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最后报告

合集下载

传输原理考试复习题

传输原理考试复习题

一、 填空题1、有某种液体,质量为m ,其在x 轴向的质量力可以表达为xm 。

2、流体的静压强方向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3、 连续流体中,流场中各点的流速方向沿流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4.绝对静止流体中的等压面形状为水平面5.已知流体中某点的绝对压强为16米水柱,则该压强相当于156960Pa.6789=ν.51011121314d 米,用415u N ,流体的导热系数为λ,管内壁温度为20℃。

则流体与管内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对流换热量的表达式是=q d10λu N (2/m W )。

15.流体中某点的压强为3.4工程大气压,该压强值相当于333427.8Pa 。

16.当=a -1/3时,流场y ax u x sin 3=,y x u y cos 2=才可以连续。

17.若有一灰体表面的黑度为0.8,当其表面温度为227℃时,辐射力的大小为2837.52/m W 。

18.当温度不变时,流体的体积随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称为流体的压缩性 20.流场中一条流线上某点的速度方向与流线在该点的切线重合。

21.流体流动可以分为两种流态,分别称为层流和湍流毕托管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中某点流速的仪器。

37.随着黑体温度的升高,其所辐射出去的射线中具有最大辐射力的波长会逐渐向短波区靠近。

38.一流体和固体壁面进行对流换热,已知壁面温度恒为90℃,流体主流温度为40℃,且壁面与流体间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h 为)/(2.02℃⋅m W 。

则紧贴壁面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层流底层的导热量==0n dndTλ102/m W 。

39.密度为3/1000m kg =ρ,运动粘性系数为s m /10725-⨯=ν)的水在一平板上流动(如图1)。

如果1x x =处的速度分布是33y y v x -=。

则(1)在01==y x x ,点处的粘性切应力为0.212/m N 。

(2)在11==y x x ,mm 点处沿y 方向的粘性动量通量数值为+0.26912/m N(3)在11==y x x ,mm 点处沿x 方向的对流动量通量数值为3.002/m N40.一初始温度为T ℃的凸表面固体,被置于室温恒为sT 的大房间内。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答案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答案1. 传递过程原理中,质量传递系数K的单位是什么?答案:质量传递系数K的单位是m/s。

2. 在对流传热中,流体的雷诺数Re和普朗特数Pr分别代表什么?答案:雷诺数Re代表流体流动的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普朗特数Pr代表流体的动量扩散系数与热扩散系数之比。

3. 描述扩散过程的基本方程是什么?答案:描述扩散过程的基本方程是菲克扩散第一定律,即J=-D(dC/dx),其中J为质量通量,D为扩散系数,dC/dx为浓度梯度。

4. 在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的达西定律表达式是什么?答案:达西定律表达式为v=-K/μ(dP/dx),其中v为流体流速,K 为渗透率,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dP/dx为压力梯度。

5. 描述流体在管道内层流流动的哈根-泊肃叶方程是什么?答案:哈根-泊肃叶方程为ΔP=8μLQ/πr^4,其中ΔP为压力降,μ为流体的动力粘度,L为管道长度,Q为流量,r为管道半径。

6. 在热传递中,对流换热系数α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案:对流换热系数α与流体的物理性质、流动状态、管道或物体的几何形状以及流体与物体表面之间的温差有关。

7. 描述流体在管道内湍流流动的科尔布洛赫方程是什么?答案:科尔布洛赫方程为f=0.079/Re^(1/4),其中f为摩擦因子,Re为雷诺数。

8. 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什么?答案: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导热、对流和辐射。

9. 描述流体在管道内层流流动的哈根-泊肃叶方程与湍流流动的科尔布洛赫方程有何不同?答案:哈根-泊肃叶方程适用于层流流动,而科尔布洛赫方程适用于湍流流动。

层流流动时,流体的流动是有序的,摩擦因子与雷诺数的关系较为简单;湍流流动时,流体的流动是无序的,摩擦因子与雷诺数的关系更为复杂。

10. 在热传递中,辐射换热与对流换热有何不同?答案:辐射换热不依赖于流体的存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而对流换热需要流体作为热传递的介质。

辐射换热的速率与物体表面的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而对流换热的速率与物体表面与流体之间的温差成正比。

传输原理复习总结

传输原理复习总结

绪论1。

什么是传输过程?传输过程是动量传输、热量传输、质量传输过程的总称,简称“三传” 或者“传递现象”。

是工程技术领域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动量传输: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上,动量由高速度区向低速度区的转移。

热量传输:热量由高温度区向低温度区的转移.质量传输:物系中一个或几个组分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转移。

2.“三传”之间的联系:动量、热量、质量三种传输过程有其内在的联系,三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连续介质中发生的“三传” 现象有共同的传递机理。

在实际工程中,三种传输现象常常是同时发生的。

3。

传输原理主要研究什么?传输原理主要研究传输过程的传递速率大小与传递推动力及阻力之间的关系。

4.传输过程的本质:传输过程是物质或能量从非平衡态到平衡态转移的物理过程。

是某物质体系内描述体系的物理量(如温度、速度、组分浓度等)从不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转移的过程。

