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开发流程和要求规范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要求规范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97609d0066f5335b812104.png)
0目录0目录 (2)1概述 (4)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4)1.1.1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4)1.1.2硬件开发的规化 (4)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5)1.2.1硬件工程师职责 (5)1.2.2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5)2软硬件开发规化管理 (6)2.1硬件开发流程 (6)2.1.1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6)2.1.2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6)2.2硬件开发文档规 (10)2.2.1硬件开发文档规文件介绍 (10)2.2.2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详解 (11)2.3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13)2.3.1项目立项流程: (13)2.3.2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4)2.3.3软件开发流程: (14)2.3.4系统测试工作流程: (14)2.3.5部验收流程 (14)3附录一. 硬件设计流程图: (16)4附录二. 软件设计流程图: (17)5附录三. 编程规 (18)1概述1.1 硬件开发过程简介1.1.1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及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厚膜等)要求等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及电路的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较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
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总体方案确定后,作硬件和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软件功能框图及编码、PCB 布线,同时完成发物料清单。
4.领回PCB 板及物料后由焊工焊好1~2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行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特殊的单板(如主机板)需比较大型软件的开发,参与联调的软件人员更多。
一般地,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及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软硬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标准
![软硬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a46d84eed630b1c58eeb514.png)
0目录0目录 (2)1概述 (4)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4)1.1.1 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4)1.1.2 硬件开发的规化 (4)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5)1.2.1 硬件工程师职责 (5)1.2.2 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5)2软硬件开发规化管理 (5)2.1硬件开发流程 (5)2.1.1 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6)2.1.2 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6)2.2硬件开发文档规 (10)2.2.1 硬件开发文档规文件介绍 (10)2.2.2 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详解 (10)2.3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12)2.3.1 项目立项流程: (13)2.3.2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3)2.3.3 软件开发流程: (13)2.3.4 系统测试工作流程: (13)2.3.5 部验收流程 (14)3附录一. 硬件设计流程图: (15)4附录二. 软件设计流程图: (16)5附录三. 编程规 (17)1概述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1.1.1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及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厚膜等)要求等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及电路的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较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
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总体方案确定后,作硬件和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软件功能框图及编码、PCB 布线,同时完成发物料清单。
4.领回PCB 板及物料后由焊工焊好1~2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行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特殊的单板(如主机板)需比较大型软件的开发,参与联调的软件人员更多。
一般地,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及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569fe0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e5.png)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5)1.1 项目背景分析 (5)1.1.1 行业背景 (5)1.1.2 市场需求 (5)1.1.3 技术发展趋势 (5)1.2 项目目标与需求 (5)1.2.1 项目目标 (5)1.2.2 项目需求 (5)1.3 项目资源与风险评估 (5)1.3.1 项目资源 (5)1.3.2 风险评估 (5)1.4 项目立项与规划 (5)1.4.1 项目范围规划 (6)1.4.2 项目时间规划 (6)1.4.3 项目成本规划 (6)1.4.4 项目组织结构 (6)第2章需求分析 (6)2.1 用户需求调研 (6)2.1.1 调研目标 (6)2.1.2 调研方法 (6)2.1.3 调研对象 (6)2.1.4 调研内容 (6)2.2 确定系统功能 (6)2.2.1 功能需求分析 (6)2.2.2 功能模块划分 (7)2.2.3 功能需求验证 (7)2.3 编制需求规格说明书 (7)2.3.1 编制目的 (7)2.3.2 内容结构 (7)2.3.3 编制要求 (7)2.4 需求确认与评审 (7)2.4.1 需求确认 (7)2.4.2 需求评审 (7)2.4.3 评审结果处理 (7)第3章系统设计 (8)3.1 架构设计 (8)3.1.1 系统架构概述 (8)3.1.2 架构模式选择 (8)3.1.3 技术选型 (8)3.1.4 系统部署 (8)3.2 模块划分与接口设计 (8)3.2.2 接口设计 (8)3.2.3 接口规范 (8)3.3 数据库设计 (8)3.3.1 数据库选型 (8)3.3.2 数据库模型设计 (9)3.3.3 数据库功能优化 (9)3.4 系统安全与功能设计 (9)3.4.1 系统安全设计 (9)3.4.2 认证与授权 (9)3.4.3 系统功能设计 (9)3.4.4 监控与预警 (9)第4章系统开发 (9)4.1 编码规范与约定 (9)4.1.1 通用编码规范 (9)4.1.2 编程语言特定规范 (9)4.2 开发环境搭建 (10)4.2.1 硬件环境 (10)4.2.2 软件环境 (10)4.3 代码编写与审查 (10)4.3.1 代码编写 (10)4.3.2 代码审查 (10)4.4 