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介绍物理学史和物理学家事迹,结合理论和实际开展实验探索和研究,以及在物理规律和习题中体现物理美的感受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学生进行德育,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非常重要,物理教学中可以充分体现这一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一、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当然是学校工作的首位。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占学校工作大部分时间的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特别在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外物理学本身包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这也为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提供了可能性。
物理学的发展贯穿着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物理学也能提供德育的条件和方法。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实验和观察,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念。
物理实验的趣味,生活现象的解释,规律的应用、计算的巧妙,物理科技的现状和前景,物理故事的阅读、物理学家的奇闻逸事等等又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望和追求真理的愿望。
二、怎样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在日常物理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渗透德育教育,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苦恼。
现将个人认为好的做法整理大致如下:1、通过对我国古今物理成就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我国古代,不少研究成果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
如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在我国古代军事、生产、日常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且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发展都有功绩。
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和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
又如,我国近代著名的力学家、火箭专家钱学森,它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十分广泛,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对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jiāo xué)中渗透德育教育根据中学物理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jiàoyù)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物理课程目标的智育目标和德育目标相互渗透,实现和谐统一。
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树立德育观念,注意捕捉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物理教学中。
现就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学习(xuéxí)我国古今物理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我国古代许多的物理学家,对物理发展有过很大的贡献。
如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在我国古代军事、生产、日常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功绩。
再如,我国古代的《墨经》、《考工记》、《天工开物》、《论衡》、《梦溪笔谈》、《齐民要术》、《太平广记》等著作中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都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教学(jiāo xué)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穿插介绍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辉煌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物理学家事迹(shìjì),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比如上《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老师可以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的过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欧姆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
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了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引言把德育教育渗透到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的公民。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理论依据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合格公民的关键环节。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学科,也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和体验德育教育的机会。
物理教学中的实验、观察和解题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方法与策略1. 选择适当的案例和实例:- 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实际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 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物理实例,引导他们思考科学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2. 强调科学的道德价值:- 在讲授物理概念时,强调科学的道德价值,例如科学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敬畏之心,让他们明白科学家需要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操守。
3. 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物理与社会、环境、伦理和健康等方面的关系。
-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精神,让他们能够在物理科学研究中关注到伦理和社会责任。
4. 提供实践和体验机会:- 组织物理实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的伦理、安全和环保问题。
结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
通过合理选择案例和实例、强调科学的道德价值、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情感态度,以及提供实践和体验机会,我们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和价值观念。
这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道德的公民。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初中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
而在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德育渗透是指在教育教学中,通过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意志品质和价值观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德育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项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作。
下面就让我们来浅谈一下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选择教育内容时,我们要注重挖掘物理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道德价值,尽可能将一些重要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史故事和科学家的人生道德境界,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尊敬和对科学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学科素养。
再如,在讲述物理实验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涉及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渗透德育教学方法的设计也是实现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验科学的魅力和美妙,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我们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实地观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实地观察,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物理现象的奥妙,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再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五篇材料)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五篇材料)第一篇: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超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德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学校中的德育是由学校举行的各种德育活动和各学科的德育组成的整体,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通过课堂渗透,使德育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
渗透就是要求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做到水乳相融。
除课堂渗透外,教师还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搞好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主要靠熏陶和感染,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取材于物理学史和我国建国以来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利用图片、幻灯、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中去。
浅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物理教育即科学教育是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之一,而德育则是生命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是人类精神和道德素质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获得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次,在课堂上引入德育教育,教师应该注重通过生活例子、实例、故事和经历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物理和积极品质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热物理学的教学中,可以引入实例探究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引导学生从能源的旅游、永续利用等方面考虑并思考适度消费、减少浪费等道德问题。