5.金属加工成形的分类热态成形—-金属的成形过程,是在较高温度状态下,通过高温手段,使金属成形。

冷态成形——金属在常温下,使金属成形。

如:切削、冲压、拔丝。

5.金属热态成形的四种工艺(“三传” 现象广泛存在于其中)铸造:液态(或固液态)金属——注入模具中——降温、凝固.锻压:金属加热至塑性变形抗力小、但是仍然为固体的状态,采用锻打、加压手段,而获得一定的形状的工艺方法。

焊接:焊接是通过加热、加压,或两者并用,用或者不用填充材料,使两工件产生原子间结合的加工工艺和连接方式。

热处理:热处理就是将工件通过热处理(高温加热,冷却速度不同)达到调整材质(如基体组织发生变化,硬度发生变化),以及削除应力.动量传输第一章流体及其流动1。

动量传输起因,以及对热量、质量传输的影响:(1)流体内部不同部位的质点或集团的流动速度不一致。

(2)流动速度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动量分布不均匀。

属于不平衡态,必然发生动量的交换或传递过程。

(3)这样的动量传递,就会影响到热量和质量的传输过程。

传递过程原理考试复习提要

传递过程原理考试复习提要

传递过程原理考试复习提要(共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传递过程原理复习提要一、掌握流体运动的连续性方程在直角坐标和柱座标中表达式的推导,方程本身及相应各项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二、非稳态流动系统的物料衡算例题:一装有质量浓度为30%(wt)的氢氧化钠溶液料桶,桶内溶液起始质量为7000kg ,现将桶底阀打开,使其以125L/min 的流率排出,同时以145L/min 的速率向桶内注加质量浓度为24%的氢氧化钠溶液予以补充,试求桶内浓度达到28%所需的时间及此时桶中的溶液质量。

设任意时刻,桶内的溶液均能充分混合均匀,在24%~30%的氢氧化钠质量浓度范围内,溶液密度与浓度的关系为ρ=1000(1+x),x 为氢氧化钠质量百分浓度。

三、掌握连续性方程用于判别流体的不可压缩性方法;掌握随体导数、对流导数、局部导数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其计算流体运动的加速度; 掌握流体作有势运动的判别条件和依据;掌握流线、势线、流函数、势函数的概念及其求取方法;掌握流线、势线正交性的证明方法。

例题:已知在二维流场中,稳态流动下的流体速度向量为: j x 23 i 3yx y)U(x,2 += 且其中一根流线过点(1,2)。

试求:(1) 该流体在整个流场中是否不可压缩;(2) 过空间位置(3,2)的流体质点运动加速度;(3) 该流体是否作无旋(有势)运动,若无旋,试求其势函数Φ;(4) 过空间位置(2,1)的流线函数Ψ;(5) 证明在整个流场中,势线Φ与流线Ψ正交。

四、 掌握流体运动参数的瞬时性与时均性、脉动性之间关系,掌握流体运动的湍动强度概念及计算方法。

例题:在一系列以毫秒计的相同时间间隔内,用测速仪测得流场中某点处沿x 方向的瞬时速度U x(t)如下(速度单位:m/s ):U x(t): ,,,,,,。

试计算该点的时均速度U t av 及湍动强度I x 。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ptx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答案.pptx

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
Z1
P1
Z2
P2
或P
P0
gh
P0h
同一静止液体中单位重量液体的比位能 可以不等,比压强也可以不等,但比位 能和比压强 可以互换,比势能总是相等的。 2-4 如图 2-22 所示,一圆柱体 d=0.1m,质量 M=50kg.在外 力 F=520N 的作用下压进容器中,当 h=0.5m 时达到平衡状态。 求测压管中水柱高度H=?
Xl=d=y0c.6my,Jc由cA理 s论inh力405学 平d2衡s理in14论5知,a当闸4门ha0刚3b 刚 转 ab动0.4时4,
F力和 T 对铰链的力矩代数和为零,即 : sin 45
M Fl Tx 0
故 T=6609.5N 2-14 有如图 2.32 所示的曲管AOB。OB 段长L1=0.3m,∠AOB=45°, AO 垂直放置,B 端封闭,管中盛水,其液面到 O 点的距离L2=0.23m, 此管绕 AO 轴旋转。问转速为多少时,B 点的压强与 O 点的压强相 同?OB 段中最低的压强是多少?位于何处?
即:
求解微分方程得过点(3,1,4)的流线方程为: (x 2)3 y 1 3.2 试判断下列平面流场是否连续? u x x s3i(nzy,u3)3yy3x 1co3s y
解:由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空间连续性方程(3-19,20) :


3
x 3x x
x
y 3
2 sin y
3sin y 3 2 1 xsin y
dF ghdA gysin dA
板受到的总压力为
F dF g sin ydA g sin yc A hc A
A
A
盖板中心在液面下的高度为 hc=d/2+h0=2.3m,yc=a+h0/sin45°