系统集成与调试 (10)4.4.1 系统集成 (10)4.4.2 系统调试 (11)第5章系统测试 (11)5.1 测试策略与计划 (11)5.1.1 目标与原则 (11)5.1.2 测试范围 (11)5.1.3 测试方法 (11)5.1.4 测试环境与工具 (11)5.1.5 测试计划 (12)5.2 单元测试 (12)5.2.1 目标与原则 (12)5.2.2 测试方法 (12)5.2.3 测试环境与工具 (12)5.3 集成测试 (12)5.3.1 目标与原则 (12)5.3.2 测试方法 (12)5.3.3 测试环境与工具 (12)5.4 系统测试与验收 (12)5.4.1 系统测试 (12)5.4.2 验收测试 (13)5.4.3 测试方法 (13)第6章系统部署与维护 (13)6.1 部署策略与方案 (13)6.1.1 部署目标 (13)6.1.2 部署策略 (13)6.1.3 部署方案 (13)6.2 系统上线与培训 (13)6.2.1 上线准备 (13)6.2.2 系统上线 (13)6.2.3 用户培训 (14)6.3 系统维护与优化 (14)6.3.1 系统维护 (14)6.3.2 系统优化 (14)6.4 用户反馈与持续改进 (14)6.4.1 用户反馈 (14)6.4.2 持续改进 (14)第7章软件质量保证 (14)7.1 质量管理体系 (14)7.1.1 概述 (14)7.1.2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5)7.1.3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15)7.2 质量控制与检查 (15)7.2.1 质量控制 (15)7.2.2 质量检查 (15)7.3 质量评估与改进 (15)7.3.1 质量评估 (15)7.3.2 质量改进 (15)7.4 风险管理 (15)7.4.1 风险识别 (15)7.4.2 风险评估 (15)7.4.3 风险应对 (15)7.4.4 风险监控 (16)第8章项目管理 (16)8.1 项目进度管理 (16)8.1.1 进度计划编制 (16)8.1.2 进度监控与控制 (16)8.1.3 进度更新与报告 (16)8.2 项目成本管理 (16)8.2.1 成本估算 (16)8.2.2 成本预算 (16)8.2.3 成本控制 (16)8.3 项目风险管理 (16)8.3.1 风险识别 (16)8.3.2 风险评估与量化 (17)8.3.4 风险监控 (17)8.4 项目沟通与协作 (17)8.4.1 沟通计划 (17)8.4.2 信息共享 (17)8.4.3 协作机制 (17)8.4.4 变更管理 (17)第9章团队建设与培训 (17)9.1 团队组织结构 (17)9.1.1 团队层级划分 (17)9.1.2 职能分组 (17)9.1.3 交叉培训 (18)9.2 团队成员职责与技能 (18)9.2.1 项目经理 (18)9.2.2 技术经理 (18)9.2.3 开发人员 (18)9.2.4 测试人员 (18)9.3 培训与提升 (18)9.3.1 培训计划 (18)9.3.2 内部培训 (18)9.3.3 外部培训 (18)9.3.4 激励机制 (18)9.4 团队绩效评估与激励 (19)9.4.1 绩效考核指标 (19)9.4.2 绩效评估方法 (19)9.4.3 激励措施 (19)9.4.4 反馈与改进 (19)第10章项目收尾与总结 (19)10.1 项目验收与交付 (19)10.1.1 验收流程 (19)10.1.2 验收标准 (19)10.1.3 交付物 (20)10.2 项目总结与评价 (20)10.2.1 项目总结 (20)10.2.2 项目评价 (20)10.3 知识库与经验分享 (20)10.3.1 知识库建设 (20)10.3.2 经验分享 (21)10.4 后续项目规划与展望 (21)10.4.1 后续项目规划 (21)10.4.2 项目展望 (21)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 项目背景分析项目背景分析是对项目产生的内外部环境的全面梳理。
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a5995d4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7.png)
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软件开发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它是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结合到一体,使用它们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今天,软件开发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
在开发软件之前,必须清楚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步骤。
首先,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涉及到了软件的功能和形式;其次,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考虑到系统的限制,确定出系统的结构和性能;再次,编码是将设计的结果用程序语言表达;接着,测试是检查编写的程序是否能满足用户需求,并且根据测试结果来修改编写的程序;最后,维护是在程序运行后根据用户反馈来更新软件,保持其可用性和可靠性。
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它是针对将要开发的软件的全部环节的分析。
需求分析的过程主要包括:问题清晰分析,需求获取,需求评估,需求建模和需求管理等。
做好需求分析之后,软件开发人员就可以安心地开始进行系统的设计和编码了。
设计是把需求分析分解,并通过结构分析和算法分析等方法进行系统结构的设计。
它从功能性角度对软件系统进行建模,必须考虑到系统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的关键是确定系统结构的组件,确定功能模块和自动化流程,以及相关功能之间的交互。
编码是把设计的结果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实现。
编程工作涉及较多的技术,包括语言的基础知识、数据结构和算法等等。
此外,编码还必须遵循相关的编程规范,以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易于维护。
测试是验证编写的程序是否满足用户需求,也就是检测软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测试过程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如测试的规范、测试技术、测试方法等,测试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测试数据,所以测试过程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测试流程和规范,以提高测试的质量。
维护是在程序运行后根据用户反馈及时修正软件的 Bug,并且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新的功能,不断优化软件的表现,以保持其可用性和可靠性。
软件开发的一般流程是非常复杂的,要想开发出合格的软件,必须对软件开发的技术有深刻的理解,严格遵循软件开发流程,从需求分析到维护,仔细把握每一个环节。
软件产品规范
![软件产品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05f7e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a.png)
软件产品规范软件产品规范一、引言软件产品规范是对软件产品的开发和交付过程中需要遵循的标准和规范的总称。
通过制定和遵循软件产品规范,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确保软件产品的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达到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二、软件开发规范1. 开发环境规范(1)确定开发环境的硬件和软件要求,并向开发人员提供相应的开发环境。
(2)规定开发人员的开发工具和版本,以确保开发过程的一致性和兼容性。
2. 开发过程规范(1)遵循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如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
(2)制定详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并进行验证和确认。
(3)进行代码版本管理,包括代码库的创建、分支管理、代码提交等。
(4)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质量和规范。
3. 测试规范(1)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方法、测试资源、测试环境等。
(2)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不同层次的测试。
(3)记录和跟踪测试结果,及时修复和验证问题。