在力学教学中,可以引入实例探究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并结合人类创造物品的过程,引导学生从个人行为出发,注重珍惜生命、爱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电学中,可以通过实例探究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理论,引导学生探究积极社会行为和消极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扩大德育教育的范围,促进学生品德培养。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增强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同时,也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注重道德价值观的渗透和培养。
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校内校外全程指导和引导。
以课程为纲,以教师为引领者,全方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维创新和道德意识,帮助学生形成真、善、美的全面的人生观,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综合素质。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人类的价值、自然的秩序和道德规范。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际关系观和道德观,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形成高尚的情感和良好的道德风貌。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3篇)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入(3篇)第一篇:高中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物理是一门科学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中渗透着许多德育教育因素,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这些素质对学生的长远开展是十分有益的。
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还需注重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为今后的成长夯实根底。
一、利用物理学史进行德育教育在物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书本中的知识,同时也需帮忙学生了解物理史的相关开展历程,一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家们在探索真理过程中敢于发现、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物理学的开展进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示例法拉第在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之前,经历过屡次失败,但他以不畏艰难和追求真理的精神继续探索,最终取得了收获。
倘假设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时常穿插物理学相关的历史或名人事迹,不仅能够鼓舞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同时还能活泼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进程中得到一丝放松,以愉悦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利用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精神在物理的学习中离不开实验,与课堂讲授不同,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近距离的察看实验中发生的变化,更加全面的认识结论是如何得出的,通过物理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推动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
在实验的过程中,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办法是根本的要求,倘假设学生在实验中不能做到严谨细心、认真负责,就会导致实验结果出现偏差甚至失败,因此,利用实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于学习以及探索研究的严谨态度,并促使学生的责任心不断增强,为其道德素质的提升注入动力。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德育教育不仅在于教师的教导,更需要教师通过情感去感化学生、以身作那么去熏陶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认识到道德品质对于个人和社会开展的重要意义,从而身体力行,去践行每一个要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关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对于学生出现的不正确言行,应当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到“以理服人〞,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的同时,也能遵循道德素养的准那么。
浅谈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传统的政治课、德育课,很多学生感到乏味、枯燥,以至于德育收效不显著,事实证明将德育教学融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本人将结合教学实践,就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谈谈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物理学知识中本身隐含着重要的德育内容,其中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以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教师要精心研究教材,将它们挖掘出来,并与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便寓德育效果于智育教育之中。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教书育人的新观念,在备课的过程中将德育内容和物理知识融会贯通,并且在授课中要自然贴切,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决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二、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产生的凝聚力可把全体人民团结起来,使之对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无限关注,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讴歌新中国成立后,物理学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情。
比如在“人造地球卫星”的教学中,介绍我国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及其伟大意义,以及我国目前处于先进行列的火箭与卫星技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验通讯卫星发射成功让世人瞩目。
在“裂变和聚变”的教学中,介绍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了祖国的科技发展,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国工作。
“两弹元勋”邓稼先在建国初期,也毅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投身建设,参加和组织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为了祖国的强大,邓稼先数十年来努力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中国人自己研制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让世人震惊。
又如在“超重和失重”的教学时,教师可例举美籍华人王赣骏博士的事例,并介绍他的书《你能我也能》给学生做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以此类实例,使学生了解我国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状况,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看到祖国在飞速前进,立志为祖国腾飞而努力学习。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从表面上看,似乎与德育无关,其实不然。
物理,即万物之理,是探讨和研究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内在规律性的科学。
学习物理,可使人获得渊博的知识,从而养成讲科学、明事理、求真谛的美德。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关于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实践和认识。
(1)提高物理教师的自身素质,用爱和责任筑起师德的灵魂。
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教育人,以文明的习惯引导人,以严谨的作风感染人,以和蔼的态度吸引人。
要做到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
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物理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理上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
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物理教材中,大部分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
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接受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间在授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唤起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这样的例子在物理中还有很多,又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出运动三定律,奠定了物理学的基础。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渗透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即让每一位学生在思想道德、知识经验、能力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和谐发展。
因此,中学物理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还应包括德育教育。
作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由浅入深地把德育因素渗透到物理教学内容中。
一、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是在物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前提1.师品,德高为师。
教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爱岗敬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不断探索,勇于进取,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2.师智,学高为师。
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
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
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
三是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与研究成果。
3.师能,技高为师。
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
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