《传递过程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传递过程原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传递过程原理》课程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P56)1. 不可压缩流体绕一圆柱体作二维流动,其流场可用下式表示θθθsin ;cos 22⎪⎪⎭⎫⎝⎛+=⎪⎪⎭⎫⎝⎛-=D r C u D r C u r其中C ,D 为常数,说明此时是否满足连续方程。

2. 判断以下流动是否可能是不可压缩流动(1) ⎪⎩⎪⎨⎧-+=--=++=zx t u z y t u yx t u z y x 222 (2) ()()()⎪⎪⎪⎪⎩⎪⎪⎪⎪⎨⎧=-==-=22221211t tz u xy u x y u z y x ρρρρ3.对于下述各种运动情况,试采用适当坐标系的一般化连续性方程描述,并结合下述具体条件将一般化连续性方程加以简化,指出简化过程的依据。

(1)在矩形截面流道内,可压缩流体作定态一维流动;(2)在平板壁面上不可压缩流体作定态二维流动;(3)在平板壁面上可压缩流体作定态二维流动;(4)不可压缩流体在圆管中作轴对称的轴向定态流动;(5)不可压缩流体作圆心对称的径向定态流动。

《化工传递过程导论》课程作业第三次作业参考P-573-1流体在两块无限大平板间作定态一维层流,求截面上等于主体速度u b的点距离壁面的距离。

又如流体在圆管内作定态一维层流,该点距离壁面的距离为若干?距离壁面的距离02(12d r =-3-2温度为20℃的甘油以10kg/s 的质量流率流过长度为1m ,宽度为0.1m 矩形截面管道,流动已充分发展。

已知20℃时甘油的密度ρ=1261kg/m 3,黏度μ=1.499Pa·s 。

试求算(1)甘油在流道中心处的流速以及距离中心25mm 处的流速; (2)通过单位管长的压强降;2max 012P u y xμ∂=-∂流动方向上的压力梯度Px∂∂的表达式为:max 22u Px y μ∂=-∂ 所考察的流道为直流管道,故上式可直接用于计算单位管长流动阻力:fP L∆,故: -1max 22022 1.4990.119142.7Pa m 0.1()2f P u P P L x L y μ∆∂∆⨯⨯=-=-===⋅∂ (3) 管壁处剪应力为:2max max 002[(1())]xy y y yu u yu yy y y μτμτμ==∂∂=-⇒=--=∂∂ max 2022 1.4990.119N 7.135m 0.12u y μτ⨯⨯⇒===故得到管壁处的剪应力为2N7.135m《化工传递过程导论》课程第四次作业解题参考(P122)2. 常压下,20℃的空气以5m/s 的速度流过一光滑的平面,试判断距离平板前缘0.1m 和0.2m 处的边界层是层流还是湍流。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题--简答题

化工-传递-过程-复习题--简答题

传递过程原理复习题(2013)1.何为“连续介质假定”,这一假定的要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何种条件下流体可处理为连续介质。

2.如何理解“三传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内在的了解”的说法?试从分子传递的角度阐述三传的共性。

3.试解释流体力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两种分析观点。

采用上述两种分析观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4.什么是陏体(拉格朗日)导数,其物理意义如何? 以气压测试为例说明全导数,偏导数,陏体导数各自的含义。

5.试解释连续性方程的物理意义,如何依据特定条件对连续方程进行简化。

6.试从不可压缩流体流动的⋅-sn方程和连续性方程出发,经简化推导出描述垂直于重立方向的单向稳态层流流动的方程形式。

并对无限大平行平板间的剪切流和库特流进行求解。

7.何为惯性力,何为粘性力,为何爬流运动中可忽略惯性力,而当1R时却不能忽略粘性力的影响。

e8.何为流函数,何为势函数,二者间存在何种关系,理想流体的有势无旋流动的条件如何。

9.边界层学说的内容如何,什么是边界层的形成与发展,什么是临界距离,临界点前后边界层有何异同,试以流体进入圆直管流动为例解释曳力系数以及传热、传质系数沿程变化规律。

10.什么是边界层分离,发生边界层分离的原因以及对流动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11.如何依据数量级比较法从N-S方程出发推导出普兰特层流边界层方程,如何估计边界层厚度。

12.边界层内不同区域中传递机理有何区别,总结比较三种传递现象中下列内容的异同。

①边界层及边界层方程。

②边界层的求解方法与结果。

③无因次准数及其物理意义。

13.发生湍流的原因是什么,湍流有何特点,如何进行时均化处理,如何对湍流进行描述。

14.什么是雷诺应力,其与粘性应力有何区别,如何得到雷诺方程。

15.何为导热问题的数学模型,边界条件分为几类,毕渥准数Bi对导热计算有何意义。

16.若25℃的常压空气以6m/s的流速流过平板壁面,试指明距平板前缘0.15m处边界层内流型,求出边界层厚度。

若流体与壁面同时存在传热与传质,如何求出热边界层及浓度边界层厚度,并求出局部及平均传热、传质系数。

传递过程原理课后答案

传递过程原理课后答案

传递过程原理课后答案1. 详细解释了传递过程原理。

传递过程原理是指信息、物质或能量通过不同媒介传递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媒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媒介的特性决定了传递的效率和速度。

