现了出猎场面的盛大壮观,而且写出了随猎者矫健的身姿和如虹的气势。
(2分)⑵请对下阙中“特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⑴卷⑵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像汉文帝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以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二、2018年广西柳州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本词中“孙郎”指的是①。
②上阙描写的是的场景。
(2分)15.赏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
(2分)答案:14.①孙权;②冬季打猎(或壮观的出猎、出猎、狩猎)15.共2分。
用典1分,情感1分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活用典故,作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词人希望能重新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报国的思想感情。
三、2018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5.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1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4分)答案:15.上阕描绘了太守出猎的壮阔场面。
“狂”字统率全词,既是全词的线索,也是全词抒情的依据。
16.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天狼”,喻指辽和西夏。
表达了作者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古诗文阅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及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及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19c30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3b.png)
【古诗文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及阅读答案【古诗文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集锦及阅读答案江城子·米州狩猎苏轼我非常喜欢青少年,左手拿着黄色,右手拿着绿色。
锦缎帽,貂皮,千马万马滚平岗。
为了报到这座城市,跟随知府,射杀老虎,看看孙朗。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个词中描述狩猎场景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2.“能画一个像满月一样的雕花蝴蝶结,向西北看,射出天狼星”表达了诗人的感情?(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江城子”是这个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牌名题目4.请写下“能画一个像满月一样的雕花蝴蝶结,向西北看,射杀天狼星”的总体构思及其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它表达了作者报效祖国、抵御侵略者、做出贡献的决心。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用典的作用是:委婉含蓄。
6.这些词中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___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诗人们把自己比作古人,希望被朝廷重用。
7、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_________;下阕重在_______。
叙事(描述)、抒情8、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表达报国抗敌的爱国情怀。
9、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豪情壮志。
(2分)在密州打猎(或:在城市打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成就)10、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________”。
(1分)青城1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陪同狩猎的武士都戴着锦缎帽子,穿着奢华的貂皮猎装,骑着马奔驰。
中考诗歌赏析专题05-江城子密州出猎(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试题精练)
![中考诗歌赏析专题05-江城子密州出猎(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试题精练)](https://img.taocdn.com/s3/m/5092c069c77da26924c5b029.png)
——中考诗歌赏析专题——【㈠雄心壮志篇】05《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文学常识】㈠作者资料。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苏黄:苏轼、黄庭坚。
苏辛:苏轼、辛弃疾。
㈡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由黄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他上任的第二年,密州蝗旱灾害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又不断进扰。
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近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驰骋疆场,为朝廷效力。
这首词是他在这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㈢解题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出猎,外出打猎。
题目交代了词作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缘起。
【基础字词】㈠课本注释①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②[老夫]作者自称。
③[聊]姑且,暂且。
④[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黄,指黄犬。
擎,举着。
苍,指苍鹰。
⑤[千骑]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⑥[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
⑦[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
孙郎,指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这里是作者自喻。
⑧[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尚,还。
开张,开阔有雄伟。
⑨[鬓微霜]鬓角稍白。
⑩[持节云中,何是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首颗首级而获罪削职。
冯唐为之向文帝辩白此事,文帝即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复为云中郡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e8f845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6.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鉴赏题考点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1、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艺术手法,以及采用这种艺术手法的好处。
(主旨)这首词记叙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主要艺术手法是用典。
主要用了“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
好处:含蓄委婉地表明了作者希望朝廷重新任用自己,以及报效国家,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决心。
2、词的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3、从审美风格上看,这是一首豪放词;全词的点睛之笔是:“老夫聊发少年狂”,贯穿全词的词眼是“狂”字;词中体现“苏词”豪放风格的动词有:擎、卷、挽、射。
4、这首词的上片以叙述为主,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
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为报倾城随太守”中的“太守”指的是苏轼自己,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
5、这首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表达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江城子密州出猎》习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92e49f87c24028915fc3b9.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一、理解性默写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二、赏析选择题:1、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B.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解析】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应以“魏尚”自比。
2、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暨中考试题汇编(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97f8f54afe04a1b071def1.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中考试题汇编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思想内容】这首词上片写打猎时的壮阔场景,下片写感想和愿望,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名句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此处用典,在做到言简意赅的同时,更能把读者的视野无限地扩展,让人产生无数的联想,生动形象,使文章更有张力。
【艺术特色】在人物描写上,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烘托渲染,把词中主人公的威武英姿和豪情满怀生动地刻画出来。
叙事上点面结合,把纷繁的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五年中考】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1-2题。
(5分)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典故。
(2分)2.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叙写了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抒发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B.“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鬓微霜”着意写自己的年老,表达因年事已高而无法作战的哀叹。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豪放的。
【答案】1.(2分)遣冯唐;射天狼9.(3分)C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汇总(2009-2017)(可编辑修改word版)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题汇总(2009-2017)(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839ccb76c66137ef061931.png)
贵州省安顺市2017 年中考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这首词在写法上最具特色的是运用典故抒发感情,其中这些典故涉及作者心目中两位英雄人物,他们是、。
(2 分)10.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2 分)答:11.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答:答案:(一)古诗词赏析(7 分)9.孙权魏尚(顺序可颠倒)(2 分)10.“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 分)11.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送了作者’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写无限热爱。
(3 分)(若只判断不分析,不给分)2017 年贵州省黔南州中考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下阕重在。
(2 分)1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 分)15.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 分)答案:(一)古诗赏析(6 分)13.(2 分)描写(叙事、记叙、叙述)抒情(抒怀)14.(2 分)作者以魏尚自喻,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 分)引用典故,使情感表达委婉含蓄。
(1 分)15.(2 分)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九下02《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
![九下02《江城子密州出猎》-初中语文古诗词赏析考点梳理与实训(含答案)-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b6b7d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a.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字词解释:①老夫:作者自称。
②聊:姑且,暂且。
③黄:指黄犬。
④苍:指苍鹰。
⑤千骑:形容从骑之多。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⑥倾城:形容随观者很多。
⑦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这里是作者自喻。
⑧尚:还。
⑨鬓微霜:鬓角稍白。
⑩会:终将。
⑪雕弓:饰以彩绘的弓。
⑿天狼:星名。
这里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内容描述:老夫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帽,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上千个骑马的人驰骋,如疾风席卷山冈。
为了报答倾城百姓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尽兴喝酒,我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鬓角稍白,这又有什么妨碍!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我终将使尽力气拉弓,把那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圆如满月,朝西北眺望,奋勇射杀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