三、文档规范1. 需求文档规范(1)清晰明确地描述软件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用户界面需求等。
(2)使用统一的模板和格式,确保文档的一致性和易读性。
(3)在文档中标注相关的需求来源和优先级。
2. 设计文档规范(1)使用标准的设计文档模板,包括架构设计、详细设计等。
(2)详细描述软件的组件结构、接口规范和数据流程等。
(3)标注设计的关键点和决策,方便后续的维护和优化。
3. 用户文档规范(1)提供详细的用户手册和帮助文档,包括安装、配置和使用说明等。
(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技术化的术语。
(3)提供示例和截图,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软件。
四、安全规范1. 访问控制规范(1)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确保只有合法用户才能访问软件。
(2)进行安全审计,记录用户的访问记录和行为,及时发现和防止安全问题。
2. 数据保护规范(1)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要求规范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c13c589f5335a8103d2202e.png)
0目录0目录21概述33344452软硬件开发规X化管理5 566101011142.3.1项目立项流程:142.3.2项目实施管理流程:142.3.3软件开发流程:142.3.4系统测试工作流程:15153附录一. 硬件设计流程图:164附录二. 软件设计流程图:175附录三. 编程规X171概述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1.1.1硬件开发的根本过程硬件开发的根本过程: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与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厚膜等〕要求等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与电路的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拟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与本钱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
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总体方案确定后,作硬件和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软件功能框图与编码、PCB 布线,同时完成发物料清单。
4.领回PCB 板与物料后由焊工焊好1~2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展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特殊的单板〔如主机板〕需比拟大型软件的开发,参与联调的软件人员更多。
一般地,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与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6.内部验收与转中试,硬件项目完成开发过程。
1.1.2硬件开发的规X化硬件开发的根本过程应遵循硬件开发流程规X文件执行,不仅如此,硬件开发涉与到技术的应用、器件的选择等,必须遵照相应的规X化措施才能达到质量保障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采用要经过总体组的评审,器件和厂家的选择要参照物料认证部的相关文件,开发过程完成相应的规定文档,另外,常用的硬件电路〔如ID.WDT〕要采用通用的标准设计。
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根本技能1.2.1硬件工程师职责一个技术领先、运行可靠的硬件平台是公司产品质量的根底,硬件工程师职责神圣,责任重大。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9bcb18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6.png)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1.需求分析阶段:与客户充分沟通,确定产品需求和功能需求,编写需求文档,并与客户确认无误后得以进入下一阶段。
2.设计阶段:根据需求文档制定设计方案,包括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方案包括模块划分、接口设计、算法选型等;硬件设计方案包括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3.开发阶段:根据设计方案实施软硬件开发,编写代码、搭建硬件电路,进行集成调试。
在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代码规范和硬件设计规范,确保代码和硬件电路的可维护性和稳定性。
4.验证测试阶段:对开发完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发现并修复存在的问题。
5.产品发布和部署阶段:完成开发和测试后,对产品进行文档编写、制作、培训和上线部署,确保产品顺利交付给客户。
1.代码规范:编写代码时要遵循统一的命名规范、代码缩进规范、注释规范等。
代码应具有可读性和可维护性,且要符合团队约定的编程规范。
2.文件命名规范:规范文件夹和文件的命名,便于开发者快速定位和管理文件。
3.版本控制规范:使用版本控制工具管理代码,保证团队内部的代码版本一致性,同时追踪和记录代码的修改历史。
4.设计规范:根据软硬件开发的特点,制定一套设计规范,包括接口设计规范、电路设计规范等。
规范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代码和硬件电路的可复用性和可扩展性。
5.测试规范:定义一套全面的测试用例和测试流程,保证对软硬件系统进行有效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测试结果应记录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以修复存在的问题。
6.文档规范:编写规范的软硬件开发文档,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扩展工作。
7.项目管理规范: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任务分配和跟踪、团队协作等,确保项目按时按质进行。
软硬件开发流程和规范的制定和遵循对于提高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流程和规范,可以有效地降低软硬件开发过程中的错误率和重复劳动,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与管理制度详解
![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与管理制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059110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7a.png)
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与管理制度详解软件开发管理制度第⼀节总则第⼀条为规范⾃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于公司总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分公司参照执⾏。
第⼆条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改造。
第三条本制度中⾃⾏开发是指主要依赖公司⾃⾝的管理、业务和技术⼒量进⾏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持⼯作,⼀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设备和⽀撑软件平台;合作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完成IT应⽤的项⽬实施和技术⽀持⼯作,⼀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架,合作商提供技术框架,双⽅组成开发团队进⾏项⽬实施,IT系统的⽇常⽀持由研发部和合作商共同承担,研发负责内部⽀持,合作商负责外部⽀持;外包开发是指将IT应⽤项⽬的设计、开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公司(可以是专业的IT公司或咨询公司等),由该公司(承包商)负责应⽤项⽬的实施。
第四条软件开发遵循项⽬管理和软件⼯程的基本原则。
项⽬管理涉及⽴项管理、项⽬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