传递过程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医学和环境科学等。

2. 传递过程原理的应用领域。

传递过程原理在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电信技术进行信息传递。

传递过程原理能够解释电信技术中的信号传输原理,从而提高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传递过程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医学领域。

例如,在药物输送系统中,药物需要通过合适的媒介传递到病变部位,以实现治疗效果。

了解传递过程原理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药物输送系统,提高治疗的效果。

另外,环境科学也是传递过程原理的应用领域之一。

例如,在大气污染控制方面,了解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递过程可以帮助科学家设计有效的污染控制策略,减少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3. 传递过程原理的关键因素。

在传递过程中,影响传递效果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媒介的性质、传递距离和辐射条件等。

首先,媒介的性质是影响传递效果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传递特性,如光的折射和反射、声音的传播速度和衰减等。

通过了解媒介的性质,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媒介来实现特定的传递效果。

其次,传递距离也是影响传递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传递距离的增加,信息、物质或能量的传递效果会逐渐减弱。

因此,在设计传递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传递距离,以确保传递效果达到预期。

最后,辐射条件也是影响传递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例如,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能量传递的效果。

了解辐射条件可以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设计出更高效的能源传递系统。

4. 传递过程原理的局限性。

传递过程原理虽然在各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传递过程原理是基于已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规律建立的,因此在处理未知规律或复杂系统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传输原理真题总结(非简答题)

传输原理真题总结(非简答题)

一、填空题1.傅里叶揭示了()与()成正比,方向()。

2.牛顿换热定律指出,对流换热热流()与固体表面温度和流体温度之差成()比。

3.物体之间在空间通过()进行能量的交换过程称为()。

4.浓度场是描述浓度在()和()上的分布情况。

5.扩散通量()指沿着扩散方向(),()扩散的物质量,也等于扩散物质的()和()的乘积。

与浓度梯度方向()6.固相扩散系数与()和()有关。

7.传质过程质量守恒原理是:流入量-()+()=()。

8.物体之间存在()是他们之间进行传热的先决条件9.任何物体的温度只要高于()K就会向外释放电磁波10.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指出:黑体辐射能量()成正比11.对流换热热阻等于()的倒数,屏壁内的导热热阻等于屏蔽厚度δ与导热系数λ的比值12.扩散方程的解析解可以用()()()的形式表达13.对流换热热流与固体表面温度和流体的温度差成(),与固体表面处的()方向相反,相应的换热热阻等于()的倒数15.温度不同直接接触的物体或者一个物体内温度不同的各个部分之间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16.纯铁渗氮过程中,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渗入氮的质量与渗氮气氛中()或者渗氮表面处的()成正比17.基于金属A和B组成扩散偶产生的克肯达耳效应,达肯导出了互扩散系数表达式,指出互扩散系数与界面处金属A和B的()与()有关二、判断题1.物体对热射线的吸收率等于0时,称该物体为黑洞。

()2.沿着传热方向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温度降低1℃时所传过的热量称为综合热交换系数()导热系数()3.物体1和2进行辐射换热时,如果物体1被物体2包围,则角系数φ12=0.()φ12=1()4.扩散激活能的单位是J/mol。

()5.一维稳态扩散条件是C(x,t)对x的偏导数=0()6.钢的渗碳过程中,如果扩散系数与碳浓度无关,则碳的渗入深度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渗入深度与温度呈指数规律变化()7.灰体的黑度指灰体辐射能量与同一温度下黑体辐射能量之比()8.热传导与扩散方程第三类边界条件是T(x,t)/t=0()9.扩散系数的单位是m/s²()10.相变反应扩散速度取决于化学反应和原子扩散两个因素()11.导温系数(α=λ/ρс)的单位是m²/s()12.刘体重冷热部分密度不同产生浮升力而导致流体流动成为自然对流()13.对流换热热阻是对流换热系数的倒数()14.浓度场是描述浓度和时间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15.化学热处理过程中,由表面反映控制相变扩散过程时,反应层厚度与时间成直线关系()16.激光加热表面换热边界条件,可近似用第一类边界条件描述()17.导热系数与温度无关是热传导方程获得解析解的条件之一()18.实际物体辐射能量是其辐射能量与反射能量的总和()19.沿着对流和辐射传热方向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温度降低1℃时所传过的热量称为综合热交换系数()20.二维稳态温度场T(x,y,г)中,зT(x,y,г)/зx=0()21.当材料在保护气氛中加热时,求解其内部温度场采用的边界条件是-DзC/зρ=β(Cp-C),其中D、β、Cp分别是扩散系数,界面传递系数和气氛中渗入元素浓度。

中南大学传递过程原理--习题---解答解析

中南大学传递过程原理--习题---解答解析

《传递过程原理》习题(部分)解答2014-12-19第一篇 动量传递与物料输送3、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P67. 1-3-12. 测量流速的pitot tube 如附图所示,设被测流体密度为ρ,测压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1,测压管中液面高度差为h 。