三是要有创新的精神。
4.师表,身正为师。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
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我们要能够很好地把握物理德育渗透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
要用辩证的观点、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古代、现代的科学成就和国情,正确无误地介绍物理学史,使物理学中的德育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2.统一性原则。
要将知识与德育融为一体。
德育要靠浸润式,不能生搬硬套,必须从教材实际出发,在“寓”上下功夫,把教书、育人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得到教育。
3.趣味性原则。
教学中以引代注,以需引趣,引起学生质疑、析疑,使思维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把渗透于教学中的德育发挥作用。
4.正面教育原则。
中学生的头脑还比较单纯,他们好奇、好动,物理教材中科学家刻苦研究、献身科学的精神及他们的爱国热情,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激励他们发愤向上,为振兴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讨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讨引言: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而物理教学作为一门科学课程,常常被认为是离德育较远的学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等方法,渗透德育元素,达到德育与知识传授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探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比如,可以带学生去实验室、展览馆等地参观,亲自观察和体验一些物理现象,通过亲身经历感受物理的奥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使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在讲解物理概念时,可以使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例如,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牛顿第三定律,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实验来解释万有引力定律。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二、弘扬科学精神1. 鼓励学生提问在物理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和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主动发问,不仅回答学生的问题,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寻找更深入的问题,并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与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践与实验是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物理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通过实验的结果来验证物理原理。
通过实践与实验,学生可以通过亲身经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三、培养创新意识1. 提供开放式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思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电路时,可以提出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自动调节亮度的台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浅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德育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和精神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健康心理素质和良好人格的社会主人。
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我将从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具体渗透方式和渗透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浅议。
一、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1 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讲解物理原理、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生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激励学生探索世界、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和热爱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认识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方式2.1 融入教学内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融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物理知识,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动手实践兴趣。
2.2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引导学生理解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讲解环保知识的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2.3 设置实践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通过设置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物理实验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并且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摘要:基础物理教学把学生引入浩瀚的自然科学世界,但在教学中往往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特别是德育分割开,没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中,不利于学生发展和高尚的、美的道德情操的形成,在物理教学中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进去,物理知识和物理学的发展都贯穿着大量的德育因素,教师只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这些因素,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会很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引导学生把爱好、兴趣升华,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把学生培养成为创造性的人材。
关键词:物理教学渗透德育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超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1]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而育人比教书更重要。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标准把学校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教学环节的渗透。
物理学作为基础学科,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个物理教师都在探讨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拟就这个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教师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是学生的楷模人们常说‘身教胜于言传’,教师的自身形象和敬业精神对学生有巨大的直接影响力。
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感染者学生。
譬如老师为了上好一节物理课,一丝不苟认真准备,而且制作了内容丰富的课件,在教学中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法,在课堂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的很愉快,从而在心理上对老师产生敬佩之情,体会到老师的一种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这就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基础学科,不仅能够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尤其是贯穿于整个物理学内容中每一位物理学家的奋斗经历,更能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勇于克服困难、执着追求的良好个性素质和献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物理课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将德育渗透到物理教学当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的渗透1.在知识点中找寻隐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渗透我们在备课与教学中注意挖掘,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点为突破,将辩证唯物的思想贯彻进去,潜移默化,使教学内容与德育达到完美的统一。
例如,在学习“电和磁”这章内容的时候,学生普遍对电能产生磁,即奥斯特试验,感觉很有意思,但一般不会再做深一步的思考,这时,如果我们紧接着反问一句:“磁能否生电呢?”直接将学生带入对立的一面,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想。
在这一过程中,将知识点与辩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渗透“对立统一规律”,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从神奇的物理实验中渗透德育内容中,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质运动的形态都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说明“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在物理学及其发展中得到验证。
以“做功和内能的改变”这一节为例,学生在观察“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的实验时,对棉花不点火就燃烧的现象的反应先是惊奇,后是困惑不解,甚至怀疑有“神灵”来帮助。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抓住时机,带领学生亲自实验,并通过讲授知识使学生明白棉花不点自燃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从而使棉花燃烧的缘故,并非“老天爷”显灵。
3.通过“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渗透然科学,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注意向学生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以下是 9 条关于物理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1. 在物理实验中培养认真与严谨呀!就像做那个探究摩擦力的实验,学生们如果不认真操作,怎么能得出准确数据呢?德育不就该这样慢慢渗透嘛!
2. 通过物理史故事传递坚持和探索精神哟!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就是靠着坚持不懈的探索嘛,让学生了解这些故事不就能感受到这种精神啦!
3. 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责任感呢!家里灯泡坏了,懂物理的孩子是不是得主动承担修的责任呀,这不就把德育渗透进去了嘛!