软件⼯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户接受测试、试运⾏、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第五条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组包括业务组(营销部、运维部)、IT组(研发部和合作开发商)。
第⼆节⽴项管理第六条提出开发需求的营销部、运维部等业务部门参与公司层⾯⽴项,研发部进⾏⽴项的技术可⾏性分析,共同编写《⽴项分析报告》(附件⼀),开展前期筹备⼯作。
《⽴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的范围和边界。
第七条应⽤系统主要使⽤部门将《⽴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进⾏⽴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与公司整体策略相⼀致。
第⼋条《⽴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项⽬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外包商项⽬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合作开发项⽬组,以下统称“项⽬组”),项⽬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开发为研发部;外包开发为外包商成员;合作开发为研发部和外包商成员)。
硬件设计开发流程
![硬件设计开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f3d5a0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e.png)
硬件设计开发流程是硬件开发项目中一个系统化、有序的开发方法,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需求分析:根据市场需求、用户需求和技术要求等因素,分析硬件产品的需求。
2、原理图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硬件产品的原理图,明确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构造。
3、选型设计:根据原理图和产品的功能需求,选择硬件元器件,设计电路板布局。
4、电路板设计:根据选型结果和布局设计,完成电路板的设计,确定每一个元器件的位置。
5、软件开发:根据硬件原理图和电路板设计,开发相应的软件程序,包括驱动程序、控制程序等。
6、原型试制:根据电路板设计和软件程序,制作一个原型样机,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7、验证与认证:对原型样机进行各种测试,验证产品的功能和性能,并通过相关的认证。
8、批量生产。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详解
![软件开发具体流程及管理制度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a678165be1e650e52ea998e.png)
软件开发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自有软件研发以及外包软件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公司软件研发与管理,分公司参照执行。
第二条本制度中软件开发指新系统开发和现有系统重大改造。
第三条本制度中自行开发是指主要依赖公司自身的管理、业务和技术力量进行系统设计、软件开发、集成和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一般仅向外购置有关的硬件设备和支撑软件平台;合作开发是公司与专业IT公司(合作商)共同协作完成IT应用的项目实施和技术支持工作,一般形式是公司负责提供业务框架,合作商提供技术框架,双方组成开发团队进行项目实施,IT系统的日常支持由研发部和合作商共同承担,研发负责内部支持,合作商负责外部支持;外包开发是指将IT应用项目的设计、开发、集成、培训等任务承包给某家专业公司(可以是专业的IT公司或咨询公司等),由该公司(承包商)负责应用项目的实施。
第四条软件开发遵循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的基本原则。
项目管理涉及立项管理、项目计划和监控、配置管理、合作开发管理和结项管理。
软件工程涉及需求管理、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系统测试、用户接受测试、试运行、系统验收、系统上线和数据迁移。
第五条除特别指定,本制度中项目组包括业务组(营销部、运维部)、IT组(研发部和合作开发商)。
第二节立项管理第六条提出开发需求的营销部、运维部等业务部门参与公司层面立项,研发部进行立项的技术可行性分析,共同编写《立项分析报告》(附件一),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立项分析报告》应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
第七条应用系统主要使用部门将《立项分析报告》上交公司进行立项审批,以保证系统项目与公司整体策略相一致。
第八条《立项分析报告》得到批准后,成立项目组(如果是外包开发,则成立外包商项目组;如果是合作开发,则与外包商共同成立合作开发项目组,以下统称“项目组”),项目组应包括业务组(由公司相关业务部门组成)和IT组(自行开发为研发部;外包开发为外包商成员;合作开发为研发部和外包商成员)。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46b1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2.png)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在软件开发流程中,需求分析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它定义了整个软件开发的要求,并且需要对需求进行验证和评估。
需求分析阶段需要将实际需求进行转换成可交付的软件需求文档,其中包括了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等。
设计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后,软件开发流程进入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软件开发的关键步骤,它描述了如何将需求转换成实际的软件系统,涵盖了软件设计的方方面面,包括了软件结构设计、软件模块设计、接口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
编写代码在设计阶段完成后,软件开发需要开始编写代码实现设计。
在编写代码之前,应该为编写的代码定义规则,包括代码格式、注释规范、变量命名规范等。
同时,为了提高代码质量,开发人员应该注重代码的易读性、可维护性、可重复使用性等。
测试在软件代码编写完成之后,需要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常见的软件测试方式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用户验收测试等。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和修正代码中的缺陷,保证软件的质量、可靠性和稳定性。
部署和维护在测试阶段完成后,软件开发进入到部署和维护阶段。
部署阶段是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中的过程,其中包括安装、配置和集成等。
维护阶段则是在软件投入使用后,开发团队需要对软件进行监控、维护和更新,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
硬件开发流程设计在硬件开发流程中,设计阶段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设计阶段需要进行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电路设计、PCB设计等。
在设计阶段中同样需要考虑到设计规范以及对原型的迭代设计,确保设计满足产品需求并符合设计标准。
样板制作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样板制作。
样板制作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相关性能和质量测试,并为后续的产品批量生产做好准备。
在样板制作中需要注重制作规范,保证其质量可靠。
测试完成样板制作后,需要进行测试。
硬件测试通常包括原型测试、环境测试、EMC测试、可靠性测试等,确保硬件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安全可靠。
软件开发要求规范整体要求规范
![软件开发要求规范整体要求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b1fc27efad6195f302ba649.png)
