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刘安(前179~前121),西汉文学家。他学术修养较为深厚,后密谋叛乱,被汉王朝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
《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以宣扬道家思想为主,共21卷。“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知识积累
《夸父逐日》
1.夸父:古代神话人物。
2.逐.(zhú)日:追赶太阳。
3.逐走:竞跑,赛跑。
4.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5.于:到。
6.河、渭:即黄河、渭水。
7.北:名词作状语,向北方,到北方。
8.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10.为:成为。
11.邓林:地名,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1.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炎帝的后裔。
2.触:碰、撞。
3.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4.昔者:从前。
5.颛顼
..(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6.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7.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8.尘埃.(āi):尘土,这里指泥沙。
考题例析
1.(2015•河北中考)中国邮政于2015年1月10日发行一枚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仔细观察这枚邮票,完成下面的任务。
(1)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
(2)请从内容方面对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
2.(2015•四川乐山中考)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位老先生为学徒留下了一段精彩的题词:“待人应守,治事应持,创业酌用,养心可奉释家之超脱,行文当如,读书当如。”如此博采百家学问而集于一身,必能成为贤者。
①兵家之权变②儒家之忠诚③纵横家之灵活④墨家之兼爱⑤法家之严明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⑤①③④
C. ④①⑤③②
D. ②③⑤①④
解析:1.能够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内容要围绕“儿童拜年、春联、‘福’字”三个关键点说明。
(2)作为春联,从内容上,主要是寓意方面来赏析,答题时围绕体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来作答。
答案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的形象。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联,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字。
(2)示例:这副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愿。
2.此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能力。答案是B。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本题要抓住文段中“待人”“治事”“创业”“行文”“读书”这些关键词,判断与所选词语的意义关系。
课文讲解
理解主旨
《夸父逐日》
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共工怒触不周山》
讲述的是共工与颛顼相争为帝的故事。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曲折反映了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
理清结构
写作特色
《夸父逐日》
语言简练,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
行文简洁,故事完整,反映远古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把握重点
《夸父逐日》
1.夸父为何要去追赶太阳?
有多种说法,现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解说,供大家参考:
(1)夸父逐日的故事有其极为深刻的寓意。
它说明“只有重视时间和太阳竞走的人,才能走得快;越是走得快的人,才越感到腹中空虚,这样才能需要并接收更多的水(不妨将水当做知识的象征);也只有获得更多的水,才能和时间竞走,才能不致落后于时间”。杨公骥先生这一观点被编入《中国文学》一书,受到许多同志的赞同。
(2)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盗火英雄”,是中国的普罗米修斯。颇有几分浪漫色彩。
(3)夸父逐日是自然界的一种争斗,夸父代表“水”,而太阳代表“火”。水神、火神相争,水火不容。
总之,夸父逐日的故事,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何理解这个故事,已不仅仅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而它更积极的意义在于人们以各自不同的理解,去认识这个世界,去实现自己美好的追求。
2.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应如何理解?
夸父口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实有其地,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邓林”为地名之说,与“邓林”即“桃林”之说并不矛盾。我们可以认为,“邓林”既是地名,也是“桃林”,“邓林”这一地名是因“邓林”的“桃林”之义而得名的。此外,“杖”与“桃林”同为木,形象上有相通之处;夸父的口渴如焚,与提供甘甜多汁果实和成片绿阴的“桃林”,在内容上也是相合的。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象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满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3.夸父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你如何理解这一人物形象?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共工怒触不周山》
1.为什么这座山叫“不周山”?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不周山因何命名,是否与“周山”对立存在,不得而知。但是不周山象征着不完整、灾难。或者说,它本身就是不完整、灾难的集合体。
2.【高清课堂:神奇的想象——学习《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怒触不周山》一文中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你如何看待文中的这种解释?
我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一些主要河流,大都自西向东流;从辽阔的土地上看去,日月星辰都自东南向西北移动。
我们的祖先根据自己与自然作斗争的实践,认为这也是人类开发自然的结果,这是先民对神州地域所见天象地理作出的最为大胆的合理假设。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当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是可笑的,但对并不知晓“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古人而言,能对宏观现象作出如此生动形象的解释,体现了先民对揭示宇宙奥秘的强烈欲望和求索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