4. 小组合作学习物理能培养团队精神呀!几个人一起做物理实验,互相协作,这团队精神不就慢慢有啦!比如一起研究电路连接的时候。
5. 让学生讲解物理知识可以锻炼表达和自信呀!就好像让学生给大家讲讲他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要是能条理清晰地讲出来,那自信心不得爆棚嘛,德育也在其中啦!
6. 在物理课堂中强调科学态度的重要性哇!像对待测量数据,必须要一丝不苟吧,这不就是科学态度嘛,这么做肯定能把德育融入进去呀!
7. 利用物理现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呢!看看那神奇的闪电,不敬畏大自然能行吗?这德育效果不就有啦!
8. 鼓励学生质疑物理知识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呀!凭啥书上说的就一定对呢,要多问个为什么呀,这不就把德育也渗透咯!
9. 引导学生把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哒!想想怎么利用物理原理让生活更节能环保,这就是对社会负责呀!
总的来说,物理学科完全可以成为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只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和引导,就一定能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也收获良好的品德和素养!。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物理教育与德育始终联系在一起,“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
下面我谈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自身的德育水平,乐观上进,敬业爱岗;将传授物理知识与德育合二为一,同时增加德育艺术技巧,把握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方法,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内在的德育因素,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如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科学园地、课外活动小科技制作、物理电脑小报、开展社会调查、组织竞赛、参观考察等)与德育教育有趣结合,从而增强德育的可接受性,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
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生源素质不高,学习习惯较差时现实,却肩负着三年后为企业级社会输送合格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者的重任。
因此,如何教育以及把他们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摆在了德育课堂上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物理教学中物理教学的一些具体内容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例,充分了发挥教材的德育功能,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物理教材中有关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历史资料,向学生介绍物理对世界科学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介绍新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技术上取得的成绩,在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同时,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整个历史的进程影响巨大,“地动仪”的发明、哈雷彗星的发现记载等都早于西方几百年。
再如在核能一节教学中,可引述我国物理学家钱学森教授不图荣华、不畏艰辛、矢志不移回国,报效祖国的故事。
在分子原子结构的教学中,可介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领奖时的情景,他坚持用汉语演讲,中华之声响彻大厅,结束了从1901年到1976年长时间在受奖大厅没有汉语的历史。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讨
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德育教育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物理是一门对学生具备高度观念、理论密集的科目,它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物理科学,更要使物理知识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导入德育元素,让物理教学更贴近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引言和案例来导入德育元素。
例如,采用一些例子让学生思考,如学习物理知识时该如何考虑到安全问题,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等。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思考物理学原理与人类社会相结合,进而对提升学生的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等进行引导。
二、体现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操。
例如,在学习能量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全球能源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让学生明白能源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采取节能措施,拥有节能环保的观念。
三、创设实践课堂,培养实践能力和确立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物理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比如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借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三定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建实验仪器,在实践中感悟物理世界的奥妙和规律。
四、强化评价和激励机制,促进德育教育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评价和激励机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思维、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因素来评价学生不仅学业成绩而且德育素质。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积极激励措施,如表扬、奖励等,来鼓励学生对物理学知识的深入探究,进而树立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相关的知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道德水平。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整合教育资源,开拓德育教育的渠道,构建多模态教学模式,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挖掘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谢春海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超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
通过课堂渗透,使德育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
渗透就是要求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做到水乳相融。
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职责。
除课堂渗透外,教师还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搞好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主要靠熏陶和感染,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取材于物理学史和我国建国以来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利用图片、幻灯、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中去。
具体做法可有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和科学家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本上的定律和物理单位大多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
针对这种情况,要有意识地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
在学习电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
早在公元前北宋科学家沈括于编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讲述了人工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书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磁偏角。
在讲物质的构成时,向学生介绍我们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对自然界物质本质的探讨,提出了“五行说”、“元气说”、“原子论”。
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什么近代中国物理却落后了,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压抑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专制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封建教育扼杀了人才,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现状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就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介绍建国以来我国物理学研究的巨大成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建国以来,我国物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的已处于世界前列,例如:在现代物理学史上,我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钱三强为我国原子能科学实验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早在1946年到1947年间,他在法国发现了铀裂变有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后来里奥?居里在他归国时的鉴定上写道:“我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近十年来在我们的指导下的这一代科研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的。