软件开发规范Software Development SpecificationVersion: V1.0Date: 2010-06-22Prepared byDocument Revision History文档修订记录Table of Contents目录1Introduction 简介51.1Purpose 目标51.2Scope 范围61.3Definitions, Acronyms, and Abbreviations. 术语,缩略词61.4References 引用71.5Overview 文档组织7 2The Overall Description 概述82.1Software Development Organizing 开发团队组织结构82.2Project Base Process 项目基本流程92.3CMM Base Process CMM基本过程102.3.1SCM软件配置管理102.3.2SPP 计划策划122.3.3SPTO项目追踪162.3.4PR同行评审182.3.5SQA质量保证192.4SDLC 生命周期选择202.5Development Process 开发过程212.5.1Development Phase 开发阶段212.5.2Phase Product 阶段制品222.6Role Duty 角色职责232.7Constraints 限制24 3Specific Requirements 详细描述253.1Precondition 前提253.1.1SCM配置库253.1.2Test Environment 测试环境263.2Development Control Process 开发控制流程273.2.1项目启动和策划阶段273.2.2需求分析、设计、编码阶段273.2.3提交测试阶段283.2.4生产发布、终测283.2.5发布后问题反馈修改过程293.3TSP 团队软件过程303.3.1会议组织303.3.2沟通问题30精品文档3.3.3代码走查303.3.4其它313.4PSP 个人软件过程313.4.1工作原则313.4.2日常工作313.4.3DE 开发工程师323.4.4SCME 配置管理员333.4.5DBA 数据库管理员333.4.6Deployer 发布人员34 4Tool Specification 工具规范344.1通用工具344.2计划344.3需求分析354.4设计354.5编码354.6测试36 5Documents 文档375.1项目管理文档375.1.1项目策划375.1.2项目追踪375.1.3质量保证375.1.4项目终止375.2开发过程文档375.2.1软件配置管理375.2.2会议管理385.2.3计划跟踪385.2.4评审管理385.2.5质量管理385.2.6测试过程385.2.7问题解决过程395.2.8其他39 6Appendix 附录396.1易于理解的代码396.2Log输出391Introduction 简介一个成熟稳定的组织或者团队,能够减少风险,经常地成功地达成目标。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架构和开发流程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架构和开发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5f1a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d.png)
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架构和开发流程软硬件架构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构成。
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等,而硬件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外围设备等。
在嵌入式系统中,软硬件之间需要进行紧密的协作,以实现系统的功能需求。
软件通过驱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支持,使用硬件提供的接口与外围设备进行通信。
而硬件则通过中央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将结果存储在内存中,或通过输入输出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
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团队需要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指标。
然后,根据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组成部分。
接下来,在系统设计阶段,开发团队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系统的软硬件架构。
在软件设计方面,需要确定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的功能和接口,并确定软件和硬件之间的通信方式。
在硬件设计方面,则需要确定中央处理器的型号和频率、存储器的类型和容量、输入输出接口的数量和类型等。
然后,在软硬件开发阶段,开发团队将分别进行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工作。
在软件开发方面,需要编写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驱动程序,并进行调试和测试。
在硬件开发方面,则需要进行电路设计、原型制作和测试等工作。
在验证测试阶段,开发团队将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验证,以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满足需求。
测试的内容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稳定性测试等。
最后,在部署维护阶段,开发团队将系统部署到实际的硬件设备中,并进行维护和更新。
维护包括修复系统中的bug、优化系统的性能和功能等。
总之,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架构和开发流程是一个高度协同的过程。
软硬件之间需要紧密配合,以实现系统功能和性能的要求。
通过明确的开发流程和合理的架构设计,可以确保嵌入式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
硬件开发流程规范
![硬件开发流程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acd4da8f8c75fbfc67db212.png)
硬件开发流程规范Ver:111010编制:标准化:审核:批准:目录一、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硬件开发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目的本规范用于指导和规范硬件开发过程,指导硬件开发(人员)与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结构设计、软件开发、测试、物料采购管控、工程生产等部门(人员)及环节紧密配合,确保产品硬件开发按照项目管理的进程及时间节点有效推进并顺利完成。
二、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项目的硬件开发过程,是硬件开发规范的顶层文件,用于引用硬件开发部门的其它规范文件。
三、硬件开发流程1.硬件开发流程阶段硬件开发流程依据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流程进展,标准开发流程阶段以上图为准,是以立项、设计、试制及调测、改进设计、试产及调测为主要节点进展的,若需要进行二次试制或二次试产,将相应流程阶段加入即可,一些特殊项目经过试制直接量产也可删减上述不必要的流程阶段;硬件开发流程执行的重点是促进项目进展按照节点时间完成,在关键节点加强评审避免错误和风险带入后续环节,加强开发人员对流程及引用规范的执行性并有效输出相关文件,增进硬件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与相关部门及人员的相互配合,提高硬件开发对项目进展的支持程度,充分利用硬件开发的特殊性把产品规划、项目管理、结构设计,软件开发、生产测试、物料采购等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让产品开发进展顺畅,质量优良。
软硬件开发流程和规范方案
![软硬件开发流程和规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4b4344b14e852459fb572c.png)