全诗赏析:这首词通过描写出猎场面的壮观,借历史典故抒发了词人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上片描绘出猎的壮观场面,词人“狂态毕露”;下片抒怀,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表达了作者杀敌卫国的雄心壮志。
全词气概豪迈,“狂”字贯穿全篇,气象恢宏。
主旨:通过上阕描写出列场面(狂),在下阕抒发报国情(典故)及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情感写作特色: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第一组题目:(1)【内容筛选】在这首词中,作者用了“亲射虎”“”“”这三个典故。
(1分)(2)【词语鉴赏】“千骑卷平冈”的“卷”字能否用“过”字替换,为什么?(3分)第二组题目:(1)【内容筛选】“狂”是这首词的词眼,词人的“狂”体现在外表、动作、神态、志向等方面,请任选一角度,从词中找出词人“狂”的表现。
《江城子密州出猎》习题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cba2a5b52acfc789ebc9b4.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二、赏析选择题:1、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B.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解析】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应以“魏尚”自比。
2、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完整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
![(完整版)《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考阅读题汇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766726d1f34693dbef3e21.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题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北宋文人苏轼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的一首词。
选自《东坡乐府笺》。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①聊:姑且,暂且。
②狂:豪情。
③尚:还。
④会:会当,将要。
⑤挽:拉。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狂态,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岗。
为了回报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当年的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定将把雕弓拉得满满的,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中考试题】――2005 河南省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
(共4分)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密州出猎》选择题、简答题
![《密州出猎》选择题、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73635e84af45b307e87197b5.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择题、简答题一、赏析选择题:1、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B. 词的上片记叙了一个壮观的出猎场景。
词人装备齐全,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表现出了像当年孙权一样的少年狂气。
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D. 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解析】C. 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冯唐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
“射天狼”直抒胸臆,表达词人关心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应以“魏尚”自比。
2、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解析】D、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3、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来看都是粗狂、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
B.词的上阕展现出人数众多、装备齐全的壮观的狩猎场面,突出表现了作者的“狂气”。
C.“何日遣冯唐”一句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赦免自己、重用自己,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痛恨和愤懑之意。
D.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希望驰骋沙场为国御敌的壮志,抒发了关怀国家命运、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密州出猎》简答题
![《密州出猎》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8aadffbe23482fb4da4cf2.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简答题
简答题
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答:“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有什么含意?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敌军。
好处: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4、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答: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江城子密州出猎历年题型总结
![江城子密州出猎历年题型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314773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2.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历年题型总结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a05a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0.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借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愿驰骋疆场、为国立功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心志的诗句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4、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诗句是: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二、简答题1、以首句中的“狂”字为例,简要分析这首词“豪放”的特点。
答:“狂”字为全篇定下豪放的基调。
上片主要写打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杀敌卫国的壮志豪情。
2、苏轼这首词和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一致,为什么?答:不一致,《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无限热爱。
《江城子·密州出猎》知识点归纳
![《江城子·密州出猎》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9dda6590c22590103029d72.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知识点归纳1.了解作者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内容介绍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写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3.作品主题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4.考点归纳(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分)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4)“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
(5)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7)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倾城”。
(8)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2分) 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9)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①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10)贯穿全词的“词眼”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狂;突出自己要发少年狂的豪情壮志(11)“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1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一下“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所展现的壮观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答案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2分)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1分)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共2分)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共2分)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8、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派。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3、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
4、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
5、倾城 6、B 7、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豪放9、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0、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11、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湖北孝感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7.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6、壮观场面报国情怀7、B湖北年荆州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下阕重在。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①叙事(描写) 抒情 (2分)②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四川资阳2007江城子密州出猎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
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v1.0 可编辑可修改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1、C2、C江苏盐城2009江城子密州出猎7、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8、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8、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广东广州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4分)(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湖南长沙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
(共18分)(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3.“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13.(2分,每空l分)词牌名题目1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
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意思相近即可)新疆省乌鲁木齐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答案】C甘肃天水2011江城子密州出猎vs东栏梨花【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东栏梨花苏轼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1.【甲】请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____,下片重在。
(2分)2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2分)23.【甲】诗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选什么意思(2分2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
(4分)21.叙事(描写)(写出其中一项即可)抒情22.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3.“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1分)“遣玛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1分)24.【甲】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5分)【乙】诗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思想盛情。
(1.5分)示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1分)四川达州2011江城子(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
(2分)v1.0 可编辑可修改上阕:下阕: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
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
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
下阕写报国情。
(2分,意同即可)18.C(2分)四川眉山2011江城子12.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