证明所测管中的流速为:v =√2gh(ρ1ρ−1)解:设点1和2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P 1+ρgh= P 2+ρ1gh ,即P 1- P 2=(ρ1-ρ)gh ①在点1和点2所在的与流体运动方向垂直的两个面1-1面和2-2面之间列Bernoulli equation:P 1ρ=P 2ρ+v 22, 即 P 1−P 2ρ=v 22 ② ( for turbulent flow)将式①代入式②并整理得:v =√2gh(ρ1ρ−1)1-3-15. 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

各部分相对位置如附图所示。

管路直径均为φ76×2.5mm,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24.66×103Pa;水流经吸入管和排出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分别按∑h f,1=2υ2和∑h f,2=10υ2计,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υ为吸入管和排出管的流速(m/s)。

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力为9.807×104Pa(表压)。

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查表得,20℃时水的密度为998.2kg/m3;设贮槽液面为1-1面,泵入口处所在的与流体运动方向垂直的面为2-2面,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内侧面为3-3面,以贮槽液面为水平基准面,则(1) 在1-1面和2-2面之间列Bernoulli方程,有0=1.5g+−P真空ρ+v22+2v2( for turbulent flow)将已知数据带入:0=1.5×9.81-24660/998.2+2.5υ2得到υ2=3.996 (即υ=2 m/s)(2) 在1-1面和3-3面之间列Bernoulli方程:即W e=14g+Pρ+v22+∑ℎf,1+∑ℎf,2( for turbulent flow)代入已知数据得:W e=14×9.81+98070/998.2+12.5×3.996=285.54 J/kg(3) 根据泵的有效功率N e=ρQ v W e=ρ×υA×W e=998.2×2×(3.14×0.0712/4) ×285.54=2255.80 J/sRe=duρ/μ=0.071×2×998.2/(100.42×10-5)=1.41×105湍流假设成立!1-3-16. 用压缩空气将密度为1100kg/m3的腐蚀性液体自低位槽送到高位槽,设两槽的液面维持恒定。

传递过程原理实验报告(3篇)

传递过程原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实验操作技能,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数据处理。

3.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公式,加深对传递过程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传递过程原理涉及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

动量传递通常指流体力学中的流动和湍流现象;热量传递包括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质量传递则涉及气体、液体和固体中的分子扩散和质扩散。

本实验主要研究热量传递和动量传递。

热量传递实验采用平板热传导实验装置,通过测量不同厚度平板的温度分布,验证傅里叶定律。

动量传递实验采用圆管流动实验装置,通过测量流体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分布,验证连续性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平板热传导实验装置2. 圆管流动实验装置3. 温度计4. 传感器5. 计算器6. 数据采集系统7. 实验数据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平板热传导实验a. 按照实验装置说明书,组装平板热传导实验装置。

b. 将温度计和传感器安装在平板的指定位置。

c. 打开电源,预热实验装置。

d. 记录初始温度和不同时间点的温度。

e.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f. 根据傅里叶定律,计算热传导系数。

2. 圆管流动实验a. 按照实验装置说明书,组装圆管流动实验装置。

b. 调节流量,使流体在圆管内稳定流动。

c. 在圆管的不同位置安装温度计和传感器。

d. 记录流体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和温度。

e.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和温度随位置变化的曲线。

f. 验证连续性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平板热传导实验a.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b. 通过傅里叶定律,计算热传导系数。

c.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傅里叶定律的正确性。

2. 圆管流动实验a.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速度和温度随位置变化的曲线。

b. 验证连续性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c.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流体流动和传热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中南大学传递过程原理--习题---解答资料

中南大学传递过程原理--习题---解答资料

《传递过程原理》习题(部分)解答2014-12-19第一篇 动量传递与物料输送3、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P67. 1-3-12. 测量流速的pitot tube 如附图所示,设被测流体密度为ρ,测压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1,测压管中液面高度差为h 。

证明所测管中的流速为:v =√2gh(ρ1ρ−1)解:设点1和2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则P 1+ρgh= P 2+ρ1gh ,即P 1- P 2=(ρ1-ρ)gh ①在点1和点2所在的与流体运动方向垂直的两个面1-1面和2-2面之间列Bernoulli equation:P 1ρ=P 2ρ+v 22, 即 P 1−P 2ρ=v 22 ② ( for turbulent flow)将式①代入式②并整理得:v =√2gh(ρ1ρ−1)1-3-15. 用离心泵把20℃的水从贮槽送至水洗塔顶部,槽内水位维持恒定。

各部分相对位置如附图所示。

管路直径均为φ76×2.5mm,在操作条件下,泵入口处真空表读数为24.66×103Pa;水流经吸入管和排出管(不包括喷头)的能量损失分别按∑h f,1=2υ2和∑h f,2=10υ2计,由于管径不变,故式中υ为吸入管和排出管的流速(m/s)。