0目录0目录 (2)1概述 (4)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4)1.1.1 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4)1.1.2 硬件开发的规范化 (5)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5)1.2.1 硬件工程师职责 (5)1.2.2 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5)2软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 (6)2.1硬件开发流程 (6)2.1.1 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6)2.1.2 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7)2.2硬件开发文档规范 (11)2.2.1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文件介绍 (12)2.2.2 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详解 (12)2.3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16)2.3.1 项目立项流程: (16)2.3.2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6)2.3.3 软件开发流程: (16)2.3.4 系统测试工作流程: (17)2.3.5 内部验收流程 (17)3附录一. 硬件设计流程图: (18)4附录二. 软件设计流程图: (20)5附录三. 编程规范 (21)1概述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1.1.1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及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厚膜等)要求等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及电路的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较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
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总体方案确定后,作硬件和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软件功能框图及编码、PCB 布线,同时完成发物料清单。
4.领回PCB 板及物料后由焊工焊好1~2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行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特殊的单板(如主机板)需比较大型软件的开发,参与联调的软件人员更多。
一般地,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及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软硬件集成开发的流程和要点
![软硬件集成开发的流程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6a139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1.png)
软硬件集成开发的流程和要点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普及,软硬件集成开发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软硬件集成开发是将软件和硬件相互结合,使它们能够协同工作,在实现特定功能的同时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软硬件集成开发的流程和主要要点。
1. 硬件设计- 硬件设计是软硬件集成开发的第一步,它包括电路设计、原理图设计和PCB布局设计等。
- 在硬件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和硬件规格书来选择适合的芯片、传感器和外部电路等。
- 在设计电路和原理图时,需要考虑电路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确保硬件可以与软件无缝集成。
2. 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是软硬件集成开发的第二步,它包括编写应用程序、编写驱动程序和设计用户界面等。
-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软件工程的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在编写驱动程序时,需要与硬件设计团队密切合作,确保驱动程序与硬件能够正确地交互和通信。
3.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软硬件集成开发的关键步骤之一,它将硬件和软件集成到一起,并测试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 在集成测试过程中,需要编写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 集成测试需要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和使用场景,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
4. 调试与优化- 调试与优化是软硬件集成开发的最后一步,它主要包括识别和解决问题以及改进系统性能。
- 在调试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调试工具和设备,如逻辑分析仪和示波器等,定位和修复问题。
- 在优化过程中,可以通过修改软件算法、增加缓存和优化硬件电路等方式,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软硬件集成开发的主要要点有:- 需求分析:在软硬件集成开发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并与用户和客户进行充分的沟通和确认,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其需求。
- 团队合作:软硬件集成开发需要硬件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和测试工程师等多个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沟通,以确保整个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
软硬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标准
![软硬件开发流程与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a972fb90508763231121292.png)
0目录0目录 (2)1概述 (4)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4)1.1.1 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4)1.1.2 硬件开发的规范化 (4)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5)1.2.1 硬件工程师职责 (5)1.2.2 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5)2软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 (6)2.1硬件开发流程 (6)2.1.1 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6)2.1.2 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7)2.2硬件开发文档规范 (11)2.2.1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文件介绍 (11)2.2.2 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详解 (12)2.3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15)2.3.1 项目立项流程: (16)2.3.2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6)2.3.3 软件开发流程: (16)2.3.4 系统测试工作流程: (17)2.3.5 内部验收流程 (17)3附录一. 硬件设计流程图: (18)4附录二. 软件设计流程图: (19)5附录三. 编程规范 (20)1概述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1.1.1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及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厚膜等)要求等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及电路的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较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