”我国着名的空气动力学家钱学森是我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开拓者,被世界着名的航空工程家冯?卡门称为“火箭技术领域一位最伟大的天才”。
此外,中国物理科学家在航天技术、超导体和超导材料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核物理研究领域,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在航天领域,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神州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超导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等,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更明显。
组织学生成立了物理兴趣小组,在图书馆和网上收集科技信息,使同学们及时了解我国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介绍科学家热爱自己祖国的故事,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而学习。
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我有意识的给学生讲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的故事:他们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厚的生活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还给学生讲工程专家詹天佑和桥梁专家茅以升的故事。
使学生懂得科学家不仅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有满腔的爱国热情。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的学习兴趣,还把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不知不觉地注入学生的心灵之中,起到二、在课堂上利用中外物理学家的事迹、格言,对学生渗透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一章时,可以将牛顿的一段名言介绍给同学们,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
通过这段名言,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在讲授焦耳定律时,介绍这位实验物理学家的执着。
他自学成才,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过三十几年的努力,做了多次实验,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安培、奥斯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实验的故事;还有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毅然放弃在国外的优越生活和丰厚条件,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回国;科学巨子王淦昌为了祖国的核事业,告别生活优裕的北京,来到人迹罕至的西北高原,一干就是十多年之久。
物理学家这些实事求是的态度、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刻苦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美德等,都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通过这件实例,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认识到研究科学要百折不挠,刻苦钻研,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也是只讲奉献不图索取的。
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比如上《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老师可以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的过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欧姆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
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了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
欧姆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结合理论和规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客观事实出发,以实验为基础,结合有关概念、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师应举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实例,抓住事物的本质联系,对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进行正确分析,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例如:初中物理教材中的牛顿第一运动定律、阿基米德定律、光的反射定律、欧姆定律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这些规律本身就体现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
这些结论是经过许多科学家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归纳、总结出来的。
在课堂进行演示实验时,教师要注意规范操作、真实记录、客观分析,决不弄虚作假。
以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作风。
四、利用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友爱合作,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具备与他人合作共事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时代的需求。
在物理实验中,学生分组实验时,要进行一系列的调节、观察、记录。
这些工作一个人往往难以完成,需要多人共同参与,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协调配合都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倡导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
学生实验中的合作精神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实验中要诚恳地向他人表现出合作的愿望,给别人协助自己的机会,并能主动配合别人完成物理实验;另一方面,在记录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时,既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共同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团结协作,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
通过物理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
比如: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原始数据一律用钢笔记录,避免学生故意凑数或毫无根据地修改数据,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现象,要及时分析原因,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还可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使之不断探索的创新意识逐渐形成。
五、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团结协作精神,体会合作的乐趣,物理学中许多重大成就,是不少科学家之间相互协作和相互帮助共同取得的。
如法拉第长于实验研究,麦克斯韦擅长理论概括。
麦克斯韦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基础上,运用数学知识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奠定了电磁场理论的基础。
杨振宁和李政道通力合作,终于发现了宇称守恒定律。
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这些典型的事例,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教育学生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相互帮助。
六、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充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教材,阐明物理概念和规律。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言两语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
”物理教学应使学生对此有所认识。
大至宇宙星系、天体的运行,小到分子、原子和稍纵即逝的微观粒子的不断发现,无不证实自然界统一于物质。
物理教学给学生讲授的正是各个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和物质的多种形式的运动及其规律性。
结合物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如在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压力与支持力,吸热与放热,电磁感应现象,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规律”教育,在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的量变会引起像的质变,物体温度的量变会引起物态的质变,而物态的质变又会导致体积、密度、比热等量的变化;原子核内部正电荷的量变会引起物质种类的质变,这些内容可以渗透量变,质变规律的教育,在增大和减少摩擦的方法教学中渗透一分为二的观点,摩擦有时有利,有时有弊,增强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地看待事物的能力;在讲光的本性时,对学生进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教育,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说明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为了解释光的现象,提出了微粒说,后来由于托马斯?杨和菲涅耳关于光的干涉,衍射实践,终于战胜了微粒说而确立波动说,这可以说是一次否定。
但是,爱因斯坦在光电效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量子说,认为光是一个一个不连续的光子,微粒说似乎又复活了,波动说遇到了困难,这可以说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飞跃,在这里光子已不是微粒说中的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