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压力为9.807×104Pa(表压)。

试求泵的有效功率。

解:查表得,20℃时水的密度为998.2kg/m3;设贮槽液面为1-1面,泵入口处所在的与流体运动方向垂直的面为2-2面,排水管与喷头连接处的内侧面为3-3面,以贮槽液面为水平基准面,则(1) 在1-1面和2-2面之间列Bernoulli方程,有0=1.5g+−P真空ρ+v22+2v2( for turbulent flow)将已知数据带入:0=1.5×9.81-24660/998.2+2.5υ2得到υ2=3.996 (即υ=2 m/s)(2) 在1-1面和3-3面之间列Bernoulli方程:即W e=14g+Pρ+v22+∑ℎf,1+∑ℎf,2( for turbulent flow)代入已知数据得:W e=14×9.81+98070/998.2+12.5×3.996=285.54 J/kg(3) 根据泵的有效功率N e=ρQ v W e=ρ×υA×W e=998.2×2×(3.14×0.0712/4) ×285.54=2255.80 J/sRe=duρ/μ=0.071×2×998.2/(100.42×10-5)=1.41×105湍流假设成立!1-3-16. 用压缩空气将密度为1100kg/m3的腐蚀性液体自低位槽送到高位槽,设两槽的液面维持恒定。

《传递过程导论》复习资料(修改版)

《传递过程导论》复习资料(修改版)

V= U1 A1= U 2 A2 ⇒ U 2= U1
p1 − p2 = D 1 ρU12 [( 1 ) 4 − 1] 2 D2
A1 D = U1 ( 1 )2 A2 D2
U 1 = 2.438m / s 【课后思考】
V = 0.785 × D12 × U1 = 1.20 ×10−3 m3 / s
①为什么嘴远离吹筒吹出来的风更大? 吹气时,如果嘴靠近,假设此时的空气体积流率为
【例】由间隔距离为 4cm 的两块玻璃组成夹层保温玻璃窗,如图所示。 玻璃厚 0.5cm ,墙体厚 10cm ,室内壁温 20℃ ,室外壁温 −10℃ ,已 知玻璃热导率 0.669W / (m ⋅ ℃) ,墙体热导率为 0.087W / (m ⋅ ℃) ,空 气热导率为 0.023W / (m ⋅ ℃) 。试计算并作对比:(1)墙体和单层玻璃窗 的散热强度;(2)安装夹层保温玻璃窗的散热强度。
η
0.30 0.35
erf (η )
0.3286 0.3794
= .305 η 0=
x = 4at
0.040 0.3 4× t 3600
t = 51.6s 所需时间 此期间内单位表面传出的热量,由式(1-84)
Q= 2k (Ts − T0 ) t = 2 × 430 × (150 − 450 ) πa 51.6 = −1.15 ×108 J/m 2 0.3 π 3600
re2100动量传递主要依靠为微团脉动表现为漩涡运动的涡流传递能量传递作用强1575re下图见课本流体密度特征尺度特征速度流体粘度流动类型特征速度特征尺度临界值管内流动界面平均速度u管道直径d2100沿平壁流动来流速度u绕球体或柱体流动来流速度u工材101复习资料一传递过程导论20111116对于圆管流动dudure粘性系数17re惯性力粘性力18管内层流的速度分布抛物线分布层流平均速度与最大速度表示的是管内某处速度u表示的是管流的平均速度r表示的是此处距离圆管中心的距离采用柱坐标r表示的是圆管的半径19速度分布公式2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传输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吉泽升版)2-1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 解:作用在流体上的力分为质量力和表面力两种。

质量力是作用在流体内部任何质点上的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由加速度产生,与质点外的流体无关。

而表面力是指作用在流体表面上的力,大小与面积成正比,由与流体接触的相邻流体或固体的作用而产生。

2-2什么是流体的静压强,静止流体中压强的分布规律如何? 解: 流体静压强指单位面积上流体的静压力。

静止流体中任意一点的静压强值只由该店坐标位置决定,即作用于一点的各个方向的静压强是等值的。

2-3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并说明其能量意义和几何意义。

解: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为:h P h P P P Z P Z γργγ+=+=+=+002211g 或同一静止液体中单位重量液体的比位能 可以不等,比压强也可以不等,但比位 能和比压强可以互换,比势能总是相等的。

2-4如图2-22所示,一圆柱体d =0.1m ,质量M =50kg .在外力F =520N 的作用下压进容器中,当h=0.5m 时达到平衡状态。

求测压管中水柱高度H =? 解:由平衡状态可知:)()2/()mg 2h H g d F +=+ρπ(代入数据得H=12.62m2.5盛水容器形状如图2.23所示。

已知hl =0.9m ,h2=0.4m ,h3=1.1m ,h4=0.75m ,h5=1.33m 。

求各点的表压强。

解:表压强是指:实际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差值。

)(01Pa P =)(4900)(g 2112Pa h h P P =-+=ρ)(1960)(g 1313Pa h h P P -=--=ρ )(196034Pa P P -==)(7644)(g 4545Pa h h P P =--=ρ2-6两个容器A 、B 充满水,高度差为a 0为测量它们之间的压强差,用顶部充满油的倒U 形管将两容器相连,如图2.24所示。

已知油的密度ρ油=900kg /m 3,h =0.1m ,a =0.1m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递工程基础》复习题第一单元传递过程概论本单元主要讲述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以及传递过程课程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掌握化工过程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的类似性,了解三种传递过程在化工中的应用,掌握牛顿粘性定律、付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描述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其相关性。