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总体方案确定后,作硬件和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软件功能框图及编码、PCB 布线,同时完成发物料清单。
4.领回PCB 板及物料后由焊工焊好1~2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行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特殊的单板(如主机板)需比较大型软件的开发,参与联调的软件人员更多。
一般地,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及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
![软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8f749243323968001c9218.png)
0目录0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的规范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工程师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软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文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详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
![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52a7e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9.png)
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硬件开发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手机还是电脑,硬件都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为了让硬件开发更好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开发流程及规范。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硬件开发流程及规范。
一、硬件开发流程硬件开发流程一般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原型制作、试制、测试和量产等环节。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整个硬件开发流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与客户沟通,了解用户需求,并且对各种需求进行分析,确定硬件开发的目标和任务。
2.设计在确定了硬件的需求之后,我们需要对硬件进行设计。
设计环节是整个硬件开发流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进行系统架构、电路设计、元器件选型、PCB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3.原型制作在完成了硬件的设计之后,我们需要对硬件进行原型制作。
原型制作可以帮助我们验证硬件的功能性、稳定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为下一步的制作和测试工作提供基础。
4.试制试制阶段是指将原型转化为最终的硬件设备,该设备具有全部或大部分功能。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需要对硬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5.测试测试是整个硬件开发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测试阶段中,我们需要对硬件进行各种验证和测试。
测试工作可以有效地检测硬件的功能、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
6.量产当硬件开发的所有环节都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到量产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我们需要对硬件进行批量生产,确保硬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硬件开发规范硬件开发的规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降低开发成本。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硬件开发规范的相关内容。
1.设计规范在硬件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守一些设计规范,以确保硬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规范包括电路原理图设计、PCB布局设计、元器件选型等方面的规范。
2.材料规范在硬件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材料,如元器件、电子线缆等。
为了保证硬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需要遵守一些材料规范,如合格的元器件品牌、材料质量证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目录0目录 (2)1概述 (4)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 (4)1.1.1 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 (4)1.1.2 硬件开发的规范化 (4)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 (5)1.2.1 硬件工程师职责 (5)1.2.2 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 (5)2软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 (6)2.1硬件开发流程 (6)2.1.1 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 (6)2.1.2 硬件开发流程详解 (7)2.2硬件开发文档规范 (11)2.2.1 硬件开发文档规范文件介绍 (11)2.2.2 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详解 (12)2.3与硬件开发相关的流程文件介绍 (15)2.3.1 项目立项流程: (16)2.3.2 项目实施管理流程: (16)2.3.3 软件开发流程: (16)2.3.4 系统测试工作流程: (17)2.3.5 内部验收流程 (17)3附录一. 硬件设计流程图: (18)4附录二. 软件设计流程图: (19)5附录三. 编程规范 (20)1概述1.1硬件开发过程简介1.1.1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1.明确硬件总体需求情况,如CPU 处理能力、存储容量及速度,I/O 端口的分配、接口要求、电平要求、特殊电路(厚膜等)要求等等。
2.根据需求分析制定硬件总体方案,寻求关键器件及电路的技术资料、技术途径、技术支持,要比较充分地考虑技术可能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并对开发调试工具提出明确的要求。
关键器件索取样品。
3.总体方案确定后,作硬件和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包括绘制硬件原理图、单板软件功能框图及编码、PCB 布线,同时完成发物料清单。
4.领回PCB 板及物料后由焊工焊好1~2 块单板,作单板调试,对原理设计中的各功能进行调测,必要时修改原理图并作记录。
5.软硬件系统联调,一般的单板需硬件人员、单板软件人员的配合,特殊的单板(如主机板)需比较大型软件的开发,参与联调的软件人员更多。
一般地,经过单板调试后在原理及PCB布线方面有些调整,需第二次投板。
6.内部验收及转中试,硬件项目完成开发过程。
1.1.2硬件开发的规范化硬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应遵循硬件开发流程规范文件执行,不仅如此,硬件开发涉及到技术的应用、器件的选择等,必须遵照相应的规范化措施才能达到质量保障的要求。
这主要表现在,技术的采用要经过总体组的评审,器件和厂家的选择要参照物料认证部的相关文件,开发过程完成相应的规定文档,另外,常用的硬件电路(如ID.WDT)要采用通用的标准设计。