熟悉本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二单元动量传递本单元主要讲述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

掌握动量传递的基本概念、基本方式;理解两种方程的推导过程,掌握不同条件下方程的分析和简化;熟悉平壁间的稳态层流、圆管内与套管环隙中的稳态层流流动情况下连续性方程和奈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简化,掌握流函数和势函数的定义及表达式;掌握边界层的基本概念;沿板、沿管流动边界层的发展趋势和规律;边界层微分和积分动量方程的建立。

第三单元热量传递本单元主要讲述热量传递基本方式、微分能量方程。

了解热量传递的一般过程和特点,进一步熟悉能量方程;掌握稳态、非稳态热传导两类问题的处理;对一维导热问题的数学分析方法求解;多维导热问题数值解法或其他处理方法;三类边界问题的识别转换;各类传热情况的正确判别;各情况下温度随时间、地点的分布规律及传热通量。

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些导热理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第四单元传量传递本单元主要介绍传质的基本方式、传质方程、对流传质系数;稳定浓度边界层的层流近似解;三传类比;相际传质模型。

掌握传质过程的分子扩散和对流传质的机理;固体中的分子扩散;对流相际传质模型;熟悉分子扩散微分方程和对流传质方程;传质边界层概念;沿板、沿管的浓度分布,传质系数的求取,各种传质通量的表达。

第一部分 传递过程概论一、填空题:1. 传递现象学科包括 动量 、 质量 和 热量 三个相互密切关联的主题。

2. 化学工程学科研究两个基本问题。

一是过程的平衡、限度;二是过程的速率以及实现工程所需要的设备。

3. 非牛顿流体包括假塑性流体,胀塑性流体,宾汉塑性流体 (至少给出三种流体)。

4.分子扩散系数(ν ,α ,D AB )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常数,它们仅与__温度__ , ___压力___和___组成__等因素有关。

5.涡流扩散系数(E )则与流体的__性质____无关、而与__湍动程度_____,流体在管道中的____所处位置____和___边壁糙度_____等因素有关。

6.依据流体有无粘性,可以将流体分为____粘性_______流体和理想_______流体。

7.用于描述涡流扩散过程传递通量计算的三个公式分别为: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__。

8.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的两种基本方式是 对流 和 扩散 ,其中,前者是指由于 流体宏观流动 导致的传递量的迁移,后者指由于传递量 浓度梯度 所致传递量的迁移。

9.分子传递的基本定律包括 牛顿粘性定律 , 傅立叶定律 和 费克定律 ,其数学定义式分别为 dy du μτ-= , dy dt k A q -=⎪⎭⎫ ⎝⎛ 和 dy dC D j A AB A -= 。

10. 依据守恒原理运用微分衡算方法所导出的变化方程包括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运动方程和对流扩散方程。

11.描述分子传递的现象方程及牛顿粘性定律 、傅立叶定律和费克定律称为本构方程。

12. 依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原理,对设备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总衡算或宏观衡算;对流体微团尺度范围进行的衡算称为微分衡算或微观衡算。

13.通过微分衡算,导出微分衡算方程,然后在特定的边界和初始条件下通过梳理解析方法,将微分方程求解,才能得到描述流体流动系统中每一点的有关物理量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14. 传递现象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为一个过程传递的通量与描述该过程的强度性质物理量的梯度成正比,传递的方向为该物理量下降的方向。

15.传递现象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理论分析方法、实验研究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二、基本概念1. 流体质点2. 连续介质3. 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三、名词解释1.压力、黏度、通量2 不可压缩流体,可压缩流体,粘性流体,理想流体,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的几种类型?3 动量浓度,热量浓度,质量浓度,稳态流动,非稳态流动4 热量扩散系数,动量扩散系数,质量扩散系数。

分别列出其表达式和单位四、思考题1.如何理解数学模型在工程实践中的作用?2.传递过程中,恒算有几种形式3.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有哪些类似性?第二部分 动量传递一、填空题1. 奈维-斯托克斯方程实质上是力的衡算式,每一项代表着作用在流体质点上的力:惯性力、质量力、压力梯度和黏性力。

四种力中,对流体流动起决定作用的是惯性力和黏性力,而压力是在两者之间起平衡作用。

2.微分恒算得两种观点分别是_______和 ________,奈维-斯托克斯方程得推导采用 观点。

3. 粘性流体沿平板壁面流动时形成速度边界层,其时,在主流方向上,边界层厚度逐步增厚,依次可形成 层流 , 过渡流 以及 湍流 三种边界层。

并且,在 湍流 边界层中,在垂直主流的横向上又可区分为 层流底层 , 过渡层 以及 湍流层 三种边界层;相应地,各层中的传递机制分别为 分子传递 , 分子传递和涡流传递 以及 分子传递和涡流传递 。

4. 物理量的时间导数有三种,分别是偏导数、全导数和随体导数。

5.流体流动时的微分质量衡算方程,亦称连续性方程,其表达式为0y x z u u u x y z ρρρρθ∂∂∂∂+++=∂∂∂∂()()()或()0p u ρθ∂∇+∂= 。