1.2硬件工程师职责与基本技能1.2.1硬件工程师职责一个技术领先、运行可靠的硬件平台是公司产品质量的基础,硬件工程师职责神圣,责任重大。
1、硬件工程师应勇于尝试新的先进技术,在产品硬件设计中大胆创新。
2、坚持采用开放式的硬件架构,把握硬件技术的主流和未来发展,在设计中考虑将来的技术升级。
3、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成熟技术,保持产品技术上的继承性。
4、在设计中考虑成本,控制产品的性能价格比达至最优。
5、技术开放,资源共享,促进公司整体的技术提升。
1.2.2硬件工程师基本素质与技术硬件工程师应掌握如下基本技能:1、由需求分析至总体方案、详细设计的设计创造能力;2、熟练运用设计工具,设计原理图、EPLD、FPGA 调试程序的能力;3、运用仿真设备、示波器、逻辑分析仪调测硬件的能力;4、掌握常用的标准电路的设计能力,如ID 电路、WDT 电路、π型滤波电路、高速信号传输线的匹配电路等;5、故障定位、解决问题的能力;6、文档的写作技能;7、接触供应商、保守公司机密的技能。
2软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2.1硬件开发流程2.1.1硬件开发流程文件介绍硬件开发的规范化是一项重要内容。
硬件开发规范化管理是在公司的《硬件开发流程》及相关的《硬件开发文档规范》、《PCB 投板流程》等文件中规划的。
硬件开发流程是指导硬件工程师按规范化方式进行开发的准则,规范了硬件开发的全过程。
硬件开发流程制定的目的是规范硬件开发过程控制,硬件开发质量,确保硬件开发能按预定目的完成。
硬件开发流程不但规范化了硬件开发的全过程,同时也从总体上,规定了硬件开发所应完成的任务。
做为一名硬件工程师深刻领会硬件开发流程中各项内容,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按流程办事,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硬件工程师应把学流程、按流程办事、发展完善流程、监督流程的执行作为自己的一项职责,为公司的管理规范化做出的贡献。
2.1.2硬件开发流程详解硬件开发流程对硬件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科学分解,规范了硬件开发的五大任务。
•硬件需求分析•硬件系统设计•硬件开发及过程控制•系统联调•文档归档及验收申请。
1. 硬件需求分析项目组接到任务后,首先要做的硬件开发工作就是要进行硬件需求分析,撰写硬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硬件需求分析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硬件工程师更应对这一项内容加以重视。
一项产品的性能往往是由软件和硬件共同完成的,哪些是由硬件完成,哪些是由软件完成,项目组必须在需求时加以细致考虑。
硬件需求分析主要有下列内容:系统工程组网及使用说明基本配置及其互连方法运行环境硬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功能模块的划分关键技术的攻关外购硬件的名称型号、生产单位、主要技术指标主要仪器设备可靠性、稳定性、电磁兼容讨论电源、工艺结构设计硬件测试方案2.硬件总体设计硬件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总体上进一步划分各单板的功能以及硬件的总体结构描述,规定各单板间的接口及有关的技术指标。
硬件总体设计主要有下列内容:系统功能及功能指标系统总体结构图及功能划分单板命名系统逻辑框图组成系统各功能块的逻辑框图,电路结构图及单板组成单板逻辑框图和电路结构图关键技术讨论关键器件从上可见,硬件开发总体方案把整个系统进一步具体化。
硬件开发总体设计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总体设计不好,可能出现致命的问题,造成的损失有许多是无法挽回的。
3. 硬件开发及过程控制。
一个好的产品,特别是大型复杂产品,总体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是不可缺少的。
只有经过多次反复论证的方案,才可能成为好方案。
总体审查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有关文档的格式,内容的科学性,描述的准确性以及详简情况进行审查。
再就是对总体设计中技术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查。
如果评审不能通过,项目组必须对自己的方案重新进行修订。
硬件总体设计方案通过后,即可着手关键器件的申购,主要工作由项目组来完成。
关键器件落实后,即要进行结构电源设计、单板总体设计。
单板总体设计需要项目与CAD 配合完成。
单板总体设计过程中,对电路板的布局、走线的速率、线间干扰以及EMI 等的设计应与CAD 室合作。
CAD 室可利用相应分析软件进行辅助分析。
单板总体设计完成后,出单板总体设计方案书。
总体设计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单板在整机中的的位置:单板功能描述单板尺寸单板逻辑图及各功能模块说明单板软件功能描述单板软件功能模块划分接口定义及与相关板的关系重要性能指标、功耗及采用标准开发用仪器仪表等每个单板都要有总体设计方案,且要经过总体办和管理办的联系评审。
否则要重新设计。
只有单板总体方案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单板详细设计。
单板详细设计包括两大部分:单板软件详细设计单板硬件详细设计单板软、硬件详细设计,要遵守公司的硬件设计技术规范,必须对物料选用,以及成本控制等上加以注意。
不同的单板,硬件详细设计差别很大。
但应包括下列部分:单板整体功能的准确描述和模块的精心划分。
接口的详细设计。
关键元器件的功能描述及评审,元器件的选择。
符合规范的原理图及PCB 图。
对PCB 板的测试及调试计划。
单板详细设计要撰写单板详细设计报告。
详细设计报告必须经过审核通过。
单板软件的详细设计报告由管理办组织审查,而单板硬件的详细设计报告,则要由总体办、管理办、CAD 室联合进行审查,如果审查通过,方可进行PCB 板设计,如果通不过,则返回硬件需求分析处,重新进行整个过程。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项目组重新审查一下,某个单板详细设计通不过,是否会引起项目整体设计的改动。
如单板详细设计报告通过,项目组一边要与计划处配合准备单板物料申购,一方面进行PCB 板设计。
PCB 板设计需要项目组与CAD 室配合进行,PCB 原理图是由项目组完成的,而PCB 画板和投板的管理工作都由CAD 室完成。
PCB 投板有专门的PCB 样板流程。
PCB 板设计完成后,就要进行单板硬件过程调试,调试过程中要注意多记录、总结,勤于整理,写出单板硬件过程调试文档。
当单板调试完成,项目组要把单板放到相应环境进行单板硬件测试,并撰写硬件测试文档。
如果PCB 测试不通过,要重新投板,则要由项目组、管理办、总体办、CAD 室联合决定。
4. 系统联调在结构电源,单板软硬件都已完成开发后,就可以进行联调,撰写系统联调报告。
联调是整机性能提高,稳定的重要环节,认真周到的联调可以发现各单板以及整体设计的不足,也是验证设计目的是否达到的唯一方法。
因此,联调必须预先撰写联调计划,并对整个联调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只有对各种可能的环节验证到才能保证机器走向市场后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联调后,必须经总体办和管理办,对联调结果进行评审,看是不是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将要返回去进行优化设计。
如果联调通过,项目要进行文件归档,把应该归档的文件准备好,经总体办、管理办评审,如果通过,才可进行验收。
总之,硬件开发流程是硬件工程师规范日常开发工作的重要依据,全体硬件工程师必须认真学习。
2.2硬件开发文档规范2.2.1硬件开发文档规范文件介绍为规范硬件开发过程中文档的编写,明确文档的格式和内容,规定硬件开发过程中所需文档清单,与《硬件开发流程》对应制定了《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
开发人员在写文档时往往会漏掉一些该写的内容,编制规范在开发人员写文档时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规范中共列出以下文档的规范:•硬件需求说明书•硬件总体设计报告•单板总体设计方案•单板硬件详细设计•单板软件详细设计•单板硬件过程调试文档•单板软件过程调试文档•单板系统联调报告•单板硬件测试文档•硬件信息库这些规范的具体内容可在HUAWEI 服务器中资料库中找到,对应每个文档规范都有相应的模板可供开发人员在写文档时“填空”使用。
2.2.2硬件开发文档编制规范详解1、硬件需求说明书硬件需求说明书是描写硬件开发目标,基本功能、基本配置,主要性能指标、运行环境,约束条件以及开发经费和进度等要求,它的要求依据是产品规格说明书和系统需求说明书。
它是硬件总体设计和制订硬件开发计划的依据,具体编写的内容有:硬件整体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硬件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功能模块的划分等。
2、硬件总体设计报告硬件总体设计报告是根据需求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后出的报告,它是硬件详细设计的依据。