6.哈密尔顿算子(▽算子 (Hamilton Operators)在直角坐标下的展开式为:x ∂∂∂∇=++∂∂∂i j k y z7. 随体导数(substantial derivative )亦称拉格朗日导数(Lagrangian derivative )其定义式为定义式:D D θθ∂=+⋅∇∂u 。

在直角坐标下的展开式为:x y z D u u u D x y zθθ∂∂∂∂=+++∂∂∂∂。

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流场中流体质点上的物理量(如温度)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率。

8.流体静止时,法向应力即为流体的静压力;当流体流动时,法向应力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流体的压力,它使流体微元承受压缩,发生体积形变;其二由流体的黏性作用引起,它使流体微元在法线方向上承受拉伸或压缩,发生线性形变。

9.湍流强度是表征湍流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

10. 量纲也称因此。

量纲分析法是通过对描述某一过程或现象的物理量进行量纲分析,将物理量组合为无量纲变量,然后借助实验数据建立这些无量纲变量间的关系式。

11.弗鲁德数(Froude number )以Fr 表示为:2u Fr gl=,其物理意义为惯性力与重力之比;欧拉数(Euler number )以Eu 表示为:2p Eu pu=,其物理意义为压力与惯性力之比。

12. 剪切应力和压差的存在导致了流动阻力的产生,分别称为摩擦阻力F ds 和压力阻力(形体阻力) F df 。

13. 作用在流体上的外力按其作用力的性质分为体积力与表面力两类。

体积力亦称质量力,它本质上是一种非接触力;表面力亦称机械力,为流体微元与其周围环境流体在界面上产生的相互作用力,本质上是一种接触力。

二、基本概念1. 随体导数,剪应力,曳力,范宁摩擦因数f ,速度势函数,平面流三、名词解释爬流,势流,理想流体、旋度,湍流强度,弗鲁德数,欧拉数四、简答题1 何谓拉格郎日观点,何谓欧拉观点2 连续性方程所谓物理意义3 对稳态流动,连续性方程如何简化,对于不可压缩流体。

连续性方程又如何简化。

4 推导奈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物理定律?5流体在圆管中流动时,“流动已经充分发展”的含义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充分发展的层流,又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充分发展的湍流?6湍流与层流有何不同?湍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表征?试讨论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过程。

7 分别说明瞬时量,时均量和脉动量的意义,比较三者之间的关系8 无论层流还是湍流流动,管壁粗糙度对速度分布和摩擦阻力都有影响吗?9 试比较管内层流流动和湍流流动时,速度分布、平均速度和最大速度的关系?10 何为爬流,何为势流,如何判断?11. 当流体绕过物体运动时,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逆向压力梯度” ?是否在存在逆向压力梯度的条件下一定会发生边界层分离?为什么?12.试列表写出在圆管内进行动量传递、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时三者相类似的传递速率方程(以通量表示)、通量、传递系数和推动力,并标明各通量、传递系数和推动力的单位。

五、计算题1.有3中流场的速度向量表达式,(1)2(,)(2)(2)u x y x i xy j θθθ=+--,;(2)(,,)2()(22)u x xi x z j x y k θ=-++++y ;(3)(,,)222u x y xyi yzj xzk θ=++。

试判断哪种流场为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2. 判断以下流动是否可能是不可压缩流动(1) ⎪⎩⎪⎨⎧-+=--=++=z x t u z y t u y x t u z y x 222 (2)()()()⎪⎪⎪⎪⎩⎪⎪⎪⎪⎨⎧=-==-=22221211t tz u xy u xy u z y x ρρρρ 3. 流体在两块无限大平板间做一维稳态层流,试求截面上等于主体速度 u b 的点距壁 面的距离。

又如流体在圆管内做一维稳态层流时,该点与管壁的距离为若干?(教材P71)4.试写出质量浓度ρ对时间的全导数和随体导数,并由此说明全导数和随体导数的物理意义。

第三部分 热量传递一、填空题1. 温度边界层的定义为 流动流体中存在温度分布的区域 ,其厚度界定为 ()0099t s st y t .t t δ=-=- 。

2.不稳定导热过程中的传热速率取决于介质内部热阻和表面热阻3. 对于忽略内部热阻的导热过程,准数温度分布与时间呈 0o B i F b bt t e t t --=- 的函数关系。

4. 方程 2t t αθ∂=∇∂ 为傅里叶第二导热定律。

5.流动流体中存在温度梯度的区域称为温度边界层。

6. 对流传热是由流体内部各部分质点发生宏观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因而对流传热只能发生在有流体流动的场合。

二、基本概念导热,对流,辐射,能量方程集总热容法三、简答题1 毕奥数、付立叶数、努塞尔数、普兰德数的定义式及其物理意义。

物理意义: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与表面对流热阻之比2. 热传导过程中能量传递机理?3. 说明导热微分方程中各项的物理意义: pc q t t ραθ +∇=∂∂2' 4. 对流传热系数的定义5. 热量传递的几种形式及其传热机理6.温度边界层的概念。

7.努赛尔准数(Nu)定义、物理意义及与Bi 数的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